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纯中药制剂不会中毒,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其实这是对中医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时有报道,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程度有轻度的,也有重度的,有速发型,也有迟发型,可发生在各个系统,其反应主要有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药物间不良的相互作用、药物依赖性等。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对疾病的治疗也越来越重视,作为“无毒”、“纯天然”、“绿色”的中药应用也越来越多。综合这些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不难发现中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实例也在逐年升高。1960~1979年有545例,1980~1989年有2217例,1990~1997年有2546例;统计全国123种医学期刊,可见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与中药有关的病历数和死亡人数占5%。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9万多份,其中,在不良反应事件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中药病例报告各占13.8%和12.2%。2012年相关报告显示化学药占81.6%、中药占17.1%、生物制品占1.3%。在中药病例报告中,中成药占99.7%,前五位的类别为理血剂中活血化瘀药、解表剂中辛凉解表药、清热剂中清热解毒药、开窍剂中的凉开药、补益剂中益气养阴药。报告数量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有17个品种,前三位分别是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

近年国家SDA通报严重ADR的中药注射液有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剂、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等。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存在多发、普遍、临床表现的多样、不可预知、不良反应种类的不确定、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存在差异性等特点。其中主要不良反应成因有患者个体差异、剂型与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用药剂量无关,他们在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的情况下即可发生严重的过

敏反应。中药注射剂虽然具有起效快、便于临床急症应用的特点,但由于缺少了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处理,其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清开灵注射液是《温病条辨》中安宫牛黄丸的前半部分改良剂型,由人工牛黄、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金银花、水牛角、珍珠母、栀子和板蓝根等经现代技术制成的注射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等功效,能保护肝细胞,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卒中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热等。

清开灵作用特点:①抗病毒作用强,对抗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极为有效。②具有好的抗菌作用。③退热作用显著,对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热均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尤其对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持续不退疗效更为突出。基于清开灵的以上优点,使得用药人数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报道也日益增多。

从清开灵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可以看出,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皮疹) 最为常见,同时在一份123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分析中显示,发生皮肤反应和药物热的患者分别占到33.3%和21.1%,而过敏性休克是清开灵所致不良反应中危害最大的,所占比例为13%,患者均在滴注后数分钟至30min内出现,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发给、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另外还有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发热、心脑血管反应( 胸闷、心悸) 、呼吸系统不良发应( 呼吸困难、哮喘、干咳、咳嗽)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

SDA建议:建议配伍后的PH值在6.8-7.5,4小时内;清开灵注射液不可与维生复方电解质MG3注射液(高糖维持液)、复方乳酸钠、维生素C、维生素B6、青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盐酸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多巴胺、盐酸洛贝林配伍使用。

双黄连粉针剂是注射用中药粉针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 3 味中药按一定比例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咳嗽、咽痛等症,是具有抗病毒及抗细菌双重作用的药物,1992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中医院首批急诊必备中成药。但是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病例日趋增多,因其含绿原酸、黄芩苷等易过敏物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在2001 年和2009 年两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的超敏反应。2007年,《中国中药杂志》刊载中国中医科学院翁维良等医生的研究报告称,双黄连注射液的变态反应的发生率达8.6%。其中过敏性休克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36%。

SDA建议:

1.建议医护人员充分了解双黄连注射剂的功能主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谨慎用药。除临床必须使用静脉输液外,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口服双黄连制剂,或采用肌注方式给药。

2.医护人员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使用该产品曾发生过不良反应的患者、过敏体质的患者(包括对其他药品易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不宜使用该产品治疗。有咳喘病、心肺功能疾病、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的患者避免使用该产品。

3.建议双黄连注射剂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其他药品时,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与双黄连注射剂的时间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4.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超剂量、高浓度应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用双黄连注射剂,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5.对于无完善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医疗机构,慎用双黄连注射剂。

6.建议生产企业开展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机制、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等的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从原辅料、生产工艺、制剂质量检验等环节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药品不良

反应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葛根素注射剂主要成分为葛根素,其化学名称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葛根素系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为血管扩张药,有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以及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葛根素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有关它的不良反应报告也日趋增多。2003年1月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葛根素注射剂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等相关安全性问题进行了通报。2004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修订葛根素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通报发布后,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葛根素注射剂的新发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1 006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2003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葛根素所致的可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类过敏反应,如药物热、皮疹、过敏性哮喘、全身性过敏反应等。发生过敏反应的潜伏期从几分钟到13天不等,多数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出现,经停药及抗过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葛根素注射液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出现腰痛、排尿困难和血尿,一般停药或对症药物治疗后可缓解,但也有因溶血性贫血致死的病例。此外,本品还可引起肝、肾损害,患者可出现四肢乏力、食欲不振、黄疸以及转氨酶、血钾、尿素氮等明显升高,经对症治疗后肝、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SDA建议:不可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修改药品说明书:增加“偶见急性血管内溶血”

鱼腥草注射液是鱼腥草以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中药注射剂,有清热、解毒、利湿等功效,主要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增多、尿路感染、痈疖等病症的治疗。由于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死亡病例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6月发布了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品种的公告。

莪术油注射液是从姜科植物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多种倍半萜类,含有莪术醇、莪术酮、莪术双酮、β-谷甾醇等多种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原体及免疫增强作用。该药最初只作为抗肿瘤药应用于临床,现在临床广泛用于呼吸道疾病、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肠炎、流行性腮腺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公众对中药不良反应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有关莪术油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报道日渐增多。2004 年12 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了莪术油注射液ADR 221 例,并将其列入第七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病例报告中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62.4%;用药原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不良反应表现有过敏样反应64例次(占21%),皮疹45例次(占15%)。此外,呼吸困难17例次(占6%),过敏性休克12例次(占4%),死亡1例。

建议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症,用药过程中避免给药速度过快,加强临床用药监护。对此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禁忌与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庆大霉素、速尿配伍使用。建议生产厂家加强对此产品的上市后监测,并进一步开展完善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理学:从生物医学角度研究外源性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其分支学科有: 药物毒理学、食品毒理学、临床毒理学、分析毒理学、工业毒理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药物毒性作用种类:按毒性反应分类可分为过敏(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光敏感反应、局部毒性、全身毒性、可逆和(或)不可逆毒性损伤、即刻和(或)滞后毒性。按作用靶器官分类可分为造血系统毒性、呼吸系统毒性、心血管系统毒性、神经系统毒性、内分泌系统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

(一)按毒性反应分类

1.过敏(变态)反应

概念:药物或其代谢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用药时,药物与相应的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

