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1精编版

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1精编版

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1精编版
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1精编版

家校共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家校共育意味着家校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家校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家庭是学生重要的合作伙伴,它强调了我们要与家庭双向互动,既要帮助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又要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在家校互动中,我们密切了与家长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更好地发挥了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使家长的参与意识、角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策略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校互动,提高了家校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也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家校之间的沟通并没有那么复杂,亲人和老师对学生都是一样看待。那么,常见的家校共育形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操作性如何、孰优孰劣,我们作了系列的调查研究:

一、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与家庭双赢。

活动的内容有联欢会、运动会、班级活动等。平等的活动,不但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都将教育内容和指导要求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中,向家长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教育的机会,促使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和能力,也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共同游戏、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增进他们间的感情。

一直以来,我们用趣味运动会、家校同乐游艺会、小小手工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活跃我们的家校课堂。在丰富多彩的“家校同行”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响应生态环保,探索自然,陶冶情操,让学生观察季节变化的特征,也为了让学生体验集体出游快乐,各种活动使家长增进了和孩子共同沟通的机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使家校共育更添色彩。

“以情感为纽带”“以教育为宗旨”的联谊活动,使家长增进了和孩子共同游戏的机会,学生开心,家长高兴,同时也为学生、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互动的空间,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

二、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让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化。

为了进一步沟通家校联系渠道,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体现民主管理,由各班推荐1-2名关心班级工作、热心为家长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由校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学期末,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向家长委员会作出汇报,由此让家长委员会清楚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实现民主管理和家校共育。

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更是多样化,有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受家长的欢迎。我们经常聘请专家来作报告和讲座,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家长们会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对教师、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跟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专家还为家长推荐有关幼教刊物及家庭教育书籍或文章,其中包括陈鹤琴的《怎样做好父母》,“知心姐姐”卢琴的《好父母好孩子》,周泓的《赏识教育》等等,使家长不断更新教子观念,调整教育行为。这一举措深受家长的欢迎。同时,专家根据家长反映的

情况,也会对学校管理、教学、膳食等方面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够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策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当然组建的家委会成员具有代表性,充分发挥了家委会成员的带动作用,帮助和监督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各位家委会成员都会根据我们将举行的活动,出谋划策,提出一些丰富多彩,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项目来。同时,将家委会成员纳入学校管理网络,分工负责对家长资源的管理。

三、家长会及家长半日观摩活动,拉近彼此联系的桥梁。

家长会有全校性的,也有年级组或班级组织召开的,主要是向家长公布学校近期的工作计划及主要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争取家长的配合。可以根据教育的需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家长会。一种是向家长公布教育工作计划,使家长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并请家长对教育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例如,在新生入校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公布教育方案,详细介绍教育目的及方法。通过交流,学校的教育方案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理解,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由于家长的配合,新入校的学生顺利地度过不适应期。第二种是根据家长需要而举办的专题讲座。例如,有关幼小衔接的内容,我们就请小学相关老师作专题讲座。家长听了讲座后,认识到衔接的重要性,主动配合教育。第三种是针对学校普遍存在的与家长有关的现象进行专题研究。例如,我们根据对学生日常观察与家庭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通过共同研究,为学生制定了学生及家长行为规则6条,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执行和自我评价,提高了家长参与意识与学生自我规范的意识。第四种是每当遇到较为重大的教育总是或活动时,邀请家长进行协商,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家长会,家长们与教师可以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实施具体办法,收到较满意的教育效果。

而要想让家长亲眼看看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举行“家长半日观摩”活动是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每学期都会举行“家长半日观摩”活动,我们先请家长观摩一节课,然后和学生进行亲近沟通活动。活动中,家长看到孩子在活动时的表现和反应,这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使他们了解了学生在校的生活情况,感受了与孩子同活动的快乐,使我们与家长的距离更近,关系也更亲了。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对如何实施家校共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会将意见和要求反馈给老师及学校,双方相互商讨、沟通,取得共识,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由于孩子的发展是不断变化、动态渐进的过程,因此,这两种沟通要经常性、连续性、双向性,才不致流于形式。

