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轮知识点总结(ZYF)

滑轮知识点总结(ZYF)

滑轮知识点总结(ZYF)

滑轮部分基础知识点

知识点1:定滑轮:

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3、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①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 = G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等于重物移动的距离 S F = S G

③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等于重物移动的速度 v F = v G 知识点2:动滑轮:

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3、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①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 G/ 2

②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 (G 物+G 动)/2; ③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2倍重物移动的距离S F = 2h G ④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是2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 F = 2v G

知识点3:滑轮组 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①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 G/ n 。

②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 (G 物+G 动)/n

③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F = L G

④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是n 倍的重物移动的速度v F = nv G

知识点4:绳子段数n 。

1、绳子的段数是指有几段绳子承担力。例如,一根绳子可以用两股(即两段)来提重物, 也可以三股等等,那么这里的几股就是几段的意思。

2、数绳子的段数的步骤:

①分清定、动滑轮,用虚线把定滑轮和动滑轮完全隔离开。

②数靠近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③绳子末端从动滑轮出来的算上,从定滑轮出来的不算。

注意:绳子的段数与根数是不同的概念,一根绳子可以分为几段,一根绳子上的力处处相等。

滑轮知识点总结

1、在计算滑轮组中的承力绳子段时,与某个绳子上的力所对应的力臂的大小无关,就算该绳子上的力所对应的力臂的大小为0,该绳子端也有可能为承力绳子段。另外,如果某段绳子与受力滑轮(即重物挂在这个滑轮上)不相连,那么该绳子段一定不是承力绳子段。

2、设某个滑轮组的承力绳子段数为n ,物体上升高度为h ,L 为绳子段移动的距离,则:h n L ?=

F 1 l 1 F 2 l 2 l 1 l 2 F 2 F 1

【精品】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书本中的情景图,思考途中的所用的工具适合吗?(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学生动手操作,并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A.找来铁架台,在其上面固定好一个滑轮,并穿好线绳。 B.在滑轮两边的绳子上挂上钩码。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播放搬运货物录像。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明确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动滑轮:可以省力一半,但要多费距离。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

一、杠杆定义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二、滑轮定义 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如右图所示。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三、三种滑轮特点 三种滑轮特点: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pagebreak] 四、滑轮组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五、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六、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动滑轮和定滑轮

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步骤实行研究。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科学知识: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试着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每组一份)老师材料:相关图片或课件、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建议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时,同时演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动画,使学生一目了然看出它们的区别,形象生动,而且免去使用实物组装的麻烦,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效率。 2.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时,两边的钩码不能挂得太多,否则实验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3.如果把滑轮看成是一种杠杆,让学生找出杠杆的三个点,用杠杆的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这是本课中的难点,特别是动滑轮更加难找,在农村小学中建议本部分内容可做机动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升旗仪式。 2.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协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有轮子) 3.教师出示轮子,并介绍: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滑轮。这种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旗杆顶部的轮子 1.让我们模拟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模拟升旗你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实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便签纸),试一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要求小组内每位学生拉一次,体会定滑轮的作用。 3.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定滑轮能够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4.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省不省力呢?为了弄清使用定滑轮省不省力,我们怎样来研究? (1)学生讨论。 (2)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套在定滑轮的槽内。 (3)在绳的一端挂2个钩码当作重物。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够平衡。 5.分组实验。

中考物理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

动滑轮 滑轮、滑轮组 定滑轮: 等臂杠杆 ③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速度v 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 动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 力F= 1 / 2(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 n G 。只忽略轮轴间 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 物+G 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 G(或v 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1)n=(G 物+G 动 ) / Fl(四舍五入)(2)从定动滑轮间划 线等方法找出绳子的股数,段数的确定可以采取在动、定滑轮间画一条水平直线,数绳子和直线交点的方法,由于绕过定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没有连接重物,此段绳子不计在n数之内。即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组装滑轮的原则。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 公式:W 有用=Gh(提升重物)=W 总 -W 额 =ηW 总 2.额外功 公式:W 额=W 总 -W 有用 =G 动 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 =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 有用 +W 额 =FS= W 有用 /η 斜面:W 总 = fL+Gh=FL 1

