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开卷考试题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开卷考试题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开卷考试题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开卷考试题

一、论述题(选2),共50分

1,请阐述气候变化的胁迫性影响和气候变率、极端性事件的影响,举例说明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请阐述地球系统的生物系统与动力系统: 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驱动力与驱动机制,地球系统各圈层和子系统的联系与耦合对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

3,请举例说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关系,阐述生物地球化学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请举例说明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的关系,特别是极端环境与极端环境微生物。

二、简答题,共50分

1,界面与相互作用

2, 时间和空间尺度

3,地球生物学

4,地球观测系统与长期生态系统试验

5,“厄尔尼诺”事件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考题

2002 (A) 1. 试述河流的下蚀作用( 10 分)。 要点: ( 1)概念:河水及其所挟带的泥沙对河床底部的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 ( 2)产物:“V形”谷、激流、瀑布、向源侵蚀作用、河流袭夺及侵蚀基准面等,4 个以上。 2. 简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反映的地质意义( 10 分)。 要点: ( 1)整合 -- 地壳稳定 ( 2)平行不整合—地壳垂直升降运动 ( 3)角度不整合 ---地壳水平运动 要说明其形成的简单过程。 3. 试述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8 分)。 特点:干旱,蒸发量大于补给量 分四个阶段: (1)碳酸盐阶段 (2)硫酸盐阶段 ( 3)氯化物阶段 (4)砂下湖阶段 要简要说明其过程,图示也可以。 2002 年(B)

1. 试述河流的侧蚀作用( 10 分)。 要点: (1)概念:河水及其所挟带的泥沙对河床两侧及谷坡进行破坏,使河床弯 曲、谷坡后退,河谷加宽的过程。 ( 2)产物:曲流河、牛轭湖、截弯取直等。简要说明其过程。 2. 简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反映的地质意义( 10 分)。要点:( 1)整合 --地 壳稳定 ( 2)平行不整合—地壳垂直升降运动 ( 3)角度不整合 ---地壳水平运动要说明其形成的简单过程。 3. 试述浅海的化学沉积作用( 8 分)。要点:中低纬度为主主要类型有:碳 酸盐、硅质、铝、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胶磷石和海 绿石等。 简要说明 2-3 种即可。 2003(A卷) 1、试述“V形”谷、“U形”谷和风蚀谷的成因,并对比三者的基本特点 ( 12 分)。 要点: “V型”谷,侵蚀成因; “U型”谷,冰川剥蚀成因。 风蚀谷:风的剥蚀作用形成。 可从谷的平面延伸、剖面形态、谷底特点及变化、主、支流交汇特点、谷底沉积特点等进行对比。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旅游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B卷

《旅游概论》考试试题(B)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1964年12月成立的是国家旅游局的前身,一直到1982年才更名为国家旅游局。 2、生态旅游资源划分成型生态旅游资源和型生态旅游资源。 3、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活动。 4、国际性旅游组织PATA是的缩写。 5、我国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和国内旅游业务。 6、旅游创汇与传统的商品出口创汇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表现在:、、。 7、旅游产品主要由、、和等组成。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立的第一家国营旅行社于1949年11月诞生。 9、旅游具有调剂生活的现实作用其现实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10、多数旅游资源是不会被游客消耗掉的,如参观展览、泛舟、滑冰、海水浴、太阳浴,这是旅游资源 的特点。 11、按旅游组织形式划分旅游市场可分为和。 12、开发生态旅游的意义是:、和。 13、根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旅游资源可分为和。 14、造成旅游资源衰败和被破坏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和两个方面。 15、旅游景点按照景点的性质或设置目的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和。 二、选择题(20分) 1.世界旅游日为。 A 9月27日 B 10月5日 C 11月5日D12月27日 2、旅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主要原因是。 A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B投资小而雇用的人员多 C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较高比重D对普通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要求不高3、“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的一首诗中。 A《悲哉行》B《全唐诗》C《周易正义》D《诗经》 4、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阳光海滩B流泉飞瀑C奇洞异石D民族风情 5、旅游零售商主要以为典型代表。 A旅游批发商B旅游经营商C旅行代理商D旅行社 6、古代探险旅行的代表人物是。 A麦哲伦B李白C徐霞客D鉴真 7、五台山属于。 A世界文化遗产B世界自然遗产 C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D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8、早在商代就已经设立,古代中国最早的住宿设施是。 A馆B驿站C亭D邮 9、.我国第一家旅行社是。 A中国旅行总社B中国国际旅行社 C华侨旅行社D中国旅行社 10、CHA是指的简称。 A中国旅游协会B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C中国饭店协会D中国旅游报刊协会 三、判断题(20分)

