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解题方法指导

生物解题方法指导

生物解题方法指导
生物解题方法指导

生物解题方法指导

参考答案

1.C

2.D

3.D (此题要扣住关键词“刚”。刚进入到高原缺氧的环境,为了保证机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最先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呼吸、心跳加速,以提高氧气的供应量;在高原停留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的数量才会逐渐增加。无论是在氧气充足还是在高原缺氧的条件下,机体细胞的供能都以有氧呼吸的方法为主。答案选D项。)

4.B

5.C

6.B (题干中“北方”一词为是非条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蒸腾作用都蒸腾了根系吸收来的绝大部分水分,大约90%。“北方”一词给人以错觉,认为北方气温低等原因,蒸腾作用小于A、C、D等,要熟悉知识,防止诱骗上当,选择正确答案为B。)

7.D (在生物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主要的氨基酸约有20种,故该题应选D。但是由于受题干所提供的问题情景中的信息“26个DNA 分子,24000个碱基”的干扰,误以为求解合成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

的个数,而忽视了有效信息“多少种”,导致错选为A。)

8.B

9.C (此题易被错选为A或B。这是由于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与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细胞分裂,这些相似的知识相互干扰而导致的结果。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

10.C

11.D

12.B

13.C

14.D

15.C

16.A

17.D

18.C (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双子叶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上,浮水植物如睡莲等叶片上的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等,叶片一般没有气孔。选项中只有C中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目较多,而

下表皮气孔数为0。答案选C项。)

19. D (从图中可看出,结核菌对链霉素的敏感性最高,抗生效应最好;链霉素对伤寒菌没有抗生效应,也就是对伤寒菌不起作用,因而不能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20.B

21.(1)K+

(2)①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消耗水分多;②吸收矿质元素受光照影响;③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④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提示:(1)此题是一道实验对照分析题,分析的方法是根据对照条件的不同(假定其他条件都相同)来归纳出结论。

(2)分析的依据是表中的数据,其中正确理解”离子下的数据为试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试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的含义是关键,离子浓度的百分比为100时表示离子的吸收速度与吸收水分的速度相等,若大于100则水分的吸收速度较快,若小于100则离子的吸收速度较快。

(3)题中(1)问只需要看在光下3种离子浓度百分比(表格中第二行第三列)谁最小谁就是答案K+)。

(4)题中(2)问是一个开放性设问,所谓得“结论”是一

种归纳思维(求同思维),其结论最可能来源于教材中的某一观点,也可能与教材的观点完全相反,只要推理科学严密都是正确的,每一结论之间应是并列关系,而不能是相互包含和交融关系。为了避免遗漏,应该从纵横两个方向比较每一格中的数据。从纵向来看,第二列数据(水分消耗)说明“在光下蒸腾作用比黑暗中强,消耗水分多”,第三列数据(离子浓度百分比)说明“光照要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从横向来看,不论是在光下还是暗中,离子浓度百分比都不是100,说明“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离子浓度百分比(Ca2+、K+、Mg2+)的不同,说明“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2.(1)物种A:因为A物种和B物种得到水分相同,而A通过蒸发失去的水分和通过粪便排出均少,失去的水少。

(2)鼠得到水分的代谢途径为,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过程,将产生水。

(3)一种途径为皮肤的汗液分泌失水,另一种途径为呼吸系统呼吸道失水。

(4)B鼠会先死亡,因为A、B两种鼠产生水分基本相同,但B 鼠蒸发失水,粪便失水量大,而二者均不喂水,故B鼠先死亡。

(5)A种鼠的肾小管长,重吸收能力强。

(6)A种鼠适应生活在干燥或干旱环境,B种鼠适应生活在湿润或多水环境。

23.(1)蛋白质脂质生物膜系统 [4]内质网

(2)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球蛋白相应抗原体液效应 5→4→3→1

(3)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1)图中[1]是细胞膜,[2]是线粒体膜,[3]是高尔基体膜,[4]是内质网膜,[6]是核膜。组成膜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细胞内所有膜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生物膜系统;内质网内与核膜相连,外与细胞膜相接,还与其他的细胞器膜相连,因此在结构联系上起中心作用。

