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实验五室内照度测量.doc=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工学院

(完整word版)实验五室内照度测量.doc=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工学院

(完整word版)实验五室内照度测量.doc=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工学院
(完整word版)实验五室内照度测量.doc=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工学院

实验五室内照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照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充足的光照,可防止因人的误判断、误操作等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反之,过暗的光线引起人体疲劳的程度远远超过眼睛的本身。因此,不适或较差的照明条件是造成事故和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统计资料表明,在所有职业劳动的事故中约有30%是直接或间接因光线不足所造成的,因此照明是人机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人工光源是室内主要光源,要求有足够的照明度,其次要求照度恒定,分布均匀,以避免不利光环境对人眼的危害。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照度计的操作方法,并会计算室内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并以此评价室内照度水平。

二、实验原理

照度计是一种测量人造光和自然光光照强度的光学测试仪器,它是由接受光能的光度头与读数显示器两部分组成,光度头包括光电转换器件、滤光器、余弦修正器等。光电转换器件采用硅光电池。由于照度是生理心理物理量,与人眼的光谱光效能必须一致,但一般的光电探测器与相对光谱光效率相差甚远,所以在光电探测器前要加滤光器。此外,为消除光电探测器表面菲涅尔反射对余弦特性的破坏,光电探测器前还需要加余弦修正器。

根据实验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照度测量。掌握常用照度的相对大小。

三、实验装置与测试仪器

1.TES-1339光电池式照度计

图2-22 TES-1339照度计

2.卷尺

四、实验内容

1.了解照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电源。

②打开光检测器盖子,并将光检测器水平放在测量位置。

③选择适合测量挡位:如果显示屏最高位数显示“1”,即表示过载,应立刻选择较高档位测量,需要按下量程键,调整测量倍数。

④ 照度计开始工作,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照度值。

⑤ 显示屏上显示数据不断地变动,当显示数据比较稳定时,按下HOLD 键,锁定数据。 ⑥ 读取并记录读数器中显示的观测值。观测值等于读数器中显示数字与量程值的乘积。 比如:屏幕上显示500,右下角显示状态为“×2000”,照度测量值为1000000lx ,即(500×2000)。

⑦ 再按一下锁定开关,取消读数锁定功能。 ⑧ 每一次观测时,连续读数三次并记录。

⑨ 每一次测量工作完成后,按下电源开关键,切断电源。 ⑩ 盖上光检测器盖子,并放回盒里。 2.测试点位置、高度及数量确定

① 为避免误差,测点需达到一定密度,一般室内或工作区每个方格的边长为2~4m 正方形网格,当房间较小时,可取1~2米正方形网格,以增加测点数,网格边线一般距离房间各边0.5~1m 。通道、楼梯、走廊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按1~2m 的间隔布点;

测点数目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不过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Eav 的允许测量误差为±10%,可以用根据室形指数选择最少测点的办法减少工作量。若灯具数与表给出的测点数恰好相等,则必须增加测点。

表2-22 室形指数与最小测点数

室形指数表示房间几何形状的数值,计算式为:

)

(b a h b

a RI +?=

式中 RI ——室形指数(room index )

a ——房间宽度

b ——房间长度 h ——灯具计算高度

式中,L 、W 为房间的长和宽,h r 为由灯具至测量平面的高度。

② 确定测量平面和测点高度:测高通常以工作台面高度为准,测点不可选在自身的背影处,也不可选在光源直射处,以免引入测量误差;测量平面和测点高度一般为距离地面0.8m 的水平面,走廊、楼梯为地面或距离地面15cm 以内的水平面。

3、室内照度测量

在工作房间内,应该在每个工作地点(如书桌、工作台)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果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0.8m 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当以局部照明补充一般照明时,要按人的正常工作位置来测量工作点的照度,将

照度计的光电池置于工作面上或进行视觉作业的操作表面上。

① 测定开始前,白炽灯需点燃5分钟,荧光灯需点燃15分钟,气体放电灯需点燃30分钟,待各种光源的光输出稳定后再测量;

② 记录实验时的周围环境:天气情况、实验时间、实验地点;测定场所位置、长、宽、高;室内灯具数量、型号、布置方式等;

