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很大,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还是不断增加的。关于资料不足,已经不甚了了。尽管晋代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有从大禹到战国时期的人口数字,但也很难作为那时人口的依据。因为汉代人对先秦时期的人口数字已经不大清楚,晚至晋代的皇甫谧当然就更不知晓了。但是,皇甫谧所推论的西周已有1300多万人,和战国时的人口仍有1000余万,与范文澜先生所估计的战国时代全国人口有2000万的数字比较接近,应视作最早的人口记录。范文澜先生根据战国七雄军队的多少,按5人出1兵计算,楚国当有人口500万,魏国当有人口3、400万,秦、赵两国当有人口5、600万,齐国当有人口3、400万,燕、韩两国当有人口300万,总计约计2000万,这样的估计是比较接近当时的实际的。

从秦汉起,各个王朝对人口的统计都十分重视,千方百计要弄清自己所控制的人口数量。这是因为:○1劳动者是基本的社会生产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是统治者剥削的主要对象。○2人多兵多,人多服劳役的人也多,统治者就不能不搜刮人口,以充实兵源和掌握更多的役使人口。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资料十分丰富,这为研究历代人口变迁提供了方便。这些人口就是官方所掌握的人口数字。

从另一方面讲:○1人口有税,还要服劳役,劳动人民就不能不隐满人口,以逃避压榨和剥削。○2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迁徙无常,不入王朝版籍,户口多少就更无从知晓,因此,尽管各个王朝都有户口统计数字,但并不反映当时人口的真实情况,只能说是一个梗概。

尽管隐匿人口是普遍现象,但是,对各个王朝的人口统计数字进行比较,也能反映历代户口的增减和人口地区分布的一些特点。历史时期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减和地区分布的因素,除自然增殖、死亡和天灾外,主要就是动乱和战争。每当改朝换代和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的时候,往往造成人口锐减和人口分布地区急剧变化。纵观中国历史,西晋、北宋末年两个时期,对我国人口的大规模南迁,对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两次人口大迁徙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政治动乱往往引起人口移动,如秦汉之际、两汉之间和东汉末年以至于三国时期等等,都是例证。然而,持续时间之长、迁徙人口之多和规模之大,却莫过于西晋和北宋末年两个时期。这是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起的汉族人口的大规模南迁。经过两次人口大迁徙,使我国南北人口的多少和地区分布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一、西晋末年的人口迁徙

1、迁徙的原因

从晋惠帝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的140年间,我国北方地区长期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民众纷纷外迁。究其原因,主要是:○1腐朽的西晋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各族人民奋起反抗;○2西晋末年,原来居住在我国北方、西方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已内迁到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匈奴族主要分布在甘、陕、晋、冀等省的北部,尤以山西省最多,从南到北,都有匈奴族的踪迹。鲜卑族主要分布在东起辽东,西至青海的广大地区,而以河北、山西两省为最多。氐、羌两族主要分布在陕、甘两省的渭河流域,连关中平原也是他们的主要居住区。羯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东南部一带。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为了争权夺利和满足自己的贪欲,又进行民族仇杀,相互混战,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广大人民流离失所,相继南迁;○3东晋政府为安置流亡人口,在江淮流域设置了侨州郡县,也吸引了大批人口南迁。

在人口迁徙的过程中,除南迁者外,还有不少人口向西迁徙到今甘肃西部,以及向东迁徙到今辽宁西部。割据于甘肃西部的前凉政府是汉人建立的,当地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因而“中州避难者,日月相继”。割据于河西走廊西部、青海东南部的南凉政权,是鲜卑人建立的,但他们却招抚汉族地主以支持他们的统治,因而流入南凉的汉族人口也很多。割据于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的前

燕政权,是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但社会秩序较为安定,距中原地区又近,因而中原人口也大批迁居前燕境内,从而使前燕人口比原来多出10余倍,竟成为“人殷地狭”的地区,无田者占十分之四。

2、南迁人口的徙入和徙出地区

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虽然迁徙的方向是不固定的,但是根据侨州郡县的所在地,也可以大致看出人口的徙入和徙出的地区。

徙出的地区主要有: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甘肃、四川等九省。

徙入的地区主要有: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东等七省。

从徙出、徙入地区来看,具体地又可分为六个小区:

(1)江苏的大江南北→以山东及本省北部移民为主;

(2)安徽、河南的淮河以南,湖北东部和江西北部→以河南、安徽北部移民为主;

(3)山东的黄河以南→以河北及本省黄河以北移民为主;

(4)湖北的长江上游及湖南北部→以山西移民为主;

(5)四川及陕西南部→以甘肃、陕西秦岭以北移民为主;

(6)河南、湖北二省的汉水流域→以陕西及河南西北部移民为主。

从徙出、徙入的省区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大区,东区主要是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的居民向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迁徙;西区主要是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的居民向长江上游和汉水流域迁徙。若以太行山向南划一条线,那么太行山以东的北部居民→南部迁徙;太行山以西的北部居民→南部迁徙。从上述的小区来看,(1)、(2)、(3)这三个小区属于东区;(4)、(5)、(6)这三个小区属于西区。

