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天津卷(语文)

第Ⅰ卷

一、(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因为.(wéi) 付梓.(zǐ)膀.(pāng)肿窗明几.(jī)净

B.祈.(qí)祷褫.(chǐ)夺轧.(yà)钢逸兴遄.(chuán)飞

C.锁钥.(yuè)伧.(cāng)俗监.(jiàn)生骈.(pián)拇枝指

D.翘.(qiáo)首铜臭.(xiù)叱咤.(zhà)薄.(báo)利多销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喋血瑕疵编篡沧海一栗美轮美奂

B.启事辩驳桀骜名列前茅再接再厉

C.俯瞰倾泄租赁磬竹难书了然于胸

D.暮蔼仓皇蹊跷为虎作怅暴殄天物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

山雨雾中行。

②“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

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③互联网并非______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

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潮流。A.曼延进而自上而下B.蔓延从而一呼百应

C.曼延进而一呼百应D.蔓延从而自上而下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由杨立新、徐帆等主演的电影《第一书记》在本市滨湖

影城举办媒体看片会,并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

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2010 年8 月7 日夜22 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

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

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①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

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 世纪初,以相

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

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偶像”登

上神坛。

②1845 年8 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

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

了深深地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拉盒子。

③20 世纪后半叶,以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

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 世纪60 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 年,DNA 限制性

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 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

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 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 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

SV40 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

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④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 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

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

格有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

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 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

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

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⑤但是,DNA 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

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

年7 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直,伯格等著明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

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

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 年2 月,16 个国家的140 位著名科学家在美

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

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

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

了一个题为《DNA 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⑥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

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

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 年第2 期,有删改)

5、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伯格兴建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 年7 月联

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

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粗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

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时间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

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B.DNA 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7、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他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三、(12 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 题。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

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

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

冬眷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

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

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

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

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

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

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

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若获戾.戾:凶暴B.兴举.义兵举:发动

C.妄相忖度.度:猜测D.昔乐毅走.赵走:投奔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胡亥之.杀蒙恬也鹏之.徙于南冥也

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

C.夫能以.大事小也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D.而.遭值董卓之难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B.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⑥

11.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

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

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

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

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第II 卷(共117 分)

四、(19 分)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 分)

①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 分)

译文:

②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3 分)

译文:

③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2 分)

译文:

1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6 分)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王安国,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一生不得志;②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

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

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4 分)

(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请简要分析。(2 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五句)(5 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___________________ _,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4)卧龙跃马终黄土,。(杜甫《阁夜》)

(5)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杜牧《阿房宫赋》)

(6),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五.(8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7 题。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 月19 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

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 周年。”

10 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

只有短短的20 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

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

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

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

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

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

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

活得坦然,真挚。”

10 年后的清华,10 年后的12 月19 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

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

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

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 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

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

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 年12 月24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5.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2 分)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

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

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

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 年

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

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16.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2 分)

答:

17.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4 分)

答:

六、(18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 题。

我寻求挫败张晓风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寻求被征服被震慑被并吞的喜悦。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

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

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

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的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

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

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

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一种

极幸福的际遇。

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稣,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

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隐。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受命。生的悲

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

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

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

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

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愚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慕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

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

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矛盾篇二》)

18.文章开头举了独孤求败和贾宝玉两个例子,作者意在各自说明什么道理?(4 分)

答:

19.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4 分)

答:

20.文章说:“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6 分)

答: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张晓风用自己的感受和古今中外多个故事片断,引导着我们思考自然人世、身心内外,

似乎有悖于常理,却道出了人生真理。

B.寻求挫败,寻求被征服,这个征服者在张晓风看来是个可实可虚的概念。作者将虚实

事物熔于一炉,笔法开阔。

C.第⑥段列举耶稣、李靖、孙中山三位英雄的事例,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格,强调没

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才是生的悲剧。

D.文章的前半部分较为显露地点出几种哲思,后半部分潜在着几种思考。

E.比张晓风早十几年的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张晓风的散文有一种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我寻求挫败》一文印证了这一点。

七、(12 分)

22.请提取画线句子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4 分)

随着四十多年来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首

先,它体现在建筑服务管理和控制的提高上。与此同时,20 世纪80 年代早期,智能建筑

的理念在美国发生了第二次乃至更大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欧洲和亚洲设计、建

造了第一批把自动化和信息化两种理念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末,自动

化和信息智能建筑的许多创造性工作已经完成。20 世纪80 年代,智能建筑理念下的一个

共同因素是最好地利用信息,提高建筑性能、增加建筑价值。

答:

23.下面这个图形是在许多饮料包装及分类垃圾箱上常见的标志,请你写出它所表达的含义。(4 分)

答: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火石和火镰相互撞击就产生了火。火石说:“这是我积蓄的火,和镰没有什么关系啊。”

