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

《世界经济地理》课堂笔记

绪论一、世界经济地理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世界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科学,具体说,它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的条件、结构、体系类型及其地域运动规律的学科,是地理科学结构体系中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属于地理科学中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基础应用型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

二、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一)研究对象:世界经济地域系统。

经济地域系统——指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过程中形成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态、结构复杂、网络发达的空间地域体系。它是由经济地带系统、经济区系统、城市地域系统、地缘经济系统和类型区系统等所组成的庞大的复合地域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相互交错,统一于世界经济地域巨系统之内。

(二)内容:1.条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2.部门及其结构(整个国家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心、发展趋势)。3.地域差异——产业分布。4.基本经济特征。(总结)国家的发展水平、发展道路、模式、发展速度、区域经济差异。5.经济联系:产品和劳务的交换。地域产业结构——主要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地域部门结构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国民经济诸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组合形式。它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主要物质和基本骨架,既受所在地域条件因素的直接影响,又受制于生产力发展和地域分工的状况。地域空间结构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上的相互关系及其组合形式,主要通过城镇系统、网络系统和城乡系统以及三者的关系而表现出来,即核心、外围、网络的关系,它是经济地域主要物质内容的空间表现形式。

(三)任务:1.为改革开放服务。2.为中国地理教育服务(地理科学服务)。3.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

(四)方法:世界整体观念,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主义的观点。

(五)规律:1.生产力状况、劳动力地域分工、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产业分布的内容和形成的决定性条件。2.生产自由所要求的条件和经济技术合理性是产业分布的重要依据。3.生产关系是制约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性质和方向的主要因素。

第一章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特点

第一节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

(一)原始社会时期(300万年——BC2000年):

特征:人口少、时间漫长、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渔业、采集,动力为人力,工具极其简单,木棒、石器),活动空间小(旧大陆的暖热带)、经济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原始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奠基阶段。

后期的农业革命:游牧→定居。渔业、采集→1.驯养动物→游牧,农耕业附属(圈养),水产业;2.植物驯化→谷物、蔬菜、水果。火的运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表现。

两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中后期):第一次:农业中分化出畜牧业;第二次农业中分化出手工业。

旧大陆:亚欧地区、撒哈拉沙漠的北部。

(二)奴隶社会时期(BC2000多年~AD476年)(AD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

特征:手工业分化商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工具:铜、青铜、铁(开始金属矿藏的发展)。早期科学(天文、哲学、建筑、艺术、医学、数学)。社会分工(第三次在早期)。手工业中分化出商业(表明生产力水平有明显的发展)。旧大陆: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人类生存空间扩大)。

地域分工初步体现(特征:物品流向单向、由行政区进贡)。早期城市出现。

(三)封建社会时期:(AD476年~AD1640年)(西方)(BC476年~AD1840年)(东方)

特点: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主要经济部门仍是农业、,手工业也发展比较快,自己自足的经济为主,社会分工发展缓慢,生产工具在奴隶社会时的基础上有发展(铁器、手工业纺织、制盐、造船、农业实行精耕细作,灌溉技术发展施肥、农产品加工)科技(四大发明)天文、航海、数学、建筑。西方科技进步小,被称为西方的黑暗时代,欧洲处于长期的封建割据,长期受到经院哲学与神学的禁锢。

世界生产力水平较高:欧西北部(汉萨同盟——160多个城市手工业、商业)内部交易。

欧南部(意大利沿海城市威尼斯等不仅内部交易还与东方)。法国南部(香槟集市)。

亚洲(东方):小亚西亚半岛(奥斯曼土耳其)、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恒河流域。文化发明较高:印加玛雅文化——尤卡坦半岛。非洲西北部丝绸之路表征经济发展与地域间的交流。

二、资本主义时期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

(一)历史阶段的划分:地理大发现→过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巴黎公社→帝国主义→一战→二战(15th末到16th初)(1640~1688)(1871)(1914~1918)(1939~1945)(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

1.资本主义产生的必要前提:(1)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能源)。(2)大量的自由劳动者。(3)大量的货币资本。(4)世界市场。

2.资本原始积累的源泉:对内:西方的圈地运动(自由劳动者、资本集中、市场)国债、公债。对外:战争、殖民掠夺。

3.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界对15th末~16th初欧洲航海家发现新航路和新大陆的统称。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对世界产业革命和经济联系有着重大的影响。

主要内容:(1)新航路发现:葡萄牙人,狄亚士,1486~1489到好望角。达·伽马,1497~1498到印度。(2)新大陆发现: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横渡大西洋到西印度群岛的华特林岛。英国人卡波特1497从英国到加拿大纽芬兰南部。(3)环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人,麦哲伦、塞维利亚西→西→1522年9月6日经过麦哲伦海峡到菲律宾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又从好望角回到原点。

影响:(1)结束了新旧大陆相互隔绝、独立发展格局,世界整体初步面貌呈现,扩大了世界经济文化联系的范围。(2)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开启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海外源泉,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3)导致世贸中心和航线的转移,欧洲的经济中心也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生产分布格局的变化。(4)新、旧大陆间的动物、植物品种开始交流,丰富了世界农业内容,改变了世界农业的部门分布格局。(5)改变了世界人口地理格局,为世界语言、宗教地理格局奠定基础。(6)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形成世界市场准备了条件。(7)证明了地圆学说的重要性。

4.殖民掠夺的几个阶段:(1)封建殖民(15th末~16th末):代表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对象:掠夺贵重金属、象牙、丝绸等奢侈品、香料。(2)商业资本殖民(17th前~18th中):代表国家:荷兰。对象:贵重金属(金、银)象牙等。途径:武力、商业(海军垄断海运)建立东、西印度公司。(3)工业殖民(18th中后~20th初):代表国家:英国、法国。对象:以上的和矿石、粮食。途径:商业贸易、政治统治、军事(即建立贸易公司,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会被先进的取代,同时也要考虑其国家的综合实力。5.生产力水平提高:(1)手工业普遍的发展起来,其规模也逐渐扩大,手工业的分工协作更深化。(2)工业当中的冶金业和纺织业发展较快。(3)经济联系比以前更多,工业分布向沿河区、森林区集中。

(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生产力条件:(1)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产业革命:(18th60s~19th60s标志:纺织机、蒸汽机、手工业被机器取代)——从18th60s~19th60s,以纺织机、蒸汽机、手工业被机器取代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工厂的建立,标志着英国产业革命的结束,随后,美、法、德、日先后进入产业革命,这一阶段的一系列发明创造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标志这人类步入“蒸汽时代”。

意义:①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②使生产力关系发生重大改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开始。③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奠定了英国的霸主地位。④推动了世界各国、欧洲其他国家近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⑤世界生产力分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生产力分布条件变化,形式变化(分散→集中)产业部门分布变化)。⑥生产的部门分工与地域专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⑦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开始形成、发展(英、西欧主要经济大国)。⑧国际经济联系的形式和内容重大变化。

(2)动力、生产工具有极大改进。火柴→煤炭(蒸汽)。手工工具→机器时代→机器制造业:火车、轮船,木轮→金属。

(3)新兴产业部门产生。采煤、冶金、机械制造、电讯,轻工业、农业仍为经济主导。(4)随着生产力水平上升,生产方式改进。工厂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工厂制度)。

2.生产分布:分散→集中:在煤炭、铁矿石产地、交通方便处集中。工业化→城市化:原燃料产地、生产地、消费地可相对分裂。出现生产地域专门化(少数国家或地区:大不列颠群岛—英国)曼彻斯特:棉纺、毛纺,伦敦→综合性。

3.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9th末或20th初,世界进入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体系。

4.国际经济联系的形式和内容重大变化:内容:殖民掠夺的不同。形式:建贸易公司(旧)→酒、玻璃、枪支—奴隶。直接的殖民统治(新)。

5.资本主义经济地域系统开始形成:宗主国→工业国:英国、西欧、沙俄、日、美。殖民地→农业国、附属国。

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法国巴黎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后的南北战争(1861~1865);沙俄废除农奴制度;日本明治维新。

(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生产力水平又有新的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19th70s~20th初)电力、重工业成为主导部门,工、农、交、国贸都得很大发展,其中德国的成效最大:煤炭、钢铁、无机化学、机械制造。——从19th70s~20th初,以内燃机和电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炼钢技术的改进等为主要标志。这次革命不仅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带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如电力、电器、有色冶金、石油、汽车、内燃机和飞机制造工业等。世界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重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体系迅速向全世界扩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科技革命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世界性的工业区和商品农业区形成。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和世界市场都最终形成。欧:三大工业区:(英、中欧(德东部、波兰南部、捷克)、欧南(乌克兰、俄中))。美国东部。南美大陆(阿根廷:棉花、小麦)。澳大利亚(小麦、棉、羊毛)。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两战,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重新瓜分)。(1)宗主国、殖民地之间的不平衡;(2)宗主国内部不平衡发展:德、美、日(发展快)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衰落,殖民宗主国成为资本、资源集中地。

“单一经济”——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少数几种农矿或初级产品的生产作为国家主要经济部门和创收的重要来源的这种经济模式。是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和统治的恶果,主要发展在发展中国家,正在得到改变。(主要在非、拉美、亚。)

4.世界进入两种制度、两个市场并行发展的时代。1917年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

联。世界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市场。

5.世界经济联系的规模、范围、方式、内容等有重大发展。国际贸易(有形商品交换)、投资、劳务的范围→全世界;方式:传统(现货、期货)对外贸易。

6.生产分布进一步集中。

三、战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发展:

(一)生产力水平的新发展。

1.第三次科技革命(20th50s中~20th70s前)。标志、内容、影响见教材P9。——以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为先导的,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形成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原子能、微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子工业、激光工业等,目前仍在继续,涉及到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产业的分布也给予了强有力的影响。首先开始与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场更为深刻的生产力变革,这场革命还在继续,它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进到后工业社会,最后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2.世界经济大发展。

