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浙江和福建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 在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政策体制、市场条件、茶叶卫生质量等方面,到底哪个最主要?对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解决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茶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茶叶缺乏知名品牌、单产低、成本比较高等因素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我国是非常有利的。但近年来,是我国茶叶出口增加的同时,出口价值则不断下降。

胡新光在《杭州龙井茶及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中提出了一个茶叶原产地保护的问题,她指出浙江茶叶以西湖龙井最为出名,保护西湖龙井茶必须保护原产地,实行“龙井”茶原产地命名,除此以外的产茶地区不得以“龙井茶”命名。钱杭园,杨小威在《农产品品牌构建及其途径》中,以浙江茶产业为例,指出浙江省于2001年提出实施茶产业精品战略和名牌战略,要求各地按照每个产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品牌,全面开展品牌整合和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基本形成了茶产业的品牌构架,即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系列品牌形式,使茶产业品牌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汤一、刘祖生对浙江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作出了分析。经过纵向比较,得出浙茶发展速度快,来势相当好。同时他认为,浙江茶叶的高速发展有着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茶叶市场红茶产区调整,绿茶消费比重增加,为中国绿茶拓展了市场,扩大了获利的空间;国内经济条件明显改善,茶叶消费水平从量与质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茶叶得到了普遍发展,但是浙江茶叶量、质、效三个方面的增长幅度都不是很快,所以横向比较,形势并不令人乐观。省财政厅发布的一份《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 2007年浙江省出口茶叶15.2

万吨,微降0.8%,占当年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57.4%我省出口欧盟市场

茶叶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连续三年保持了全国第一。

在对浙江茶叶出口和国际市场战略进行定位时,赵小兰指出,摩洛哥是浙江绿茶出口传统市场,绿茶出口量占浙江整个绿茶出口的28%,显

示该市场的稳定对浙江绿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日本是浙江茶叶出口传

统主销市场,对日茶叶出口关系到浙江红茶生产和出口的稳定;美国是

浙江茶叶出口第四大市场,美国消费者更青睐于绿茶和特种茶,2006年

出口量1.88万吨,同比增长2.9%。但由于缺乏相关行业管理机制,导

致市场的供大于求,最终使我国茶叶贸易条件恶化。摩洛哥、美国、日

本的茶叶出口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出口量下降和需求调整。M.A. WIJERATNE 在《VULNERABILITY OF SRI LANKA TEA PRODUC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指出茶业是斯里兰卡的主要外汇净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广大的

劳动者创造收入。茶叶产量受天气影响较大,特别是干旱,往往会造成

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茶园往往无法灌溉。在另一个极端,大雨侵蚀表土,把肥料和其他化学品冲走。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斯里兰卡将经历一

个极端的气候变化,导致降雨强度和温度的剧烈改变。旱季和雨季将延长。对天气数据的分析与实验表明,土壤水分的缺失以及低海拔气压会

对茶叶的生长和产量产生影响。报告还显示,高地茶园的土层大约有30

厘米已经被侵蚀。在这种情况下,斯里兰卡茶业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

响,进而引起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讨论了气候的变化对

斯里兰卡的茶产业的不利影响。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中,其对竞争力的分析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及企业结构

与同业竞争:另外,政府政策和机会作为两个变数,通过对前4个决定性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到竞争力。这6个因素构成波特竞争力研究中完整的“钻石体系”。由它们所构成的竞争环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是

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我们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分析影响浙江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闫逢柱, 张文兵在《中

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利用FAO的统计资料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单产四个评价指标,比较了20世纪80年代

以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剖

析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国家钻石”模型

中国际竞争力的五个决定因素出发,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之

策。杨秀云和郭永在《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结合创意产业的特点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调整,构建了创意产业国际竞争

力理论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数法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七个代表国家的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在分析我国创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劣势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进行模拟分析,指出了提升我国创意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和建议。

郑凌燕在《浙江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策略探讨》指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明显放缓,但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开放度、出口结构、竞争优势指数可以看出,虽然其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共同采取对策,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蒋颖在《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中论述了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及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选择,分析了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措施。王丽君、李冰等人在《咸宁市茶产业竞争力变化及影响因子》中,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分析咸宁茶产业的竞争力。结果表明,咸宁市茶产业在湖北省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但是与湖北省其他茶叶大市比较,竞争力提升缓慢,甚至规模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并在分析影响咸宁市茶产业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张琳琳在《市场营销中对于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深入探讨》一文中,指出服务型企业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忠诚是企业能否长久生存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服务模式只强调满足顾客的对某次特定消费行为的期望值,本文在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后提出应建立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这样才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江新凤等人在《云南省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中,从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两个方面入手,对云南茶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其他茶叶生产大省进行比较分析。国内竞争力指标采用规模优势指数(简称SAI)、效率优势指数(简称EAI)和综合优势指数(简称AAI)。国际竞争力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简称PRIM)、贸易竞争指数法(简称NTB)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法(简称CA)进行分析,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省茶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比较优势都较为明显,说明云南省的茶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不稳定。在国内竞争力方面,云南省茶叶的综合比较优势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福建省和浙江省。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云南省茶叶的CA的指数很高,NTB值接近1,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云南茶叶的效率优势指数(EAI)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PRIM)较低。云南茶叶国内和国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

