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初二数学 数学勾股定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 数学勾股定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 数学勾股定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 数学勾股定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 数学勾股定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B C ∠=∠=,DAB ∠与ADC ∠的平分线相交于BC 边上的M 点,则下列结论:①90AMD ∠=;②1

=2

ADM ABCD S S ?梯形;③AB CD AD +=;④M 到AD 的距离等于BC 的1

3

;⑤M 为BC 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已知长方体的长2cm 、宽为1cm 、高为4cm ,一只蚂蚁如果沿长方体的表面从A 点爬到B′点,那么沿哪条路最近,最短的路程是( )

A .29cm

B .5cm

C .37cm

D .4.5cm

3.如图,ABC 中,有一点P 在AC 上移动.若56AB AC BC ===,,则AP BP CP ++的最小值为( )

A .8

B .8.8

C .9.8

D .10

4.已知,如图,ABC ,点,P Q 分别是BAC ∠的角平分线AD ,边AB 上的两个动点,

45C ?∠=,6BC =,则PB PQ +的最小值是( )

A .3

B .23

C .4

D .32

5.如图,透明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4 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4 cm 的点A 处,若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15 cm ,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 )cm .

A .9

B .10

C .18

D .20

6.以线段a 、b 、c 的长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3,b=4,c=6

B .a =1,b=2,c=3

C .a =5,b=6,c=8

D .a =3,b=2,c=5

7.如图是我国数学家赵爽的股弦图,它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l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 ,较长直角边长为b ,那么()2

a b +值为( )

A .25

B .9

C .13

D .169

8.如图,分别以直角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123,,S S S 表示,若27S =,32S =,那么1

S =( )

A .9

B .5

C .53

D .45

9.如图,已知AB 是线段MN 上的两点,MN =12,MA =3,MB >3,以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 ,以点B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N ,使M 、N 两点重合成一点C ,构成△ABC ,当

△ABC为直角三角形时AB的长是()

A.3 B.5 C.4或5 D.3或51

10.小明学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无理数的点的方法后,进行练习:首先画数轴,原点为O,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数2的点A,然后过点A作AB⊥OA,使AB=3(如图).以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P,则点P所表示的数介于( )

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

二、填空题

11.如图,∠MON=90°,△ABC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当A点从O点出发沿着OM向右运动时,同时点B在ON上运动,连接OC.若AC=4,BC=3,AB=5,则OC 的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2.如图,在△中,,∠90°,是边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中,OA=4,OB=3,C点与A点关于直线OB对称,动点P、Q分别在线段AC、AB上(点P不与点A、C重合),满足∠BPQ=∠BAO.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OP的长度是_____.

14.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一腰上的高为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___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1的直角边OA在x轴上,点A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1为直角顶点,OA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再以点A2为直角顶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依此规律,则点A2018的坐标是_____.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矩形内一动点P使得S△PAD=1

3

S矩形ABCD,则

点P到点A、D的距离之和PA+PD的最小值为_____.

17.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18.Rt△ABC中,∠BAC=90°,AB=AC=2,以AC为一边.在△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则线段BD的长为_____.

19.如图,长方形ABCD中,∠A=∠ABC=∠BCD=∠D=90°,AB=CD=6,AD=BC=10,点E为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若△ABE与△A′BE关于直线BE对称,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AE 的长为______.

20.如图,在△ABC 中,∠C =90°,∠ABC =45°,D 是BC 边上的一点,BD =2,将△ACD 沿直线AD 翻折,点C 刚好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若P 是直线AD 上的动点,则△PEB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ABC 中,AB =30 cm ,BC =35 cm ,∠B =60°,有一动点M 自A 向B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自B 向C 以2 cm/s 的速度运动,若M ,N 同时分别从A ,B 出发.

(1)经过多少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 (2)经过多少秒,△BMN 为直角三角形.

22.阅读与理解:

折纸,常常能为证明一个命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例如,在ABC 中,AB AC >(如图),怎样证明C B ∠>∠呢?

分析:把AC 沿A ∠的角平分线AD 翻折,因为AB AC >,所以,点C 落在AB 上的点

C '处,即AC AC '=,据以上操作,易证明AC

D AC D '△△≌,所以AC D C '∠=∠,

又因为AC D B '∠>∠,所以C B ∠>∠. 感悟与应用:

(1)如图(a ),在ABC 中,90ACB ∠=?,30B ∠=?,CD 平分ACB ∠,试判断

AC 和AD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b ),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6AC =,8AD =,

12DC BC ==,

①求证:180B D ∠+∠=?; ②求AB 的长.

