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郭锦龙2010104118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当代世界的三大政治社会思潮是民主资本主义(又称自由主义或者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三者鼎足三分。而当今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成为热门话题,所以就有必要就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思辨一番,讨论清楚。

民主社会主义(亦称社会民主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所属社会党的理论旗帜。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早在19世纪初中期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就存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建立的工人政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同时又自称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民主主义者”。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斯坦等人以民主社会主义修正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社会改良主义就逐渐成为社会民主党的主导思想。经过上世纪初期的历史分野,民主社会主义在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中,与科学社会主义愈行愈远。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资本主义的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基于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对人的解放,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着实现这一代替的历史使命。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更多地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把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完全局限在资本主义的框框里,争取到执政和参政地位也仅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

二是在指导思想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直接行动指南。共产党及其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了出去。

三是追求的制度目标不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是探索出一种更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最终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逐步变为把社会主义仅仅视为一种价值追求和一项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持久的运动,目标是通过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调整改良,达到一种所谓更民主自由的社会。

四是在社会变革的方式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可以有两手,在坚持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形式的同时,也绝不放弃任何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而民主社会主义把通过普选取得议会多数作为取得政权的唯一方式,主张渐进地变革社会,反对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五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态度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现在就让我们再看看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两大政治社会思潮演变的历史,从历史中去把握这两者的联系和些许区别。

一、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怎样由同义演变为两大社会思潮和政治派别

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这两类社会主义政党、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这两种政治社会思潮,本来是同宗、同根、同义、同党。回顾一下一百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就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来龙去脉。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时,所信奉的是共产主义,而反对社会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性质的思潮,是一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甚至是封建贵族都能接受的观念,当时出现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封建社会主义。1848年在法国还出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民主党,鼓吹民主社会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代表无产阶级主张共产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但是到了19世纪60年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时马恩同意使用社会主义,而极少提共产主义了。

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变,是因为这时社会主义思潮被很多工人派别所接受。他们转而赞成社会主义的初衷是要把各个社会主义的工人派别联合在一起,再用他们的科学社会主义来影响工人,使得工人摆脱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最终归向科学社会主义。1864年成立了第一国际,马恩把各派工人都联合在一起,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从1869年起,欧洲很多国家先后成立了社会党或者社会民主党,这时成立的工人政党都不称共产党。社会党就是社会主义党的意思,我们在翻译时省去了“主义”两字,就类似共产主义党省去“主义”二字而简称共产党。凡是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国家则称社会民主党,意即肩负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双重任务。社会民主党的指导思想当时通称社会民主主义。马恩从1873年起自称“科学社会主义”,但是他们也同意使用“社会民主主义”的提法,然而并没有单独使用“民主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由此可知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同祖、同根,是一回事,是同义语,科学要以民主为基础,民主要以科学为指导。这种社会主义将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按照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社会主义只能通过社会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阶级斗争,平时利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而在关键时刻要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新型国家机器。第一国际于1876年解散后,1889年各国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又组成第二国际,继续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但是在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之后,随着欧洲形势的变化,马恩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写成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即随着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发展,将来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国家可以利用议会民主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新观点并没有否定暴力革命,恩格斯特别声明无产阶级“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权”。晚年的恩格斯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灵活策略。同年8月5日恩格斯过世后,他的这个观点在党内引起了很大的分歧,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明显分为两派:伯恩施坦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卢森堡主张科学社会主义。这两派的主张,一个是改良路线,一个是革命路线。其中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右派,根据恩格斯所讲片面强调可能利用议会民主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认为不可能再搞暴力革命,因此就主张德国社会民主党应该变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政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伯恩施坦的这个观点在德国党内遭到了左派的批判。卢森堡