3.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

(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超多强”的多级化格局。“一超”:美国,“多强”:西欧、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

1.经济实力重大变化。

2.经济全球化成为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趋势和浪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WB、跨国公司、Intel

3.地区经济集团化的蓬勃发展。欧盟、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

4.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发展,海外投资遍及世界。

5.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经济差异大。

(三)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经历的阶段:

1.恢复时期(1946~1955):

2.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6~1978):日、俄、中、德经济发展迅速,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时期。

3.低速持续增长时期(1979~1989):

4.整个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时期(80年代末至今):美国经济的增长新科技革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增长。

(四)战后世界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1.太平洋沿岸地区崛起,与大西洋沿岸并列为世界经济的两大重心。战后生产力发展有“东移”的趋势。

2.人类生活、生产空间不断地扩大。暖热地带→大河沿岸地区及内陆地区→内陆地区→海洋→两极→月球→火星。

3.集中和分散的趋势都很明显,向大河流域沿岸、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集中,其他地区由于人口扩散而显分散(西部生产力集中)。

4.城市化的浪潮持续推进,两类国家表现、内容有明显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70%,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多在40%以下。

5.地球经济→“太空经济”,信息、知识、高新技术部门成为发达国家主导部门。

6.经济体制、两制并存、竞争发展。

(五)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1.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两大阵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超级大国对抗→一超独霸→多级化。

2.政治强国多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军事实力为手段。

3.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次序的呼声高涨。

四、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重点论述题!参见教材)(一)经济系统的形成发展条件的新变化。(二)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三)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系统的新变化。(四)世界生产力分布不平衡

第二节世界国家与经济地域格局

一、新旧大陆的划分:旧大陆:亚、欧、非的一部分。新大陆: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二、国家类型的划分:P22

第二章世界的居民

一、世界人口:(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增长阶段及其特征:(1)当代以前的世界人口增长:出生率高,死亡率相对也高,自然增长率相对低(2)当代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也趋于下降

2.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备注

高高低

高低高产业革命后,发展中国家

低低低发达国家

3.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因素:(1)生产力水平因素。(2)自然资源自然条件。(3)社会因素:宗教政策等。

4.世界人口问题:目前,世界总人口达64亿多,人口密度为46人/Km2。(1)表现:①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已经超越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支撑的程度。②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③人口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缓慢,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有明显的不足,对社会经济影响加大。全世界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12%,全世界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根源:①社会经济体制的改变。②国家的政策。③宗教文化背景。(伊斯兰教可以娶4妻,基督教不允许堕胎等。)④当地的风俗习惯。

(3)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②提高人口素质。③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二)世界人口的分布:P27(1)分布特点: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占88.5%,主要在20°N~60°N间最多,集中分布在沿海低纬地区。20°N~40°N世界人口一半,高纬人口稀疏,中纬荒漠、高山、高原区人口少。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亚热带、温带地区,因为该地带陆地面积达,气候条件好,土地与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大洲内部人口分布不平衡:欧洲人口四边形:利物浦—巴黎—巴塞尔—汉堡(占欧洲人口一半以上)。

(三)世界人口移动:近代:地理大发现后,旧大陆→新大陆。当今人口移动形式:外籍劳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难民:战乱、自然灾害。城市化:农村→城市。P29世界城市化的特征:(1)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中小城市;(2)发展中国家的甚至城市化进程超过发展发达国家。原因在于:受规模经济效益的使然,大城市核心集聚作用还有增无减,同时也受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人才流动:技术人员,科技人才。

二、世界民族和种族:(一)种族:P311.概念:——种族主要指在生理上和体态外貌上具有共同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的人的群体,这种人的群体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其所具有的特征与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甚为密切,并与其生存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也有一定联系。

2.四大种族:(1)蒙古种族(黄种);(2)欧罗巴种族(白种);(3)尼格罗种族(黑种);(4)澳大利亚种族(棕色)。

(二)民族:P321.概念:——斯大林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其形成和发展为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所制约,同种族相比较,各民族只有有着更为广泛的混合与交融,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对人类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

2.民族数量:2000多个

3.民族国家类型:单一民族:日本、朝鲜、蒙古。多民族:中国、俄罗斯、印尼。两大民族作为主体的国家:比利时、加拿大。

第三章世界产业地理(自学)

第一节世界第一产业地理

一、当前世界农业生产的现状特点:(一)农业产值增大,地位下降

二战后,世界农业生产值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经济结构改变的重要标志。

(二)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是改善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畜牧业比重相对提高,种植业的比重相当下降。

(三)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同

欧美国家进行农业技术改造,以机械化为先导,而广大亚非拉国家虽有提高但进展缓慢。(四)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随着先进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经营管理的不断改善,农业劳动生产大幅提高,然而发展却不平衡。这与历史现状及农业资源禀赋有关,但影响更大的则是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五)农业地带性明显,地域差异大

世界农业生产按地域划分,地带性显著,地区分布不平衡,世界农业的生产自低纬向高纬和由平原到高山地带,呈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

(六)世界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欧美、日,澳等已进入现代化农业阶段,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处于低级农业阶段,还有少数非洲国家皆处于原始农业时代,各洲、各国发展差异大,具体表现在耕作制度,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率,从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产值及占国民经济份额上。欧美国家农业社会化的新动向——纵向整合(高、质、销一体化)深加工、多样化、一体化发展。

(七)农业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广受关注

二、世界粮食生产(一)世界粮食影响基本特点

1.世界粮食生产发展较快,但不稳定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二战后,发展很快,然而很不稳定。8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气候反常,许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欠收。

2.世界粮食发展不平衡(1)各大洲粮食产量不平衡亚洲最多2/5欧1/5北美1/5(2)各国粮食产量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在少数几个国家,中、美、印、俄、法、加等最多3/5(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不平衡

(二)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小麦

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产量较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60年代以前,靠扩大播种面积提高产量;70年代以来,靠提高单产提高产量。

地域分布:(1)主要分布在25N——55N和25S—40S的温带地区(2)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种植(3)主要集中在5个大地带

2.稻谷

地域分布:(1)各大洲都有种植,亚洲种植面积,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2)集中在温带热带季风区,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包括人口稠密的东亚,东南亚,(3)南亚中国,印度

是世界最大的稻谷种植国和生产国

3.玉米

是战后发展最快的一种粮食作物,原因是:(1)现代生物学突破杂交玉米成功,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灌溉面积,增施肥料,防治病虫草等使年产提高很快(2)战后普遍重视畜牧业发展,玉米作精饲料的技术不断增大(3)世界农业技术进步,种植高度机械化地域分布:(1)分布较为普遍,大多种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北美最多(2)世界玉米种在三大带美国中部玉米带;中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欧洲南部平原(3)美国产量最大,其次中国

(三)世界粮食问题

并非粮食总产量不足,而是生产不平衡。人均计算,北美最多,大洋州和欧洲次之,亚洲、拉美较低,非洲最低。从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比看,人均粮食生产水平差异很大。

产生原因: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家长期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还比较落后,经济比较贫困,人口盲目增长等多种原因。

解决途径:1.改变长期落后的不合理的旧的世界经济秩序;2.依靠科学,发展生物技术,培养优良品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珍惜农业资源,提倡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治理,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努力使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发展;4.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抗灾保收能力;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三、世界畜牧业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草原面积广阔,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牲畜头数增长较快(三)畜牧业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发达国家向集约化专业化化发展,产品率商品率均高发展中国家仍是粗放型,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率很低(四)机械化程度差别大(五)畜牧业在各国农牧业中所占比重差异大发达国家高,大于等于50%;发展中国家低(中国33.7%)

四、世界森林资源的特点(一)世界森林资源面积广阔(二)世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绝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针叶林、阔叶林各占95%和90%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北美等温带地区;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拉美、亚、非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三)世界森林覆盖率差异大此指标的高低使衡量一个国家对土地资源保护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大于30%且分布均匀,为农牧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12-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圭亚那83.8%,其次是芬兰76%,日本66%,加39%,中国3.5%(四)世界森林资源不断减少

五、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书46——47页)

第二节世界第二产业地理

一、概述(一)战后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2.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3.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的需求4.发达国家比值近年有所降低,但绝对量不断增加,利用资金技术优劣,转换到国外进行跨国生产经营等(二)战后工业地域变化的基本特点1.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综合化、集团化、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为发展呈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结构的特点。2.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战后工业地域有些加强,形成进步性大工业带,在发展中国家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散,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总趋势。

二、世界能源地理(一)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1.各国经济迅速增长,使能源消费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城市人口增加与能源消费增长成正比3.二战后,发达国家和工业结构加快向重化工业转换,特别是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速度快4.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更加大了能源消费量

(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木柴时代-蒸汽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

结构转换的主要原因:1.石油产量增加2.石油自身条件优越,可然性强,单位热量高,

利用价值大;开采条件好,费用低,运输方便3.国际垄断组织为了从亚非拉地区掠夺大量廉价石油,控制石油贸易,压低油价4.煤炭开采条件日益恶化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1.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2.能源资源条件

(三)世界煤炭工业地理

1.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

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北美、欧的中纬度地带,形成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北起中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和乌克兰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中部

2.世界煤炭工业发展与地域结构特征(1)1860~1913,世界煤炭生产大发展时期(2)1914~1950稳定增长时期(3)1951~1974煤炭生产萧条时期生产停滞主要原因:①进入50年代,石油迅速发展;②煤炭开发历史久,开采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4)1974~1990缓增时期煤炭生产的地域特征:煤炭生产地域分布与储量分布基本一致,生产地域结构不平衡煤炭生产地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机械水平不断提高以煤炭为中心进行工业布局,形成大型结合性工业基地

(四)世界石油工业地理

1.世界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

分布集中是最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北半球多于南半球,特别是24N-42N之间,东半球多于西半球(2)地区分布不平衡