③ 测定每个网格中心一点的照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4.求平均照度

以所测范围内各点照度值求出全部测量范围的平均照度值av E ,平均照度值av E 计算公式如下:

N

E

i

av E ∑=

式中:av E ——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

i E

——各测量网格中心点照度,lx ;

N ——测点数。

5.求照度均匀度ε

照度均匀度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即:

av E E min =

ε

式中

min E ——指所测表面上的最小照度,lx 。

本实验中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公共建筑的工作房间和工业建筑作业区域内的一般照明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而作业面邻近周围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5。房间或场所内的通道和其他非作业区域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于作业区域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 / 3 。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1.画出测试场所平面图

测试场所平面图应标注尺寸,图中包括灯具的布置位置,同时将测点位置正确地标注在平面图上。在测点数目足够多的情况下,更理想的是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一张等照度曲线分布图。

2.记录照明测量一般情况

3.列表标出各测点测量数据,并计算照度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平均值Eav及照度均匀度ε。

4.与相应国家规范相比较,判断所测教室照度是否符合国家规范。

六、注意事项

1.测量时要防止测试者人影和其他各种因素对接收器的影响。

2.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每个测点可取2~3次读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

七. 思考题

1.根据实测结果,利用相关照明标准,评价所测环境的照度水平。

2.若照明均匀度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应当如何加以改进?所测环境如果照明布置不均匀(可通过部分照明开启),则均匀度的影响有多少?

人体尺寸测量通用人机工程学

. 人体尺寸测量 一、人体尺寸测量的基础 国标GB/T 5703-1999 规定了人机工程学使用的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人体测量术语,该标准规定,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测量方向、测点等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测量数据才是有效的。 1.被测者姿势 1)立姿数据才是有效的。 指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自然伸直膝部,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o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2)坐姿 指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2.测量基准面 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横轴)来决定的。人体测量中设定的轴线和基准面如图2-1所示。 图2-1 人体测量基准面 1)矢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 2)正中矢状面 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3)冠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4)水平面 与矢状面和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水平面。水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5)眼耳平面 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在上肢上,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 5)在下肢上,将胫骨侧称为胫侧,将腓骨侧称为腓侧。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 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 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 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 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 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 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 (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 =10.8 =12.4 =12.6 =12.4 =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 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质量等级为3,含义是: 问题较大 2、客观分析(照度数据采集及分析)(1)、照度采集现场 在进行照度值测量的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下午2点~3点之间,光照十分充足, 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对阴天和晚上进行测量和分析。 图书馆二楼自习室现场

照度实验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照度实验报告简易版

照度实验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 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 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 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 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 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 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 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 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人体尺寸测量通用人机工程学

人体尺寸测量 一、人体尺寸测量的基础 国标 GB/T 5703-1999 规定了人机工程学使用的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人体测量术语, 该标准规定,只 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测量方向、测点等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 测量数据才是有效的。 1.被测者姿势 1)立姿数据才是有效的。 指被测者挺胸直立,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 眼睛平视前方, 肩部放松, 上肢自然下垂, 手伸 直, 手掌朝向体侧, 手指轻贴大腿侧面, 自然伸直膝部, 左、右足后跟并拢, 前端分开, 使两足大致呈 45o 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2)坐姿 指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 眼睛平视前 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2.测量基准面 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 体测量中设定的轴线和基准面如图 2-1 所示。 图 2-1 人体测量基准面 1)矢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 2)正中矢状面 在矢状面中, 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右对称的两部分。 3)冠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 后两部分。 4)水平面 与矢状面和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水平面。水平面 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 分。 5)眼耳平面 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 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 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在上肢上,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 5)在下肢上,将胫骨侧称为胫侧,将腓骨侧称为腓侧。 4.支承面和衣着 立姿时站立的地面或平台以及坐姿时的椅平面应该是水平、稳固、不可压缩的。 要求被测量者裸体 或穿着尽量少的内衣(如只穿内裤和背心)测量,在后者情况下, 在测量胸围时,男性应撩起背心,女性应松开胸罩进行测量。 横轴)来决定的。人 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 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