等人在批判伯恩施坦的思想时提出,平时可以利用议会民主,但是最终还是要靠暴力革命才能通往社会主义。直到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这两派由于对战争的看法存在分歧而完全分裂了。工人政党对德国政府所发动的战争是支持还是反对?右派认为应该支持,要保卫德意志国家民族利益;左派则认为应该加以抵制,因为这个战争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围的战争,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起来,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当时绝大多数社会党掌权的右派首领都转向狭隘民族主义、社会沙文主义立场,都支持本国政府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这标志着第二国际在政治上破产了!20世纪初,在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中,还出现过以考茨基为首的中派,力求调和左右两派,后来中派也与右派合流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领袖列宁感到社会民主党的右派在战争期间支持本国政府,使得各国工人互相残杀,战后他们又继续推行和平改良主义政策,这些做法完全背叛了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列宁主张应该恢复马恩在1847年建党时的原则,把社会民主党的名称改为共产党,要把社会民主党这件“肮脏的衬衣”换掉。所以在191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党七大上列宁主张把党改名为共产党。列宁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主要根据是当时确实出现了世界革命的新形势,俄共带头亮相得到了其他国家社会民主党左派的普遍响应,纷纷另建共产党。从十月革命之后起,共产党就明确信奉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而社会民主党还是主张社会民主主义或者民主社会主义。从此,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迄今并存发展了将近一百年。其间二者的关系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总结其历史经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应该怎么正确地对待民主社会主义及其政党了。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演变的第一阶段:共产党大获胜利,社会党大受挫折

第一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14——1949),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对峙、对立、对抗,结果是一胜一败,即共产党大获胜利,而社会民主党大受挫折。

从1914年8月开始,社会民主党内的左右两派开始分裂。从1918年俄国共产党改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为止,世界上总共建立了80个共产党,其中

有20个党是从原来第二国际中社会民主党的左派转变改名的,更多党是新建立的共产党。这三十多年间各国共产党都奉行科学社会主义革命路线,而且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就。最重大的成就是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有8个、东亚有4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和苏共一样,都是领导人民军队经过艰苦战斗取得政权的,而不是按照布朗基主义从事冒险密谋恐怖活动。在东欧八国中,有六国(波、捷、匈、罗、保、德)的社会民主党都在1946-1948年间先后并入了共产党,只有南、阿例外。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掌握政权之后,都要按照苏联一党垄断政权的模式把社会民主党合并进来,而不要两党分立;各国社会党内部原来都有左派和右派,其中左派都同意合并到共产党之中,右派不同意合并,最后只能逃亡到西方。总之,到1949年共产党在东欧建立了8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建立了4个社会主义国家,加上苏联,这时全世界总共有13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在社会党方面,第二国际后期的社会党总共有28个,除了其中左派分离出来另外建立共产党之外,其他的社会党右派仍然高举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社会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有所发展,到1949年社会党在世界范围有34个,党员总共约有900多万。从党和党员数量上来比较,都不及共产党的一半,其实力远远不及共产党。与1919年共产党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第三国际相对应,社会党在1923年也建立了一个国际组织,名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其意图旨在表明他们也代表工人阶级,也响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但是他们反对暴力革命,推行渐进的改良主义路线,主张通过议会民主来争取执政。从1919年到1949年的三十年间,总共有德、英、法、瑞、丹等十几个欧洲的社会党先后通过多党平等竞选的方式上台执政,有的联合执政,有的单独执政。本来缺乏执政经验的社会党在初步执政、短期执政中还是力争通过并且执行了一些增进工人权益的法律,如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加了工人的工资等等,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在这个时期的执政成效不大,然而却迈出了通过议会民主合法斗争上台执政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共产党和社会党双方互相攻击,都认为对方背叛了工人阶级:共产党把社会党看成是工人阶级的叛徒,资产阶级的代理人,认为社会党是共产党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绊脚石和障碍物,强调科学

