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工产品储存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规定

军工产品储存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规定

军工产品储存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规定
军工产品储存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规定

军工产品储存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规定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军工产品储存库的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是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监督检查的依据。

1.2本标准适用于军工产品的科研、试制、生产及使用单位。

1.3本标准涉及防火方面的要求,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执行。

2术语

2.1储存库科研、试制、生产及使用单位存放卫星、火箭、导弹、核武器、核材料、飞机、常规武器的库房,带有储存性质的试验、测试场所和总装厂房。

2.2风险等级储存库在其所处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危及军工产品安全的危险程度。

2.3防护级别按照储存库风险等级应当采取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3风险等级

3.1一级风险

3.1.1核工业a、储存氚(T)10g以上的场所;b、储存钚(Pu239)2kg 以上的场所;c、储存浓度大于20%的铀(U235)5kg以上的场所;d、储存重、轻核材料部件、炸药部件、核武器部件的库房;e、储存天然铀金属1000t以上的场所。

3.1.2航空工业a、国家确定的研制、生产新型飞机、发动机、战术导

弹的总装、部装、改装场所;b、国家确定的研制新型飞机、发动机、战术导弹的重要试验场所和高空试车台;c、新型飞机、发动机、战术导弹的成品、半成品储存库;d、停放新型飞机的停机坪、露天库房。

3.1.3船舶工业a、核潜艇总装场所;b、核潜艇耐压板辊压加工场所;

c、核燃料元件、放射源、反应堆预装场所;

d、核潜艇重要电子设备试验室和其他主要设备调试场所;

e、国家确定的重点军工产品和重要设备仓库;

f、核潜艇主要设备库。

3.1.4航天工业a、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及其它航天器,涉及总体实物、图纸、资料、软件储存库;b、涉及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及其它航天器等总体设计、总装、测试、试验(车)场所(台);c、固体火箭(导弹)发动机试车台及装药、混合工房;d、战略、战术导弹特种装备库;e、战略、战术导弹突防能力、电子对抗技术的研究、试验场所;f、涉及导弹、卫星控制指令密钥的研究、测试、贮存场所。

3.1.5兵器工业a、储存3000t梯恩梯当量以上的弹药、火炸药的库房;

b、储存600t以上的火工品、引信的库房;

c、手枪、微型冲锋枪、手榴弹的库房。3.2二级风险:3.2.1核工业a、储存氚(T)1~10g的场所;b、储存锂(Li6)1~20kg以上的场所;c、储存钚(Pu239)0.01~2kg的场所;

d、储存浓度大于20%的铀(U235)1~5kg的场所;

e、储存浓度10%~20%的铀(U235)20kg以上的场所;

f、储存浓度小于10%且大于天然铀的铀(U235)300kg以上的场所;

g、储存天然铀

金属100~1000t的场所;h、储存贫铀200t以上的场所;i、核动力元件储存库;j、真空阀门、离心机等核设备储存库。

3.2.2航空工业a、国家确定的研制、生产改进或改型的军用飞机、发动机、战术导弹和干线飞机的总装、部装、改装重要试验场所和成品、半成品储存库;b、停放改进或改型的军用飞机、干线飞机的停机坪、露天库房。c、储存万吨以上的燃油库。

3.2.3船舶工业a、国家确定的研制、生产重点军工产品和重要配套设备的预装、总装场所;b、储存鱼雷、水雷的成品、半成品的仓库。3.2.4航天工业a、液体火箭、导弹发动机总装场所及试车台;b、制导系统、自动驾驶仪、雷达总装、测试场所;c、导弹、卫星的控制、遥测系统总装测试场所;d、推进剂研制、试验场所;e、价值千万元以上的战略、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零部件储存库;f、存放与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关键仪器设备库和价值千万元以上的军工产品物资仓库;g、导弹、运载火箭燃料库房。3.2.5兵器工业a、储存1500~3000t梯恩梯当量弹药、火炸药储存库房;b、300t~600t火工品、引信储存库房;

c、枪械、子弹储存库房。

3.3三级风险

3.3.1核工业a、储存氚(T)0.1~1g的场所;b、储存锂(Li6)1~20kg 以上的场所;c、储存钚(Pu239)10kg以下的场所;d、储存浓度大于20%的铀(U235)0.01~1kg的场所;e、储存浓度10%~20%的铀(U235)1~20kg的场所;f、储存浓度小于10%且大于天然铀的铀(U235)10~

