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一)

研究经济法的地位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经济法是否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二是经济

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何种位置。显然,后者是以前者为前提和基础的。至于前者,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成为法学界的普遍共识。而后者,专家、学者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只有对经济法的地位作出恰如其分的估价,才能更有利于

经济法及经济法学的繁荣和发展。

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法律部门的形成和法律规范的作用,都必须反映现实社会经济制度和经

济管理体制的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

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1)“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关系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2)为此,要研究经济法的地位,首先必须对我国的经济基础加以考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现阶

段国家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四大又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属于市场经济,那么就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所有市场经济类型的共同特征。为了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利益(已有财产的独立以及经济目标的独立)、独立的意志(能

自主地选择),以及主权间的平等(不存在身份上的依附关系)。

(2)市场主体有权独立支配自己的财产,并根据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求关系和投入产出关系,自行作出生产计划和决策。

(3)主体的市场行为是契约行为,体现较充分的自治(非依法律明示不得被干预)。

(4)能有效排除制约市场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以维护

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5)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然而是极其有限且明确的。

(6)政府依法律许可而行为,其作用也应当是有限的。(3)

在此需要指出,前三项要求是为保障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设,即通过市场(主要是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经济运行,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使经济效

益达到相对最大化。后三项要求则是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而设。这是因为,市场机制是

以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鼓励并刺激市场主体对个体利益的追求。所以,它既不可能自觉反映社会需要及其长期变动趋势,也不可能自觉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

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效兼顾。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矛盾——个体利益和社会利

益的冲突必然导致缺陷的产生,如垄断、总量失衡等。当市场无法自发解决时,必须运用

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加以干预,以期恢复自由、平等、公平的经济秩序。可见,上述六

项要求是由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决定的。

我国拟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具备一般市场经济类型共性的同时,还应具备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个性。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七项内在要求便是“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由于“社会主义是天然的,以社会为本位的制度”(4),其必然要求国家在遵循市场内在规律、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市场经济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向着有益于整个社会的方向发展,以保障一切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使所有人都有自由发展的平等机会,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有社会上的财富。(5)换言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生产力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国家适度干预来弥补市场的内在缺陷,使两者找到最佳契合点,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要求相对应,反映在法律上的前三点便成为民事主体制度、所有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而这三项制度又正是民法的核心和精髓所在。(6)因此,民法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7)

起源于古罗马私法的民法,发展至今一直以调整具有权利———平等属性的社会关系(即

横向社会关系)为己任,追求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决定了民法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石的。虽然,进入20世纪以来,民法亦有向社会本位转变的倾向(例如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等原则的确立),但是民法朝着社会本位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也只在于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核心又是不损害其他个人的利益,所以它首先关怀的仍然是个人。

然而,较之前三项要求,市场管理、宏观调控、规制政府权限和“社会主义导向”的要求,

是与具有权力——服从属性的经济关系(既纵向经济关系)紧密相连的。其间贯穿着一条

主线,那就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协调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这显然是以社会主义本位为基石的。因此,尽管民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但因其自身理念和价值目标的规定性,无法对后四项要求作出响应,必须由其他部门法加以调整。(8)并且,基于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和“社会主义导向”,这一部门法也应

具备基本法的地位。

论及纵向的经济关系,势必要对行政法加以剖析。(9)众所周知,行政法在我国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是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而行政关系无论表现为行政主体内部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还是表现为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非隶属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均不平等,具有权力——服从属性。可见,行政关系应归入纵向的社会关系范畴,其

中自然包含了一部分纵向的经济关系。但是,行政法并不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四项要求给予有效保障,理由如下:

其一,从法律本质看,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权及其运作之法,即“控权法”。美国行政法学家

施瓦茨曾明确指出:“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力行使的原则,以及为那些受行政行为侵害者提供法律补救。”(10)尽管施瓦茨的观点立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但对我国行政法的研究仍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首先,随着当代国家职能的演变,行政权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亦可能产生消极甚至破坏作用,即行政权一旦缺少有效制约,就更易被违法行使或者滥用,从而倾轧他人的合法权益乃至社会整体利益。其次,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将政府置于人民的控制之下,以防止政府对行政权的滥用,使其依法行政。再次,我国几千

年封建统治中的“官本位”思想一直根深蒂固,加之计划经济时代行政权力至上的影响,并

非在短期内就能消除,而必须经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因而,将行政法定位于“控制法”更

符合中国的客观实际。(1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能纳入民法调整的后四项要求所体现的精神(即国家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协调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显然不是行政法的主旨所在。