社会主义要想在世界上取得胜利,就必须把社会党统统铲除掉,因而共产党对社会党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政策;而社会党则认为共产主义是乌托邦无法实现,共产党搞的是极左路线和极权主义统治,消灭民主自由,实行恐怖统治与平均主义,因此社会党提出要“消灭苏维埃制度,”反对共产主义。总之,在第一阶段,共产党与社会党、共产国际与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处于对抗状态,互相谴责,双方都想吃掉、消灭对方。其结果起初是两败俱伤(值得注意的是,法共与法国社会党曾于1934-1935年间一度合作,但是未能坚持下去),为德意等国法西斯政党上台执政创造条件,然后双方都遭到了法西斯暴政的镇压;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于1940年被迫停止活动,共产国际于1943年解散;二战后初期双方有过短暂的合作,随着冷战开始,双方又激烈对抗;最终到1949年共产党取得了大胜,社会党遭受严重挫折,其主要标志是东欧八国由共产党取得政权,而其中六国的社会党均被合并到共产党中去了。

三、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关系演变的第二阶段:社会党反败为胜,共产党大受挫折

从1949年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到1991年苏联剧变,这四十多年间这两类社会主义政党、两种社会主义理论继续对峙、对立、对抗。这个阶段,共产党从大起转为大落。共产党执政国家内部及其彼此关系已出现很多问题:在苏联共产党控制下的欧洲几国共产党情报局于1948-1949年错误地批判和开除了南斯拉夫,认为南斯拉夫推行的是修正主义、民族主义,并且在东欧各国大抓所谓的铁托分子,从而引起了各国党内的混乱,1956年共产党情报局被迫解散;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发批判斯大林搞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等错误后,苏联、东欧和许多国家共产党内部都产生动荡,甚至激烈斗争;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的总路线问题,开展了大论战,造成了中苏两党和大多数共产党的对立,最终导致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国际共运的分裂;中国1966-1976年间的十年“文革”更加深了国际共运的分裂;更为严重的是从1989年到1991年,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垮掉了11个(东欧8国加上苏联、蒙古、柬埔寨总共11国)。总之,这一阶段起初表面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继续获得大胜,然而最终却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相比之下,社会党在这个阶段得到了稳步、快速的发展。社会党于1951年建立了社会党国际,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的纲领,它取代了战前的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成为各国社会党的国际组

织,通常每三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到1991年已经召开了18次代表大会。它的主要职责是协调各国社会党之间的方针政策,为民主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这个时期的社会党已经由欧洲扩展到世界五大洲,到1991年社会党已经达到了151个,党员总数有2500万。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先后有40多个社会党上台执政,而且是较为长期的连续执政,并且成效显著。比如瑞典社会民主党累计总共执政60多年,在它执政期间,没有像苏联那样急于实现公有制,而是通过高额累进税、高额遗产税的办法,加强第二次分配的调整,逐步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第一次分配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第二次分配即是把资本家剥削的剩余价值以高额税收的方式重新索取回来由国家重新进行分配,使之又重新回归到了全社会,国家用于全民福利开支,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全民性费用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福利政策,执政者廉洁奉公,不搞特权,权力依法广受监督和制约。因此,社会民主党执政所推行的福利政策,不仅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又是羊毛用在羊身上,而不是由党政军官员搞高薪特权,把其中相当一部分归自己享用。社会民主党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虽然没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了局部的调整,生长出不少社会主义因素。

这个阶段之所以共产党大受挫折,社会民主党能反败为胜,其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共产党执政几十年之中,口头上奉行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在很多方面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苏联共产党的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要用最简明的语言来概括,从特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那就是因为苏联共产党既反苏又反共。苏共长期用反苏反共的帽子扣给敢于对它提出批评的人,实际上它本身却真是反苏反共。苏共和东欧各国共产党的灭亡,不是被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搞垮的,而是因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自掘坟墓葬送了自己。而不愿意充当随葬品的共产党员只好转身投向民主社会主义,另立社会民主党。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获得新发展、大发展,并不是资产阶级政党自动让位给社会党,而是因为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缓解资产阶级统治的危机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使得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难以出现,而改良主义的推行却拥有肥沃的土壤,同时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依旧深重,社会党能够与时俱进,发展党内民主,制定较为适合本国广大人民群众当前迫切需要的纲领和政策,不提出过急过高的主张,

又善于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利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每次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能够通过议会选举竞争上台执政。