这次南徙的人口,大约有90万左右,约占南朝人口的六分之一。按西晋户籍推算,当时北方8人中就有1人南迁。南迁人口中以侨居江苏省的最多,约有26万人;山东约21万人;安徽约17万人;四川约10万人;湖北约6万人;陕西约5万人;河南约3万人;江西、湖南各约1万人。

南迁人口的构成,以士族及其依附人口居多。原因是:○1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南移,而作为这一政权的社会基础也必然随之南迁;○2举族全迁,长途跋涉,也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力量的支持才能达到目的,否则便是不可想象的。当时具备这种实力的,只有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3、迁徙方向与交通道路

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是政治动乱所引起的迫不得已的行动,并不是事前经过周密考虑,按照一定的路线迁徙的。当时战争频繁,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往往事出仓促,由此处迁往彼处,以避战乱。不过,既然是一种大规模的迁徙行动,就不能不受到水陆交通道路的限制。也就是说,不管是长途跋涉,还是短途移徙,总是要沿着一定的交通道路前进的。从移民徙出和徙入的地区可以看出:○1陕、甘两省的移民由汉水迁入长江中游,或沿着金牛道(从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经朝天驿趋剑门关的大道)迁徙至四川。其中,汉中市、襄樊市曾成为移民的两大集合地;○2邗沟是连接江淮的唯一通道,山东、苏北的移民由此南下,江北的扬州和江南的镇江、常州等地,是他们的集合地。从实际情况来看,淮河及其支流大都源远流长,且呈西北、东南走向,而且多有舟楫之利,因而河南省移民多由水路迁入安徽。从另一方面讲,河南与湖北之间,有桐柏山和大别山的阻隔,所以迁往湖南不如迁往安徽更为方便;○3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形成的几条南北大道,也是北方移民南迁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南阳经江陵到长沙的道路;第二,从徐州经合肥到南昌的道路;第三,从徐州经扬州到杭州的道路。由于通往荆、扬两州的水陆交通比较方便,因而当时荆、扬两州接纳的移民也最多。

二、北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

1、迁徙的原因

北宋时期,在我国北方地区相继建立了辽、金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公元1125年金灭辽后,立即和北宋展开了争夺黄河流域的斗争。同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下,宋徽宗急忙让位于宋钦宗,自己逃避镇江去了。金西路军受到太原军民的强烈抵抗,而东路军却进展顺利,包围了开封。但由于河北许多重镇仍控制在宋军手中,金军被迫撤回北方。公元1126年,金军又兵分两路南下,西路军攻克太原后,乘胜渡河,与东路军会攻开封。金军趁大雪攻城,城破,钦宗投降,北宋灭亡。金兵

在开封城内大肆搜括掳掠,先后勒索黄金27万8千两,白银714万两,丝帛104万匹。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尽掳徽、钦二帝和赵氏宗室、后妃,以及各种珍宝、书籍、天文仪器、百工技巧等北归。同年,康王赵构即位,称宋高宗,史称“南宋”。公元1127年10月,宋高宗搬迁扬州,扬州成为临时政治中心,时间达16个月。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攻陷扬州,神经病高宗仓皇南逃,先后在建康(今南京)、越州(今绍兴)、临安(今杭州)等建都,甚至漂泊海上达数10天之久。经过这一系列的变故,南宋开始了与金长期对峙的局面。在宋室南渡与宋金对峙过程中,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徙,其规模之大,超过了两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一政治动乱的过程中,北方人口之所以大量南迁,其原因是:○1金人入主中原,对当地居民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并把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无长)制度推行于被征服地区,这种制度实际上完全是一种残暴的种族奴隶制的统治。汉族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而且还是一切苛捐杂税、兵役、徭役的沉重负担者;○2女真族以搜刮官田为名,大量圈占土地,使当地居民大部分丧失了田地,不得不背井离乡,逃难它处;○3宋金对峙时期,战争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进行,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北方人口不得不向长江流域迁徙。后来,南宋政权为了发展经济,争夺人口,公开诏纳,致使南渡者络绎不绝;○4在北方地区坚持抗金的南宋军队,每当班师还朝,往往也有大批北方人口随着南迁。像岳飞班师朱仙镇,“从而南者如市”;韩世忠从淮阳(今江苏邳PI县西南)引兵南还,“从而归者以百计”;○5蒙宋战争期间,由于主要战场也在黄河、淮河流域,这里的人口也不得不南迁。