(2)从图中显示该细胞正在分泌抗体,属效应B淋巴细胞,因此它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一种球蛋白,它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结合;抗原抗体化合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属于效应阶段;抗体首先由[5]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再由[4]内质网运输到[3]高尔基体加工浓缩形成分泌小泡,再由[1]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3)考查的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常识不难理解。

24.(1)造血干细胞 9 免疫球蛋白

(2)胸腺青春期前体积剧增,青春期逐渐减至成人大小

(3)DNA→←RNA→蛋白质

(4)组织液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2][5]高尔基体、线粒体

(5)有细胞壁和大液泡,无中心体

25.(1)平衡的状态(稳定的生态)生物群落食物链(2)培养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使细菌分裂繁殖加快原生动物和细菌小虫和动物小虫和绿藻

(3)小虫 DDT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处于营养级高位的生物中浓度最高(或生物富集作用)

提示:甲瓶我们可以当作一个生态系统看待,这是因为具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生产者——蓝藻和绿藻;消费者——原生动物和小虫;分解者——细菌。持续观察两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的数量上升,必然会导致以该种群为食物的另一个(或几个)种群的数量上升。从A瓶中取几滴液体(含有各种生物)加入到B瓶后,由于B瓶生活条件的优越(食物丰富、生活空间充足),故所有生物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数量显着上升,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数量上升最快的是细菌,

这是因为细菌分裂繁殖所需要的时间短,增殖快的缘故。这几种生物间存在着取食关系的有:原生动物和细菌、小虫和原生动物、小虫和绿藻。

当加入一定浓度DDT后,小虫先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与绿藻的数量也减少,其原因是DDT的毒害作用,破坏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该生态系统中,小虫所处的营养级最高,体内的DDT浓度最高,这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出现的。

26.(1)逐渐提高

(2)不为零。因为在b实验条件下,呼吸速率不为零。

(3)A、B、D

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最适温度一般是针对酶而言的,具体是指酶催化效率最高、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对植物而言,光合速率最高时的温度即是它的最适温度。观察图中a、b、c、d曲线,分别找到它们的最适温度(净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温度),a约10℃,b约18℃,c约20℃,d约30℃。再根据a、b、c、d对应的光照强度、CO2浓度,可以得到答案。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由于植物并没有死亡,仍能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速率不为零。又因为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因此真光合速率不为零。从上面的关系式可知,要提高净光合速率,一方面可以提高真光合速率,另一方面可以适当

降低呼吸速率。提高真光合速率可以采用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增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措施;降低呼吸速率主要通过适当降温。从提供的选项看,A项能够加快空气流通,有助于提供较多的二氧化碳;B项中的有机肥能够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既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还可以提供必需矿质元素N。

马铃薯是一年生植物,当它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所以光合作用不再增加反而下降,但呼吸作用加强,净光合速率下降。

生物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训练

生物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训练 【例1】不能进食的病人,是否只能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维持代谢平衡?,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 解析:该题的解答要认真比较水和无机盐代谢及平衡的有关内容,找出其异同点,才 能正确地回答。临床尿中钠的排出规律概括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钾的排 出则不同,即使在缺钾的情况下,尿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钾排出,临床钾的排出规律总结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因此,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时,不能维持代谢平衡,应补充钾。 参考答案:否,应补充钾。因为钾的排出特点是: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所以,不能进食的病人除注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外,还应及时补充钾。 【例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婴幼儿期蛋白质供应不良,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何 影响?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准确理解蛋白质的营养功能,另一方面是理解婴幼 儿发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首先,婴幼儿期蛋白质供应不良,会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因为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满足生长发育的主要原料,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脑的重量减轻、脑细胞数量减少,并使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突触数量少,因为蛋白质也是构成脑组织、 满足脑发育的主要原料。 【例3】某地种、养殖品种及生产的某些因素如下表。请依据生态学原理,选择种、 养生物各两种,设计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以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展示。 解析: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设计一个良性循环的 生态系统,其条件、方法和方案具不确定性。其要点是做到投入少,产量高,要有效避免 或减轻环境污染,要以生物能转化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基准点。根据题设要求,种植和养 殖可随意选取两种,同时可考虑设置沼气池将秸秆和粪便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供家庭 生活用,沼渣供植物作肥料,植物草茎可作为养殖动物的饲料。施肥要求用农家肥,防止 环境污染不用化肥。同样为避免环境污染,治理虫害不用农药,而采取生物防治方法,甚 至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从而具备抗虫功能。其参考设计方法 如下: 【例4】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验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绘 制4张图,每张图均涉及人类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具体情况如下:两张 图的染色体上都标明人类全部的大约3~3.5万个基因的位置其中一张图用遗传单位表示 基因间的距离,另一张图用核苷酸数目表示基因间的距离;一张图显示染色体上全部DNA 约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还有一张是基因转录图。参加这项计划的六国科学家,他们

