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通过第2章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因此,第三章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而本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不是简单地罗列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而是把细胞器作为系统的组分,既谈它们的分工,也讲到它们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形成生命的系统观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有助于学生系统观的养成。教科书还设计了旁栏思考题,如为什么飞翔鸟类胸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等等,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线粒体的功能,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个核心观点的形成。此外,这里安排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增加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感性认识,学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素养。

本节内容没有对每一种细胞器均匀着墨,而是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对于以后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教科书图文并茂,重点讲解;其他细胞器则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一段文字简单介绍。为接下来学习其他章节如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学习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2.2过程与方法

小组式学习;交互式学习;合作学习。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形成生命的系统观;认同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体验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科学思维:了解分离细胞器的科学方法,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科学探索:利用插图模型,形象的理解细胞器的结构。

社会责任: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①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2 教学难点

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②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4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第一课时学习了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分布、结构和功能,具备了对各种细胞器的初步了解和认识,为第二课时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中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比较归纳的能力、和动态想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结合教师的引导。

5 教学策略

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比较归纳法、动态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消毒牙签、黑藻等实验器材。教科书、板书、PPT课件(包含flash动画)等

6教学过程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0分钟)器虽然在形态、分布、结构和功能上可

能有差异,但是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它

们在某些方面的功能并不是但靠某个细

胞器能够独立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细胞

器共同来完成的。比如上表中蛋白质合

成过程可以体现。

所以这些细胞器,既相对独立,分

工不同,又需要相互协调,共同配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分工合作的一些

具体实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8-49,学习分

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各小组用文

字和箭头的形式,构建出一个分泌蛋白

合成分泌过程的概念模型。然后各组交

流汇报。

【教师活动】教师各小组巡查、引

导。

各小组汇报后进行点评、纠正和补

蛋白合成分泌

过程的概念模

型构建;

各组代表汇报

本组构建的概

念模型,并与其

他组对比,评价

和补充。

信息和构建模

型的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

讨论和分享的

能力

教师总

结讲授(4分钟)

【动画展示】课件展示“分泌蛋白

合成与分泌过程”动画与示意图

通过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的学习和分析,我们了解到这个过程是

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甚至是

线粒体等多个细胞器的协调配合,最终

才能形成具有相应功能的成熟的分泌蛋

白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动画和示意图

中的比较直观的过程,更进一步的总结

成比较抽象的概念模型。请各组同学对

比一下本组构建的模型与老师这里展示

的模型的异同,对自己的模型进行补充

【学生活动】

观看动画和示

意图,听讲老师

总结讲授。

通过动画,进

一步培养学生

的动态想象能

力,对蛋白质

合成分泌过程

有一个感性的

动态认识。

通过概念模型

让学生掌握抽

象概括的能

力。

和修正。

教师讲授

生物膜系统(5分钟)

【教师讲授】从上面这个概念模型

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泌蛋白合成分泌

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具有膜的细胞器,

还涉及到细胞膜,以及在这个模型中没

有体现的细胞核有关的生理过程(这些

过程我们会在必修二具体学习),这些结

构共同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蛋白质

合成分泌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

看成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我们就称之

为“生物膜系统”。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9,掌握“生

物膜系统”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P49

强调生物膜系

统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强调

它们称之为系

统的原因。使

学生形成系统

观的观念。

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总结】这节课中,我们一起

比较归纳了各种细胞的异同和联系,通

过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了解了细

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分工和协

调配合,进而形成了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让我们形成了生命的系统观和结构与功

能相适应的观点。

归纳总结回顾知识,培

养学生养成课

后总结的习

惯。

随堂练习(5分钟)

课本P50“练习”中“基础题”2、

3、4题

做随堂练习题

并作好题目分

析、解释

用习题巩固知

识,熟悉考题

的考法。

7课后作业

配套练习册中本节相关习题8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

一、各种细胞器的比较和归纳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

9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是“问题导学”、“问题—探究—发展”教学以及“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设计了设置探讨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格、模型内容→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发现问题→教师引导、点评、补充纠正→教学讲授等环节。这个模式是对多种模式的取长补短。其优势在于课堂活动的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合作性,由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比较归纳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同时体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掌控者的作用,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整堂课学生都处在活动状态,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较好,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事例、图解等“现成结比较归纳项目

无膜的细胞器

单层膜的细胞器

双层膜的细胞器

含色素的细胞器

含遗传物质的细胞器

分布植物细胞的细胞器

分布动物细胞的细胞器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论”,通过分组进行“比较归纳”、“构建模型”等探究方式,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潜移默化地把培养了学生的对比较归纳、图形描述、信息获取、模型构建等能力,形成生命的系统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课堂不足在于,学生分组探讨的时间掌控不足,节凑略显松散,导致学生探讨和表达交流环节所花时间略长,分组时学生人数多,组别多,无法一一兼顾所有组别的引导和点评交流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