11.光传感器光线照度测量实验

实验十一光传感器光线照度测量实验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和掌握光传感器测量照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 照度传感器及工作原理简介 照度为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光通量除以该面元的面积。量的符号为e(ev);单位为勒[克斯],符号为lx,1lx=1lm/㎡。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da--接收到dφv光通量的微面积元。 照度是表示受光面被照明程度的物理量。照度的单位采用专门名称勒克斯。 照度传感器以光电效应为基础,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说:光是一粒一粒运动着的粒子流,这些光粒子称为光子。每一个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其大小等于普朗克常数h乘以光的频率γ。所以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光的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就越大。 光线照射在某些物体上,使电子从这些物体表面逸出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也称光电发射。逸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效应一般分为外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打效应三类,根据这些效应可制成不同的光电转换器件(并称光敏元件)。照度传感器是以光伏特效应来工作的。 光伏特效应 在光照下,若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禁带宽度,半导体pn结附近被束缚的价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受激发跃迁至导带形成自由电子,而价带则相应地形成自由空穴。这些电子一空穴对,在内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移向p区,电子移向n区,使p区带正电,n区带负电,于是在p区和n区之间产生电压,称为光生电动势,这就是光伏特效应。利用光伏特效应制成的敏感元件有光电池、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等。其应用极为广泛。 利用光敏二极管的光伏特效应可以制作照度传感器。光敏二极管的结构与一般二极管相似,装在透明玻璃外完中,它的pn结装在管顶,可直接受到光照射,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一般是处于反向工作状态。光敏二极管在电路处于反向偏置,在没有光照射,反向电阻很大,反向电流很小,这反向电流称为暗电流。反向电流小的原因是在pn结中,p型中的电子和n型中的空穴(少数裁流子)很少。当光照射在pn结上,光子打在pn结附近,使pn结附近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对,使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大大增加,因此通过pn结的反向电流也随着增加。如果入射光照度变化,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浓度也相应变动,通过外电路的光电流强度也随之变动,可见光敏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四.实验仪器和设备

人体形态学自测题部分答案

人体形态学自测题答案(部分) 5.头颈、躯干、四肢主要的肌性标志有哪些? 一、头颈部 1、咬肌:当牙咬紧时,在下颌角的前上方,颧弓下方可摸到坚硬的条状隆起。 2、颞肌:当牙咬紧时,在颞窝,于颧弓上方可摸到坚硬的隆起。 3、胸锁乳突肌:当面部转向外侧时,可明显看到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呈长条状的隆起。 二、躯干部 1、斜方肌: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斜方肌的外上缘的轮廓。 2、背阔肌: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廓,它的外下缘参与形成腋后壁。 3、竖脊肌: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隆起。 4、胸大肌: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5、腹直肌: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脐以上有三条横沟,即为腹直肌的腱划。 三、上肢 1、三角肌:在肩部形成园隆的外形,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2、肱二头肌:当屈肘握拳时,此肌收缩可明显在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 在肘窝中央,当屈肘时可明显模到此肌的肌腱。 3、肱三头肌:在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肢三头肌长头。

4、掌长肌腱:当手握拳、屈腕并使外展时,在腕掌面的中份、腕横纹的上方,可明显见此肌的肌腱。 5、桡侧腕屈肌腱:同上述掌长肌的动作,在掌长肌腱的桡侧,可见此肌的肌腱。 6、鼻烟窝:在腕背侧面,当拇指伸直外展时,自桡侧向尺侧可见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腱。在后二肌腹之间有深的凹隆,称鼻烟窝。 7、指伸肌腱: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见此肌至2~5指的肌腱。 四、下肢 1、股四头肌:在大腿前方,股直肌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所组成的夹角内。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别位于股直肌的内、外侧。 2、臀大肌:在臀部形成圆隆外形。 3、股二头肌:在腘窝的外上界,可摸到它的肌腱止于腓骨头。 14、半腱肌、半膜肌:在腘窝的内上界,可摸到它们的肌腱止于胫骨。 5、胟长伸肌:当用力伸胟趾时,在踝关节前方和足背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6、胫骨前肌:在踝关节的前方,长伸肌腱的内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7、趾长伸肌:当背屈时,在踝关节前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在伸趾时,在足背可清晰见到至各趾的肌腱。 8、小腿三头肌:在小腿后面,可明显见到该肌膨隆的肌腹,并向下形成粗索状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9、髌韧带:髌骨下缘至胫骨粗隆之间。 10、跟腱:踝关节后方。 6.某小孩误吞一枚小玻璃球,后见从粪便中排出,请描述玻璃球所经过的器官。

