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文学创作论

第四讲文学创作论

第四讲文学创作论
第四讲文学创作论

第四章文学创作论

一、宏观上认识文学创作

一部鲜活的文学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源于作家天才般的想象还是源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除此之外,当今文坛作品的问世还伴随着这样的现象:一部作品在发行前后总有热闹市场宣传,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具有商业性的“炒作”之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今文坛很少有脱此俗套者。一部作品的产生不只取决于作家,还取决于那些享有版权的出版机构以及伴随而来的媒体炒作。

由此对传统文学创作论形成挑战:文学难道只是作家个人的精神生产而与商品生产无关?那么如何看待文学的创作呢?

(一)文学创作具有创造性(体现个性与社会性)

文学创作体现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创造,唯有如此,文学创作才能生生不息。不过,文学的这种个性化创造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如李白的飘逸洒脱与盛唐气象;杜甫的沉郁顿挫与唐帝国的由盛入衰;司马迁的《史记》所具有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深刻的社会性。(二)文学创作的制作性

文学创作固然需要创造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吃饭问题”、“权力角逐”、“人格掩饰”、“媒体炒作”、“产业制作”等因素又使文学创作具有制作性。

案例举隅一:人格掩饰(作家为掩饰人格,而创造虚伪的“个性”)

→【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隐逸之志(《闲居赋》见《文选》卷36),但实际相反。包括在内的《晋书》记载其人性情浮躁、常趋炎附势。常对当时的巨富石崇等人“忘尘而拜”,但因仕途不顺而作《闲居赋》。金代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谈及此事: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注:安仁是潘岳的“字”)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文不如其人”……诸多文坛事实证明文学的个性化创作是存在掩饰性的,尤其是涉及个人私利或政治运动等非常时期更是如此。

案例举隅二:媒体炒作

作家、出版社、媒体的相互需要致使文学深深地打上了媒体包装的烙印。一部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从选题、定稿到成品,都经过了出版商的精心策划和市场论证,再辅之以媒体的极力鼓吹。当然,即使一部“被制作了”的文艺作品,只要作家精心投入了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原创风格,也是值得肯定的。如金庸、张恨水等人的作品不仅被媒体大肆包装,更是频频改编为影视作品。

注:张恨水(1895-1967,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三)关于文学创作问题的小结

我们提倡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倾向,反对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制作。然而尤其是处于“文化工业”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当代文学创作,必然既体现个性化创造原则,又少不了时尚的商业运作,这是当下文学生存的现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需要承认并尊重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与“制作性”相互渗透的现实。

二、作家素养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

读万卷书求得人生之助,行万里路求得江山之助

1、直接的生活经验

案例一: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

马氏指出他自幼生活的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就是教会其写作的地方。他在《番石榴飘香》(中译本,三联书店1987)一书中说:“我认为,加勒比教会我从另一种角度来观察现实,把超自然的现象看作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熟悉它的每一个岛屿,那儿有肤色像蜜糖那样金黄、眼睛碧绿、头扎黄色围巾的黑白混血女人;有混染着印地安人血统的、洗衣服和卖护身符的华人;有从他们所经营的象牙商店里出来到马路上拉屎的印度人;还有尘土飞扬、酷热难当的小镇,那儿一边是不堪旋风吹刮的小屋,一边矗立着装有仿光玻璃的摩天大楼。那里还有七种色彩的大海。……它不仅是一个教会我写作的世界,也是我不感到自己是异国人的唯一地方。”(《番石榴飘香》,三联书店1987,74-75页)

案例二:余秋雨《文化苦旅》(1992)、司马迁《史记》等

本书为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专集,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全书共37篇,分别为《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嗣》《白莲洞》《都江堰》《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牙山下》《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船》《吴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废墟》《夜雨诗意》《笔墨祭》《藏书忧》《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节》《这里真安静》。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2、间接的生活经验(作家不能亲身实践体验的,主要从书本中获得,如历史的、异域的)如姚雪垠《李自成》:作者不可能参与当时的农民起义,必须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当然还需实地考察山川地形,了解战争遗迹、收集民间传说等,然后对二手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取舍。再如:司马迁《史记》就是间接材料的典范……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某些特定对象,也需要间接体验。如小偷、妓女、罪犯……作家显然不可能去实践,只能根据现实生活设身处地去推测、揣摩、想象。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开阔的知识视野

世界一流作家——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鲁迅、曹雪芹……无不如此。

如《红楼梦》:涉及古典诗词、戏曲、绘画、音乐、饮食、烹调、品茶、古玩、家具、服饰、中药、园林建筑等。

再如鲁迅:不仅写小说、还研究中国小说史、研究西方浪漫主义诗派(撰写《摩罗诗力说》),翻译俄国作品果戈里《死魂灵》、法捷耶夫《毁灭》,翻译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研究西洋美术。此外国学方面精通中国文学、哲学、史学,在校勘、钩沉、辑佚、书法、版本、石刻、版画、古钱币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

