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从规范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组织锂离子行业大型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共同起草编制了《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

锂离子电池因为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诸多特点,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6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分别为5.9GWh、17GWh、30.5GWh,同比增长293%、188%、79%,最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51万辆和77.7万辆,按照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10万辆,2025年525万辆,2030年则超过1500万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由于现有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和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导致发生了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如2016年1月16日深圳宝安电池厂突然起火;同年3月22日,深圳美拜电子有限公司仓库发生意外起火;最严重的锂电池安全事故发生在5月31日位于启东市的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锂电生产车间发生空间爆炸,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锂电池产业相关起火事故有40多起,分布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运输、应用、回收等各个环节,其中发生在生产环节多达10起事故。

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分析,多数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锂离子电池大量集中存放的区域,如电池化成、老化、电池仓库等区域,特别是在夜间等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事故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其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单个锂电池内部短路问题造成电池温度升高,形成热失控,从而引燃周围的电池,高温进一步导致电解液及电极物质分解,气体体积急剧膨胀,最终导致起火或爆炸。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锂离子电池无法从本质上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总有一定的概率发生起火事故,虽然发生事故概率很低(约十亿分之一),但是由于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各个生产厂家的产能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发生起火事故的次数增多。

然而由于国内还没有锂电池行业如何安全生产、储存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使得企业在进行厂房和库房设计和选址时没有标准可以参照,造成业内电池企业生产车间设计不规范、仓储环境简陋,无排风恒温设施和实时监控设备等,消防设备配置不齐,特别是对于发生较大的火灾事故后,由于生产车间和仓库等设计的不规范容易造成火灾的连锁反应,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隔离火灾的效果,防止火灾的进一步蔓延扩散。此外,对于发生火灾是否有明确有效的应急措施来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也成为一个关注点,为此业内企业代表和专家共同呼吁,希望国家相关安全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统一的、切实可行的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通过标准的制定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安全生产,并给予电池企业在新上项目提供设计安全和执行标准,有利于企业减少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通过建立安全事故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措施,尽可能降低生产企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编制过程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牵头,项目负责人为协会副理事长王金良教授。协会锂离子电池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于2016年10月开始对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对2016年以来国内外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12月正式向国家安监总局提交了立项报告,并随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标志着安全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03月~2017年月6月起草小组针对现有国内外相关资料及各单位意见起草标准文本,经过3次内部讨论、修改最终形成了安全标准的草稿。

2017年6月9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组织相关行业内的企业、高校教授、检测研究院和安监局领导等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主要包括: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金方圆安全技术研究院(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山东省轻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天津力神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的30 位专家代表参加现场讨论会议,现场对

安全标准框架内容、行业性质、重点区域的防护措施以及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下一步安全标准工作的侧重点和方向。

2017年7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处在福建宁德召开了编制组内部讨论会,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了会议,参会成员针对6月份北京研讨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特别就标准的逻辑顺序、重点术语定义、风险分析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一致同意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加紧磋商,形成标准初稿。

2017年11月,经过编制组成员数月的反复沟通,期间通过邮件、电话会议等方式持续深入讨论,征求意见稿(初稿)初步形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处召集编制组成员在广东深圳开会,参会单位有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会议针对部分原物料的火灾危险等级、某些场所发生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确认,并就近期在召开评审会交换了意见。

2018年3月16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处邀请了包括国内知名安全生产专家孟宪卫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胡信国教授在内的行业专家以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能源监测研究院等企业和机构代表在杭州召开了2018年第一次研讨会,重点针对NMP加热烘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防范措施、事故防烟排烟措施、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各个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6月28日,编制组成员单位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广州能源监测研究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在杭州召开了2018年第二次研讨会,会议重点针对生产中电解液的存储安全、高位货架预警及灭火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各个代表结合行业特点、企业自身情况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进措施。

2018年8月15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金良教授一行在深圳、惠州和东莞调研了行业内的大中型锂电池生产企业,主要针对工序过程中的电解

液、化成、老化、仓库等重点区域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并听取了几家业内企业安全部门简绍了当前他们的安全防火措施、管理方法和经验,并将相关内容融入到标准的编制当中。

二、标准编制原则

本着以事故导向和预控主要风险的原则,规范性的制订原则,制定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1)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2)反映国内外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并与现行的国家政策、法规及相关国家标准协调一致。

(3)本规范作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行业的安全标准,不涉及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企业和回收企业,此外标准内容中也不涉及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安全管理、职业健康防护和厂区外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4)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并且易于被国内外同行业所引用

三、标准编制主要内容

标准主要内容由以下部分组成: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危险辨识、通用要求、生产工序及设备设施的安全、防火及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资料性附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生产、加工过程中工序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以及防火安全、作业安全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加工企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原材料的生产企业和锂离子电池回收企业。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41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

GB 1794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 3148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AQ 427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1)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含有机溶剂电解液,利用锂离子作为导电离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移动,并被设计成可重复充电和放电的电池。

注:负极活性物质不是金属锂

说明:参照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GB/T 2900-2008.41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重新对本标准中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完善,主要考虑了本标准中所涉及的锂离子电池中最主要的物质为有机电解液,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如采用非有机溶剂电解液,那么电解液本身的易燃起火性质可能大幅降低(可参考铅酸电池),对于标准的适用性方面可能会有偏差,所以特别提到了含有机溶剂电解液,此外也特别注明了负极活性物质不是金属锂,主要是排除了后续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产生的新型电池,如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等,所以本标准

范围内不包括金属锂相关内容。

(四)危险辨识

1)4.1 生产企业应参照GB50016-2014第3.1条对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成品电池、各生产工序等的危险等级进行危险辨识,锂离子电池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等级应参照附录A.1锂离子电池原物料火灾危险辨识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等级应参照附录A.2锂离子电池各生产工序火灾危险辨识表。

说明:按照GB 50016-2014第3.1条火灾危险分类,将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原物料的火灾危险性和各生产工序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辨识原物料和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危险等级。

(五)通用要求

1)5.1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的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说明: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建筑按照GB 50016的规定的要求,生产车间按照附录A附表2的分类应按照丙类建筑进行设计,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2)5.3 化成场所、老化场所和成品电池仓库应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时间不低于1.5h的楼板与其它区域进行隔开,自动化生产线如无法实现独立的防火分区,应设置有安全防护措施满足区域的整体安全要求。

说明:化成场所、老化场所和成品电池仓库为大量带电电池集中存放的区域,存在锂离子电池起火的风险,从行业的安全事故来看,多事事故时发生在上述区域,应当周边的区域进行有效的分隔,自动化生产线也是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趋势,规模化生产无法实现和周边的区域完全独立的分隔,应在化成场所、老化场所和成品电池仓库设置有安全防火措施,满足区域的整体安全要求。

3)5.5 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工序,其除尘装置应符合AQ 4273的规定。