2.世界石油生产与地域分布特点

二战后,世界石油产量骤增战后石油生产地域与储量分布地域变化基本一致。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得到扩展和转移,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平衡是主要特征。海洋石油开发加快。3.世界炼油工业发展与分布特点

战后炼油能力迅速增长世界炼油工业分布特点:高度集中在大消费区,分布极不平衡

三、世界钢铁工业地理发展与布局的特点(一)发展速度由快到慢(二)钢铁工业生产重心由西逐渐向东转移(三)世界钢铁工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从内陆资源指向型向沿海消费基地指向过渡布局是总趋势(四)世界钢铁平均发展的新趋势1.钢铁的重要性相对下降2.走向私有化3.酝酿联合4.供过于求5.从生产消费的动向看,发达国家的钢铁生产进入衰退期,发展中国家成为发动机

四、世界大工业地带

地域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40N-50N之间的温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重要有:P60

第三节世界第三产业地理

一、世界交通运输业

(一)铁路运输1.特点:具有集中、大宗,便捷、安全、全天候的优势

2.发展趋势:动力电气化;重载化;高速化

3.分布:(1)各国分布不平衡,欧、北美、澳大利亚南部最为集中(2)基本上形成了各大陆相应连接的网络交流。目前世界具有洲际运输意义的铁路干线有:欧洲系统、美洲系统、亚洲系统。

(二)公路运输1.特点具有悠久性,又是现代性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迅速,直达性好,线路造价比铁路低

2.分布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南亚和东亚四个地区

3.高速公路——是指全立交,全封闭、双向分道行驶向机动车专用道路,具有行车速度快,

(一般设计时速120千米以上),通过能力大(4车道昼夜交通是2万-5万辆车次),设立中央分隔带,全部或局部控制车辆出入,并设置完善的管理、安全和服务设施的特点。由于是具有能提高车辆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交通事故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发展速度很快。

(三)航空运输1.特点运输速度快,直线运距短,安全准确,可跨越自然障碍,基础建设投资相对较少

2.分布以北美、西欧、东亚为结点,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呈若干条带状,绕地球组成一个环,然后,延伸到南部三洲

(四)管道运输1.特点运量大,输送快,全天候,占地少,成本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可输送多种物质

2.分布比较集中,油气管道以美,俄、中东、中亚为主,固体物管道以美、西欧较为发达。(五)海运与集装箱运输1.特点运量大,运费低,占地相对较少,自身又是一种无形贸易,具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作用

2.新特点(1)商船的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明显(2)商船队规模不断扩大,“方便旗船”日益增多(3)国际航运市场重心日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3.分布分为四大航区:太平洋航区;大西洋航区;印度洋航区;北冰洋航区

(六)国际多式联运与大陆桥运输

国际多式联合运输——指按照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物资的地点,运送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货地点所进行的一种货物运输。它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洋、铁路、航空、公路、内河等传统的单一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种跨国界型的高级组织形式。汇总各种运输方式特长。同时由于有统一的承运人,统一运价,责任统一,手续简便,有能做到安全通过。

大陆桥运输——是指利用横贯于大陆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通过诸种方式的相互连接,把大陆两端的海洋(港口)连接起来的一种多式联合方式,即海-陆-海的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为媒介,多采用铁路同集装箱联合的运输方式。既具有铁路运输速度快,货运量大、安全可靠,受气候条件影响小及高度的连续性等特点,又兼有集装箱运输的装卸速度快,保证货物安全、节省包装材料与减少货损货差等优点,加之可采用“门到门”的服务方式。目前,世界营运中的陆桥运输的主要线路有:西伯利亚大陆、新亚欧大陆桥、北美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从中国连云港上陆,主要经由陇海兰新两条铁路,直抵中哈过境铁路,然后再连接西伯利亚铁路西-15-行至欧洲,远达鹿特丹,所以也称为“新亚欧大陆桥”,该陆桥地理位置与气候状况较好。港口无封冻期,可常年作业,比西伯利亚大陆桥大大缩短运输距离。

二、世界经济贸易地理

(一)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特点

1.世界贸易增长率持续快于世界产出增长率2.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为契机,全球进入管理贸易新时代3.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承担者和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的推动器4.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出现许多新贸易形式,贸易领域空前扩展5.“象征”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推动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前进的飞轮6.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总体地位上升,增长最具活力,新兴市场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激烈争夺的主战场

(二)世界贸易格局与主要经贸区域1.西欧经贸区(后有详述)2.北美经贸区3.东亚-太平洋经贸区4.东欧-中亚经贸区

(三)国际服务贸易特点与地域格局

1.世界服务贸易出现的新特点(1)发展迅速,所占地位上升(2)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新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远快于传统形式的服务贸易项目(3)发达国家间双向对流的服务贸易发展大大快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单向移动的贸易服务(4)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金融、通讯、知识产权贸易等)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劳务贸易发展较快。

2.世界服务贸易的总格局(1)发达国家占有全球服务贸易分额的4/5,其他1/5为发展中国家所有(2)美国是全球服务贸易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3)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很不平衡,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发展较快,处于国民经济重要地位(4)在发达国家中,服务贸易行业增长较快地位为金融、信息通讯等而发展中国家为劳务、旅游等三、世界金融业

国际资本移动的新特点

(一)国际资本移动加快,一体化的全球资本市场渐趋形成(二)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三)国际资本移动的部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四)国际资本移动的地域格局及流向发生较大变化

四、国际旅游业(一)战后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特点

主要动因:1.随着各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电提高,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2.工作时间调整,特别是付薪假期社会法的制定,为国际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社会前提。3.交通工具的发展与旅游费用的降低4.世界各国鼓励旅游政策的不断进步,旅游接待和信息服务的日益改善,特别是区域一体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长足发展,使各国人员往来更加方便;冷战结束后,各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空前宽松的世界和平环境,更为国际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奠定了稳定而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久不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国际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二)世界旅游区域与主要旅游大国

1.欧洲旅游区域(1)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2)旅游业起步早,基础设施完善,发达(3)接近旅游客源国,具有明显地理优势(4)《申报协定》的签署以及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为欧旅游创造了空前的便利条件。2.美洲旅游区域3.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域4.南亚旅游区域5.中东旅游区域6.非洲旅游区域

第四章亚洲(Asia)

第一节概述四至点:N——切柳斯金角(77°43′N104°18′E)S——皮艾角(1°17′N103°30′E)E——迭日涅夫角(169°40′W60°05′N)W——巴巴角(26°03′E39°27′N)亚洲4400多万Km2,含48个国家(总面积3168.8万Km2)。37.48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

一、亚洲的人文经济特征:(一)有悠久的历史,滞后的现代经济(16th以后)。(原因:殖民掠夺和统治。)(二)人口众多,种族、民族构成复杂,人口分布集中。主要为黄、白种人,民族1000多个。(三)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祥地。佛教——尼泊尔;基督教(前身是犹太教)——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麦加、麦地那。(四)战后经济发展比较快,但不平衡,经济总体水平不高。2003年亚洲GDP:90504.88亿$,人均2414.57$/人。2003年世界GDP:38万亿$,人均5800$/人。

体现:1.二战后,速度较快,时间、国家和部门。GDP高:日本、中国、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2.二战后,工业化成效显著。从部门之间对比,农业发展慢。3.亚洲在外贸中的地位提高。4.不平衡:发展状况对比:日本、新加坡、以色列、柬埔寨、孟加拉国、老挝。产业部门发展:新兴部门、工农业间。地区差异:沿海、沿河5.二战后,亚洲经济结构的转变:单一经济→多元化,农业国→工业国,经济结构高度化→资本技术密集型

(五)亚洲的五种农业经济地域:1.季风型农业——水田集约型(亚东温、亚热、热带季风区)。2.旱地型农业——亚洲半干旱(我国华北、东北、恒河上游、东地区)。3.游牧、

半游牧农业——中、东亚→定牧、定居。4.资本主义种植园农业——橡胶、咖啡、可可(印尼、马来西亚)。5.迁移农业——中南半岛。

二、亚洲经济发展的前景:

(一)产业结构现状:单一经济仍突出,部分农业国家也有一定的体现

(二)调整方向:工业化,尽力使国民经济多样化

(三)潜力与趋势:潜力很大,前途光明

理由:1.亚洲在新技术革命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智力资源。2.易于从美国吸取新技术,而日本也具有带动力。3.亚洲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日趋合理,都比较重视科技发展。4.亚洲的市场潜力巨大(37亿多人)。5.亚洲的资源比较丰富。6.亚洲国家有相似,相近的文化历史。

(四)不利因素:1.经济基础薄弱。2.亚洲经济发展多存在资金不足,技术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3.许多国家的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基数过大。4.亚洲区域合作不够,领土争端存在,宗教、民族争端存在,导致政局不稳定。5.亚洲资源分布不平衡。

三、亚太经济组织简介(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1989年11月5日~11月7日成立于堪培拉。

1.原始成员12个: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盟六国。

2.现有21个成员:香港、台北、墨西哥、秘鲁、智利、俄罗斯、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盟六国。

3.总部所在地:秘书处:新加坡。

4.性质:地区性的跨国家的经济论坛和机构。

5.处理内务手段:协商组织,采取协商一致原则。

6.宗旨:1991年汉城宣言:为本地区的共同利益保持发展,促进成员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壁垒。

7.目标:1995年大阪会议确立的目标,要求APEC在将来做到贸易投资自由化,方便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措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松散的经济组织。

8.组织机构:(1)非正式领导人会议。1993年7月,美国,西雅图开始,每年一次。克林顿提出的。(2)部长会议。成员国的外交部长及大使,为首脑会议作准备。(3)高官会议。副部长级及大使、司长,每年3~4次,为部长会议作准备。(4)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APEC 国家太多,分布分散,国家之间不易达成一致。

四、亚洲的经济地理分区:(一)东亚5国:中、朝、韩、日、蒙。(二)东南亚11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三)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四)西亚20国:伊朗、沙特等。(五)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等。