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竞争力不稳定。

针对浙江茶叶市场上有不少假茶的存在这一问题,高级农艺师王江法在《实施过程监控,以保护西湖龙井茶品牌》中建议要保护西湖龙井茶必须在其生产分装过程中实施全程监控:(1)有关部部门组织茶叶专家对西湖产区的西湖龙井茶加工企业在加工分级时对其等级品质的符合性实施检测评定,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则予以标识封存,注明其符合的等级及数量。(2)对企业的生产分装过程实施录像全程监控,以确保所生产分装的茶叶是西湖区范围内的龙井茶。(3)分装好的茶叶经企业自检合格后,按要求进行标识,标识采用二维条码技术,以便消费者查询”关于浙江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冯娟娟和姜含春认为浙江茶叶出口存在着“柠檬问题”,即信息不对称。由于茶叶消费者中大部分不懂茶,他们在购买茶叶时缺少相关信息,所以他们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消费者感觉自己存在着购买风险。比如质量与安全风险,可能茶叶产品质量名不符实或卫生农残标准未达到国家要求,对自己或他人健康造成危害;又比如经济风险,茶叶顾客担心购买的茶叶价格过高招致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会产生犹豫,但在商品市场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茶叶企业的目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的茶叶企业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消费者,实施有损于消费者利益的隐蔽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道德风险”。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茶叶市场交易中,不管是茶叶消费者还是茶叶企业都受到不利影响。

张烨认为浙江茶叶出口贸易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茶叶出口经营管理体制滞后,出口经营主体素质不高。(2)出口茶叶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茶叶均价低。(3)茶叶生产、出口规模小,缺少世界知名品牌。(4)茶叶出口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余妙志,赵捷在《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从浙江茶叶出口贸易中遭遇的主要绿色壁垒入手,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原因有二:(1)外部原因,如安全意识逐渐增强和对本国利益的保护;近年来,国际上接连发生的一系列食品污染事件,使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茶叶出口国家的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绿色消费意识,是绿色法规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2)内部原因,如生产技术落后及茶叶品质低和信息不对称,茶叶企业缺少自己的品牌。

夏丽雯指出茶叶包装上的环保问题也比较突出,她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废弃物越来越多,因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21世纪人类面临最迫切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的

包装废弃物特别是塑料类包装废弃物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公害日益严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设计模式所提出的新概念,因此“环保意识”开始体现在包装设计的方方面面中,并且也开始

引申到其它相关设计中。

3.参考文献

[1]李勍, 张哲. 浙江茶叶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

国茶叶, 2006 (4) : 22223.

[2]闫逢柱, 张文兵.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J]. 新疆农垦经

济, 2006 (3) : 19224.

[3]万青, 闫逢柱.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 资源科

学, 2006, 28 (4) : 1182124.

[4]赵小兰.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和国际竞争力分析[J]. 生产力研

究, 2005 (11) : 952104.

[5]魏后凯.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发展战略[J] . 福建论坛:人文

社会科版, 2004( 9) : 10- 13.

[6]宋德勇, 李金滟. 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J] .理论

月刊, 2006(3) : 73- 76.

[7]徐仕政. 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探究[J] . 工业经济技术, 2007(2)

[8]蒋颖. 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 . ASPT来源刊 , 2008(4)

[9]黄小敏. 影响福建省茶叶出口因素及对策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 2009,(6) .

[10]汤一,许月丽,倪雪华.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条件之实证分析[J].茶叶科学, 2002,(2)

[11]胡新光. 杭州龙井茶及龙井茶原产地保护[J].中国茶叶.2009(4)

[12]汤一,刘祖生.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茶

叶.2003(3)

[13]钱杭园,杨小威.农产品品牌构建及其途径[J].安徽农业科

学.2010(1)

[14]杨秀云,郭永.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 2010(1)

[15]郑凌燕.浙江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与策略探讨[J].价格月

刊.2010(1)

[16]M.A. WIJERATNE. VULNERABILITY OF SRI LANKA TEA PRODUC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J].Tea Bulletin.1992(12)

[17]王丽君.李冰.何国松.咸宁市茶产业竞争力变化及影响因子[J] .安

徽农业科学.2010(1)

[18]张琳琳.市场营销中对于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深入探讨[ 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19]江新凤.邵宛芳.云南省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J] .中国农学通

报.2009(9)

[20]于妙.志赵捷.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北方经济[J].2008(12)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综述

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1.2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2.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

2.1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

2.2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

2.3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优劣比较

3.提升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3.1提高茶叶质量与实施品牌战略

3.2提高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3.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培植大型茶叶企业集团