说明: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存在粉尘爆炸风险的工序,会产生有少量的铝粉或者铜粉,由于激光切割产生的粉尘粒度较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采用机械切割的方式,粉尘粒度一般较大,难以形成粉尘爆炸的条件,所以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的除尘装置应符合AQ4273的相关规定,防止由于粉尘引起除尘装置的爆炸,此外行业内无相关起火爆炸案例,主要原因是产生的粉尘量很少,难以满

足爆炸的条件。

4)5.6 注液工序、化成工序、老化工序和电池仓库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24 h视频监控装置,其中化成工序,老化工序和电池仓库应安排专人24 h 不间断巡查和值守。

说明:化成工序、老化工序和成品电池仓库等重点区域为事故多发区域,从事故的发生时间来看多为无人值守的夜间或者休息时间,上述区域应设置有视频监控和专人巡查,现场人员应及时处理有安全隐患的电池,防止发生事故后现场无人进行及时处理,扩大事故灾害。

5)5.7 化成工序、老化工序、电池仓库等电池大量集中存放的区域,应在建筑或设备上安装火灾探测器,现场应配置相应的灭火措施,应优先选择在设备上设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

说明:锂离子电池建议全厂设置喷淋系统,一是按照GB50016的要求设置的喷淋系统,喷淋的水流量较小,对于锂离子电池的火灾起不到很好的灭火作用,反而会有助燃的可能性,锂离子电池的火灾需要采用大量水进行灭火,水不仅起到了灭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到达锂离子电池起火点,能够短时间对锂离子电池内部进行降温;二是部分车间设备上安装有密封罩,厂房的喷淋系统不能直接达到设备内部,水源不易直接到达起火点;三是设备存在误喷报警的情况,自动化程度高的工厂,装配车间的料卷价格超过50万人民币,通常机器头部、尾部各一个,一旦喷淋到料卷便是超过100万元损失,特别容易造成小事故大损失,依据《两高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解释》(法释〔2015〕22号)第六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针对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宜优先在设备上配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不仅处理速度快,而且不会影响到周边的设备。

(六)生产工序及设备设施的安全

1)6.2 涂布工序

6.2.1 NMP回收系统应采取防止NMP蒸汽逸散或泄漏的措施。

6.2.2 涂布机的烘道内应设置NMP浓度自动实时监控报警装置,并设置两级防护措施,一级防护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5%时报警,二级防护当

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50%时停机,并应与加热和通风装置连锁。

6.2.3 NMP回收系统应具备异常或紧急停机状态下通风延时的功能,通风应使设备内部可燃气体浓度降低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

6.2.4 涂布机的加热设备采用直接的电加热方式时,满足如下要求:

6.2.4.1 电加热设备应具有控温保护、超温保护和连锁停机的功能。

6.2.4.2 电加热设备前方应设置保护罩。

说明:NMP液体,常温下闪点为95℃,属于丙类物质,在涂布烘干的过程中会产生NMP蒸汽,具有爆炸性,烘道内应设置有NMP浓度监控装置,参照石油化工标准,当NMP蒸汽达到25%LEL时报警,50%LEL应停机,并应与加热和通风装置进行连锁,防止NMP蒸汽浓度超过爆炸下限,此外涂布机的加热设备采用直接的电加热的方式,应具有控制保护、超温保护的措施,宜采用空气的加热方式,防止可燃蒸汽和高温物体直接接触。

6.2.4.2 电加热设备前方应设置保护罩,防止有异物进入烘道,被点燃引发起火事故。

2)6.3注液工序

6.3.1 注液工序满足如下要求:

6.3.1.1 注液车间如采用循环通风系统应设置净化处理系统。

6.3.1.2 注液车间应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25%应报警。

6.3.1.3 注液车间应设置事故通风换气设施,换气次数不应低于12 次/h。

6.3.1.4 电解液输送管道接口处应采用双套管保护措施,并采用耐腐蚀的材质。

6.3.2 注液设备满足如下要求:

6.3.2.1 注液设备应设置局部抽排风装置,并具有故障连锁报警功能。

6.3.2.2 注液设备及其电气接插件、电气排插接头等应配置防止电解液滴落或溅射的防护措施。

6.3.2.3 注液设备应具备电解液回收装置,且具有防泄漏、防逸散功能。

6.3.2.4 注液设备电气线路应采用阻燃套管并做防腐处理。

6.3.2.5 注液设备应与真空泵分开放置。

6.3.3 车间内电解液暂存间满足如下要求:

6.3.3.1 暂存间面积不应超过丙类防火分区面积的5%,应采用耐火时间不低于1.5 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工序间隔,电解液暂存间面积超过丙类防火分区面积的5%,应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防火分区面积不应超过20%。

6.3.3.2 电解液暂存间应设置有通风装置,实测风速不应低于0.5 m/s。

6.3.3.3 暂存间应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25%应报警。

6.3.3.4 暂存间照明灯具应采用冷光源或防爆灯,电气和照明开关应采用防爆型。

6.3.3.5 暂存间电解液存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

6.3.3.6 电解液罐体应设置静电接地的措施。

6.3.3.7 暂存间地面、工具和容器应采用不发火花的材料。

6.3.3.8 电解液盛装容器应充填惰性气体,并采用管道输送液体的措施,可在接口处安装液体泄露检测装置。

6.3.3.9 暂存间宜局部设置悬挂球式干粉灭火器或火探管灭火器等自动灭火装置

6.3.3.10 应按照

7.5.1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灭火器材,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6.3.4 电解液罐体的运输工具应采用手动叉车或防爆型叉车。

说明:注液工序的危险性主要来自电解液的自然挥发和泄露,通常注液工序有采用循环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一般高于12次/h,此外电解液注液的过程应设置有局部的抽排风措施,使电解液的蒸汽进行有序的排放,防止电解液蒸汽大量存在注液区域内,区域有上述的防护措施,电解液车间浓度正常情况下低于25%LEL;

区域设置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置,防止在极端的情况下,电解液的设备泄露或循环通风系统出现问题,电解液蒸汽弥漫在整个区域。

电解液具有腐蚀性,电解液输送管道接口处应采用双套管保护措施,防止电解液将管道腐蚀泄露后引起起火事故。电气线路同样也应采用阻燃套管并做防腐

6.3.3.1注液工序电解液暂存区域面积按照GB 50016第3.1.2条规定,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时,可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当面积超过5%并小于20%时,应采用防火墙或防火隔墙和其他区域分隔。

其中原物料中电解液从闪点测试分类为甲乙类,这是由于电解液为混合物,各个电池厂家使用的电解液种类不同,所以闪点存在一些差异闪点在60℃以下,虽然电解液通过闪点测试属于甲乙类危险物质,而实际过程中电解液引燃温度都超过400℃,远大于常见可燃物的引燃温度如纸张引燃温度130℃,布匹引燃温度140℃,因此这些溶剂成分存在一燃即灭的闪点温度,未加热情形不易发生持续燃烧(高引燃温度)的过程,实验测试电解液主要成分闪点见表1。表中数据显示溶剂EC或PC是丙类溶剂(闪点≥60℃,一般可燃物质),溶剂DEC、EMC、DMC是甲类溶剂(闪点<28℃,易燃溶剂)。