2、北方人口南迁的几个主要阶段

在南宋和金元的对峙期间,北方人口的南迁,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黄河流域居民向长江流域迁徙。从时间上看,是从金兵开始南侵(指攻打扬州)到绍兴和约签订(公元1125~1142年)为止,前后历时达17年之久。在这17年期间,经常有大批移民不断向南迁徙,而每次大规模的移徙,又总是同战争的紧张局势密切相关。例如,金兵包围开封和开封陷落时,不仅达官贵人南逃者甚众,而且“西北州县为之一空”;金兵继续南侵时,渡江者川流不息,黄河流域竟百里不见烟舍;金废掉刘豫,直接统治河南、陕西时,西北移民南归者“相属于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即宋金和约签订后,北方人口南迁受到条约限制,南迁的浪潮才稍稍被抑制。

第二阶段主要是淮河流域居民向长江流域迁徙。从时间上看,是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此年,金主完颜亮兵分四路大举南侵。○1一路从海上直趋临安;○2一路从宿(今安徽宿州市)、亳(今安徽亳州市)攻淮泗;○3一路出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市)攻取襄(湖北省襄樊市)、荆(湖北省荆门市);○4一路出秦凤(今陕西凤翔)侵四川。由于宋军沿江抵抗,完颜亮渡江未能成功,后被部下所杀,南侵之役宣告结束。由于金国撕毁了和约,沿淮一带南迁的移民昼夜不绝。南宋也公开招抚,凡从两淮南归的商人,免征商税,一般人供给半年伙食。

第三阶段主要是长江流域居民向珠江流域迁徙。从时间上看,是蒙古南侵之役(公元1268~1276年)。其实,从窝阔台开始,蒙古帝国就不断出动大军向南侵袭,主要战场是四川和长江中游地区。1258年,蒙古兵入侵四川,蜀人多奔向东南;江南沦陷,长江流域的人口又向岭南迁徙。忽必烈登上汗位,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后,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1268年,首先派遣大军进攻襄阳、樊城,然后兵分两路,水陆并进:一路由襄阳入汉水,顺江而下;一路取道扬州,横渡大江,直指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两路大军得手后,又兵分三路:一路沿江入海,攻取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一路攻取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一路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出发,直指独松关(余杭市西北独松岭上)。公元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南宋投降。这次南侵的战场,主要地区是在四川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广大人民为逃避战争,大规模地相率南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3、南迁人口的分布地区

靖康之难以后,先后经历了宋、金和宋、元两个对立时期,历时150余年,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三次人口南迁的高潮。从人口的徙入地区来看,宋金时期主要是长江流域。元灭南宋,长江流域也成为战场,徙入岭南的人口也不在少数。从今天的省区而论,徙入浙江、江苏两省的人口最多。其次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人口徙入的多少,大致以交

通道路的远近和难易程度为原则,大体上是西部之北,迁入西部之南;东部之北迁入东部之南;岭南和福建地区交通不便,当长江流域成为战场以后,这里的人口才不得不迁入两广或福建。

当然,由于路途遥远,道路崎岖,许多移民都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移徙方向,并不是沿着一条固定的道路前进。

在南宋偏安的150余年间,由于北方人口的再次大量南迁,使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重心已彻底南移,南重北轻的局面已完全定型。

第二节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

随着人口的迁移和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也逐渐向南转移。原来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慢慢地衰落下去,而原来人口稀少的长江流域却后来居上,终于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一、南北人口比例的升降

若以秦岭、淮水为界,把全国分为南北两半,再根据各个王朝的政区对户口数字略加调整,那么我们大体上就可以粗知各个时期的人口升降情况: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时,全国有户1235万6470户,有口5767万1401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数约968万户,有口数约4299万人(徐州按三分之二计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数约266万户,有口数约1460余万人(徐州按三分之一计算)。南北户口比大致是1:3.7;南北人口比大致是1:2.9。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全国有户数933万6665户,口数4789万2413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数约534万户,口数约2800万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数约398万户,口数约1989万人。南北户数比是1:1.3;南北人口比是1:1.5。从这两个比例上看,户数和人口数都是比较接近的,但实际上北方人口仍多于南方。原因是:○1两汉之际北方人口大量南迁;○2东汉时期沿边少数民族迁入黄河流域,同时又没有准确的人口数字。

西晋和隋只有户籍统计,没有人口数字。根据南北户数的多少,大致也可以看出南北人口比例的升降。西晋太康初年(公元380年左右),全国有户数294万4125户,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134万930户,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181万1188户,南北的户数比比较接近,但北方仍多出南方34万户左右。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全国有户907万414户,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741万4111户,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165万6303户,南北户数比为1:4.5。这是由于隋代的疆域远比西晋为大,加之经过300年的大分裂以后,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户口出现增长的趋势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唐朝是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时期,南北人口增长都较快,尤以南方最为显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全国有户数897万3634户,有口数5097万5543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数492万2183户,有口数3042万4211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数405万1451户,有口数2055万1532人。南北的户数比是1:1.2,口数比是1:1.4。唐朝的户口数字之比,与隋代相比较,其差距越来越小,说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比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为快。