四、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演变的第三阶段:从对抗转向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共产党与社会党的关系趋于缓和,从1976年社会党国际十三大后,社、共两党开始了超越意识形态的联系,80年代双方开始对话合作。1991年苏东剧变后至今,更是进入了密切合作的新阶段。双方各自总结前两个阶段的经验教训。当前大多数共产党对待社会民主党,都改变过去的对抗做法,不能再把社会民主党看成为共产党的敌人,而视之为另一种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看成共产党应该联合团结的对象,看成值得共产党人借鉴学习的朋友。在当今世界,共产党和社会党、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只有求同存异,加强合作,才能增强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的实力,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目前社会党国际已经拥有169个成员党,4千多万党员,资本主义世界的各国共产党共有122个,党员总数约300多万。绝大多数国家社会党的力量远比共产党大得多。以瑞典为例,当今瑞典社会民主党约有120多万党员,而瑞共只有3千多人。各国共产党要赶超社会党,科学社会主义要赶超民主社会主义真是任重道远,必须改弦更张。首先必须善于与社会党合作,善于借鉴社会党,不断更新观念,善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赶超民主社会主义。

五、当今世界是三种政治社会思潮、两种社会制度共存、发展

社会民主党认为“在当今世界上存在三类政党,三种国家,三种社会制度”。他们认为社会党执政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丹麦、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时都自称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把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叫做共产主义国家,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国家则称之为资本主义国家。据我个人研究,当今世界的确是三大政治思潮,即为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当今世界上的社会制度则只有两种,民主社会主义还没有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制度。民主社会主义执政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但是民主社会主义这个模式在西方还没有完全实现,还在探索当中。比如,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时

间最长,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这就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是瑞典国家94%的生产资料还集中在一百家大资本家手中,十七个大财团还支配着瑞典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股票的三分之二由占瑞典人口2%的富豪控制,而98%的平民百姓则只占有股票的三分之一,可见瑞典还是私人资本占有优势,占有统治地位,因此很难说瑞典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还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六、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和民主资本主义有其共同点,即两者都讲求民主。尽管我们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已经使得我国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转轨到混合所有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今天仍然存在着阻碍我们进一步前进的瓶颈,那就是我们缺少社会主义民主,缺少社会主义自由。谢韬同志的文章之所以能得到众人的赞赏,就是因为众人迫切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自由。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刻不容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方面,我们不但要勇于改革自我,而且也要善于借鉴别人,民主社会主义就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比如,就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来说,社会民主党的党代会没有5年召开一次的:有的是每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像英国工党和比利时社会党,实行的就是年会制度;德国社会民主党每2年召开一次;法国社会党每3年召开一次;丹麦社会民主党每4年召开一次。相比之下我们党每5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就显得相隔太长了,这必然使得党内民主受到很大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党在八大时已规定实行年会制度和常任制度,但是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到1969年九大时,改变为5年召开一次党代会。但是改革开放近30年,极左路线的一些东西仍然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改变,这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今天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不能改变。这种借鉴,是高举我们自己的理论旗帜,不失去自我的借鉴。我们经由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总结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得出了当代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结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就是我们的理论旗帜。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比民主社会主义更周密、更深刻。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价值观、党的建设和奋斗目标等方面都超过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既饱含科学,又富有民主。科学只有以民主为基

础,才能百花争妍,繁荣世界;民主必须以科学为指导,才能硕果满园,造福人群。但是在实践中以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既缺少科学,又缺少民主,以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难以充分显示出来,而且还蒙受重大灾难。当前我们正在改革苏联模式过度集权的弊病,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是不能完全照搬民主社会主义,否则我们就会面临一个难题。如果在我国实行西方那种多党平等竞争的民主,中国的政局就会大乱,那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会大受干扰,甚至可能葬送中国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我们在指导思想上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仍然应该继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研究生课程-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答案