火镰说:“这是我撞击以后才产出的火啊,和火石有什么关系呢?”于是镰和石各自认为自

己是对的,它们各干各的,不再相互依靠。一天,火石想得到火,撞击其他物体之上,撞了

好多次都得不到火;镰想得火,撞击到其他物体之上,它也和火石一样没有得到火。这样它

们知道相互依存的可贵,于是互相讲和,重新回到一起,寸步不离。

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何感想?请用一副对联的形式写出。对联应含有寓言中的事物,要表

达出寓言中的哲理;字数总共不超过30 字。

八、(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泰山高1 524 米,但一般人都能攀登;但是一个5 米高的峭壁,没有专用的工具,没有

经过训练就很难上去。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不能攀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学习

上也是如此,有些内容你可能学不会,很可能是难度的梯度太大,只要设法给自己搭好台阶,力图在感到困难的地方多搭几个矮一点的台阶,循序渐进,经过努力我们是可以攀登上学习的高山的。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700 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

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 分,每小题3 分)

1.C(A.因为(wèi) B.轧(zhá)钢D.薄(bó)利多销)

2. B (A 编纂沧海一粟C倾泻罄竹难书D暮霭为虎作伥)

3.A(“曼延”连绵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进而”表示继续向前,进一

步的意思,不能表目的和结果。”从而”是引出目的和结果的,它前面的分句一般表原因、

方法等,后一分句表结果“根据②句语境,后一分句不是前一分句的结果,而是表进一

步的意思,应选“进而”。第③中的“并非……而是”、“正是”提示了文字为前面否定

后面肯定的结构(逻辑关系提示信息)。因此,“并非”后面接什么词语,可以从“而是”、“正是”后面的内容得到启示。“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说明并非“整齐划

一”,而“草根”说明并非“自上而下”(反义提示信息)。)

4.A (B.应把“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改为“演技及其小品效果时”。C.搭配不当,“通讯”不能与“一定数量”搭配;D.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应改为“承担更多的减排

任务”。)

5.B

6.B

7.D

8. A(戾:罪)

9.C (C 项介词,表处置,“用”/连词,表目的,“来”;A 项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 项是介词,表被动;D 项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

10.D (①是说自己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是属于自己平素的行为高洁。③是说自己遇上董卓叛乱时不扩充军队的原因。⑤是表达自己不称雄的后果。⑥虽然是讲作者自

己读乐毅、蒙恬书后的感受,但是同样也从侧面表现了自己志向高洁的情怀。)

11.A (文中第三自然段作者提到他不想多拥有也没有拥有很多兵马,汴水之战后到扬州再

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并非“很多兵马”,如此再三说明自己的志向本不高。)

四、(19 分)

12①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②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

③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

13.(6 分)

(1)描写了一幅夜雨过后,万花凋谢,残花遍地的暮春图。(1 分)比喻,将“满地残

红”比之美丽的宫锦被污,表现出面对残春的痛惜之情;(1 分)拟人,赋予禽鸟以人的

感情,不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饶有趣味;(1 分)

借景抒情,强化了伤春、惜春之情。(1 分)(只写手法不分析不得分)

(2)结句由伤春的琵琶声写到触目皆是的杨花始终不肯飞入画堂朱户权贵之家,寄托了

个人身世之慨,写出了自己的真性情,(1 分)是作者耿直不阿人格的象征。(1 分)

只写是否有同感,但不分析不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4(5 分,每小题1 分)、答案略。如果全答,按1——5 题给分。

15. AD

16. 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

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

件。

17. 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

的影响。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18.(4 分)

(1)孤独求败的例子意在说明没有挫败就令人感到异常孤独,精神痛苦。(2 分)(意思对

即可)

(2)贾宝玉的例子意在说明挫败可以带来更大的幸福和意外的惊喜,获得最醇美的真爱

情。(2 分)(意思对即可)

19.(4 分)

(1)不断遇到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不断获得更大的幸福,更快乐的事。(意思对即可)

(2 分)

(2)让我能更彻底的败溃,彻底被征服,心甘情愿的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意思对

即可)(2 分)

20.(6 分)

(1)“这份绝望”指的是投身在宇宙的伟大之下,感到人类永远无法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

的光体。(意思对即可)(2 分)

(2)“兴奋昂扬”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征服自然,永世不能追慕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但都会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中兴起虔诚的服输和难忘的大喜悦的激动。(意思对即可)(4 分)21.(4 分)C(修辞有误)D(前后部分内容颠倒。)(每项2 分)

七、(12 分)

22.(4 分)理念发展设计建造创造性(共4 分,答对一个1 分;答对两个2 分答对三

个4 分

23.(4 分)①它标志着商品或商品的包装是用可.再.生.的材料制作的;②它提醒人们,在使用完印有这种标志的商品后,将其送.去.回.收.,而不要当作普通垃圾扔掉。(每点2 分)24.答案(略)哲理2 分;格式2 分;对联应至少含有寓言中一个事物,完全没有寓言中事

