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98
第6章中国市场及消费者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BCD
2. AD
3. ABCD
4. B
5. D
6.AB
7. ACD
8.BCD
9.BCD 10.A
二、是非判断题
1. 错
2. 对
3. 错
4. 错
5. 对
6. 对
7. 错
8. 对
9. 对
10. 对
三、案例分析
1. 地下钱庄洗钱及证券等违法交易流出的钱是资金外逃还是资金外流?为什么?
属于资金外逃,因为这些资金不是去外投资,而是为躲避风险。
2.资金外逃对中国市场消费的影响有哪些?
不利影响: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稳定性;影响境内经济均衡状况;冲击经济秩序;制约国内市场消费。
3.针对资金外逃,我们该怎么办?
采取措施:加快资本市场改革,适时、适度放宽外汇交易限制,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出台资本市场保护法。
1. 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2. 行业增长缓慢3. 高额的固定成本或者库存成本4. 缺少差异或者转换成本低5. 退出障碍高: 1.高度专门化资产的清算价值低或者转换成本高, 2.退出费用高,如劳动违约金,员工安置费等, 3.已建立某种战略协同关系, 4.情感障碍, 5.政府和社会约束进入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商标专有、分销渠道、绝对成本优势、政府政策等,和现有企业的反击强度)。
替代产品:是指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1.相对于卖方的销售量而言,购买是大批量和集中进行的, 2.买方购买的产品占卖方成本或者销售数额相当大的部份, 3.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于标准化或者同质化产品, 4.买方转换成本很低, 5.买方的利润很低, 6.买方对销售商后向一体化的现实威胁, 7.产品对买方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无关紧要,8.购买者掌握充分的信息。
1.供方产业由少数几个大企业支配,其产业集中度比买方产业高, 2.没有较好的替代品的供应,3.买方并非供方的主要客户,4.供方产品是买方行业的主要投入品,5.供方产品已经差异化或者已建立较高的转移成本 6.供方的前向一体化构成现实威胁。
5 种力量共同决定了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得能力。
但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最强的某个力量或者几个力量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一)行业竞争观念。
1.销售商数量及产品差异程度5 种行业结构的类型一个销售商少数销售商许多销售商无差别产品彻底垄断有差别产品彻底寡头垄断 (无差别寡头垄断)不彻底寡头垄断(差别寡头垄断)彻底竞争垄断竞争(扩大本企业品牌差异2.进入与流动障碍3.退出与收缩障碍4.成本结构5.纵向一体化程度: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采取的前向或者后向一体化策略的总称。
6.全球化程度(二)、市场竞争观念识别竞争者的最佳方是绘制产品-市场竞争形势图,把行业和市场分析结合起来。
三、竞争者分析与选择(一)识别竞争者的战略战略群体:是指在某特定行业内推行相同战略的一组企业。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第2版)习题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概述一、单项选择题C C B C B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BCD3.ACDE三、简答题1.简述国际营销和国际贸易的异同(1)相同点。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都是以获得利润收入为目的而进行的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
(2)不同点。
①所依据的理论点不同;②商品(劳务)交换的行为主体不同;③强调重点不同;④商品(劳务)转移的形态不同;⑤国际市场营销涉及企业整体发展战略问题;⑥评价绩效的信息来源不同。
2.简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动因(1)国际营销的竞争动因①避开竞争锋芒。
②追逐竞争对手。
③锻炼竞争能力。
④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发挥竞争优势。
(2)国际营销的资源动因①开发自然资源。
②利用劳动力资源。
③获取技术资源。
④赢取信息资源。
(3)国际营销的利润动因①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更大利润。
②利用资源优势,获得更大利润。
③利用优惠政策,获得更大利润。
同时,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在税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
国际企业也可以通过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获得更大的收益。
3.试区别国内营销、出口营销、国际营销、多国营销、全球营销(1)国内营销。
国内营销是指国内市场为企业唯一的经营范围,企业经营的目光、焦点、导向及经营活动集中于国内消费者、国内供应商、国内竞争者。
其公司在国内从事营销活动可能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战略选择,活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想躲避国外竞争者的挑战,有时甚至由于对外界环境的无知而造成“出口恐惧症”,对出口销售持消极态度。
(2)出口营销。
出口营销时期一般指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
但是,此阶段仍以出口产品为主组织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对国际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的自觉性还不够。
这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阶段。
其目标市场是国外市场,企业在国内生产产品到国外销售,满足国外市场需求。
在这一阶段产品与经验成为发展出口营销的关键。
同时,国际营销者还要研究国际目标市场,使产品适应每个国家的特殊要求。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自然环境:物质自然环境是国际营销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地面积及自然资源等。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通讯设备和仓库等,还包括有关商业的基础设施。
环保运动或环境保护主义:环保运动或环境保护主义是指由对保护及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十分关注的公民和政府所倡导的一种有组织的运动。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实现社会良性循环的发展。
绿色消费: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个人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永续发展出发,试图以自己强烈的环境意识对市场形成一股巨大的环保压力。
以此引导企业生产和制造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促进环境保护,以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演进的目标。
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指对社会或环境的改善有贡献的产品,或减少其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损害,或指对环境及社会生活品质的改善优于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
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保护环境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及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何谓物质自然环境?它对该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及国际营销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答:物质自然环境是国际营销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
自然环境影响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地理条件影响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与贸易的发展;地理条件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差异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格局。
自然环境对国际营销的影响:影响产品的适应性;影响分销体系的设立及分销渠道的选择;自然条件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
基础设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国际营销:交通运输、通讯设备、商业基础设施。
《国际市场营销》教学⼤纲《国际市场营销》教学⼤纲(课程代码:06244101)⼀、课程说明(⼀)适⽤专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类专业学⽣(⼆)课程类别:专业课(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国际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必修棵国际市场营销学是⼀门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管理⽅⾯的应⽤科学。
国际市场营销是基础市场营销学的延伸和应⽤,并构成基础市场营销学的分⽀。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同基础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多⼤差异。
许多指导国内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策略、原理和⽅法均可⽤来指导国际市场营销活动。
由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是跨国界的贸易活动,⾯对着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这些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及竞争环境,国外市场范围辽阔⽽且距离遥远,因此决定了国际市场营销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课程教学⽬的与要求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学⽣了解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的观念,认识国际市场营销的环境的影响,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框架,接触国际市场营销领域的前沿问题。