四、家长问卷调查,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如:您最想看重培养孩子在哪方面的能力?被调查家长36人,其中有21

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的能力、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综合能力比较重要;有9人希望成绩要好,今后考个好大学;有6人想在艺术方面有所发展,减轻高考压力。这些数字已经能够反映出家长的观念和价值取向,说明问卷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的合作、沟通比较成功。还可以定期发放家长问卷,对学校管理、教学、伙食、班级服务质量及孩子最喜欢的教师等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家长对班级及全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计划,改进工作。在拟家长调查问卷时,首先要做到问卷语言有亲和力,让家长很容易接受。其次要做到卷面内容有针对性,能够集中反映问题。问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便于家长填写。最后一点是问卷必须真实、可靠,可以无署名。

家长问卷调查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和更好地教育学生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五、家访、约谈,传统中有新意。

与家长及时沟通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一。面谈和家访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教师可以用这两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以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话访谈更被频繁采用。孩子可以随时听到老师的声音,家长、老师之间也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相互探讨教育方法,不仅方便、及时,深受家长喜爱,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网上沟通也是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及时把新的信息在网上公布给家长,如每天教学内容、近期活动通知等,家长只要一打开电脑,就可以了解到学校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时,通过留言版,将校长邮箱、班长邮箱向家长公开,家长对幼儿园的管理和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可直接通过电子邮箱进行反馈与交流。这种网上沟通的方式快捷、便利、节省时间,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访谈工作可以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访谈,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及家庭教养氛围,拉近了家园间的距离,有助于良好家园合作关系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学生通常由老人在家照顾生活,留守学生也多,家长与老师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学校的要求也缺乏一定的了解。还有,家访工作很难面面俱全,易造成访谈深度、广度不够。

六、《家长园地》与《家校联系簿》,方便直观易于操作。

家长园地》是我们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窗口和载体。利用这一块,可以向家长介绍各方面的知识,宣传一些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信息,告知家长近期内将要学习的知识,以及需要家长们配合的一些事项等。有关个别现象,特殊问题等还可以请家长参与发表意见和观点,家长们都很积极主动,教师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增进了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家校联系簿》中,教师通过每周填写学生在校发展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也通过联系册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以达到家校教育同步。这其中有老师对学生的表扬与希望以及对家长的具体要求;小小的联系簿像一座桥梁,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内容大多为近期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教师能及时地帮助家长找到捷径,使家长的需要得到满足,加强了学生与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并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了共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七、其它手段作补充,家校共育更多彩。

1、家教论文评比

家长资源丰富,大多数家长都懂得一些教育知识。充分挖掘家长中的教育资源,举办家长育儿经验、家教论文征集及交流活动,鼓励家长从不同的侧面总结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育儿经验,并请获奖的家长在全校家长会上进行交流,家长的一些新的教育观念、独到的见解以及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也使教师深受启发,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质量的提高。成为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

2、“家长助教”特色活动。

邀请部分家长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到学校组织孩子进行教学活动,如当医生的家长给学生讲解生理卫生保健知识;消防队的家长组织孩子进行消防安全演习等。家长来校助教,一方面亲身体验和认识了教师工作,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多方资源丰富学生生活,家长教师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新的《纲要》,新的形势,促使学校家长工作的新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本着“热心、诚心、爱心”的原则,积极开拓家长工作的新视角、新内涵,倡导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使我们的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上一个层次.

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目标统一、要求一致。但现在家庭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有的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水平低;有的家长对离子期望值过高;有的对孩子只管养,不管教;有的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孩子几近无人照管等等。这些问题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常使学校教育的努力付之东流。 针对家庭教育现状,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必须打破关起门办教育的陈旧思想,积极主动地去起转变家长观念变革的重任,使家校协调一致,产生积极的教育协同力量,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在前期工作中,学校也召开过家长会,并开办了家长学校,但由于工作方法单一,家校联系较少,家长参于率低,不能达到相互促进协同教育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发挥教育体系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也即是说,有机整合家校教育在现行的教育

