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27

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教师讲解会认、会读、会写等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做识字活动,想象、体会日月潭的美丽风景。学生能够提高朗读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能够掌握识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色彩,体会春天的美丽,培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掌握 语文:学生能够会认、会读会写“朦胧“等字词。

2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展/提高学生

语文:学生能够提高朗读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三)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引导启发法,配以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引导启发法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这节课我会以问题为主线,引 导学生主动发现课文中的知识。这样,既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又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

(进行歌曲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怎样的?你们知道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吗?请说一说,看谁说得多?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恰当的示例促动了学生积极地思维,使学生 以迫切的心情渴望新知识的学习。

2.讲授新课

引入字词:老师把小朋友喜欢的词语都搜集在一起了,想认识一下吗?请看大屏幕。小朋友们其中哪些词语你会读了?先小声读一读,在把你认识的读给大家听?

A :学生自读:你会读哪些词

B :合作学习:先像同组的同学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的,请别的小朋

27 友来帮忙

C:简单释词:小朋友,有哪些词不懂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D :朗读课文:春天这么美,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的读一读吧!

3.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主要是对第二部分的重难点进行练习。这样设置习题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 巩固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看图识生字

(2) 因材施教(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 及时反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4.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采用解析板书的方法小结整合,展示......知识,总结/提高. 方法/能力,提升……情感。通过带动全班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作业布置

1、体现重难点的课后练习

2、日常生活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任务。

同学们,下课后大家试着找一找春天,说一说春天,画一画春天,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交流展示。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 ,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例如:

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模板.doc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内容】: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A ()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基础。 B

小学教师评职称个人业务自传 范文模板

小学教师评职称个人业务自传范文模 板 导读:本人于1995年7月毕业于福州艺术师范学校,同年8月因毕业各项考核,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分配到平潭县实验小学任教专职美术教育至今... 以下是中国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评职称个人业务自传 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小学教师评职称个人业务自传 本人于1995年7月毕业于福州艺术师范学校,同年8月因毕业各项考核,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分配到平潭县实验小学任教专职美术教育至今,其间担任过辅导员、副班主任等职。现任教二年段的美术教育工作及一年二班的副班主任工作。在参加工作十几年中,得到了我校许多老教师尤其是我们行政领导的帮助,在增长自己综合能力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现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模范执行学校行政的各项决议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终于在2004年6月我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由于本人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能胜任小学所有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搜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理论教学从理论上解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教学效果评价良好,并能根据新课改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独立编写切实可行教案的能力,主动积极参加新课改研讨,独立撰写教育论文。任职期间,曾撰写多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其中电化手段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被县小学教育研究会汇编;更新美育观念,培养创造能力在实小人的足迹一书汇编。《论美术课堂中的实践教学儿童画创作》获得2007学年度教育教学研讨会三等奖。任职以来,曾指导***、***老师,使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美术教学,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教育工作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它的成败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幸福。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正是影响这个意义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工作能力。本人能熟练地运用教育原则、方法,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正面教育,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善于根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笔试40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案例!

【教师资格证】笔试40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案例! 教师资格笔试备考初期大家都会把握不准教学设计,因为没有写过教案,更没有上课经验。笔试中的教学设计题这40分的确不好拿!因此,今天小编带来万能的教学设计答题模板,赶紧学起来,稳拿40分! 1教学目标 1.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 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是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2. 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3. 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ps. 大家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必考!) 2教学重点难点 1. 何为重点 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 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一、语文 (一)文本分析 基本结构: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模板内容(一般文章):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文(准确、优美、形象、生动、质朴、简洁),通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模板内容(诗歌):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认识XX字,学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阅读/分小组讨论….方式,学会用XX修辞、语言,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观察/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体会到….之美/之富足,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写字指导 (1)看。学生仔细观察汉字,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情况,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说。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尤其交流写时应注意什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规范表达汉字的相关名称,或肯定,或强调,或纠正,与学生一同发现汉字的特点,为写夯实基础。 (3)教师范写,学生临空模仿。 (4)写。学生首先试写一、两个,再与其他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知道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还有不足;最后练写。 (5)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展示优秀作品。 2.一般阅读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观导入:为学生们呈现景色的图片、视频 模板: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一段视频),(展示图片或视频后询问)大家觉得美不美?大家知道这是哪里么?我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美丽的xxx。 问题导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模板:同学们!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设计理由】: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贴近生活,引发学