第二节东亚(EastAsia)

日本(Japan)

一、日本经济发展自然基础:

(一)位置与国土:四大岛四至点:宗古岬(北)45°25′3″N——左多岬(南)30°29′30″N 纳纱布岬(东)145°49′5″E——长崎县西端(西)129°3′49″E

(二)位置的评价:1.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主要属于温带地区,南北两端属于亚热带、寒温带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板块带多火山、地震频繁、温泉多。位于大陆和大洋中间有季风气候和典型的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与亚洲大陆东部有相似的植物和动物群体,5—6月梅雨,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2.经济地理位置评价:(1)古代:孤立、保护的作用,与中国关系密切,表现在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19世纪60年代到二战:1868明治维新,日本开始面向西方,鼓励

它脱亚入欧。(3)二战后:突出岛国位置,日本东部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南黄海,船成为交通工具,海上运输优势明显,海洋成为资源宝库。

(三)国土:37.78万Km2,337人/Km2,耕地稀缺,70%以上的土地为山地,集中在四大岛中部,尤其是本州岛;平原为30%,关东平原为最大平原1.68万Km2,浓尾平原为第二大、畿内平原;平原主要由河流冲击而成,海岸线狭长,天然优良港湾多(3万多公里)。(四)矿产:1.贫矿多,但种类多,总量少,经济开发利用难度大,条件差。2.矿层薄,杂质多,开采难度大,分布不集中,所以需要进口矿产。

(五)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西部地区季节性降水明显,有利于发展温带农业;灾害性台风,北部冬天常受雪灾,梅雨季节梅雨多。

(六)河流、湖泊:河流、湖泊多,但流程短,有三条300Km以上的大河,流量大(雨水补给),水利资源丰富。

二、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一)历史发展阶段:绳纹时代(原始时期)→弥生时代(奴隶时期)→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1万年前~BC2000年)(BC2000年~AD645年)(AD645~1868)(1868~“二战”)

(二)发展特点:1.绳纹时代:生产力低下。2.弥生时代:吸取了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中国的文化、文字、佛教等。3.封建时代:(幕府)以天皇作为中心的封建集权的统治制度,生产领域中的先进生产力如纺织、建筑由中国传向日本。4.资本时代:(明治维新)学习欧洲的政治制度、兴办教育、建立西方式的教育制度,逐渐提高普及教育,军事改革,基础设施改良如铁路。

三、日本的人口和城市化:

(一)世界人口大国之一,人口密度大。2003年1.28亿人,人口密度:336人/Km2。(二)人口结构:性别比:男:女100:109。年龄:老龄化严重,男平均年龄78,女82。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左右,第二产业33%左右,第三产业60%左右。学历结构:1947年后全国义务教育,1/3本科,1/3大专,无文盲。

(三)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本州;占总量3/4。都道府→市→町→村。

人口密集区:人口密度在全国平均的2倍以上地区,包括南关东全部和近畿、东海、北九州的部分地区,集中关国近1/2。特别是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阪、名古屋。

人口集中区:人口密度在全国平均以上,2倍以下地区。包括大城市周围如静冈、京都、奈良,以及介于大城市的中间地带如广岛、香川、长崎等。

人口稀疏区:平均人口密度1/2以上和1/2以下,以位于日本北端的北海道、东北地区,南端的南四国和南九州最为稀疏。

四、当代日本经济发展和经济地域发展:

(一)经济发展基本特征:1.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和强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GDP总值37114$/人)是对外贸易投资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最多(第四大贸易国家)。

2.战后日本经济高度增长,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恢复阶段(1945~1955)→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1)→→稳定增长阶段(1971~1989)→停滞(减速)阶段(1989~2004)。

有利条件包括两个方面:国际条件:(1)和平的国际环境。(2)国际市场原料、燃料、粮食等价值低廉。(3)国际工业品市场容量空前扩大。(4)国外军事订货高涨,侵朝、侵越战争“滋养”。(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拉动。(6)美国对日本的扶持和保护。

国内有利条件:(1)日本有高素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日本政府实行有限改良改革,能制定适合国庆的综合发展战略。(3)充分利用和发挥岛国位置优势。(4)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技术的引进和更新,对设备投资率和更新率高,资本有机构成较高。

3.生产资本的集中与垄断程度不断加强(六大财团57%以上)。

4.资源市场的对外依赖严重。

5.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政策,产业结构变化显著——产业结构高层次化“高度化”。

6.日本企业时时调整它的营销战略。(1)经营管理理念“集体主义”“传票卡”制度→产品质量好。(2)不断调整管理阶层和职工的关系。(3)开展节约型活动,鼓励创新;(4)灵活生产和销售体系。

7.发展战略改变。加工贸易型→出口主导型→内需主导型→国际协调型→高技术化﹣服务化﹣地方化→科技立国。8.经济地域差异明显。日本工业生产要素、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地区、三大都市圈,;“三湾一海”: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日本海;“产业运河”:濑户内海沿岸,尤其是北岸;南北两端人口稀疏。

(二)经济地域系统的演变:西部→东部;日本海沿岸→太平洋沿岸→五大工业区→南北两端重新布局→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海—北九州。

五、工业地理特征:(一)工业结构与布局:1.战后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部门结构,已由基础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向多样化、地方化、服务化、低耗能化转变。3.以临海性、集中性为特征的工业地域分布。4.工业布局多局多极,分散布局的趋势明显。

(二)主要工业部门:P95

(三)五大工业地带:P104

六、农业地理特征:

(一)基本特征:1.经营规模小,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商品性农业。2.农业地位比较薄弱,高度集约化,“高效低本”的农业,农业GDP值占国民总GDP比率小。3.日本农业的水利化、化肥化、机械化程度高。-21-4.日本人多地少,耕地为主。耕作业为主(水稻、菜、果、城郊农业)。5.兼业农户多,“三老农业”突出。6.农业的产业化进程较快。7.农业产品对外依赖较高。

(二)主要农业部门:P99(三)农业分区:P100

七、交通运输:

八、对外贸易:

九、经济地域特征分析:(一)三大类型区和十三个经济地域:P104按人口数量分为:1.发达经济区:南关东、近畿区、东海区。2.中等发达经济区:北关东、北九州、北陆、山阳。3.待开发经济区:东北、东山、四国、南九州和北海道。

(二)经济地域分析——以关东地区为例

1.位置范围:1都6县(面积占全国近10%)。北关东——茨城、枥木、群马。南关东——东京都、干叶、神奈川、崎玉。

2.发展分析((1)——(4)为经济地域特征):(1)地位:日本经济文化核心,是日本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2)产业:以重化工业占优势的第二产业。Ⅱ:IC、钢铁、机械、石油化工、运输、造船(30%左右)。Ⅲ:金融、科技、教育(60%以上)。Ⅰ:城效农业、都市农业、商品化、集约化及生产力水平高(蔬菜、畜禽、花卉、水果)。

3.交通位置:优越、枢纽地区。

4.产业分布:密集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是工业扩展带。

南北关东差异明显:发展水平:北关东是中等发展水平;南关东是日本的核心。

工业:南关东主要是机械、炼油、石油化工、钢铁、印刷、IC、医疗机械;北关东主要是重化工业、钢铁、机械等。

工业分布:南关东的工业沿海分布;北关东的工业内陆分布。

农业:南关东是都市农业、观光农业。趋势:南关东是扩散源,通过北关东再向其他扩散;南关东→北关东。

5自然条件:①利多弊少,位于关东平原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利于生产居住;南关东优于北关东,面向太平洋,具有优良的港湾利海运,南优于北,可填海造陆,以扩大生活生产空间。②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产。③河流、淡水供给充足,山地富有一定的水利资源,利水电。

④附近有一定的矿产资源:煤。⑤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6社会经济条件:①发展历史悠久,明治维新后就成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基础较好。

②是日本资金最丰富的地区,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市场,是人才高度密集,荟萃的地方。③生产要素、经济要素过密,只能向周边扩散,整个关东地区发展趋势:在中期或近期内仍会保持它现有的地位,但趋于减弱,其地位向周边扩散。

第三节东南亚(SoutheastAsia)

一、概况:(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中南半岛,大小繏他群岛。

2.范围:自然地理407万Km2;行政区划:11国,418万Km2~449.293Km2。23°23′N——10°S;98°E——140°30′E。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农业→水稻、热带经济作物。位于亚洲东南部;处于两大洋,两大陆之间,一向被成为“东方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巴厘海峡→克拉地峡。

(二)人口和华侨:

1.人口:(1)2003年,54110.8万人,人口密度120.5人/Km2,人口密度较大。(2)人口分布不平衡。(3)城市化速度快。(4)战后人口增长快。

2.华侨:华侨:取得居住国的长期居住权,但仍未改变国籍,保留中国国籍。

华人:具有中国血统的外国人,但国籍不是中国。

华裔:华人或华侨在国外的后代。明末清初及鸦片战争时期迁向东南亚为高涨时期。

3.文化和宗教:中南半岛北部受中国影响较大(佛教),南部受印度影响。南部和群岛国家受马来文化影响较大。印尼和马来西亚多为伊斯兰教,菲律宾为天主教,新加坡复杂。4.政区:11个国家(东帝汶2002为一个国家)。

5.东南亚的自然条件特征:(1)山地为主,山河相间,掌状排列(中南半岛)。(2)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季风雨林),对农业影响深远。(3)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煤矿较少,但越南有洪基煤矿,锡矿产量大,油气经济价值高。(4)河流数量多,半岛上的河流流程长,水量丰富。(5)森林覆盖广,经济林木多。

二、东南亚的经济地理特征:(一)东南亚经济开发较晚,受殖民掠夺统治较深。

(二)战后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1.发展速度较快GDP5%~6%,人均接近3万美元。2.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工业;农业为基础;旅游业。