特点:与已知药物的药理特性无关,效应与剂量无线性关系。

中药制剂引起的变态反应的原因包括:应用范围广泛;制剂不纯;炮制不当;药材质量存在问题。产生的机理主要与中药制剂所含成分中包括许多全抗原成分(蛋白质\多糖\多肽)和半抗原成分(小檗碱\莨菪碱\茶碱),使机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或抗原-致敏淋巴细胞反应,引发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速发型变态反应约占78.72%,迟发型变态反应约占21.28%。表现为:皮肤疾病:荨麻疹、皮炎、湿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等;药热;喉头水肿;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心律失常;血液系统疾病;过敏性休克。

2.特异质反应

概念:机体对外源化合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血清胆碱脂酶缺乏

3.光敏感反应

分为光毒性、光变应性

概念:光敏感性药物反应:注射或内服光敏性药物引发的皮肤炎症。光接触性皮炎:外用药引发。

特点:光毒性皮炎:与免疫机制无关。光变应性皮炎:与其他类型的迟发性变态反应相同,第一次发生有一定的潜伏期。

4.局部毒性

概念:药物(外源性化合物)在与第一接触部位产生的毒性(损害)作用。

5.全身毒性

概念:药物(外源性化合物)进入机体经吸收和分布到达靶器官或全身,产生的毒性作用。

特点:对机体各器官损伤的程度不同。

6.可逆和(或)不可逆毒性损伤

特点:药物(外源性化合物)进入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可逆与否,主要取决于受损病理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能力及程度。

可逆性损伤:如肝脏细胞、肠上皮细胞

不可逆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致癌、致突变、马兜铃引起的肾损害

7.即刻和滞后毒性

概念:即刻毒性:一次给药后在短时间内(<24h)出现的毒性反应。滞后毒性:多次给药后,经一段时间才出现的毒性反应。

(二)按作用靶器官分类

1、肝脏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1)肝脏组织学及生理学基础

①肝脏的组织学特点

富有血管(入肝、出肝),肝细胞在代谢上起重要作用,药物毒性的主要靶器官。换句话说肝脏可看成是肝细胞围绕动静脉血管树形成的大团块,肝脏是外源性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极易受到损害。

②肝脏的生理功能

参予代谢(生化反应500种以上)、糖原储存、分泌胆汁、具解毒、吞噬、防御机能。

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在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还原或水解等。药物经过转化后,药理活性可能出现、增加、减弱或被灭活。失活占大部分。水合氯醛还原成三氯乙醇,毒性增强。第二步,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体内的某些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等结合,或发生甲基化或乙酰化。结合以上基团后,药物极性增加,水溶性增加,活性减弱或消失,同时也有利于排出体外。某些生物碱(士的宁、吗啡可蓄积肝脏,缓慢释放,减少中毒)脱氨作用:在肝内合成尿素排除。

(2)肝毒性反应及其机制

a. 肝毒性类型及机制

①肝坏死:肝细胞死亡、局灶性或弥漫性。如氯仿、甲醇、四环素、氨甲碟呤、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可引起肝细胞坏死。

机制:自由基学说(CCl

)---如四氯化碳在肝P450作用下,产生

4

三氯甲烷自由基,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共价结合学说,如对乙酰氨基酚经肝代谢活性物质与DNA或RNA或蛋白质形成共价键结合;活性氧形成:P450在催化过程中,第二个电子被引入,产生过氧化氢,GSH大量消耗,细胞对活性氧的防御能力降低。

②类脂沉积症或脂肪肝(脂质>5%)

症状:轻度不易观察。肝重增加、体积增大、变硬、表面和切片滑腻、光镜可见细胞内大量脂滴、苏丹染色阳性。原因:酒精中毒、营养过剩或不足、中毒

机制:脂蛋白的蛋白质部分合成受阻(高剂量四环素、乙硫酸);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磷脂部分合成受阻;细胞内丢钾,脂肪的运输受阻。

③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通常较脂肪肝和肝坏死少见,可伴有轻微的炎症或肝细胞损害。引起这种损害的肝脏毒物,多为药物所致,如红霉素、氯丙嗪、口服避孕药、类固醇激素、五色梅等。某些次级胆汁酸如牛磺胆酸,石胆酸也能引起胆汁淤积。有肝外淤积、肝内淤积之分。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在血浆中与血清白蛋白结合才能进入肝脏,到达肝脏后与白蛋白解离并附在肝内的载体蛋白转运至内质网,经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水溶性较强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由肝脏随同胆汁排出。肝脏毒物对胆红素正常代谢过程的干扰或阻断即可产生胆汁淤积性损害。引起胆汁淤积的作用机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毛细胆管细胞膜损伤,造成胆汁酸排泌功能障碍;

二是胆小管管腔不畅,胆汁流动出现障碍;

三是胆管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水、电解质、胆汁酸重吸收增多,毛细胆管内胆汁浓缩、沉积和胆栓形成。

黄疸和瘙痒是胆汁淤积的典型症状。此外,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都显著升高,而(AST)谷草转氨酶或(ALT)谷丙转氨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

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炎可以发展成为胆汁性肝硬化。

例:a-萘基异氢基酸脂(工具药)大鼠小鼠均可看到与剂量相关的淤胆改变。24-48小时有相应改变。

④肝硬化

慢性或反复肝损害可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成纤维细胞聚积,产生过量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沉积即形成纤维化。由于纤维化时胶原性中隔遍布几乎整个肝脏,肝细胞索被这些纤维分隔成为小结节(假小叶),引起肝结构的紊乱,最后导致肝硬变。

三种病理改变交错进行,肝小叶结构和血循环途径改建,肝变形变硬。

⑤血管损伤(小静脉闭塞综合症)

微小静脉内膜受损、炎症------静脉壁水肿坏死,血管壁纤维化、管腔堵塞。

药物:砷、喹啉类生物碱、菊三七

⑥诱发肿瘤

黄曲霉素、黄樟醚、千里光碱、苏铁苷、生物碱与亚硝胺结合物机制:使体细胞核DNA螺旋紊乱;活泼双键、环氧结构—具烷化作用。

b.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性

①药物性肝损害与药物剂量关系

直接作用(与剂量有关)、宿主对药物的特异敏感性(与剂量无关)

②肝毒性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

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将乙酰物水解,水解物以共价键与肝脏大分子结合);肝内谷胱甘肽含量

③肝脏对药物损伤的易感性

肝脏是药物代谢器官、药物浓度高;机体对肝损伤的易感性

(3)中药肝脏毒性

①引起肝毒性的中药

姜半夏、桑寄生、蒲黄、光慈姑、天花粉或其注射制剂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千里光可造成肝内血管闭塞;野百合提取物野百合碱等会引起急性肝炎。川楝子、苍耳子、草乌、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复方青黛丸、壮骨关节丸、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小柴胡汤等导致肝损害。大黄、泽泻或静脉注射或滴注四季青注射液,会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黄疸。引起肝毒性的中草药还有:昆明山海棠、艾叶等