表1电解液溶剂成分引燃温度和闪点

实验测试在没有明火加热、电弧加热的情况下,对电解液存储可能碰到的点火源如静电(电解液是导静电材料)、工具碰撞机械火花、跌落滚动的机械火花,用13KV电火花点火器、手动砂轮打磨不锈钢铁棒火花、扳手工具敲打等在室温25℃、40℃、60℃维持5分钟,试验多次都不能点燃。从防护角度,从行业的安全事故分析,2008年LG发生过电解液注液过程发生过起火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电解液滴落在设备上,在标准条款中也专门针对该项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要求,6.3.2b)。

3)6.4化成工序

6.4.1 化成设备应自带安全诊断保护功能,并满足如下要求:

6.4.1.1 化成设备应具备电池电压、电流、容量、温度和时间等异常报警

6.4.1.2 化成设备应具备校准诊断、过充、过放等保护功能。

6.4.1.3 化成设备外壳、电线外部和线槽应采取多点接地,电气开关断路器应设置漏电开关。

6.4.1.4 应定期对化成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电气线路检查,并保存记录。

6.4.1.5 化成设备应在室内消火栓的防护范围之内。

6.4.2 化成设备(货架)之间的工作通道应能使运输工具顺利通过,手动叉车通道应大于1.5 m,人行通道应大于0.8 m,化成设备到顶部的容烟空间应大于0.6 m,工作通道不应放置其它物品。

6.4.3 化成工艺采用高度≤3.0 m的化成设备,整个测试过程中电池在化成设备外部,满足如下要求:

6.4.3.1 化成区域屋顶应设置火灾探测器,可采用烟感或温感。

6.4.3.2 应按照

7.5.1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灭火器材,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6.4.4 化成工艺采用高度≤3.0 m的密闭箱体测试,整个测试过程电池在箱体内部,满足如下要求:

6.4.4.1 化成设备箱体内部应设置火灾探测器且联动现场报警灯。

6.4.4.2 化成设备箱体应具有安全防爆功能。

6.4.4.3 应按照

7.5.1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灭火器材,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6.4.5 化成工艺采用高度≤3.0 m的货架放置电池,货架放置在高温房间内,控制设备在高温房间外,满足如下要求:

6.4.5.1 化成房间室内和室外的屋顶应设置火灾探测系统,火警信号应送回到工厂中央监控中心。

6.4.5.2 化成房间内应至少设置两套超温报警系统,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部件应设置在化成房间外部。

6.4.5.3 化成房间内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可采用先气体灭火再喷水灭火,或直接采用大流量喷水灭火的方式。

6.4.5.4 化成房间内宜局部设置悬挂球式干粉灭火器或火探管灭火器等

自动灭火装置。

6.4.6 化成设备采用高度≥

7.5 m的自动化立体设备,满足如下要求:

6.4.6.1 化成设备的每个货位应设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火灾探测器可采用烟感或温感探测器。

6.4.6.2 货架的层与层之间和邻近货位应设置防火隔板,防火隔板的耐火时间不应小于0.5 h。

6.4.6.3 火灾探测器应和仓库控制系统、堆垛机、堆垛机货叉自动灭火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分别联动,并接入消防用电或独立备用电源。

6.4.8 化成设备采用高度在3.0 m~

7.5 m的自动化立体设备,宜按照6.4.6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说明:化成工艺是行业中起火案例最多的工艺车间,工序的危险性主要是来自大量带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内部材料处于活化不稳定阶段,容易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个别电池的短路导致起火。

化成车间应采取设备和管道金属外壳接地消静电措施,运载车辆应采用无火花材料,防止由于静电等引起火灾危害事故;化成设备应具电压、电流、容量、温度等报警功能,防止由于设备造成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等现象,导致起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根据行业内安全事故案例,设备线路、电气等方面的起火也会影响到电池起火,行业内有相关的起火案例。

化成分为开口化成、闭口化成。开口化成即灌注电解液后不密封,保留注液孔来充放电,从注射孔会释放化成产生的烃类气体,伴随有挥发的电解液,应设置有局部的抽排风措施,防止电解液扩散的车间,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闭口化成即灌注了电解液后密封,化成产生的气体保留在电池内部,由于没有泄漏气体和液体,所以比开口化成更加安全。

根据企业不同类型的化成设备,总结归纳了几类典型的设备的灭火的方法如下:

第一类是货架高度小于3米以下,其中第一种是电池测试在设备外部且易于进行人工处理,区域内设置有火灾探测器;第二种是电池测试在密闭的箱体内部,内部电池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到周边的设备;现场配置有初期的灭火措施,火钳、耐高温手套、水桶、消防砂,灭火毯,灭火器材等器材,通常是采用人工现场处

理,不建议在屋顶设置喷淋,一是水量小不仅难以灭火,而且有可能助燃;第三种是采用集中大型高温房作为化成的测试房间,控制设备在高温房间外,电池集中在一起进行测试,老化房间室内和室外的屋顶应各设置一套火灾探测系统,和两套超温报警系统,内部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

第二类是货架高度≥7.5米的高架仓库,按照GB 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货架内部应设置有自动的灭火措施,货架层与层之间和邻近货位应设置防火隔板,防止初期火灾的蔓延,每个电池货物内部设置有火灾探测装置,确保电池出现起火后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和灭火,宜采用气体灭火和水灭火相结合的方法,自动灭火采用惰性气体灭火,应注意防范对现场人员的疏散和警示,防止惰性气体对人员造成窒息性伤害。此外,还可以采用通过堆垛机自动将事故电池移开的方式进行处理,现场有应急的事故水池。由于货物编号数量较大,应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防止由于堆垛机的软硬件的辨识错误,造成火灾事故。

第三类是货架高度在3~7.5米之间的高架仓库,建议参照7.5米以上高价仓库的要求设置相关的安全防火措施,标准中不做强制要求规定。

4)6.5 老化工序

6.5.1 高温老化加热部件应设置在场所外部,可采用热空气鼓风的加热方式。

6.5.2 老化工序采用高度≤3.0 m货架,满足如下要求:

6.5.2.1 货架与货架之间的工作通道应能使运输工具顺利通过,工作通道不应放置其它物品.

