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型(选择、案例、简述、判断)专项练习及答案(超级精华版)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型(选择、案例、简述、判断)专项练习及答案(超级精华版)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型专练(一)——选择题

1.对于不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行为改变的方法是( A )

A.肯定性训练B.全身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法D.改变认知法

2.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3.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D)

A.巴比伦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下列事例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是( D )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C.学生上课扮怪相无人理睬D.学生自习时感觉教室内吵闹堵上耳朵

5.在教“鸟”这一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运用了(C )

A.变式

B.案例

C.正例

D.反例

6.(C)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福禄贝尔

7.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8.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 A )

A.备好课B.上课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D.课外辅导

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D )

A.选拔功能

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

D.激励功能

10.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的是( A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11.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 C )

A.依法执教

B.爱心奉献

C.团结协作

D.廉洁从教

12.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C )

A.自我学习B.自我控制C.自我调节D.自我反省

1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B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14.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B )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15.下列选项中(A)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D)

A.《春秋》

B.《学记》

C.《论语》

D.《师说》

17.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C )

A.评价法

B.榜样法

C.说服法

D.锻炼法

1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19.下列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C )

A.权利

B.义务

C.自然人

D.物

20.小强,男,15岁,初中学生,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侦查人员讯问小强时,正确的做法是(B)

A.可以通知其父母到场

B.应当通知其父母到场

C.应当通知其老师到场

D.应当通知团体组织或者妇联的工作人员到场

21.我国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是( A )

A.国家

B.学校

C.企业、事业单位

D.个人22.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身份的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 )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23.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B )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

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2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B )

A.反射弧

B.反射

C.感受性

D.感应性

2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D )

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2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C)

A.对比

B.错觉

C.适应

D.感受性

27.“没有英雄的一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B )

A.教师的权威

B.榜样的作用

C.领导的权威

D.社会的作用

28.教育研究的第一步是( B )

A.研究方案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29.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B )

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教育30.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是( A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1.学习“功率=克服阻力的牵引×速度”,这是( D)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公式学习D.命题学习3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3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动的主观判断称为( D)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34.小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C )

A.探究的方法

B.活动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讲授的方法

35.社会主义师德的灵魂是(B )

A.爱岗敬业

B.热爱学生

C.严谨治学

D.锐意创新

36.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

37.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B)

A.斯密斯B.泰勒C.科尔伯格D.皮亚杰

38.韦氏智力量表采用离差智商代表智力水平。如果某施测团体的平均得分为70分,标准差为5,而某人得分是80,那么这个人的智商是(C )

A.110

B.120

C.130

D.140

39.( C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项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性格

C.态度

D.气质

40.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C )

A.社会、知识、教育制度

B.政治、经济、生产力水平

C.社会、知识、儿童

D.社会、生产力、教育制度

41.在校园建设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A)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42.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A)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款

D.教育专项资金

4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 A )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德谟克利特

44.容量平均值约为7个组块的记忆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形象记忆

D.动作记忆

45.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 A )

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

46.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C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47.根据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铃声也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B )

A.中性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操作行为

48.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是( D )

A.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4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50.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A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1.《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体现了(B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C.启发性教学

D.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52.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53.在政府的资助下上了大学的小新决定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属于(D)

A.外部学习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C.附属内驱力

D.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54.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D )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班级授课制55.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是(D)

A.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B.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C.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教师在言行举止上为学生作示范

56.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 A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7.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属于(C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

58.学习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是(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59.关于创造性与智力关系的正确陈述是(C)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创造性与智力既相对独立,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D.低创造性者其智商也低

60.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D)

A.一星期后B.半个月C.半年后D.一个月后6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6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D)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3.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D )组成的。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效应器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64.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A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五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65.听觉中枢是(C)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6.“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D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B.做到最佳选择

C.做到优化组合

D.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67.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并主张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的是( C )

A.活动课程论

B.要素课程论

C.结构课程论

D.发展课程论

68.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 A )的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A.第斯多惠 B.乌申斯基C.苏格拉底D.夸美纽斯

69.下列因素中,属于成败归因理论中的稳定因素的是(A)

A.能力

B.努力程度

C.心境

D.运气

70.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B)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71.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D)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7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 B )

A.知、意

B.知、行

C.意、行

D.知、情

73.观察是在(A)下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

A.自然条件

B.人为控制条件

C.实验操作条件

D.设计好的条件

74.这次解决问题后,下次遇见同样的问题还会采用相同的思维属于(A)

A.定势B.功能固着C.求同思维D.启发

75.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指的是( C )

A.学习策略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76.教师讲课时,一位小学生一会儿听教师讲,一会儿翻书看,一会儿在本子上写什么,你认为这位小学生这时的注意状态是( C )

A.稳定的B.起伏的C.转移的D.分散的

7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8.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C)

A.敬业精神

B.渊博的知识

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D.高超的能力

7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进宪法的时间是(D )

A.1988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80.“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D)

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81.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A )

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

82.人类出现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是在( B )时期。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文明社会

83.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说明人格具有( D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84.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 C )的教学方法。

A.以直观感知为主

B.以实际训练为主

C.以探究活动为主

D.以情感陶冶为主

85.晶体智力的发展(B )

A.在成年达到高峰B.在成年后仍然增长

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D.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

8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育个别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87.记忆内容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D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8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

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教学原则是( A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9.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9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建设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91.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 )

A.练习

B.感知

C.活动

D.思维

9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C )过程中形成的。

A.知识学习

B.劳动教育

C.活动和交往

D.课外活动

93.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审清题意,必要时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B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94.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C )