一.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想内涵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同时,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应当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方式。恩格斯曾举例说,一个法国工人到了加利福尼亚,发现那里是换手艺比换衬衫还要容易的冒险世界,他被迫适应环境,先后换了许多职业,学会了许多手艺,终于体会到,“因为有了适合做任何工作的经验,我觉得自己不再像一个软体动物,而更像一个人了”。这一事例说明了人的发展其实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是有其必要性的,如若不然,人会显得像软体动物一样脆弱,在变化的条件下不能适应和生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都曾经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界定就是,“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个性自由,人的性格、智慧的发展等方面。马克思一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是相容的,他谈到,即使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但是这决不排斥每一个人也成为独创的画家的可能性。 马克思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看成是人的发展目的,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的如下目标状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包含有三层意义:一是,人的真正发展是指人的本质和特征能够真正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自由是指这种发挥和发展,不是出于生存的逼迫或社会关系的强制,而是人以人自己占有和享受自己的全面本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二是,马克思讲的是“个人”的自由发展,这种发展必然导致强调人的自由个性,这正是对人的个性差异性的肯定,它使人性丰富多彩地展现出来。强调人的自由个性,也是对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选择的自主性的肯定,就是说,个人的发展是一种以个人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三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互为前提的,直接针对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将多数人的牺牲作为少数人享乐的条件,同时旨在表明这种自由发展是人人平等、没有例外的。可以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高追求。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充分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向。自由的充分实现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人类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的标志,也是自由和解放的最高境界。但是,个人的自由发展又必须依赖于集体的行动和社会的发展与解放,只有通过集体行动,只有社会的发展与解放,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是可能的。同样地,个人的自由发展依赖于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只有通过集体、阶级的行动才能实现。社会不解放,个人就不能自由。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正是由于社会的解放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马克思把目光重点投向变革社会制度,解放全人类上面,也就是说,马克思之所以把其学说最后落实到社会解放即人类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上面,正是为了解决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核心问题。 2 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创新? 我们党80年征程、80年风云变幻就是这样一部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的奋斗史。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理论上作出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就是典型代表,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上面对挑战,敢为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1.《乌托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杰作。书中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乌托邦”。乌托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一切人都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劳动的人都可以保证得到一切必需品。实行民主政治,所有的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应当为人民利益工作。国家元首也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全体居民讨论决定。这种社会结构的优点可以使居民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3.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社会民主主义者与民主社会主义者有共同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一个民主国家内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理想,也可称为反专制社会主义。 大多数民主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配。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很多人将诸如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 4.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本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答案