6.5.2.2 手动叉车通道应大于1.5 m,人行通道应大于0.8 m,货架到顶部容烟空间应大于0.6 m。

6.5.2.3 货架的层与层之间应设置防火隔板,防火隔板耐火时间应不低于0.5 h,区域应设置火灾探测器。

6.5.2.4 电池的存放容器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应采取防止电池倾倒或短路的措施。

6.5.2.5 货架应在室内消火栓的防护范围之内。

6.5.2.6 应按照

7.5.1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灭火器材,并符合有关标准

的要求。

6.5.3 老化工序采用高度≥

7.5 m的高架仓库,满足如下要求:

6.5.3.1 化成货架的每个货位应设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火灾探测器可采用烟感或温感探测器。

6.5.3.2 货架的层与层之间和邻近货位应设置防火隔板,防火隔板的耐火时间不应小于0.5 h。

6.5.3.3 火灾探测器应和仓库控制系统、堆垛机、堆垛机货叉自动灭火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分别联动,并接入消防用电或独立备用电源。

6.5.4 老化工序采用高度3.0 m~

7.5 m的高架仓库,宜参照6.5.3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5.5 老化场所不应存放任何易燃、易爆材料物品。

说明:一般老化分为常温老化和高温老化,高温老化一般为45℃或60℃等,该过程主要是筛选出存在问题电池的过程,老化房间的加热部件宜通过热空气鼓风的加温方式,不应将电加热的设备放置在老化房间内。开口老化的电池应设置有局部的通排风措施,防止电解液的无序排放。电池的存放容器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应具有防止电池倾倒或短路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电池之间的碰撞,造成电池外部接触短路起火。

老化场所货架高度相关要求可参照化成工序说明。

5)6.6电池组装

6.6.1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电池系统的组装设备和设施应具备防止产生高压电弧和外部短路的保护措施,同时满足如下要求:

6.6.1.1 超过安全电压的装配工序,操作员应持有电工证,并配置相应防护等级的衣物和工具,不应穿戴金属装饰品。

6.6.1.2 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电池系统组装的各个台面不应接地。

6.6.1.3 接触电气的工具裸露部分应缠绕绝缘材料。

6.6.1.4 高压区域的设备应具有安全联锁、故障自诊断、漏电保护功能。

6.6.2 电池包和电池系统组装区域应设置高压安全警示线和警示标志。

6.6.3 大型动力电池包和电池系统宜在箱体内进行充放电测试,箱体可由不燃材料构成,内部可设置火灾探测器、通风排烟、自动喷水灭火装置。

6.6.4 放置电池组的装置如托盘、测试台、测试柜等应采用阻燃材料并采取绝缘措施。

6.6.5 应按照

7.5.1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灭火器材,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说明:电池组装主要问题是电池组存在高压问题,设备和设施应具备防止产生高压电弧和外部短路的保护措施,人员应具有相关资质并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此外,大型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的测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采用箱体进行测试,箱体应由不燃材料构成,内部应有火灾探测器、通风排烟、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由于从电池的电压或容量方面将电池进行划分有难度,不容易均衡,所以此处所述的大型动力电池包是指用在公交车或者乘用车上的电池包,由于电池包带电量较大,能量较高,一旦发生起火事故,有很大的危害。

台面不接地主要是为了避免电池组的高压端子失误接触台面,接地的台面有电弧伤人起火的风险。

6)6.10仓库安全要求

6.10.1 一般要求

6.10.1.1 原材料和电池产品应分开存放。

6.10.1.2 原材料应根据火灾危险等级的不同分类储存。

6.10.2 液体仓库

6.10.2.1 存储易挥发有机液体的仓库,电气应采取防腐和防爆的保护措施。

6.10.2.2 存储易挥发有机液体应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应保持容器密封完好无破损,不应敞口放置。

6.10.2.3 仓库内不应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应采用手动液压叉车或防爆型机动叉车,不应使用燃油叉车。

6.10.2.4 易挥发有机液体的仓库应设置避雷装置。

6.10.2.5 易挥发有机液体的仓库宜靠近厂区边缘靠墙位置,存储量宜根据企业的实际产能需求,不宜大量存放。

6.10.2.6 电解液储存仓库满足如下要求:

a) 仓库内部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和通风设施,并应联动报警;

b) 电解液罐体应单层存放,并设置防静电装置;

c) 仓库内部应按照7.5.1的要求配置应急灭火器材,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说明:电解液仓库不建议采用危化品仓库,由于目前锂离子电池厂家的产能不同,电解液的每天需求量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产能,不宜大量存放。仓库内部应设置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防止电解液的泄露,并通过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降低电解液的浓度。

电解液桶的安全性:通常电解液装在充填有氮气或氩气惰性气体的不锈钢桶里面,常用材质为SS304,是无火花金属材料,早期采用SS316,桶壁厚度一般在1.8~2.0mm左右,承受的压力一般不超过3公斤,正常情况下电解液桶的压力范围为0.2~0.6公斤压力之间,电解液桶常用规格重量为200Kg或1吨,填充的惰性气体有抑爆作用。在桶的上方有不锈钢的金属护脖防撞和形成二次容器接微量泄漏装置。

丙类建筑,建筑任何一点到出口的距离为60米,事故通风换气,最低需要的风速为0.2米/秒;如果现场工作人员在建筑无中部,那么逃生直径为120米,对应事故换气风速为0.4米/秒。通常我们设置捕获风速0.5米/秒,事故换气对应建筑长度为150米,有足够的安全裕量。

采取了防爆电气、墙壁独立抽风、泄漏控制措施、不锈钢桶和熟铁叉车等无火花材料、电解液桶充填惰性气体等安全措施的电解液,存放在丙类仓库可以保证安全,行业也没有电解液在仓库起火的案例。

6.10.3 电池仓库

6.10.3.1 电池仓库存放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电池系统的SOC 不应高于30%。

6.10.3.2 电池仓库内部应设置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可采用烟感或温感探测器。

6.10.3.3 电池仓库采用高度≤3.0 m的货架,满足如下要求:

a) 货架可两排背靠背并列放置,货架之间的工作通道应能使运输工具顺利通过,工作通道不应放置其它物品;

b) 手动叉车通道应大于 1.5 m,人行通道应大于0.8 m,货架到顶部容烟

空间不应小于0.6 m;

c) 货架的层与层之间应设置防火隔板,防火隔板耐火时间应不低于0.5 h;

d) 电池的存放容器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应具有防止电池倾倒发生短路的措施;

e) 电池存放货架应在室内消火栓的防护范围之内;

f) 电池仓库应按照7.5.1的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灭火器材,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6.10.3.4 电池产品采用高度≥

7.5 m的高架仓库,至少满足如下要求:

a) 电池货架的每个货位应设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火灾探测器可采用烟感或温感探测器;

b) 货架的层与层之间和邻近货位应设置防火隔板,防火隔板的耐火时间不应小于0.5 h;

c) 火灾探测器应和仓库控制系统、堆垛机、堆垛机货叉自动灭火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分别联动联动,并接入消防用电或独立备用电源。

6.10.3.5 电池产品采用高度3.0 m~

7.5 m的高架仓库,宜参照6.10.3.4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10.3.6 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池,应及时处理至安全状态,如无法及时处理,应和正常电池分开存储,存储区域应设置火灾探测器和应急处理设施。

6.10.3.7 客户退货故障电池应在当天检测电池安全性,无安全隐患的电池,应存放在电池仓库,如无法及时处理应和正常电池分开存储,存储区域应设置火灾探测器和应急处理设施。

说明:成品电池仓库的危险性主要是带电电池的集中存放,类似于化成和老化,但是相对化成和老化,安全性比前者好。成品电池存放不满电态进行存放,SOC不应超过30%,过低的SOC容易导致电池在存储过程性能衰减。

客退电池、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池应及时进行处理,不应将有安全隐患的电池存放在电池品仓库,客退电池应在当天进行安全检测有无安全隐患。