GA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2004 代替GA38-1992 Regulations on level of risk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otection for banking business place 2004-09-22发布200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原标准仅要求在现金出纳柜台上方设置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坚固防护栏,本标准要求安装具有防弹、防暴、防爆功能的透明防护板。透明防护板可以是防弹复合玻璃,也可以是其他材质; ——原标准对业务库未予明确定义, 本标准引用了JR/T0003-2000中业务库的定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A38-199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人民银行保卫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迪堡安防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三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平、袁鹤、顾岩、鲍世隆、施巨岭、杨兰平、史奇中、刘玉成、邓慕琼、熊自立、徐志伟、滕云海。 1 范围 本标准对银行营业场所的风险等级及其相应的防护级别作出了规定,是确定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营业场所。其他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的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暂行规定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生产、销售、维修、安装、使用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使用,均适用本规定。 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技术防范,是指应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等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技防产品)是指用于防盗窃、防抢劫、防入侵、防破坏、防爆炸等特种器材和设备。 本规定所称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以下简称技防工程)是指技防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组成的防护系统。 第四条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谁主管谁负责。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下列场所或部位必须按规定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一)武器、弹药和民用爆炸器材仓库; (二)存放含有国家秘密的文件、档案、图纸、资料、产品、设备等各种载体的保密要害部位; (三)储存易燃、易爆、剧毒、致病菌毒品、管制药品和放射性物质的仓库、场所; (四)金融机构所属金库、营业场所及运钞车辆; (五)博物馆、文物店及陈列、收藏重要文物、珍宝的场所; (六)黄金、珠宝生产基地及其储存、销售场所; (七)各类重要物资储备仓库和存放高档商品、重要生产资料的场所; (八)单位的财务室和集中存放现金、证券、贵重物品的部位; (九)三星级以上宾馆的指定部位; (十)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其他应当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的场所或部位。 第六条安装报警装置的单位应当与当地公安机关和保卫部门联网,形成多级报警网络,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A27-2002) (自2003年3月25日起施行) 前言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GA 27-199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的》的修订版。 本标准与GA 27-1992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增加了新的名词术语,如:单位风险、部位风险、目标风险、单位防护、目标防护、入侵延迟、处警响应时间等; 2.规定了实体防护装置防破坏能力的要求; 3.规定了保卫人员到达现场的要求;

4.对原标准的章节和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对原标准第3、4、5章(现标准第4、5、6章)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补充。将原标准的第6章“组织措施”和第7章“认定、审批与验收”合并为一章:“管理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公安部三局、公安部一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文起、刘起富、杜绍熔、顾岩、刘希清、杨志蓬、刘铭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及其藏品、藏品部位风险等级的划分、防护级别的确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文物系统博物馆,也适用于考古所、文物管理所、文物商店、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文物系统博物馆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T 16571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等级与技术防范防护级别

引言 切实保障首都医疗卫生机构内正常的医疗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技术防范工作,本着符合实际、确实有效、措施恰当、管理到位、正确引导的原则,北京市公安甸科技处、文化保卫处在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卫生间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经北京市质跫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制定《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等级与技术防范防护级别》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是贯彻落实《中华人K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耍求。 为了保障该项标准制定工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北京市公安局有关部门于2004年11月成立了由贾胜文、许克嘉、李树启、张林等组成的本标准起草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所制定的标准切实可行,特邀谙刘希淸、施巨岭、刘剑峰、秦川、彭明强、戴淑玲、万康林、段淑敏、海荣、张烈、田铁强、刘全来、郎晓林、宋基亮、吴永平、卫忐强、李元生、郜学文、杨京山、王兆亮等组成标准审理专家组,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和北京市质tt技术监督信息化所的指导下,按照标准制定的程序经过起草、初审和审定等阶段形成该标准的报批稿,在征求0家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主管部门意见后,报谙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发布该标准。 在该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北京市公安局张锐秋和赵飞同志在立项和配套实施方面给予了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等级与技术防范防护级别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

其所属单位(简称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等级、技术防范防护级别、系统要求和保障措施。 本标准作为上述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涉及医疗卫生工作的科研、教育单位和民营、独资、合资医疗卫生机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风险等级的划分中所涉及到的场所、部位有相应安全防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依据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A-7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耍求 GAAT36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394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耍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3术语和定义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1.制定目的 为规范产品防护作业以利生产作业顺畅,防止采购产品、在制品、成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确保产品品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与交付全过程中采购产品、在制品、成品等的防护作业。 3.定义 3.1 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保护。 3.2采购产品:钢板、型材、嵌件、塑粉、焊丝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其他物资。 3.4 在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成品及半成品。 3.5 最终产品:完工交付前的成品。 4. 权责部门 4.1 生产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4.2 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3 公司各部门严格遵守本规定。 4.4 质量部负责对本规定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管理规定 5.1 原材料流转和防护管理规定