3.4加强茶叶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发展

3.5国家的政策支持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本文研究的是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将对前人所得出的各种理论进行分析凝炼,同时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浙江与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比较的同时,提出目前浙江与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4周: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完成详细提纲。

第7学期第15-20周: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修改、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参加毕业实习;展开调查研究;修改完善论文,完成定稿。

第8学期第7周:进一步修改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定稿、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毕业论文答辩。

浙江茶叶出现状分析及对策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 浙江是传统的产茶大省,也是出口大省。浙江茶叶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出口量等方面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我国的茶叶出口市场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茶叶市场的开放,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浙江茶叶出口在曲折中发展。本文从浙江茶叶出口现状入手,通过对浙江茶叶2005年以后的出口量、出口金额、出口质量、出口茶类结构和出口市场的分析,了解了2005至2009年浙江茶叶贸易的状况。同时总结了影响浙江茶叶出口的原因:从国内方面看,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卫生差,出口企业自身问题和品牌问题是阻碍浙江茶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国际上看,绿色壁垒严重阻碍了茶叶的出口贸易。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质量是提高茶叶出口量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构建茶叶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加强茶叶基地建设,推进茶叶产后处理加工,开发新品;建立质量安全体系;实施市场多元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战略;加强行业与行业,行业与部门的协作,注重创新。 关键字: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绿色壁垒对策

ABSTRACT Zhejiang is a traditional tea-producing province as well as a large tea-exporting province. Ranking in our country’s top place in tea gardening areas, outputs, exports and so on,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ort of tea market in China. With the opening of tea market and increasing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Zhejiang’s tea export develops tortuously. By means of studying the situation of Zhejiang’s tea ex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Zhejiang’s tea export quantity, export quotation, export quality, export structure and export market after the year of 2005 so as to catc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Zhejiang’s tea trade from 2005 to 2009. Meanwhi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reasons influencing Zhejiang’s tea export. On the one hand, from domestic aspect, the high producing costs, poor sanitation quality and export enterprises’own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brand matter are main reasons to block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Zhejiang’s tea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from international aspect, green barriers seriously hinder the tea expo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Quality is the key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ea export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Theref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ervice system urgently need to be built; tea base construct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ea postpartum process to be promoted and new products to be developed. What’s more,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to realize market diversification, products branding, and the strategy of systematical operation. Moreover, both ties connecting among industri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ies and department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innovation to be focused on. KEYWORDS:Zhejiang province, tea export, status quo, The green barriers, countermeasures

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正1

摘要:经济全球化早已惠及浙江,尤其相比其它省份浙江是茶叶出口大省,它的兴衰关乎整个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所以,解决浙江茶叶生产和出口中的问题就具有示范意义。本文考察了浙江茶叶的本地发展和出口概况,发现本地茶叶市场和企业的基础产业和设施教完善,各种茶公司非常多。通过SWOT分析模型可知,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国际品牌凤毛麟角,还因为价格低经常遭受绿色技术贸易壁垒,让浙商和茶农蒙受损失。本文提出了要重视茶文化的传播和注意茶的保健作用,发展食品以外的行业,扩大产品销量。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一、浙江应加强行业预警,切实提高茶品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二、树立国际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营销;三、巩固传统优势,加快产业化。 关键词:浙江茶叶;SWOT分析;国际竞争力;茶品牌 一、引言 浙江是产茶和出口茶叶大省,这种经济作物带活了浙江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像丽水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后去丽水的一个松阳县考察,发现近年来茶叶普遍种植,于是开始研究茶叶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为的是探索一些切实有用的,适合浙江中小企业实行的措施。根据swot分析模型,发现浙江茶叶的优势劣势等,据此提出了些减少贸易摩擦,树立品牌等的具体措施。真正解决问题才是为浙江茶叶出口注入的强心剂,保持活力的方法。 二、浙江茶叶的发展及出口概况 (一)浙江茶叶的发展状况 浙江是茶叶大省,其中的丽水,杭州及其周边等地有相当数量的茶叶。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总体来说,这几年的茶叶发展势头趋好: 1、专业茶叶市场是外贸发展的原动力 浙江有几个较大的专业茶叶交易市场:新昌浙东名茶市场(年交易额已达4个多亿元,以大佛龙井茶为主);松阳浙南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3亿元,

茶叶包装设计开题报告

茶叶包装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 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 而生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茶叶包装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茶包装是茶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 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 且在超市不断出现和销售方式改变的今天,能直接刺激消费 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起到无声售货员 的作用。好的茶包装匕有收藏价值,也可作为复用包装再次 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一个好的茶包装 设计,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出就是包装最本质的东西,即如 何能保持茶叶的质量使其不变质。只有充分了解茶的特性及 造成茶叶变质的因素,才能根据这些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材料 加以会理的运用,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对纯天然、无污染 的绿色食品,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茶叶的特性是由茶叶的理化成分、品质所决定的,如吸 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变性等。 所以,我们在设计茶包装时,要根据以上这些特性,考 虑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潮、阻氧、 避光和天异味,并有一定抗拉强度的复合材料,根据调查和 研究,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好的是聚酯/铝箔/聚乙烯复会,其