在教学中主要突出对理论的系统分析讲解,结合实际分析⼀些具体问题,帮助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学⽣要具有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要求,是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为背景,以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系统阐述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内在规律。
通过教学使学⽣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和基本技巧,学会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管理的⼯作⽅法,以及国际市场营销开展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要求⽴⾜中国实际情况,反映全球环境和国别环境的最新变化及趋势,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探讨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国企业进⾏国际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五)先修课程:西⽅微观经济学、西⽅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
(六)学时、学分数:教学学时:共54学时。
学分:平时考核占10%:其中学风学术10%、课堂即时作业50%、案例讨论发⾔40%期末考试成绩占90%:其中基础理论与知识70%、综合运⽤能⼒30%(七)教学⽅式与要求教师队伍坚持团队合作,进⾏教学改⾰和经验交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探讨、沟通和共同寻求解决的举措。
《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Marketing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必修、限选课程学分:3课程学时:36-60授课对象:本科前导课程: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市场营销方向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建立在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明晰国际市场营销的整个操作流程,熟悉当前国际市场营销的最新趋势和特征。
通过营销实务、案例分析、实际调研、营销策划等,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国际市场营销理论基本要求:1.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2.了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发展和演变基础3.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流程和主要内容4.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的区别5.了解与国际市场营销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重点: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国际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的区别难点: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发展第2章国际市场营销的政治环境与法律环境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中的政治和法律环境因素2.掌握应对政治和法律风险的手段和方法3.重点: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宏观微观环境因素的分析工具素构成;难点:企业对政治风险的预测与应对第3章国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基本要求:1.了解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因素2.掌握经济因素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3.掌握分析及应对经济因素影响的方法和工具4.重点:经济环境因素的构成;经济因素与营销战略的关系难点:经济环境因素对目标市场的影响及营销应对第4章国际市场营销的文化与社会环境基本要求:1.了解文化的定义和全球范围的文化差异2.掌握社会文化因素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3.学会在营销实践中关注和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重点:文化的定义;文化迁延与文化差异难点:国际市场营销中文化与社会因素影响的应对第5章国际市场营销的科技环境基本要求:1.了解科技环境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2.了解基于科技进步的网络营销模式3.了解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4.重点:科技的进步;科技最新发展趋势的影响难点:网络和科技对于营销的颠覆性改变第6章中国市场及消费者分析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特色和未来趋势2.了解中国市场营销环境的特殊性3.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独特性4.重点:中国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分析;中国市场的特色;市场营销现状难点:中国特色的环境和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应用第7章国际市场营销调研基本要求:1.掌握营销调研的方法、工具和手段2.了解市场营销调研的重要性3.了解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含义与构成4.重点:市场营销调研的重要性;营销调研的方法、工具和手段难点:营销调研的方法、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情景第8章国际市场细分战略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战略的内容2.掌握国际市场细分的依据、步骤和衡量标准3.掌握目标市场定位的方法4.掌握国际市场定位的因素分析、程序及战略5.重点:国际市场细分的依据、步骤;目标市场定位的方法难点:企业营销战略的内涵及方法第9章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基本要求:1.掌握国际市场进入的基本方法和策略2.了解各种战略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的利与弊3.掌握影响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4.重点:影响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难点:各种战略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的利与弊第10章国际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基本要求:1.了解产品的概念和整体产品的构成2.掌握国际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策略3.了解影响产品策略制定的因素4.了解品牌概念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5.掌握制定和实施品牌策略的原理和方法6.重点:国际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策略;品牌策略难点:产品的整体概念第11章国际市场营销的价格策略基本要求:1.了解产品的价格构成及影响国际产品定价的因素2.掌握企业定价的基本方法3.掌握企业的国际定价策略4.了解企业在价格战中的应对策略5.重点:产品的价格构成;企业的国际定价策略;影响国际产品定价的因素难点:激烈竞争下企业价格战的应对策略第12章国际市场营销的渠道策略基本要求:1.了解渠道的概念和渠道构成2.掌握影响企业营销渠道选择的因素3.掌握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渠道策略选择4.了解零售业发展新格局下的渠道变革5.了解新技术条件下的渠道创新6.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重点:影响企业渠道选择的因素;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难点:新技术条件下的渠道创新第13章国际市场营销的促销策略基本要求:1.了解促销的含义和作用2.了解促销组合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促销方式的主要特点3.掌握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4.掌握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促销策略5.了解信息技术带来的促销方式的变化6.重点: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和各自的适用情景;广告的媒介难点:新媒体对企业促销策略的颠覆性改变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四版),李威,王大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参考书:[1]《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第3版)》,[美]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梁绍明等著;何志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2]《国际市场营销学(第3版)》,[美]菲利普R凯特奥拉,玛丽C吉利,约翰L格雷厄姆等著;赵银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3]《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刘铁明著,北京: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2016年.六、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教学方式: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大量的案例讨论、专题研讨、课程实践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对营销实务有一定的了解和训练,以适应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