高考生物 解题技巧34 生物题型与技巧复习教案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34 生物题型与技巧复习教案 一、剖析解答生物选择题的十大上当心理 选择题是当今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如果选择题得分率高,高考就成功了一半。但是,不少学生考试完毕后一经议论,立即就哇哇大叫,连呼上当。下文就学生解答生物选择题的 上当心理作一探析。 1.因”一见钟情”上当 有些学生在解答选择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个人爱好,贸然作出判断而 上当。 例1: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则不久以后发现植物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 些主要物质主要来自()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 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上当原因:就答案全面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作用中水的光解成生18O,为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 2,故有些学生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误选了D。 部析: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为A。 2.因前摄抑制上当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对后来学习的知识往往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即所谓的“前摄抑制”,表现为用预先肯定的方式来解决新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上当。 例2:下列细胞分裂图中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 ② C、①② ④ D、①②③④ 上当原因:有些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头脑里早用肯定的方式来进行判断,不能将后学的单倍体、多倍体知识加以综合分析,结果误选C。 剖析:根据染色体行为,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第二次分裂后期。故正确答 案为A。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方法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方法 (一) 一、落实《标准》 从宜昌市近几年的生物会考来看,命题始终注意以《课标》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据,以《中考会考说明》为蓝本,不仅重视考查生物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等情况,而且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环保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这样减少了死记硬背的知识考查而突出能力和观念的考查,突出了生物科学的实验科学性质及探究思想,体现了情境态度与价值观、德育渗透及人文思想的考查,体现了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起来是减少了专业知识的考查,降低了生物会考的难度,但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难度(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相应的知识面比较狭窄,理解力欠缺)。但这些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不可替代导向作用。 根据我市近几年生物会考情况,面临会考的教师必须既重视《课标》和《中考会考说明》的反复学习,明确复习的方向,又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在复习中时刻关注这些点,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我们手中的《中考会考说明》中知识的梳理与《课标》一

致,可以通过《中考会考说明》指导学生明确中考知识的范围,明确知识的侧重点。这样教学就能有的放矢,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学总复习的教学质量。 二、做好计划 从生物学科在学校位置看:复习时间只能在课堂上。生物复习课实际上是很紧张的,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必须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既要有远期计划,又要有近期(课时)安排。大体上确定几轮复习:第一轮,梳理教材,阶段测评。利用课本及章节过关总复习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突出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训练,强化突破。对照《中考会考说明》精选综合性习题,提高学生阅读、解题、探究能力,在理解、运用、探究、实践能力上做文章。第三轮,模拟演练,实战冲刺。利用宜昌市模拟题,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明确每一轮复习的具体时间和复习方法。有了计划,就合理地安排了复习时间,才不会出现前松后紧、打无准备之仗的情况。 具体复习环节如下: 1.回归教材 复习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课标》,另一方面从回归教材中落实双基。复习时要克服选题随意、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现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回归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基