其二,从调整对象看,行政法是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自然也包括对一定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管

理和规制政府权限的要求本身就体现出政府对经济的介入,关键在于政府能在多大范围内

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及怎么干预,这既涉及到授权也涉及到控权问题。正因为行政法所关注

的并非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正确与否”,而是“防止在运用这种手段的过程中权力被滥用,并以一种有效的方式———行政程序来监督权力的行使”,(12)所以控权问题可以从行政

法中找到依托。但是,授权问题却不应由行政法解决,理由在于,行政法具体到法律渊源,主要就是行政法规和规章,其立法者即为执法者本身———政府,若允许行政法对政府干

预经济作出授权,那么政府的私欲必将急剧膨胀,导致对他人甚至社会利益的侵害。当前,行政性垄断(以地方封锁和部门分割为主要形态)的普遍存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危害,就

是一个有力的实证。(13)

其三,从调整方式看,行政法主要依靠直接的调整方式,其对经济的介入更多地体现为强

制和命令行为。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私法对行政法的渗透,行政法亦有自我膨胀的倾向,

如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的出现,使“一些间接的、非强制性的、甚至带有平等性质的管理手段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14)对此,笔者认为,行政法是围绕行政权展开的,行政权作

为一种国家公权力,必然带有强制或命令的特征。只有行政权的本质未变,行政法仍需以

刚性较强的行政手段作为主要的调整方式。然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主经济。市场主体

进行自主经营和自由竞争,排斥国家(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市场经济固有的消极面,又需要运用国家的力量加以克服。同时,国家干预亦不是万能的,国家干预必须是建

立在尊重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适度干预。要做到这一点,间接的、弹性较强的调整方式将占

据主导地位,如宏观调控的实施、公共企业的参与等。

由上可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存在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纵观其法律本质、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均与上述依附于纵向经济

关系的四大要求(即市场管理、宏观调控、规制政府权限和“社会主义导向”的要求)不相

适应,因而无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既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要求在传统法律部门(主要是民法和行政法)中不能找到依托,

那么新兴法律部门的崛起势在必行。对此,我们将目光转移到了经济法。

我国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引入“经济法”概念的。关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法学界一

直争论颇多。争论的焦点为是否承认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众多的主张可归为两类:一为否定说,即认为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一为肯定说,即认为经济法是一个

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否定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张有“学科经济法论”、“综合经济法论”和“经济行政法论”(1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的发展,除少

数学者还支持“经济行政法论”外,绝大多数学者已摒弃这类主张。而且,鉴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行政法论”也难说有其存在的裨益。(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研究经济法的地位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经济法是否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二是经济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何种位置。显然,后者是以前者为前提和基础的。至于前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成为法学界的普遍共识。而后者,专家、学者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只有对经济法的地位作出恰如其分的估价,才能更有利于经济法及经济法学的繁荣和发展。; 一 ; 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法律部门的形成和法律规范的作用,都必须反映现实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1)“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关系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2)为此,要研究经济法的地位,首先必须对我国的经济基础加以考察。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四大又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属于市场经济,那么就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所有市场经济类型的

共同特征。为了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 (1)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利益(已有财产的独立以及经济目标的独立)、独立的意志(能自主地选择),以及主权间的平等(不存在身份上的依附关系)。 ; (2)市场主体有权独立支配自己的财产,并根据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求关系和投入产出关系,自行作出生产计划和决策。 ; (3)主体的市场行为是契约行为,体现较充分的自治(非依法律明示不得被干预)。 ; (4)能有效排除制约市场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以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 (5)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然而是极其有限且明确的。 ; (6)政府依法律许可而行为,其作用也应当是有限的。(3) ; 在此需要指出,前三项要求是为保障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设,即通过市场(主要是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经济运行,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使经济效益达到相对最大化。后三项要求则是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而设。这是因为,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鼓励并刺激市场主体对个体利益的追求。所以,它既不可能自觉反映社会需要及其长期变动趋势,也不可能自觉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效兼顾。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矛盾——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缺陷的产生,如垄断、总量失衡等。当市场无法自发解决时,