地球科学概论模拟题(开卷)

《地球科学概论》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搬运作用:是指运动的介质将剥蚀的物质从一个地方运移到另一个地方。 2.分选度:搬运过程中碎屑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 3.构造应力:地球内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的应力分量间出现了差异,这种应力状态称为构造应力。 4.磁异常: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的,由地壳浅部具有磁性的岩石或矿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5.古登堡面: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 6.黄道面:太阳系中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时,行星轨道都处在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称为黄道面。 7.矿产资源:岩石圈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利用价值的那部分物质。 8.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9.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并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的能力。 10.同位素年龄:利用同位素方法测得的年龄。 二.填空题 1.按照运动特点和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三种类型。 2.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3.由陆地向海洋,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深海盆地、大洋中脊。 4.地壳中的元素依其丰度大小,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氧、硅、铝、铁、钙。 5.根据在不同高度上温度的变化等特点,大气圈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等5个圈层。 6.冰川的主要侵蚀和沉积地貌有冰斗、冰蚀谷(U形谷)、刃脊、角峰、终碛堤。 7.依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可将断层划分为整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斜滑断层。三.归类题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 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旅游学概论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旅游学概论 ( 专科必修 ) 》2015 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 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 A.中国康辉旅行社B.中国青年旅行社 C.中国旅行社D.中国国际旅行社 2 .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 A .旅游政策B.旅游机构 C .旅游资源D.旅游策划 3 .影响旅游市场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旅游产品B.旅游营销 C .旅游服务D.旅游价格 4.( ) 是以了解异地文化或进行文化交流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猎奇求 知为内在动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选择历史文化游以‘及民俗文化游的居多( )。 A. 观光型旅游者B.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C .文化体验型旅游者D.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5 .以下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旅游产品是一种以服务要素为主的产品 B.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 C.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D.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与有形产品相同 6.以下哪一种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 A.全国旅游规划 B.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C.地方旅游规划 D.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 7.以下哪类是铁路运输的特点?( ) A .自由灵活,速度快B.费用低、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

C .豪华、昂贵、服务质量高D.快速省时、舒适度高 8.对旅游产品购买欲望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者的( )。 A .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B.性格 C .文化背景D.职业 9.民俗旅游、怀旧旅游、艺术欣赏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旅游产品属于()。 A .事务旅游产品B.度假旅游产品 C .探险旅游产品D.文化旅游产品 10。我国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宣布成立的第一个旅游全行业组织是()。 A .中国国际旅行者协会B.中国旅游组织 C .中国旅游爱好者协会D.中国旅游协会 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 5 个选项中,有不少于两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它们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 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 ) 。 A .异地性B.消费性 C .休闲性D.体验性 E.盈利性 12 .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是( )。 A .产品开发设计B.旅游咨询业务 C .产品销售业务D.采购业务 E.接待业务 1649 13.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旅游导致传统文化的冲淡、异化和消失 B .不良的示范效应 C .干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D.旅游活动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E .降低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收入 14.旅游区保护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哪几方面内容?() A .旅游资源保护B.环境保护 C .社会文化保护D.旅游政策保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0-2014年地球科学概论历年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2年硕士生入学 普通地质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40分) 1、地壳与岩石圈(P44-45) 2、V形谷与U形谷(P89) 3、矿物与岩性(PP52、P56) 4、节理与断层(P135) 5、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P97、P108) 二、填空题(在答案纸上按题号依次写出正确答案,不必抄题)10分 1、填写以下矿物的硬度值:石英(7)、石膏(2)、长石(6)、方解石(3) “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玉刚” 摩氏硬度计 硬度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代表矿物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2、晚古生代分为三个纪,其名称和代号分别是泥盆纪D 、石炭纪C 和二叠纪P 。 3、根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SiO2>65%的为酸性岩浆 ,52-65%的为中性岩浆 ,45-52%的为基性岩浆 ,45%<的为超基性岩浆。 4、板块边界可分为分离型板块、汇聚型板块和剪切板块三种基本类型。 5、地质年代由大到小的级别单位是宙、代、纪和世;与其相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宇、界、系和统。 四、标注图中岩浆岩体的产状和地形名称 (P116图7.8) 五、简述题 1、分析论述表层(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内部(内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P71-73 2、你对人类未来的环境状况持何态度?有何观点?