教师资格考试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内容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进行简要解析。 此题共设置三道问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从历年真题分析情况看,共有9种出题角度,主要涉及识字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三个课型。以下9种出题角度中,5、6、7、8四个角度其实是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主要学会写整个教学过程并能够正确写出每部分的设计理由即可,其中识字课和阅读课比较相近,所以可以以统一方式进行作答,写作课比较特殊,单独方式作答。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 等标点符号。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处理“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会认、读、写小数。 3.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表示长度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收集信息,引入小数。 1.整理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信息。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逛超市或采用别的方法收集一些物品的价格,下面请同学们汇报收集到的商品的价格。(学生口述,教师板书。)一块橡皮0.2元一本笔记本3元一袋三全汤圆7.60元一个书包45元一管佳洁土牙膏10.55元一卷彩笛卷6元 2.对比整数和小数的特点。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组织学生把这些商品的价格进行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像3、45、6这样的数都是以前学过的整数。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另一类数的特点。 3.揭示课题。教师告诉学生:像0.2、7.60、10.5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其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擦掉整数价格)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认识小数。 1.读、写小数。 (1)学生尝试读小数。教师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读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一位一位的读,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尤其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不要受整数部分读法的影响。) (2)教学写小数。学生练习写小数。(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谈话:这几种商品的价格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知道它具体表示多少钱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直接板书在整理的小数后面。)0.2元2角7.60元7元6角10.55元10元5角5分提问: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练习: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3.教学例1。 (1)谈话引出生活中的小数。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小数?(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第2题)谈话:看来,小数不仅可以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参考模板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 )等( )个生字,会读认( )等( )个生字,掌握( )等词语的用法。 2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 )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文中( )的知识点,突破课文重点。 2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体味文章( )思想感情,突破课文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课文对(内容风光人物意象)赞美 2感悟文章( )的思想感情,产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或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对( )的兴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1了解( )的( )知识。懂得( )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感受由( )而产生( )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法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引起学生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图片视频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形成( )的观察方法、描写顺序。导入新课。(学习生字词)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问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并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老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识字方法,如部首归类法记忆“”字趣法记忆“”等,强调写字姿势写字习惯。 3、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4、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就文章大意同桌展开交流。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二)在10分钟内快速默读第二小节,通过圈点勾画,划出“”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三)教师示范朗读第三小节,请学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顿。 1、通过寻找段落的(动词)重音,说说你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重点阅读“”句子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 )把握文章脉络和内容,体味感情。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学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三、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各科目教学设计模板(全)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各科目教学设计模板(全)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一、文本特点 问法: ①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②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③分析本文景物描写特点 答案模板: 本文是一篇()文,采用了()修辞或()说明方法,用词/语言(),通过()顺序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事/某故事/地方的优美景色),从中悟出了()的道理,或抒发了()的情感。 补充: 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二、拟定教学目标 A.识字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识xx字,会写XX字,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阅读法/小组讨论)等形式学会运用

