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单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2、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物质范畴作出完整概括的是( B )

A.毛泽东

B.列宁

C.马克思

D.恩格斯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建立起彻底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D.指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

A.古希腊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哲学

D.黑格尔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著名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是( D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人的思维视野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8、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D )

A.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符合理性原则 D.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桔子等的关系是( A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写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述评所蕴含的哲理是( B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11、一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飘动。一和尚说是幡动,另一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惠能的观点是( C )

A.唯物主义B.辩证法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是(B)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13、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A )

A.联系和发展

B.物质和运动

C.普遍性和特殊性 D运动和静止

14、工人一天新创造价值100元,劳动力价值40元,请问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B )

A.40% B.150% C.60% D.100%

15、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 B )

A. 价值

B.使用价值

C.劳动者有人生自由

D.劳动者一无所有

16、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对这句话应理解为( D )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17、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B )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1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19. 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0.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否定的原理

21.作为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C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

B.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2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是一种( A )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 A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

C.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

D.意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产物

2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C )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

26.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 C )

A.能动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客观性

27.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B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

28.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C )

A.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

B.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29.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D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30.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C )

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B.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比率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c:v

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31.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 A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32.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B )

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D.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

33.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 )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34.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D )

A.人的发展状况

B.地理环境的状况

C.生产力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

3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D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6.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

多选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

A.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2.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B.C )

A.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B.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C.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D. 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观点符合这一界定的有( B.C )

A. 人的本质是先天的

B.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C. 人的本质是可变的

D. 人的本质是永恒的

4.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C )

A. 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 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 符合原有理论的才是真理

D.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才是真理

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BD )

A.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 产品的分配形式

C. 生产工具的发展程度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6、以下观点,你认为哪一些是正确的( BCD )

A.世界上有两种真理,一种是绝对真理,一种是相对真理。B.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C.割下来的手只是一只名义上的手

D.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7、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B )

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物质资料生产

8、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同一性的表现的有( ACD )

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B.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C.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D.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D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绝对精神派生万物

D.心外无物

10、唯物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种形态?( ACD )

A 古代朴素唯物论

B 庸俗唯物论

C 形而上学唯物论

D 辩证唯物论

11、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

这一事实说明( ACD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C.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