宋朝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全国有户数1500万2235户,有口数3325万3989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数465万5487户,有口数956万4303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数1034万6748户,有口数2369万9686人。南北的户数比是2.2:1,口数比是2.5:1。此时,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户口已超过了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南重北轻的形势已成为定局。

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全国有户数1386万7219户,有口数5951万9727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数198万3229户,有口数701万3972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数1188万3990户,有口数5250万5755人。南北的户数比是6:1,口数比是7.5:1。南北户口之比,如此悬殊,显然是元朝由北向南进兵,迫使大量人口南迁的结果。另外,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也是造成黄河流域人口锐减的主要因素。

明朝建立后,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不断地向北方地区移民,但直到万历六年(公

元1578年)时,全国有户数1062万1431户,有口数6071万8856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数342万1256户,有口数2494万4025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数720万0156户,有口数3574万7831人。南北的户数比是2:1,口数比是1.5:1。这时,统计的口数时间,已距明朝开国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这说明元朝所造成的南北人口的差距是很难消除的。

到了清朝末年,全国人口仍然是北少南多。根据宣统年间(公元1912年汇造)的统计,全国有户数7126万8651户,有口数3亿6814万6520人。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有户数2402万6253户,有口数1亿3158万1610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户数4724万2398户,有口数2亿3656万4910人。南北的户数比和口数比,大约都是2:1。

从上述的人口比例升降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起初是北多南少,这是由于我国的祖先发源于黄河流域,并率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结果。但是,由于后来的黄河流域多战乱,而长江流域比较安定,因而促使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长江流域人口的比重,并使长江流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成为全国的重要经济区,使得人口稠密,出现了北少南多的状况,直到清末也未改变。

二、南北人口稠密地区的变迁

从西汉末年的人口分布来看,当时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是在华北平原的中部、山东半岛以及泾渭、汾水的下游。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必然稠密。但就某一地区来说,仍然有它的特殊的原因。关中为都城所在,西汉政府为了强干弱枝,不断向这里迁徙人口,关中当然也就成为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在西汉诸郡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只有8个郡国,加上关中,一共9个郡国,这9个郡国均位于黄河下游地区。

在这9个郡国中,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200人以上的有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南,416.6人/平方公里)、济阴郡(今河南定陶,223.2人/平方公里)和颖川郡(今河南禹县,206.4人/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50人以上的有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南,194.5人/平方公里)、东平国(今山东东平县东,193人/平方公里)、广平国(今河北鸡泽市北,165.6人/平方公里)、甾川国(山东昌乐县西北,158.7人/平方公里)、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154.7人/平方公里)和高密国(今山东高密县西,151.7人/平方公里)。

以今天的省区而论,河北省的最南部,山东省的北部、西部,河南省的中部,是西汉时期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上述诸郡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和山东半岛盛产粮食的地区,交通又很便利,因而人口稠密。颖川郡位于颖水上游,虽然不是平畴沃野,但地区开发很早,地理位置优越,又为交通要冲,是从洛阳径趋淮水中游的捷径,因而人口较多。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人口分布,仍然以黄河下游为最多。由于两汉之际的战乱和黄河的泛滥,原来的人口稠密地区已经衰落下去,而新的人口稠密地区已向今河北中部、山东中南部和淮河以北转移。如关中的右扶风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3.4人,左冯翊10.2人,京兆尹19人;黄河下游的平原、济阴等郡的人口也都下降到每平方公里不足百人。关中地区人口密度的锐减,显然是由于战争的影响和长安失掉了国都地位;而黄河下游地区的人口锐减,是由于黄河泛滥影响。

东汉时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50人以上的有安平(今山西翼县,225.9人/平方公里)、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184.4人/平方公里)和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东,169人/平方公里)三个郡国。达到100人以上的有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东,146.5人/平方公里)、陈国(今河南淮阳,140.9人/平方公里)、颖川(今河南禹县,129.8人/平方公里)、彭城(今江苏徐州市,111.6人/平方公里)和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105.6人/平方公里)五个郡国。

从这8个郡国的分布地区可以看出,关东(函谷关以东)富饶地区在不断扩大,今河北中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最北部也进入这个富饶经济地区之中。陈国位于浪汤渠岸边,交通便利,因而它的人口密度超过了颖川。

西晋虽然没有人口的统计数字,但从每县平均户数的多少,也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的所在。以太康(280~290年)初年的户数分州统计,司州、冀州和益州各县的平均户数都超过了3000户。这就说明了人口稠密地区是在今河北省的中南部、河南省的中西部、山西省的西南部、陕西省的东南部和四川省的中部一带。司州、冀州各县人口稠密除经济原因外,也同曹魏、西晋先后以邺、许昌和洛阳为国都有密切关系。成都平原平畴沃野,经济发达,因而人口稠密。