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

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 1、治安管理主要是:必须通过现行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依靠各种先进设备与工具,防止和终止任何危及或影响物业管理辖区内的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的生命财产与身心健康的行为与因素,比如电线短路、煤气泄漏、电梯关人、水管破裂、火警、偷盗、滋扰以及噪声等、还有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流氓活动以及各种破坏活动的预防与阻止,确保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人身不受伤害,财务不受损失,工作、生活秩序正常。 2、正当防卫的定义: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必要损害的行为。 3、正当防卫的条件: 1)、必须是对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 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 3)、防卫的目的必须正当; 4)、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实施;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必要限度为正好足以制止不法侵害者的侵害行为,又不造成应有的损害。) 4、防卫过当的定义: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5、防卫过当的法律责任:应当负法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6、紧急避险:就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他人人身或财产的行为。 7、紧急避险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29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当适当的民事责任。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8条规定: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失的,如果险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为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则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要求补偿,可以责令受益

太平洋保险心得体会

太平洋保险心得体会 【篇一:太保全国组训培训心得体会】 太保全国组训培训心得体会 含泪播种,欢快收割 ——2010年全国第六期组训培训心得体会 一.心态转变,快乐参与 组训是寿险营销部中十分重要的岗位和角色,是业务员的“教练”、“医生”和“良师益友”;是经理的左右手,好比军队的参谋、幕僚,往往站在经理的后面,要想在经理的前面。组训更是公司培养中层领导干部的摇篮,可以说选择组训,就拥有未来。 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组训的另外一面:组训是一份“起得比鸡早、干的比驴多、睡得比狗晚”的工作,像“保姆”、像“垃圾桶”、又像“牛粪”。组训完不成任务,星期天也是星期一,完成了任务,星期一还是星期一,甚至还被提出“5+2,白+黑”的工作模式。 因此,面对这种高强度、高压力、高紧张的工作时,如果无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满肚子的抱怨、生气和痛苦,并且又将这种情绪带入到“三高”的组训工作中去,就会罪上加罪,痛上加痛,最后将无法自拔。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博,何时搏?组训工作是苦是累,但怕累怕苦的人怎么会有所成就呢?好的心态,对于组训来说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只有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加投入地工作,遇到困难抱怨、着急和痛苦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天底下有谁能够随随便便就成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繁杂的组训工作,一定要保持平和之心,积极、乐观、快乐地去面对,美丽的彩虹定会在风雨过后出现。 二.习惯养成,有条不紊 习惯决定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是组训成功的关键。在组训班上,每天6点准时起床、每次进出教室必须鞠躬、每次上课前都要在外面排队集合、吃饭时不准讲话不准独自离开等等规矩在起初看来都是多余的、痛苦的甚至是不满的。但随着习惯的慢慢养成,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那么容易。作为组训,每天面对繁多的工作内容,如果不将事情进行轻重缓急之分,不安排好行事历,就会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很忙很累,却又似乎没做啥事。日常的工作常规做,关键的工作重点做。要计划你的工作,然后才是工作你的计划。计

2014基本法的概念

法律基本概念 本套试卷满分为:56您的得分是:0 1、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 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作 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B.该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该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该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2、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 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 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 义法学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3、剥夺公民政治权利只能由()规定。 A.地方性法规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4、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5、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6、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7、下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的法律冲突是()。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8、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正确答案:】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9、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 10、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法正确的是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及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计量法律、法规及规章 一、我国计量法规体系 我过的计量法规体系分三个层次,由计量法律、计量法规、计量管理规章以及要强制执行的计量技术法规等构成。 计量法律:《中华人民国计量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计量法规:《中华人民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水利电力部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规定》等——国务院批准或地方人大批准 计量规章:计量规章及技术法规等——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省级政府批准 二、计量法律 《中华人民国计量法》是1985年9月6日由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计量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计量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计量管理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容如下: 1、适用围 1)地域:中华人民国境 2)对象: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个人 3)工作容:建立计量基准(标准)器具、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 2、计量监督 计量监督是按照计量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所进行的计量管理。在我国是按行政区划实施计量监督管理的,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计量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各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 3、强制检定 国家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电力部门与客户结算电费用的电能表、互感器、兆欧表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4、量值传递与溯源 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的过程。 所谓量值溯源,又叫量值溯源性,是指通过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规定的计量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相联系起来的特性。 量值传递是从国家基准出发,按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逐级检定,把量值自上而下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而量值溯源则是从下到上追溯计量标准直到国家的和国际的基准。两者在