参考答案来自于教材以及课件。部分问题答案不确定,为了不影响大家,仅将明确的答案上传。欢迎大家完善答案,感激不尽。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答:“社会主义”是一个多义词,人们对它有多种理解。社会主义既指一种思想、理论、学说,也指一种社会实践运动,还指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⑴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学说的社会主义。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最广义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及其问题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并且同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其二是广义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主要包括所有反对资本主义的比较有系统的思想,理论和主张及派别。也包括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其三是狭义的社会主义。即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⑵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它是一种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科学真理性的客观标准。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的结果。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是一种对古代理想社会观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回归。马恩认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形态的直观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一般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它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试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主要内容: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批判,反对资本主义主义的思潮。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演变而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乌托邦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以英国的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为代表。以文字游记的形式,对理想的社会制度予以空想的描写。代表作如《乌托邦》《太阳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是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以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为代表。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以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是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是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叶立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他们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最高阶段,继承了前辈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了罪恶,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许多合理设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他们以极高的评价,称他们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创始人”。 历史功绩:(见教材48页) 局限性:(见教材49页) 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答: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⑴以唯物史观,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⑵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⑶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作了精辟的概括⑷系统地制定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⑸明确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以取代原来正义者同盟“人人皆兄弟”缺少阶级观点的旧口号。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其现实基础及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1.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⑴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从不同方面给科学社会主义作论证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没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学说,固然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就得不到落实。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⑵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更直接、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它是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作用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策略原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和胜利的旗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⑴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引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既然客观实际在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着,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一种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⑶马克思主义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 3.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⑴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雇佣劳动的本质,因而无法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②空想社会主义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③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特定历史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然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⑵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加剧,与此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开始了,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便找到反抗资产阶级的有效途径,实现其自身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深入工人运动实践,把社会主义置身于现实的基础上,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来却无法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②思想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冲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前者是它的起初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它的成熟的、完备的、科学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后者的直接思想来源。③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4.《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理论? ⑴科学地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⑵深刻的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性使它能够成为资本主义的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⑶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⑷系统的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必须建立“更加强大,更加坚固,更有威力”的无产阶级政党。 5.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⑴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别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四个角度揭示了这一规律。⑵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工人阶级是最有前途、最革命的阶级,他们承担着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无论革命或者建设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⑶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⑷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经过一个特殊的革命转变时期,对整个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才能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⑸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6.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这一特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⑴在经济体制方面的主要表现是:①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②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机制;③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④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⑤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⑵在政治体制方面的主要表现是:①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②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③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④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⑶在文化体制方面的主要表现是:①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②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个人崇拜;③文化生活的整齐划一。 对苏联模式的评价:⑴重要的历史功绩:①确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②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③保证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事实证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在当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有效的。 ⑵历史局限性:①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体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不能得到较多的改善,工农群众生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经济效益不高;②各级干部缺乏主动性,官僚主义严重,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不能充分发展;③人们思想遭到禁锢,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7.试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①从理论上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唯物主义原理。②从现实上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已具备一定物质条件。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爆发革命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本国历史发展的必然。⑤特殊的国际环境。 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主要是因为:①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②封建主义在各个方面有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③复杂险恶的国际生存环境;④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总之,我们决不能因为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否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取得一些成就,而看不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概念的异同。 (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这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后人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3 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 (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是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原始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在西欧流行的时期。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这一时期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使之逐步走向成熟。 (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建立了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夺去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扩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世界上欧美亚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仅次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件。 (5)社会主义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新型模式转变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和弊端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深刻的改革。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运动? 答:1、方法(1)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要把社会主义思想、模式放在当时大环境下分析(2)阶级分析的方法,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相互斗争的理论来分析问题(3)发展 2、认识(1)总结社会主义过去(2)观察社会主义的现在(3)把握社会主义的未来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学说伪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2.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P59)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 第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把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 第二,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制度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 第四,唯物史观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 (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第一,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

(完整版)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测试题

必修1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广大工人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劣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直接影响D.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2.右图是两位伟人工作的场景,他们为一个无产阶级革 命组织起草的纲领于1848年发表。这部著作的主要意义 在于() A.它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B.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革命纲领 D.它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 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 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 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④ 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B.代议制民主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社会主义5.《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以下不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C.巴黎公社运动D.中国的改革开放 6.《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7.关于下列图片的描述错误的是()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考试时间:7.9下午 一、简答:10’×3 1、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体系在整个马克思体系处于核心地 位? 马克思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组成。从关系角度看,哲学是热点,政治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结。科学社会主义体系在整个马克思体系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它是关系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成败的根本问题,是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 (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政治经济学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为无产阶级指出推翻资本主义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条件,这是研究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3)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旗帜。无产阶级的事业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2、社会主义国家多次出现空想理论或出现干扰的原因? (1)社会根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历史根源:各个民族传统中乌托邦文化的影响 (3)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对待前人论断 (4)认识论根源:夸大主观能动作用3、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答题思路:理论性+现实性+现实启 示)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1)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2)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基本坚持的是唯心史观,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同情无产阶级但不了解这一阶级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 (3)没有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教育来建立社会主义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分析 (1)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不成熟的理论,但本身却是深刻的 (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 4、马恩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材料题) 马恩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 (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2)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 (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调查研究能力试题试卷

