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10分)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zhǔ()

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________(A.独树一帜B.得天独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⑥再者,海南是________(A.驰名中外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镶.()嵌在中国浩瀚.()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非常适合居住、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海南飞速发展,风mǐ()全球。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zhǔ()目镶.()嵌浩瀚.() 风mǐ()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

(3)语段中的第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横线处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

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

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未雨绸缪

....,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D.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

振聋

..的力量。

..发聩

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

..

..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

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鸿雁”。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4.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

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5.名句默写。(6分)

(1)《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朋友的依

依不舍之情,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6.名著阅读填空。(4分)

那儿只剩下我一个人,战场上的胜利者。这是我经历过的最艰苦的一次战斗,也是我获得的第一次胜利。我在布洛克尔赫斯特先

生站过的地毯上站了一会儿,享受着我那种胜利者的孤独感。起初,我暗自微笑,觉得高兴;可是就像我的加速的脉搏跳动一样,这阵猛烈的欢乐急剧地减退了。(节选自《简·爱》)

文段中“最艰苦的一次战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7.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

五彩斑斓,请根据诗意填写相应的传统节日,使诗句完整,限填两个字。

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________。

B.爱________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2)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口及为吸,若不撇出终是苦,下联是:

因火成________,入能回首便成________。请将空缺处的字填上。

二、阅读探究(37分)

(一)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4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①,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沉:意为消息隔绝。

8.这首词的词牌名是()(2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

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2分)

(1)上谓.侍臣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戮力相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12.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3分)

(三)阅读《片片蝶衣生》一文,回答问题。(13分)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花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

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有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3.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4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

之人的赞赏。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16.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

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发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盛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再数数。”

?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岔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7.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3分)

18.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

19.选文第?段画线部分中“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3分)

20.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分别饱含着怎样的情分。(4分)

三、作文(50分)

21.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程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600字。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1.(1)瞩xiāng hàn靡(2)B A

(3)示例一:⑤作比较突出说明了海南是土地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港)示例二:⑥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

(4)示例一: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

示例二:海浪翻滚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

示例三:椰树挺立护卫着祖国的南疆

2.A点拨:“叹为观止”意思是“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最初是用来形容表演的,后来也用来形容自然景色、人造景物等,用在此处不合适,适合此语境的成语应该是“肃然起敬”或“惊叹不已”。

3.D点拨:“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分析错误,应为“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转折关系”,第二重才是因果关系。 4.A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在与里德太太的冲突中,简·爱勇敢地反驳了里德太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

7.(1)A.清明B.元宵点拨:本题考查的主要是诗词的理解和文化文学常识知识的运用。此题中要把握关键词:“燕子来时”“梨花落”,从节日看只有“清明”;“月色婵娟”加“灯火”可知是元宵节。

(2)烟人

二、(一)8.B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二)10.(1)对……说。

(2)应当。

11.人们都知道他喜爱宝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12.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译文】皇上对侍臣说:“朕听闻西域有个商人,得到一颗无价的宝珠,就剖开自己的肚子,把宝珠藏在里面,(因而丢了性命,)有这回事吗?”侍臣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皇上说:“人们都知道他喜爱宝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有的官员因贪赃受贿而受法律制裁(丧命),和有的皇帝因追求无限制的欲望而亡国的,与那个胡商的可笑行为有什么两样呢?”魏征说:“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个健忘的人,搬家而遗忘了妻子。’孔子说:‘还有健忘得更严重的呢,桀、纣把自己都忘了。’也和这个事是一样的道理啊。”皇上说“是啊,我和你们应该同心合力地互相帮助,差不多能够避免为他人所讥笑啊!”

(三)13.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14.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15.CE点拨:C项“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说法错误,应该是突出了蓝蝴蝶花的朴实、平凡、默默无闻、不张扬的品格。文章表达的是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故E项说法不对。

16.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四)17.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18.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场景逐渐消失了。后半句提示下文,设置悬念,暗示父亲老了,有了一些特殊状况。

19.“不小心”其实是故意为之。这里表现了母亲既要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又要让他不易察觉的细心。体现了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深厚淳朴的感情。

20.年轻时数钱,充满骄傲和自豪,父母一个挣,一个管,把穷困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两个人相互扶持的情分可见一斑;父亲有病时数钱,笨拙可笑,这里数钱不再是为了过日子,而是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关心呵护。两个人年老时相互扶持的情分感人至深。

三、21.思路点拨:1.审题:此次作文题目以比喻的修辞设题,把人生的各个阶段或某一个节点比作“站点”,把值得赞美、值得珍惜、值得收藏的人、事、物、情比作“风景”。在写作之前,需要先思考自己要写的“站点”“风景”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事、物、情可以称之为“风景”,进而解决通过“什么样的风景”展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一问题。

2.立意与选材:①关注现实生活:或写亲情,或写乡情,或写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中的美好情感,或写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情感的理解。②关注人文传统:写传统文化传承,如民风民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戏曲舞蹈等带给自己的美

好感受、成长启迪等。③关注历史:书写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信仰。建议写某个人物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风景,这个人物的人生应有明显的分期,且这种分期要能够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某些特点。如可以写杜甫(“安史之乱”前后)、苏轼(“乌台诗案”前后)、张岱(明亡前后)。例文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