XX等修辞手法进行学习,提高XX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 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B.写作课 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XX的真情实感,能够正确运用xx标点符号。 2.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通过观察讨论和会议的形式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与书面表达,源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亲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A.识字阅读课 1.重点:掌握...字、词,掌握...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 2.难点:能够运用....的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 B.写作课 1.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写作 2.难点:敞开心扉,真实说出内心想法表达真情实感 四、导入设计 (1)多媒体导入 ①开课之初,利用课件/多媒体给学生展示_______的视频/图片/音乐,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 型教学设计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特色题型。由于考试时间所限,教学设计题一般仅要求设计教案的局部内容或教学活动过程若干环节,一般不要求考生完成完整的课时教学方案设计。考生所应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与任务,与试题分数权重相匹配。 从测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题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活动过程的模拟与简化,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其基本结构形式是:情境+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情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内容及相关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环境等,其中,教学内容一般选自中小学各科课标教材,适合进行教学设计,与考生报考的任教课程一致。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属于试题设问,是考生应按照规定具体完成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同于对问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的回答,均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是考生进行教学设计所完成的任务。例如,2011年下半年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材料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磁感应”的内容标准。 材料2:某高中物理课标教材“电磁感应”一节为“科学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究1、探究2、探究3(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电路和磁场等知识。 教学设计的要求与任务是: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分析教材中“探究2”在“电磁感应”一节课中的作用;完成“探究3”的教学片断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2014年下半年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试卷中的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试题给出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 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师资格证教案经典模版

教案标准格式 一、标题(课时)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1、旧课复习(时间) 2、新课内容(时间) 3、新课小结(时间) 四、作业 五、教学后记 教案(首页)

附件3:参考教案格式 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音像讲解等。

教案参考格式 教案是体现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做好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工作,促进教案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案编写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页上的课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应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开课时间、适用年级、专业、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案扉页要求:应填写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二)设计编写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包括:章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与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 在编写教案时应突出以下要点: 第一,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反映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教授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层次;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素质教育。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第三,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须按要求编写教案。 第四,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本章节教学效果反映的总结、分析,可以全面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肯定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教案写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教案写作 (一)形式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体现,有相对的格式与要求。教案的格式主要包括文字叙述式、表格式两种。 1.文字叙述式 这是一种基本上全部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教案形式,在日常教学的应用最为广泛。 2.表格式 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教案形式,一般有学校发给教师。 (二)主要内容 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反思与评价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学设计不必具有固定的形式。 1.基本内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10)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2.教学过程的步骤 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①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②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③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①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②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③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4)归纳小结 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5)作业安排 ①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②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三)主要作用: 1.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不认真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最终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教材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

教师资格证考试 完整-教学设计(初中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

完整的教学设计: 一、分析教材和学生 1. 分析教材: (1)懂: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 (2)透:透彻教材构成结构,重难点以及掌握知识的逻辑 (3)化:教师的思想感情要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在一起 2. 分析学生 (1)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质量 (2)学生的兴趣和思想状况 (3)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4)基于以上三点,预测学习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困难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或解决(这一点经常用于教案设计中的difficult points) 二、确定教学目标(这一部分内容用于教案设计中的teaching objectives) 1. 知识目标:(1)语音、(2)词汇、(3)语法,(4)话题(具体看表格中要求) 2. 技能目标:(1)听(2)说(3)读(4)写 3. 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做的行为和采用的方法 (2)调控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调整,采用新办法的策略 (3)交际策略:增加交际机会,提高交际有效度的策略 (4)资源策略:采用多方资源的策略 4. 情感态度:提升学生兴趣,合作能力,和坚持学习的态度 5. 文化意识:了解国外的文化,比如表示礼貌的用语,用餐习惯等等。 敲黑板:::在完成设计教案teaching objects的时候,这五个方向不一定同时出现,基本分为: 范例一;teach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and skill objectives A. ……. B. ……… (2)process objectives (3)emotion objectives

范例二:teach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objectives A. ……. B. ……… (2)skill objectives A. ……. B. ……… (3)emotion objectives 三、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这一部分内容用于第五部分教案设计中的activities and justification) (这一部分内容有可能用于第四部分教案评估中,用于判断所给教案采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特点是什么,优缺点是什么,并提出修改方案) 四、设计教学过程:warming up-main part-summary and homework warming up(lead in) 1. 目的: (1)指向作用:是学生集中注意,明确学习任务和课程话题 (2)激发作用:激发求知,启发思维,产生兴趣 (3)铺垫作用:联系旧知,以做铺垫。 (4)沟通师生情感:良好的导课是接通师生信息的桥梁 2. 方法: (1)利用多媒体方式:图片,音乐,视频等+书面记录或口头讨论 例一: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of sb or about sth: …………………… 例二:a. Play the Jurassic Park VCR, let the students have intuitive impressions on the dinosars b. Lead in the topic of describing people and objects by filling the chart below(后面附有表格)