人机工程学--人体测量

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 人机工程学作业I ——人体测量 班级浦艺设1004 姓名李菁 学号 P1701100306 完成日期 2011年 9 月 17 日

一、问答题(电子格式) 1、请给出人体测量学的定义。 答:体质人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人类骨骼、牙齿、活体的观察与测量获取人类生物学特征的基本数据。研究人体静态和动态的几何尺寸、关节活动度各部分比例及各种变量间相互影响的学科。 2、影响人体测量个体与群体数据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答:种族差异、时代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地域差异、职业差异 3、人体测量数据的种类有哪些? 答:1、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静态尺寸即人体构造上的尺寸;动态尺寸即人体功能上的尺寸(包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2、人体重量 3、人体推拉力 其中静态尺寸指人体构造上的尺寸;动态尺寸是指人体功能上的尺寸 4、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人体测量主要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直接测量人体,并在相关部位加放一定的放松量,获得数据;其二是查阅服装规格数据表或通过裁剪制图公式计算,获得数据。 5、人体数据百分位概念? 答:大部分的人体测量数据是按百分位表达的,把研究对象分成一百份,根据一些指定的人体尺寸项目(如身高),从最小到最大顺序排列,进行分段,每一段的截至点即为一个百分位。 6、在设计中人体数据百分位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答:常见设计和人体数据百分位选择原则归纳如下: (1)凡间距类设计,一般取较高百分位数据,常取第9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2)凡净空高度类设计,一般取高百分位数据,常取第99百分位的人体数据以尽可能适应100%的人。 (3)凡属于可及距离类设计,一般应使用低百分位数据。如涉及到伸手够物、立姿侧向手握距离、坐姿垂直手握高度等设计皆属此类问题。 百分位的人体数据。因为如果 (4)座面高度类设计,一般取低百分位数据,常取第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因为如果座面太

室内照度测量实验报告

室内平均照度测定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平均照度是室内人工光环境中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照明设施形成的平均照度的测量方法,并掌握通过测定结果评价室内光环境的方法,通过测量了解改善室内照明、维护照明系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一)实验重点 用照度计测量室内各点照度值,学习用照度计获取照度值的方法。 (二)实验难点 室内平均照度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在工作房间内,应该在每个工作地点(如书桌、工作台)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果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0.8m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或接近方形),测量每个方格中心的照度Ei,其平均照度等于各点照度的平均值,即 E av =(E 1 +E 2 +E 3 +……+E i )/N 式中E av ——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E i ——每个测量网格中心的照度,lx; N ——测点数。 照度均匀度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即: Emin / E av 式中E min ——指所测表面上的最小照度,lx。 本实验中,可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测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为lm,大房间可取2-4 m。走道、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2 m;测量平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150mm水平面。 测点数目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不过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Eav的允许测量误差为±10%,可以用根据室形指数选择最少测点的办法减少工作量,两者的关系列于表1。若灯具数与表给出的测点数恰好相等,则必须增加测点。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1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TES-1330数位式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学习照度测量规范,掌握照明条件的测量方法 3.根据有关规定,评价影响照明条件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验内容 1.求平均照度及等照度曲线。 2.求照度均匀度。 3.用简单方法估计工作时间的反射率。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1.数位式照度计,卷尺等 2.光电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TES系列光电照度计简介