次是拉伸聚丙烯/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这些通称铝铂夏合膜,是日常茶叶小包装中防潮、阻氧、保香性能最好的一种。现在有一种新的包装盒,它是纸复合,罐的上下盖是金属的,罐身是用胶版纸/纸版铝箔/聚乙烯等复合而成的,具有根强的保鲜效果,而且比起金属罐来轻了许多,设计手段也更加 主富美观了,匕给了设计者更大的发挥余地。 茶包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既大包装和小包装t大包装也称运输包装,它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装卸和仓贮,一般用 木箱和瓦楞纸箱,也有采用锡桶或白铁桶的;小包装也称零 售包装和销售包装,它既能保护茶叶品质,又有一定的观赏 价值,便于宣传、陈列、展销,而且携带方便。小包装的种 类很多,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 装三类,如硬包装有铁罐、锡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艺小木 盒、小竹盒、工艺刻花镀金盒等;半硬包装有各种硬纸盒; 软包装有纸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夏合袋等,设计都可以根 据不同的需求,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设计。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材料与结构,包装 材料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质量,这也是由茶叶 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易选用结构精密, 便于开启的材料来做茶叶包装。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 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 新颖别致的茶叶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

茶叶市场需求分析

2015年茶叶供需情况预测 2013年,我国茶叶产量175万吨,居世界首位,成为带动全球茶叶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2014年,我国茶叶产量195.92万吨,同比增加20.92万吨,增10.33%。其中,除河南、海南略有减产,其他16省(区、市)全部增产,增产较多的贵州增 4.7万吨,云南、福建各增2.5万吨,四川、陕西各增1.7万吨,湖北、浙江分别增1.6万吨、1.1万吨。 2015年,我国茶叶产量预计在210万吨至230万吨之间。根据2015年我国茶叶市场发展趋势,行业呈现优劣并存的状态,不同企业的产品、品牌营销、从业人员素质等差距很大。这个行业模仿的现象很多,同质化竞争严重,容易在价格上互相打压。随着市场的变化、政府消费的控制,粗放的经营方式遇到了瓶颈。茶叶店的终端成本、人力资源等不断上涨,信息愈加透明,电商对线下冲击很大。传统的加盟连锁模式走得愈加艰难,店里的“高价茶”也不再那么好卖。我国茶叶出口销售在2013年是18%、2014年是20.1%,预计2015年会同比增长2.5%到4%。在2013年2014年均产能过剩,2015年国内自我消费依然可能会出现茶产能过剩的情况。 2015年茶叶价格走势:受政策环境影响,茶叶在价格上不会有太大的上浮,可能走下行趋势。

2015年茶叶市场形势 第一趋势:茶文化热,茶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2013年至2014年,雾霾全国流行,央视纪录片《茶》 让大家忧郁的情绪多了清新和乐观,茶文化热,使更多的 人了解茶、喜欢茶,把茶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基于中国式 茶感体验,展示现代茶生活空间茶香书香CHASTORY在上海 都市秀出时尚风采;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的10多家核心 店联手芬吉年份茶,书香和茶香交相辉映,让现代的年轻 人在读书的时候能品上一杯美好的热茶,也是茶文化热的 一个现象。 第二个趋势:国际化,中国茶的再崛起 星巴克也经营中国茶了,据美国茶叶协会报道,饮茶 能给人体带来多种保健作用是吸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喝茶 的原因,因此美国新兴的饮茶阶层不再是五十岁以上的中 老年人,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尝试着把咖啡换成茶叶,诸多明星也把饮茶当作健康养生的秘密武器。 第三个趋势:细分市场,高端路线成趋势 忽如一夜春风来,百度“年份茶”,就会发现这一关 键词发生了很多故事,首先是芬吉茶业提出了“年份茶” 的概念,主营“年份茶”,推出了“年份红茶,年份白茶,年份黑茶和年份乌龙茶”,并提出了“年份茶,生活的另 一种奢侈”的理念,充分尊重茶,尊重行业,尊重时间,