A.学校管理权

B.学生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学术研究权

95.参观法最主要的特点是(C)

A.学生亲自动手,手脑并用

B.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C.理论联系实际

D.突破时空障碍

96.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属于教师的(C)

A.学科专业素养B.知识素养C.能力素养D.人格素养97.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种思维是根据( B )来进行的。

A.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

B.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建立起来的表象

C.语言

D.图像

98.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B.国家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

C.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八周岁

D.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99.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00.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诉对象是(C )

A.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

B.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

C.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D )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102.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C )

A.商人

B.政治家

C.军人

D.官吏

103.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C )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104.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C )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105.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 D )

A.思维

B.注意

C.识记

D.观察

10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实际上是说学生的本质是好的,就像玉石一样,但需要教师“精雕细刻”才能成材。这句话出自( A )

A.《学记》B.《论语》C.《孟子》D.《荀子》10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 A )

A.现象和问题

B.方针

C.政策

D.理论

108.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 A )

A.以学生为本

B.以学校为本

C.以知识为本

D.以成绩为本

109.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1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

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11.与“心服口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B )A.真从众不从众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112.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等描述的是个体的(A)特征。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11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C)规律。

A.智育过程B.心理辅导C.德育过程D.美育过程114.一般而言,学生把学习好坏归因于(A)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115.( B )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

A.马斯洛

B.罗杰斯

C.班杜拉

D.斯金纳

116.体操运动员比赛时想选择有挑战性的动作,但又担心失败,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C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17.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C)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118.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C)

A.第三人过错

B.不可抗力

C.过失

D.紧急避险

119.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加减,再学习小数的加减会感觉很容易,这是(A)的作用。

A.迁移B.复习C.转移D.扩散

12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学生王某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应由(B)承担责任。

A.司机

B.该寄宿学校

C.司机和该寄宿学校共同

D.司机和王某共同

121.公共行政伦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C)A.行政规范 B.行为规范 C.道德规范 D.能力规范

122.( B )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凯洛夫的《教育学》123.人们平时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 A )的特性。A.分配B.转移C.分散D.起伏

12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C )

A.阶段性B.阶级性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生产性

125.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B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126.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 A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C.提高教育质量

D.注重人的个性、兴趣的培养127.用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B)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思维D.模仿思维

128.教师提高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观察,发现和改进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是教师作为( D )的角色。

A.设计者B.指导者C.组织者和管理者D.反思者和研究者129.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知觉的(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0.研究教育对象,既要看到他们的过去,又要看到他们的现在,更要重视其未来,即要坚持(A )

A.发展观点

B.全面观点

C.矛盾观点

D.可教育观点131.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概念是由( B )提出来的。

A.皮亚杰

B.劳伦兹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132.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 )

A.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33.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石”字对“磊”字的学习有帮助,这是因为发生了(D )

A.近迁移

B.远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13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的提出者是( B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35.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C )

A.动机

B.理想

C.能力

D.世界观

13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D )A.陶冶法B.锻炼法C.说服法D.榜样法

137.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派是( D )

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138.张芳的感受性低,耐受性高,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反应迅速灵活。这种气质属于(A)

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139.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D )

A.能力测验

B.成就测验

C.标准参照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14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141.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以培养良好品质的方法是(D)A.说理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

142.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教育学专著是( C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凯洛夫的《教育学》

143.在学习过程中制订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称为( C )

A.记忆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14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诗句可以用来形容创造性思维形成中的( B )

A.准备期

B.豁朗期

C.酝酿期

D.验证期145.受m(a+b)=ma+mb的影响而得到lg(a+b)=lga+lgb,这是一种( A )

A.负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46.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C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147.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心理特点是在( B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权威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148.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极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说明他们具有(A)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149.最先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C )

A.韦纳B.华生C.班杜拉D.阿特金森

150.教学评价范围不包括( C )A.教师教学行为B.学生的学习行为C.知识的掌握 D.教学的过程

151.有的学生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反映了其思维的( D )

A.创造性B.灵活性C.批判性D.深刻性152.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153.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C )

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

154.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这一现象是( A )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利他行为

D.社会干扰155.隐性课程的提出者是(A )

A.博比特

B.泰勒

C.杰克逊

D.斯腾豪斯

156.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 C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理智感

157.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D )

A.政治课B.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

158.初次接触一个人,由于对方某方面不招自己喜欢,导致这个人都不被自己喜欢。这是受(B )的影响。

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近因效应159.义务教育具有(C )的特征。

A.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D.强制性、科学性、免费性16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于( A )

A.2006年9月1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7年9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161.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B )

A.定势B.正迁移C.记忆D.负迁移

162.对同一问题寻找更多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 D)

A.流畅性B.独创性C.目的性D.变通性

163.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C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64.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D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165.几年前春游时看过的名胜古迹,现在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来,这种现象属于(A )

A.形象记忆

B.内隐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16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 A )

A.讲授法B.谈话法C.实验法D.演示法

167.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 C )

A.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差别感受性

168.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C )

A.教书育人

B.诲人不倦

C.依法执教

D.热爱学生

169.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有很多人吸烟,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B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170.“教然后知困”“弟子不必不如师”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C )特点。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师道尊严

171.主要受人的生理因素影响,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有降低趋势的智力类型是( A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言语智力

D.人际智力

172.在下列几种活动中体现了内部学习动机的是(A)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好名次173.“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D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74.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D )

A.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下位学习175.有一种人,他们有明确的行动目标,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这种人的性格特征属于(B )