关于仓库的高度问题可参考化成的要求说明,主要是考虑到高价仓库电池起火后,人无法进行救援后,需要靠自动化的灭火措施,防止火灾的蔓延。

(七)防火及消防设施

1)7.3 通风设施

7.3.1 存在粉尘、有害气体(含窒息气体)、可燃蒸汽的车间应设置工作通风设施。

7.3.2 注液过程、开口静置过程和开口化成过程应设置局部抽排风设施。

说明:注液过程、开口静止过程和开口化成过程主要涉及的电解液的无序挥发,应设置有局部抽排风措施,参照GB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6.6条局部排风罩,可以通过集气罩或者手套箱等方式控制电解液的无序挥到车间。

2)7.4 排烟设施

7.4.1 化成车间、老化车间、电池仓库、安全性测试场所等重点区域应设置排烟设施,并满足如下要求:

7.4.1.1 排烟设施事故换气次数应不小于12 次/h,实测风速不应低于0.5 m/s,正压鼓风作用距离不宜低于30.0 m,负压抽风作用距离不宜低于5.0 m,可采用机械排烟或组合使用墙壁风机、移动鼓风机、移动风机(带伸缩管道)等排烟设备。

7.4.1.2 现场的散热风机作为事故应急排烟风机,应具有风机故障报警功能。

7.4.1.3 应急排烟设施电源应采用消防用电或独立备用电源。

7.4.1.4 宜优先在注液设备、锂离子电池包和系统的充放电设备、安全性测试设备内安装局部的排烟装置。

7.4.2 排烟管道在穿越防火墙或防火隔墙处应设置阻火阀和防止回流的装置。

7.4.3 排烟管道与室内外连通处应安装防护动物进入的装置。

说明:化成车间、老化车间、成品电池仓库、安全性测试场所等重点区域应设置排烟设施事故换气次数应不小于12次/h(参照GB 50019事故通风要求)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从该标准的内容上来看主目的是涉及事故发生后,人的逃离措施(确保人能够安全逃离),所以标准大部分篇幅都在讲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等几个地方应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并非针对企业在厂房和仓库进行设置,所以不建议在化成车间、

老化车间、成品电池仓库、安全性测试场所引用该标准。

排烟设备宜优先安装在设备上,如设备上午排烟设施,应在房间墙壁上按照有排风设备。

四、技术经济论证和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的颁布和实施,必将规范锂离子电池企业的生产行为,保障生产各环节符合规范的要求,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该标准涵盖了增强厂房安全等级、提高设备安全水平、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人员安全素养、强化岗位责任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系统工程,是强化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助于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幅改善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事故频发的状况。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锂离子电池企业的生产过程将会有章可循,全面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时代,整个行业将迈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本标准系自主制订,专门针对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国外目前未见类似的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或标准。

六、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1)符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满足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执行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规定。

(2)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与现行国家标准一致。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分歧意见。

八、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为强制性标准。

1)强制内容

本标准除1,2,3章及5.4,6.3.3.5,6.4.5.4,6.4.8,6.5.4,6.6.3,6.8.6,6.10.2.5,6.10.3.5,7.4.1.4,7.6.2,8.3.7,8.3.9.4外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2)强制理由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 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9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编制要求: 要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程序简单,步骤明确,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启动,有序实施; 要统一指挥、责任明确。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工程概况与作业环境 1、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基坑深度、建筑物的形状、长宽、高度。 2、作业环境:主要有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交通道路、地下管线、地质、高压线、通讯电缆及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等情况。 3、项目部人员构成情况简介。 二、应急准备 1、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明确组织机构人 第 2 页共 5 页

员的职责。具全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救援人员分工情况等。 2、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 针对工程的特点有针对的、有选择的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列出应急工具清单,注明存放位置、保管负责人。如消防用具:灭火器、消防水龙带、消防栓、沙袋、水桶、消防钩、铁锨等;防汛设备:抽水泵、编织带、塑料布、砂、水桶、铁锨等;急救工具:现场临时医务室的位置,担架、医药急救箱等。 3、应急救援人员的教育 开工前对应救援人员及现场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 ⑴、常见事故类型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如高处坠落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坍塌事故、中毒事故和火灾爆炸事故等。 ⑵、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⑶、救援行动的方法、技能和注意事项 三、危险源的辨识及应急预案的启动 1、在开工前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策划,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列出重大危险源 2、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条件 四、应急救援预案响应 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救援、保护现场及事故处理的程序。画出应急流程图,要有急救电话(火灾119、急救中心120、公安110)、防疫部门电话、医院电话、水、电、燃气维修电话及上级主管部门电话等。 对可能出现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火灾、爆炸及油品、化学品等危 第 3 页共 5 页

岗位目标编制说明

X X公司岗位目标编制说明 一、目标项目 每一个主管人员的目标应能表现出管理工作的均衡,以下是应考虑列入管理工作范围的项目: 1、市场营业目标: (如销售、营业收入、行业地位及费用控制)。 2、生产目标: (如质量、产量及成本控制)。 3、财务及控制目标: (如资金周转率,负债人及人事费用控制) 4、人事目标 (如组织发展及人员激励) 5、研究发展及技术目标: (如产品及制造方法改进,新产品发展计划) 二、制定程序 1、每一名主管人员应根据其岗位拟定预期目标,并按行政系统呈送其上级主管核阅。 2、直接主管对下属所列目标应加以审查,并与其商讨所拟目标,取得彼此同意,岗位目标经单位主管核阅后,应另以二份副本送呈组织发展室主任。 3、岗位目标项目应呈送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及主管副经理审核,如认为所列目标应再予研究或加以说明,则送返原单位重新讨论。 4、直接主管应将其所属人员岗位目标副本专档保存,并在年度中至少与该岗位人员面谈两次。在面谈之前应认真准备,以便所有项目均不致遗漏。面谈时应以鼓励为主,并就未按期完成目标项目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讨论。 5、如果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对本年度个人目标加以修正时,可予以修正,并将此项修正通知组织发展室主任。目标变动不宜太多,除非在业务上确需增加某一目标或某一目标确已无存在必要而应予删除时,可以变动。 6、应在每年年终时,定一日期作为成果最后考核日期。在完成成果考核的

同时,提出有关奖金的建议。 7、本岗位目标表示主要应用于中级及中级以下岗位。此表的应用对完善工资管理有很大的作用。 三、岗位目标方案的功能 1、制定岗位目标方案是一项管理技巧。通过对每个人员制定目标的指导,使其明确所负的职责。 2、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根据个人对机构或本部门的贡献大小而决定其应得奖金。虽然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奖金的数额,但个人每年目标是否完成,应作为其个人应得奖金的主要条件。 四、制定目标的要求 鉴于制订岗位目标方案的重要性,在设置目标时需谨慎从事。下列各点应予遵循。 1、每个人最少须设置六个特定目标。 2、所有目标包括有助于机构或本部门目标完成的个人措施及工作成果标准。 3、每项目标均应能够达到,并应是经过努力方能达到以的目标,个别目标的完 成对本部门的完成应具有重大贡献。绩效考评制度参考 绩效考评(以下简称“考评”)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一、考评的目的和用途 1、考评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2、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 二、考评的原则 1、一致性:在一段连续时间之内,考评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1年之内考评的方法具有一致性; 2、客观性:考评要客观的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新近性、偏见等带来的误差; 3、公平性:对于同一岗位的员工使用相同的考评标准; 4、公开性:员工要知道自己的详细考评结果。