太平洋人寿公司员工薪酬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员工薪酬管理暂行规定(本级)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总公司关于人才强司的重要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司的人力资源改革,充分利用公正透明的员工薪酬规划来体现公司对各类人才的重视和关心,引导他们为公司长效服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性质和个人学识技能为主要依据的员工薪酬规划体系,改变过去过多依赖行政职级来确定薪酬体系的格局,兼顾员工的岗位资历和贡献能力,公正、公平地实现每一个岗位员工的薪酬管理。 一、员工薪酬的组成: (一)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不同的薪点系数结合当地的市场水平和公司经营成效来确定每月的固定发放额,保留档案工资。 员工薪点系数作为员工薪酬规划的一个核心指标,由本暂行办法加以确定。 临聘和返聘人员工资由各机构根据岗位另行确定。 除年休假和公假外,病假、哺乳假、丧假、婚假期间基本工资参照档案工资标准及相关规定执行。其中病假应根据病假管理规定执行,哺乳假应按档案工资80%执行,丧假按档案工资100%执行,婚假按档案工资100%执行。 事假根据请假天数扣发基本工资,旷工半天即扣发当日基本工资。 迟到或早退,每次扣发基本工资50元。 (二)奖金 主要以年终奖的形式进行发放,由总经理室根据各部门的岗位目标

考核、工作成效和总体经营效益等综合情况,确定每人的发放标准,不再完全与员工薪点系数挂钩。业务部门的经理及以公司或团体业务的维护开拓为主要职能的管理人员,其奖金考核办法另行规定。 除年休假和公假外,其他假期均不发放奖金(此处指年终奖形式发放的奖金),旷工半天以上扣发当月奖金。 (三)福利 在尊重以往贯例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发放。 当月事假超过3天以上,旷工半天以上停发相关福利等。 二、员工薪点系数的确定 员工薪点系数主要由以下因素确定: (一)岗位性质 1、岗位技术含量:根据岗位性质对技术要求的难易程度不同,岗位系数增加1-10分。 2、岗位要害程度:根据岗位性质中的风险管控的危害程度不同,岗位系数增加1-10分。 3、岗位可替代程度:根据岗位性质中达到岗位所需要熟练程度的时间不同,岗位系数增加1-10分。 4、兼职岗位以主导岗位为主,不能区分的,以多个岗位加权进行测算分值。 每一岗位系数参照《学历岗位匹配表》附表一。 (二)学历情况 1、不同岗位性质和要求,要求相应岗位人员应达到必要的学历要求(见《学历岗位匹配表》附表一)。 2、达到规定岗位学历要求标准等级以上的(本科及以上),岗位系数增加5分。 3、未达到规定岗位学历要求标准等级的,岗位系数减少5分。

解读《华为基本法》

解读《华为基本法》

解读《华为基本法》 日前公司组织学习《华为基本法》(下文简称《基本法》),我在参与讨论后发现,一部《基本法》把华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展示出来,成为公司制定政策的纲领,以及人才思想的引导渠。它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一部公司宪章。 要说华为公司的《基本法》为什么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探讨?可以从《基本法》的开场白“公司的宗旨”找到答案: (追求)第一条我们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员工)第二条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我们公司的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人格、尊重个性,坚持团队协作的集体奋斗和决不迁就有功但落后了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技术)第三条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系列,用我们的卓越技术和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精神)第四条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我们决不让雷锋们、焦裕

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利益)第五条我们主张在顾客、员工和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并力图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合作者满意。 (社会责任)第六条我们以产业报国,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这开宗明义的第一章,不像有些喜欢“八股文”的公司那样,板着公式般的面孔说教,也不像被僵化的思想弄得只会喊团结奋斗口号的企业那样让人亢奋之后索然无味,全章中不仅高昂着理想主义,以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如“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以产业报国、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字里行间还充满着人性和企业个性,如“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生活”, “力图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合作者满意”, “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朴实的思想和文风,常常令人心头微微一颤―一反过去空话、大话、套话的习惯,大讲了人们存积在心头因顾虑万千而未发的实话―从员工的心智健康成长出发,不是无视个人的利益而是把其合理化,同时并不放弃企业的基本原则。 在《基本法》中,不仅有“爱祖国、爱人民、爱企业、爱家庭”这样的豪言壮语加入人性化的语言,也有“资源是会枯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教育的规定。狭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教育法律。 特征:1教育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力和义务;4教育法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5教育法为教育关系为特有的调整对象;6教育法的调整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 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 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法的渊源和体系 1、教育法的主要渊源: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教育规则。 2、教育法的体系:1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教育投入或教育财政法;2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第一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第二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基本法;第三层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单行法;第四层级,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第五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第六层级,教育部及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规章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会以及其他法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规章。 3、教育法的作用:1指引;2评价;3教育;4保障;5规范;6强制。 4、学习教育法的意义:1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需要;2教育立法的需要;3教育执法的需要; 4保障受教育权的需要。 四、教育法律关系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特征:1教育法律关系是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2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关系;3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五、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完整word版)解读《华为基本法》