3、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154-161,写出板块构造学的基本思路及各大标题和主干即可。) 4、试述能源矿产的主要类型、成因和用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3年硕士生入学 普通地质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60分) 1、边滩与心滩(P98) 2、风化作用与风的剥蚀作用(P74、P89) 3、岩层与地层(P62、P131) 4、岩墙与岩床(P116-117) 5、倾向与倾角(P132) 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称倾角。 6、冲积扇与三角洲(P99) 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三角洲:当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便大量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 二、填空题(按题号依次写出正确答案,不必抄题)15分 1、机械搬运方式有推移、跃移、悬移和载移等四类。(P92-94) 2、最基本的地层接触关系有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P129) 3、中生代分为三个纪其名称和代号为白垩纪K、侏罗纪J 、三叠纪T (P66)。 4、按地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形成演化特征,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大洋地壳两种类型。(P58)

2019年内蒙古继续教育专业课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2019年 1.现代在发育基性火山岩和浅源地震的火山岩带最有可能的是()。(1.0分) A.大兴安岭火山岩带 B.阿尔卑斯-印尼火山岩带 C.环太平洋火山岩带 D.大洋中脊火山岩带 2.下列哪种作用在风的搬运中起主要作用()。(1.0分) A.溶运 B.悬移 C.跃移 D.滚动 3.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那一部分()。(1.0分)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4.下列哪种地质作用最有可能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岩石()。(1.0分) A.成岩作用与灰岩 B.火山作用与花岗岩 C.侵入作用与玄武岩 D.胶结作用与大理岩 5.确定岩石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中,不仅可以确定地层的先后顺序,还可以确定地层形成的大致时代(1.0分) A.地层层序律 B.化石层序律 C.同位素地质年龄 D.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6.海底扩张意味着()。(1.0分) A.海盆在变薄 B.距大洋中脊越远岩石越年轻 C.地球的海洋在不断地扩大 D.新的地壳物质的形成 7.在水循环中,下列哪一种是目前最主要的淡水来源()。(1.0分) A.河流 B.地下水 C.湖泊 D.冰川 8.界,系,统,阶是()。(1.0分)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9.固体地球圈层划分的主要地球物理依据是()。(1.0分) A.重力值

B.地磁场强度 C.地温梯度 D.地震波传播速度 10.下列地貌单元由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是()。(1.0分) A.U型谷 B.V型谷 C.溶洞 D.波切台 11.牛轭湖形成于()。(1.0分) A.狭窄的山谷,那里沉积物易堵塞河谷从而形成湖泊 B.宽阔冲积平原区的曲河流 C.辫流河 D.很大的湖泊 12.如果岩石中含有(),则不能确定古水流方向。(1.0分) A.粒序层理 B.不对称的波痕 C.化石 D.湖相层理 13.黄土是()。(1.0分) A.风力搬运的悬浮物沉淀于陆地上形成的 B.风力搬运的悬浮物沉淀后,被流水再次搬运和沉积形成的 C.风力搬运的跃移物质沉淀形成的 D.沙漠中暂时性湖泊的细粒沉积 14.在大气圈内臭氧含量最多的次级圈层是()。(1.0分) A.对流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暖层 15.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有矿物组是()。(1.0分) A.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B.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 C.绢云母、红柱石、硅灰石、石榴子石 D.辉石、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 16.矽卡岩是哪种变质作用的产物()。(1.0分) A.接触热变质作用 B.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C.区域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17.当断层两盘储存了弹性能应变能的岩石弯曲力超过岩石强度后突然发生回弹,释放所积累的形的形态,这种解释称为()。(1.0分) A.板块构造理论 B.地震空区理论 C.弹性回跳理论 D.地震学理论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文学概论》考题库