②引起的肝毒性的中药成分

a.生物碱引起的肝毒性

⑴吡咯双烷类生物碱

千里光属、豆科野百合属植物所含吡咯双烷类生物碱可使肝细胞坏死、轻度脂肪聚集和引起肝静脉小分支的阻塞性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是由于吡咯衍生物与DNA和其他细胞成分反应损伤肝实质细胞和肝血管。因为所有吡咯双烷生物碱含有吡咯双烷类的核心结构,由两个带4位氮原子的五环分子融合组成,其肝毒性衍生物是1-羟甲基-1,2-脱氢-7-羟基吡咯双烷酯。毒性在于其1、2位不饱和性和与分支链酸的酯化作用。

⑵其他生物碱:八角枫、北豆根、喜树

b.黄樟醚的肝毒性

黄樟醚是肝微粒体酶的强抑制剂,在体内它能羟基化成致癌作用强于母体的1’-羟基黄樟醚。

c.黄药子的肝毒性(黄毒素)

它对肝脏的损害属于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肝脏达到一定浓度时,干扰细胞代谢的结果。

d. 蛋白毒素引起的肝毒性

⑴苍耳子

含有毒蛋白、毒苷等,是一种细胞质毒。

⑵蓖麻子

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毒碱,蓖麻毒蛋白是一种免疫毒素,是与植物毒素或细胞毒素共价结合的细胞结合性抗原或抗体。能抑制真核细

为6-12mg/kg。

胞的蛋白质合成。LD

50

e.鞣质的肝毒性

鞣质及其他聚酚类的植物成分在体内催化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发生反应,形成有致癌作用的N-亚硝胺。

f.其他类的肝毒性:大黄、苦楝皮

2、肾脏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1)组织学及生理学基础

①肾脏的组织学特点

②肾脏的生理功能

⑴生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

⑵调节体内的水分和渗透压;

⑶调节电解质的浓度;

⑷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红细胞生成素(EPO)、1,25-二羟胆骨化醇、缓激肽与前列腺素。

(2)肾毒性反应及机制

a.药物导致肾损害的原因和毒性作用机制

①肾毒性与肾脏组织学和生理特点有关:肾脏血流量接受循环血流最多,通过药物量较多;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近端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作用;肾髓质的逆流倍增机制使乳头部药物浓度增高;肾小管pH改变,导致药物在肾内沉积;肾脏浓缩尿液,肾小管内药物浓度增加;药物排泄时,肾脏多种酶活性被抑制或灭活

②药物引起肾毒性的作用机制

⑴药物对细胞的直接作用(汞、氨基糖苷类);

⑵与谷胱甘肽的结合作用;

⑶共价结合(四氯化碳);

⑷免疫性因素;

⑸金属硫蛋白的保护作用减弱(镉)。

(3)肾毒性类型及特点

①肾脏的病理反应;

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位点选择性损害(肾小球损害、近曲肾小管损害、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

②肾脏对药物毒性损伤的易感性;

③肾毒性损伤后的适应。

(4)肾毒性评价方法

①形态学检查:大体解剖与称重、镜检、电子显微镜;

②肾功能试验:尿液收集、密度(或渗透压)、蛋白尿、尿糖、尿沉渣镜检;

③血液生化分析:BUN、Cr;

④尿酶活性分析(LDH、ALP、LAP、NAG等);

⑤肾脏清除功能试验:GFR(肾小球滤过率)、RPF(肾血流量);

⑥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组合分析;

⑦体外试验:肾片、肾灌流技术、游离肾细胞。

(5)中药对肾脏的毒性

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有关中药及其制剂所致肾损害的报道很多,其中雷公藤、斑螫、鱼胆、苍耳子、木通、蜈蚣及含汞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引起的肾损害最多。据1982~1996年178篇583例中西药致肾损害的文献报告,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有47例,占8.06%,位居致肾损害药物的第3位。

中药引起肾脏损害时表现各异,通常有全身症状和泌尿系统表现。全身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心慌、气短等,泌尿系统的表现以肾衰和各种肾炎为主。按病情进展快慢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肾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在服用中药后较短时间内发

生,常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很快出现氮质血症、少尿、无尿。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也可为急性间质性肾炎,预后一般较好,及时停药并给予支持治疗常可恢复。慢性肾功衰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多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较难逆转。

①常见引起肾脏毒性的中药

关木通、草乌、土牛膝、巴豆、蜈蚣、蜂毒、朱砂、益母草、苦楝皮、防已、厚朴、花粉、光慈姑(秋水仙碱)、雷公藤(甲、乙素)、苍耳子(苍耳苷、毒蛋白)、羊齿(莽草酸)、斑蝥(斑蝥素)、白降丹(氯化汞)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引起的肾毒性:

2003年,比利时一名女子因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减肥药导致肾衰竭,引发了中国对马兜铃酸的研究,最后证实其对肾脏有明显损害。2004年国家药监局发文对含马兜铃酸药材(马兜铃属、木防己属、木通属、细辛属、千金藤属、青藤属、蝙蝠葛属(共计七十多种))进行严格监管后,就很少用到了。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发文,将含有马兜铃酸的广防己和青木香两种药材,分别替换成防己和土木香。

马兜铃酸(硝基菲类)的毒性机制,有细胞毒假说、肾缺血假说、免疫反应假说、AA-DNA加合物致病假说。

一般认为,马兜铃酸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导致各种肾损害:短期内大剂量AA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致该细胞坏死及凋亡。小剂量AA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使该细胞变性及萎缩,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小剂量AA反复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可激活该细胞甚至使其活化,活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释放TGF-β等因子,通过细胞间“串话”作用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使其激活分泌细胞外基质,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转分化成纤维细胞,还能直接分泌细胞外基质,加重肾间质纤维化。AA还能通过肾小管进入肾间质,直接刺激及激活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导致肾间质成纤维化。

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表现: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肾毒性(BUN

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变性)。

3、神经系统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1)组织学及生理学基础

血-脑脊液屏障及脑的能量代谢特点(耗氧量1/5,能量需求高)。

(2)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及机制

①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神经原、轴束、髓鞘

②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

⑴神经递质:递质摄取和降解障碍,干扰储存和释放.