(三)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

(四)农业仍是东南亚各国的主要部门,其中以水稻和热带经济物(橡胶)种植最重要。1.发展条件: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2.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地位突出(60%~80%),水稻是支柱产业。3.热带经济作物发展快。4.林业在东南亚有突出地位,因为是热带原始森林分布之一,有优良的木材品种→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木材品种,有计划的砍伐。

(五)单一经济至今仍比较突出,现今正向多样化发展(如文莱靠石油出口)。

(六)工业水平基础较差:以轻工业为主,制造业发展较快,采矿业以锡和石油开采为主,制造业在50s~60s为“进口替代型”;70s为“面向出口型”;80s为“出口替代型”。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较宽,北敞开喇叭状,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便捷的天然的海峡(水上捷径)连接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对沿岸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地处亚、欧非和太平要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石油等战略物质的通道,世界上最重要的洋际海峡,同时也是海盗、恐怖分子活动的猖獗之地。主航道深度:25m~151m,航道最窄处:5.4Km,全场1080Km。

处于赤道无风带,一般风平浪静,海流缓慢,底部平坦,利于航行。但靠苏门答腊岛为泥岸,马来多为岩岸,现在可满足26万吨的船泊满载通过,每年大约有10万艘船泊航行。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ations——ASEAN):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在泰国曼谷成立。5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1984年文莱加入;2000年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加入,一共10国。东盟国家外交部长会议一年一次,常设委员会(贸易、工业…);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总部)。出版物:《东盟通讯》(双月刊)、《东盟常委的报告》。成立宗旨:以平等协作共同努力…是一个区域性的国家政治集团。

第四节南亚(SouthAsia)

一、概述:(一)位置、政区、范围和人口:

1.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伊朗高原以东中南半岛以北。

2.范围:37°N——0°;61°E——97°E。“南亚次大陆”——是指喜马拉雅山南侧到印度洋的广大地区。面积430万平方公里。其北部有一系列崇山峻岭,把它同亚洲其他部分隔开,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北部地区为山区,南部为印度高原,而之间为平原。

3.政区: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锡金被印吞并)。

4.人口:13亿84572万人(2003年),人口密度:287人/Km2。高度稠密区:亚洲118人/Km2,世界46人/Km2。主要为白种人,白、黑、黄兼有。民族众多,语言多,通用英语,宗教复杂。

(二)政治地图演变和经济发展特点:.政治地图演变:(1)古代:历史悠久,哈拉帕文化,农耕业开始发展,出现了小麦、手工业﹣冶金、纺织、制陶,雕刻、养殖、牲畜(孔雀王朝)。(2)中世纪的南亚:(公元7世纪后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直到13世纪开始稳定(德里苏丹国、莫卧儿王朝),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兴建水利;工商业也较发达;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规模大,海上优势。(3)殖民时期的南亚:随后南亚成为英国殖民地(18世纪中叶),南亚经济急剧下滑,手工业急剧衰落,农业开始转向单一化(工业需棉花,英需麻制品)。(4)战后的南亚:按蒙巴顿方案分印度(印度教)和巴基斯坦(伊斯兰教)。2.社会经济发展特征:(1)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有发展经济的良好的自然资源(矿产、动植物、水…)。(2)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3)在殖民统治时期,南亚逐渐沦为世界上最贫困地区之一。民族手工业遭到严重打击,对宗主国依赖逐渐增加,封建生产关系残余仍然严重,种族、文化、宗教的冲突相当复杂。(4)战后各国纷纷独立,总体来看经济有所发展,但仍是当今世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农业仍是南亚经济的主体,采矿业比重薄弱(除印度外),制造业发展较快,南亚大多数国家贫穷,南亚各国经济实力差异大。

3.发展中的问题:(1)南亚人口增长过快,成为其当前也是今后发展经济的一大包袱。(2)南亚社会动荡,国家关系紧张(文化、宗教、领土争端不断,印度霸权主义嚣张)。(3)发展战略和道路,经济政策不合理。(4)缺乏资金、技术。

二、印度(TheRepublicOfIndia):

(一)概况:1.位置、范围:8°N—30°N多,位于南亚中心,三面环海,主要在印度半岛,恒河平原和喜马拉雅山南,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有小部分温带;面积279万Km2,海岸线长,优良港湾不多。

2.人口:2003年103000万(10亿3千万),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平均密度346人/K㎡,战后人口增长快,因为自然增长快,沿海沿河地区密集,恒河平原,城市化水平高43%。3.民族:民族众多,有几百个,大民族有十个,最大为印度斯坦族(46%)。

4.语言:种类多,有720多种语言,宪法列了15种语言。

5.宗教:主要为印度教(83%),其次为伊斯兰教(11%),基督教(2%),锡克教(2%)。

6.政区:25邦(有三个邦按《国际法》不合法),7个中央直辖区。

7.中印之间的有关问题:(1)中印边界问题;(2)达赖流亡集团问题;(3)在亚洲的地位。(二)印度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利于发展印度经济:(1)地形:地势低平,农业土地质量优良,耕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多,每人2.6亩地。土地自然肥力高(恒河平原是由恒河冲积,德干高原为熔岩高原),有利于发展农业。(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量条件丰富,降水量(1170mm)区域差异明显。(3)矿产:有些矿产丰富,分布集中,但品种不全,发展黑色冶金工业十分有利,(煤炭近500亿吨,铁矿97.54亿吨,锰6550万吨,铬铁1.24亿吨)但缺石油,天然气也较少。印度鲁尔区集中在-25-东北部。(4)大河流较多,水量丰沛,其中的某些河流可提供水力资源,提供大量的灌溉用水,较丰富的水利资源。(5)印度森林资源接近20%覆盖率,较丰富。

2.人文条件:(1)历史基础:殖民地基础,封建生产关系,传统习惯势力,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20世纪以前与英国、苏联关系好(水平落后,单一经济农业占比重大)。(2)国内不稳定因素多:①民族冲突、宗教矛盾导致政治纷争。②贫富分化严重,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③种姓制度特殊(BC6世纪出现,社会等级制度)终身不能改变阶级,不同种姓不通婚。(3)政局:战后政局较稳定。(4)发展战略较稳定:混合经济:体制:国营占50%的混合经济;结构:Ⅰ——29%,Ⅱ——26.4%,Ⅲ——44.6%。重视重工业发展:尤其重视钢铁、机械工业。重视农业:绿色革命——蓝色革命——白色革命。(5)问题:人口问题,数量太多;资金较为紧缺;市场相对狭小。

(三)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1.战后经济发展成效比较显著,经济实力较大增强。2.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3.垄断资本势力变化比较大。4.工农业分布地区差异大。四大农业区:东北部稻谷、黄麻、茶叶区;西北部小麦、杂豆、油菜区;半岛杂粮、棉花、花生区;西南稻谷、热带作物区。五大工业区:胡格利河区;孟买﹣浦那区;艾哈迈达巴德﹣巴罗达区;焦达纳格布尔高原区;马德拉斯﹣班加罗尔﹣哥印拜陀区。(四)印度主要产业部门:1.农业:占GDP值1/4,粮食总产量2亿吨以上,河牛、甘蔗最多,黄麻、棉花。问题:(1)土地利用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单产水平低,垦殖指数低,复种指数低,撂荒耕地多。(2)土地所有权制度,很多土地被土地庄园主占有。2.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相对独立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问题:能源、资源缺乏,对国际市场依赖大。3.交通和外贸:

第五节西亚(WestAsia)一、范围面积和位置:(一)有20多个国家,约712万Km2,人口约2.9亿人。

中东:是一个政治地理名词,随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以西亚为主的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地区,17国,约3亿2千多人,不包括阿富汗,包括埃及。

(二)位置:-26-12°N——44°N;26°E——71°E。“三洲五海之地”: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阿拉伯世界: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和地区总称,分布于西亚、北非(伊朗、阿士、高加索山区不属于阿拉伯)。

伊斯兰世界:西亚(除以、塞浦路斯)北非、信奉穆斯林人数占绝大多数的国家。

西亚:位于亚欧之间,连接亚欧两洲,黑海和地中海。旧大陆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东西方战争争端很多,古丝绸之路、香料之路,“二战”中斗争之地,美苏争夺之地。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战略地点:苏伊士运河、亚丁湾、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地中海东岸地区、伊朗高原。

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位于亚欧两大洲之间(土耳其西北部,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亚欧分界线的一段,东北—西南走向),连接亚欧两洲黑海和地中海的十字路口,

唯一的水上通道,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有361.6Km长,东欧几条大河的入海口(伏尔加河、多瑙河、顿河)。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蒙特勒公约》)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上捷径,国际交通要道,航行安全,主要运输石油、粮食、工业设备,满载25t。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海峡):波斯湾出口处。航道狭长弯曲,多岛屿、暗礁、浅滩,长约150公里,55~97Km宽,位于西亚的阿曼半岛和伊朗之间,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呈人字形,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的唯一水上通道,连通波斯湾产油区和外界的纽带,古代香料登陆处,每年通10万艘,主要为油船,航道靠南,2条航道,双向行驶,易封锁,对石油运输、消费、军事意义重大。被称为“海湾的咽喉”、“西方世界的生命线”。

二、西亚发展的自然条件:(一)高原为主的地形、平原狭小。(二)大陆性、干燥性突出的气候特征。(三)干旱、半干旱景观突出。(四)自然环境特征独特。1.耕地资源不多,分布不均,主要在河谷平原坡麓、绿洲。2.草原分布较广泛,1/5,但产草量不是很高。3.淡水缺乏。4.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三、西亚发展的人文条件:(一)人口、民族、宗教:1.战后人口增长快:(1)外籍劳工;(2)经济发展快,(3)宗教因素(伊斯兰教→一夫多妻制;基督教→不能堕胎)。2.人口主要集中在波斯湾沿岸,分布不平衡。3.城市化水平快,产油国家为43%~95%科威特。4.民族众多,关系复杂。5.宗教:犹太教数量不到1000万人,主要集中在以色列,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麦加,现全球已8亿多人。6.民族关系引起的争端:1981年两伊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