小学英语教师教案模板

小学英语教师教案模板 【篇一:小学教师英语新备课模板】 【篇二:小学英语教案模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型的交际训练课,我借助“任务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大纲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介绍他人的句型: ② this is.. 2、学习认读单词: grandfather , grandmother, ①、使学生能够根据指令做动作。 ②、根据图片和情境说出单词和句子。 ③、在图文或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做游戏、敢干开口,乐于模仿,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从而意识到交流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 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自由参与和创新,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文化意识目标: 能够恰当使用英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问候语,了解英语国家中介绍他人的方式并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1、介绍他人的句型this is …… 2、对情境进行模仿,创新。 我主要通过感知新教材——设置——灵活运用这三个主要步骤来突破教材重难点的。在教学开始让学生以旧带新引入新知,通过对教

材的了解感知新任务,并在教师用红灯,头饰、图片、录音等多种 媒介的感官刺激下实现对知识的体验和实践最后在真实的生活情境 中运用、实现能力的发展。 说教法和学法: (一)小组活动学习法 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事先用表示家庭成员名称的单词命名,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匀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 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 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 习的环境。 (二)情境教学法 我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在单词和句型练习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在表演中带 上饰演家人的头饰,在加生活化的录音为学生设置了真实而有效的 场景激发了想说的愿望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分别采用了师评、组评、自评为主要方式,课上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 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 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我把本课教学模式设置为 激趣设境——语言交流——人格发展 下面说一下教具的安排和使用: 依据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了电子零、照片、头饰、幻灯、 录音、竞赛板、贴画、小礼物等媒体设计教学,学习则利用自制的 组标、头饰、家庭照等媒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说课堂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热身——新知——趣味操练——巩固练习。 step1 课前热身 1)电子琴伴奏演唱father and mother 渲染课堂气氛 2) 出示组标并请四个学生到讲台前,背对学生戴上father , mother , brother , sister 的头饰,猜一猜他到底扮演的是哪一角色。 3)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对话表演。(小组活动)

【免费下载】清众教育 国考教师资格证 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模板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想要写好教学设计,我们先要给他下个定义。所谓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呢? 一、课前精心设计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这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预设出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学习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识基础。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教师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学生拉回来“跟着重复”的现象,这都是重视现实起点不够造成的。所以在备课前,我们更应该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备课更有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我想要理清下列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那些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3)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

教师资格证考试如何应答教学设计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如何应答教学设计题 xx教师资格证考试迫在眉睫,出guo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考试:如何应答教学设计题”,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的更新网。 教学设计有五个要素,即:教学任务及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 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明确了这些,我们就分别说说这些要素在答题中如何体现。 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 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答题要求: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 教学目标 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 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答题要求: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 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 答题要求:答出选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 答题要求:体现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 教学评价 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答题要求: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真实评价。 说了这么多,给大家一个模板吧~但是在考试中要灵活使用哦~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天地人》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天地人》 设计理念: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与内容和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二、贯彻教学目标制定的标准性原则,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教科书为依据,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三、贯彻目标导向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环节,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媒体等等,实现以学定教和教学化。 四、采用反馈纠正策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结果和思维过程,以此为依据调整教与学,实现顺学而导。 五、教师是教的主体,通过依据目标设计并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实现教师的教;学生是学的主体,通过依据目标设计并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确立其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探究学习的精神和掌握探究学习的方式。 教科书分析: 一、这是一篇识字课文,全文由6个单音节词组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人与人、人与天地的认识。 二、这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也是学生首次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换言之,这篇课文的学习将会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这是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学习的识字课文,学生没有汉语拼音为拐棍正音,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基础,以及教师反馈正音