高三生物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高三生物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实验题】 如何搞定高考生物实验题 首先是实验,因为高考的生物整体考察是科学素养,大题都以实验形式体现,选择题也有一些。如果涉及到实验的话,很多孩子之前在学校里面没有系统地讲过实验,缺乏最基本的实验的能力,考试当中就有一个问题,要么读不懂,要么读懂题目以后答非所问。有的说我的答案是对的,出题是错的。所以有人质疑生物是不科学的学科,原因就在这儿。所以在后面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建议孩子们一定是踏踏实实的,把实验从头到尾看一下,从实验的分类、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则、实验的步骤、实验的分析方法、实验的修订,从这些角度从头到尾的综合看一下。其实刚才我特地强调,把所有的题放一块练,尤其实验题放一块练,很多孩子做完以后一定会深有感触。 还有一些答题的技巧,像实验题,你想答对,最核心的灵魂,你要明白实验的核心灵魂。我不是特别赞成考察方式,说实话生物是一门科学,考察的应该是学生自我的探究的精神,这样可能将会出更多科学家。但是目前这样的模式,确实说这样的一个套路,学生按照这个套路答题,得分才能得的更多。 高考生物答题技巧

应试方面有一些挺管用的方法,比如针对刚才读不懂题的问题,可以找自变量、应变量;针对答非所问的情况,就一定要做大题的答案要么就用书本的原话,要么就是题干。第二个,答题的范围,很多孩子答的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尽量答到最小范围,一定要答准、答精细。另外一个答题,马虎的问题。尤其让你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往往就会出问题。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ABCD四个选项,你在他们四个后面打勾或叉,让你选正确的话,你就不会选错误的。 【选择题】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3.启用“对比思维”,有时候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剔除一些选项。如果出现

高考生物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5)

高考生物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5) 【范例01】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 、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 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 、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错题分析】错选成A的原因是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错选成C的原因是很多学生把重吸收的位置搞错了。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通过血浆的运输与缓冲,因此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内环境中多余的H+ 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调 节,Na+、K+等主要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 【正确答案】本题正确答案是D 【变式练习】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 ?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 .血液中的CO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范例02】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 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 .口服抗菌药物 D .肌肉注射青霉素 【错题分析】错选A、C的原因是误把胃液等消化液当作内环境成分,错选B是把输卵管当作 内环境成分了。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它体液成分除了我们补充的脑脊液外,消化液分泌物等都不是。肌肉内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 【正确答案】本题正确答案是D 【变式练习】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胃液 B.胰液 C. 尿液 D .血液 【范例0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 降低、CO2、Na2CC3 B.降低、乳酸、NaHCC3 C.升高、CC2、H2CO3 D.升高、乳酸、NaHCQ 【错题分析】选错的同学可能是对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及人体中的酸碱缓冲物质的记忆不 深刻,或者以为缺氧时体内CO2不能排出体外。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人无氧呼吸的产物及人体中的酸碱缓冲物质。在长时间运动或进入高原等缺氧条件下,人体部分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酸性物质——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引起pH 的略微下降,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血浆中的NaHCO3。 【正确答案】B 【变式练习】某同学体育课时剧烈运动,导致肌肉酸疼,但是并没有其它不适的感觉。请问 此时此人的血液pH 的情况、引起肌肉酸疼的物质是() A. 降低、CO2 B.降低、乳酸 C.升高、CO2 D.维持稳定、乳酸