《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 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 c.假设 D.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 ) 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 B.小说 C.散文 D.诗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 B.书面语 C.IZl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

《旅游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旅游概论》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41分) 1._腓尼基人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游者,其目的是_贸易_。 2.旅游具有_社会__、_文化__、_经济__、__消费__属性。 3.中国古代和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_1840_年,现代旅游开始于_1949_年。 4.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__观光___、__度假_、_公务_和__专项_四大类型。其中,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是__观光__;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_宗教__。 5.世界旅游组织下设六个地区性委员会,即_美洲_、_欧洲__、__东亚与太平洋__、_非洲_、_中东_、_南亚__。 6.中国的旅游日是_5.19__。中国旅游标志是__马踏飞燕__。 7.世界旅游日是_9.27__。 8.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_旅游者__、__旅游资源_、__旅游业_。 9.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_经济效益__、_生态效益__、_环境效益_相协调统一。 10.旅游交通的特点有_综合性_、__区域性_、_季节性__、__替代性_。 11.常见的旅游饭店等级划分标准有 星级制 和 级差制 。 12. 服务质量 是旅游饭店成功的基础,饭店的 设施设备水平 是衡量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3.旅游饭店的标准化、国际化的关键是 职业微笑 和 职业用语 。 14..旅游饭店的星级标志由 长城 和 五角星 图案构成。 班级: 姓名:

二、单项选择题(16分) 1.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B)。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社会富裕 D 社会闲暇 2.一个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美国留学生,在节日里到西安、桂林等地旅游,从类别而言属于( A)。 A 国内旅游 B 跨国旅游 C 洲际旅游 D公务旅游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 A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B 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C 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 D 社会闲暇的增多 4.辽宁的小李到深圳去打工属于( A )。 A 旅行 B 游览 C 乔迁 D 旅游 5.同时是三个宗教的圣城的是( C )。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6.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旅行社”成立于(A)年。 A 1923 B 1925 C 1924 D 1927 7.旅游者选择旅游的目的地的首要依据是(A)。 A 吸引性 B 价值性 C 变化性 D可进入性 8.大连金石滩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C )。 A 遗迹遗址 B 水域风光 C 地文景观 D水工建筑 9.一步跨进历史,一天畅游中国是对(B)景区的写照。 A 中国民俗村 B 锦绣中华 C 世界之窗 D 故宫博物院 10.杭州西湖属于(B)类的旅游资源。 A 水域风光 B 建筑与设施 C 天气与气候 D 地文景观 11.我国的兵马俑体现了旅游资源的(C)特点。 A 季节性 B 变化性 C 垄断性 D 吸引性 12.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是(B)。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

课程号: 0102011 《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说明:第一、二、三题答在试卷纸上,第四、五题答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⒈地球中的元素按照丰度从大到小,位于前4位的依次是铁、氧、硅、镁。 ⒉地磁三要素是磁感应强度、磁偏角、磁倾角。 ⒊变质作用方式有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和变质分异作用。 ⒋按照化学成分,矿物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酸盐矿物等5大类。 ⒌按轴面和两翼产状,褶皱可分为4类,即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和 平卧褶皱。 ⒍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推移、跃移、悬移和载移。 7.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8.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分别为走向倾向倾角。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⒈太阳系主要由1颗恒星和8个行星构成,其中( B )为类地行星。 A.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B.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C.木星、地球、火星、土星; D.水星、金星、地球、木星。 ⒉生态系统指的是( C ) A、同一物种的总和; B、所有生物体的总和; C、生物与非生物的总和; D、食物链和营养级。