4.1 4.1.1流转和防护时机 1)原时。 2)产品订单增加,模具产能不足时。 3)旧模具寿命期满,维修后仍无法正常使用时。 4)其他原因必须增加新模具时。 4.1.2开模申请单位 1)新产品开发时,由开发部申请开模。 2)其他状况,由使用单位申请开模。 4.1.3开模申请流程 1)申请单位提出开模申请书,经总经理核准后,方准予后续作业。 2)技术部提供模具图纸或制品图纸,会生产部、质量部检讨后,确定开模方 案。 3)模具外购由技术部联络厂商提供开模方案及报价。 4)技术部应将报价、议价结果呈总经理核示。 5)经总经理核示后,技术部与厂商签订开模协议书。 6)协议书应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尤其要明确模具材质、表面处理、模具结构、 模具规格、模具数量、交货日期、验收标准、不合格处理等事项。 4.2模具验收 1)技术部负责模具材质、表面处理、结构、体积、交货日期等事项之验收;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1范围本标准对银行营业场所的风险等级及其相应的防护级别作出了规定,是确定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营业场所。其他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的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656 防盗安全门 GA/T73 机械防盗锁 GA165 防弹复合玻璃 JR/T0003-2000 银行金库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银行营业场所Banking Business Place 各银行机构办理现金出纳、有价证券业务、会计结算业务的物理区域。包括营业厅(室)、与营业厅(室)相通的库房、通

道、办公室及相关设施。 3.2风险等级Level of Risk 银行工作人员、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及相关设施等在营业场所环境中可能受到的危害程度。 3.3防护级别Classification of Protection 为保障银行工作人员、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及相关设施等的安全,银行机构对不同风险等级营业场所采取的相应安全防范措施的程度。 3.4业务库commercial vaults 指银行机构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设立的现金保管库房。其保管的现金是为保证正常营业的准备金,是银行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它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周转状态,属于流通中货币的一部分。 3.5自动柜员机(简称ATM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银行提供给客户用于自行完成存款、取款和转帐业务的设备。 3.6自动存款机(简称CDM )Commercial Deposit Machine 银行提供给客户自行完成存款业务的设备。 3.7自动存取款机(简称CRS )Commercial Reverse System 银行提供给客户自行完成存、取款业务的设备。

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可打印修改)

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产品风险等级评定细则 (2) 第三章产品风险等级评定流程 (4) 第四章产品风险评级的更新和调整 (5) 第五章附则 (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正确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投资,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 理办法》、《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产品风险评级不得低于证券业协会《产品或服务风险等级名录》,基金业协会《基金产品或者服务风险等级划分参考标准》规定的风险等级标准。 第二章产品风险等级评定细则 第三条公司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参照公司产品风险等级名录执行,公司产品风险等级名录由三部分组成: (一)风险等级分类:公司产品风险等级按照风险由低到高顺序,分为: R1、R2、R3、R4、R5五个级别,对应的风险等级分别为低、中低、中、中高、高; (二)产品参考因素:产品参考因素为产品的一般特征,主要是关于产品 的产品结构、过往业绩、波动性、回撤情况、流动性、杠杆情况、投资标的及 限制等产品要素。 (三)产品类型参考:以产品的风险特征为区分标准,列举部分产品类型,以供参考。

第四条参考公司实际情况调整后,产品风险等级名录见下表: 第三章产品风险等级评定流程 第六条产品风险等级评定流程原则上与公司产品设立审批流程(参见公司《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设立流程管理办法》)一致,公司各授权岗位在审核产

产品防护管理办法(20100607初稿)

1 目的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产品包装、标识、搬运、储存和保护的方法,针对产品特性提供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损坏或变质,确保产品的质量。 2 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北汽控股乘用车事业部株洲分公司所有原辅材料、配套件、外协件、自制件(半成品)、成品的防护。 3 引用文件 Z/PD 07.04.0-201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Z/OP 05.10.0-2010 《零部件库房管理办法》 4术语/定义 4.1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措施; 4.2中间产品:车辆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及成品。 5职责 5.1总装厂物流管理科归口管理外购零部件的包装、标识、搬运、储存、保护以及制定包装规范。 5.2零部件供应商负责外购零部件的包装设计及制作,并应得到总装厂物流管理科确认。 5.3零部件供应商或其委托的第三方物流负责由生产地至北汽株洲分公司指定地点的搬运,物流管理科负 责监督、协调和管理。 5.4各专业厂负责在制品(中间产品)的产品标识、搬运、储存及保护等管理工作。 5.5市场部负责整车入库后(最终产品)的搬运、存储及防护。 5.6公司各部门均有产品防护责任,应避免和制止各种可能造整车或零部件损坏的行为发生。 6管理内容 6.1产品包装 6.1.1包装要求考虑安全、质量、零部件特性、人机工程、储存及运输条件,确保零部件的质量不受损坏,满足防震、防水、防尘和防碰撞的要求。