⑵受体: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

⑶胶质细胞

(3)神经毒性的评价

包括临床评价、动物研究;动物研究包括结构和神经病理学终点、神经生理学终点、神经毒的化学终点。

①结构或神经病理学终点

⑴大体形态变化,包括脑重量改变。

⑵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的组织学改变(神经元病变、轴突病变、髓鞘病变)。

在细胞水平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神经元的染色质溶解、空泡变、细胞死亡;轴突损伤表现为轴突肿胀、变性和萎缩;而髓鞘改变可表现为折叠、水肿造成的撕裂、脱髓鞘。

②神经毒性的神经生理终点

⑴神经传导研究

⑵感觉、运动及其他激发潜能研究

⑶疾病发作和惊厥

⑷脑电图

③神经毒性物质的化学终点:影响神经元内的离子平衡;封闭神经递质和其前体的回收;过度刺激受体;封闭神经递质释放;抑制递质的合成和代谢酶。

(4)中药的神经毒性

①生物毒素的神经毒性作用

中药本身所含的生物碱、酸或其他有机成分具有神经毒性,如阿托品碱、天仙子胺、藏红花碱。马钱子,能引起惊厥、脊髓反射增强,以至失去对正常运动细胞刺激的抑制作用。鬼臼毒素10-15mg/kg出现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水肿,较严重的、长期性的损伤可出现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枢神经轴突以及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后根神经元表现为尼氏体消失。

②重金属毒性

⑴中药本身含重金属药,如朱砂

⑵中药重金属残留:铅中毒的神经病变包括血管损害、脑水肿,且铅对运动神经的毒性比感觉神经大。

③中药中的农药残留

4、造血系统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1)组织学及生理学基础

①造血器官:胚胎期、出生后

②血细胞的发育:造血干细胞阶段、造血祖细胞阶段、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阶段

③造血调节:造血微环境、造血调节因子

(2)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及机制

①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④缺铁性贫血

⑤溶血性贫血:免疫性、非免疫性

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⑦过敏性紫癜

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⑨药物相关性白血病

(3)造血系统毒性评价方法

一般血液学检测及评价;骨髓造血功能检测及评价

(4)中药造血系统毒性

包括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

①对粒系细胞的毒性

⑴雷公藤:急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雷公藤的毒性化学成分一般认为是生物碱及有细胞毒的二萜类环氧化合物。

⑵青风藤: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

⑶八角莲:主要毒性成分为鬼臼毒素,可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

⑷光慈姑: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抑制骨髓而导致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对红系细胞的毒性

⑴雄黄:可使红细胞形态改变,并抑制白细胞的产生。机制可能与硫化砷(As2S2)进入体内和组织中的巯基结合干扰组织代谢,引起血细胞再生不良有关。

⑵大黄: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大黄所含鞣酸与铁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妨碍了铁的吸收以及大黄的导泻作用干扰了铁的吸收所致。

⑶铅丹: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铅的溶血作用与铅抑制细胞膜ATP 酶活性,妨碍水钠调节,以及铅与红细胞的结合引起机械脆性增加等原因有关。

⑷蜈蚣: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后者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③对巨核系细胞的毒性

⑴麝香、蟾酥:对过敏性体质者可导致免疫反应,通过免疫机制

破坏血小板

⑵蝮蛇:含抗栓酶,水解完整的血小板膜的磷脂。

5、心血管毒性及安全评价

(1)病理生理基础

常见的病理改变包括以下三种:

①心功能不全:影响因素:收缩性能、前负荷、后负荷、心率

②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冲动形成障碍、冲动传导障碍

③脂质代谢失常

(2)心血管毒性反应及机制

①心脏毒作用机制

药物通过干扰心肌细胞代谢;引起心肌受体和递质改变;缺氧等引起心血管毒性反应。

②血管毒性的一般生化机制

引起血管栓塞的机制:对血管内皮的损害、对血小板、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③血管细胞毒性损伤机制

(3)中药对心血管的毒性

①蟾酥:慢纤维作用、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②藜芦:神经毒、心脏毒性,能抑制心肌的兴奋传导,并具有反射性舒张血管的特征。

③黄花夹竹桃:强心苷类物质的心脏毒性。

④乌头碱:心血管系统损害

⑴兴奋迷走神经引起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从而导致心率减慢;

⑵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肌兴奋性增多,引起早搏、室速、室颤;

⑶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引起血压下降。

⑷自然存在的物质:类固醇激素、细胞因子、动植物毒素

⑸溶剂:异丙醇的CNS抑制

⑹重金属:镉、铅、钴

中药及其制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特点:形成的机制复杂;发生的范围广泛;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的;轻重不一。其中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占主要部分。

中药引起毒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滥用、误用、不合理配伍和药物品质差异。因此通过炮制工艺、制剂工艺改进;注意配伍禁忌;选用合理的给药途径;对易受药源影响的中药,用前应进行化学分析;加强药品的生产,加工,保管;以及注意患者自身的生理条件合理使用,中药的不良反应是能够有效地进行管控的。

可通过以下方式避免或减轻中药制剂引起的变态反应,如询问过敏史,抗过敏治疗(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钙剂),对症处理。

中药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论文中药不良反应论文药品不良反应论文: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关键词】中草药;不良反应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药是纯天然的,其药性比较平和,毒副反应也比较少,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以及有些商家打出“纯中药,纯天然,绝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广告。其实这都是一些片面、错误地认识,所以很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安全有效,而对其不良反应则往往重视不够,但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 1中药不良反应概念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的非治疗反应。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类疾病,改善其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的中药所出现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 2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2. 1中药的自身因素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除了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外,所含的其它成分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比如生物碱类—乌头碱、雷公藤碱、莨菪碱、麻黄碱等,毒理作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苷类—苷元具有毒性,强心苷中的甾体苷类如洋地黄苷,小剂量有强心作用,较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使心脏骤停及停搏;含氰苷类如银杏、苦杏仁水解后析出氢氰酸能损害并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死亡;皂苷类对局部

有刺激作用、损害心脏肾脏及溶血作用;黄酮苷刺激胃肠道对肝脏有损害;毒蛋白类—引起呕吐、血尿、惊厥;萜类及内酯类-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刺激胃肠道,并可引起肝损害;重金属类—腐蚀及刺激作用使体内失去平衡等[1]。 2. 2剂量过大中药药性理论中有“大毒、小毒、无毒”之分,有毒性者应严格掌握用量。据报道3例擅自给新生儿喂服六神丸,一次剂量少则10粒,多则30粒分别于服药后4、10、5 h内死于呼吸道循环衰竭。而另1例给新生儿及小儿滥用六神丸,且过量服用致中毒,其中4例死亡。11例中毒者中年龄3~12 d者7例[2]。六神丸处方中的蟾酥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毒性较大。因此,对新生儿应禁用,对小儿应慎用为好,对用药剂量应深人研究并从严掌握。 2. 3疗程过长有的药物应用时间过长,有毒成分在体内蓄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牛黄解毒片长期应用引起汞中毒。另外根据中医经验,人参虽可益气健脾,但如长期过量服用,亦可引起肠腹胀满,食欲减退,据病例证实,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人参后,常出现失眠,易激动等现象,需要停药一段时间才能好转[3]。 2. 4炮制方法不当中药材在使用或用于制剂前,大多需炮制加工,炮制不当或不经炮制可致中药质量不合格,从而发生不良反应。如大黄,若用于虚劳吐血,内有瘀积,须经炒炭,经炒炭后,泻下的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相对增强,有止

浅谈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教师:李佳川专业:制药工程班级:1001 姓名:徐作军 学号:2