A.理智型B.意志型C.情绪型D.混合型

176.认为顿悟情境中的关系是产生迁移的根本的迁移理论是(B )

A.概括说

B.关系转换说

C.共同元素说

D.定势说

177.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教师应从(C )入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78.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B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17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D )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180.创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

A.桑代克B.苛勒C.斯金纳D.班杜拉

181.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培养的课程类型是( A )

A.研究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基础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18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A )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B.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D.坚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

183.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 B )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B.归纳法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

18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 )的体现。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85.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 C )

A.环境与教育的作用B.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C.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D.分析与比较的作用

186.我国最早出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场所是在(A )

A.夏朝

B.商朝

C.周代

D.西汉

187.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范畴的是( B )

A.去一个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

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感觉一片漆黑

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觉像进了迷宫

188.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的关系

18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B.结构课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布鲁纳

C.结构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D.结构课程论以学科结构为中心

190.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C )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自主性

191.讲课时,教师的语调要(C )

A.平淡B.柔和C.抑扬顿挫D.呆板

192.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 )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19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C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A.优先发展

B.提高质量

C.育人为本

D.促进公平

194.“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A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195.人们希望得到稳定的工作,愿意参加各种保险,体现了人们有(B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

196.心理起源说是由( B )提出的。

A.赫尔巴特B.孟禄C.利托尔诺D.华生197.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D )

A.确定行动目的

B.制订行动计划

C.作出行动决定

D.执行决定

198.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品质的是( D )

A.出口成章B.死记硬背C.博闻强识D.过目成诵

199.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 )

A.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利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200.有的老师怕影响总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 )

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人身安全权

201.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

202.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 C )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203.面对问题情境时,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是( C )

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

204.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

A.教育传统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205.课程计划的首要安排是( D )

A.课程目标B.课程评价C.课程内容D.课程设置

206.学生对老师演算过程中运用的新方法和思路产生好奇心,这种情感属于( 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激情

207.鲁班因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而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是( D )

A.功能固着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208.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209.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D )

A.探究法

B.直观教学

C.讨论法

D.发现法

210.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 D )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

211.班级、少先队、团支部属于(A )

A.正式的学生群体

B.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C.同辈群体

D.正式的同辈群体

212.提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的是(A )A.波斯纳B.布鲁纳C.科顿D.布鲁巴奇213.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于成长的( B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214.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发展水平处于(C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C.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15.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限制与可能,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的是(B )

A.心理素质

B.遗传素质

C.道德品质

D.年龄阶段

216.为了学习知识,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 C )的具体表现。

A.能力

B.品质

C.意志

D.气质

217.下列选项中体现行为主义学派观点的是(C )

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

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218.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这说明该测验的哪种质量指标高?(C )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

219.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的规定外,必须是( A )教育行政部门。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省人民政府C.市级以上教育局D人民法庭

220.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行(C )

A.集中负责制

B.工会负责制

C.校长负责制

D.党支部负责制

221.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的部位是( C )

A.桥脑B.中脑C.延髓D.小脑

22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A )A.人才培养B.形成舆论C.教育民主D.普及文化223.下列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叙述是(C )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224.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C )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225.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C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226.(C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A.心理品质B.社会文化C.教育D.社会环境

227.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时期是(B )A.青年期B.青年初期C.青年中期D.成年期228.对于黏液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 C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其克服困难的精神

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舞他们,积极引导229.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 A )

A.自制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觉性

230.关于知识和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B.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231.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B)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232.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叫做(C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33.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A.全体性B.全面性C.主体性D.发展性234.“对班级管理不过多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这属于(B )的班主任领导方式。A.权威型B.放任型C.民主型D.随意型

235.“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个体性

236.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活动是(C )

A.摇头

B.吞咽食物

C.写毛笔字

D.运用记忆策略背单词237.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收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B )

A.接受性学习

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式学习

D.网络化学习238.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D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239.义务教育实施的最底层结构是(A )

A.县政府

B.县教育局

C.市政府

D.市教育局

24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 C )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A.促进公平

B.提高质量

C.改革创新

D.优先发展

241.党的十七大修改了党章,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增加的内容是(B )

A.科学发展观

B.和谐

C.建设生态文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42.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学制是( D )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243.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拥有的注意品质是(C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244.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气质特征表现早于性格特征

B.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

C.气质同性格一样,有好坏之分

D.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245.关于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246.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B )

A.赞许动机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D.认识动机

24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是(C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美人鱼

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

248.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D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

24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称为(B )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25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 B )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A.优先发展B.提高质量C.育人为本D.改革创新251.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C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2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A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253.我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A )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254.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D )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255.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 B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现代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优势

256.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C )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257.教学过程以教学( A )经验为主。

A.间接B.直接C.生活D.生产

258.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标本,参观工厂属于(A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现场直观

25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地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D )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260.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的管理体制。( A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26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 B )原则。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导向性

26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匀加速

26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D )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课程

D.必修课程

264.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D )

A.6年

B.7年

C.8年

D.9年

265.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C )

A.程序教学

B.暗示法

C.发现法

D.掌握学习法

26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267.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 )

A.上课

B.备课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作业的布置268.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了解与评价是(C )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知

D.自我评价

269.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B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文化知识270.寻求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B )

A.基本目标

B.高级目标

C.基本任务

D.基本标准

271.下列属于夸美纽斯著作的是( B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72.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B )

A.教师的知识素养

B.教师职业道德

C.教师的个人品质

D.考试

273.小学后期、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D )