6.1.2专用包装器具有零部件定位及缓冲防碰装置。 6.1.3零部件外包装有一定的坚固性、耐用性,确保包装箱码放时不发生翻倒、倾覆等现象。 6.1.4包装内衬能对零部件有效的保护和定位,对零部件受到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确保在运输搬运过 程中零部件质量不受影响。 6.1.5对于有防锈要求的零部件,应采取适当的防锈措施,如气相防锈袋包装、表面涂防锈油等。 6.1.6对于表面质量要求严格的零部件,应采用表面贴膜等措施避免表面划伤等缺陷的产生。 6.1.7包装箱上必须在醒目的位置上标出搬运、发送中的注意事项。 6.2产品标识 6.2.1所有外购零部件外包装应粘贴包装标签,并根据要求在零部件或包装箱表面粘贴批号标签。 6.2.2外购零部件应具备合格证,且须经质量检验并标识合格后方可入库。 6.2.3只允许标识清楚的零部件入库或投入生产,顾客有权拒收标识和包装不合格的产品。 6.2.4各专业厂根据生产需要建立适宜的在制品、半成品贮存仓库或场地,并对中间产品进行状态标识。 6.2.5各专业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及时进行记录、隔离存放,标识处理,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3产品搬运 6.3.1零部件运输及装卸 6.3.1.1零部件运输应采用厢式货车,以在运输过程中防尘、防雨水。 6.3.1.2零部件包装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应有效固定,避免因包装容器翻倒或跌落对零部件质量产生影响。 6.3.1.3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颠簸,以免影响零部件品质。 6.3.1.4零部件应尽量采用集束化包装,用叉车装卸。 6.3.1.5如采用叉车装卸,应确保叉齿插入包装容器的叉孔,长度不小于容器长度的三分之二。 6.3.1.6如采用人工装卸,应保证轻拿轻放,严禁直接抛落等行为。 6.3.2零部件出库及投放 6.3.2.1零部件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零部件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制定合理的搬运方法: a)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和挤压; b)按照包装箱外的标识要求进行搬运,保持运输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零部件,防 止丢失或损坏; c)对易损、危险物品制定专门的作业指导书,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 d)叉车、牵引车等操作工必须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上岗证,并按规定对运输搬运设备 进行维护保养。 6.3.2.2在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作业,确保零部件不受损伤。 a)零部件的搬运采用规定的搬运工具,并由所属仓库的专职人员负责搬运工作。 b)搬运过程中,如发生物资碰落失散或包装箱破损,应重新报检。 c)露天搬运时,如遇雨雪天气,应采取雨布遮盖、暂停搬运等防护措施,防止零部件生锈和损坏。 6.5.2.4 保持搬运物料的标识完好无损。 6.3.3中间产品的搬运 6.3.3.1在制品或半成品(如白车身\涂装车身等)应采用专用工位器具(含设备)进行转运或搬运,部分中间产品搬运应遵循时效等特殊要求,搬运过程应做好防护措施。 6.3.3.2整车的搬运或转移必须由专职司机或具备公司内部资格人员进行。 6.3.3.3中间产品搬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对车身及零部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搬运过程造成不合格。6.4产品储存 6.4.1零部件入库后储存必须有清楚的标识,分类存放,防止混淆和丢失。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前言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GA 27-199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的》的修订版。 本标准与GA 27-1992 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 增加了新的名词术语,如:单位风险、部位风险、目标风险、单位防护、目标防护、入侵延迟、处警响应时间等; 2. 规定了实体防护装置防破坏能力的要求; 3. 规定了保卫人员到达现场的要求; 4. 对原标准的章节和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对原标准第3、4、5章(现标准第4、5、6章)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补充.将原标准的第6章“组织措施”和第7章“认定、审批与验收”合并为一章:“管理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公安部三局、公安部一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文起、刘起富、杜绍熔、顾岩、刘希清、杨志蓬、刘铭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及其藏品、藏品部位风险等级的划分、防护级别的确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忽然管理要求。 本标准试用于文物系统博物馆,也试用于考古所、文物管理所、文物商店、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文物系统博物馆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使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T 16571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试用于本标准。 3.1 博物馆 museums 文物、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和开展相关教育、服务的单位与场所。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1、制定目的:为防止采购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确保本公司的建筑产品符合规定,以满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产品生产与交付的全过程 3、定义 3.1 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保护。 3.2 采购产品:钢材、型材、构件、外加剂、焊条、焊剂,及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其他物资。 3.3 中间产品:施工过程中的成品及半成品。 3.4 最终产品:竣工交付前的建筑成品。 4、职责 4.1 公司质检部负责编制和修订本管理规定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2 分公司和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本管理规定。 5、程序 5.1 采购产品的防护 5.1.1 搬运:(1)项目部材料员在组织物资搬运时,应根据物资的不同特性,选用恰当的运输设备和工具,制定必要的措施,防止物资扬尘、遗洒、泄露、损坏、腐蚀和污染。(2)对大型物资的搬运,除应编制搬运方案外,还应对运输路线、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分析,以保证物资安全运至指定地点。(3)对有特殊吊装要求的设备和构件,由有资质的吊装单位制定吊装方案。(4)构件和设备的吊装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要求填写吊装记录。(5)对委托材料供方搬运时,要对材料供方的搬运能力进行认可,必要时签订搬运合同,内容应涉及搬运机械设备、人员、方法、及质量和环境的要求等。(6)对于施工当中所