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

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②科学知识:3、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 谈话:能有机会与同学们共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地为同学准备了一首歌曲,请同学欣赏。 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

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趣味游戏,拓展应用 由力气大的同学拉住动滑轮的重物端,相当于重物,力气小的同学拉住动滑轮的绳子的另一端,相当于测力计,然

初中滑轮知识点复习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复习 沙田一中庞淦文2011-5-3 【关键词】初中物理,滑轮,动滑轮,定滑轮,绕法,省力,综合计算题. 【摘要】关于滑轮的知识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问题,但由于滑轮一些核心问题比如绕法,计算题,一直是很多同学学习的难点。为使同学们更好地解决这部分问题,现将该部分知识点一些解题方法归纳和总结. 正文:滑轮是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一种简单的机械。在学完杠杆后,我们知道在生活中为了省力或省距离会采用一些简单的机械,不仅如此,我们有时还关注是否方便,如升旗、往高处搬运重物等,从生活的需要和滑轮作为中考物理重要考查内容之一,引入滑轮知识点的复习. ~ 一、复习初中物理滑轮的基础知识点)1( 1、定滑轮:如图甲: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如图乙: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如图丙: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用滑轮组做实验,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是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

(绳子的自由端)大于货物升高的距离。 ③拉力和阻力f(或物体重力G)的关系是)2(:在忽略动滑轮重力和轮与轴上的摩擦的条件下, 阻力f(或物体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拉力 就是阻力(或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n G F n f F ==或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与重物移动的距离 h 的关系:S=nh ] 4、滑轮组的变形如右图2 图2 公式总结:s=nh, V 绳=n*V 物 , n G G F n G F 物 动或+==,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V 绳:绳子自由端移动(上升/下降)的速度. h :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V 物:物体移动(上升/下降)的速度. n :承重的绳子段数, G :物重, 动G :动滑轮或吊机的重力. 二、滑轮组的绕法)3(:要设计F=G n 1 (1).如n 为偶数,则定滑轮、动滑轮数目上下部分平分,如n=2则安排1个定滑轮在上面,安排1 个动滑轮在下面. / 同时,要从上端定滑轮开始绕起, 如绳子的自由端在右边,则往顺时针方向开始绕; 如绳子的自由端在左边,则往逆时针方向开始绕. 这样,可以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如图1: 反之,把上面的方法反过来,即从下端动滑轮开始绕,则可以达到最省力, 使F=G n 1 1+成立,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图2: 注:以上两个滑轮组相同,两条绳子一样,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 两个滑轮组虽然省力程度不同,但机械效率相同. 图1 图2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 六年级黄翠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教具学具准备 滑轮9个,铁架台9个,测力计9个,钩码9盒,细绳9根(厘米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升旗视频。“我们每周一都进行升旗仪式,你想过没有,

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旗杆顶端?”(生答滑轮)“对,滑轮。”师手拿滑轮“像这样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自由转动的轮,称为滑轮。” (出示课件2)这是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滑轮。 (出示课件3)定滑轮的定义:像这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不随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板:定滑轮) 二、科学探究 (一)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1、你愿意当升旗手吗?(出示课件4)这个同学升旗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升旗手向哪个方向拉绳子?旗子向哪个方向运动? 2、你看清楚了吗?发现了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作用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升国旗时使用定滑轮有什么作用?(使工作方便) (二)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师: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2、生猜测。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测呢?(讨论、汇报)怎样才能证明定滑轮省力? 4、实验操作方法 (1)组装定滑轮。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挂在定滑轮的槽内。 (2)在细绳的左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

滑轮知识点

滑轮、滑轮组知识点分类练习 记住的物理量 (1)n —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2)F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3)G 物 —动滑轮上所 挂物体的重力(4)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5)h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6)G 动 —— 动滑轮所受重力(7)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 :物体升高的速度 知识点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支点在,动力在绳子自由端。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但是能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h, V 绳V 物 。 1.在升旗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请问这个滑轮是__滑轮(“动”或“定”),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 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 A、F B、 F C, 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知识点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支点在一侧,阻力 在,动力在绳子自由端。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的力,但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h,V绳V物。 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 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 匀速拉出。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F1 l1 F l2 甲乙