环境下意义深远。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提高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全方位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索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提高全体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全方位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 1.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作的教育系统,对学生的教育形成了合力,相互影响、互相配合。 2.通过家长学校的系统教育,许多家长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家教水平有了巨大改善。 3.通过家校联系平台,进一步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效果。

家校共育

借“家校共育”之东风,开启教育新篇 ——班主任谈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影响下,小学办学要凸显“以人为本”,打造“家校共育,和谐发展”的特色,为小学人本教育的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与学校合作,能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儿童健康的发展;对家长而言,能増加家长的教育知识,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对学校而言,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及管理事务,能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对学校管理及教师的教学起到一种监督作用。针对这种办学特色,作为班主任,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家校合作模式。 1.成立委员会为班级活动助力 (1)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庭教育对于促进孩子学习进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心理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班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由学生家长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本班级的日常事务,包括班级活动、亲子活动、节日活动、班级座谈会等,并且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比如,学校刚刚举办完秋季运动会,家长委员会作为策划主力,为班级设计运动会的展示形式,包括队形、口号、服装,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在本次运动会上家委会邀请武术老师,全体同学获得了一次学习河南武术的体验,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毅力,而且了解了河南的武术文化,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2)成立家长教师委员会 每个班级家长和教师组成一个家长教师委员会,学校的所有家长和教师又组成一个校级家长教师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可将每位家长的需求传达到教师那里,也可及时的解决大家面临的问题。校级家长委员会中家长代表就可就学校的各项工作发表意见及提出对策,保障家长们和孩子们的利益不被侵犯。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对学生、家长和学校有重要的意义。 2.微信参与增加家校沟通的渠道 在网络技术无比发达的今天,家校沟通的渠道也变得丰富而便捷,微信支持下的家校合作的基本模式是以“微信群”为基本活动单位,通过构建班级微信群将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置于其中,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深度的反思,帮助家

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

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例如:家长的主动性不高,家校合作的手段比较单一、时间和地点受到一定的限制,合作的频率不高,内容不易保留,合作的深度无法保障等等。这些不足使得我们不易对家校合作的质量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和家长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合作。 潘静虹(首都师范大学)通过深入一所小学组织开展网上家校互动活动,以研究者参与 性的视角对该校一个班级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对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类型和互动内容、网上家校互动对学生、家长和教师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网上学习共同体对家长、 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有较高要求,同时学生对参与该活动的重视程度、虚拟社区各项功能使用的方便程度、家长上网的方便程度、教师的网上参与程度及家长对教师的认同度等因素都对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2)网上家校互动促使学生、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为亲密,促进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网上家校互动提高了教师、家长的信息素养和家教理论水平[,]。 C2)网络环境下的家校合作越来越受关注,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对家校 合作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比较注重发挥网络的优势,与远程学习和远程辅导较为相似。 <3)现有的家校合作平台有待完善。目前的家校合作平台多是网站形式,信息资源呈现和管理的主动权在学校,不能很好的解决传统家校合作单向性的问题。网站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目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在宏观上存在着一些组织制度上的问题,如: 组织松散,管理不足;正式机构欠缺,监督检查不力;阶段性强,连续性差。在学校和家长 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挑剔居多,合作不多。另外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和沟通渠道上也存在不足,如:随意性强,计划性差;渠道单一,时间仓促;内容狭窄,深度欠缺; 单向为主,缺乏互动。f2}1 面对这些问题,特别是沟通渠道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将家校合作的方式与途径扩展到网络上,无疑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也将为探索出理想的家校合作模式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一方面,网络具有实时性和匿名性的优势,因此利用网络,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可以无话不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家庭需要个性化、针对性更强的家校教育,许多家长己经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听从者”的地位,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家校教育活动中,成为家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2