和示范,就成为了识字和朗读教学目标达成的策略。 学情分析: 一、课文的6个单音节词,是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学生通过各种媒介对它们音、形、义有所认识、了解,这是我们组织教学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 二、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课文,他们对课文构成的各部分及其功用是不了解的,这对组织教学会产生不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幼儿园游戏活动转换成现在的课堂学习,课堂常规、良好的学习习惯虽通过“我上学了”的学习有所了解和学习,但仍需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而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是实践养成的起步,从落实三维目标的角度思考,从育人的目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这篇课文特别重要的教学目标(注:由于这一维教学目标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都有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不需要叙写。)。落实这一个教学目标的抓手是加强课堂管理。 加强课堂管理的策略,可以在每环节、步骤转换时,根据具体实际,通过顺口溜、口诀等形式,教师说前半句或起句,学生齐说后半句或续句,以提醒落实。如唤起注意、集中精神,可用“一二三,快坐好!”“小眼睛,看黑板!”又如要用铅笔了,教师说“拿起笔”,学生接续“挺起胸,脚平肩,一尺、一寸要做好!”用完铅笔,要转下个环节学习了,可说“小铅笔,快回家!”这些顺口溜、口诀在教学设计中不需要撰写,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操作。 由于一上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案模板

教案编号:2013305005 课程名称:《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第七章推销概述课程性质:必修 授课方式:理论教学 适用专业、年级:市场营销专业、2013级 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学时和周数:总学时:36学时;周学时:2学时;本教案学时数:2学时、周数:第九周 编写时间:2013年11月 教学设计: Ⅰ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掌握推销的职能、特点及推销的原则。 2、熟悉推销与营销的关系、推销人员的职业能 力。 3、了解推销的含义。 Ⅱ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七章推销概述(2学时) 第一节推销的内涵和特征(1学时)【一、导入】(5分钟) 简单介绍推销由来,并列举女大学生另类创业的例子,导入正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举几个例子,让学生看看是不是推销现象, 从而引出推销概念) 一、推销的概念(板书) 二、推销的特点*(板书) 1、主动性 2、特定性 3、灵活性 4、双向性 三、推销的原则#(板书) 1、满足顾客需求 2、双赢原则 3、尊重顾客原则 4、人际关系原则 四、推销的职能*(板书) 1、传递信息 2、销售产品 3、提供服务 4、反馈信息 五、区别几个概念(教学拓宽) (一)推销与营销的区别 (二)直销与推销的区别 (三)直销与传销的区别 【三、小结】(5分钟) 【四、讨论及布置作业】(5分钟) 推销的目的是什么?推销人员应该如何进行 推销? 第二节推销人员的素质与能力(1学时) 【一、导入】(5分钟) 从大众对推销员误解切入正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推销人员的职业素质(板书) (一)充满热诚 (二)积极进取 (三)态度乐观 (四)知识广博 (五)善于沟通 (六)身体强健 二、推销人员的职业能力*(板书) (一)观察能力(一个练习:观察能 力) (二)理解、判断和决策能力 (三)社会交际能力 (四)灵活的应变能力 三、推销人员的基本礼仪(板书) (一)仪表礼仪 (二)举止礼仪 (三)谈吐礼仪 (四)名片使用礼仪 【三、小结】(5分钟) 【四、讨论及布置作业】(5分钟) 案例分析:10岁卖花童给营销总监上一堂推 销课 思考:试分析小男孩成功的原因 Ⅲ本章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课件教学 Ⅳ主要参考书目: 王若军编著,谈判与推销,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7 谭一平编著,现代推销实务与案例分析,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简彩云主编,推销与谈判,上海: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8 Ⅶ本章的讨论题、思考题和习题 {PS}*为本章重点,#为本章难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