考试标题《调查研究能力》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 及格。 所属课程《调查研究能力》 倒计时28:34 您的得分:91.67!恭喜,您通过了《调查研究能力》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定性分析是对事务本质的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因而是最主要的分析。() 正确 错误 2. 调研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由党政机关、单位和团体组织组成的调研群体。() 正确 错误 3. 在通常的情况下,调查研究并不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正确 错误 4. 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并在全党干部当中推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 正确 错误 5. 调查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查核和计算,目的在于了解客观事物的真相,它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活动。() 正确 错误 6. 通过调研获得详细的数据和材料不是调研的主要目的。获得数据之后,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形成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 活动才是调研的真正目的。() 正确 错误 7. 1933年的时候,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没有领导权这一论断。() 正确 错误 8. 在调查研究中,第一手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间接获取的材料无法验证其真实性,因此是不可取的。()

正确 错误 9. 在个案调查中,不对个案能作定量的分析,缺乏说服力。() 正确 错误 10. 人口普查是一种普遍调查的方法。()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A. 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 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 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的政策 D. 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2. ()是调研报告的生命所在。 A. 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 B. 辨别材料的真伪 C. 用词准确,文风朴实 D. 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3.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A. 人民群众 B. 无产阶级 C. 劳动 D. 生产实践 4.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正式提出反对()的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试题1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管理员 一、单项选择题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苏联 B. 南斯拉夫c.越南D.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9.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 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 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 民主集中制 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 D. 斯大林 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14.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 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 国家政权问顾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 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 1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 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

领导干部主要特点和不足(最新)

存在不足: 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工作求稳怕乱,满足现状。 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不够,在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没有突破。段晖: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自觉性主动性不强,理论联系实际流于形式,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化解思路和办法,工作效率不够高。 在关心职工、为职工服务方面工作不够深入,要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倾听职工意见,想职工所想,解职工之忧,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措施有待研究加强。曲经尧:工作创新意识不够,管理模式有待提高,缺乏对工作思路的调查研究。 重工作、轻学习,对专业学习抓得不紧,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不够深入 1、政治学习不系统、不全面。 2、工作中创造性不够,按部就班。 3、抓工作时松时紧。 4、与部下思想交流不够,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同志关心不多。 5、思想政治工作抓的不够。 6、工作缺少计划性,只注重眼前工作。 7、工作中务虚的时候多了一点。 (一)市委政法委 1、领导班子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不足 主要特点:自换届以来,政法委领导班子团结共事,实干创新,廉洁勤政。 ⑴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⑵政法工作成效明显。 主要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系统内各单位的领导、指导、协调。 2、在职副县级以上表现突出的干部主要特点和不足 AA(副书记、维稳办主任):政治立场坚定,敏感性强,敢于担当,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强,有基层工作和各岗位任职的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丝毫不

懈怠,群众威信高,是主要领导的好帮手,为人心胸开朗、关心下属、清正廉明,是一个德能勤绩廉具佳的干部。 主要不足:工作中有时要求过高过严,稍显急躁。 3、副县级干部备用人选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⑴BB(女,综合协调科科长):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组织协调综合能力较强,为人大气兼容,活泼开朗,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是网格化管理顶梁柱。 主要不足:缺乏基层一线业务工作的经验。 ⑵CC(办公室主任):政治上清醒,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团结同志有凝聚力,公私分明,廉洁自律。 主要不足:工作激情需加强,理论功底不够深厚,作用发挥不强。 ⑶DD(执法监督科科长):理论功底较深,法律知识熟,品德优,对党忠诚,工作有耐心,接访攻心力强,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事业心责任感强,想干会干能干,有培养前途。 主要不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 4、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加大交流任职力度,发挥更大的作用。政法委的班子是个很有战斗力的班子,班子成员(特别是三名副书记)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硬、纪律上严,**同志有很高的威望,很好的口碑,建议提拔重用。**同志曾任过**山书记,年富力强,可调任市直重要职能部门任主职,发挥更大作用。**同志自学法律,有很强的责任心,干事创业的冲劲较足,可交流任职。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考试题