解读《华为基本法》 日前公司组织学习《华为基本法》(下文简称《基本法》),我在参与讨论后发现,一部《基本法》把华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展示出来,成为公司制定政策的纲领,以及人才思想的引导渠。它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一部公司宪章。 要说华为公司的《基本法》为什么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探讨?可以从《基本法》的开场白“公司的宗旨”找到答案: (追求)第一条我们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员工)第二条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我们公司的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人格、尊重个性,坚持团队协作的集体奋斗和决不迁就有功但落后了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技术)第三条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系列,用我们的卓越技术和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精神)第四条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我们决不让雷锋们、焦裕

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利益)第五条我们主张在顾客、员工和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并力图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合作者满意。 (社会责任)第六条我们以产业报国,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这开宗明义的第一章,不像有些喜欢“八股文”的公司那样,板着公式般的面孔说教,也不像被僵化的思想弄得只会喊团结奋斗口号的企业那样让人亢奋之后索然无味,全章中不仅高昂着理想主义,以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如“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以产业报国、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字里行间还充满着人性和企业个性,如“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生活”, “力图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合作者满意”, “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朴实的思想和文风,常常令人心头微微一颤―一反过去空话、大话、套话的习惯,大讲了人们存积在心头因顾虑万千而未发的实话―从员工的心智健康成长出发,不是无视个人的利益而是把其合理化,同时并不放弃企业的基本原则。 在《基本法》中,不仅有“爱祖国、爱人民、爱企业、爱家庭”这样的豪言壮语加入人性化的语言,也有“资源是

第一部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一、刑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一条修正,自2006年6月29日起施行。 修正前该条内容原为: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一百三十五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百三十九条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四十六条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销售明 二、建筑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

对香港基本法解释制度的思考

对香港基本法解释制度的思考 香港基本法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为解决香港实际问题而制定的宪法性法律。基本法的提出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为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同时和谐并存于一个主权国家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但作为一种还未被反复检验与完善的新鲜事物,它必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与问题。 一、三次“释法”过程中的争议与冲突 全国人大常委会自1997年7月1日香港基本法实施至今,共三次对基本法的有关条文进行解释,分别是1996年6月26日就“吴嘉玲案”有关争议对基本法作出解释;2004年4月6日就“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对基本法作出解释;2005年4月27日就新任行政长官的任期问题对基本法作出解释。释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争议与冲突,例如认为立法机关解释立法,违反司法独立原则,会危害香港自治;认为人大无权主动释法,人大释法需要终审法院启动;人大主动释法漠视特区政府的工作,冲击香港的高度自治。① 1.基本法解释权归属及范围 1999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吴嘉玲诉入境处处长案以及(即“无证儿童案”)中的有关争议,第一次对基本法中的有关条款作出解释。引发此次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对“吴嘉玲案”作出的判决。(虽然严格说来,对“吴嘉令案”的判决发生在解释基本法

之前,但是即使不能说该判决是导致释法的必然原因,也不得不承认该判决对本次释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其所反映的基本法解释权问题,因此也将其视为释法过程中的一大争议)其判决中第三条写到,“香港终审法院享有宪法性管辖权。如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与基本法相抵触,香港法院有权审查并宣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行为无效。”该判决一出,立即引起两岸学者的广泛争议,争议焦点在于香港法院是否有权审查并宣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行为无效。大陆学者普遍不认同这一说法,在相关座谈会上有学者认为,“尤其令人愤慨的是,该判决中有关特区法院可审查并宣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行为无效的内容,违反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是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对“一国两制”的严重挑战。”② 后香港终审法院应入境事务处处长的申请,对于判决作了如下澄清,“我等在1999年1月29日的判词中,并没有质疑人大常委会根据第158条所具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及如果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作出解释时,特区法院必须要以此为依归我等接受这个解释权是不能质疑的。我等在判词中,也没有质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基本法的条文和基本法所规定的程序行使任何权力。我等亦接受这个权力是不能质疑的。。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终审法院的澄清实际上并没有撤回原裁决中那些有关宪法管辖权的清晰的主张,而人大常委会也不会被所谓的“澄清”所欺骗。尽管如此,中央仍然对终审法院的补充判词表示欢迎,一场可能的“宪政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基本常识

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基本常识 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其特征有四方面:(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即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5)、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1)、保卫国家政权;(2)、保护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征有(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5、构成犯罪的条件有(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例如,盗窃罪是对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6、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人的积极行为,如故意伤害行为、盗窃行为都属于作为的形式;而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这种形式的犯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为前提的,如行为人将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抛弃于荒郊野外以此来逃避自己应尽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则构成了遗弃罪。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8、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观表现为犯罪故意和过失。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而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_刍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在基本法解释上的关系