2021年浙江茶叶出口

历来我国就是全球茶叶最大产地,而我省近年来的茶叶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但随着国际贸易壁垒频增、金融危机外需收缩、灾害性天气等不利因素,浙茶屡屡遭遇出口难题。 7月26日,我省新成立的茶叶外贸预警点发布最新市场信息欧盟在最新文件中对茶叶中农药标准重新作出规定。专家表示,其中取消硫素含量检查的规定,对茶叶出口是个利好消息。 据了解,浙江是在全国第一个成立茶叶外贸预警点的省份。 欧盟取消或放宽三项指标 面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盛行,由中国贸促会浙江调解中心、浙江省国际茶叶商会合作,我省成立了全国首个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点。自5月试运行至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预警点小组成员中,不但有茶叶出口企业和研究机构、贸促会的对外经贸专家,还有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和外贸法律权威。 预警点领导小组副组长严佳告诉记者,目前小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网站、刊物,发布和分析国际茶叶市场信息,帮助企业把握市场、调整出口策略和方向。二是协助企业解决出口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和外方进行交流磋商。” 据预警点7月发布的最新信息,欧盟今年459号公报中,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标准有了3个最新改变。其中,噻虫啉(Thiacloprid)的MRL标准由.5 mg/kg 变为1 mg/kg;硫素由5 mg/kg变为取消;喹螨醚(Fenazaquin)从.1mg/kg改为1mg/kg。 预警点专家小组名誉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表示,这次硫素含量监测的取消,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是个好消息。 据介绍,在去年5月的伦敦会议上,由于欧盟等规定的硫素残留标准过高,中国和印度代表都提出反对意见。 在我国茶区,普遍应用石灰硫黄合剂作为秋季停采后的一种封园农药,而硫素是其中的成分之一(茶园秋冬季会停止采茶,称为封园期,期间配合农药,可以有效防治茶叶病虫害,令来年茶树生长更好)。石硫合剂是普遍使用的封园杀虫农药,主要成分是石灰、硫黄、水,其中的硫元素经过降解,仍会有部分残留在茶叶中。如今欧盟取消检测硫素,对我国十分有利。 预警点表示,今年9月,美国、加拿大还将召开会议,共同制定一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标准,届时他们也将密切关注。 上半年出口喜人,但仍遇西方壁垒

中国茶叶产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和分析

1 引言 世界上有100 多个国家有消费茶叶的习惯, 而只有28个国家生产和出口茶叶。众所周知,茶树的原产地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中国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就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作为中国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的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作为世界茶叶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茶叶的品种多样、花色齐全,茶园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出口量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茶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在生产还是销售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者手工操作技术娴熟但工资水平很低,所以中国具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茶文化的推广,致使世界其他国家也都掀起茶叶生产及贸易的热潮,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固有的优势本就受到威胁,再面临市场需求及产业调整的变化,自身的不足慢慢暴露出来,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步履日益沉重。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近几年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茶叶的出口量虽然有稳步上升,但出口额却有所下降,经营着全球最大茶园的中国,竟没有获得最多的外汇收入。可见,中国虽是一个茶叶大国,却不是一个茶叶贸易强国。虽然中国加入 WTO后,出口市场的增大以及出口低价格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机遇,但另一方面,出口问题也有所增多,比如市场的经营秩序混乱,低价竞销,农残量超标,茶叶低质低价以及水货冲击等。在目前的形势下,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仅是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也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论文通过运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影响中国茶叶产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和各评价指标的分析,为如何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的出口国际竞争力,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及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使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 1.2.1 国外相关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论坛”(总部位于日内瓦,简称WEF)和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简称IMD)开始研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并在每

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茶叶行业分析 1、茶行业现状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园面积为世界第一,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历年来,我国茶产品出口也呈现了大幅增长势头,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一种精神饮品、一种情感饮品、一种文化饮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目前,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之首,可以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世界“第一大饮料”。 2、茶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有6大茶类,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也日益为全球消费者所熟悉和接受,中国茶“走出去”有着广阔的前景,茶叶出口屡创新高。 但中国茶产业仍存在一些“硬伤”,一是茶叶生产的标准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滞后;二是茶类丰富,产量大,品牌少;三是在中东等地区市场上的影响力、知名度还不够;四是茶叶出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五是欧盟、日本等市场对食品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茶叶出口环境不容乐观。为此,我国茶叶行业应该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 1)、切实加强源头控制,尽快完善预警机制。出口茶叶的生产可推行“公司+基地”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加工,以龙头带源头,彻底改变茶叶收购分散、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局面。2)、推进发展有机茶叶,加快开拓多元市场。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有机食品贸易的发展,有机食品将成为今后发展潜力和前景巨大的产业。 3)、提高品牌意识,强化认证制度。 3、阿里巴巴关于“茶叶”买家分布情况 内贸方面,在alibaba买家分布中,福建、浙江、广东买家数占37%,其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4. 阿里巴巴“茶叶”企业概况 目前通过阿里巴巴搜索“茶叶”有183805条产品供应信息,在公司黄页中查询到40858家公司信息。这些企业中有很多实现了从做网站、做推广、找买家,谈生意、成交等一站式的业务模式。(数据截止2008-10-23)。如下图所示: 阿里巴巴部分茶叶行业企业 公司名称合作年限公司名称合作年限南靖县书洋南香茶厂 1 开化县杜康茶业有限公司 6 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1 陕西省午子绿茶有限责任公司7 重庆市开县龙珠茶业有限公司 1 吉首市康合茶行 2 重庆得川茗茶有限公司 2 杭州亨达茶业技术开发公司7 浙江临安九诚茶业有限公司 3 杭州临安昱岭食品有限公司 6 安溪县魁斗镇佳珍茗茶行 1 莱州市东方桑茶研究所 5