B.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 C.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知识点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h,V绳V物。 题型1:绳子股数的判断,接触()滑轮的算一股。 1. 甲图:n= 乙图:n= 甲图:n= 乙图:n= F= G F= G F= G F= G S= h S= h S= h S= h v绳= v物 v绳= v物 v绳= v物 v绳= v物 题型2:滑轮组的绕法:组装滑轮组方法: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1.按要求给滑轮组绕线.(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

八年级下册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 定义种类特点实质图例作用 周边有槽, 可以绕着 装在框子 里的轴转 动的小轮 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 轮绕轴心转动 等臂杠杆 能改变施力 的方向动滑轮 轮随物体一起 移动 动力臂为 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 能省一半力 滑轮组动滑轮和 定滑轮组 合在一起 既能省力,也 能改变施力 的方向 机械功 1. 功 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不做功(1)有力无距离;(2)有距离无力;(3)力和距离垂直。 公式W=Fs 单位焦耳,1J= 1N·m 【说明】对功的单位的认识: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一个中学生爬高2m,对自己做的功大约是1000J。 【注意】应用功的公式时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与力及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易错点】物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即物体受力但没有移动(搬物未搬动);物体未受力而凭惯性运动(足球被踢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水平匀速行驶的汽车对车上的人没有做功)。 2.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六)机械效率 1. 几个概念: 定义 公式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 W 有用=Gh W 总-W 额 额外功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 额= W 总-W 有用 总功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W 总=W 有用+W 额=Fs 机械 效率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η=W 有用 W 总 ×100% 【注意】(1)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2)机械效率是个没有单位的 物理量。 2. 机械效率的公式: 机 械 公 式 斜 面 η=W 有用 W 总 = Gh FL ×100% 定滑轮 η=W 有用 W 总 ==Gh Fh =G F ×100% 动滑轮 η=W 有用 W 总 ==Gh F2h =G 2F ×100% 滑轮组 η=W 有用 W 总 == Gh Fnh =G nF ×100% 例1:如图所示,物体重都是100 N.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 1=_______N,F 2=_______N,F 3=_______N,F 4=_______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如图所示,重物G 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 的拉力为____牛。

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实验教案

实验10:比较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一、实验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2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多姿多彩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刻度尺、铁架台、线绳 三、实验过程: 合作探究 ㈠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 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来研究滑轮的作用。 ㈡、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任务。 讲解实验目的、任务: ⑴、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想办法组装。 ⑵、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即滑轮有几种它们有什么作用)

㈢、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填好实验报告单。 教师巡视指导。 ㈣、指导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及其作用。 1、以下⑴、⑵循环进行多次。 ⑴、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⑵、提问:你认为滑轮有哪几种 ⑶、给几种滑轮命名。 ⑷、提问:各种滑轮分别有什么作用 ⑸、学生讨论。 2、师生共同小结: ⑴、滑轮的种类。【板书: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⑵、各种滑轮的作用。(注意三个方面:①省力;②改变方向;③滑轮越多越省力) 课堂练习: 1.使用定滑轮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拉;跟沿斜的方向向下拉,所用拉力的大小____ ,这是因为它的力臂 ___ 。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__ 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 __ ,但不可以 ___ 。 3.滑轮组是把定滑轮和动滑轮 __ 使用的装置,使用时既可以省 _ ,又可以_______ 。

滑轮及滑轮组(重点总结)

滑轮及滑轮组 1.。 滑轮 定义 种类 特点 实质 图例 作用 周边有槽,可以绕着装在框子 里的 轴转动的小轮 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轮绕轴心转动 等臂杠杆 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动滑轮 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能省一半力 滑轮组 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 既能省力,也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2. 使用滑轮组要注意几个问题 (1)区分“最方便”和“最省力”的含义。“方便”是指人站在地上用力向下拉绳子,既省力又方便;而“最省力”是指尽量多地增加动滑轮上相连的绳子的股数。 (2)滑轮组一般是省力的,省力的多少是由吊起(或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决定的。 (3) 设拉力移动距离为s ,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 ,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 ,重物上升的速度 为v 物,则存在以下关系s=nh,v=nv 物,n 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4)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是各种各样的,其绕法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由关系式F= n 1 G ,当n 为奇数时,绳子在动滑轮上打结开始绕;当n 为偶数时,绳子在定滑轮上打结开始绕,也就是按“奇动偶定”的方法绕绳子。(如下图所示) 曲型范例 通过动滑轮有4根 通过动滑轮有5根