(三)良好的艺术修养

1、多读前人作品,借鉴精华,转益多师。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世界文豪海明威在《关于写作技巧》中,列出了一大批作家应读书目……(《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谈创作》250-251页)

→国人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不如此。

2、重视文学与其他各门艺术的相互关系,在其他艺术中获得启迪

→苏东坡: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贾平凹:在书法、绘画方面堪称一绝,西安很多高级文化、娱乐场所可以见到其题名或书画作品。

三、创作动机

1、涵义:驱使作家投入文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是作家内在需要的体现。即作家在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这种易感点在特定外部机缘的触发下形成极强的行动力量,这种力量对整个创作过程起着或隐或显的的支配作用,比如材料取舍、价值取向、创作热情等。

2、创作动机与创作实践

没有创作动机不可能进行文学创作,但是有了创作动机未必能创造出作品,这与作家的综合素质相关。

四、艺术发现

1、涵义:作家在生活经验中积累了很多感性材料后,在特定机缘的触发下所形成的暮然领悟,它是作家由创作动机走向实践创作的导火线。

2、艺术发现的产生原因

①作家长期思考的木然领悟(时间上)

②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洞察力的结合(发现性、洞察力)

③外在机缘的突出点与作家情感体验的契合(易感点与外在机缘的契合)

案例:冯骥才创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氏一次去北京的车上看到一对夫妻,女的比男的高,但二人却非常融洽,使他怦然心动,产生创作欲望。但写作时又找不到适当的细节连贯全篇而无法下手。有一次冯氏和妻子出门,天上下雨推及带伞的事,于是“伞”使他得到了所想要的东西。所以小说中才有了矮丈夫常打伞为抱着孩子的高女人遮风挡雨的情节。

五、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1、素材积累

主要是作家观察和体验生活,广泛摄取和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就是素材积累的过程。这些工作为文学构思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2、文学构思

有了素材的积累,有了创作动机的催促,在艺术发现的刺激下作家进入构思阶段。文学构思中作家要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取舍,梳理素材之间的关系,深入发掘素材中包含的蕴味,用一定的文学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设计作品的总体结构、风格和情调等。文学构思是文学创作过程中最为艰苦的阶段。

①文学构思的艰苦性

文学构思需要长时间的思考,犹如春蚕吐丝,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构想作品。世界一流的作家对此多有论说:

→19世纪俄国文学家冈察洛夫曾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结构,就足以耗尽作者全部智力活动:思量和周密考虑参与主要任务的人物,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安排和进程,人物的作用,还要留神地检查有关真实不真实、欠缺或过分等等问题。总而言之——象喝干海水一样困难!”(冈察洛夫《迟做总比不做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一辑,1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长时间构思、修改作品者举隅:曹雪芹《红楼梦》10年;郭沫若戏剧《屈原》21年;马

尔克斯《百年孤独》15年;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0年;歌德《浮士德》60年!可以说耗尽一生。

②作者角色变化,推动审美意象的生成。

作者在文学构思或写作阶段,不知不觉中充当了作品世界的各类人物,感同身受地体验任务情感、心理,获得与人物相似的体验,作出象作品中人物一样的反应。

→巴尔扎克曾说,他整天所写人物的生活,写到人物之间吵架时,自己竟与自己吵起架来……→福楼拜谈到构思和写作时说,他可以既是丈夫又是妻子,可以既是情夫又是情妇。当他写到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自己嘴里也感到了砒霜的味道……

→汤显祖写《牡丹亭》(即《还魂记》)时的苦思情状——“一日,家人求之不可得,遍索,乃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惊问之,曰:填词至‘赏秋香还是旧罗裙’句也。”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暂为邪辟之思。”(《新曲苑》卷三,《笠翁剧论》)→角色转变其实就是创作中的自居心理。在灿若群星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诗人们以“松”、“竹”、“梅”、“兰”等等自居。以往说这是“比喻”,大体是不错的。但这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自居心理”则说明了创作主体借形象负载的某种心理内容,在揭示诗人与形象融为一体时,突出了主体性,指出了这类作品中所谓主客观的统一,是以比喻形象为形式,以主体的心理愿望为内容的。离开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内容,“松”、“竹”、“梅”、“兰”等形象就失去了审美意义。

3、物化阶段

作家通过语言文字将头脑中的构思雏形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使胸中作品变为真正的作品,供自己修改、供他人阅读和批评。物化了并不一定就出版发行,但出版发行了的却一定是物化了的。物化阶段常会出见以下情形:

①言不尽意现象

尽管语言文字是最能传情达意的媒介,但是语言文字永远都不可能完美地表达出人们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哪怕是世界文豪也会面临言不尽意的困惑。

→鲁迅《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歌德:“这些诗原来在我头脑里已酝酿多年了,它们占住了我的心灵,象一些悦人的形象或一种美梦,飘忽来往。我任凭想象围绕它们徜徉游戏,给我一种乐趣。我不愿下定决心,让这些多年眷恋的光辉形象体现于不相称的贫乏文字,因为我舍不得和这样的形象告别。等到把它们写成白纸黑字,我就不免感到某种惆怅,好像和一位挚友永别了。”(《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207页。)

→苏东坡:“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苏轼《答谢民师书》)

→言不尽意不仅在文学中存在,在科学研究中也常常出现思维的超语言性。爱因斯坦将遣词造句称作“搜索枯肠”。他曾说说:“写下来的或者说出来的语言、词汇似乎在我的思维过程中丝毫不起作用,作为思维组成成分的心理存在是某种符号和那些可以自发地生成并组合的较为清晰的表象。……对我来说,这些组成成分是视觉方面的,还有些是肌肉感觉方面的。搜索枯肠来寻找传统语言或其他符号只是第二阶段的事……。”

解决言不尽意的办法:

A:抓住即兴文思,乘兴下笔

B:广泛学习他人语言和民间语言

C: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体裁

D:坚持写作修改,磨练文字功夫

→托尔斯泰:在写成的稿子上修改,直到自己难以辨认时再抄写一遍,再做类似修改。因此他的工作室常被麻袋塞得满满的。

→果戈里:指出一部作品起码应该修改8次……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竟修改39次之多……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书目,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句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关于文字修改功夫,古人论诗时也谈及。如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贾岛《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②形象超越思维的现象

写作中,文学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可能随着剧情的发展,会远远超越作家之前的初步构想,有的甚至完全相反。

→托尔斯泰《复活》中的玛丝洛娃,构思时想塑造为罪有应得的妓女形象,但实际写作中不自觉地改变为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的悲剧,由先前的憎恨变为同情。

事实上,形象超越思维是文学创作中常有的现象,这时候作家一般都要顺从人物性格的发展,从而进入写作的高层境界。

→王汶石(1921-1999):“人物站起来跟作者发生争执,提醒作者应该怎样描写他的那种时刻,正是作者创作中最欢乐、最有灵感的时刻。”(王汶石《谈小说创作》,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65页。)

4、出版发行

出版发行是文学创作的最后一环,是为了实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出版发行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思考:灵感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艺创作有何关系?请根据你的知识储备或切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个和灵感相关的故事。

(一)何谓灵感?

1、中西方的相关探索

对于灵感的探讨,中西方古代均赋予其神秘色彩,如古希腊的柏拉图称之为“迷狂”,如中国古人称之为“神遇”(庄子)、“神思”(刘勰)、“妙悟”(严羽)、“天机”(谢榛);“灵气”(汤显祖)、“神助”(皎然)、“神气”(董其昌)。作为文论术语的“灵感”一词在西方近代被广泛应用。“灵感”一词是中文语境中早有的词汇,不过直到20世纪前二十年中国文艺界才大量使用此词解释文学现象,它对应于英文单词“inspiration”(吸入灵气),“inspiration”最初翻译至中国时,音译为“烟士披里纯”。

注1:对于西方人关于灵感问题的探索史的阐释,最具代表性的论著是英国的H.奥斯本《论灵感》,原文见1977年《英国美学杂志》夏季号。中译本为朱狄翻译,见《灵感之谜》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此文将西方灵感概念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赐天启论——天才论——无意识论)

注2:关于中西方灵感观念的历史嬗变,可读陶伯华等著《灵感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22-62页。

2、基本涵义:灵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文艺创作、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突如其来而又稍纵即逝的顿悟状态,它是人们对某一问题长期思考、不断探索、不断累积相关经验和知识的结果。

(二)灵感的特点

1、突发性、易失性

飘然而至又转瞬即逝,很难人为地驾驭它。

→契诃夫(he):创作过程中,往往是散步时,“脑子里的发条忽然卡地一响,一篇小说就此准备好了。”(《契诃夫论文学》第40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然而当他有意为之的时候,各种奇思妙想却无影无踪。

→【北宋】惠洪:《冷斋夜话》讲到两位江西诗派诗人谢逸与潘大临的故事。谢逸问潘大临近日有无诗作,潘答曰:“秋来日日是诗思,昨日提笔得‘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忽催租人至,令人意败,则以此一句奉寄。”

→【南宋】魏庆之:“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魏庆之《诗人玉屑》xie)