省属企业财务快报审核流程.doc

感谢你的观看 2012年度浙江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表 批量审核流程 一、设置任务及有关参数 1.备份原数据。若新参数安装前,报表软件中已录入数据,为防数据丢失,请先备份原有数据。具体步骤:点击上侧菜单栏“传送”—> “数据传出”—> “传出全部报表数据”—>选择传出文件位置,例如“C\传出备份数据”。 2.选择任务。点击上侧菜单栏“任务”—> “2012年度企业财务决算报表”。 3.装入新参数。打开报表软件,点击上侧菜单栏“传送”—> “数据装入”—>选择新任务参数所在位置—>点击“下一步”(选中“报表参数”、“查询模板”、“自定义录入模板”以及“装入到新建任务”)—>点击“确定”—> 点击“下一步”开始。装完后会提示“是否切换到新任务”,点击“是”。 4.设置关联任务。点击上侧菜单栏“高级”—>勾上“显示所有扩展功能”—>再点击“关联任务定义”,弹出关联任务设置窗口。 (1)选择编号1(设置上年任务,与上年国资统计数据对比用),点击—>寻 找到2011年度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路径—>点击确定,对应数据库选择上年数据所在数据库,一般选择默认数据库。 (2)选择编号2(设置财政决算任务,与今年财政之间数据转换用),点击-> 寻找到2012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浙江专用)路径—>点击确定,对应数据库选择本年财政决算所在数据库,一般选择默认数据库。选择保存、关闭。5.装入备份数据。在新任务中,点击上侧菜单栏“传送”—> “数据装入”—>选择备份数据所在位置—>点击“下一步”装入。如数据无备份,则跳过此项。 6.上年数据提取(提取后,Z31企业期初数调整情况表会自动出现上年年末数)。 二、审核操作 第一步.封面审核 点击“录入”->“自定义录入”->封面审核,选择所有单位,检查封面填报是否符合要求。以人工审核为主,重点对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形式、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等进行审核。 第二步.枚举字典检查 点击“审核”—>“综合审核”—>“枚举字典审核”(选择“忽略数据中的空白枚举字段”)—>点击“检查”。如出错需改正。 第三步.表完整性检查 点击“审核”—>“综合审核”—>“表完整性检查”—>选择所有单位、所有报表(共28张,即Z01-Z20,Z22,Z24,Z26,Z27,Z28,Z29,Z30,Z31)->点击“检查”(不选择“检查差额表”,选择“检查全零表”、“检查单位级次”)。检查下属子企业是否已填写所有应填报表,如为空表,请补填,如确实无数据也需要填零(可以用录入->自定义录入->空表转0表,选中需要转换的单位,并将查询所得单位空白格填0,保存即可完成空表转0表,注意不要错改数据)。重新公式审核,检查有无新错误,修改或说明。 感谢你的观看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应急预案的编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1 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企业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2 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能够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预案编制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起草单位、起草人 (二)简要起草过程及意义 如,为了……,我公司计划生产××产品。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其他国际/国外标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的规定,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试行)》要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如,我国现有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2763)、……等国家标准与本企业标准密切相关,均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三、产品的原料和工艺要求 (一)原料的技术要求 说明使用的所有食品原料,按照添加量递减排序。如,产品使用××为主要原料,辅以××、××、××、××、××、××、……,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1. ××应符合GB××××的规定。

2. ×××应符合GB/T××××的规定。 3. ×××应符合SB/T××××的规定。 4. ×××应符合NB/T××××的规定。 5. ×××应符合……的规定。 …… (二)产品的生产工艺 说明详细生产工艺。如,产品以××为主要原料,××、××、××、××、××、××为辅料,经××、××、××、××、××、××等工艺加工制成。 …… 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比较情况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原则: 如, 1. 对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相同或同类、相近)食品标准,结合××食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标准; 2. 以“×××评估”结果作为标准制定、修订的依据; 3. 没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应当与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的标准进行比较,优先选择发达国家或者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国家或地区;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目的 复合调味酱以水、黄豆酱、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植物油、牛肉、香菇、大豆蛋白,脱水蔬菜,白砂糖、脱水蔬菜、食用盐、味精、圆葱、蒜、芝麻、辣椒粉、辣椒酱,添加食品添加剂辣椒红、苯甲酸钠、阿斯巴甜、黄原胶、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酵母抽提物、5'-呈味核苷酸二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食用香精,经处理、混合、加热、灌装工艺生产的复合调味酱;复合调味酱根据原料不同分为香菇牛肉酱、香辣酱、香熟酱、蘑菇酱、炸酱面专用酱,根据品种不同,生产时,选择性添加上述原料。 鉴于该产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保障食品安全,在生产过程中有法可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指导企业生产、检验的依据。 二、简要过程(包括调研、试验、验证、起草过程等) 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情况,参照同类产品的企业标准进行了试产和检测,验证了本产品能够按本标准进行生产。 本标准的起草过程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而制定编写,本标准是对标准Q/DBL 0001S-2018的修订,产品分类中增加了炸酱面专用酱,原料中用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代替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增加了酵母抽提物。 本标准食品安全指标依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其中铅指标严于国家标准,酸价、过氧化值参照GB 2716-2005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制定;其他指标根据产品实测值制定。 三、与现行有效参照的标准比较及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说明

岗位职责的编制和说明

岗位职责的编制和说明 目录 职责含义 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确立的,由工种、职务、职称和等级内容组成。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 确定职责 1、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确立工作岗位名称及其数量。

2、根据岗位工种确定岗位职务范围。 3、根据工种性质确定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质量和效率。 4、明确岗位环境和确定岗位任职资格。 5、确定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6、根据岗位的性质明确实现岗位的目标的责任。 作用意义 1、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 2、有效地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的工作扯皮现象; 3、提高内部竞争活力,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 4、是组织考核的依据; 5、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6、规范操作行为; 7、减少违章行为和违章事故的发生。 职责手册 一般的《职责手册》有三种类别。 类别一:行为规范与形象规范。 类别二:工作规范、工作程序与标准要求以及胜任标准。 类别三:相关职业操守手册。[1] 职责范本 确定员工责任需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对岗位职责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促使有关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岗位职责任务。一份完整的岗位职责应该包括如下内容:部门名称: 直接上级: (此处输入上级领导头衔) 下属部门: 部门性质: 管理权限: 管理职能: 主要职责: 举例:人事部岗位职责 部门名称:人事部 直接上级:分管副总经理 下属部门:人事科、劳动工资科 部门性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管理部门 管理权限:受分管副总经理委托,行使对公司人事、劳动工资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管理职能:负责对公司人事工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管理、监督、协调、培训、考核评比的专职管理管理部门,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主要职责:

国资委财务监管局关于做好地方企业财务快报工作的通知(2017)

国资委财务监管局关于做好地方企业财务快报工作的通知 (2017) 【法规类别】公司企业财务管理 【发布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03.08 【实施日期】2017.03.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资委财务监管局关于做好地方企业财务快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 近年来,各地国资委高度重视财务快报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夯实管理基础,深化成果应用,在推动改革发展、促进提质增效、管控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做好财务快报工作,我们对企业财务快报进行了修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企业财务快报修订情况 根据财政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国务院国资委对企业财务快报的相关指标和填报口径进行了修订;并结合国企国资改革工作需要,增加了“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指标。 二、关于企业财务快报工作要求

(一)各地国资委应当将本地区监管企业及所属各级子企业纳入财务快报编制范围,鼓励将非监管企业一并纳入汇总范围,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本地区企业财务动态监测工作体系,保持月度间户数稳定,努力实现财务快报全级次报送。 (二)各地国资委要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快报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工作规范,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数据审核,切实提高财务快报的时效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各地国资委应当加强对本地区监管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运行质量、经营风险、预算执行等方面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充分提示企业经营风险,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做好决策支持。 各地国资委应于每月12日前将本地区上月企业财务快报和分析报告报送国资委财务监管局。从2017年3月快报开始,请各地国资委按照新的企业财务快报格式进行编制和报送。企业财务快报软件及参数请在国资委网站“财务监管局”栏目下载。快报填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国资委财务监管局联系。 附件: 1.企业财务快报 2.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 3.企业财务快报软件及参数(略) 国资委财务监管局 2017年3月8日附件2 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说明 为规范和加强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现将该预案的编制过程、编制原则、编制依据、主要内容、公司内部征求意见情况、审核情况等涉及应急预案编制的相关情况进行如下说明: 一、应急预案编制过程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应急指挥部厂长、安全员等组成;同时公司委托专业机构指导编制《....................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2、确定环境风险源,并对风险源进行了分析。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等有关规范和技术资料,由于我公司为煤炭清洗及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生产运行中使用的原材料为原煤,不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环境危险物质。 本厂区风险等级表征为一般[一般-大气(Q0-M2-E1)+一般-水(Q0-M1-E3)]。 3、针对事故类型,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原则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经验,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高效处置的原则;体现“救环境”优先于救财物,即环境优先的原则;体现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的原则;体现快速响应、科学应急的原则;体现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的原则;体现预警即响应原则等。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市政府有关规定、文件及会议精神。我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工艺特点,编制了《.................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的相关要求,在辨识和评估公司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事件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件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具体设施、场所和环境,对应急机构与其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科学有效的计划和具体安排,明确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过程中及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通过对厂区储存物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主要包括: (1)厂区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 (2)厂区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储存物,预测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时的影响范围。 (3)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针对厂区危险源数量和性质应储备的应急物资品名和基本储量; (4)应急救援机构、应急物资保障、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司内部人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完整版本)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说明 《湖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精神,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有效防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保护员工的生命,减少公司财产的损失,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下编制的。是在充分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就预案编制的有关情况做一下说明。 1、预案编制的依据和意义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编制的,同时参照《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湖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襄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完成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预案的编制原则 编制本预案我们坚持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

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与社会影响相适应。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为本公司和其他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3、预案编制的简要过程 公司成立了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制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包括应急指挥、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监测、消防、、医疗急救、防护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企业内部、外部专家。 在各项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了本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 4、预案的主要内容 预案共分11个部分,分别为:总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与预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为了方便企业更好地制定企业标准,根据GB/T1.1、GB/T1.2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标准模板”。企业可以按照此模板的格式编制企业标准。在模板使用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要求,但不能改变章节名称、顺序、字体和字号。以下为“企业标准模板”的具体使用说明。 1、封面左上角三位“XXX”为标准文献分类号,由一位大写字母和两位数字组成,如“A56”。 2、文本正文全部用5号宋体,大标题及一级标题用黑体,从前言开始到正文结束每页右上角用5号黑体写出标准号,涉及到表格的,表格题目用5号黑体位于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容用小5宋体,表格宽度与版面同宽,如下表。 3、第一章“范围”中,本标准适用于…应完整交代本标准能“干什么用”,阐明标准的适用性,或适用的领域、界限。 4、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涉及的标准必须是最新标准,标准号与名称一致(不写标准的年代号),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查询。另外,凡是第二章中引用的标准,后面的正文里必须要涉及,后面引用到的标准必须要列入第二章,一一对应。排序规则如下: a.“标准”在前,“法规”在后。 b.国家标准在前,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后 c.国内标准在前,国际标准在后 d.行标按A → Z顺序排列。 e.所有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大排列。 5、第四章“要求”中要注意: a. 标准中的所有特性,可以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用引用方式引用其他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量化的特性应给出极限值或可选值。 b. 产品标准是针对最终产品而言,提“要求”时不涉及其他中间生产环节的要求。 c. 执行“可检验性原则”,即提出的每一项要求一定要提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方法可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引用现成的方法标准。 d. 指标应不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e.食品类标准必须写出原辅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保质期、净含量等内容,检验规则参照“QS”《审查细则》的相关规定制定。 f.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其他类产品,必须制定出安全要求。 6、第五章“试验方法”是对第四章“要求”中特性及各种数值进行验证手段的描述,应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有一项“要求”就应有一项对应的试验方法;且应尽量使用国家、行业中现有的试验方法标准。如果企业自己编写试验方法,需要符合下列要求: a.测定特性值时需要有测定程序,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b.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有数据,给出结果的计算方法; c.测试结果要有保证,给出方法的精密度数据; d.试验方法如涉及安全,给出警示内容。 7、第六章“检验规则”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出检验类别,例如:出厂检验(常规检验、交收检验、交付检验),型式检验(属于全项检验) 。每种检验类别中必须包含检验项目、组批抽样规则、检验的条件(什么时候做、什么情况下做)、判定规则。复检规则中包含:项目、条件、次数、结果判定,指什么项目可以复检,什么项目不可以复检,所谓“不可以复检”是指该“项目”对于该产品是致命的,一旦出现,对该产品而言是不可修复的项目。

最新国有企业财务快报汇总

2007年国有企业财务 快报

2007 年国有企业财务快报 填表说明 一、填报范围 本表适于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并能够编制完整财务决算报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和单位。 二、指标解释 (一)纵列指标 1.本月数:按本月实际发生数或月末数填列。 2.本年累计数:由上月实际累计数加本月数形成。本年累计数不能自动生成,若有调整时,应按调整后的实际数填列。一 月份本年累计数等于当月数。 3.上年同期数:指上年同期的累计数。若本年合并范围与上年不同时,应按本年合并范围重新计算后填列。 (二)横列指标 1.销售(营业)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收入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此项目应 根据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工程