总第86期2006年5月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Journal of G 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 w G eneral No.86May.,2006 收稿日期:2005-07-10 作者简介:季奎明(1981-),男,上海人,复旦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 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 ———刍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在基本法解释上的关系 季奎明 (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香港基本法的解释对于保证基本法的正确平稳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而关于基本法解释权的问题在最近的三次案例中都引起了颇多争议。本文先对有关的法律条文进行演绎分析,从而论证基本法的解释权归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法院可以解释基本法是缘于授权,对于自治范围外的条款需要提请常委会解释。再通过对比内地的法律解释体系和欧盟的先行裁决制度,并借助“法克坦姆案”来说明这样的制度设计无损于香港的司法独立。 关键词:基本法;解释权;司法独立 中图分类号:D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8X (2006)0320131207 The Pow er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H ong K ong B asic La w ———An Analysis of Relations of t 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 he National People ’s Congress and t he Court s of Hong K ong on t he Interpretation of t he Basic Law J I Kui -ming (School of law ,Fudan U 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 he Hong K ong basic la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 he proper and steady implementation of t he basic law.Recently ,issues about t he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of t he basic law have aroused enormous cont roversy in t hree cases.This article first applies deductive analysis upon relevant le 2gal clauses ,arguing t hat t 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 he National People ’s Congress is entitled to t he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of t he basic law ;t he court s of Hong K ong can interpret t he basic law only upon aut horiza 2tion ,and t he clauses beyond t he limit s of t he autonomy of t he Region shall be submitted to t he Standing Committee for interpretation.The article t hen draws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s legal inter 2pretation system and EU ’s p reliminary judgment mechanism ,as well as referring to t he Factortame case ,to p rove t hat t he design of t he interp retation system of t he basic law will not impair t he judicial independence of Hong K ong. K ey w ords :Basic Law of Hong K ong ;power of interp retation ;independence of jurisdiction 《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下文简称基本法)于1990月4月4日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1997年7月1日起实施,作为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法律文件,对回归后香港的稳定繁荣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围绕着基本法实施过程中的解释问题,也引发了几次不小的争议: 从回归之初“无证儿童居港权”上的解释分歧,到对基本法两个附件中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办法的争议,再至前不久董建华去任后新特首任期问题的看法不一,无不反映出基本法的解释对于香港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根据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都可以对基本法进行解释,在法理上他们的关系究竟若何,这个基本法解释的模式是否僭越了香港的司法独立?本文尝试对此作一梳理分析。1 31

太平洋保险基本法

季度业务奖金: 服务津贴: 优质续保奖: 各个职级福利保障:

基本法【2009】的丰厚利益 ●转正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三个月内完成FYC2100元且保单6件,短卡两张; ●第二,六个月内完成FYC3150元且保单9件,达成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即可转正,短卡 4张。 ●增员奖:(新人第一月FYC-300)×15%+ (第二月FYC-300)×10%+(第三月FYC-300) ×5%+(第四月FYC-300)×5%+(第五月FYC-300)×5%+(第六月FYC-300)×5% 正式职级以上,除享受增员奖之外,又享有辅导奖 ●辅导奖:(新人第一月FYC-300)×15%+ (第二月FYC-300)×10%+(第三月FYC-300) ×5%+(第四月FYC-300)×5%+(第五月FYC-300)×5%+(第六月FYC-300)×5% 正式业务员怎样维持? 3个月FYC1350元且保单6件;(备注:正式业务员增员的新人,前6个月内的FYC可按30%折算回计到增员人维持考核,最高可回计维持标准的50%.) 正式业务员怎样上高级专务、资深专务和主管? 6个月FYC13200元,个人继续率80%;3个月FYC13200元,个人继续率80%;6个月FYC13200元,累计增员3个正式业务员,2个必须为直接增员,个人继续率75%; 专务的维持标准是? 高级专务,3个月FYC3600元,个人继续率75%;资深专务,3个月FYC7200元,个人继续率75%; 主管的维持标准是? 个人3个月FYC2025元,室3个月FYC9000元,正式业务员2人,室继续率65%; 室管理津贴:(每月室FYC3000以下部分 2.5%/2.7%/2.9%;每月室FYC3000以上部分25%/27%/29%;)X业务室标准个体调整系数