浅析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摘要:中药的有毒与无毒都是药性的组成部分。是药三分“毒”,如果辨证失误,对有毒性的中药剂量掌握不准,就可导致患者中“毒”,中药的“毒”是古人最早认识的药物特性(偏性),然而中药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更加关注的共同问题,中药里的“毒”主要是中药药物里面重金属超标。 关键词:中药,毒性,中药毒性的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一中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二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有毒中药大多效强功捷,临床用之得当,则可立起沉疴;若用之失当,则可引起中毒。 1.毒性分级根据中毒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将有毒中药分成三级,即大毒、有毒及小毒。 (1)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这类归为“大毒”。如生草乌、生川乌、马钱子、雷公藤、巴豆等。 (2)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有毒”。如附子、蜈蚣、白花蛇、雄黄等。 (3)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

如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 2 根据重要的不良反应来分,又分为:急性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反应或长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1)急性毒性反应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中毒症状为唇舌和肢体发麻、头痛、眩晕、烦躁不安、抽搐、惊厥、瞳孔缩小或放大等。可以发生的的中药有:马钱子、川乌、雪上一枝蒿、细辛、乌头等。 2)对心血管的毒性反应症状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下降等,这类要主要有: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万年青等 3) 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中毒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可以导致的中药有:”杏仁、白果、枇杷仁等。 4)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中药有苍耳子、黄药子、雷公藤等. 5)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反应如腰痛、浮肿、尿频、尿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中药有: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等。 6)对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殖系统的毒性反应。 (2)慢性中毒反应由于长时间用药累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对某些具有免疫原性的中药容易发生的过敏反应。(4)致畸、致突变及致癌作用有些中药能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引起畸胎,有些能引起细胞突变和癌变,如雷公藤、槟榔、雄黄、砒霜、土贝母等。 3.中毒原因 (1)剂量过大:超过常规剂量或超大量服用是引起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一次大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共80例,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对8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病例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等等。结果:80例患者中,≥60岁占比为28例(35.00%),40~59岁占比24例(30.00%),18~39岁占比16例(20.00%),18岁以下12例(15.00%)。不良反应发生时间>24h病例占比为4例(5.00%),1~24h病例占比为8例(10.00%),0.5~0.9h病例占比为8例(10.00%),<0.5h病例占比为60例(75.00%)。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病例占比64例(80.00%),口服病例占比16例(20.00%),外用病例占比0例(0.00%)。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制剂类型:红花注射液20例,舒血宁注射液10例,丹参注射液10例,参麦注射液5例,注射用血塞通5例,肺炎合剂20例,其他10例。结论:中药制剂由于患者的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差异不同,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必须加强中药制剂的管理,特别是注射剂,从而提高用药安全程度。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药房管理;合理用药;用药禁忌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0-0209-01 用药安全对患者的疗效、生命尤为关键。但是,在使用药品治疗患者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不合理用药的占比正在升高,由于药品导致不良反应的病例多达250万[1]。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药材,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少,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事件也呈逐年增加趋势[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药房管理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共80例,男患者30例,女患者50例,年龄5~88岁,平均年龄为38.00±10.50岁,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3],对8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病例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分析80例患者的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类型、症状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按音序排列 A 艾条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 安宫牛黄丸鼻饲致过敏: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出水泡;内服致过敏:憋气,心慌,面部浮肿,心率快。 B 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白花蛇酒外用过敏:皮肤渐红,瘙痒,米粒样丘疹,水泡。 白降汞软膏连续使用致敏:发热,全身大水泡,口腔粘膜糜烂。 白芥子外敷致败血症:敷处起泡,大片坏死,高热,昏迷,死亡。 斑蟊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 板蓝根肌注致过敏,躯干、四肢出现紫色斑块或散在性皮疹,胸闷,心慌、长期内服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吐清诞,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 保济丸内服过量中毒:畏寒,四肢酸麻并抽搐。 豹骨壮筋丸内服致中毒:头晕,恶心呕吐。 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北五加皮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 蓖麻子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壁虎尿液中毒:污染胸前皮肤起水泡,剧痛,出汗,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死亡。 鳖鱼(甲鱼)煎服致过敏:腹痛,虚汗,全身风疹块,呼吸困难。 冰硼散外用致中毒死亡:西红柿样便,皮疹,大便潜血,神志不清,休克死亡。 冰片接触过敏,病痒,皮肤潮红,丘疹,烦躁不安。 补骨脂乏力,头晕,目眩,呼吸急促,昏迷。 补骨脂素接触致变应性皮炎与接触性皮炎。 补中益气丸内服致过敏。 C 草乌、雪上一枝蒿、独脚莲等复合外敷致并发症,红肿,灼痛,水泡,溃疡、肢体畸形,功能障碍。 柴胡肌注致过敏性喉梗阻或过敏性休克,与庆大霉素合并肌注致过敏性休克,全身瘙痒,大汗,呼吸困难,胸背部等麻疹,头晕心慌。 蟾蜍(素)服食致中毒:胸闷,腹痛,恶心呕吐,重者死亡。 陈皮内服致消化道穿孔死亡。 赤芍甘草汤致乳汁全无。 川芎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川芎蛋偏方内服致中毒:脐周与下腹疼痛,肾损害。 穿心莲内服致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过敏性风湿,休克,皮疹,瘙痒,气急,胸闷,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0,神志不清。 垂盆草煎服鲜品致心律失常,泡服致多型红斑型药疹。 刺五加静滴致急性过敏性皮炎。 D 大黄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 大黄度虫丸内服致猩红热样药疹,胸背部、外阴、股内侧潮红,肿胀,丘疹,瘙痒。 大活络丹内服致过敏性药疹,口唇疙疹,充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与骨刺片同服致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头痛,早搏。 大蒜素内服致茶碱代谢慢而中毒。 丹参静滴致过敏反应:头痛,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双眼水肿,腰痛,全身出皮疹,瘙痒。 单面针内服其酒剂中毒致阿—斯氏综合征。 地骨皮煎服致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药的毒性及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分析,指导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分析了中药常见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论合理使用中药,降低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人类战胜疾病,走向健康的征途中中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药的开发和中药使用范围的扩大,有关中药的毒性和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引起了社会各界和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和重视,而且药品监督部门和卫生部门把这一工作作为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药;毒性;不良反应 药品中使用的不良反应已成为用药安全的一大隐患。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11%~26%,我国每年住院的5000 多万人次中,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的可达250 多万人,而死于药源性疾病和中药不良反应的人数大约有20 万,中药的不良反应比例仅次于抗生素,名列第二,人们应该意识到,即使是中药,也是存在一定的毒性或不良反应。因此,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1 中药的毒性 国务院令第23 号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