家校协同教育的实施途径

家校协同教育的实施途径——创建学习型家庭 家庭是每个人最早接触的学习场所,也是每个人终身生活学习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型家庭”将成为未来社会最理想的一种家庭形态,也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类型。指导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互动,因此,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成了学校提高家校协同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指导的目标和阶段。 学校依据“学习型家庭”的内涵,从“环境创建”、“书刊订阅”、“活动开展”、“亲子交流”、“计划拟订”五方面设立了学习型家庭的分级目标(详见表一)。具体实施分三阶段: 1.启动阶段 (1)在学习型家庭推进中,教师作为这一活动的指导者,首先应对学习型家庭理论作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为学校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2)对家长、学生作广泛的调查研究,为推进“学习型家庭”提供依据。经问卷调查,对学生家庭现有的学习气氛、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调查显示:有50%的家庭一直以来都有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要求和意识,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上,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15%家庭原本就有创建的基础,基本具备了学习型家庭的特点。如果在某些教育观念上适当进行调整,就可以称为学习型家庭了。有30%的家庭表示创建有一定的困难。 2.推进阶段。 系统规划“学习型家庭”推展活动,推进“学习型家庭”活动深入发展。 (1)、向家长发放了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倡议书。倡议书向家长宣传了学习型家庭的目标及要求。

(2)、开展“家庭读书节”活动。将四、五两个月确定为哈密路小学“家庭读书节”,要求1—5年级全体学生和家长都参加读书节活动。 (3)配合读书节,学校组织了家长读书会,动员家长自愿报名参加。 (4)开展“学习型家庭”大家谈研讨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围绕“创建学习型家庭”发表意见。 (5)经验交流活动。在推进活动中,充分发挥个别家庭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这类家庭的具体案例,给其他家庭以启迪,从而带动更多家庭向“学习型家庭”发展。 3.评定阶段。 在创建“学习型家庭”过程中,每个家庭的发展层次不尽相同,如何推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家庭沿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道路向前发展呢?我们必须发挥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学习型家庭”的评定指标中,让每一个家庭在这个目标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目标,以及与这个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有效地发挥了家长们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性,促进每个家庭向学习型家庭发展。(见表一) 表一“学习型家庭”评定指标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

浅谈家校合作的几种方式 【论文摘要】家校合作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家校合作交流与方法沟通,对促进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法多种多样,交流式、指导式、对话式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方式。 【关键词】家校合作方式 【正文】 “教育从来都不仅仅是学校的专利,完美的教育需要家校社会的良好互动”,“家校合作并不是中国的创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美国早在1900年就建立了‘家长教师协会’,1993年第25届盖勒普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更出色’”。 今天,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构建了家校合作网络,期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最大限度的有机结合,达到1+1>1∶1。正如教育学生离不开个别教育一样,尽管我校的家长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指导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但面对一些“问题”孩子,家长仍然束手无策;有些孩子在家庭、学校之间充当“滑头”角色,打着对方的旗号欺骗家长老师,这就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个别沟通与合作了。无论是家访、请家长来学校还是家长咨询等其它形式,都需要我们本着教育学生、促其成长的宗旨展开。 一、交流式——将心比心。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行为习惯,家长要知晓孩子在校情况,离不开教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这种交流,不是家长的“诉苦”,当然也不是老师的“告状”,双方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共同担当,以全面了解的方式看待学生,转移目前的关注点——问题出现时可不就是只看到缺点吗? 将心比心地互相沟通,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情况,还有助于增进教师家长之间的好感与友谊。我班王×同学在校表现一直不错,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自尊心强、遵守纪律、负责人、懂事听话的女孩子。一次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在家与在学校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自私霸道,与长辈时常顶嘴,周末看电视到深夜……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希望她在家也能做一个好孩子,也许是因为我了解了她不为人知不好意思的一面,也怕无颜面对同学,在家的表现后来好了许多。 请家长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沟通老师和家长的思想,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治理”,以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当然,请家长来学校更离不开将心比心的交流谈话。面对我校大班额教学的现状,不用老师详加描绘,家长们早已对孩子做了教育:老师们一天面对七八十名学生,很是辛苦,你要多体谅老师,养成好习惯,少让老师担忧。自然,老师将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如调皮捣蛋、拖欠作业等情况告知家长,双方就能够共同开展教育。