发生的重要搬运工作,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应在施工交底中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包括质量、环保及安全等方面。 5.1.2 贮存(1)项目部按照贮存物资的质量、环境和安全的要求,提供适用的库房和场所。(2)保证入库物资数量准确,质量良好。材料员应根据物资特点及时填写出入库台账,办理好出入库手续。主要物资的来源和去向要有可追溯性。(3)对验收不合格的物资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隔离存放,标识明显。(4)经过验收合格的材料依据平面布置,材料入库入棚,做好标识,搞好材料的堆放和保养,确保材料不丢失、不损坏、不变质。(5)入库材料均应进行标识、登记、分类、分品种贮存。(6)对有时间限制要求的材料必须由仓库保管员做好标识,确保先进先出,防止材料的过期和变质。(7)按品种、强度等级分别存放,并在显眼位置悬挂标识牌。(8)钢材原材料(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地点分规格码放,防止混杂,并做好标识。(9)地方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场地应平整。(10)钢构件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场地平整不积水,该入架的入架,该成堆的成堆,防止断裂、倒垛。(11)周转材料按品种分别堆放,不需用的要及时退场、及时维修,不得随意锯断或挪作它用。(12)对价值较高、易损、易坏、易丢的材料应入库保管,对量大且价值较高的材料必须落实保管措施,防止丢失和损坏。(13)材料的贮存、保护按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予以贮存、保护。(14)客提供的材料应明显标识,按照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进行管理。(15)于保管责任的划分,凡库内的材料(指存放库内、棚内及现场发生前)由现场材料人员保管,凡已领出的材料,由领料人保管,应各负其责,承担各自的保管责任。 5.1.3 包装:(1)对有包装要求的材料在进场检验时,应检查其包装是否符合样品或订货合同的要求。(2)对易碎、易变形的材料进行进货检验时(玻璃等),除检查包装的完好外,还应进行开箱检查,以检查材料包装的安全可靠。(3)对物资的包装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2 中间、最终产品的防护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1 . 目的 为防止产品在贮运、生产过程中受到损害或降低质量特性,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范围 公司原辅料、添加剂、成品等相关产品的贮运和生产过程的防护。 3. 职责 储运部负责原辅料搬运、装卸过程的防护管理,负责成品从成品库到经销商约定交付点的产品的搬运、装卸过程的防护管理。 供应部负责包材的贮存、搬运过程的防护管理。 生产部各库房负责库存原辅料、添加剂、包装物、清洗剂、消毒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防护管理。 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原辅料、添加剂、包装物、清洗剂、消毒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防护。 4. 内容 贮存防护: 4.1.1 原辅料、添加剂等产品的贮存防护要求 a.供应部对库存的原辅料按品种、质量等级产地、到货日期立仓或库房存放,离地离墙按照贮存要求进行贮存,以防侵蚀、日晒和雨淋,并采取防鼠、防虫措施。

b. 添加剂库对库存的添加剂等要按品种、到货日期码放整齐,离地离墙存放,按照贮存要求进行贮存,有防虫、防鼠和防高温措施。 4.1.2 包装物的贮存防护要求 a.包材库对库存的纸盒、口栓、胶带、合格证和纸箱应按品种、生产厂家、进货日期等分别存放,存放时应垫底,离墙存放,库房要保持通风、干燥,有有防火、防潮、防污染设施。 b.纸盒和纸箱应分垛码放整齐 4.1.3 成品的贮存防护 a. 成品库房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 b. 成品入库时,库管员要严格按照《库房管理制度》进行质量和数量的验收,负责指导装卸工按品种、批次分垛码放。 c. 成品要码放整齐,保持道路畅通,先入先出;成品的存放要有防日晒、雨淋和防冻措施,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 4.1.4 原辅料、添加剂、包材和成品等要做到帐、物、卡相符。 4.1.5保管防护 a. 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后,库管员要及时做好入库、出库登记记录。内容包括品种、日期、规格、数量、经销商等。 b.库管员每日上报库存情况,以利于生产调度合理安排生产和有关人员查阅,防止产品积压或短缺。 c.在对库存产品进行盘点的过程中,要同时对库存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反馈至相关部门、人员,并做好记录。生产过程防护