生物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非选择题”得类型及解题策略“非选择题”就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常见题型,就是高考卷中得主要试题形式之一。通过对“非选择题”得解答可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得掌握情况、知识迁移能力、概括表述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长期以来,同学们对非选择题得得认识与作答存在着或多或少得这样或那样得误区,在非选择题得答题技巧与规范性方面还有着许多得迷惘,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导致答题得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条理性、逻辑性等方面出现瑕疵,影响答题效果与得分率。“非选择题”,有何类型、特征?如何科学地解答“非选择题”?本文就此谈谈一些认识与做法,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依据“非选择题”得答题结果可将之划分为: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以及此三类彼此间得综合类型。“非选择题”呈现形式与答题结果得多样性体现了高中生物《考试大纲》中提出得“能应用学过得知识与专业术语 ...............................,.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 学现象与实验结果 ........”得能力要求。对生物学“非选择题”得解答,在策略上除了要遵循解题得共性思维要求外(如:仔细审题,提取信息、找准已知与未知等),还应针对生物学“非选择题”答题得特殊要求采取相应得对策。下面着重就前三类分别加以阐述。 1 “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 1、1 “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得几种类型 “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得常见形式有二种,即:材料综合型、实验(设计)型。 1、1、1 “材料综合型”非选择题 此类非选择题就是依据题干描述或所给材料,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来解答问题得。其常体现出对知识得记忆、理解与运用三个层面得考查,就是高考中非选择题得主要形式之一,其答案要求有填空(包括填图与填表)与简答二种。 例1、 [09全国卷Ⅰ·第31题](10分)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得试验结果。 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得________降解由关,该物质得降解与_________得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得__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得降解与__________得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得品种就是__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得保存办法应该就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得方法由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就是____________。 答案:(1)纤维素纤维素酶果胶质果胶酶 (2)A (3)适当降低温度低温可降低有关酶得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4)用乙烯进行处理适当提高贮存温度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 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摘要] :把握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首先要弄清实验的原理、实验中材料的使用、实验中的变量、现象及预测实验结果等。 [关键词]: 注重设计重视过程解题技巧 会考实验题的创新设计,正在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方向突破和发展,已然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实验命题的方向和热点。那么,如何才能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取得优秀的分数呢?这就必须了解一份完整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在生物实验能力测试中就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总体考虑,综合分析,达到事半功倍,获得高分的效果。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与技巧。 1 什么是实验设计 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等。但在生物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实验设计能力考查无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查实验步骤的设计、续写或修改,或者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或者是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或者是考查实验结果的预期与讨论,或者是实验装置的检验或改进等等。 2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①明确实验目的→②确定实验变量→③分析实验原理→④提出实验假设→⑤落实实验用品→⑥设计实验步骤→⑦ 预测实验结果→⑧得出实验结论 2.1实验设计的基本解题思路 2.1.1明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类型 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要弄清“做什么”的问题,即探究或者是验证什么生物学现象或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运用哪一原理进行实验设计,才能明白实验设计中哪一因素是实验变量。例如“设计实验验证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此实验原理或实验思路与七年级上册教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相同,因此采用教材中相似的实验设计思想:先准备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或锥形瓶,然后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投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或锥形瓶中。再如“口腔内的化学变化”,探讨的问题是温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实验设计中,“温度”这一因素应是实验变量。 实验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实验设计。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而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如二005年湖南怀化“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2007年浙江湖州“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与时间关系”就属于探究性实验设计。 2.1.2找出两类变量,确定对照类型 一找出两类变量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浅谈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谈谈粗浅认识。 技巧一: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是解遗传规律题的前提。 1.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例题]下表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 第①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②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③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 分析: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首先是区分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方法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答案:细胞核中常染色体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细胞质 2.细胞核遗传方式的判断:下面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来说明 1.典型特征

1.1确定显隐性: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显隐性。 分析:甲、乙是“无中生有为隐性”;丙、丁是“有中生无为显性”。 答案:甲、乙中患病性状是隐性,丙、丁中患病性状是显性。 1.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类型特点 常染色体隐性无中生有,女儿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有中生无,女儿正常 X染色体隐性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染色体显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Y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病 分析与答案:甲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乙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丙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丁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 [例题3] 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

生物解题技巧大全

生物解题技巧:四类题目各个击破 高考必过 一、生物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1.正推法 正推法即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照,与之相同者既为应选答案。通过计算来确定答案的选择题或考试目标属识记层次的选择题多用这种方法解答。 【例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那么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是白化病的几率是() A1/4 B1/8 C1/16 D1/41/9 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正常♀正常♂ 题目已知条件可简单地写出遗传图解,并推知每一P A a × A a 胎是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1/4。因此,第二胎和第三↓ 胎都是白化病的几率应是1/4 ×1/4=1/16。 F1 白化病