例1图中给出两组滑轮组(a )、(b ),若它们分别提起同一重物,请画出其中最省 力的一组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精析:“省力”就是在动滑轮个数相同时,尽量采用绳子与动滑轮相连股数较多的方法;或在动滑轮个数不同时选用动滑轮多的一组,因此,应选用(b )组滑轮组。 全解:如图(c )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是滑轮组的省力多少是由绕过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决定的;二是装配滑轮组。 例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拉动重 1000N 的物体A ,所用拉力F=100N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2m/s.求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 和2秒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不计滑轮重和轮和轴之间的摩擦) 精析: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移动的距离s ′的关系为s=n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也等于物体移动速度v ′的n 倍,即v=nv ′。 全解:设n 是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f 为物体与水平平面之间的摩擦阻力。 本题中,n=2,由F=n 1 f 得 f=nF=2×100N=200N 物体移动的速度v ′= n v =2 /2.0s m =0.1m/s 2s 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S ′=v ′t=0.1m/s ×2s=0.2m. 点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速度与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是同学们容易混淆的问题,应特别注意。 3.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a) (b) (c )

滑轮专题:知识总结及简单计算

专题:滑轮知识总结及简单计算 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 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 力关系 F=G F:拉力 G:物体重力 F= 2 G F:拉力 G:物体重力 F=2G F:拉力 G:物体重力 距离关系 S=h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S=2h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S= 2 h S:挂钩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速度关系 V绳=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绳=2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钩=2V物 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 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 力关系 F=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F= 2 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F=2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距离关系S=L 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S=2L 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 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S= 2 L L:挂钩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物 动动物动 物==G Fn G G Fn G n G G F --+= 速度关系 V 绳=V 物 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 绳=2V 物 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 钩=2V 物 V 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 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类型三:滑轮组 滑轮类型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 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 重物 装置图 力关系 距离关系 速度关系 nh S =物绳nV V =f F A A F n f n F F A A A == 所以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受到的拉力表示物体=物 绳nS S =物 绳nV V =

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案

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目的: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原理: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再测出通过滑轮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比较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实验器材: 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 实验一、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如图1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图1 2.在定滑轮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验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如图2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图2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分析评估: 通过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变形分析,理解定滑轮不省力而动滑轮省一半力的结论。 如图3(a)所示是一个定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静止不动,定滑轮的轴心为支点(支点不动),动力、阻力作用点分别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圆周边缘。显然,动力臂、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故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图3 如图3(b)所示是一个动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也静止不动。支点在一边绳子与轮相切的位置,支点上下移动,而动力作用点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另一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定滑轮和动滑轮》精品教案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 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示。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滑轮 1.观察如下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活动: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 定滑轮 问题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问题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 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 定滑轮的实质是l 1=l 2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 =G s =h 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 问题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 问题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演示:动滑轮。

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 定义种类特点实质图例作用 周边有槽, 可以绕着 装在框子 里的轴转 动的小轮 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 轮绕轴心转动 等臂杠杆 能改变施力 的方向动滑轮 轮随物体一起 移动 动力臂为 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 能省一半力 滑轮组动滑轮和 定滑轮组 合在一起 既能省力,也 能改变施力 的方向 机械功1. 功 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不做功(1)有力无距离;(2)有距离无力;(3)力和距离垂直。 公式 单位焦耳,1 1N·m 【说明】对功的单位的认识: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一个中学生爬高2m,对自己做的功大约是1000J。 【注意】应用功的公式时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与力及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易错点】物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即物体受力但没有移动(搬物未搬动);物体未受力而凭惯性运动(足球被踢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水平匀速行驶的汽车对车上的人没有做功)。 2.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六)机械效率 1. 几个概念: 定义 公式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 W 有用= W 总-W 额 额外功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 额= W 总-W 有用 总功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W 总有用+W 额 机械 效率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η=W 总) ×100% 【注意】(1)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2)机械效率是个没有单位的 物理量。 2. 机械效率的公式: 机 械 公 式 斜 面 η=W 总) = ×100% 定滑轮 η=W 总) Fs Gh =×100% 动滑轮 η=W 总) Fs Gh =×100% 滑轮组 η=W 总) Fs Gh =×100% 例1:如图所示,物体重都是100 N.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 1=N,F 2=N,F 3=N,F 4=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如图所示,重物G 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牛,钩子2受到重物G 的拉力为牛。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设计修改稿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微视频、相关图片、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集体演唱《国歌》,让学生讲讲升国旗时,这国旗是怎样被升上旗杆的? 2.提出升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旗帜上升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出示滑轮,滑轮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它没有随物体的升降而变化,所以叫做定滑轮。然后操作。让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 二、探求新知 1.猜测滑轮的作用。