A.学习兴趣

B.赢得地位

C.得到物质奖励

D.获得同学赞赏27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劳动教育

D.道德教育

275.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A )

A.对挫折的认知

B.情境

C.个体的性格

D.对结果的预期276.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 C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277.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A )为主管理的体制。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278.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B )

A.物质前提B.主导作用C.发展动力D.决定作用279.“活到老,学到老”反映的现代教育特征是( A )

A.终身性B.公平性C.大众性D.未来性

280.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原则是( D )

A.及时性原则B.前瞻性原则C.预见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281.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B)

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技能D.创新意识282.教师上课时一边授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这是利用了( C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8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B )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抽象直观

284.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C )A.50% B.100%C.150% D.200%

28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C )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86.教学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A )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环境

287.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A )

A.自制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启发性

28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B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28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D )

A.智力的二因素论B.智力的三维结构论

C.智力的三元理论D.智力的多元理论

参考答案

1.A【解析】全身松弛训练主要是用在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放松时。系统脱敏法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帮助人去掉某种不好的习惯。表达想法和感情需要鼓励,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训练,所以选A。

2.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D古代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4.D【解析】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5.C【解析】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是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由此可知,题中运用的是鸟的正例;变式是为了分化概念,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特征。

6.C【解析】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7.A【解析】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就动机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50%的任务。这类人会选择做企业家和风险较大的工作,他们通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

8.A【解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9.D【解析】发展性评价强调对学生的激励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0.A【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

11.C【解析】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12.C【解析】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13.B【解析】所谓学会学习,是指掌握了学习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加以运用。兴趣和知识掌握并不代表知道如何去学。

14.B【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5.A【解析】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选项B、C、D都是特殊能力。

16.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韩愈的《师说》。这是韩愈关于教师角色和作用的定位,即教师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

17.C【解析】说服法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道德认识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

18.A【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19.C【解析】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三类: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

20.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

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21.A【解析】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是国家。22.A

23.B【解析】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发展。如我国2010年6月

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4.B【解析】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25.D【解析】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心理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

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错过这一时期的教育很难取得成功。

26.C【解析】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27.B

28.B【解析】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

29.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

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将表现好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对学生是一种奖励。

30.A【解析】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31.D【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此处涉及三个概念即功率、牵引力、速度的基本关系。一般来说规则、原理和公式的学习都属于命题学习。

32.A【解析】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属于依存型。33.D【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

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34.C【解析】由于小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对间接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所以应多选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35.B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师德的灵魂。

36.A【解析】德育对其他教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7.B【解析】泰勒有着“课程评价之父”的美誉。

38.C【解析】根据离差智商公式计算,Z =(80-70)÷5,Z为2。此人的IQ为100+15×2=130。

39.C态度是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0.C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41.A【解析】越强烈的刺激越容易被知觉,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之一。

42.A【解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43.A【解析】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

44.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

45.A【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控的因素。

46.C【解析】本题考查黏液质的特征,不仅要记忆各种气质类

型的描述性特征,还要能灵活运用,判断文学作品主人公的气质类型。

47.B【解析】铃声单独呈现时,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当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出现之后,铃声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此时铃声为条件刺激。

48.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不怕见生人了”属于态度的学习。

49.B【解析】这里体现出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50.A【解析】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教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1.B

52.D【解析】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的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称之为感觉补偿。

53.D【解析】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小新由于受到政府帮助而产生努力奋斗将来报效祖国的想法,与他的志向有关,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54.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5.D【解析】教师在言行举止上为学生作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没有体现出创造性。

56.A【解析】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觉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57.C【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动机。

58.D【解析】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情况,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种现象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实验中发现的,因此叫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59.C【解析】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60.D【解析】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第一次应该在学完后复习,第二次复习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在一周后,第四次复习在一个月后。

61.C【解析】孟子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人的本性中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62.D【解析】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63.D

64.A【解析】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者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65.C【解析】颞叶主要是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枕叶是视觉中枢;额叶在有组织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调节机体的感觉。

66.D【解析】“教必有法”指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等,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设备、条件以及实际经验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教无定法”。总而言之,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67.C【解析】题干是结构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68.A【解析】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教学有进步意义”。

69.A在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稳定因素包括个人的能力和工作难度。

70.B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71.D【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72.B道德认识(知)是德育的基础,道德行为(行)是德育的关键。

73.A【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其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材料富有真实性。

74.A【解析】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

75.C【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迁移概念的理解。

76.C在课堂上,这位小学生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把注意有意识地从一个活动上转移到另一个活动上,此时他的注意状态是转移的。

77.D【解析】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

78.C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79.D【解析】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第五条。

80.D【解析】家长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可以更准确地对子女存在的问题和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81.A【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82.B【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者和教育场所都不固定,教育是自发的。人类专门的教育形式出现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如我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3.D【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征。

84.C【解析】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发现法是布鲁纳提出的。

85.B【解析】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不同的形态。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86.C【解析】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是做好其他一切教育工作的

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并把它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

87.D【解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如果得不到复述,很快就会遗忘。

88.A【解析】题干是直观性原则的定义。

89C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90.B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有很多,但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91.A【解析】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C【解析】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93.B【解析】审题和画示意图属于问题表征的过程。

94.C【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学生管理权是教育教学权的一部分。

95.C【解析】运用参观法能够使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

96.C【解析】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反思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等。97.B

98.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送其入学。

99.A【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100.C教育行政复议需要向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的上一级

机关或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

出申请。

101.D【解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2.C【解析】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之一,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103.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人格的定义。