⒊下列地貌单元由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是( A )。 型谷;型谷; C.溶洞; D.波切台。 ⒋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作相对水平运动,该断层称为( A )。 A.走滑断层; B.正断层; C.逆断层; D.斜滑断层。 ⒌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 A )。 A.大; B.小; C.有时大,有时小; D.大致相等。 ⒍沙漠地区形成“绿洲”的主要原因是( B )。 A.该地区有较丰富的降水量; B.风蚀作用使该地区地下水露出地表; C.该地区有较多的耐干旱植物; D.该地区风蚀作用较弱。 ⒎中生界可以划分为( B )。 A.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 B.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 C.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D.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⒏在李各庄公路边见到的白色大理岩是由下面那种在作用形成的( B ) A、成岩作用; B、变质作用; C、侵入作用; D、岩溶作用 ⒐两板块相向运动,其中一板块插到另一板块之下,这一构造带称为( C )。 A.板块碰撞带; B.板块分离边界; C.板块俯冲带; D.转换断层。 ⒑从地表至地心,下列哪种物理性质不随地球深度增加而增大?( D ) A.温度; B.压力; C.密度; D.重力。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⒈洪积物是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 X ) ⒉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面。(√) ⒊深成侵入作用的侵入深度>3km,因此,在地表见不到深成侵入岩。(X ) ⒋承压水是分布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⒌地球内部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因其物质完全处于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 X ) ⒍球形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X ) ⒎泥质岩随着变质程度加深,可以依次变为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 ⒏土壤都是由残积物转变形成的。(X ) ⒐冰川表面的碎屑物越多,则冰川的运动速度越快。(√) ⒑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以化学方式为主。(√)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考试 论述题题库 33.以电影《魂断蓝桥》最后一段剧本文本为范例,谈谈你对影视文学特征的认识。 五十八(场) 滑铁卢桥上。 夜雾浓重。, 玛拉独自倚着桥栏杆,似乎向桥下望着什么…. 一阵皮鞋声。一个打扮妖艳但面孔浮肿的中年女人走来,她看见玛拉。 女人:(很熟识地)是你啊,玛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吗? 玛拉:(嗫嚅地)没有。 女人:那个凯蒂跟我说的,说你跟了个体面的人。我说,哪有这好事? 玛拉:是啊一 女人:别泄气,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到火车站去吗?唉,我现在是到哪儿都没法啦…… (她耸耸肩叹息着走开) 玛拉两眼滞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望啊望着……对她来说,一切都绝望了,她脸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镇静神情。 桥上,一长队军用汽车亮着车灯,轰轰隆隆地向桥头驶来。 玛拉转过头去,望着驶来的军用卡车。 车队从远处驶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去。 车队在行驶,黄色车灯在浓雾中闪烁。 玛拉继续迎着车队走。 车队飞速行进。‘ 玛拉迎面走去。 车队轰鸣,越来越近。 玛拉迎着车队走,越来越近。 玛拉宁静地向前移动,汽车灯光在她脸上照耀。 玛拉的脸,平静无表情的眼神。 巨大的刹车闸轮声,金属相磨的尖厉声。 车戛然停止,人们惊呼。 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有着红十字标记的卡车拥去,顿时围成一个几层人重叠的圈子。(镜头推进)人群纷乱的脚。 地上,散乱的小手提包。一只象牙雕刻的“吉祥符”。(化) 一只手拿着“吉祥符”(《一路平安》音乐声起)。 二十年后的罗依,头发已班白,面容衰老,穿着上校军服,凄切地站在滑铁卢桥心栏杆旁。他望着手里拿着的“吉祥符”,苍老的两眼闪现出哀愁、悲切和无限眷恋的心情。 (画外玛拉的声音)我爱过你,别人我谁也没爱过,以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依!我永远也不…… (强烈的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将玛拉最后的声音淹没。) 歌声在夜雾弥漫的滑铁卢桥上空回荡……桥上,孤独地走着苍老的罗依。 罗依坐上汽车。 汽车驶去…… 《魂断蓝桥》是一部爱情经典片,表现上尉军官罗依和舞蹈演员玛拉之间,由于战争的灾难、社会的压力、道德的束缚,相亲相爱却生离死别,心心相印但难成眷属的悲剧。上面这段是玛拉从罗依处出走后第一次露面,并走向死亡的重场戏。它要表述的内容很多,——社会环境对孤独无依的玛拉的逼迫;她如果苟且偷生,未来将会是怎样的结局;玛拉对罗依坚贞不渝又无法实现的爱;她自杀的全过程;她死时人们的反应;罗依怀念玛拉时的痛苦;以及这种悲剧在人世间的普遍性等等。 答案要点: ①语言的视觉性;(4分) ②蒙太奇结构;(4分) ③动态的造型性。(4分) (要点分数12分,其余为答案组织与分析所得分数。) 33.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案要点: 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评阅参考:观点提出:(5分) 论述过程:(15分) 结合实际:(4分) 注: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椐,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33.下面这些关于“文化文本特征”要点的归纳,是分属于“大众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民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地温梯度: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生高的温度成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2. 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历史比较法: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于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如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 4.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以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 4.2km/s突增到 4.4km/s。 5. 矿物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 6. 石林:如果灰岩的层理水平,又发育有垂直的裂隙,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沿裂隙溶蚀作用下,使溶沟加深,石芽增长,形成巨型石林。 7. 洪积面: 8. 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岩石的结构: 9. 苦湖:湖泊沉积到了氯化物阶段,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因带苦味,所以称为苦湖。 10. 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分选性:磨圆度: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碎而接近圆形的程度。 11. 海蚀凹槽:在基岩海岸的海水面附近,由于海水拍岸浪的机械冲击和海水所携带沙石的磨蚀作用以及化学溶蚀作用,该部位的岩石不断遭受破碎,被掏空,形成向陆地方向锲入的凹槽。 12. 球形风化:如果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并发育有三组近于相互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岩块,在岩块的棱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坏破坏,经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棱角消失,在岩石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 13. 波切台: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在海岸带形成一个向上微凸并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台。 14. 三角洲:当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大量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形态,从平面上看像三角。 15. 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 16. 背斜:在形态上是向上拱的弯曲,其两翼岩层一般相背倾斜,即以核部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倾斜。 17. 转换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洋脊两侧中脊轴之间的段落上,在该段落以外的断裂带