问:你们认为定滑轮可能有什么作用?汇报小结,引导学生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了解定滑轮的作用,如何做实验呢? 2.观看《定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 3.组装定滑轮,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分组做一个跟旗杆相似的滑轮装置。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此装置。 ①学生分组实验(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用定滑轮做提升),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在各组巡回指导,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②学生可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并记录。(绳子一端挂钩码,一端用测力计) 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有什么发现? (2)讨论谈话:既然定滑轮省力不明显,为什么还要在高高的旗杆上安装定滑轮呢? (3)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红旗向上升。工作方便。(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那么,动滑轮呢?动滑轮能省力么? 4.观看《动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 5.组装动滑轮,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是否省力呢? (2)学生实验(动滑轮省力)。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 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 力关系 F=G F:拉力 G:物体重力 F= 2 G F:拉力 G:物体重力 F=2G F:拉力 G:物体重力 距离关系 S=h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S=2h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S= 2 h S:挂钩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速度关系 V绳=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绳=2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钩=2V物 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 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 力关系 F=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F= 2 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F=2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距离关系S=L 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S=2L 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 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S= 2 L L:挂钩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关系V绳=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 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绳=2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 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钩=2V物 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 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类型三:滑轮组 滑轮类型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 重物 装置图力关系 距离关系速度关系 nh S= 物 绳 nV V= f F A A F n f n F F A A A = = 所以 匀速直线运动 因为 受到的拉力 表示物体 = 物 绳 nS S= 物 绳 nV V=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和试题精讲

滑轮知识点总结 对比学习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定义、实质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掌握组装简单的滑轮组的方法:若要改变力的方向,n段绳子需要用n个滑轮;只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n段绳子需要(n-1)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最多相差1个;接线方法:奇数根绳子从动滑轮开始接线,偶数根绳子从定滑轮开始接线。段数的确定可以采取在动、定滑轮间画一条水平直线,数绳子和直线交点的方法,由于绕过定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没有连接重物,此段绳子不计在n数之内。 简单说就是: 定滑轮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而不省力,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省一半的力,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绕线方式: 奇动偶定(绳子段数为奇数时先绕动滑轮,偶数时先绕定滑轮),滑轮组省力但不省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G/nF G:重物重力,n:绳子段数,F:自由端拉力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改变作用力方向. (2)定滑轮的特点 通过定滑轮来拉钩码并不省力。通过或不通过定滑轮,弹簧秤的读数是一样的。可见,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在不少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定滑轮的原理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L1、阻力L2臂都等于滑轮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 (2)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 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升高的距离,即费了距离。 动滑轮的原理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 滑轮组的用途 为了既节省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省力的大小

八年级下册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机械功 1. 功 【说明】对功的单位的认识: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一个中学生爬高2m,对自己做的功大约是1000J。 【注意】应用功的公式时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与力及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易错点】物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即物体受力但没有移动(搬物未搬动);物体未受力而凭惯性运动(足球被踢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水平匀速行驶的汽车对车上的人没有做功)。 2.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

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六)机械效率 1. 【注意】(1)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2)机械效率是个没有单位的物理量。 2. 例1:如图所示,物体重都是100 N.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1=_______N,F2=_______N,F3=_______N,F4=_______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如图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