104.C【解析】向师性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之一。

105.D【解析】本题考查观察的概念,即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06.A“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学记》里面的一句话。

107.A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

科学。

108.A【解析】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学生的需要,尤其重视个体

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开发理念。109.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习需要的定义。

110.A【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

础知识,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111.B【解析】真从众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的看法也认同群体。有些情况下,个体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这是权宜从众。

112.A【解析】本题考查对性格概念的理解。性格是指人的较稳

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113.C【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14.A【解析】把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属于内归因,会让学生

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15.B【解析】罗杰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116.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117.C【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具体运算阶段到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两个阶段划分的时间为10~11岁。118.C

119.A【解析】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20.B对王某的伤害由寄宿学校承担责任但寄宿学校对司机有追

偿权。

121.C【解析】本题是对公共行政伦理的考查,要求考生拓宽知

识面。

122.B【解析】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23.A【解析】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一心二用”是典型的注意分配现象。124.C【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125.B【解析】初中生思维中再度出现自我中心性,认为自己是

独特的,有许多“假象的观众”在关注自己,因此空前关注自我形象。

126.A【解析】马克思主义者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127.B【解析】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128.D【解析】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29.C【解析】对同一个知觉对象,不同的人看到的侧重点不同,是因为受到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130.A 131.B【解析】劳伦兹通过对小鸡、小鸭印刻现象的发现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132.A【解析】“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即要严格要求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即要尊重学生。

133.D【解析】从学习“石”字到学习“磊”字,不需要对“石”字进行加工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这是具体迁移。

134.B【解析】巴班斯基是前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

论专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35.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136.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是教师的榜样作用。137.D【解析】略。

138.A【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动作敏捷、活泼好动、情绪不稳定为特征。与题干吻合。

139.D常模参照测验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比较

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主要用于选拔、编组等。

140.B【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141.D【解析】该题四个选项是四种德育方法。说理法是讲道理

培养道德观念。榜样法是引导学生向某个榜样人物学习。陶冶法是使学生在某种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某种道德观念。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本题所述是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因此选D。

142.C【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

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在此书中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143.C【解析】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144.B【解析】豁朗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

145.A【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称为负迁移。题干中lg(a+b)=lga+lgb这个公式是错误的,是由于先前学习m(a +b)=ma+mb的影响,阻碍了公式的学习,所以属于负迁移现象。146.C【解析】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47.B【解析】在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

148.A【解析】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149.C【解析】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首次提出。

150.C【解析】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151.D【解析】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题干表述符合思维深刻性的含义。

152.B【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153.C【解析】“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154.A【解析】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他人在一起活动或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155.A【解析】略。156.C【解析】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感到紧张的情绪状态为应激,教师第一次上讲台的情绪紧张属于应激。157.D【解析】体育竞赛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目的的活动形式,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158.B【解析】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题干中描述首次接触一个人,因为对方某方面不受自己喜欢致使这个人都不被喜欢的现象是受第一印象的影响,所以是首因效应。159.C【解析】注意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特征进行区分。160. A 161.B【解析】定势是一种旧有的习惯对新行为获得的影响,英语知识不是习惯,因此不是定势。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与这道题目无关。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因此,正迁移符合本题所述的意思。162.D【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独创性是指思维角度十分独特、新颖。目的性是问题解决的特点。由此可知,对同一问题寻找更多不同类型的答案是思维的变通性特点。163.C【解析】略。

164.D【解析】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的评价叫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165.A【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对游览过的名胜古迹的记忆属于这种记忆。

166.A【解析】题干是讲授法的定义。

167.C【解析】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感觉的继时对比。

168.C“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这条规范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169.B【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170.C【解析】“教然后知困”意思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弟子不必不如师”意思是学生在某方面可能会超过老师,这都体现了我国师生关系的教学相长特点。

171.A题干描述的是流体智力的特点,晶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172.A【解析】获得解答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173.D【解析】“儿童中心主义”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174.D【解析】下位学习也叫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175.B【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题干表述与之相符,故选B。

176.B【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迁移的关系理论,认为迁移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

177.C【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体现的一种坚持精神,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才能把道德行为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

178.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是指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如口渴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179.D

180.C【解析】桑代克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基础,斯金纳则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181.A【解析】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的课程;拓展型课程则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形态。

182.A【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183.B培根提出的是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84.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属于道德感范畴。

185.C【解析】格式塔学习理论即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186.A【解析】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载有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187.B【解析】人刚进入黑屋子,要经历暗适应的过程才能看清东西,是视觉的暗适应,属于感觉范畴。

188.D【解析】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89.C【解析】结构课程论强调教学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学科结构为课程的中心,而活动课程论主张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固定。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别。

190.C【解析】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191.C【解析】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的变换语调,维持学生的注意。192.A【解析】略。193.C【解析】略。

194.A【解析】“产婆术”是苏格拉底首先提出的,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

195.B【解析】安全需要是指希求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的需要。希望得到稳定的工作,愿意参加保险是安全需要的体现。196.B【解析】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197.D【解析】略。

198.D【解析】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能在短时间记住较多的东西。199.A【解析】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这是学生在学校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201.C【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主要包括:(1)学科小组;(2)技术小组;(3)艺术小组;(4)体育小组等。

202.C【解析】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

203.C【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

204.B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05.D【解析】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206.B【解析】对新事物表现出的好奇心、探知欲等是理智感的