1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有其不同的显著特点。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阶段、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社会实践的阶段。从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又在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在那个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任务,并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毛泽东的未竟事业,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一步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实践,贡献了新的理论,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经过“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曲折探索”,达到“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人类历史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又经历了多么艰难曲折的历程,而后才达到了我们国家今天的社会主义进展,其可贵的成就和丰富深刻的历史经验,很值得人们珍重和记取。 2简述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体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价值的增殖而不是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因而常常突破资本家和工人自身消费的限制而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 3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根本缺陷? 积极贡献【历史功绩】: 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历史局限性【根本缺陷】: 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经济学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提出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也找到了其灭亡的经济根源及其埋葬力量,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把争取无产阶级自身和整个人类的解放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世纪、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多地是从启蒙哲学中得出他们的社会主义结论的,社会主义是他们从启蒙哲学推导出来的政治理想。马克思积几十年之心血,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撰写《资本论》,就是要在该时代的经济中寻找资本主义为何灭亡!社会主义何以可能的内在根据。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5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

工作技巧: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工作技巧: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一、如何理解调查研究 不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调查研究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时期,要提高服务水平与决策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差别化,调查研究是一个重要基础。实际上,这一点在中共历史上早已有传统。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就是谈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据陈云回忆,他进入中央苏区以后,最为服膺的,就是毛泽东的调查研究。 要做好调查研究,先要理解这一工作的性质。调查研究到底是做什么?在我们看来,第一,调查研究是为了获得信息,尤其是第一手信息。任何一项政府决策,只要不是出自决策者的完全“独裁”,都要基于某些信息。在提倡决策科学化的今天,更是如此。 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信息的产生、传播、影响速度都很快。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有一句话大家应该记住:信息意味着权力。这不是在夸大信息的重要性,当政府决策体系建立于信息基础时,信息就是实实在在的权力。 第二,调查研究工作一方面在获得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制造”信息。调查研究的成果往往以信息的方式来体现,如各种调研报告就是信息。调查研究工作最好的价值实现方式,就是影响决策。这就需要以信息来影响领导的决策,也就是说,要用信息争取到决策者的注意力。在政府体系中,掌握着信息报送的部门,往往就是掌握着实际权力的部门,因为它能决定领导看到什么信息。

第三,调查研究不是写被动的命题作文,而是主动分析工作。完全等待领导布置任务,这种方式太被动,没有发挥主动性,也不容易把调查研究做好,因为你对调研问题的理解,是在领导布置之后才开始。调查研究也是能体现预见性的,如果能关注宏观形势的变化、关注当前工作热点的转换、关注决策者的注意力分配,是能够提前、主动做好工作的。主动做好工作,是另一重境界。 归纳一下,调查研究是一项信息收集与分析活动,它以获得特定方向的信息为主要目的,并以信息的方式对更高层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既然调查研究可以视为一项信息收集与分析活动,信息研究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应用到调查研究之中。做好调查研究没有一定之规,下面一些经过检验的经验总结是值得借鉴的。 准备好你的问题清单。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基本的方式还是与人的沟通。与访谈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看似普通,但不同的人做起来差别甚大。对于经验和沟通技能相似的人来说,是不是提前做足了功课是个重要原因。麦肯锡公司里曾有一句话,“准备好你的问题清单!”对于新进入咨询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条军规。准备问题清单,实际上是提前研究问题,进入角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有助于你了解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如果调研者的问题有质量,调研对象往往愿意提供更多的信息,因为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有水平的交流对象。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开始。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课后习题 绪论 1.怎样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线索? 答: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线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把握“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它大体上包括十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这三个组成部分,但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核心。因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要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2)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 ①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与其他学科一致,也是一门学科,它要求众多的人来掌握、研究、探索运用、发展这门学科;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而不是单一性的政治科学。 (3)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

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你准备怎样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 转引自《回忆马克思恩格斯》,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答:(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原因(意义所在) 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 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基本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丰富的实际,又用以指导活生生的实际。但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不可能自发地转化、上升为理论,总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主观实践活动,取得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经验,再通过抽象思维、理性思考把它系统化、条理化,才能形成科学理论。 ②世界联系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