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中药的毒性与其所含的毒性生物碱,有毒苷类,有毒植物蛋白及毒素有关。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中毒反应:1.1 呼吸系统黄药子、雷公藤、乌头等可引起咳嗽、哮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紫绀、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等。 1.2 循环系统如雷公藤、蟾酥、山豆根、乌头类、人参、斑蝥等可引起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减慢或增快、心律不齐、心音低沉或减弱、传导阻滞,房颤等。 1.3 消化系统雷公藤、蟾酥、枇杷叶、益母草、山慈菇、洋金花等可引起食欲不振、口苦恶心、腹泻、便秘、黑便、黄疸、肝脾肿大、肝脏损伤以及中毒性肝炎等。 1.4 泌尿系统关木通、广防己、斑蝥、雷公藤、山豆根等可引起尿频、尿急、尿少、尿闭、排尿困难或尿道灼热、尿毒症、急性肾衰等。 1.5 血液系统天花粉、狼毒、洋金花、斑蝥等可引起白细胞、粒细胞减少,过敏性紫癜,再障,弥散性血管凝血、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1.6 神经系统洋金花、雷公藤、蟾酥、乌头、蓖麻子等可引起头晕、口麻、瞳孔放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语言不清或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2 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涉及很多系统,包括: 2.1 呼吸系统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等。2.2 循环系统主要症状是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血压

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如何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古言道,是药三分毒,无论多么好的中药他本是都是有毒性的,我们首先应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古人道:毒,即药物的总称,治病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机能失常。一般药物书籍都标注了药物的实际毒性,比如大黄能活血化瘀,但它又导致腹泻。所以我们一般都采取中药配伍来达到增强治疗效能减轻副作用的目的。对于副作用,一般来说是已知的,药品说明书上都有标注,并且一般较轻。 药品的不良反应,是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界定药品不良反应的前提应该除却三种情况,一是不懂药瞎吃药;二是用药不当,患了甲病而吃了治乙病的药;三是超量服药。什么事物都要有个度,超出了那个合适的度,就可能会使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掩盖其具有的治疗作用。现今不少人听了广告宣传的误导,认为中药是纯天然制剂,没有不良反应,没有毒副作用,可以超量吃,这是绝对错误的。药物再好,再管用,它也是摄人身体内的外来物质(包括中药),都必须经过肝脏、肾脏代谢处理,过量服用必定要加重肝肾的负担,使得药物本身的毒性增大而增加毒害作用。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属于药品的不良反应。那么,什么叫药品的不良反应呢?人们应该认识到,药品是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即使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仍会在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人们往往对西药的不良反应比较注意,而且西药在药品说明书上也将不良反应标注得比较清楚。而对中药的不良反应,人们则不太关注。 中药不良反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中药制剂实际上是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并非纯中药制剂。日常购药,一定要当心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避免由于忽视其中所含西药成分的作用及使用禁忌而导致重复用药、过量用药后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黄帝内经》有大毒、小毒之说,《神农本草经》将中约分成上、中、下三品,以区别药物作用及毒性大小。但是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讲究一药可杀另一药之毒,一药又可促进另一药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反相助,最人限度地发挥了疗效.也最大限度地减低了毒性。因不懂中医或仅有一知半解就使用中药,未辨证用药,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中药讲究配伍,接下来我就对中药配伍做一简单解释。 中药七情:出单行外,均属配伍关系。 单行:用单位治病,例如独参汤可以治疗气虚气妥,南瓜子可以杀虫,黄芩可以清肺止咳; 相须:功效相似,增强原有药效; 相使:一种药为主一种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要功效; 相累:一种药的毒性被另一种消除了,例如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抑制;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能使另一种药的功效降,例如人参的补气作用被莱菔子削弱; 相反:两药合用,一种药会增强另一种药的毒性或者副作用,例如甘遂和甘草同用会使其毒性增强。 中药产牛不良反应还有诸多原因值得探讨。我国药物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原因,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很多,导致品种复杂混乱,容易引起中毒。此外,中药大多来自自然环境,从环境土壤中或水源中吸收有毒元素或农药残留的可能

浅谈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浅谈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某中医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出现的10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监测报表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涉及的中药制剂的种类有 40类,共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79.5%;在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率比口服与肌肉注射相对较高。结论在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中药制剂的不良 反应,尤其是老人小孩,加强对中药制剂的适应证和控制使用方式,以最大限度 来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的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都认为中药药性温和,副作用小, 比西药更安全可靠。随着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的中药都被研制成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服用便利,携带方便,效果好,但是在使用中往往忽视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对某中医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出现的10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 况进行分析,从而掌握中药制剂发生的特点,为临床治疗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某中医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出现的10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 进行分析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有48例,女有60例;年龄5~70岁;门诊 用药的有30例,占32.8%,住院用药的有78例,占68.5%。 1.2分析方法 参照中药不良反应分析标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2005年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编。对于 标准中的38个项目进行统计,同时采取选择性选取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及其中 部分出现不良反应较多的制剂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表一中药不良反应的性别、年龄分布 如表一所示,在本组所选的108例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中,其中男48例(49.45%),女60例(60.55%),其中病例的年龄区间为5岁~70岁,在5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有48例,发生率最高。女性发生率比男性高。 2.2 出现不良反应时间 在本组中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时间,其中有60例患者在用药后 45min以内出现不良反应,其占总数的69.87%;而在整个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最 短时间为3分钟,最长时间为5天。大部分不良反应都会字静脉输液30~45min 内出现。 2.3 不良反应给药途径 在本组患者中,疑是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共涉及40类不同的中药制剂,而在其中有27类中药制剂为注射剂,而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就有108例。 表二 108例不良反应所涉及可疑药品种数以及出现不良反应例数[n(%)] 2.5 不良反应转归情况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姚晓 07资源 摘要:各种中药及其中药制剂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病防病,历史悠久,成效显著,但其不良反应近年来也被进一步发现和认识。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中药品种混乱或以假乱真,药物的固有毒性及用量不当,辨证失当、药不对证,炮制或煎煮不当,剂型或服用方法不当,疗程过长,造成蓄积中毒等。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中药应按质量合格、用量合适、用法合理的原则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 1.概念: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发生的非治疗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常统称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包括中毒反应和过敏反应。 2.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2.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一般是指服用正常剂量或极小剂量时出现的非正常反应,多与体质因素有关。凡单味中药、中成药和名方组成中含有抗原物质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后或在它们的代谢过程中产生抗原物质的,首次尤其是多次用药后常可引起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紫癜、哮喘、心律失常、肝损伤、耳鸣、发热、腹泻等。 2.1中毒反应中毒反应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病情恶。其临床症状表现:消化系统为恶心、呕吐、腹泻、便血、黄疸等;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头痛、惊厥、抽搐、呼吸抑制等;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不齐等;造血系统表现为白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目前已发现由毒性反应而致死的中药有20多种如雷公藤、蜈蚣、马钱子、砒霜等。中毒反应多由于药品原料购销、药品生产和药品使用不当引起。中毒致死的中药多是有毒中药,但历代医书称无毒之品也能臵人于死地。 3.人体各个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及其不良反应表现 3.1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药物有76种,其不良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的中药制剂及药物有刺五加注射剂、葛根素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灯盏花素注射剂、细辛注射剂、肾宝合剂、草乌膏剂、番泻叶、复方桔梗注射剂、天和骨通贴膏、壮骨关节丸;表现为低血压的中药制剂及药物有生脉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鱼腥草注射剂、柴胡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红花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川芎嗪、郁金、莪术油、银杏达莫注射剂、骨宁注射剂、三七片、银翘解毒丸、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鸦胆子;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及药物有草乌、正清风痛宁、生脉注射剂、精制蝮蛇抗栓酶、乌头碱、鸦胆子油、龙骨、木薯、垂盆草、地骨皮、