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条文】4.1.1 防护对象风险等级的划分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根据被防护对象自身的价值、数量及其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判定被防护对象受到威胁或承受风险的程度。 2 防护对象的选择可以是单位、部位(建筑物内外的某个空间)和具体的实物目标。不同类型的防护对象,其风险等级的划分可采用不同的判定模式。 3 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分为三级,按风险由大到小定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 【条文】4.1.2 安全防范系统的防护级别应与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防护级别共分为三级,按其防护能力由高到低定为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条文】4.1.3 本节适用于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银行营业场所、民用机场、铁路车站和重要物资储存库等五类特殊对象的风险等级及其所需的防护级别。【条文】4.1.4 高风险对象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按照《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执行。 2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按照《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执行。 3 重要物资储存库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部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规章,并按第4.1.1条的原则进行确定。 4 民用机场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公安部的有关管理规章,根据国内各民用机场的性质、规模、功能进行确定,并符合表4.1.4-1的规定。

表4.1.4-1 民用机场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5 铁路车站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公安部的有关管理规章,根据国内各铁路车站的性质、规模、功能进行确定,并符合表4.1.4-2的规定。 表4.1.4-2铁路车站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产品防护制度

产品防护制度 1.目的: 保证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顾客提供的产品在搬运、生产、贮存和交付过程中不受损坏,防止交叉污染或损坏,为客户提供合格产品。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原材料、辅料、半成品、在制品、成品、以及顾客提供产品的防护。 3.职责: 3.1生产设备部负责半成品、半成品、成品的包装以及入库前产品的搬运防护工作及源水防护工作。 3.2仓库负责原辅材料、成品、以及顾客提供产品的搬运、贮存等防护管理工作,负责成品出库的运输、交付以及公司委托自提货品的防护管理工作。 4程序: 4.1搬运过程的防护 4.1.1不同物品的搬运使用相应的搬运工具(如叉车、油压车)和正确的搬运方法。 4.1.2搬运中要保护好物品的标识,防止物品标识损坏和丢失。 4.1.3搬运操作时,搬运的物品不允许挡住视线,若挡住视线应采用逆向行驶,拉车时的速度要低于正常的行走速度。 4.1.4使用叉车、油压车等搬运物品时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及保养规定,保持搬运工具的清洁和正常运作,防止造成物品破损和污染。 4.2产品加工过程的防护 4.2.1所有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 4.2.2 原辅材料与半成品、成品分开,防止物料与食品的交叉污染; 4.2.3生产工人应做好个人卫生,进入车间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及时进行消毒,防止对食品的污染; 4.2.4及时对设备、容器、管道、工具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机油、残留的清洁剂、消毒剂对食品的污染;搞好车间环境卫生,采取防尘、防鼠防虫等措施,对生产设备及时进行维护保养,防止灰尘、脏水、屋顶上的脱落物、水珠、蚊蝇鼠害对食品的污染。 4.2.5技术质检部负责产品生产工艺、包装标准的制定。 4.2.6生产设备部做好生产现场的定位定置,保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所有工序过程中必须注意半成品、成品的防潮防止交叉污染,并按作业指导书进行包装搬运工作,技术质检部对包装质量进行检验和判定。

产品防护规定

产品防护规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1.目的 规范公司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外购件的防护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2.适用规范 本公司的所有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外购件等。 3.管理职责 3.1生产中心:对机加现场产品进行防护检查; 3.2仓储物流部:对在库成品、半成品、材料、外购件的储存、搬运进行防护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材料成品: 4.1.1本公司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在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中必须经妥善的防护,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要求。 4.1.2对生产运作过程中的采购材料或产品、半成品、成品,在内部处理时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进行控制、提供防护以确保满足顾客对产品的符合性要求。 4.1.3对标识的控制要求,执行《标识管理规定》,以防混淆和误用不合格品。 4.2搬运防护: 4.2.1根据本公司物料特点,选择适用适宜的搬运工具。本公司采用的搬运工具主要有:手动搬运车、叉车、等、 4.2.2搬运前应认清搬运标志,注意易损件搬运时须轻拿轻放. 4.2.3搬运人员在搬运过程中均须轻拿轻放进行搬运,以免造成撞伤、破裂或其他影响质量的损害。 4.2.4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避免将其放置潮湿或浸水的位置点,以防产品因潮湿发生其他的品质问题。车间内搬运时试用手动搬运车、叉车或,禁止抛投等野蛮方式搬运。 4.2.5搬运后摆放标识应按照标志摆放,产品的标识须尽量靠外,以便查询. 4.2.6生产过程中所需原物料实行领料制,由生产工人搬运至相关生产工作位置,工序在制品的转序搬运,由生产车间操作人员负责:经最终检验合格的成品,由生产车间办理入库手续;产品交付前的搬运,由产品车间搬运人员负责。

GA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38-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8-2004 代替GA38-1992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2004-09-22发布 200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对GA38—1992《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的修订。 本标准对GA38—1992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对原标准的章节和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取消了原标准中有关管理内容的章节; ——将原标准中划分的四个风险等级和相应的防护级别改为三个风险等级和相应的防护级别; ——将原标准中划分风险等级的表达方式由表格改为文字描述,使风险等级的划分明了、易于操作;