经过长期的南北分裂以后,到隋朝,中国又复归统一,出现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使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仍然是经济重心所在,所以人口仍然很稠密。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的户数分布来看,平均每县达到万户以上的郡,冀州有16个,豫州有10个,雍州有6个,兖州有6个,青州有4个,徐州2个。从今天的省区来看,上述这些郡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平原、以及今河南、山东两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北地区,江苏省淮河以北的西半部地区,河北、山西两省的中、南部地区。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期,无论在南方或北方都形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统计来看,全国15道中,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20人以上的就有7个道,大约占总数的一半。这7个道是京畿道、都畿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淮南道和江南东道。其中,前5个道均在黄河中下游经济发达和政治统治的中心地区,人口当然稠密。淮南道和江南东道是唐朝时期江淮流域的经济发达区,人口亦相当稠密。在这7个道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都畿道、河北道,平均每平方公里都超过了50人。

北宋时期,人口稠密地区已转移到长江流域,但政治中心仍在中原地区,黄河下游南北仍是人口较多的地区。据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的统计,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0人以上的有9个路。其中只有4个路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已达5个路。在这9个路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成都府路,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了45人,为诸路之冠,这说明唐宋以来,成都平原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

元朝时期,据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的统计数字(其中缺少岭北、云南、征东行省的户口数),以江浙行省和江西行省的人口最为稠密,前者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91.23人,后者达到42.95人,成为全国最稠密的地区。

明初向北方移民以后,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形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根据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和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的统计,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0人的有直隶、浙江、江西、山东和山西等5个省。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稠密,而经过明朝的努力,山西、山东两省也成为人口稠密地区。不过,从三个时期比较而言,浙江省的人口密度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到了清朝,根据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6年)、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和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的统计,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5个省的人口较为稠密。从地理位置来看,这5个省连成一片,是黄河下游、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终于成为我国人口最稠密和地区。

复习思考题:

1、先秦时期的人口统计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统计人口?是否准确,为什么?

2、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的原因、状况及迁徙路线。

3、北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的原因和阶段。

4、略论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一、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 胡焕庸先生在20 世纪50 年代曾提出:以黑河—腾冲线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近50 年的发展,通过图1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仍然存在,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图1 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 若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来看;东部人口稠密、西部较小、中部居中。东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18%,西部占到22.91%,中部占35.91%,东西差异显著。若从人口密度来考察(表1)东西差异更加明显,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7人,是中部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7倍还强。若从东部的上海向西部的西藏划条直线,则由东向西横跨这条直线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西藏6省得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别为(1996年):2138、677、431、313、196和2,由东向西,人口密度从低到高的阶梯降低趋势十分明显。若从中国的三大地形阶梯来考察,中国人口则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梯上,我国一、二、三阶梯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为:0.76%、28.36%、70.8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3 人,75.4人,313.4人。①由东向西,人口密度呈断层式下降,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第三阶梯。从中国的人口重心来看, 1990年, 我国人口重心为东经113°22′, ②,东距长江口770 公里,西距国镜最西端达3660 公里,南距三亚164 公里,北距漠河2470 公里,清楚地反映出人口分不均衡状况,人口的地域分布明显地偏向国的东南方。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二者对人口地域分布影响的贡献度大致为80对20,③除此之外,气体因素,如历史因素也对人口的地域分布有一定影响,只是贡献度较小而已。 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目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约占27 % ,社会劳动者总数中,农业占60 % ,这说明中国乡村人口分散的分布模式仍占绝对优势,大多数人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着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耕地的地域差异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据研究发现,人口密度与垦殖指数正相关, ④说明农业耕地是目前制约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最基本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章节答案葛剑雄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复旦大学葛剑雄 2018年最新版答案 1.1中国人口的來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人口与户口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1.3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世界上哪个城市最大】世界人口最大城市排名

【世界上哪个城市最大】世界人口最大城市排名 世界上哪个城市最大是哪个?想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格尔木 它的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组成,位于新疆,总面积12.4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当然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格尔木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南部,是青藏高原继西宁、拉萨之后的第三大城市。格尔木平均海拔2800米,面积76663平方公里,其辖区属大陆高原气候。格尔木是前往西藏、敦煌和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内地游客进藏前抵达的最后一个大城市,很多游客会在此稍事休息,采购物资,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行进藏。格尔木也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登山发烧友推崇的玉珠峰,以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格尔木在格尔木市东140公里的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有一处青铜器文化遗存,被命名为“诺木洪文化”,其时代约为中原的西周时期,距今2700多年。那时人们从事农业与畜牧业,饲养的家畜有羊、牛、马、骆驼等。人们身着毛布衣服,脚穿牛皮鞋,佩带各种装饰品,居住的是有榫卯结构的木建筑房屋。劳动之余还吹奏骨笛娱乐。诺木洪文化是中国西部古代民族羌人部落游牧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羌人与青新交界一带的“若羌”关系密切。 五代十国