答案:1/161/4 【例2】将无毛桃植株的枝条嫁接到有毛桃植株上。无毛桃植株的基因型为AA,有毛桃植株的基因型为aa,在自交的情况下,接上去的枝条上所结种子的胚细胞的基因型是() AAa B AA和Aa CAA DAA和aa 解析:此题首先要弄清嫁接的概念,嫁接属无性生殖,而无性生殖的特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遗传物质和遗传性状(一般情况下)。所以接上去的枝条其遗传物质不变,基因型仍为aa,那么其自交情况下所结种子的胚细胞的基因型是aa。此题若不仔细分析,往往会以AA与aa杂交的情况处理,而误选A。 答案:C 【例3】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有6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A60 B 80 C 120 D180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原来1个DNA

分子片段中含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其中有60个胸腺嘧啶T,那么胞嘧啶C的数量应为40 个,即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为40个。1个DNA分子经过连续2次复制后,共产生4个子代DNA分子。因此,相应的4个片段中总共应含有1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扣去原来1个DNA分子片段中4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所需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是120个。 答案:C 2.反推法 反推法也叫代入法,即从供选答案出发反过来推导,结果与题意相符者既为应选答案。这种方法多用于供选答案中含有较多信息的选择题。 【例4】豌豆红花对白花是显性,下列各组亲本杂交,能产生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后代的亲本组合是() A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B纯合红花与纯合红花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一、对于实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别提一提蒸发与结晶。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 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如NH4NO3、KNO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小,如NaCl、KCl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3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3和少量NaCl 。如果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3。如果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3溶液中含少量NaCl,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采取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KNO3固体了。如果NaCl溶液中含少量KNO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原因是如果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只有知道了实验目的,才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 SO4 ) 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

初中生物实验步骤和要点全览

实验一: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探究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探究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湿度、光和温度 实验步骤:1)湿度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干土,一半放湿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2)光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光照,一半用黑纸板遮住,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3)温度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入湿土,一半放入冰湿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探究结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湿度、光和温度 实验二: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 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 探究假设:蚯蚓可能在硬纸板上爬的快 实验步骤:并排摆放一个硬纸板和一块玻璃板,并画上一条起跑线,然后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各放一条蚯蚓,把他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看看谁爬的快 探究结论:蚯蚓在硬纸板上爬的快 实验三: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探究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不会产生反应?

探究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反应 实验步骤:在一个载玻片上,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在两个培养液间划一下,使得两个培养液连接起来,然后在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实验,另外一滴不加,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探究结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 实验四: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探究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 探究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 实验步骤:取两个培养皿,一个培养皿中放入干燥的土壤,一个培养皿中放入湿润的土壤,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的大小相同良好的种子若干个,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探究结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 实验五:探究根的生长部位 探究问题:根的生长部位是什么? 探究假设:根的生长部位是分生区和伸长区

高考生物大题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大题答题技巧 导语:通过对比历年的高考试题,发现高考试题有一定的规律性。首先从出题模式来看,考查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可以说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不会变的。下面由为您整理出的高考生物大题答题技巧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 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2.非选择题建议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 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做好。如选修试题,接下来是生物与环境试题。做到认真阅读时要看见、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提示用笔在试卷上做简单的勾画。在做好会做的题

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 启示之一:按试卷要求规范答题。 1.涂选择题要用正规的2B铅笔,答非选择题时,要用规定的水芯笔(),墨要浓点,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晰,字距要适当,不可太挤、太满。否则扫描图像可能不清晰。 2.不能超框答题!答题框外的部分不会被扫进计算机,是无效答题。 启示之二:用专业术语答题、坚决不留空白 1.强调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2.尽量熟悉理综试卷的特点:生物题容易得分,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保证生物题有时间做。 1.用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或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 联系中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当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查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对于图表、曲线等试题,需要根据图表或曲线中提供的文字或数据信息进行填写。 当拿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答案后可用括号补充。如生产者,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法)。

生物必修2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高二生物辅导——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一、两大遗传定律的练习题 1、番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形果(R)对长形果(r)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用红圆果和黄长果的番茄植株杂交,所后代性状回答: (1)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的植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红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3)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黄圆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4)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2、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 ①;②;③; ④;⑤;⑥。(3)请画出第一方案的遗传图解。