(二)中东问题:根源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此引起的巴尔干问题、埃及问题、伊朗问题、土耳其问题。主要为巴勒斯坦的问题(实质:阿拉伯民族与犹太人民族两大民族争夺领土的问题)。1.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的不是犹太人,但很早以前在这里生活,发展而有光辉文化。-27-2.犹太人被驱逐与阿拉伯人没有关系,是罗马帝国驱逐的。3.犹太人离开后,阿拉伯开始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至今有1000多年。4.中东问题是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共同炮制的。不该用武力解决该问题,两大民族都可住在该地区。

四、整个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一)二站前经济发展缓慢,以农牧业为主。

(二)20th50s~80s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支柱和动力是石油。

(三)80s中到90s,西亚经济发展慢,受石油价格的影响(降低)。

(四)经济基础薄弱,对石油业依赖过多。(五)经济多样化,重视(除石油加工业以外的)工业发展,90s后初见成效。

(六)经济发展不平衡:1.国家之间不平衡:石油生产和非产油国之间。2.部门之间不平衡:石油相关工业发展快,基础工业发展慢,工业超过农牧业。3.地区之间不平衡:土耳其西部、地中海东岸(工业水平高);波斯湾沿岸(石油化工、石油相关部门)、伊朗高原中西部(德黑兰);其他地区主要为农牧业。

(七)对外依赖严重: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水平低,农业不能自给。

五、西亚石油地理(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一)西亚是著名的世界石油宝库(西亚石油储量/世界石油储量=50%以上)。(二)西亚石油可采年限最长,远远超出世界水平(97到98年左右)。(三)西亚地区石油产量大,出口量也大,一半以上。(四)西亚有得天独厚的产油条件,油田规模最大,地质条件好,油质好,石油运输方便,气候条件有利。(五)西亚炼油工业欠缺,大多出口原油,相当一部分利润给其他国家。(六)主要石油运输路线:起点波斯湾,三条:

第五章欧洲(Europe)

第一节概述一、位置、面积和自然条件:(一)位置:北:诺尔辰角(71°08′N)。西:

罗卡角(9°31′W)。南:马罗基角(36°N)。东:极地乌拉尔(66°10′E)。位于东半球西北部,和亚洲山水相连,是旧大陆组成部分,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黑海。是面积第二小洲,相当于亚欧大陆向西部伸出的半岛,地形支离破碎,使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大,洋流的影响也很大,造就了许多优良港湾(航海事业发达,渔业发达,世界海运地位有重要意义)。(二)自然条件:1.地形:欧洲是世界各大洲中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海拔200m占60%)属于低平的平原地区→农业、交通基础设施成本低,水上交通便利,人工运河串连大河;现代冰川地貌联系紧密。2.气候: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类型→发展温带农业;寒温带→森林、草原。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欧西部、西北部沿海;降水丰富,均衡)。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于海洋性气候,半湿润半干旱,欧东部)。温带过度性气候(欧中部)。地中海式气候:冬雨夏干(地中海沿岸地区)。俄罗斯西北、欧西北寒冷,冻土广布。3.河流、湖泊:众多,多国际性大河,流量充沛,季节变化不大;中下游流经平原,利用方便,河流间分水岭窄,易于连接近河(修运河),利航运;多流经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区,对居民用水、工业用水提供丰富水资源。4.资源:欧洲资源丰富:(1)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有些矿产如煤、铁、石油、天燃气特别丰富;分布不均;也有缺乏的矿产,如锡、钨、稀土。(2)土地资源丰沛36.1人/Km2。(3)森林覆盖40%,分布在东南北山地,高纬区,森林工业发达。(4)水利资源丰富:18万亿度。(5)渔业资源丰富(北海渔场)。

二、政区、人口和语言:(一)政区:1.政治变化最大的大洲。2.欧洲当今政治格局是世界动荡之一(巴尔干半岛)。3.九十年代以后欧洲成为社会主义遭受失败的大洲。4.原来的政治对抗消失,出现新的稳定,欧盟扩大,北约进一步扩张,俄政治局势稳定。原来33个国家,两个地区;90年代以后43个国家,两个地区:东欧7国;西欧6国;北欧5国;中欧8国;南欧17个国家。

(二)人种比较单一,主要为欧罗巴人,人口密度小于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7.29亿人。(三)民族和语言复杂多样(对世界语言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四大语系: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印欧语系。

三、欧洲在世界的地位重要:(一)是世界早期文明发源地之一(地中海)。最早是地中海克里特岛(现属希腊)公元前2000年,它早期的建筑、文字、文化仍遗留→爱琴文化(BC1400~BC1200)伯罗带尼撒半岛迈锡尼科林斯→古罗马(BC754~公元476年)。(二)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1.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早期的新兴资产阶级发起。2.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1566~1609)现在荷兰周边区。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以资产阶级胜利告终。

(三)欧洲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大本营,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战场。(四)欧洲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遭受失败最惨重的一洲。(五)欧洲在历史上经常居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现在将来它还将是世界中心之一。(六)欧洲有强大的经济势力,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其世界地位是不能取代的,对世界影响依然是深远的。(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国家20多个)人均GDP16894$/人。(七)欧洲文化、政治、科技对现代世界一直产生着较深远的影响。

四、战后欧洲的主要政治经济集团:(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要集团: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建的国家军事联盟,在1949年于华盛顿签定〈军事条约〉成立的军事集团,有12个成立国,是一个实体性的国家军事集团。成立宗旨:集体的防御,维护和平和安全。

2.华沙条约组织(WTO):是当年苏联和东欧组建的一个军事联盟,当时是为了与北约对抗而建立的。(1955~1991年)。

3.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CMEA)。

4.欧共体(EEC):战后政治、经济集团,西欧国际联盟。

(二)90年代欧洲一体化——欧盟(EU)(P259﹣260):

第二节欧洲五大地理区的基本经济特征地区国家数(个)幅员(万Km2)人口(万人)GDP(亿$)人均GDP($/人·年)人口密度(人/Km2)西欧6943615196.434513229699164中欧8103.6016195.503665722634159北欧5132.082445.558899.493639018.5南欧17172.6417688.9728601.5216169102.5东欧71809.5721406.775544.76259011.8合计432310.2572933.22124835.1311689431.6

一、西欧(WestEurope):(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有相似性(位置、地形、气候)。对海洋依赖(海洋资源)水利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优良港湾,矿产资源较丰富(煤、铁、石油、天燃气)。(二)发展早、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是现代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三)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国际港市多。(四)在世界经济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五)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地域差异明显。(六)主要国:英国、法国,农业地位高。

二、北欧(NorthEurope):

(一)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影响重大:1.地处高纬度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沟通波罗的海、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通要口;经济发展和海洋紧密联系(半岛、群岛);冻土带也较多,因为纬度较高。

2.北部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资源、水利资源相当丰富,但土地较贫瘠。

3.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影响大(各国都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1)对农业的影响:农业高度发达,但以畜牧为主,而乳肉类更为显著。(2)渔业经济在北欧相当重要(北海渔场)。(3)对经济结构发展的影响: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如水电→炼铝→有色金属→加工。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有色冶金、特殊钢、优质钢等发达;精密机械电子、电器发达;造船业发达。(4)人口分布、城市分布、工业分布等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在南部沿海区。

(二)经济地理特征:1.战前北欧较落后,战后发展迅速,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

2.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口和经济分布在沿海地区,尤其在南部沿海。

3.北欧地区工业发达,主导部门地位突出,多在开发本国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中又以耗原材料较少,技术水平占优势的精密机械占优。

4.农业的现代化,商品化,集约化的程度高,大部分的农产品自给有余,以畜牧业为主,渔业重要,海运发达,地位重要。

5.五个国家的历史关系密切,有共同的人文、历史特征。

三、中欧(MiddleEurope):(一)位置:欧洲的“十字路口”,连东西南北欧,范围:波罗的海和阿尔卑斯山之间,莱茵河和喀尔巴阡山之间,1.62亿人。

(二)自然条件复杂,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1.南高北低,地貌形态多样。(南部阿尔卑斯山,中部块状山地,北部波德平原)2.过度性气候特征,兼具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特征。3.拥有众多国际性的河流,中上游的水力资源丰富,下游一般便于开凿运河以发展航运(莱茵河和多瑙河)。4.中欧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矿产以煤炭和钾盐重要。

(三)中欧的社会历史条件复杂:1.欧洲“十字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使得其成为欧洲长期动荡的地带,是大国争夺的地区。2.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战场,战后又成为“冷战”的前缘。3.中欧民族构成相当复杂。4.中欧资本主义发展较晚,但19世纪后发展迅速。

(四)发达的当代经济:1.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各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德国成为欧洲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德国生产力分布特征:产业分布均衡,城市间的差异不大突出,德国产业分布没有沿海与内陆的差异,产业大都沿河分布。(P210﹣222重要,自己看。)德国鲁尔区:(1)位置范围:(2)在德国的经济地位:(3)主要工

业部门,产业部门:(4)发展条件(原因):

四、南欧(SouthEurope):(一)位置与范围:-31-阿尔卑斯和喀尔巴阡山以南的三大半岛: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三大半岛。人口:1.77亿,(36°N~50°N)暖温带、温带。位于地中海北岸。1.南欧处于三大洲的交接带,是交通便捷的地带。2.南欧扼掌地中海、大西洋、黑海通道的重要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3.扼守欧非两大洲的跳板。

(二)南欧地区自然条件独特:1.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平原较少。2.地中海气候。3.矿产资源种类多,但储量不大。4.河流短小,但水利资源丰富,航运价值低。5.南欧的多数国家面临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航运方便。