——对近年来在银行营业场所采用的新设备、出现的新业务项目,如自动柜员机(ATM)、自动取款机(CDM)、自动存取款机(CRS)、安全柜员系统(STS)、视频监控数字录像设备(DVR)、自助银行、计算机室等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防护要求; ——原标准权要求在现金出纳柜台上方设置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坚固防护栏,本标准要求安装具有防弹、防暴、防爆功能的透明防护板。透明防护板可以是防弹复合玻璃,也可以是其他材质; ——原标准对业务库未予明确定义, 本标准引用了JR/T0003-2000中业务库的定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A38-199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人民银行保卫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迪堡安防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三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平、袁鹤、顾岩、鲍世隆、施巨岭、杨兰平、史奇中、刘玉成、邓慕琼、熊自立、徐志伟、滕云海。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对银行营业场所的风险等级及其相应的防护级别作出了规定,是确定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营业场所。其他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的引用文件

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1 . 目的 为防止产品在贮运、生产过程中受到损害或降低质量特性,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范围 公司原辅料、添加剂、成品等相关产品的贮运和生产过程的防护。 3. 职责 3.1 储运部负责原辅料搬运、装卸过程的防护管理,负责成品从成品库到经销商约定交付点的产品的搬运、装卸过程的防护管理。 3.2 供应部负责包材的贮存、搬运过程的防护管理。 3.3生产部各库房负责库存原辅料、添加剂、包装物、清洗剂、消毒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防护管理。 3.4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原辅料、添加剂、包装物、清洗剂、消毒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防护。 4. 内容 4.1贮存防护: 4.1.1 原辅料、添加剂等产品的贮存防护要求 a.供应部对库存的原辅料按品种、质量等级产地、到货日期立仓或库房存放,离地离墙按照贮存要求进行贮存,以防侵蚀、日晒和雨淋,并采取防鼠、防虫措施。 b. 添加剂库对库存的添加剂等要按品种、到货日期码放整齐,离地离墙存放,按照贮存要求进行贮存,有防虫、防鼠和防高温措施。 4.1.2 包装物的贮存防护要求 a.包材库对库存的纸盒、口栓、胶带、合格证和纸箱应按品种、生产厂家、进货日期等分别存放,存放时应垫底,离墙存放,库房要保持通风、干燥,有有防火、

防潮、防污染设施。 b.纸盒和纸箱应分垛码放整齐 4.1.3 成品的贮存防护 a. 成品库房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 27124 69F4 槴23637 5C55 展 32398 7E8E 纎%(t37756 937C 鍼 b. 成品入库时,库管员要严格按照《库房管理制度》进行质量和数量的验收,负责指导装卸工按品种、批次分垛码放。 c. 成品要码放整齐,保持道路畅通,先入先出;成品的存放要有防日晒、雨淋和防冻措施,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 4.1.4 原辅料、添加剂、包材和成品等要做到帐、物、卡相符。 4.1.5保管防护 a. 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后,库管员要及时做好入库、出库登记记录。内容包括品种、日期、规格、数量、经销商等。 b.库管员每日上报库存情况,以利于生产调度合理安排生产和有关人员查阅,防止产品积压或短缺。 c.在对库存产品进行盘点的过程中,要同时对库存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反馈至相关部门、人员,并做好记录。 4.2生产过程防护 4.2.1生产车间现场实行封闭式作业,非生产人员不得随便入内。 4.2.2 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严格执行《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4.2.3 生产车间要保持生产现场整洁,置物有序,符合公司标准要求,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清洗剂、消毒剂分区域存放,做好标识,并严格按照其性能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止污损的措施。

产品防护管理办法

佛山上风企业管理标准 QG/-2008a 产品防护管理办法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佛山上风发布 历史制/修订纪要 制/修订时间制/修订摘要制/修订人核准者备注 本次修订说明 原章节号现章节号修订(内容)说明修订人/时间 签名/日期 制修订人/日期:制/修订部门审核/日期:

1 目的 通过对产品在收发、搬运、储存、包装等各阶段进行控制,确保本公司产品在这些过程中不发生损坏、变质、丢失、危害产品质量的情况,以满足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最终向顾客提供满意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所有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包装材料、外协加工件以及成品交货前的防护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一般物料:生产上用于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呆滞物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储存时间超过三个月期限未使用或未出货者。 报废物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物料、半成品、成品,经品质模块确认无法维修再使用者。 4 引用标准 ISO9001-2000 7.5.5 产品防护 5 职责 仓管员负责所有物料收发、储存保管及组织物资入库和出库的搬运。生产模块负责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交接、标识与防护。 品质模块负责所有来料、自制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判定及产品状态的标识。 6 工作流程