深度解读华为基本法吴春波

深度解读华为基本法吴 春波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华为任正非的高级智囊:深度解读《华为基本法》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吴春波?|??2015-04-24 17:08:23?本文摘自:华夏基石e洞察 许多人初次接触《基本法》,恐怕大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基本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基本法》对于这个问题,很难用几句话来回答。《基本法》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需要华为的发展与历史来证明,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其作用与意义已经清晰地凸现出来。要回答,有三个问题:《基本法》是什么,《基本法》不是什么,《基本法》为什么 一、《基本法》是什么 《基本法》是对过去的全方位反思 华为以往走过的路是用辛勤的汗水、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泪水铺就的。不论成功与失败,对于华为来讲,都是珍贵的财富。在初创期,华为靠的是热血和直觉;不断发展壮大的华为在保持过去优良传统的同时,应学会理智,学会思考,再也不能跟着感觉走,再也不能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借口,来容忍不明不白的成功和失败。不犯或少犯因非理智带来的错误;不犯重复的错误,不犯不可挽回的灾难性错误。成功了,应知道成在哪里,走了弯路,也应知道哪一步没走对。任正非总裁认为:“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它诱使聪明人认为不会失败,它不是一位引导我们走向未来可靠的向导”。《基本法》要做的,就是以过去为思考基点,反思以往为什么成功,并把这些反思作为未来取得更大成功的资源,成为导引未来的值得信赖的可靠向导。因为知道为什么成功,比取得成功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训叫“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好汉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如何成为好汉的,否则在未来难以再称好汉。《基本法》所要做的,就是反思过去,把握未来,使过去的成与败,都作为一种资源,而且作为一种可复制的再生资源,投入到华为的未来发展。可以认为,《基本法》为我们提供的反思空间是巨大的。 《基本法》是对未来的超前探索 《基本法》是前瞻性的,它像一根纽带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结起来。是基于过去和现实对未来成功之路的探索,过去的辉煌已成为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包袱甩掉它,轻装上阵,去迎接新的挑战。未来很难预知,但未来又是可探索的。《基本法》所做的就是这样一种探索:华为如何再次辉煌,华为应如何避开企业发展的陷阱,顺利地完成“二次创业”;华为未来成功的源泉是什么,公司应如何重新积聚和配置资源,在新的基点上,进一步扩大成功的规模,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每一个华为人眼中都有一个未来的华为,《基本法》将其聚焦,使得未来更加清晰、更加可信。微软的比尔盖茨曾着书《未来之路》,华为的《基本法》从某种意义讲,昭示的就是华为的未来成功之路。毛泽东在评价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时讲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

医疗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69404

医疗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试题 (本试卷共35题。前15题每题2分,后20题为多选题每题3、5分,共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中华群众共以及国执业医师法》的施行时间就是( )。 A、1998年5月1日 B、l999年5月1日 C、1998年6月1日 D、l999年6月1日 E、l999年6月6日 2、主管全国医师的工作部分( )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分 B、国度药品监督办理部分 C、国务院规划生养行政部分 D、省级卫生行政部分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分以及国务院规划生养行政部分 3、医师具备以下哪1个条件,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群众政府卫生行政部分声请注册( )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尝试使用期满一年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尝试使用期满一年 C、取得医师资格 D、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E、取得技师资格 4、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几年( )。 A、3 B、5 C、4 D、6 E、7 5、医师在哪一种情况下,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分不能注销注册( )。 A、受刑事处罚的 B、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的 C、因业务程度定期查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查核合格的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E、受刑事处罚收押的 6、国度对于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医师给予( )。 A、奖励 B、晋级 C、奖赏 D、吸引 E、重用 7、医师业务程度、工作成绩定期查核不合格的,县级以上群众政府卫生行政部分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几个月( )。 A、3 B、3-6 C、6 D、6~9 E、8 8、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隐匿、伪造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行为时,应负的法令责任不包括( )。 A、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B、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C、罚款5000元以上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罚款3000元以上 9、未经核准擅自创办医疗机构行医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分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罚款( )。 A、5万元以上 B、l0万元以上 C、5万元以下 D、l0万元以下 E、l0万元 10、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下面所开列哪项行为应负法令责任( )。 A使用未经核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以及医疗器械;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 C、介入所在机构的人民有参与国事的权办理 D、对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论香港基本法解释权的协调