体现。

207.D【解析】原型启发是从具有启发作用的其他事物上发现解

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现象。“茅草”在这里充当了创造活动的原型。

208.D【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而不是“阶段性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209.D【解析】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

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210.D【解析】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211.A【解析】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

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班级、小组、少先队等都属于正式的学生群体。

212.A【解析】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213.B【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

应性,会在人际关系上花费大量时间。

214.C【解析】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行为的动机,带有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的特点。

215.B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个体的遗传素

质是逐步发展成熟的。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限制与可能,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216.C【解析】意志是指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支配行动,并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17.C【解析】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

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

218.C【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219.A【解析】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有特殊规定外,必须是县级教育行政机关。

220.C【解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221.C【解析】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誉为“生命中枢”。222.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通过培养人才

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223.C【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动机水平与学习

效果之间呈“∩”型曲线,动机的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以判断,C选项表述正确。

224.C【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

225.C【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26.C【解析】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27.B【解析】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228.C【解析】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当机立断的性格。229.A【解析】具有良好的意志自制性表现之一就是善于控制自

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

230.D知识虽然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但是知识的多少与才能、智

力的高低并不等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的。

231.B【解析】题干是德育疏导原则的定义。

232.C【解析】题干是道德意志的含义。233.D【解析】略。234.B【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放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235.A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

性特点。

236.C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237.B【解析】题干是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238.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

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

239.A【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240. C

241.B【解析】本题考查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十七大把党的基本

路线中的奋斗目标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加了“和谐”一词

242.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壬戌学制。

243.C【解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注意自己讲课的情况,还要观察学生的反应,维持课堂秩序等,所以对注意的分配要求较高。

244.C【解析】气质是人的天性,无所谓好坏。

245.C【解析】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形成了传统的“教师中心论”。

246.B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

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本题考查的是对成就动机的概念的理解。

247.C【解析】问题解决是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248.D 249.B【解析】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本题是文饰的典型实例。

250.B【解析】略。251.C【解析】略。

252.A【解析】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句话

就是反映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53.A【解析】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54.D【解析】课程是教育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它又是教师从事教学的“施工蓝图”。255.B

256.C【解析】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的主观映象,因此,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257.A【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已知的、他人的也是经过提炼的认识成果。因此,教学过程以教学间接经验为主。

258.A【解析】实物直观是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

料的直观方式。观察标本、参观工厂都属于实物直观。

259.D【解析】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属于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260.A【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261.B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

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262.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

表现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263.D【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

重大调整,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将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264.D【解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65.C【解析】发现法是布鲁纳首先提出的。

266.A【解析】教师工作(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这一特点的具体反映。

267.A【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68.C【解析】题干是对自我认知概念的描述。

269.B【解析】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能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270.B【解析】学校心理辅导有两个目标: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271.B【解析】《教育漫话》是洛克的著作,《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著作。

272.B【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273.D儿童后期、少年期即小学后期、初中时期的学习动机已由渴望受到长辈的赞赏为主转向赢得在同伴群体和集体中的赞赏

为主。

274.A【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教学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275.A【解析】对挫折的认知决定着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反应。一个人如果对挫折的认知是积极的,那么他的挫折反应就会相对积极。相反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276.C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277.A【解析】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278.B【解析】(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人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教育,从逻辑上讲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特殊因素,与那些产生自发影响的环境因素相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79.A【解析】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280.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有:(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281.B【解析】创造力是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以非智力因素为动力,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力。282.C【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283.B【解析】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等。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抽象直观是个迷惑选项。因此,本题描述的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模像直观。284.C【解析】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越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也就是说,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精力上耗费最经济。285.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的颁行,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

286.A【解析】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应最先考虑的问题。

287.A【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具有良好自制性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前者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后者在行动中畏缩不前,惊慌失措,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288.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以及《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都是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

289.D加德纳在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他的多元智力理论,

它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种类型:言语智力(即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逻辑—数学智力(即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即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即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运动智力(即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智力(即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自知智力(即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河南特岗考试专题(二)——判断题

1.初中阶段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自我。( F )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T )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刺激分化。(F )

4.学习中出现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 T )

5.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了。( F )

6.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F )

7.课时计划即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F)

8.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F )

9.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 F )

10.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T )

11.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T )

1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法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F )

13.影响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教育、遗传、性别等。( F )

14.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最终的目标达成与否。( T )

15.教育目的是由人确定的,具有主观性,不具有客观性。(F)

16.管理学生只是学校领导、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工作。( F )17.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F )

18.对“圆的直径是其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T )

19.“接受学习”的创始人是奥苏贝尔,“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布鲁纳。T

20.新课改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F )

21.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F )

22.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主张通过“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T

23.在书上重点内容下面划线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 F )

2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过程。(T )

2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T)

26.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F

27.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T )

28.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T )

29.课外、校外教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其中学校占主导地位。(T )

2018年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题

2017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2. 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 “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3. 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 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 特点是() A. 连续性 B. 整体性 C. 不均衡性 D. 高速度 4. 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 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 转移法 B. 自我说服法 C. 反思法 D. 冷却法

5. 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 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 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 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6?“学到老,活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 普及性 B. 长期性 C. 终身性

D. 公共性 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 信息加工 B. 人本主义 C. 建构主义 D. 认知主义 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 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合作法 C. 实践法 通这种

D. 行动研究法 9.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 式是() A. 常规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行管理 D. 民主管理 10.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 学生的智力水平 B. 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 学生的学习方法 11. 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