(1)特点 TES-1330-测量范围由0.01lux-20000lux(勒克斯) TES-1332-测量范围由0.1lus-200000lux(勒克斯) TES-1334测量范围由0.01lux/fc-20000lux/fc(勒克斯/呎烛) 准确度以及反应速度快。 TES-1334的峰值锁定功能,能追踪大于50.0ms的脉冲信号,锁定其峰值。 读值锁定功能,可锁定测量值。 符号及单位显示,读取方便。 自动归零。 (2)规格: 显示:3.5位液晶,最大读值1999。 测量范围:TES-1330—20,200,2000,2000lux (20000lux档显示之读值需要*10才为正确的照度值) TES-1332—200,2000,20000,200000lux (20000lux档的显示读值需要*10,及200000lux档之读值需要*100才为真正照明度值) TES-1334—20,200,2000,20000lux/fc (20000lux/fc档之读值需要*10才为正确的照明度值) 注意:1fc=10.76lux 准确度:±3%rdg±0.5%f.s (大于10000lux档准确度为±4%rdg±10dgts) (以色温2856K标准平面灯校正)重复测试:±2% 温度特性:±0.1%/ oC 取样率:2.0次/秒 感光体:光二极管附滤光镜片 操作温湿度:0 oC-40 oC(32 oF-104 oF),0-80%RH。 储存温湿度:-10 oC-50 oC(14 oF-140 oF),0-70%RH。 过载显示:最高位数“1”显示。 电源:单个9V电池,型式006P或IEC6F22或NEDA1604。 电池寿命:连续使用约200小时。 光检测器引线长度:150cm. 光检测器尺寸:135*75*33mm (3)测量范围: 液晶显示器:3 1/2位液晶显示器,最大读值1999,可以显示测量范围。 TES-1330—“lux”,“H”,“20000”,“*10”(读值乘10)和"BT"。

智慧树知 到《人体形态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人体形态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临床上成人经常用于抽取红骨髓的是 A.肱骨 B.锁骨 C.胫骨 D.髂骨 答案: 髂骨 2、属于长骨的有 A.肱骨 B.腕骨 C.枕骨 D.舟骨 答案: 肱骨 3、棘突特别长,末端五分差,易触摸,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是。 A.寰椎 B.枢椎 C.隆椎 D.腰椎 答案: 隆椎 4、临床上常进行穿刺的部位是。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骨 答案: 腰椎 5、髋骨由下列哪些骨共同构成。 A.髂骨 B.坐骨 C.尾骨 D.耻骨 答案: 髂骨,坐骨,耻骨 第二章 1、对肩关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关节窝较深 B.关节上方有韧带加强 C.运动范围较大 D.关节囊较松弛 答案: 关节上方有韧带加强,运动范围较大,关节囊较松弛 2、关节的基本结杓是。 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内韧带 B.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内软骨 C.关节腔、关节囊、关节内软骨 D.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答案: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3、关于脊柱正确的描述是。 A.共由24 块椎骨连结而成 B.椎间盘的厚度约占脊柱全长的1/2 C.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 D.由于胸部椎间盘较薄,故该处运动幅度较大答案: 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 4、关于椎间盘错误的说法是。 A.外周为纤维环 B.内部为髓核 C.椎间盘较硬,不能起到缓冲作用 D.临床上椎间盘脱出症多见于腰部 答案: 椎间盘较硬,不能起到缓冲作用 5、全身关节中最灵活的关节是。 A.膝关节 B.肩关节 C.肘关节 D.踝关节 答案: 肩关节 第三章 1、不属于咀嚼肌的是 A.咬肌

照度实验报告范本

照度实验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n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FS-DY-20890

照度实验报告 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

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V(n,m)为第n 个评价项目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 【实训目的】 掌握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掌握人体长度的测最技术。 掌握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 了解残肢的测量技术。 【实训意义】 人体形态评定是定量测量人体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通过人体形态的评定,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及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如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复位后肢体的长度、截肢后肢体的长度等,是衡量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常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人体长度的侧量技术、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内容。 【实训原理】 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水平、营养状况,都可以通过人体形态的发育表现出来,评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测量和评价,包括体格、体型、身体姿势及身体组成,其中四肢和躯干的测量是制订辅助器具的依据,体重的测量是了解身体素质的基础指标之一。 【实训对象】 1.正常人体。 2.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关节挛缩的患者。 3.截肢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 软皮尺、卡尺、体重秤。 【学时】 2学时。 【实训内容与方法】 一、人体形态评定流程 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2.人体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 3.从前面看双眼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头、下领骨是否对称、舰关节是否外旋或内旋、膝是否外翻或内翻、胫骨是否外旋或内旋等〕。 4.从后面看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头部是否偏斜,脊柱是否侧弯、两肩峰、肩脚骨高度是否一致)。 5.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躁,五点应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 二、四肢长度测量流程 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查部位。 1.将两侧肢体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确认体表的骨性标志。 2.利用体表的骨性标志来测量肢体或残肢的长度。 3.上肢长度的测量 (1)受枪者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衬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2)测量从脚峰外侧端到挠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4.上臂长度