(三)历史发展特点:1.古代南欧是欧洲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但地理大发现后经济衰落(航线、贸易中心转移,矿产贫乏,封建因素较根深蒂固)。2.近代南欧资本主义因素萌发较早(如文艺复兴),但受封建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3.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巴尔干南斯拉夫分裂)。(四)欧洲各大地理区中比较落后的经济:1.除东欧外,南欧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2.20世纪60年代后,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旅游业较发达,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冶金、造船等)。3.农业种植业为主,园艺业突出,围绕地中海式气候及自然条件发展,小农经济存在农业规模不大,设备不齐。4.旅游业发展较快。(3S旅游)5.航运业发达。6.南欧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差异大(意大利为经济大国)。

五、东欧(EastEurope):人口:2.1407亿,占欧洲30%。GDP:5544.76亿$,占4.44%,→五大地区经济最落后。

1.位于欧洲东部,亚欧大陆中西部,位置具有一定封闭性。

2.面积辽阔,平原为主的地区,1800多万Km2。冻土地带多,建铁路、公路难度大,60°N 以北森林面积广大。

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气候。

4.是欧洲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亦是世界矿产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煤炭、铁、锰、石油、天然气、铜、黄金、白银多,居世界前列,俄罗斯境内最多。

5.河流众多,三面入海,北入北冰洋,西入波罗的海,东入太平洋。向北流流量丰富,源源流长,对工业、农业影响不大,与经济生活联系不紧密;向南流流量同样丰富,但不能满足人们经济、生活的需要;北水南调,因为人口工业分布主要在南部,北部太冷。

6.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苏联时代水平高)9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处于混乱。英吉利海峡——位于英法两国之间,分割亚欧大陆和大不列颠群岛,西起于锡利群岛,东临多弗尔海峡,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西南开口较大,有563Km长,平均水深52m,最深:172m,西边连通大西洋,东北连通北海,是西欧几条大河的入海口,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出入大西洋的捷径,是西欧国家重要的海上通道,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沿岸有一系列国际性港口。由于交通拥堵,于是开凿了海底隧道。二战期间,发生过重要的敦克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录,丘吉尔誉为“世界上最佳的战壕”。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伊比伊亚半岛的南端(西班牙)和非洲大陆西北角(摩洛哥)之间,总长90Km(特拉法加尔角——直布罗陀),东窄西宽,水深较深,平均约305m,是连接红海、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和苏伊-32-士运河的一个水上通道,是欧非两大洲大陆最接近的地方,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意义。英国占领。海峡南北两岸山地原相连接,同属阿尔卑斯褶皱山系,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断裂下沉,海水浸没,形成了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链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西欧、北欧通往地中海,东进印度洋的第一咽喉要道;西北欧获取中东地区能源供给的要峡;飞机选择自由过境的常用空中走廊,被誉为“欧洲的生命线”。

莱茵河——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流经德国,注入北海,沿途经

任建兰个人简介

任建兰,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1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8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 地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人文地理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导师。兼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五届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地理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区域经济学,具体研究领域主要有:区域可持续发展、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全球化与区域经济等。长期从事着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地理教育硕士开设过世界经济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山东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导论、国际经贸地理、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客源国概况、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区域经济等多门课程。 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公开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20多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4项,获得各种奖励38奖次。

编辑本段主要的论著 [1]任建兰.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M].山东地图出版社,1998.6.主编. [2]任建兰.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与环境[M].商务印书馆,2003.5.主编. [3]任建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2.副主编. [4]任建兰.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M].山东地图出版社,1999.5.副主编. [5]任建兰.绿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千秋伟业[M].山东人民出版社.参编. [6]任建兰.工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及其约束研究——以山东为例[J].经济地理,1998.2 . [7]任建兰.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反思与对比[J].地理科学进展,1998.3 . [8]任建兰.建设生态示范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J].人文地理学,1999.2 . [9]任建兰.全球贸易与环境保护走势和我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1999.9 . [10]任建兰.县域生态经济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山东莘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0.1. [11]任建兰.山东省重化工业结构演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1.1. [12]任建兰.21世纪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基本原则和出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5. [13]任建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贸易地位引发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分析[J].人文地理,2003.2. [14]任建兰.环境管制措施对区域环境与贸易的约束效应[J].人文地理,2003.2. [15]任建兰.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 学,2004.6. [16]任建兰.山东经济---环境互动压力下地域分异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 发,2004.12. [17]任建兰.山东省发展轨迹比较与反思[J].地理科学,2005.5. 编辑本段近期主要的科研项目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a.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 b.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 c.载体—跨国公司 d.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 e.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 f.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 3.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4. 当今科技革命的特点: a.技术群落成为主导 b.生产要素发生质变 c.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 d.可持续发展 5. 创新地理学:不是指地理学的创新,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构建的一门新的地理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a.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b.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c.创新活动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d.创新体系空间格局及创新的空间扩散与转移 e.创新活动与创新环境 6.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7.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循序渐进规律、演变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8. 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是导致产业结构更替的源泉。 9.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三产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一产劳动力减少,二三产劳动力增加。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雁行形态说(日本赤松)具体表现: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0.(1)世界经济重心:一定时期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资源、资金、技术、产业和文化等高度密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最大的区域,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吸纳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 11.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 12.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 (1)相对技术差异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2)要素禀赋论(瑞典赫克歇尔&俄林):相对要素丰裕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进行贸易之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

经济地理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世界经济地理 论文题目武汉新港物流发展续写武汉水运辉煌 姓名刘娟 学号 1210911407 专业 12级经管创新1班 任课教师肖子拾 日期2013 年12 月

武汉新港物流发展续写武汉水运辉煌 摘要: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港口物流服务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可以帮助港口企业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势必对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阳逻港物流业港口建设发展思路 阳逻港(位于新洲西部)是武汉新港核心港区,武汉新港的建设给阳逻港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在产业方面,重点围绕阳逻核心港区建设,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工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阳逻的特色是港口,优势是区位得“中”独厚、天然深水良港和口岸通关便利。阳逻港位于武汉市东大门,江宽水深,岸线稳定,是长江中游深水良港。阳逻段江宽平均1450米,港前水位最深的有32米,最浅有12.5米,枯水期也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涨水季节可以停泊万吨巨轮。阳逻陆路交通发达,有3条公路直达武汉,106、318两条国道直通鄂东、皖西、豫南。正在建设的武汉绕城公路也从阳逻过境,通过绕城公路可直上京珠、沪蓉高速公路。阳逻铁路与京九、京广线相通,天河国际机场距阳逻只有30公里。水陆交通条件如此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建港口。因此,阳逻是华中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理想选址地。只有利用阳逻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物流产业,才能带动临港产业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新洲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阳逻港区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独特优势 阳逻港作为武汉新港的核心港区,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独特优势。一是国家战略机遇优势,主要有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建设“两型社会”、“武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世界经济地理试题

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试卷及答案) 1、下列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新加坡 C、台湾海峡 D、马六甲海峡 2、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国家() A、印度 B、泰国 C、中国 D、柬埔寨 3、由于产油率高、收益多而快,而被称为世界油王的经济作物是() A、咖啡 B、橡胶 C、椰子 D、油棕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世界上生产密度最大的国家 B、产业结构调整日趋高层次化 C、日本分为表日本和里日本,里日本为日本人口产业的密集地带 D、经济日趋走向国际化,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过渡

5、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6、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 B、地表崎岖,多火山、地震,山脉纵横 C、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D、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7、些列不属于东南亚第一产业的特点的是() A、多种农业经济类型并存 B、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十分薄弱 C、稻谷、橡胶等主导作物地位突出,但生产结构单一 D、林业生产具有世界意义 8、印度自然环境的特点不包括()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发利用 B、热量丰富,降水虽多但不稳定 C、矿产品种齐全 D、部分矿产储量很大 9、下列不属于印度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的是()

A、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 B、宗教的影响 C、死亡率有所下降 D、生产水平高 10、西亚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战略要地不包括()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黑海海峡 D、曼德海峡 名词解释 新兴工业化国家 上合组织 亚洲四小龙 东盟 简答题 1、西亚波斯湾地区石油区位优势及其对石油工业的发展的影响? 2、简述印度的农业生产及其地域类型。 论述题 1、论述亚洲四小龙

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地理学 姓名郭付友学号2013200345 专业人文地理学年级 2013 院、所地理科学学院年月日2013年11月25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学科,也可以说,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用地理学的传统,采用地域综合性的思想,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以地域性与差异性为研究思路,以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系统类型为表现形式,以区域关系与协调为最终目的,遵循条件环境—结构功能—系统类型—区域关系与协调的研究路线。 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首先使我更深入的明晰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产品。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的,正是由于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在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和历史基础及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才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了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劳动地域分工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也必然表现在一定地域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充分揭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学科的一条理论主线,全面而深刻地联系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诸理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物质成分与非物质成分)、结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功能规模(经济实力与地域范围)、等级(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层次)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对地域运动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它通过对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地域运动的载体和轨迹,物资流动和组合,企业和部门组合,地域运动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地域之间的物质运动、地域的分化与组合和地域系统整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以及经济学者等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使我知道了条件论,并且可以运用条件论分析区情。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确切来说,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和科技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五个方面。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任何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部门门类、规模、形式,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乃至区域的发展方向等,均有直接影响;人口劳动力和科技条件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劳动力保障与动力源泉,也是区域消费的主体,任何一个经济地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詹慧敏电商Q1241 12150048 摘要: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的发展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好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现在国际局势紧张加剧,中国与周边国家像菲律宾,俄罗斯等国都存在关于能源问题的摩擦,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保证能源安全逐渐成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涉及外交、军事、国家安全及能源等层面。本文以能源分布,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进口渠道与运输,能源安全问题表现五个维度为出发点,分析了世界能源现状与我国能源现状问题,然后针对我国能源安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对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措施的见解。 关键词:能源开采加工消费结构 一、世界能源的分布与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 在常规能源中,石油主要分布于两大弧形地带:东半球的北非中东波斯湾-里海-俄罗斯中北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部-美国中部-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中东北非也是主要的石油产地。煤炭储量分布呈现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的特点。且在北纬30°~70°形成了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这个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向西经陕西、宁夏、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英国的英格兰地区到达北美中部。其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独联体。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次是波斯湾地区,拉美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世界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江大河流域,但是发达国家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远胜于发展中国家的,瑞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国家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均在50%以上。在非常规能源中由于技术资金原因,发达国家的开发程度也较发展中国家高。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上—大别山—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储量最为丰富。费常规能源中,像拉萨等地的太阳能、内蒙古等地的风能、沿海地区的潮汐能、核能,虽都有涉及但因技术等的限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高。 二、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 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由于需要很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能源的分布国可能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实力,所以就会出现能源跨区域跨国际合作的机制。发达国家或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收购别国的能源公司的股份而获得该国的油气资源。或者是提供技术、资金给该国在当地进行开发,为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为自己国家建立能源贸易往来。 当然在购进能源后也需要对其进行加工生产,加工生产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在这一方面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能源的利用率很高。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也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原油生产集中于储藏地,油品生产集中于消费地,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相当突出。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的石油约占世界的60%,而它所生产的石油只占世界的30%;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的25%强;而中东地区生产