23.定义:如图1,点M 、N 把线段AB 分割成AM 、MN 和BN ,若以AM 、MN 、BN 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

(1)已知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若2AM =,3MN =,求BN 的长; (2)如图2,在Rt ABC △中,AC BC =,点M 、N 在斜边AB 上,45MCN ∠=?,求证: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提示:把AC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

90?);

(3)在(2)的问题中,15ACM ∠=?,1AM =,求BM 的长.

24.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0)O ,(6,0)A ,(0,3)C ,动点F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 向终点C 运动,运动

2

3

秒时,动点E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O 向终点O 运动,当点E 、F 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1)OE =_________,OF =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当1t =时,将OEF ?沿EF 翻折,点O 恰好落在CB 边上的点D 处,求点D 的坐标

及直线DE 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点M 是射线DB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 作直线DE 的平行线,与x 轴交于N 点,设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kx b =+,当点M 与点B 不重合时,设

MBN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5.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90B ∠=?,16AB cm =,20AC cm =,P 、Q 是

ABC ?的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

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A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s .

(1)则BC =____________cm ;

(2)当t 为何值时,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CQ =_________?

(3)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直接写出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26.如图,△ABC 中,90BAC ∠=?,AB=AC ,P 是线段BC 上一点,且045BAP ?<∠

(2)设∠BAP 的大小为α.求∠AD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延长CD 与AP 交于点E,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BD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7.如图,点A 是射线OE :y =x (x ≥0)上的一个动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B ,过点B 作OA 的平行线交∠AOB 的平分线于点C .

(1)若OA =52,求点B 的坐标;

(2)如图2,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CH ⊥OE 于点H ,求证:CG =CH .

(3)①若点A 的坐标为(2,2),射线OC 与AB 交于点D ,在射线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ACP 与△BDC 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在(3)①的条件下,在平面内另有三点P 1(2,2),P 2(2,22),P 3

(2+2,2﹣2),请你判断也满足△ACP 与△BDC 全等的点是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点)

28.如图1,△ABC 中,CD ⊥AB 于D ,且BD : AD : CD =2 : 3 : 4, (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

(2)已知S △ABC =40cm 2,如图2,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线段BA 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速度沿线段AC 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 设点M 运动的时间为t (秒), ①若△DMN 的边与BC 平行,求t 的值;

②若点E 是边AC 的中点,问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MDE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备用图

29.在ABC ?中,90ACB ∠=?,6AC BC ==,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射线DC 上一点,DF DE ⊥于点D ,且DE DF =,连接CF ,作FH CF ⊥于点F ,交直线

AB 于点H .

(1)如图(1),当点E 在线段DC 上时,判断CF 和FH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2),当点E 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时,问题(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如果成立,请求出当ABC △和CFH △面积相等时,点E 与点C 之间的距离;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0.已知,矩形ABCD 中,AB =4cm ,BC =8cm ,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垂足为O .

(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 (2)如图1,求AF 的长.

(3)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点P 的速度为每秒1cm ,设运动时间为t 秒.

①问在运动的过程中,以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请求出运动时间t 和点Q 的速度;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速度为每秒0.8cm ,当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过M 作ME AD ⊥于E ,得出12MDE CDA ∠=∠,1

2

MAD BAD ∠=∠,求出

1

()902

MDA MAD CDA BAD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MD ∠,即可判

断①;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MC ME =,ME MB =,即可判断④和⑤;由勾股定理求出DC DE =,AB AE =,即可判断③;根据SSS 证DEM DCM ???,推出

DEM DCM S S =三角形三角形,同理得出AEM ABM S S =三角形三角形,即可判断②. 【详解】

解:过M 作ME AD ⊥于E ,

DAB ∠与ADC ∠的平分线相交于BC 边上的M 点,

12MDE CDA ∴∠=∠,1

2

MAD BAD ∠=∠,

//DC AB ,

180CDA BAD ∴∠+∠=?,

11

()1809022

MDA MAD CDA BAD ∴∠+∠=∠+∠=??=?,

1809090AMD ∴∠=?-?=?,故①正确;

DM 平分CDE ∠,90()C MC DC ∠=?⊥,ME DA ⊥,

MC ME , 同理ME MB =,

1

2

MC MB ME BC ∴===

,故⑤正确; M ∴到AD 的距离等于BC 的一半,故④错误;

由勾股定理得:222DC MD MC =-,222DE MD ME =-,

ME MC =,MD MD =, DC DE ∴=, 同理AB AE =,

AD AE DE AB DC ∴=+=+,故③正确; 在DEM ?和DCM ?中DE DC DM DM ME MC =??

=??=?