(完整版)新型家校共育探讨和研究开题报告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1、背景依据: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新教育实验年度主报告] ——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朱永新|新教育研究院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保障。在家校合作共育推进上,制度建设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二是制定和完善本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 新教育实验区校应该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文件,根据各地实际,积极主动争取妇联、关工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文明办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争取最大的政策空间。同时,也要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完善自己的家校合作共育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2.积极搭建平台

家校合作共育需要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我们日常中最常见的平台与载体就是“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这些年以来,无论从机构的名称还是实际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新教育都在进一步拓展家校合作共育的平台。 从具体概念来说,在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我们比较主张尽可能用“父母”代替“家长”,用“家校合作委员会”代替“家长委员会”,用“新父母学校”代替“家长学校”。 为什么要变“家长”为“父母”呢?首先,对外而言,在国际交流中,“家长”一词缺乏相应的概念。在英文中,“家长”的概念勉强可以翻译为:the head of a family、patriarch、the parent or guardian of a child、genearch、householder。但是我们一般使用的“家长”概念,其实说的就是父母。其次,对内而言,“家长”是一个封建传统的概念,这个称谓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社会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制”依旧很大程度上存在于家庭之中。如今我们身处后喻文化时代,许多父母的知识已经落后于孩子,如果仍然采用“家长制”的管理方式,不仅对孩子的成长起不

家校共育 实施方案

xxx有限公司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修订次数:第 1.0 次更改持有者:

“家校共育”的家长学校工作特色实施方案 一、创建背景 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尤其离不开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成分、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联系、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各种大众传媒、精神文化产品对家庭的影响不断增强,由此带来了未成年人教育的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价值取向、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态势,家长学校的建设面临着对象覆盖难、方法奏效难、效果实现难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麻城城市圈的扩大,城区人口增长越来越多,市民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加之独生子女的增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增多,造成班额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难教,使老师的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觉得现在的书难教,家长难缠;而有些家长只顾自己挣钱,把教育孩子完全推给了学校;也有些家长对学校教育十分挑剔,稍有意见就在公众场合或网站上发泄不满,攻击老师、攻击教育,既有损教师尊严、又有损教育形象,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妇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亲情观,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从而优化教育环境,培育出思想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新人,我校专门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有效性进行探索和实践,想闯出一条具有二小特色的“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家长学校工作之路。 二、特色介绍 石莱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创办于1998年。回顾十余年的办学历程,家长学校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克难奋进,积极探索办学路子,围绕“家校融通、共育共进”的思路,成立了石莱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学校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了“六定六建”,“六定”即: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定期家访、定期举行家长及社会人士座谈会、定期以书信的形式向家长通报情况、定期举行亲子活动;“六建”即: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建立“家长信箱”、建立“校长接待日”、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心灵驿站”,达到了“十有”,即:有机构、有制度、有教室、有教师、有教材、有培训、有经费、有计划、总结、有活动、有档案。家长学校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的轨道。为了总结经验,继续深化家长学校的教育工作,形成独具中心小学特色的“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家长学校工作特色,我们将逐步实现以下新目标:

(完整版)小学家校共育实施方案

小学家校共育工作计划 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决定进一步细化家校联系的方法,使用家校联系册,以使家校联系更规范,更完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及时与老师、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扎扎实实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多种活动,讲究实效,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家访活动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联系质量,推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

3、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达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学生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使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4、学习推广家校联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性教师。 5、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学、管理、生活各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逐步形成教风正、学风浓、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积极进行研讨的良好风气。 三、实施步骤 1、利用全体老师会议,班主任会议等交流家校共建的经验和班级工作经验,也给老师们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探索班级工作的新方法,取长补短,切实解决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提高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2、完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在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的基础上,成立由学校领导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建构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3、制定修改家长学校章程,明确家校合育的指导思想、考勤制度等,帮助家长明确“家校合育”的含义及功能,修改确定家长委员会成员名单。 4、进一步加强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们的联系,听取委员会成员意