房间照度测量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房间照度测量 姓名: 学号: 班级: 小组成员:

实验(二) 房间照度测量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房间照度、亮度以及材料光反射比的测量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光反射比以及一般教室的照明要求。 2. 测试原理 一般建筑材料可以认为是扩散反射材料,故材料的亮度与表面照度存在着如下关系: πρ/E L = 因此,我们通过测量出材料表面照度和亮度,计算出材料的光反射比ρ。 如果没有亮度计,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的照度E i 和材料的反射照度ρE 来计算材料的光反射比(注意选择不受直射光影响表面),即:i E E ρρ= 3. 测试地点及仪器 专业教室; 主要测试仪器:LX-101四位数字式照度计,XYL-III 型全数字亮度计,测距仪,直尺等。 4. 测试方法及步骤 a) 丈量房间的平、剖面尺寸,确定门窗的尺寸和位置、灯具的大体位置。 绘出教室平剖面,在平面图上标出测点位置(不少于10点)。 b) 测试窗帘合上时的各测点的照度,以及黑板、后墙、顶棚、灯管表面、 桌面以及地面的亮度。 c) 测试黑板和后墙表面的照度,然后将传感器反向贴在材料表面,缓慢移 动传感器(移动时保持传感器与墙面平行),观察照度的变化,当照度值达到最高时记下读数(一般离墙40mm 左右)。 d) 在天空扩散光的条件下,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分别贴在窗玻璃的内外侧, 两侧的侧点应处于同一轴线上。分别读出内外侧的照度i E 和o E ,求出透射比o i E E = τ(三次平均)

5. 数据记录 测试时间: 地点: 专业教室 测试人员: 测点 照度(lx ) 测点 亮度(cd/m 2) A B C 黑板 40(lx ) 黑板 1.27cd/m 2 2.79cd/m 2 4.13cd/m 2 后墙 51(lx ) 后墙 8.49cd/m 2 15.98cd/m 2 41.31cd/m 2 桌面 93(lx ) 桌面 24.87cd/m 2 17.75cd/m 2 17.90cd/m 2 地面 81(lx ) 地面 24.35cd/m 2 18.31cd/m 2 32.45cd/m 2 灯管 49(lx ) 灯管 2083cd/m 2 4190cd/m 2 3760cd/m 2 窗户 79(lx ) 窗户 1897cd/m 2 1748cd/m 2 2840cd/m 2 窗间墙面(南) 61(lx ) 窗间墙面(南) 13.89cd/m 2 9.89cd/m 2 14.37cd/m 2 窗间墙面(北) 74(lx ) 窗间墙面(北) 22.93cd/m 2 17.54cd/m 2 15.09cd/m 2 顶棚 36(lx ) 顶棚 15.36cd/m 2 12.45cd/m 2 28.69cd/m 2 注意: 1.测试表面亮度时,需选择同表面三个特征点。 2.测试时应尽量避免人体对光线的遮挡 正面 反面 黑板 73(lx ) 58(lx ) 后墙 58(lx ) 79(lx ) 6. 思考题 1)教室平均照度和照度的不均匀度 平均照度62 lx 照度的不均匀度 0.61 2)根据教室的照度和亮度的分布状况,检验该教室的光照条件是否达到教室的照明要求,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通过对采光系数曲线的分析得出侧窗采光的房间内照度分布的特点,即:通过侧窗射入室内的天然光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物体的阴影;但是,在沿房间进深的方向上,侧窗采光的均匀性不够好,其主要受窗高度的影响。对于

2020智慧树,知到《人体形态学概论II》(山东联盟)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人体形态学概论II》(山东联盟)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病理学既是医学中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均是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判断题: 尸体解剖是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判断题: 细胞病理学的创始人是意大利医学家Morgagni。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5、判断题: 肉眼和光镜的形态学观察是病理学的传统观察方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关于萎缩,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凡与正常器官、组织和细胞相比体积变小者均为萎缩 B:血供中断可引起萎缩 C:间质不减少,常继发增生 D:实质细胞体积变小的同时,间质减少 答案: 【间质不减少,常继发增生】