2014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2(小学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真题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株洲市荷塘区)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黑龙江省)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3.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南昌市) A.孔子 B.孟子 C.夸美纽斯 D.荀子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江苏省)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河南新乡)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6.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株洲市荷塘区)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7.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贵州省)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8.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安徽省) A.维果斯基 B.裴斯泰洛齐 C.皮亚杰 D.斯金纳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广州市番禺区)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吉林省)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2017年河南濮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濮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2.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3.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5.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6.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7.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原则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8.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9.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10.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科任课教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11. 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12.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13. 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4.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15.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2020-202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3、心理断乳期是指(C)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B)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B)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A)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B)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C)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C) A、合作精神 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 D、自律精神 11、孔子代表作(A)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学》 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C) 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易 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C)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 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 A、教师 B、家长 C、自我 D、同伴 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C)

2017年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7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2.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连续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高速度 4.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5.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 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 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 6.“学到老,活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普及性 B.长期性 C.终身性 D.公共性 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信息加工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合作法 C.实践法

D.行动研究法 9.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生的学习方法 11.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A.忧愁感 B.习得性无助感 C.抑郁感 D.焦虑感 12.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是() A.比较 B.抽象 C.概括 D.变式

河南省特岗教师服务协议书

河南省特岗教师服务协议书

河南省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特设岗位教师服务协议书 聘用方(设岗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受聘方(特设岗位教师):(以下简称乙方) 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由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编办共同组织实施,按照“公开招聘、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 甲方根据当地教师队伍情况和“特岗计划”的实施规定,报经省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审定,设定“特岗计划”教师岗位。 乙方自愿报名申请受聘“特岗计划”教师岗位,经考试选拔和身体检查合格,报经省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后,甲方聘用乙方为“特岗计划”教师,聘用期为3年。 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特岗计划”的顺利实施,甲、乙双方就相关事项签定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权利 1、乙方试用期为半年,考核不合格者,甲方有权单方中止协议。 2、乙方服务期间因违反法律政策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或严重违反协议约定,或因其它情况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的,甲方有权中止协议。 3、在乙方申请相应政策支持时,甲方有权要求其提供相关政策依据或证明。 第二条甲方义务 1、落实国家和省对“特岗计划”教师待遇的有关规定,并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2、对乙方报到前的相关事项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特岗计划”实施的要求,负责乙方聘用期间日常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指导和帮助。 4、服务期内负责对乙方人事档案、户口和党团关系进行管理。 5、乙方聘用期满,经考核合格,且自愿继续留在当地任教的,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落实工作岗位。 第三条乙方权利 1、聘用期间,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师工资标准;享受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的收入水平综合确定的地方性津补贴;同时享受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应社会保 — 3 —

2010年山东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B.内容 C.方法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 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 C.灵活性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2017 年河南省长垣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誠“X”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 3. 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成绩。() 4.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常考) 5. 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个人本位论。()()()() 6.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7. 教学中的引导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特征的教学方法。 8. 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污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 () 9. 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10. 一个人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要比归因于努力产生的情绪体验更大。()() 11. 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12. 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 小明放学

后骑自行车闯红灯出了交通事故,责任方是学校。()1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属于思维的灵活性。()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9 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5. 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A.相对独立性 C. 继承性B.历史性 D. 永恒性 16.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提出的。 A. xx C. xx培林B. xx森 D. xx 17.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C. 布置作业B.上课 D. 课外辅导 18. 进入中学后,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怎么样等,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 .信任感 C. 主动感B.自我同一感 D. 勤奋感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容 2.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是()() A.职业理想 B.职业责任 C.职业态度 D.职业技能 3.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5.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 D.学校人际关系 6.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表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8.主“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9.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10.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物是()() A.市长 B.县长 C.镇长 D.校长 11.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2.()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独立。()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特 D.詹姆斯 13.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大全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六)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传统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 )。(濮阳清丰)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卢梭 2.“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教师必备的( )。(濮阳清丰) A.职业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人格素养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洛阳市直) A.有领导的认识 B.有差异的认识 C.有个性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4.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信阳) A.以人为本 B.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D.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信阳) A.榜样学习 B.职业实践 C.社会实践 D.理论学习 6.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洛阳)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和阶段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7.(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洛阳) A.拓展型课程 B.实践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8.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 )。(洛阳)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谈话法 D.书面材料分析法 9.“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信阳)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 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形成学习兴趣 10.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是( )所表现出来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信阳)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 )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信阳)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 A.转变教育的发展 B.转变经济的发展 C.转变科技的发展 D.转变文化的发展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重 D.坚持全面发展 3。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民主法治 B.爱国主义

C.自由平等 D.公平正义 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 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C.集体主义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A.最适合的教育 B.最优质的教育 C.最先进的教育 D.最特殊的教育 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 B.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 C.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D.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 7.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 B.示范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

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的 C.教学质量 D.教学手段 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 13.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 真题汇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湘潭市) 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 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株洲市荷塘区)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 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江苏省)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4.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株洲市荷塘区)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5.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广州市番禺区) A.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山西省)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广州市)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浙江省)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广东省)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武汉市)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1.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哈尔滨市)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12. 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西安市) A.世界观 B.形象思维 C.想象 D.表象 13.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河南新乡)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株洲市荷塘区)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5. 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杭州市)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贵州省) 2. 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规是_______。(海南省)

2020年新编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名师精品资料.