论香港基本法解释权的协调 李俊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摘 要:在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有关基本法解释权分配方面,既要保证中央对香港主权的行使,又要充分体现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制定基本法时,在基本法中对法律解释权问题作出了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而这些安排是参考了欧洲共同体与各成员国之间的法律解释办法的(具体来源于 欧洲经济共同体 成立条约(罗马条约)第177条的规定)。 关键词:香港基本法;解释权;冲突;协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198(2010)12 0282 01 1 香港基本法第158条规定的由来 由于 中英联合声明 中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终审权。所以引发基本法解释权属于谁的争议是解释权与终审权不在一个机构。起草委员会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的做法时,发现欧洲共同体的做法可以借鉴。共同体法的解释权属于共同体法院,而案件的终审权仍然属于成员国法院。为了防止由于解释权与终审权不在一个机构而可能出现对共同体法律解释不一致的情况,共同体采用事先提请共同体法院解释的办法。在参考欧洲共同体做法的同时,起草委员会进一部研究了基本法解释问题的具体情况,这就是特区对其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应有权自行处理,中央将不去干预,因此有关特区自治范围内的条款由中央授权特区法院自行解释,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基本法有关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与特区关系的条款,涉及中央的权力问题,必须在全国包括特別行政区有统一的理解才能有效地贯彻实施,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保持最终的解释权。考虑到香港的特殊情况,特区法院也可以对这些条款作出解释,只是在这类条款的解释影响到案件判决时,并在作出终局判决前须由终审法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在起草的过程中,香港一些人担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涉及有关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与特区关系的条款,会影响到司法独立。但实际上,这不会影响到司法独立。因为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只限于明确法律条文本身的含义与界限,并不涉及具体案件如何办的问题。 2 香港基本法解释权引发争议的原因 2.1 内地与香港法律解释体制的差异 内地与香港法律解释体制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香港,立法机关如果对某法律条文作出补充规定或明确界限,实质上是相等于内地人大常委会对法律作出的立法解释,两者的效果是相同的,而不同之处在于香港要对法律作出补充及界定时,需要透过整个立法机关及一些正式程序,但内地的立法解释则由人大常委会行使,不需要透过立法机关。 第二,香港特区作为普通法适用地区,其法律解释体制中不存在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的区分,解释法律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法院的职能,法院对有关的法律所做的司法解释,是法律的一部分。而在内地,法院不能在判决案件时引用以往的判例作为依据,以往判例中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具有法律的效力。 第三,香港的法院如果对审讯中的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条文的解释有疑问时,并没有义务征询立法机关在草拟该法律时的原意,法院须按其本身对该法律的理解而判决案件。但在内地,法院如果在审讯案件时对有关的法律条文的解释有疑问,必须把该法律交人大常委会解释,而且必须按人大常委会的解释而对案件进行判决。此外当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对某法律的解释有分歧时,也必须把该法律交给人大常委会解释,并以其解释为准。 第四,在内地立法解释带有立法的性质,而司法解释则不具有立法性。根据 立法法 第42条以及宪法第67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情形是 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 法律制定后出现的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内地,立法解释同立法行为之间的界限具有模糊性,没有明确的界限,立法解释是带有立法性质的。而在香港,立法机关如果对某条法律作出补充规定或明确界限,实质上是相等于内地人大常委会对法律作出的立法解释,两者的效果是相同的。 第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并不结合具体案件的审理进行,香港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则必须结合具体的案件进行,法院无权对假想的法律问题作解释。根据 立法法 第67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两种情况下对法律进行解释,一是 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是 法律制定后出现新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2.2 内地与香港法律解释方法的差异 第一,香港终审法院认为判断基本法某一条款性质是要先考虑 类别条件 ,再考虑 有需要条件 。在吴嘉玲案件中,香港终审法院认为,当符合以下两项条件时,便有责任将有关条款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即所谓的:第一是 类别条件 :当 基本法 条款( )关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务。( )关乎中央和特区的关系。第二是 有需要条件 :当终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有需要解释这些条款(即 范围之外的条款 )而这些条款的解释将会影响案件的判决。终审法院认为在吴嘉玲案及其他与158条相关的涉及: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务或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 的案件中应该先考虑 类别条件 ,才考虑是否 有需要条件 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如不符合 类别条件 则无须考虑 有需要条件 。 而是否符合 类别条件 的考虑因素是在于:法院审理案件时最主要需要解释的是哪条条款。如果是一条 范围之外的条款 ,法院必须将之提交人大常委会。如果最主要需要解释的并非 范围之外的条款 ,便不须提交。按照这种推理的逻辑,到最后,香港终审法院在判词中认为:我们认为在审理案件时,唯独终审法院才可决定某条款是否已符合上述两项条件;也只有终审法院,而非全国人民代表大 2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