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吐谷浑部迁入甘青地区,其后渐渐强大,以青海为其活动中心。至南北朝时期,在广大羌人的支持下,实现了 对长期分散“无相长一”的诸羌的统一,建立起以鲜卑人为中心与 诸羌领袖的联合政权吐谷浑国。格尔木地区成为吐谷浑国属地。北 朝到隋初,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丝绸南道“青海道”一度十分兴盛, 青海通分南、北两分道,其中南分道即过日月山,由青海湖南经都兰,格尔木西入新疆及其经西地区的交通线。格尔木以其冲要位置,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发挥过作用。 隋朝时期 昆仑山(2)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隋灭吐谷浑国,在吐谷浑 故地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其中西海郡治吐浴浑故都 伏俟城(青海湖西15里铁卜恰古城),郡下设宣德、威定二县,威定 县治约在今都兰县境,从此格尔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统一王朝的版图,虽然接受中原封建王朝的管辖时间很短(仅7年),隋亡,吐谷 浑便复其故地,但这对该地区经济开发、民族交往所产生的积极影 响无疑是深远的。 唐朝时期 唐初,吐蕃王国在西藏崛起,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 谷浑国,占吐谷浑故地,从此格尔木地区的游牧民族便由鲜卑与羌 人的结合逐渐变成吐蕃民族。吐蕃统治河西陇右地区时,曾辟有逻 些(拉萨)至沙州(敦煌)的交通驿道。9世纪中叶吐蕃王国分裂后, 格尔木地区如同青藏高原的其他地方一样,处在部落割据局面中。 元朝时期 13世纪中叶,元朝开始直接统辖整个藏区,结束了青藏高原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元顺帝时封蒙古贵族卜烟帖木儿为宁王,率蒙 古兵士镇守柴达木地方。1955年秋,在格尔木农场第一作业站平地 造田时,发现元代纸币一包。1958年冬,在诺木洪发现一具蒙古族 武将的干尸。 明朝时期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2012统计全球人口最多十大城市排行

2012统计全球人口最多十大城市排行 世界人口本月底将达70亿 联合国人口基金17日发布的一份简短公报说,随着今年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类将面临“可怕挑战”,不过如果今天就行动起来,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应对。 专家表示,世界人口激增使得水资源缺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愈加恶化,资源比以前更加紧张。联合国人口基金定于10月26日在全球发布《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将专门介绍70亿人口给世界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从60亿到70亿仅用12年 公报说,即将发布的报告表明,我们今天所采取的行动将决定本世纪结束时世界人口增长到100亿还是160亿,以及人类的未来是否更公平,环境是否可持续发展。报告阐述了老龄化、年轻人口增加、城市化和移民等人口学趋势,以及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与研究世界人口数量同等重要的原因。 联合国人口基金提前透露了部分报告数据:目前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达8.93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4亿,增加近两倍。目前世界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再过35年将有三分之二人口住在城市。世界平均寿命正在增加,已从1950年的48岁增加到今天的68岁。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此前公布的数据,19世纪初,世界人口仅有10亿。100多年后,人口总数翻了一番,此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于30多年后达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按照目前趋势,世界人口大约于本世纪中期超过90亿,将在本世纪末超过100亿。 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今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的主题定为“70亿人的世界”。联合国还于9月14日在纽约总部启动“70亿人行动倡议”,呼吁各方应对和克服人口达到70亿后带来的挑战。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东京第一,上海第七 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胀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带来希望与危险。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是由此造成的潜在威胁:人口过盛、贫富差距加大、能源短缺、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等等。专家呼吁各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尽快遏制上述危险…… 据国外媒体近期进行了一项有关“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的调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被一致认为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城市”。这项调查同时评选出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日本东京凭借3670万的惊人人口数量位居第一,中国上海排名第7。 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 1、日本东京: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东京(Tokyo)是日本国的首都,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东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40度50分,北纬35度44分。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