论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

论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 发表时间:2011-11-18T15:29:33.1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李云鹤[导读] 以上2例停止用药后10天左右均恢复正常性功能。 李云鹤 (新疆奇台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831800)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426-02 【摘要】目的近年来对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和分析。方法通过中成药不良反应典型病例的报告。结果说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结论应该重视中成药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科学合理用药,对临床应用的重大意义。【关键词】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 随着中成药制剂的发展,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年递增,中药汤剂调配处方相应减少。中成药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使其在处方用药及非处方用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在人们认识到中成药的有效、服用方便,应用之广泛等优越性的同时,人们却忽视了中成药制剂存在不良反应的另一方面。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从报道情况看是不容忽视的。 1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 1.1洁尔阴洗液引起局部皮肤药疹5例[1]洁尔阴是应用较广且疗效较佳的妇科外用洗剂,其局部药疹的出现与个别患者体质有关,局部不良反应可能为过敏所致。 1.2江苏白药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2]患者因外伤后自服江苏白药,20min后又饮白酒75ml,半小时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昏、视物模糊、胸闷、全身乏力等症状,入院检查,心电图呈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江苏白药成分中乌头占20%,该反应的出现与服药后饮酒促进乌头生物碱类吸收可能有关。引起中毒反应发生除药物因素外,尚有饮食因素(如饮酒)。 1.3双黄连粉针致过敏性休克1例[3]双黄连粉针是由金银花、连翘、黄芩三种中药提取制成,临床用于清热解毒,抗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点滴给药发生过敏性休克。 1.4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引发猩红热药疹3例[4]3例均为静脉点滴给药,临床症状,体表出现弥漫性鲜红色丘疹,全身灼热瘙痒不适,并伴有高热,经停药并给以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消失。 1.5心通口服液致过敏性皮疹1例[5]该药系以黄芪、麦冬、葛根、丹参、海藻等为主要成分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文报单服此药期间,背部、手掌及手背出现鲜红色药疹,瘙痒,停药3天后症状自行消失。 1.6茵枝黄引起乳房增大3例[6]该药为治疗黄疸型肝炎中成药,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中,静脉点滴给药,引发3例年龄38~56岁男性患者乳房增大,其中2例伴有淡黄乳汁分泌,乳房局都肿胀,停药5~7天症状逐渐消失,以上3例均在用药1周左右出现症状。 1.7口服消银片出现男子性功能障碍2例[7]据报道,在应用以生地、苦参、金银花、大青叶、赤芍、防风等药材为原料,抗银屑病中药制剂消银片治疗银屑病,其中1例31岁男患者连续服药50天左右出现性功能障碍,另例40岁男性,连续用药2个月余,出现性功能障碍症状。以上2例停止用药后10天左右均恢复正常性功能。 近年来关于临床中使用中成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已较频繁,在此不做赘述,现就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进行简略分析,以供临床中参考。 2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1)药物给药途径的改变,导致极少过敏反应的药物发生致敏反应;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为新剂型,传统用药多采用口服给药,胃肠道吸收过程中,一些致敏物质难以进入血液循环,相对致敏力低,少见过敏性反应,而今改为静脉给药,药物成分直接注入血液,过敏发生率增大。因此,对于中药制剂静脉给药,应注意过敏反应发生,临床中应重视该问题的重要性,以便在问题发生时,能给予正确处理,另一方面中药注射剂必须经过药理研究,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2)因药物中毒性成分的存在,个体代谢能力的差异,长期服用具毒性成分中成药,造成蓄积性中毒,也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对于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乃至中药材,均需在医生正确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长期服用药物,避免由中成药造成的蓄积性中毒。 (3)中成药新剂型的应用,提取方法的推广,传统药剂处方药物中所含成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致敏性成分的作用有可能强化,过敏性体质被引发药物过敏症状的问题将暴露出来,临床上应对中药制剂引发过敏反应有所了解,并应采取相应措施。 综合上述情况,对于中药制剂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相应的中药临床药理工作应开展起来,对于中药制剂的发展,科学合理用药,均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秀华.洁尔阴洗液引起局部皮肤药诊5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4):180. [2]孙广辉.江苏白药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1):523. [3]汤启勋.双黄连粉针致过敏性休克1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41. [4]姜红.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引发猩红热药诊3例.中国药学杂志,1994,29(4):226. [5]王家骅.心通口服液致过敏性皮诊1例.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693. [6]张建良.茵枝黄引起乳房增大3例.现代应用药学,1995,12(2):60. [7]仝敏.口服消银片出现男子性功能障碍2例.新药与临床,1995,14(1):56.

中药不良反应

(一)中药不良反应 一、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患者接受正常 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继发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特异性遗传因素(特异性体质反应)等。 二、药品不良反应(ADR);非处方药(OTC);处方药(Rx)。 三、病因学分类: (1)与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包括首剂效应、副作用、毒性作用、继发反应、后遗作用等; 特点:1、剂量依赖性;2、可预测性;3、个体差异大。 (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和人体特异体质有关; 伤害:1、变态反应(超敏反应);2、(特异质反应)特异性体质反应; 特点:1、剂量无关;2、难以预测;3、发生率低;4、危险性高;5、病死率较高。(3)与中西药配伍有关的不良反应。 (4)药物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精神依赖。 四、病理学分类 (1)功能性改变; (2)器质性改变,分为:炎症型、增生型、发育不全型、萎缩坏死型等。 (二)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一、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各种皮肤症状,如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麻疹样、湿疹样、猩红热样、痤疮样等各种药疹;色素沉着。 二、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呕血、便血、肝脏损害等;(2)神经系统——全身麻木、眩晕、头痛、失眠、意识模糊、言语障碍、呼吸抑制等;(3)心血管系统——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紫绀、急性水肿、呼吸衰竭或麻痹等; (5)泌尿系统——少尿或多尿、血尿、腰痛、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 (三)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一、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1.炮制不当(质量欠佳); 2.剂量过大; 3.疗程过长; 4.药不对证(辨证不准); 5.配伍失度; 6.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7.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变; 8.煎服不合理,误服、乱用也可导致不良反应。 二、机体因素: 1.体质;2、性别、年龄;3、种属。 (四)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一、乌头类: 1)毒性成分:乌头碱、 2)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