茶叶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本

茶叶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本 1.茶包装的材料设计 茶包装是茶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超市不断出现和销售方式改变的今天,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起到无声售货员的作用。好的茶包装匕有收藏价值,也可作为复用包装再次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一个好的茶包装设计,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出就是包装最本质的东西,即如何能保持茶叶的质量使其不变质。只有充分了解茶的特性及造成茶叶变质的因素,才能根据这些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加以会理的运用,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茶叶的特性是由茶叶的理化成分、品质所决定的,如吸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变性等。 所以,我们在设计茶包装时,要根据以上这些特性,考虑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潮、阻氧、避光和天异味,并有一定抗拉强度的复合材料,根据调查和研究,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好的是聚酯/铝箔/聚乙烯复会,其次是拉伸聚丙烯/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这些通称铝铂夏合膜,是日常茶叶小包装中防潮、阻氧、保香性能最好的一种。现在有一种新的包装盒,它是纸复合,罐的上下盖是金属的,罐身是用胶版纸/纸版铝箔/聚乙烯等复合而成的,具有根强的保鲜效果,而且比起金属罐来轻了许多,设计手段也更加主富美观了,匕给了设计者更大的发挥余地。 茶包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既大包装和小包装t大包装也称运输包装,它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装卸和仓贮,一般用木箱和瓦楞纸箱,也有采用锡桶或白铁桶的;小包装也称零售包装和销售包装,它既能保护茶叶品质,又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便于宣传、陈列、展销,而且携带方便。小包装的种类很多,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三类,如硬包装有铁罐、锡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艺小木盒、小竹盒、工艺刻花镀金盒等;半硬包装有各种硬纸盒;软包装有纸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夏合袋等,设计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设计。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材料与结构,包装材料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质量,这也是由茶叶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易选用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来做茶叶包装。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茶叶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的倾向,有的脱离了商品的属性,盲目地追求一种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燥的色彩,与茶叶本身的质量不相符合,如市场上有一种表面是塑料刻花镀金的茶叶包装,从包装上看不到一点商品所要传达的任何信息,给人一种是工艺品的感觉,而不是茶叶。 2.茶包装的色彩设计 色彩是包装设计中最能吸引顾客的,如果色彩搭配得当,使消费者看后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包装的色彩是受商品属性的制约,色彩本身也有它的属性。

中国茶叶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分析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 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

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一元茶叶是市第一家实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3000万,国有(企业)参股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茶叶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更香茶叶发展到46家连锁店。 3、新的资本注入。

茶行业分析

一、行业概况 1.茶叶行业的定义 茶树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我国的茶树有14属,397种。 本文所指的茶叶行业主要是指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单位或者个体组织而成的体系。 2.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历史非常悠久。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发现于神农时期,流行与唐朝,鼎盛在宋代。深入发展于明代,后一直流传至今。 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一直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但后来由于生产者缺乏组织,栽培技术落后,繁重的税收以及政治上的不稳定等原因,中国逐步衰落,曾一度落后于印度、斯里兰卡。从1969年到2000年间,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起起伏伏,国内茶叶行业也一直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直到2005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93.4万吨,茶叶产值达到155亿元,重新夺回世界第一大产茶国的地位。 纵观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的脉络,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的各级政府开始注重发展茶行业,并且采取了一些退耕还林、西部开发等政策,促使茶园种植面积扩大,茶行业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快速增长。 ②投资者支持 目前,我国爱茶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茶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消费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增多,也促进了茶行业的积极发展。 ③新技术开发 随着近年来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茶叶加工由手工作坊发展到流水线生产作业,不仅提升茶叶加工的效率,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④产品开发 技术进步的同时,茶企已越来越重视茶叶新产品、新品种的研发,不断丰富市场选择,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3.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西方国家对中国茶的品质了解甚少,高中档茶还远远没有被西方发达国家所认识,造成了所谓中国茶“一一二三”的现状,即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二,创汇额第三。 根据中商情报提供的数据:2012年,据18个产茶省上报数据汇总,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578万亩,同比增加201.3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2233万亩,同比增加8.2%。2012年,我国茶叶生产克服早春低温等不利气候影响,面积、产量和产值同步增长。干毛茶总产量176.1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干毛茶总产值953.6亿元,增加166.7亿元。按茶园面积计算,全国茶叶平均亩产量49.2公斤,提高1.8公斤;亩产值2664元,提高335元。 我国茶叶出口品种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出口茶叶70%是绿茶,其中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档茶为主;乌龙茶主要销往日本;普洱茶主要出口周边国家和地区;红茶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尽管我国茶叶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出口品种也有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种植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茶叶贸易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浙江省作为产茶大省,应当争取在国际上提升竞争力,在创汇方面做出更多贡献。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浙江省茶叶的出口面临着其他产茶大国给予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式,通过三个技术性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来验证浙江省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强弱,并且通过理论来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浙江茶叶;竞争力;问题;对策 Status and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ea Competitiveness in Zhejiang Province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one of the earliest tea grow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ea trade. As a tea-producing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should strive for m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and make more contribution in earning foreign exchange. However, Zhejiang tea exports is facing the pressure of other major tea producing countr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worth discussing and study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ort of tea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theory 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verify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a export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rough the theory of tea export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浙江和福建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 在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政策体制、市场条件、茶叶卫生质量等方面,到底哪个最主要?对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解决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茶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茶叶缺乏知名品牌、单产低、成本比较高等因素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我国是非常有利的。但近年来,是我国茶叶出口增加的同时,出口价值则不断下降。 胡新光在《杭州龙井茶及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中提出了一个茶叶原产地保护的问题,她指出浙江茶叶以西湖龙井最为出名,保护西湖龙井茶必须保护原产地,实行“龙井”茶原产地命名,除此以外的产茶地区不得以“龙井茶”命名。钱杭园,杨小威在《农产品品牌构建及其途径》中,以浙江茶产业为例,指出浙江省于2001年提出实施茶产业精品战略和名牌战略,要求各地按照每个产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品牌,全面开展品牌整合和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基本形成了茶产业的品牌构架,即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系列品牌形式,使茶产业品牌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汤一、刘祖生对浙江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作出了分析。经过纵向比较,得出浙茶发展速度快,来势相当好。同时他认为,浙江茶叶的高速发展有着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茶叶市场红茶产区调整,绿茶消费比重增加,为中国绿茶拓展了市场,扩大了获利的空间;国内经济条件明显改善,茶叶消费水平从量与质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茶叶得到了普遍发展,但是浙江茶叶量、质、效三个方面的增长幅度都不是很快,所以横向比较,形势并不令人乐观。省财政厅发布的一份《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 2007年浙江省出口茶叶15.2