地理《中国的人口》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后有教案) 我设计了《中国的人口》一节,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及人口分布特点,并能简要分析成因。2)准确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准确的人口观。给学生体现清晰明确的目标,这样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的任务,学习时更有目标性。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1.通过学生自主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看看学生是否具备读图、析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水平。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人口东多西少成因及解放后人口增长快的原因,看看学生会不会观察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不能合作交流。 3.通过课堂小测,同桌互评,看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重点知识。接下来针对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实行了评价设计。就教学设计来看,能够较好地体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各环节设计比较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过渡设计比较自然流畅。 三,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评价任务落实不好,评价不即时、不全面,语言不丰富,比较单一。评价 的目的不但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学习什么)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为调控教学提供依据,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能够始终围绕目标实行,使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不过,在课堂上虽然我的评价手段比较多样但是评价语言不丰富,例如学生发言很精彩的没有即时赞扬,能够让她交流一下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学生发言错误的地方应即时点出。较好地学生积极发言但一节课下来发现就那么几个学生在表现,其他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没有做出相对应的评价。关于如何评价这将是未来我要学习的重点,不论是评价语言还是评价方式,日常教学中要多积累多使用,把教的过程当做评的过程,让评价与教学二合一。 2.教学设计中存有不紧凑的地方。从总体上说,教学设计设计比较合理,打 破教材内容的编排,先讲人口的分布再讲人口增长。但是,在设计人口分布这个块时有些啰嗦,比如人口分界线的图用到三次,感觉又绕回来了,顺序能够再设计使得更合理。 关于为什么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这个问题能够放到后面讲完地形、气候之后再学习,也能够在这里在联系前面世界地理,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原因当时从哪几方面考虑的,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历史时期人口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年中国人口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 《汉书?地理志》 《史记》 金承禧 经济学 一,历史时期地人口数量 人是生产者,它创造了巨大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人又是巨大地消费者,它所创造地巨大地财富就是为了供人消费.人又具有自身再生产地特性,因此,人口增长状况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国家,在历史长河中,人口数量地增减变化很大,但从总地趋势来看是增加地.关于秦汉时期以前地人口数字,由于资料不足,因此难于说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秦汉时期开始,各个王朝都对人口地统计十分重视,千方百计要弄清自己控制地劳动者地数量.因为劳动者是基本地社会生产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是统治者剥削地主要对象,兵役、徭役地多少都与人口有密切地关系.因此秦汉以后地人口记载就颇为丰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历史时期影响人口数量地增减和地区分布地因素,除自然增值、死亡和天灾外,则主要是政治动乱和战争.同时人口地迁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西晋以后,由于北方地战乱及其自然环境等方面地影响,人口大量南迁,从而使北方人口减少,而南方人口则增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先秦时期 中国第一次全国性地人口调查是在秦代完成地,这些统计材料没有留下来.但在秦亡时被刘邦接管.当刘邦入关进入咸阳后,萧何则“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从而使刘邦“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后来当刘邦路过曲逆县(今河北省定县东南)时,问御史:“曲逆户口几何?”御史回答:“始皇时三万余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可以想见当时地各县户口数是清楚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秦时地人口和战国时期差不多,也就是两千万人口左右. 公元二年西汉户口数是现存最早地全国性人口数 这个人口数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地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地户口数,户,口.比秦时增加了近四千万人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经过西汉初年吸取秦亡地教训,与民休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地局面.汉武帝时又大肆扩张土地,社会发展.因此才出现了西汉地盛世,一般来讲,人口地增加是经济发展地表现,因为人口地增加,必然要带来生产粮食及其它供应品地增加.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个统计数字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人口、地理、历史、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军事等都具有重大地意义. 从西汉地人口统计情况来看.当时北方地人口数多于南方,南方相当于北方地四分之一,反映出当时南北方经济发展地一般情况,说明北方经济发展好于南方.当时边郡地人口是稀少地,无法与内地相比,这和秦时地情况一样.秦时为了改变边地地广人稀地情况,采取“徙民实边”地办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到了东汉时期,由于西汉末年地战乱,促使北方人向南方迁徙,说明西汉时期北方人认为南方地气候不适宜于汉居住地观念已经发生变化.总之来说,东汉时期北方各郡县地人口一般都有所减少,个别有增加,而南方一般都有所增加,有些郡甚至超过几倍,这除过一般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日本东京(第一) 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东京(Tokyo)是日本国的首都,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 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东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40度50分,北纬35度44分。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 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 和小笠原群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印度新德里(第二) 2010年人口222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860万。 新德里(NEWDELHI)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 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总面积为1485平方公里,人 口众多。主要语言为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作为德 里的中央直辖区,它还统辖着饱经沧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 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巴西圣保罗(第三) 2010年人口203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370万。 圣保罗给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华的景象。从飞机上俯视这座南美洲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全 市6.4万条街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市区许多建筑物高达三四十层,如圣保罗州银行高32层,在160米的楼顶建有一座电视塔;意 大利大厦高41层,顶端建有餐厅和瞭望台,凭栏远望,全城景色尽 收眼底。圣保罗市商业十分繁荣,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圣本托大街、“三月二十五日”街、安东 尼奥·普拉多广场和共和国广场一带。三月二十五街简称二十五街,有“巴西的唐人街”之称。另外,在共和国广场中心的花园里,设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