()DEM DCM SSS ∴???,

DEM DCM S S ∴=三角形三角形 同理AEM ABM S S =三角形三角形, 1

2

AMD ABCD S S ∴=三角形梯形,故②正确;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垂直定义,直角梯形,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

2.B

解析:B 【分析】

要求长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长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 【详解】

解:根据题意,如图所示,最短路径有以下三种情况:

(1)沿AA ',A C '',C B '',B B '剪开,得图1:

22222(21)425AB AB BB '=+'=++=;

(2)沿AC ,CC ',C B '',B D '',D A '',A A '剪开,得图2:

222222(41)42529AB AC B C '=+'=++=+=;

(3)沿AD ,'DD ,B D '',C B '',C A '',AA '剪开,得图3:

222221(42)13637AB AD B D '=+'=++=+=;

综上所述,最短路径应为(1)所示,所以225AB '=,即5cm AB '=.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最短路径问题,将长方体从不同角度展开,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解.

3.C

解析:C 【分析】

由AP+CP=AC 得到AP BP CP ++=BP+AC ,即计算当BP 最小时即可,此时BP ⊥AC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BP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P+CP=AC ,

∴AP BP CP ++=BP+AC ,

∴BP ⊥AC 时,AP BP CP ++有最小值, 设AH ⊥BC ,

∵56AB AC BC ===, ∴BH=3, ∴224AH AB BH =-=,

∵11

22

ABC

S BC AH AC BP =

?=?, ∴

11

64522

BP ??=?, ∴BP=4.8,

∴AP BP CP ++=AC+BP=5+4.8=9.8,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最短路径问题,正确理解AP BP CP ++时点P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4.D

解析:D 【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 是线段QE 垂直平分线,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PB PQ +最小值为BE ,最后根据垂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 的最小值即可得. 【详解】

如图,作QE AD ⊥,交AC 于点E , ∵AD 平分∠BAC , ∴∠BAD=∠CAD ,

AD ∴是线段QE 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PQ PE ∴=

PB PQ PB PE ∴+=+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当点,,B P E 共线时,PB PE +最小,最小值为BE 点,P Q 都是动点

BE ∴随点,P Q 的运动而变化

由垂线段最短得:当BE AC ⊥时,BE 取得最小值 在Rt BCE ?中,456,C C B ∠=?=

2

32BE CE ∴==

=即PB PQ +的最小值为32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点,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确认PB PQ +的最小值是解题关键.

5.C

解析:C 【分析】

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 关于上边沿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 的长度为最短路径15,构造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底面周长的一半,乘以2即为所求. 【详解】 解:如图,

将容器侧面展开,作A 关于EF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则'A B 即为最短距离, 根据题意:'15A B cm =,12412BD AE cm =-+=,

2222'15129A D A B BD ∴--'==.

所以底面圆的周长为9×2=18cm.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B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A 、222346+≠,C 、222

568+≠,D 、2

2

2

2+≠

,故错误;

B 、2

2

2

13+

==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勾股定理的定理与运算.

7.A

解析:A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22a b +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求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ab 的值,然后根据()2

222a b a ab b +=++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13a b +=,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

4131122

ab ?=-=,即212ab =, 则()2

222131225a b a ab b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式,正确根据图形的关系求得22a b +和ab 的值是关键.

8.A

解析:A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与正方形的性质解答. 【详解】

解:在Rt △ABC 中,AB 2=BC 2+AC 2, ∵S 1=AB 2,S 2=BC 2,S 3=AC 2, ∴S 1=S 2+S 3. ∵S 2=7,S 3=2, ∴S 1=7+2=9.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9.C

解析:C 【分析】

设AB =x ,则BC =9-x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到x 的取值范围,再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计算解答. 【详解】

解:∵在△ABC 中,AC =AM =3, 设AB =x ,BC =9-x ,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

3939x x

x x +-??

+-?

>>, 解得3<x <6,

①AC 为斜边,则32=x 2+(9-x )2,即x 2-9x +36=0,方程无解,即AC 为斜边不成立,

②若AB 为斜边,则x 2=(9-x )2+32,解得x =5,满足3<x <6, ③若BC 为斜边,则(9-x )2=32+x 2,解得x =4,满足3<x <6, ∴x =5或x =4;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等,分类讨论和方程思想是解答的关键.

10.C

解析:C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再根据无理数的估算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由作法过程可知,OA=2,AB=3, ∵∠OAB=90°,

==, ∴P

<

∴34<<,

即点P 所表示的数介于3和4之间,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无理数的估算,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以及无理数估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5 【解析】

试题分析:取AB 中点E ,连接OE 、CE ,在直角三角形AOB 中,OE=AB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CE=AB ,利用OE+CE≥OC ,所以OC 的最大值为OE+CE ,即OC 的最大值=AB=5.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2.