2、单选题: 细胞水肿主要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功能障碍有关 选项: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答案: 【线粒体】 3、单选题: 下述细胞死亡方式中,哪一种可以发生在生理状况下? 选项: A:酶解性坏死 B:溶解性坏死 C:凋亡 D:凝固性坏死 答案: 【凋亡】 4、单选题: 下列哪种病变中常见在胞浆内含有大量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 选项: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左心衰 D:间质性肺炎 答案: 【左心衰】 5、单选题: 下列哪种器官最易发生脂肪变性: 选项: A:心脏 B:脾脏 C:肝脏 D:肺脏 答案: 【肝脏】 6、单选题: “虎斑心”是指心肌细胞已发生下列哪种病变的肉眼形态改变? 选项: A:黏液变性 B:脂肪变性 C:淀粉样变性 D:水肿 答案: 【脂肪变性】 7、单选题: 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照度实验报告范文

照度实验报告范文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 (3)=50,P(4)=100,V(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S(1)=S(2)=S(3)=S(4)=S(5)=S(6)= =16.4=10.8=12.4=12.6=12.4=12.6 S(7)=S(8)=S(9)=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S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所以: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 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照度计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照度计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1.照度的测试原理 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照度汁是用于测量被照面上的光照度的仪器,是光照度测量中用得最多的仪器之一。 2.照度计的结构原理照度计由光度头(又称受光探头,包括接收器、V(λ)对滤光器、余弦修正器)和读数显示器两部分组成。其结构见图1。 图1 照度计的结构原理图 四、测量步骤和方法 在工作房间内,应该在每个工作地点(如书桌、工作台)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果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 0.8m 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或接近方形),测量每个方格中心的照度Ei,其平均照度等于各点照度的平均值,即 式中E av ——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E i ——每个测量网格中心的照度,lx; N——测点数。

照度均匀度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即: 式中E min ——指所测表面上的最小照度,lx。 本实验中,可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测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为lm,大房间可 式中E av ——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E i ——每个测量网格中心的照度,lx; N——测点数。 照度均匀度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即: 式中E min ——指所测表面上的最小照度,lx。 本实验中,可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测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为lm,大房间可取2 -4 m 。走道、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 -2 m ;测量平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 150mm 水平面。 测点数目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不过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E av的允许测量误差为±10%,可以用根据室形指数选择最少测点的办法减少工作量,两者的关系列于表1。若灯具数与表给出的测点数恰好相等,则必须增加测点。 表1 室形指数与测点数的关系 式中L、W为房间的长和宽,h r为由灯具至测量平面的高度。 当以局部照明补充一般照明时,要按人的正常工作位置来测量工作点的照度,将照度计的光电池置于工作面上或进行视觉作业的操作表面上。 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在物理学上是如何定义的? 1967年法国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以坎德拉、坎德拉/平方米、流明、勒克斯分别作为发光强度、光亮度、光通量和光照度等的单位,为统一工程技术中使用的光学度量单位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和使用便利,以下将有关知识做一简单介绍: 名称单位符号定义 光强度cd

照度实验报告文档

照度实验报告文档Illuminance experiment report document

照度实验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xxx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 (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n,m)为第n个评价项目

照度测试方法

照度计测量步骤和方法2010-10-8 来源:金坛市鑫鑫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进入该公司展台 在工作房间内,应该在每个工作地点(如书桌、工作台)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果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0.8m 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或接近方形),测量每个方格中心的照度Ei,其平均照度等于各点照度的平均值,即 式中Eav ——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Ei ——每个测量网格中心的照度,lx; N ——测点数。 照度均匀度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即: 式中Emin——指所测表面上的最小照度,lx。 本实验中,可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测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为lm,大房间可 式中Eav ——测量区域的平均照度,lx; Ei ——每个测量网格中心的照度,lx; N ——测点数。 照度均匀度是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即: 式中Emin——指所测表面上的最小照度,lx。 本实验中,可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测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为lm,大房间可取2 -4 m 。走道、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 -2 m ;测量平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150mm 水平面。 测点数目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不过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Eav的允许测量误差为±10%,可以用根据室形指数选择最少测点的办法减少工作量。若灯具数与表给出的测点数恰好相等,则必须增加测点。 式中L、W为房间的长和宽,hr为由灯具至测量平面的高度。 当以局部照明补充一般照明时,要按人的正常工作位置来测量工作点的照度,将照度计的光电池置于工作面上或进行视觉作业的操作表面上。