CHINA OPENING JOURNAL 开放导报 2015年6月 第3期 总第180期 June 2015No.3 Total No.180 【本期论题】 近年来,特大城市频频出手限制外来人口,但是却很难阻挡其人口增长趋势,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规划目标屡遭突破。数据显示,2010 年底上海常住人口为2301.91 万人,大大超过了“十一五”规划所设定的1900万人的目标;2010 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 1961.2 万人,提前 10 年突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中所确定的1800 万人的目标。当前,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已然成为城市治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中国与世界特大城市数量比较 联合国发布的《2014年世界城市化发展展望》显示,2015年世界城市人口规模将呈现如下状况: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将有29个,介于500~1000万之间的有44个,100~500万的有428个,50~ 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 胡彩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 广东 深圳 51802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摘要] 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已经成为城市治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特大城市无论是数量、规模、集聚程度,还是人口密度并不明显偏高。中国较短的海岸线、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殊发展阶段,也决定城市化更应该趋向集约化、紧凑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规模 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26-05 [作者简介] 胡彩梅(1982 — ),女,山东郯城人,副教授,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城市经济。 100万的有538个,30~50万的有690个。而中国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6个,占世界的20.69%;500~1000万的有10个,占世界的22.73%;100~500万的有89个,占世界的20.79%;50~100万的有155个,占世界的28.81%;30~50万的有147个,占世界的21.30%,如图1所示。总体而言,中国各规模的城市数量均占世界的1/5左右,城市规模呈均等化现象。 根据该报告的数据,2015年中国人口规模500万以上的城市数量与人口规模100~500万的城市数量之比为0.18;从整个世界来看,该比值为0.17,中国基本处在世界的平均水平。陆铭和陈钊的研究表明,中国2009年市辖区年末人口规模超过300万的城市有18个,人口规模介于100~300万之间的城市有106个,两者比率也为0.17。著名区域经济学家亨德森的研究表明,2000年全球人口规模300万以上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姜婷)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 学号:10160114 姓名:姜婷班级:10级地科一班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人口地域分布主要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和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 中国人口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这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准,西北人口密度较小,东南人口密度较大。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南半壁地势平缓,气候暖湿,人口密集,西北半壁地势高峻,气候干冷,人口稀疏。若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向云南省的腾冲划一直线,其东南一侧占总面积42.9%,人口占94.3%,西北一侧分别为57.1%和5.7%。1995年前者(含港、澳、台)平均人口密度高达284人/平方公里,后者仅为13人/平方公里,相差达21倍。如果自黑龙江省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瑞丽县城划一条直线,此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43%,人口却为全国的94.3%,而该线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有全国的5.7%。 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

中国历史上叫人惊叹的人口变迁

从人口变迁看和平的重要性 作者:余建权 纵观中国历史,战争的发生是人口发生剧变都给人震撼和惊叹!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分分合合,王朝变迁,从来都是由人民来推动的,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但最后人民永远都和胜利木有关系,始终处于最底层,是被奴役的对象,从来都没有改观,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才有所改变! 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的统治作为“正统”来讲述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才叫中国历史,非中原王朝一般不计入中国历史的“主流”之中,比如匈奴,一个从春秋战国开始,和中原王朝做对了几百年,令中原几个朝代无奈采取以“女人换和平”的强悍民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别说最高级别的“本纪”,连个“世家”都没混出来,只争到了一个“列传”这样的最低地位,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和匈奴同样命运的还有突厥、契丹、金国、西夏等等,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历史,也进入不了中国历史。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法的由来。无论是北方的“完颜”还是蒙古草原上的“可汗”,你再牛,没拿到中原大地的统治权,中国历史的三明治里就没有你的份。 所以,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从夏朝开始,由于控制的地域不同,很难说清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 在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伴有战争,无数生命死于惨烈的战场,使人口锐减,有时,又由于民族的大融合,使合并后的朝代人口增加,比如元朝,蒙古族灭金夏和大宋,使原来属于三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合并为一个国家,这样,统计原来那个所谓的正统王朝的人口作为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因此,要说清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朝历

代人口数量,显然不现实,再加上历史上无论那个朝代,都没有设置像今天“国家统计局”这样叫人怀疑的“权威”机构,全靠民间的努力做人口普查,所以要拿出一个可靠的数据根本不靠谱,因此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 虽然是一笔糊涂账,但还是有人不辞辛劳的在做这项工作,比如东汉的皇甫谧等。他们的数字虽然不是精确数字,但也不是天方夜谭的瞎编乱造,虽然有出入,但还是比较接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考证,夏朝开始时期的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及禹平水土,……是以其时九州岛之地......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就是说打从大禹治水,天下太平以后,大禹的夏朝,人口约1355万,这个数字大概没有计算今天云贵和湘粤闽等当时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交通和通信的限制,当时的夏王朝管辖范围尚不能到达此地。 商朝没有人口数量的任何记载,所以,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皇甫谧这样的牛人也无法考证。 后来还有人综合各种资料认为,到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3年前后,人口数量约为1371万。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人口1184万,这个数字依然不包括上述偏远地区的人口。 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开始到公元前684年的周庄王时期,在约1400年的时间里,虽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的数量还是比较稳定的,大致在1200万到1300万左右,未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出现,这些数字绝对不是准确数字,是大是小不敢乱下结论,但肯定符合当时的国情,是可以信赖的。 到公元前221年,超级牛人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合并七国为大秦帝国,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数量约在1500-1800万之间。这大概是经过统一战争洗礼后的数字,而且按照秦国的统治地域,这个数字应该包括上述大部分偏远地区的民众了,因为这时,秦国的统治区域已经到达南海广大地区。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