中药不良反应的一览表

中药不良反应的一览表 图片 药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人参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天麻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五味子煎服或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小春花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山菠萝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川芎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山药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宁 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 金钱草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状 七叶一枝花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昏迷 山八角误服中毒: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昏迷,重者死亡 土鳖虫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瘙痒,阴囊与龟头瘙痒、糜烂 乌柏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安,面部抽搐

全蝎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服致蛋白尿 艾条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 夹竹桃花)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 桃花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上腹与脐周压痛 斑蟊外用或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 河豚食用致中毒: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 松香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 蓖麻子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 仙人掌外敷致接触性皮炎 生地黄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 瓜蒂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北五加皮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 竹沥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竹黄服酒剂致日光性皮炎:暴光处水肿性红斑,重者有水泡,糜烂。 灰菜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 皮服致消化道穿孔死亡 地骨皮煎服致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苦楝子服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毒性反应 苦杏仁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急性中毒 刺五加静滴致急性过敏性皮炎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中药的不良反应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截稿日期:年月日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为了使人们充分认识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提高用药安全合理规范使用中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类型结论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人们能正确认识,合理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其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对策预防措施 中医有着千年的历史,是先人们不断探索与实践经过重重的考验积累下来的宝贵遗产。中药也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身边,随着其有别于西药制剂的效用,以及其对于特殊病症的特别疗效,发展形势愈来愈好。然而,随着中药使用的范围和频率不断发展,诸如中药本身存在着一些的缺陷,相关的制度不完善,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的中药的不良反应现象也在不断地增多之中。本文将归纳不良反应的类型、总结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通过解析和探讨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中药的发展现状及其不良反应的概述 1.1 中药的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意识逐步的增强,对医疗保健和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近年来全球兴起的“回归热”使得中药的应用更为广泛。然而随着中药使用范围的变广和使用频率的增多,中药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和突显出来。 1.2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和表现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的非治疗反应。 1.2.1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意识不清、嗜睡等。代表中药有苦参、细辛、川乌、毛冬青等。 1.2.2循环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循环衰竭、胸闷、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严重者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而死亡。代表中药为含蟾酥中成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等。

中药不良反应的一览表

中药不良反应的一览表 药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人参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天麻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五味子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小春花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山菠萝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川芎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山药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宁 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 金钱草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状 七叶一枝花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昏迷 山八角误服中毒: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昏迷,重者死亡 土鳖虫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瘙痒,阴囊与龟头瘙痒、糜烂 乌柏内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安,面部抽搐 全蝎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内服致蛋白尿 艾条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 夹竹桃花)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

桃花内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上腹与脐周压痛 斑蟊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 河豚食用致中毒: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 松香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 蓖麻子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 仙人掌外敷致接触性皮炎 生地黄内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 瓜蒂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北五加皮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 竹沥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 竹黄服酒剂致日光性皮炎:暴光处水肿性红斑,重者有水泡,糜烂。 灰菜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 陈皮内服致消化道穿孔死亡 地骨皮煎服致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苦楝子内服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毒性反应 苦杏仁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急性中毒 刺五加静滴致急性过敏性皮炎 鱼腥草肌注致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或过敏性休克 单面针内服其酒剂中毒致阿一斯氏综合征 垂盆草煎服鲜品致心律失常,泡服致多型红斑型药疹

中药毒性及中毒因素分析

中药毒性及中毒因素分析 【关键词】中药;毒性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药以其独有的理论和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缘中药多取材于绿色植物,许多人认为其纯天然、无污染,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副作用。因此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有些健康人也长期服用中药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然近年来临床中药毒副作用的病例时有报道。中药的毒副作用渐受人们关注。为了让人们更客观地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笔者就中药毒副作用做肤浅论述。 1“毒”的含义 1.1古代毒性的含义 1.1.1“毒”为药物的总称[1]西汉以前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里将药与毒并列,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 1.1.2“毒”指药物的偏性古人认为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就是在于利用其偏性来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增强抗病能力。认为药物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既是中药发挥临床疗效的基础,但也是药物损伤机体导致毒副反应的根源。 1.1.3“毒”指药物作用的强弱不同每味药物性味不同,作用强弱也不同,古人常用无毒、小毒、常毒、大毒等来区分。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根据药物偏性的大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1.1.4“毒”指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毒性作用和副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 1.2现代毒性的含义毒性一般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而毒药一般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则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 李春雨1, 2,项宗尚1,宋紫辉1,蔡永明1,张宗鹏1* 1.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2.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7 摘 要:近年来中药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概况、原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的分析,阐述中药在应用上所显现出的不良反应问题。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9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376 (2011)01 - 0067 - 04 Adverse reac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LI Chun-yu1, 2, XIANG Zong-shang1, SONG Zi-hui1, CAI Yong-ming1, ZHANG Zong-peng1 1. Tianjin Center for Drug Safety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2. Chengdu Univers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us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scope of the use of CMM expanding, so that the upward trend of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is going 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de effect overview occurred, the reasons for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obserbation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problems of adverse reaction appea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CMM have been described. As a result, the side effects of CMM could not be ignored. 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中药所出现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依赖性等[1-11]。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探讨。 1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概况 随着传统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迅速增加,中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一些中药的不良反应亦日渐增多[12]。国内文献报道1915―2000年国内医学期刊中报告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460种,共2 788例不良反应,占同期整个药物不良反应品种的39.48%(460/1 165种),统计国内自1915―2005年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累计病例6 061例。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报道,1994年收集到草药不良反应报告计4 960例,1999年底已增加到8 986例。有人统计了2000年国内报道中药不良反应个案的文献有283篇,共937例,涉及中药(包括中西药复方制剂)158种,其中中药(不含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品种有135种,共748例,有44例发生休克,23例死亡[1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西药抗感染药物。易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有乌头类、丹参类、柴胡类、雷公藤、板蓝根、鱼腥草、牛乳、竹黄、穿心莲、蜂巢制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黄连素、藻酸双酯钠、蛇胆川贝散(液)等。2000年4月至2008年6月文献报道2 747例不良反应,死亡132例,占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4.8%[14]。 统计资料表明,出现不良反应的大多是一些毒性较大的中药及中成药和近年提取研制的中药注射剂。这就提示,上述这些中药品种(包括中药注射剂)将是今后研究和防治中药不良反应的重点,也 收稿日期:2010-09-17 作者简介:李春雨,主要从事药物安全性评价及毒理学研究。E-mail: wd2526@https://www.doczj.com/doc/934990351.html, *通讯作者 张宗鹏 Tel: (022)23006865 E-mail: zhang88965@https://www.doczj.com/doc/934990351.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