开题报告金银花茶包装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金银花茶茶包装设计 课题来源生产实际 专业工业设计 班级T713-7学号20 学生姓名何杰 指导教师刘勇 完成日期2012年2月27日

一、课题来源、目的、意义 1.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是为十堰竹溪县“金银花茶”做的一套包装设计。通过对市面上金银花茶包装设计状况进行思考分析,运用包装设计的理论为指导,根据十堰的本地特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金银花茶设计一套以大众消费为主,力争高端产品市场,创名优品牌的包装设计。对金银花茶产品包装体系的建设,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2.本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对金银花茶包装的创新设计,以达到提高金银花茶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的目的,并在设计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金银花茶创意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其最终目标是影响消费者的观念及行为,树立商品品牌,取得营销战略的胜利。 利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构思出符合茶叶用品特征的包装设计创意,并用绘图软件来辅助完成设计。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改进,不断进步。 二、国内外概况、预测和文献综述 1.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虽然我国的茶叶包装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许多不足。首先,我们总是局限于最原始的包装造型,缺少文化内涵的融入,最常见的就是长方形和圆柱形,内外结构都缺少变化。其次,包装材料和空间设计比较浪费,往往是外包装盒较大,里面的小包装却很小巧,虽然在外观视觉上显的落落大方,但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长此以往,不仅国家资源受到影响,就是包装行业也会受到阻碍。第三,茶叶包装的色彩模式、图案内容缺少创新。例如,在市场上有很多茶叶包装都运用大量的传统图案或山水画,缺乏节奏感。颜色使用也比较单一,沉闷,缺少时代感。 国外茶叶的包装设计首先在创意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包装设计中注入新鲜、有趣、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使它们呈现一种全新的形象,更独特、更巧妙、更方便。此外,还特别注重包装设计的人性化。在设计茶叶的包装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因素,以人为本,多站在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与喜好。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上保持个性的同时要把握人性化,充分实现其包装的基本功能,全方面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并要反映出茶文化。

中国茶叶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中国是茶叶原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 国内茶叶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 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 2.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 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听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弱:企业实力弱,品牌意识弱。 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2008年,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仅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加工企业年产值即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 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有7万家茶厂,注册了自己品牌名称的还不到1000家。