区域地理 亚洲知识点归纳

亚洲 第一节亚洲概述 一、地理位置(半球、濒临大陆大洋、跨经纬度) 1、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2、濒临大陆(欧、非、大洋、北美);濒临大洋(印度洋、太平洋、 北冰洋) 3、跨经纬度(26°E—169°W,10°S—80°N) 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4、海岸线最长 5、大陆架面积最宽广 6、海峡半岛数量世界首位 三、地形特征 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高周低,起伏大

2、基本知识: ①世界最平坦的平原平原, ②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 ③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脉, ④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峰, ⑤世界上最低的盆地盆地 ⑥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四、河流湖泊 1、特点:大河多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分布,流向四周 内流区面积大 2、世界第三大河,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世界上最深的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 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五、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着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六、人口特征 数量多 增长快 分布不均 七、地域文化 八、国家与分区 第二节东亚(△日本) 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20°N-50°N 经度位置:80°E—140°E

2.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3.特点: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二、地形与河流 1、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多种多样: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2、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河流短促 三、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着 (成因?特点?) 气候有海洋性、过渡性、大陆性

知到全套答案世界经济地理之一带一路参考答案公众号.docx

知到全套答案世界经济地理之一带一路参 考答案公众号 问: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的是()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问:水晶项链与铅玻璃项链最容易的区分方法是用()。 答:偏光镜 问:剩余劳动 答: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问:死亡指生命活动不可逆的终止,包括心死亡和脑死亡。 答:对 问:“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主角是?

答:贾雨村 问:下列哪部影片属于韩国的纯情片。 答:八月照相馆 问:王元化和张可一起度过了艰难的生活,其中王元化一共有两次心因性精神病爆发,第二次是在()期间。 答:文革爆发 问:对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进行总体解释的学者有梁启超。() 答:× 问:The speaker talks mainly about what's going on in the brains of adults. 答:× 问:中国在历史上的不同称谓反映了当时的国力、民族、文化的影响。() 答:√ 问:照明灯开关应接到灯的 答:相线 问:照明电网的铺设应该归功于爱因斯坦。 答:错误 问:照片中的光线由( )、灰度、正常、明度四部分组成。

答:第一空:暗度 问:照片中没有具体的人物。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在人类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物体,通过它反映了人类生存的某一种方式,我们依然可以把它称为()摄影。 答:人文 问:照射杨氏双缝是扩展光源,它的宽度为b,可以把它视为许多平行于双缝的细线光源的非相干叠加。() 答:正确 问:堆藏地点要在地势较低、坑洼且排水不好的地方 答:错 问:堆垛起重机是可以在自动化仓库的高层货架之间或高层码垛货场完成取送、堆垛、分拣作业的起重机。 答:对 问:堆积单位的代名词是()。 答:层位 问:堆积单位在堆积先后次序中的特定位置叫做层位。() 答:正确 问:堆积的厚度随着遗迹的不同一般是不同的。 答:正确 问: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rate for women is higher than the rate for men. 答:√ 问:在云南省的这些优良品种中,有 5 个国家级良种,其中 3 个有性系为() 答: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 问:“意境”最早是由谁提出?()

世界经济贸易地理试卷

《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卷 课程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题,共15分) 1、下列是电子信息产品的第一消费大国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中国 D 、德国 2、下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贸易额最多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高粱 C 、稻谷 D 、玉米 3、国际贸易运输方式按照运量大、成本低顺序排位,应该选择( ) A 、海水上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B 、海上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 C 、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 D 、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 4、下列被称为“石油海峡”的是 A 、马六甲海峡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国际贸易2010级 考试方式及要求: 闭卷考试

B、霍尔木兹海峡 C、曼德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5、下列航区海运航线货物吞吐量居首位的是 A、太平洋航区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下列属于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 A、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 B、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太航线 C、西北欧、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D、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7、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是 A、韩国 B、日本 C、中国 D、德国 8、我国首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 A、中东地区 B、非洲地区 C、亚太地区 D、俄罗斯 9、下列经济组织的总部不在华盛顿的是 A、IMF B、NAFTA C、IBRD D、WTO 10、下列不属于世界主要飞机生产国 A、美国, B、德国, C、俄罗斯 D、韩国 11、东盟最大的经济体是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新加坡 12、下列不属于欧元区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 13、下列城市属于世界重要的证券交易中心的是 A、苏黎世 B、新加坡 C、芝加哥

高二区域地理-亚洲导学案

高二世界地理第三章亚洲概述 使用时间:2014年 10 月 13 日编写人:李刚使用:高二(11.12)班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二、重难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课前预习案 (一)亚洲的位置和分区 1.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 东西半球的。 2. 海陆位置:东临、北临、 南临,西侧通过黑海、与 大西洋相通。 3. 纬度位置:地处10°S~80°N之间,南北跨纬 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自北往南 被、、三条特 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 带。 4. 经度位置: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上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 相对位置: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与为界,西南以、红海、与为界。 6. 亚洲的分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南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国家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等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1. 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地势中部 、四周 。中部地形以 、 为主,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大陆的边缘多 和 。 (2)主要的地形区:G 山脉,H 山脉,I 山脉,J 山脉,K 山脉,D 高原,E 高原,F 高原, B 高原,A 高原。 2. 气候 (1)特征:复杂多样、 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2)主要的气候类型:A 处 气候,B 处 气候,E 处 气候,X 处 气候,Q 处 气候, W 处 气候。 3. 河流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的河流:L ,M ,N ,O ,P ,Q ,R ,S ,T 。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亚洲有 、 、 、 、 、 6个国家。 2.经济发展差异: 亚洲除 、 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如 、 、马来西亚等,经济发展较快。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 ,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服饰 舞蹈 礼仪 亚洲图 X W 众多的民族 不同的自然环境 经济技术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 多样的 地域文 化 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阿 拉伯文化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世界经济地理课程论文The world economic geography(Thesis) (2011年9月—11月) 题目:法国的优劣势产业分析 分院:经管分院 专业:08国贸 班级:三班 学号:20080510610329 学生姓名:陈华东 指导教师:方丽 起讫日期:2011年9月—11月

摘要 法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第五大贸易国、第四大对外援助国、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2006年有38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是我在欧洲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 关键词:法国、经济体、贸易国、投资、资源、技术 一、法国的优势产业 (一)、航空 法国航空工业领域技术非常系统和全面,主要包括大型民用客机、运输机、军用战机、军用直升机等整机系统以及包括飞机发动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 其中,民用航空领域的空中客车公司虽系法、德、英、西联合体,但是在原法国飞机公司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法国占据主导地位。除了整机设计、制造和集成组装外,关键环节技术方面的复杂电子系统和关键部件的飞机发动机均由法国制造或集成制造。 成立于1992年的欧洲直升机公司,是世界上负载较重直升机制造商,目前以占据世界市场的50%而位居全球第一。 达索(DASSAULT)飞机制造公司曾以生产幻影战斗机闻名遐迩,目前是欧洲唯一的小型喷气式商务客机制造商,在业内分得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 法国赛峰集团旗下的斯奈克玛(SNECMA)公司为发动机专业制造商,产品包括民用发动机、军用发动机以及航天发动机。民用发动机系列中包括供给波音737和空客A320、A340的CFM56;专供波音777的GE90;供给波音 747和A330的CF6以及专门供给A380的新型GP7200等。在民用飞机发动机领域,赛峰集团居世界第一,是空客、波音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约占空客70%和波音50%的发动机市场。 (二)、航天 法国航天工业发展一方面融合于欧洲空间局,另一方面则保持着自己的独立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作业题】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选做) ◆填空题(选做) ◆简答题(选做) ◆判图题(必做) ◆实练题(必做) ●布置作业时间:09月19日,统一上交作业时间:09月30日晚24时。 ●交作业模式:所有同学均采用电子版,直接做到每题要求的合适位置上。最 后交作业的WORD文档标题为:某某班+第一章作业+学号+姓名+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A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E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A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D)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7.下列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ABCDE )。 A.旅游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商业地理学 E.农业 地理学

8.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经地学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9.下列属于系统的特征的有 ( ABCD )。 A.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子系统目标服从高层次系统的目标 C.系统的结构性表现为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秩序 D.为了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关于抽样考察与典型考察,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二者都是非全面的考察方式 B.抽样考察对考察对象是有意识的,典型考察对象却是任意的 C.典型考察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D.二者都可克服全面考察工作量大的缺点,轻便灵活,节约人财物 二.填空题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2.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介于、和的一门边缘科学。 3.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泒和泒。 4.1760年,俄国学者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词,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本质及其构成,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科的形成。 5.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 6.经地学科体系包括的经济地理学和的经济地理学。前者又叫 或普通经济地理学,后者又叫经济地理学。 7.交通运输两重性表现为:既是工农业生产的,又是一个的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