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一共4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基础设施___________? A、桥梁 B、机场 C、旅游班机 D、车站 2、旅游业要真正发挥作用,“软件”的核心,即__________,更为重要。 A、服务人才 B、管理人才 C、旅游人才 D、导游人才 3、四川海螺沟冰川属于哪一类旅游资源__________? A、地文景观 B、水域风光 C、遗址遗迹 D、建筑与设施 4、___________是旅游业的生命线? A、旅游资源 B、客源 C、旅游交通 D、服务 5、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A、世界之窗 B、欢乐谷 C、迪斯尼乐园 D、锦绣中华 6、小型旅游饭店的客房数是多少()? A、200间以下 B、300间以下 C、300至600 D、600以上 7、星级的有效期和标志的使用权为多少年()? A、2年 B、3年 C、5年 D、7年 8、下列哪类不属于文化类的娱乐设施()? A、博物馆 B、音乐厅 C、歌剧院 D、电影院 9、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 A、销售业务 B、计调业务 C、导游业务 D、财会业务 10、经营入境,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需缴纳质量保证金()? A、10万元 B、160万 C、80万元 D、100万元 11、市场质量是指()。 A、市场的可进入性 B、市场的规模大小 C、市场的销售潜力 D、市场的占有率 12、()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供给 D、旅游需求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国际旅游者及其支出的()左右产生并流向这一区域。 A、60% B、70% C、80% D、90% 14、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是() A、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B、旅游产品的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 C、食、住、行、游、购、娱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D、旅游资源与旅游客源之间的矛盾 15、()是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 A、公务旅游者 B、休闲旅游者 C、观光旅游者 D、度假旅游者 16、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 A、1995 B、1965 C、1975 D、1985 17、世界环境日是()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 日 18、旅游经济的细胞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1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预测,到______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A、2020 B、2005 C、2010 D、2015 20、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就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_______ A、优势 B、职能 C、功能 D、特点 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般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劳务消费已占个人消费支出的60%左右 () 2、凡是旅游者可以亲聆其境者,说明旅游资源地已具有可进入性()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完整版)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 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 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 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条痕:矿物在 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 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 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 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 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 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 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 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 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13.土壤:风化壳的表层,它是由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再经过生物风化作用改造 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分为表层、淋积层、淀积层) 14.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薄层称为风化壳。 15.准平原化:当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地壳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 降状态,由于高地受到剥蚀,低地接受沉积,在此双重作用下,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 16.河流的平衡剖面:由河口向上河床逐渐抬高,如果河流的下蚀使河床的每一 段都降低到仅能维持水体流动所需的最小斜度时,此即河流的平衡剖面。17.枢纽:组成褶皱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褶皱:岩层受力变形后产 生的一系列弯曲。轴面: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 18.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南北流 向的河流,北半球侵蚀流向的右岸,南半球侵蚀流向的左岸。 19.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显著的生物所 形成的化石,为某一时代的地层所特有。 20.层理构造:岩石性质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层状构造,是由于沉积物成分、结构、 颜色等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