【解析】如图,过点作⊥

于点,延长

到点

,使

,连接

,交

于点

,连接

,此时

的值最小.连接,由对称性可知∠

45°,

,∴ ∠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13.1或

78

【分析】

分为三种情况:①PQ BP =,②BQ QP =,③BQ BP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解. 【详解】

解:分为3种情况: ①当PB PQ =时,

4=OA ,3OB =,

∴22435BC AB ==+=,

C 点与A 点关于直线OB 对称, BAO BCO ∴∠=∠,

BPQ BAO ∠=∠, BPQ BCO ∴∠=∠,

APB APQ BPQ BCO CBP ∠=∠+∠=∠+∠, APQ CBP ∴∠=∠,

在APQ 和CBP 中, BAO BCP APQ B PQ B P C P ∠=∠??

∠=∠?=??

, ()APQ CBP AAS ∴△≌△,

∴5AP BC ==, 1OP AP OA ∴=-=;

②当BQ BP =时,

BPQ BQP ∠=∠,

BPQ BAO ∠=∠, BAO BQP ∴∠=∠,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BQP BAO ∠>∠,

∴这种情况不存在;

③当QB QP =时, QBP BPQ BAO ∠=∠=∠,

PB PA ∴=,

设OP x =,则4PB PA x ==- 在Rt OBP △中,222PB OP OB =+,

222(4)3x x ∴-=+, 解得:7

8

x =

; ∴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1OP =或

78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进行解题,注意分类讨论. 14.310或10 【详解】 分两种情况:

(1)顶角是钝角时,如图1所示:

在Rt △ACO 中,由勾股定理,得AO 2=AC 2-OC 2=52-32=16, ∴AO=4, OB=AB+AO=5+4=9,

在Rt △BCO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OB 2+OC 2=92+32=90,

∴BC=310;

(2)顶角是锐角时,如图2所示: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C2-DC2=52-32=16,

∴AD=4,

DB=AB-AD=5-4=1.

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BC2=DB2+DC2=12+32=10,

∴10;

综上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的长度为10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适中,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5.(0,21009)

【解析】

【分析】本题点A坐标变化规律要分别从旋转次数与点A所在象限或坐标轴、点A到原点的距离与旋转次数的对应关系.

【详解】∵∠OAA1=90°,OA=AA1=1,以OA1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1A2,再以OA2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2A3,…,

∴OA12,OA2=2)2,…,OA2018=2)2018,

∵A1、A2、…,每8个一循环,

∵2018=252×8+2

∴点A2018的在y轴正半轴上,OA2018=

2018

2=21009,

故答案为(0,21009).

【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规律探究题,除了研究动点变化的相关数据规律,还应该注意象限符号.

16.2

【分析】

根据S△PAD=1

3

S矩形ABCD,得出动点P在与AD平行且与AD的距离是4的直线l上,作A关

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DE,BE,则D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DE中,由勾股定理求得DE的值,即可得到PA+PD的最小值.

【详解】

设△PAD中AD边上的高是h.

∵S△PAD=1

3

S矩形ABCD,

∴1

2

AD?h=

1

3

AD?AB,

∴h=2

3

AB=4,

∴动点P在与AD平行且与AD的距离是4的直线l上,

如图,作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BE,DE,则D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

在Rt△ADE中,∵AD=8,AE=4+4=8,

DE2222

8882

AE AD

++=

即PA+PD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7.32或42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两种情况:△ABC是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分别求出边BC,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

∵∠D=90°,AC=13,AD=12,

∴2222

13125

CD AC AD

-=-=,

∵∠D=90°,AB=15,AD=12,

∴2222

15129

BD AB AD

=-=-,

∴BC=BD-CD=9-5=4,

∴△ABC的周长=4+15+13=32;

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

∵∠ADC=90°,AC=13,AD=12,

∴2222

CD AC AD

=-=-=,

13125

∵∠ADB=90°,AB=15,AD=12,

∴2222

=-=-=,

15129

BD AB AD

∴BC=BD-CD=9+5=14,

∴△ABC的周长=14+15+13=42;

综上,△ABC的周长是32或42,

故答案为:32或42.

【点睛】

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能依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8.4或2510

【分析】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③以A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C.分别画图,并求出BD.

【详解】

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如图1.

∵∠DAC=90°,且AD=AC,

∴BD=BA+AD=2+2=4;

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如图2.

连接BD,过点D作DE⊥BC,交BC的延长线于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