二、重点知识整理 1、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排列。 2、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Y染色体上_______这种基因. 4、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_______。 5、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____性多于_____性;多有________现象。女性若患病,其______、______必患病。 6、凡由细胞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_______;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也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 三、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⑴仔细审题,明确或判断显隐性; 规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 双亲都没有的性状在子一代出现,则新出现性状为隐性性状; 双亲都具有的性状未在子一代出现,则原有性状为显性性状。 ⑵确定所研究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X染色体,伴Y遗传略): 步骤:先假设所研究基因在X染色体上,代入题目,若符合则假设成立;否则位于常染色 体上。 *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一定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显性遗传的规律性现象: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常染色体隐性常或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常或X染色体显性 遗传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找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⑶根据题意初步写出亲本、子代基因型,显性性状须留空、隐性性状必纯合(伴性遗传男性

生物大题解题方法

生物大题解题方法 1、简答类大题冲关 (1)认真审题。审题是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过程。准确、充分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一般分为两步:一是准确挖掘已知条件,二是分析已知条件的内涵,全面准确地找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在审题时要尽量做到稳、准、慢,尽量挖掘一切对解题有效的信息,尤其是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避免解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建立试题与教材知识间的联系。生物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着重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思想。解题时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据,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准确链接,并进行重组整合。 (3)准确作答。作答时首先要写答题提纲,理清答案要点和步骤,然后再根据理清的思路把答案要点用生物学术语完整、准确地书写出来。答题时要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2、图表资料信息类大题冲关 (1)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设问认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内涵,揭示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要点全面。 (2)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 (3)图示信息迁移题:一要认真阅读,弄清图示的内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条件;三要运用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以获得准确答案。 (4)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内容,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对表格中列举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据所示信息,利用设问中的关键语句,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 3、实验探究类大题冲关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4898939.html,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 作者:刘惠兰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年第04期 [摘要]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明确认识呼吸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注重解题经验的归纳,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高中生物呼吸光合作用解题技巧进行分析,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针对性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呼吸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光合作用及其关系常以曲线图、应用计算等综合性强的题型出现,重点考查学生对绿色植物呼吸速率及光合速率的理解运用,解题技巧的掌握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解题技巧,学习解决呼吸光合作用的题型普遍感到困难,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此类问题解题技巧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高中生物试题类型 植物光合作用是经典的生物学理论,是高中生物学考试中常见的基础题型。高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题型可分为文字表述题、实验探究题等。 文字表述题是描述植物光合作用现象,通过已知条件求解未知,文字表述题大多为填空选择题,针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状态等信息描述,实验探究题是提供相关实验求解的问题,需结合光合作用基本原理,梳理实验流程产生的结果,理清实验细节后作答。实验探究题主要考察答题者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图表类型题通过文字信息表述题干,答题者通过已知信息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全面考察答题者的综合素质,是评估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考察模式。 二、高中生物绿色植物呼吸光合作用答题误区 审题是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类型题的必要环节,以往学习中由于练习题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学生遇到类似问题往往产生思维定式,审题思维固化的误区是解植物光合作用试题的主要障碍,已知条件中隐含的关键词是影响解题思维的主要限制。 解题原理表述不清多见于实验探究题,部分学生在审题中较全面地掌握已知信息,但容易在答题时产生偏差。实验步骤的描述,必须以实际状态为参考,由于思维定势导致不够严谨,成为答题表述不清的弊端。图表类题型中对数据信息的结果统计,需要在精确计算的前提下完成。由于曲线图中提供的信息不完全,分析图表数据必须构建完整的思路,如果分析角度出现偏差,最终会导致表述不清。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教你怎么样做实验题_中考化学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教你怎么 样做实验题_中考化学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做好化学实验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以供大家学习。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 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

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干燥管除杂质时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MnO2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MnO2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MnO2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MnO2不溶于水,而KCL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w1gKCLO3和w2gMnO2,混合均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