2011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 A.物质前提 B.主导作用 C.发展动力 D.决定作用 3.“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现代教育特征是() A.终身性 B.公平性 C.大众性 D.未来性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 A.及时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预见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5.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技能 D.创新意识 6、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利用了()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7、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抽象直观 8、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A50% B100% C150% D20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教学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环境 11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A自制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13、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得出的智力理论是:() A、二因素论 B、层次结构论 C、三无结构论 D、多元智力论 14、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2015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15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1、2015 年2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指()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反腐倡廉。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2014 年9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 A 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B 有理想信念,有高尚情操,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C 有理想信念,有高尚道德,有专业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D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3、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提出力争到2017 年进步到能() A.“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 B.“去过去,引进来,干得好”的局面 C.“下得去,上得来,教得好”的局面 D.“下得去,回得来,干得好”的局面 4、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的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 A.科学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民主管理权 5、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句说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鲜明的继承性 B.强烈的责任性 C.独特的示范性 D.严格的政治性 6、“家人不在身边,老师就是我们的亲人”反映了留守儿童所期待的教师角色是() A.父母与朋友 B.研究者 C.管理者 D.授业解惑者 7、某班主任在工作中时感到家长难以应付,经常被家长说解甚至发生口角。该班主任有待提高的能力是() A.教学能力 B.评价能力 C.沟通能力 D.研究能力 8、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陈鹤琴 D.晏阳初 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以人为本 B.教育反思 C.有教无类 D.情景教学 10、“教师是课程开发者”体现了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工具理性取向 D.创生取向 1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2、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其教育思想的根本是() A.智育 B.美育 C.道德教育 D.体育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案例分析题(一)

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案例分析题 (一) 案例分析题 1.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起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 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上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答案要点】 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 (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同学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是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2.某镇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李老师在一次期末考试后把学生成绩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小黑板上,并把最后一名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每次都考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有救了!”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

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六)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传统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濮阳清丰) A. 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 卢梭 2.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是教师必备的()。(濮阳清丰) A.职业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 人格素养 3.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洛阳市直) A.有领导的认识 B. 有差异的认识 C.有个性的认识 D. 有基本的认识 4.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信阳) A.以人为本 B.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D.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信阳)

A.榜样学习 B. 职业实践 C.社会实践 D. 理论学习 6.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洛阳) A. 不均衡性 B. 顺序性和阶段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7.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洛阳) A.拓展型课程 B. 实践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 工具型课程 8. 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洛阳) A.观察法 B. 调查法 C.谈话法 D. 书面材料分析法 9.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信阳)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 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10. 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是()所表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六套)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农村中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过去几天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城市园林工作是一项有关社会长治久安的大政事业。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D.新农村的工作在各级党委的精心指挥和积极倡议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答案】C。解析:A项,搭配不当,积极性不能和变化搭配;B 项,搭配不当,工作不能和事业搭配;D项,搭配不当,工作不能和积极倡议搭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正确释义为()。 四年,春,齐候以诸候之师侵蔡。 A.用 B.以为 C.率领 D.或者 2.【答案】C。解析:文言虚词。 3.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民生凋敝纵横捭阖感人肺腑草菅人命 B.前踞后恭言谈诙谐脍炙人口呕心沥血 C.稍纵即逝运筹帷幄阿谀奉承殉私舞弊 D.文笔精粹毛骨耸然贻笑大方捉襟见肘

3.【答案】A。解析:B项,前倨后恭;C项,徇私舞弊;D项,毛骨悚然。 4.下列组组词中,加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眼睑(jiǎn)吮吸(yǔn)汀江(tīng)舐犊(shì) B.稗子(bài)巷道(hàng)炙热(zhì)檄文(xí) C.疟子(nüè)攻讦(jié)蹒跚(pán)天堑(qiàn) D.紊乱(wěn)囫囵(lún)圩堤(yú)鞭挞(tà) 4.【答案】B。解析:A项,吮,shǔn;C项,疟,yào;D项,圩wéi。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字意为()。 A.两次 B.重复 C.又 D.或 5.【答案】A。解析:文言实词。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曹操的诗歌()。 A.《度关山》 B.《对酒》 C.《短歌行》 D.《观沧海》 6.【答案】C。解析:文学常识。 7.现代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是()。 A.鲁迅 B.叶圣陶 C.许地山 D.郁达夫 7.【答案】D。解析:文学常识。 8.莫言以抗战为题材的作品是()。 A.《红高粱》 B.《蛙》 C.《生死疲劳》 D.《酒国》 8.【答案】A。解析:莫言创作的涉及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有《红高粱》《丰乳肥臀》。其中《红高粱》与抗日战争关系比较密切。

2019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附解析

【最新真题】2019备考: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附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教育现象 B.沟通教育问题 C.揭示教育规律 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2.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确定的() A. 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 文化地位 D.社会地位 3. 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的原理规律。这种学习是() A.独立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机械学习 4. 使学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蔬菜,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植物的果实。它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 逐渐分化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整合协调原则 5.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常考)

C.创造性 D.超越性 6.下面对学习策略的解释,其中不属于学习策略的定义的观点是()(易错) A. 学习策略是对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B. 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能 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 D.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7.“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 A.愤 B.启 C.悱 D.发 8.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的是() A.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非社区型封闭的教师 D.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 9. 在整个课程编制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 A.课程内容 B.教学目标 C. 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 10. 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和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A.斯宾塞 B.泰勒

2016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问题详解【完整版】

2016年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创新 2.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到2021年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富强社会 C.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D.全面建成文明社会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促进公平 D.提高质量 4.《中华人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6.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 7.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因素是()。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8.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讨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9.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 C.平等 D.长善救失

10.“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1.“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锻炼法 B.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学校教育 B.遗传因素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3.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模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