物的扣1 分。

25.写作指导:台阶能使人登高望远,开阔眼界。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台

阶的含义表现在:①捷径;②扎实;③进步;④困难……。要写好这篇文章,需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之处——抓住“台阶”的特性。从以上几个特性,我们就可以引申出如下立意:踏实地走,一步一个台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困难,登上人生的高峰等等。有了这些立意,再以生活中的实事、真情为素材,加上适当点题,就会是一篇佳作。

2011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

2011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 基础试题 2011-06-08 0709 2011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 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 (jīng) 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 (tiè) 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 (p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 逝,。,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

【语文】2009年高考试题天津卷2009年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揩.(kāi)油痉.(jīng)挛笑靥.(ya) 物阜.(fù)民安 B.泥.(ní)古诤.(zhang)友蹊.(qī)跷羽扇纶.(guān)巾 C.滂.(pāng)沱摈.(bìng)弃聒.(guō)噪悄.(qiǎo)然无声 D.洞穴.(xu?) 糟粕.(p?) 酝酿.(niàng) 心广体胖.(p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只见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从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会——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 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 “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2012年高考英语(天津卷)版含答案(最新整理)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3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第Ⅰ卷1 页至10 页,第Ⅱ卷11 页至12 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55 小题,共95 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 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15 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01.---Can I have a day off tomorrow, Mr. Johnson? --- . I can manage without you. A.Forget it B. I’m afraid not C. It depends D. Of course 02.The letters for the boss on his desk but he didn’t read them until three later. A.were put B. was put C. put D. has put 03.You were working too hard. You’d better keep a between work and relaxation. A.promise B. lead C. balance D. diary 04.The dog may be a good companion for the old. , the need to take it for walks may be a disadvantage. A.Besides. B. However C. Therefore D. Instead. 0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No one else will, if you don’t. --- . Confidence is really important. A.It’s not my cup of tea B. That’s not the point C. I don’t think so D. I couldn’t agree more 06.Only after Mary read her composition the second time the spelling mistake. A.did she notice B. she noticed C. does she notice D. she has noticed 07.I wish to thank Professor Smith, without help I would never have got this far. A.who B. whose C. whom D. which 08.It’s quite warm here; we turn the heating on yet. A.couldn’t B. mustn’t C. needn’t D. wouldn’t 09.It doesn’t matter you turn right or left at the crossing ---both roads lead to the park. A.whether B. how C. if D.when 10.The secretary arranged a(n) time and space for the applicants to have an interview. A.important B. spare C. public D. convenient 11.He got up late and hurried to his office, the breakfast untouched. A.left B. to leave C. leaving D. having left 12.The three of us around Europe for about a month last summer.

2016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度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一、项目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安全、高效至上。 二、项目要保证工程质量,由分管副总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检部组成的质量安全体系,专人负责施工质量、现场监督和检测及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三、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实行施工、检验、监管现场三同时制度,到关键部位时,公司相关领导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以及职能部门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督导。 四、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五、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六、严格把好材料进出质量关,所有材料、配件、设施使用前必须获得职能部门检测同意或标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 七、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八、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不达标不予签证、付款。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 一、工程实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提供的图纸进行图纸会审,由公司按分类组织进行,具体由分管领导组织,项目部负责人与相关技术人员、工程监理、设计单位和有关各方一道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图纸会审意见。 二、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分管领导和项目部组织会审单位,会审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

2012年高考英语天津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英语 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3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 卷1至10页,第II 卷11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55小题,共95分。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例: Stand over there_____ you ’ll be able to see it better. A. or B. and C. but D. while 答案是B 。 1. —Can I have a day off tomorrow, Mr. Johnson? —________. I can manage without you. A. Forget it B. I’m afraid not C. It depends D. Of course 2. The letters for the boss ________ on his desk but he didn’t read them until three later. A. were put B. was put C. put D. has put 3. Yo u were working too hard. You’d better keep a ________between work and relaxation. A. promise B. lead C. balance D. diary 4. The dog may be a good companion for the old. ________, the need to take it for walks may be a disadvantage. A. Besides B. However C. Therefore D. Instead 5.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No one else will, if you don’t. —_________. Confidence is really important. A. It’s not my cup of tea B. That’s not the point C. I don’t think so D. I couldn’t agree more 6. Only after Mary read her composition the second time________ the spelling mistake. A. did she notice B. she noticed C. does she notice D. she has noticed 7. I wish to thank Professor Smith, without ________ help I would never have got this far. A. who B. whose C. whom D. which 8. It’s quite warm here; we _________ turn the heating on yet. A. couldn’t B. mustn’t C. needn’t D. wouldn’t 9. It doesn’t matter ________ you turn right or left at the crossing—both roads lead to the park. A. whether B. how C. if D. when 10. The secretary arranged a(n)_________ time and place for the applicants to have an interview. A. important B. spare C. public D. convenient 11. He got up late and hurried to his office, ________ the breakfast untouched. A. left B. to leave C. leaving D. having left 12. The three of us ________ around Europe for about a month last summer. A. travelled B. have travelled C. had travelled D. travel 13. Parents and children should communicate more to ________ the gap between them so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A. open B. narrow C. widen D. leave 14. Everything was placed exactly ________ he wanted it for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A. while B. when C. where D. though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 脱这种困境 ..?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的状况。(2分) 【答案】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2014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考点。此类题目出题人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方学科网法是,首先联系词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天津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含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 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 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 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 【答案】B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 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 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 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频率;B通牒;D辨证法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