结算收入”等科目发生额扣除相应折扣与折让后 的净额填列。 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销售(营业)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销代购、包装物出租等收 入。 3.销售(营业)成本: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4.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款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房 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 5.营业(经营)费用:是指企业营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本项目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的营业 费用,及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 费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民航运输企业的“销售费用”、 农业企业及旅游等服务类企业的“营业费用”、对外经济合 作企业的“进货费用”等。 6.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7.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本项目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实用文档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 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 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文案大全

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 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emergency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 动。 4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 (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 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 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 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3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浙卫便函〔2011〕48号通知函要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以下简称地标)列入201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计划项目,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托(委托协议书编号2011004),舟山市卫生监督所主要承担该标准制订工作,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咸亨酒店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瑞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制订。 (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地标主要起草人:陈忠伟、顾仲朝、梅宏舟、周震海、王萍亚、杜俐、史翠英、宋瑞忠、徐静波、郭宝达,其中陈忠伟担任起草负责人。起草人员主要负责标准制订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标准送审等。起草负责人在地标制订期间未担任或兼任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主要起草工作。 (三)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舟山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地标制订方案,并于2011 年10月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由舟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了浙江省调制即食水产品企业水产、标准执行和应用现状,初步形成包含感官、安全限量、质量指标以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基本框架。2011年10月份,起草工作组召开会议对标准框架进行研讨,并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征集省内专家的制标建议,形成标准初稿。之后,各起草单位针对标准初稿中制订的指标判定值,调取了近几年产品的检测数据,并组织抽样对指标、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工作,积累了检验数据。 3、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对比验证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初稿进行修改,于2012年3月上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12年4月至5月,起草工作组向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检测机构、食品监管机构和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03份,收到修改意见14份,经过整理分析,与6月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纳了部分意见,并于2012年6月底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 地标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对该类食品监督抽检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充分考虑本省水产企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予以制订。本标准引用或参照了现行的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 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T 1712-2009 《干制水产品》、NY 5328-2006《无公害食品海参》和NY/T 1514-2007《绿色食品海参及制品》等标准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并充分考虑到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其中对水产品制品污染物指标作了限量规定,本标准也进行了参考。而致病菌限量的国标尚处于制订过程,直接引用还不现实,本标准直接引用了GB 10144的限量指标。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江苏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XXXXXXXX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食品性能特点、企业标准起草过程等有关情况 我公司生产的XXXXXX,由于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维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订了本标准,作为生产加工,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评价的依据。 我公司生产的XXXXXX,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为主要原料,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进行调配、杀菌、包装而成。XXXXXX营养丰富,口感酸甜适口,适合每日饮用。 为向江苏省卫生厅进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与备案,我公司内部成立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起草小组。主要过程包括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同类产品的国标、行标、地标,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及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制订依据的讨论,并通过查阅大量的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而制定;同时邀请部分江苏省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进行审查,并根据专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负责企业标准的指导协调和制订工作。 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原则和与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关系及贯彻执行情况 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以现行有效的GBXXXXX《XXXXXXXXXX标准》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本产品的特点,围绕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要求进行制定,使本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格式上符合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均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技术要求与相应国家标准相匹配。 在制定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过程中,根据我公司的产品特色,参照GBXXXXX 《XXXXXXXXXX标准》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制定。 原料要求与GBXXXXX《XXXXXXXXXX标准》要求一致,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均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与GBXXXXX《XXXXXXXXXX标准》要求持平,理化指标要求中根据我公司产品特点增加了XXXX。其中XXX项的要求严于该标准。

(国资委)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

附件 1 企业财务快报

附件2 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 一、填报范围 本表为企业向国资委报送的2008年度财务快报格式,填报范围为企业及所属各级子企业(含境外子企业),以及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 二、“主要指标表”编制说明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各项指标口径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填列表中各项指标。 2.表内“本月数”根据企业本月发生额填列。 3.表内“本年累计”根据企业至本期末当年累计发生额或账面余额填列。 4.表内“上年同期”根据企业至上年同期末累计发生额或账面余额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营业收入: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总额。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填列。粮食企业以及有国家特准储备物资的企业,应以主营业务收入扣减“抵减销售收入的应交款”和“转出差价收入(转出差价支出以“-”号计算)”后的余额填列。

3.营业成本: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成本总额。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石油石化企业的勘探费用也在此项目中反映。 4.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填列。 5.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 6.销售费用: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等相关费用,以及专设的销售机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费用。 7.管理费用: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8.财务费用:反映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其中:“利息支出净额”项目需单独列示。“利息支出净额”是企业利息支出与利息收入的差额,指已扣减利息收入后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净额。 9.资产减值损失:反映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1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反映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如为净损失以“-”号填列。 11.投资收益:反映企业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本项目以“-”号填列。 12.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3.净利润:包括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两部分内容,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需单独列示。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编号:AQ-BH-03225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 明 Preparation of emergency plan for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 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9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 据建设工程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 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 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 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材、设备, 并定期组织演练。 编制要求: 要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程序简单,步骤明确,保证发生事 故时,能及时启动,有序实施; 要统一指挥、责任明确。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工程概况与作业环境 1、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基坑深度、建筑物的形状、长宽、高度。 2、作业环境:主要有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交通道路、地下管线、地质、高压线、通讯电缆及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等情况。 3、项目部人员构成情况简介。 二、应急准备 1、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明确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具全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救援人员分工情况等。 2、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 针对工程的特点有针对的、有选择的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列出应急工具清单,注明存放位置、保管负责人。如消防用具:灭

岗位说明书编写报告

岗位说明书编制申请报告 针对公司最近组织结构的调整及人员定岗情况,在此环境下申请结合全公司人员重新编制岗位说明书,以完善公司的制度规范及管理流程。根据调查,岗位说明书由企管部编制过,但是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完善、没有针对性、没有结合公司的现实情况、没有形成制度文件等。同时,编制的岗位说明书没有下发到各个部门及分厂,这导致了各部门及分厂对于人员分工的不明确,从而造成人员的严重浪费、公司效益的严重亏损。特此提出申请,请领导审批。 一、基本释义: 岗位说明书是表明企业期望员工做些什么、员工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履行职责的总汇。岗位工作说明书最好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而且在编制时,要注重文字简单明了,并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填写;内容要越具体越好,避免形式化、书面化。另外,在实际工作当中,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岗位说明书在制定之后,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必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修正和补充,以便与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保持同步。而且,岗位工作说明书的基本格式,也要因不同的情况而异。 二、作用意义: 1.为招聘、录用员工提供依据 ◎确定岗位的任职条件 岗位说明书里已经确定了这个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是招聘工作的基础,招聘工作需要依照任职条件来挑选人员,不满足任职条件的人,不能用。如果企业一定要用只也能降格使用,例如工资等级要下降,或者职务要略微下降。 ◎岗位说明书将作为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 岗位说明书将作为员工录用以后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附件。企业决定录用员工后,这名员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要负责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也已经事先在岗位说明书里约定好了,企业不需要对员工重复说明。 ◎作为入职培训的教材 员工被录用以后,岗位说明书可以作为入职培训的教材。新员工在被录用以后,一般企业要进行一次入职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