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家校共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家校共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承担单位: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问题的提出(解决为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案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要全盘地、全面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根本任务,首先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要转变教育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其次,各项改革都要落实到制度上,转变教育观念要用制度来促进、来保证。 人的成长综合了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因素,是一个综合体。英国教育家克拉克认为教育的功能:“首先是家庭,家庭为一切目的而存在,是有最强烈的情感生活,同时家庭是我们称作道德心的价值观和标准体系的制定者。其次是学校,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传达家庭

不适宜传达的思想,即抽象、正义的思想。学生在学校中是唯一与同辈或上级没有特殊钟爱纽带的人,有他被配给的有其权利和义务的位置。再次是行为或职业。作为社会组织,他们对提出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意识作出了贡献。”人的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合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教育机会匮乏的时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仅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决定学生命运的是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不仅仅是知识性教育的被传输。因此,学校不能把教育局限在自己内部,要用大教育观来发展教育,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应该把家庭、社会看成最丰富的资源,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才能圆满完成《决定》中提出的教育改革任务。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家庭教育作为青少年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都是社会组织的一个小细胞,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人体,离开整体去谈个体是不可能的,是片面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绝对不单单是老师、学校一方面的事。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校,外来人口子女入校越来越多,参差不齐的家长素质、对独生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同看法等,越来越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和关键性因素。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教师的工作也绝对不是孤立的,要实现和家长、和社会的横向联

家校共育汇报材料

携手撑起和谐蓝天家校共筑教育辉煌 一、缘起:聆听花开的声音 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细胞,一所名校的成长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学校从创建走向发展,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不仅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也有赖于一支既有工作热情,又有一定家教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家长队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整体的育人网络,发挥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的特殊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抢抓机遇,一年一个新气象。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个短片,全面了解一下孩儿屯小学的风采。 以上短片是我校的一个简单介绍。大家看到的一个个成绩,都是我们孩小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结出的累累硕果。我们的工作能够取得点滴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携手家校共育,才能事半功倍。我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始终坚持: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策略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我校的家长委员会,从各班级推选出素质高、责任心强的20余家长作为代表融入学校管理。 我校家长委员会会议由校长杨小平亲自主持。杨校长重点向家长阐述了我校的“亲和”治校理念,介绍了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同时用案例分享了学校的管理经验,他指出,为了让学校更快发展,需要家长参与进来,各位家长要多提宝贵意见,多多出谋划策,齐心协力,抓实家校共育工作。会上杨校长介绍了家长委员会的筹建过程,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具体职责: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查看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向校方提出合理化整改意见。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家庭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每个年级组织的每一次家长会我校都充分重视,我们主张: 第一、向家长做工作汇报。家长会上,结合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实践及学生在校表现,详细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校及班级的常规管理,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在校表现、学习习惯的培养,安全教育及家长与学校如何有效沟通等向家长

家校交流与合作家校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家校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微信让合作更快捷。 通过微信老师与家长可以及时得到学生最新情况,交换意见,即 使家长在外地,也能进行及时交流、沟通,且弥补不足。 微信及微信公共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载体。微信自2011年1月以来,到2015年短短四年时间,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使用超过20种语言,每月活跃用户更是达到 5.49亿。微信公众平台的日趋完善,为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途径。它也 将为中小学教育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a、教学与微信相结合具备的优点 1.微信有庞大的用户群,具有建立群聊的功能 班主任可利用群聊功能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教师之间也可用 此功能进行网络教研,将它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微信现有的5.49亿活跃用户,教学中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微信群聊功能,建立家长群、教师群等,进行教学资源上传,形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2.微信具有传送有声、有图、有文字的多媒体资讯的功能,可以与学生实时互动交流,特别适用于互动式的学习 微信上信息传送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语音, 也可以是视频材料,可谓五花八门。信息交互方式可以针对个别, 也可以是面对全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只能 在学校、在课堂进行咨询,离开了学校,有了问题就不能得到迅速