最新《旅游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复习课程

学习资料 一、填空题(41分) 1._腓尼基人_是世界上最早的旅游者,其目的是_贸易_。 2.旅游具有_社会__、_文化__、_经济__、__消费__属性。 3.中国古代和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_1840_年,现代旅游开始于_1949_年。 4.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__观光___、__度假_、_公务_和__专项_四大类型。其中,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是__观光__;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_宗教__。 5.世界旅游组织下设六个地区性委员会,即_美洲_、_欧洲__、__东亚与太平洋__、_非洲_、_中东_、_南亚__。 6.中国的旅游日是_5.19__。中国旅游标志是__马踏飞燕__。 7.世界旅游日是_9.27__。 8.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_旅游者__、__旅游资源_、__旅游业_。 9.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与_经济效益__、_生态效益__、_环境效益_相协调统一。 10.旅游交通的特点有_综合性_、__区域性_、_季节性__、__替代性_。 11.常见的旅游饭店等级划分标准有 星级制 和 级差制 。 12. 服务质量 是旅游饭店成功的基础,饭店的 设施设备水平 是衡量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3.旅游饭店的标准化、国际化的关键是 职业微笑 和 职业用语 。 14..旅游饭店的星级标志由 长城 和 五角星 图案构成。 班级: 姓名:

二、单项选择题(16分) 1.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B)。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社会富裕 D 社会闲暇 2.一个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美国留学生,在节日里到西安、桂林等地旅游,从类别而言属于( A)。 A 国内旅游 B 跨国旅游 C 洲际旅游 D公务旅游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 A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B 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C 国际旅游的范围扩大 D 社会闲暇的增多 4.辽宁的小李到深圳去打工属于( A )。 A 旅行 B 游览 C 乔迁 D 旅游 5.同时是三个宗教的圣城的是( C )。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6.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旅行社”成立于(A)年。 A 1923 B 1925 C 1924 D 1927 7.旅游者选择旅游的目的地的首要依据是(A)。 A 吸引性 B 价值性 C 变化性 D可进入性 8.大连金石滩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C )。 A 遗迹遗址 B 水域风光 C 地文景观 D水工建筑 9.一步跨进历史,一天畅游中国是对(B)景区的写照。 A 中国民俗村 B 锦绣中华 C 世界之窗 D 故宫博物院 10.杭州西湖属于(B)类的旅游资源。 A 水域风光 B 建筑与设施 C 天气与气候 D 地文景观 11.我国的兵马俑体现了旅游资源的(C)特点。 A 季节性 B 变化性 C 垄断性 D 吸引性 12.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是(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