浙江茶文化

浙江茶文化 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东临东海,南靠武夷山,西邻皖赣,北接苏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省地形复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多丘陵缓坡,土壤为酸性红黄壤。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冬季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强烈,年平均温度为15~18摄氏度,日照1800~2100小时,平均降雨为 1100~1900mm,适宜茶树种植成长。 浙江名茶 茶叶在浙江栽植最早是三国时期,据《临海县志》 引用抱扑子《园茗》记载:"盖竹山有仙翁茶园,旧 传葛玄植茗于此"。葛玄(164-244),字孝先,江苏 句苏人。他于赤乌元年和二年(238-239)先后创建 了浙江天台上上首批道观--天台法轮院、桐柏观和福 圣观,由于道教视茶为养生之"仙药",葛玄亦钟情 于茶相继在天台山主峰华顶和临海竹山开辟了"葛 仙茶圃"(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志古迹考》又据《东 阳市志》记载三国吴时已产茶叶,东白山茶晋末就 为人所赏识。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记载:"乌程 县西二十里有温泉山,出[上++下舛]",乌程县为湖 州一带,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浙江茶区分为浙 东浙西,浙西有湖州的长兴县、安吉、武康,杭州的临安、于潜、钱塘,睦州的桐庐。浙东有越州的余姚,明州(宁波)的贸ㄗ县,婺州(金华)的东阳,台州的始丰(天台)等。除了以上几个地区,另外据有关文献记载,还有温州地区的永嘉,《永嘉图志》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还有睦州的淳安,《严州府志》载:"淳安茶旧产鸠坑者佳,唐时称贡物"。可见唐宋时期浙江的茶区已经遍及全省了。 陆羽《茶经》:"茶之笋者,芋烂石泥土,长四五寸",说明茶树生长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而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称号,很适合茶树的种植。浙江多山,不乏一些名山大川。在唐宋时期,浙江的名茶都是产在一些名山之中。许次纾《茶疏》中记载:"天下名山,必出名草",杜牧出守湖州所做《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冠",道出了浙江名茶与浙江名山秀水之间的关系。如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的浙江龙井茶,普陀山上的佛茶,天台山素有"佛国仙山"之称,天台山上主峰华顶峰出产华顶云舞茶,天下奇秀的的雁荡山"白云茶"等等都是与名山大川相伴的,下面具体介绍下唐宋时期浙江名山上出产的名茶。

年度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年度茶叶市场分析 研究报告 2005年茶叶产销将稳步发展

政策上的机遇,政府的有力支持,让国内茶产业看到了未来的美好前景。2005年,中国的茶产业将迈入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对2005年茶产业的发 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国内生产:在茶园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茶叶产量上升成为一个时期茶叶生产的主要特征。影响茶叶产量主要是气候条件 和市场需求。名优茶产量上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茶叶产量的快速上升,可是不断投产的新茶园所具备的产能可能会出乎大家的意料。产量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将会日趋严重,这可能是2004年前三季度茶叶价格涨幅低于其它农产品的主要原因。另外名优茶 产量不断提高,对采工需求将会增加,这会加剧当前采工不足矛盾,而且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也会加大名优茶的生产成本。分茶类看,绿茶、乌龙茶、普洱茶上升较快,花茶、红茶、紧压茶变化不大。 国内销售:国内销售的增幅开始出现减弱的趋势。这主要 在于其它饮料对茶叶冲击和茶叶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因素造成。当 前茶叶市场推广更多的是政府行为,这种行为缺点在于没有连续性,因此对带动茶叶消费十分有限。加上茶叶标准不健全,市场混乱, 影响茶叶消费信心。国家对茶叶实行食品安全准入制度迟迟不能 出台,茶叶企业加工落后状况得不到改进,也影响了茶叶市场健康 稳定发展。对2005年茶叶市场产生影响的还有,12月11日,中国将允许外资从事零售业务。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和连锁

店将会大举进入中国,这将会改变当前中国商业格局,超市会逐步成为人们购物主要场所,因此会促进茶叶品牌包装产品发展。2005年茶叶消费热点仍集中在名优茶,从各茶类看,绿茶、乌龙茶、普洱茶销售上升,花茶、紧压茶销售变化不会太大。 出口市场:从这几年茶叶出口情况看,对传统市场出口数量变化不会太大,主要还是出口结构和档次上的调整。2005年茶叶出口能否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关键看日本和欧美市场的需求,特别是蒸青茶和特种茶的出口能否继续保持增加。在政策上,国家已经取消了茶叶出口经营权的审批,绿茶和乌龙茶出口配额和许可证是否取消,当前还没有确定,可是维持时间不会太长,这给更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机会,同时对如何协调和管理中国茶叶出口提出新的课题。 国际茶叶市场展望 2005年,如果没有天气等其它因素影响的话,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年份,预计世界茶叶产量可能变化不太大,但茶叶的出口及茶叶的价格将有可能再度回升,世界茶产业还有待进一步观望,主要原因是全球的经济波动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一些国家或多或少产生影响。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来改变生产计划外,同时要积极地引导全球茶叶消费,加大绿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的形象宣传,制定更加紧密的营销策略与推广计划,旨在提高消费能力,经过改进基础

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一)课题来源:虚拟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和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在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的几个特点: 图形。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般以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 文字。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字体造型富有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到的文字一般以繁体字体为主; 色彩。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最多的为红色和黄色,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 造型结构。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

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介绍,例如故宫--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它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通过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等许多元素的完美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造型美。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形成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同时将这些传统建筑特点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的平面海报中,充分突出其中国元素。 2、在“泥人张”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传统包装”主要是指人类的传统文化包装而言。而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已有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各个地区或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例如(“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的介绍,充分体现了“传统包装”就是传统文化包装。 如何把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结构中去,把包装盒作为一个宏伟的殿堂来进行设计把传统的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中去(殿堂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与西方和伊斯兰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不同,中国建筑成就最高的就是殿堂。同时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