智慧树知到 《人体形态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人体形态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哪项不属于人体的躯干部? A:背部 B:胸部 C:腹部 D:颈部 正确答案:颈部 2、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不包括: A:骨 B:骨连结 C:运动神经 D:骨骼肌 正确答案:运动神经 3、关于内侧、外侧描述错误的是: A:鼻子在耳朵的内侧 B:眼睛在鼻子的内侧 C:耳朵在眼睛的外侧 D:鼻子在眼睛的内侧 正确答案:眼睛在鼻子的内侧 4、关于轴和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三个轴彼此垂直

B:垂直轴是与地面垂直的轴 C:矢状轴是从人体的腹侧面到背侧面 D:冠状轴是从人体的上方到下方 正确答案:冠状轴是从人体的上方到下方5、下列关于纵切面,描述正确的是 A:与人体的长轴平行 B: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C:与器官本身的长轴平行 D:与器官自身的长轴垂直 正确答案:与器官本身的长轴平行 6、下列关于变异与畸形的描述,哪个正确A:变异与正常值接近,差异不明显 B:异常一定影响正常功能 C:异常就是畸形 D:正常值的判定标准是恒定的 正确答案:变异与正常值接近,差异不明显7、下列关于解剖学标准姿势描述正确的是A:身体直立,两脚微分 B:身体面向前方,两眼闭合 C:双掌心指向大腿内侧 D:双足足尖朝前 正确答案:双足足尖朝前

8、经过人体前后方向的轴称为 A:水平轴 B:冠状轴 C:矢状轴 D:垂直轴 正确答案:矢状轴 9、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平面是 A:纵切面 B:横切面 C:水平面 D:冠状面 正确答案:冠状面 10、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面是 A:纵切面 B:冠状面 C:矢状面 D:水平面 正确答案:矢状面 第一章 1、关于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成人共有206块 B:每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百分率的测定

气象学实验报告 班级:植保检11-1 :舒学号:20116340 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太阳天空辐射表的使用,正确观测太阳直接辐射辐射、散射辐射、净辐射 2.掌握日照计的使用方法,正确光测光照强度 3.掌握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计算 二、实验器材 天空辐射表、净辐射表、照度计、紫外线照度计、日照记录纸 三、实验原理 1.辐射表示通过感应部位黑白相间的感应器产生热效应,转化为电动势 2.太阳直接辐射(S′m): 单位时间以平行光形式投射到地表单位水平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 3.散射辐射(D):太线经大气散射后,单位时间以散射光形式到达地表单位水平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散射辐射)。 4.太阳总辐射(Q= S′m +D) : 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 5.地面净辐射(B):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也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 1.天空辐射表、净辐射表的观测、照度计的观测、紫外照度计的观测 表1 天空辐射、净辐射、散射辐射、光照强度、紫外线光照强度的时间变化情况

(W/m2) 2 3.19 94.5 213.5 233.9 275.8 339.5 204.8 3 1.93 98.9 205.3 243.6 281.3 346.1 209.9 散射辐射 (W/m2) 1 33. 2 99.5 85. 3 96.7 140.3 159.3 176.3 2 33.9 104.6 82.6 98.5 143.9 154.1 170.7 3 32.5 94. 4 87.9 94.9 137.6 165.7 182. 5 光照强度 (lx) 1 4290 34300 49900 54500 64000 62200 34200 2 4550 37800 51600 59300 62800 61700 33900 3 3980 30500 48900 49400 66500 64100 36500 紫外线光 照强度 (uw/m2) 1 25.8 112. 2 271 285 302 344 230 2 28. 3 124. 4 27 5 301 28 6 299 197 3 23 .1 100.9 267 276 33 4 387 259 从表1可以看出, 图1 天空辐射、直接辐射、净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时间变化规律 图2 光照强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