有效的解决。微信的及时沟通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一些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提或不敢提的个性化问题可以通过课后微信群进行交流。在微信群里不单是老师,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忙解答,在这一问一答中,其他同学也可以得到学习和启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得到了延伸。 3.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学科教师通过利用它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可通过建立微信公共平台订阅号或服务号将网上学习到的优秀教育资源整合,再通过朋友圈或关注与家长、学生分享。 b、利用微信公共平台为学科教学服务 比如美术学科,我们要上一节以鉴赏名画为主的课,可通过微 信平台发布一幅世界名画,如《蒙娜丽莎》这幅名画,插入《达?芬奇密码》视频再加上《蒙娜丽莎》这幅画的文字介绍等。在课前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群发到班级群,让本班学生课前进行欣赏和学习,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师通过微信在此过程中参与指导、监督、讨论,无形中学生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激起学生进行美术活动的欲望。 在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及学校管理当中,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希望和家长、学生分享,我们也可以通过公共平台,把图片,文字等信息配上音乐,发送给学生或家长进行欣赏,使之成为师生之

家校共育的看法

家校共育的看法 当前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素质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由于社会的不良现象、家庭的生存危机、独生子女的“小皇帝”现象、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时刻冲击着学生们,特别是教育的实效性存在的问题,使当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几大不良习惯:依赖他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有的甚至还存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极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妨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所以学校,社会,家庭的综合教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当然学校也是家长学习提高的摇篮,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了解学校教育,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动态。如何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使两者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这对每个中学生及中学生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结合心理学知识以及我个人的实践就家校共育的理论与实践从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家校共育的作用? 1、家校共育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想提高学校教育的效果,还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长素养等,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2、家校合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家校联合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4、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做出教育的误区,有利于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所以,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另一方面,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共育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1、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获取真

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

家校共育——提升家访的实效性探究 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后进生向优秀生转变,让比较差的学生变好,让比较好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本分,更是家长的希望。随着教育新形势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变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越来越有挑战性。如果仅靠教师一己之力显然不能胜任教育重任。从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来看,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家访。但家访要取得实效,我认为还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守教育者的职业理想,树立奉献意识。 教育者必须要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动力,我们的工作才有智慧。这样才能把被动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曾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人年轻,经常与学生交心,做学生真正的朋友,让学生能够与老师一起努力改变自己,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放学后,我利用空闲时间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做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相互理解、配合。虽然很辛苦、费时费力,但通过家访学生把我看成了自己的大哥哥,家长对我也很信任,家校配合协调,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显著。那时所教的化学学科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及格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优生率百分之八十五,居片区前茅。而且距现在二十几年的时间,我和这些学生的感情就像兄弟一样。现在想来,如果我不是爱学生,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态度,是得不到这样的成绩的。教育者首先要有自己服务奉献学生的职业理想,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我反思自己的工作经历,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说的家校共育——家访的成果吗? 二、家访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之一。 现在很多年轻教师走上工作岗位,首先想到的就是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而忽略了家访这个工作,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很努力也很辛苦,但效果还不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使得教育效果打了大大的折扣。家访工作,不但能够让我们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更能理解学生的个性养成原因,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模版

“家校共育”的家长学校工作特色实施方案 一、创建背景 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尤其离不开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成分、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联系、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各种大众传媒、精神文化产品对家庭的影响不断增强,由此带来了未成年人教育的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价值取向、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态势,家长学校的建设面临着对象覆盖难、方法奏效难、效果实现难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麻城城市圈的扩大,城区人口增长越来越多,市民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加之独生子女的增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增多,造成班额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难教,使老师的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觉得现在的书难教,家长难缠;而有些家长只顾自己挣钱,把教育孩子完全推给了学校;也有些家长对学校教育十分挑剔,稍有意见就在公众场合或网站上发泄不满,攻击老师、攻击教育,既有损教师尊严、又有损教育形象,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妇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亲情观,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从而优化教育环境,培育出思想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新人,我校专门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有效性进行探索和实践,想闯出一条具有二小特色的“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家长学校工作之路。 二、特色介绍 石莱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创办于1998年。回顾十余年的办学历程,家长学校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克难奋进,积极探索办学路子,围绕“家校融通、共育共进”的思路,成立了石莱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学校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了“六定六建”,“六定”即: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定期家访、定期举行家长及社会人士座谈会、定期以书信的形式向家长通报情况、定期举行亲子活动;“六建”即: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建立“家长信箱”、建立“校长接待日”、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心灵驿站”,达到了“十有”,即:有机构、有制度、有教室、有教师、有教材、有培训、有经费、有计划、总结、有活动、有档案。家长学校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的轨道。为了总结经验,继续深化家长学校的教育工作,形成独具中心小学特色的“目标统一,家校共育”的家长学校工作特色,我们将逐步实现以下新目标:

实用文库汇编之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1

*作者:飞将下* 作品编号:94877660222254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家校共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家校共育意味着家校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家校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家庭是学生重要的合作伙伴,它强调了我们要与家庭双向互动,既要帮助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又要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在家校互动中,我们密切了与家长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更好地发挥了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使家长的参与意识、角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策略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校互动,提高了家校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也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家校之间的沟通并没有那么复杂,亲人和老师对学生都是一样看待。那么,常见的家校共育形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操作性如何、孰优孰劣,我们作了系列的调查研究: 一、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与家庭双赢。 活动的内容有联欢会、运动会、班级活动等。平等的活动,不但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都将教育内容和指导要求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中,向家长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教育的机会,促使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和能力,也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共同游戏、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增进他们间的感情。 一直以来,我们用趣味运动会、家校同乐游艺会、小小手工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活跃我们的家校课堂。在丰富多彩的“家校同行”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响应生态环保,探索自然,陶冶情操,让学生观察季节变化的特征,也为了让学生体验集体出游快乐,各种活动使家长增进了和孩子共同沟通的机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使家校共育更添色彩。

家校共育实施方案

华英中英文学校“家校共育”实施方案 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决定进一步细化家校联系的方法,以使家校联系更规范,更完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及时与老师、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扎扎实实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多种活动,讲究实效,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家访活动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联系质量,推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 3.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达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学生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使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4.学习推广家校联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性教师。 5.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学、管理、生活各个层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逐步形成教风正、学风浓、积极自主合作学习,积极进行研讨的良好风气。 三、实施步骤

家校合育主题活动

家校合育主题活动 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它是指将学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使教育目标一致、方法互动、内容补充,从而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定期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状况,会更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教育。在此,谈谈“家校和谐共育”。 一、“家校和谐共育”实施的意义 增进家校合作、促进沟通,形成“家校和谐共育”的教育合力,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家校和谐共育”的根本出发点。通过各种方式的沟通,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家长与家长之间通过交流与沟通,坦诚相言,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积极与任课教师交流孩子各科学习表现,商量亟需解决的问题。让教师、家长、孩子心连心、手牵手,才是“家校和谐共育”的真谛。 二、家校合育的方式 请家长到学校讲课、参加学校各项目的管理,教师通过家长会、建立微信群、QQ群、短信、家访、电话等了解子女的各项情况。 三、“家校和谐共育”的实施 1、构建有效的“家校和谐共育”模式。

①、落实工作团队,成立领导小组,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践、调度资源的责任,保证此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深入实施。 ②、落实规章制度。制定具体可行的相关责任人垂直管理网络,完善和建立家校沟通制度。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制定教师与家长沟通情况考核办法,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网络。 ③、落实有效的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度”的考核评价机制。 2、构建家长委员会运作模式。 ①、尊重家长。全体家长自愿报名,公开竞聘,让有热心、有才能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学校大家庭中来,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②、招贤纳士组建后的家长委员会不选择家长的工作和职位,只要是对学校工作持有一腔热情的有识之士,公开竞聘成功后,都能成为家长委员会成员。 ③、自主管理。各班家长委员会自主运作,由家长委员会主任组织本班委员和家长代表定期召开会议,自主管理本班级的各项事务。 总之,学校实施“家校和谐共育”以来,通过教师、家长、学生、生生等互动,提高了家长整体素质和学生的素养,教师的教学经验逐渐丰富起来了,学校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认可。为了办人民满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