产品的搬运与装缷。 6.1.1 来料、半成品、成品于搬运前,搬运人员必须先确认上面的标示,若未经授权、标示不明或未具标示的不得随意搬运。 6.1.2 对于大宗原材料(如钢材、铝材等)和大型产成品(如箱体风机、顶板风机等)的装缷,一定要根据产品的特征和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装缷设备(如航吊、机动叉车)和熟练的操作人员,装缷时要小心谨慎,防摔、防撞、防电等。 6.1.3 自制件、半成品转移库位或在自制件转工序的过程中,用手动叉车搬运时,要切实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并保持原有的标识,以免损坏、丢失等。 产品的包装。 6.2.1 在产品采购合同中,必要时应明确规定供应商对包装要求,防止在运输、搬运和使用过程中因包装不当而导致损坏。 6.2.2 生产合格的成品应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包装,并清楚地填写好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 产品的储存和保管。 6.3.1 物料的验收入库要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办法》和《来料检验流程》,按已审核的《采购订单》内容收货,保证入库物料的数量准确,质量合格,仓管员应根据物料性质及时填写入库台账,办理好入库手续。 6.3.2 经检验合格的物料,仓管员根据其属性存放在有标识的库位内,堆放要整齐有序,以便随时清点数量。 6.3.3 对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要按照《来料检验流程》进行控制,隔离到退货区,检验员作好不良标识。 6.3.4 化学品、危险品应设置单独的仓库放置,与其它物料隔离,并标识危险告示。 6.3.5 仓库应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置,储存区要求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并应防火、防盗、防雨、防潮,防止物资变质、损坏及丢失。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要进行维护与保养。 6.3.6 仓库员对库存产品状况定期进行检查,定期盘点记录,发现物料呆滞、损坏、丢失或变质时,要整理清单上报领导部门进行处理。 6.3.7 产品出库。 6.3. 7.1 各类材料的发出,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车间领用的物料必须由车间主任(或其指定人员)统一领取,领料人员凭车间主任或计划员开具相关凭证向仓库领料,领料员和仓管员应当面核对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况,核对正确后方可发料;领料人开具领料单,仓

私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估.docx

维度定量指标 基本情况公司 (12) 层面 (40 分) 投研团队 ( 6) 风险等级评估 常规划分评分表(80 分) 评次级指标指标说明 分2) 超过 3 年( 0 分), 1-3 年( 1 分), 1 年以 1备案经营时间( 下( 2 分) 控股股东为大型国有企业( 0 分),控股股 公司股权结构(2)东为上市公司( 0 分),控股股东为近 3 年1 入选民营 500 强企业( 0 分),其他( 1 分) 实收资本 5000 万元(含)以上( 0 分), 公司实收资本(2)2000-5000 万元( 1 分),2000 万元以下( 21 分) 8 年及以上从业经验 /5 个及以上项目成功 实际控制人能力与经验退出( 0 分), 4-8 年从业经验 /2-4 个项目 2(2)成功退出( 1 分), 0-4 年及从业经验 /2 个 以下项目成功退出( 2 分) 控股股东 / 实际控制人的 未发生变更( 0 分),发生过变更( 1 分)0稳定性( 1) 治理结构与管理架构的 完备性( 2) 是( 0 分),否( 2 分)0 是否拥有基金销售牌照 是( 0 分),否( 1 分)1(1) 2) 10 人以上( 0 分), 5-10 人( 1 分), 5 人 2投研团队数量( 以下( 2 分) 投研团队平均从业年限 5 年以上( 0 分), 3-5 年( 1 分), 3 年以2

内部控制(12) 资产管理规模与业绩( 10)(2)下( 2 分) 投研人员工作稳定性( 1) 流失率 20%以下(0 分),流失率 20%及以 上( 1 分) 投研人员从业合规性( 1)全部取得从业资格( 0 分);反之( 1 分)1是否建立较为完善的内 部控制制度( 2) 是( 0 分),否(2 分)0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 执行( 2) 是( 0 分),否(2 分)0风险准备金制度( 2)是( 0 分),否(2 分)2成立以来有无违规情况 及重大运营问题发生( 2) 无( 0 分),有(2 分)0成立以来是否涉及任何 法律诉讼或受到监管部否( 0 分),是(2 分)0 门调查( 2) 高级管理人员(部门经理 及以上)是否受过国家有 否( 0 分),是(2 分)0关部门或自律组织的警 告、通报批评或处罚( 2) 目前管理备案基金数量 5 只及以上( 0 分), 2-4 只( 1 分), 0-1 1(2)只( 2 分) 目前管理备案基金规模10 亿元及以上(0 分),3-10 亿元( 1 分), 2(2) 3 亿元以下( 2 分) 管理基金过往业绩(总体20%及以上( 0 分),12~20%( 1 分),5~12% 4平均收益率)( 4)(2 分), 0~5%( 3 分), 0%以下( 4 分) 管理基金是否出现过风否( 0 分),是(2 分)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