2018年天津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英语-天津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英语笔试 第Ⅰ卷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例:Stand over there you'll be able to see it better. A. or B. and C. but D. while 答案是B。 1. -Wasn't Joan supposed to be here by now? - ,She will be here in about twenty minutes. A. All right B. Don 't worry C. No wonder D. Enjoy yourself 2.Kate,sister I shared a room with when we were at college, has gone to work in Australia. A. whom B. that C. Whose

D. her 3.At first Robert wouldn't let his daughter go diving, but eventually he as she was so confident about her skills. A. gave in B. dressed up C. broke in D. turned up 4.let's not pick these peaches until this weekend they get sweet enough to be eaten. A. ever since B. as if C. even though D. so that 5. -I'm moving in a few days and I wonder if you could help. - Just let me know when, and I'll be there. A. You bet B. It depends C. Forget it D. No kidding 6.The that there is life on other planets in the universe has always inspired scientists to explore the outer space. A. advice B. order C. possibility D. invitation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Word版-含答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 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上海卷【含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上海卷【含答案】 试题精粹 06-14 0910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2008年天津市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试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一、(12分) 1.下列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闷.(mēn)热镌.(juān)刻通缉.(jí)咸与.(yù)维新宁缺毋.(wú)滥 B.生肖.(xiāo)克.(kē)扣梵.(fàn)文混.(hǘn)水摸鱼方枘.(ruì)圆凿 C.嘈.(cāo)杂绷.(běng)脸订.(dìng)正歃血.(xuè)为盟徇.(xǘn)私舞弊 D.卓.(zhu?)越坍圮.(pǐ) 拮据.(jū)自作.(zu?)自受桀.(jié)骜不驯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文身诡谲流金铄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B.桥礅碑帖原物璧还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简练宽宥犯而不较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D.更迭歆享濯污扬清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夫之在《董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_____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是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____________。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___________的事。 A.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气氛两全其美 B.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气氛一举两得 C.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氛围一举两得 D.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氛围两全其美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 或实际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 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 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完整版)天津高考英语作文2011-2017年真题解析及应试策略

天津五年高考作文探究 引言 天津卷作文,从近几年的趋势不难看出,天津卷侧重书信、email、演讲稿等实用性强的作文题材,这类题材考察目的当然是考察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非常体现现在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听说读写都要并重,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针对天津市考试的规律与趋势,务必大家要掌握这些作文的考察方向,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知识及素材,写出符合英文表达要求的英语作文。 下面以天津市近几年的考试真题为例解析一下考试规律和应对策略 2017高考天津卷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61. 假设你是李津,与你以前的外籍教师Mrs. Green 一直保持联系。近日她来信询问你的近况,请根据以下提示给她回复一封邮件。 (1)简要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告知你已成为八月底在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志愿者,并介绍为此所做的准备(如深入了解天津等); (3)希望她有机会重访天津。 注意: (1)词数不少于100; (2)可适当加入细节,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假设你是李津,与你以前的外籍教师Mrs. Green 一直保持联系。近日她来信询问你的近况,请根据以下提示给她回复一封邮件。 (1)简要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告知你已成为八月底在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志愿者,并介绍为此所做的准备(如深入了解天津等); (3)希望她有机会重访天津。 注意: (1)词数不少于100; (2)可适当加入细节,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Mrs. Green, I’m so glad to hear from you. I’m writing to tell yo u something about my life and study in recent days. I’m very busy with my lessons now, for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is near. Every day, I have to spend most of my time studying. As a result,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take exercise, what’s worse, I don’t communicate a lot with my parents and my friends. By the way, I am now a volunteer for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which will be held at the end of August in Tianjin. In order to be a qualified volunteer, I have to

2011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和答案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ǒ)栩栩如生(xǔ) 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ī)兢兢业业(jíng) 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 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在苒(rǎn)心怀叵测(p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判方法。 B.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莺。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天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倒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明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