2、高度亢奋性

→郭沫若:创作《凤凰涅槃》时间歇性神经发作,全身发寒发冷,连牙关都在打颤……创作《地球,我的母亲》时,跑出图书馆,脱掉鞋子,在石子路上赤脚度步,时而干脆倒在地上睡着,想和地球母亲亲昵,感受其肌肤,感受其拥抱。

3、非理性

与梦、醉、本能、潜意识相关。所谓“梦笔生花”、“斗酒诗百篇”等就是非理性的表现。→梦笔生花:诗人何其芳(1912-1977,重庆万县人)《爱情》诗中的一些句子,就是在梦中获得的。“……南方的爱情是沉沉地睡着的,它醒来的扑翅声也催人入睡。……北方的爱情是警醒着的,而且有轻悄的残忍的脚步。……”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4、创造性

(三)灵感如何获得?(灵感产生之谜)

有无灵感、有多少灵感而写成的作品,在水平和境界上是有差别的,因此如何激发灵感成为作家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创作实践中有的作家试图通过喝酒、吸烟寻求灵感,此外,一些艺术家还采取离奇的办法追求灵感,如闻烂苹果、喝凉水、晒烈日等。

1、勤于思考,长期积累

“得之于顷刻,积之于平日”,灵感是在长期艰苦劳动后出现的。俄国画家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灵感是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俄国柴可夫斯基)。

→契诃夫:“假如有个作家对我夸耀说,他写小说并没有事先想好的意图,而只是凭一时的兴会,那我就要说他是疯子。”(《契诃夫论文学》1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王国维“三境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第26则)

2、改变习惯思维,重塑智慧

善于调节自己的活动,往往能把自己从思维的死胡同中解放出来,从而有助于激发和捕捉灵感。

★搁置问题与重拾问题(我的博文)

★跨专业叙谈、探究(我的硕导)

3、随遇随记

灵感往往“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如不及时捕捉,就会跑得无影无踪。因此,必须随身携带纸和笔,一但有灵感就随时记录下来。

唐代白居易——陶罐——《白氏长庆集》;

元末陶宗仪——树叶——《南村辍耕录》;

……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丽·勃朗特年轻时,除了写作,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她在厨房煮饭时,总是带着笔和纸,一有空隙,就立刻把脑子里涌现出的思想写下来。大发明家爱迪生、大画家达·芬奇等也都是这样,他们经常随手记下自己在睡前、梦中、散步休息时闪过头脑的每个细微意念。

4、培养洞察力

→周敦颐从莲花的高洁,看出君子本色,写出《爱莲说》

→冯骥才从雨伞找到连接夫妻之爱的纽带,写出《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

→怀素看公孙大娘舞剑而写狂草作品……

(四)作业

请查阅与灵感相关的文献资料,选定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如中西方关于灵感的纵向阐释的梳理;灵感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灵感的审美特性;灵感的神秘性与非神秘性,等等)拟定一篇发言稿与同学们分享和交流。

(五)延伸阅读:

1、单篇文献:

①柏拉图论灵感与迷狂——《伊安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8页。

②黑格尔论灵感的起源——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63-366页。

③【英】H.奥斯本《论灵感》,原文见1977年《英国美学杂志》。朱狄译,见《灵感之谜》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此文将西方灵感概念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赐天启论——天才论——无意识论)

④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⑤朱光潜论灵感与潜意识——《朱光潜美学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201-207页。

⑥朱光潜论灵感的特征——《朱光潜美学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528-531页。

⑦曹顺庆《“迷狂说”与“妙悟说”》(见《灵感之谜》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⑧饶芃子《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学术研究》1992年第1期。(芃peng,阳平)

⑨舒永平《广义灵感论》,《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2、专著

①《灵感学导论》,陶伯华、朱亚燕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系统研究灵感学的综合性论著,从心理学、创造学、思维学角度总结了前人相关成果,阐释了灵感的激发系统以及多种特殊的灵感活动,阐释了灵感的奥妙。)

②《灵感之谜》,彭放编,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辑录了古今中外诸多文艺家、科学家如钱学森、杨振宁等的相关描述或阐释,以及20余篇今人学术论文,资料性较强。)七、文学创作中的价值最求

文学最主要的特性就在于其审美性,而审美性主要表现为真、善、美这些方面。

1、真(作家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

文学所营构的看似虚幻的世界可以表达真情实感,中国诗学倡导“诗言志”和“诗缘情”,就是强调作品情感的真实性;只有真情才能动人,只有能感动读者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文学对真情的传达,除现实型作品外,其他如神怪、魔幻、象征等类型的作品中仍然可以,只要合符情理并能感动读者即可。

2、善(源于作家向善的人格力量)

文学的意义在于人文关怀,“趋善性”是人文关怀的一种维度。“善”主要表现为对弱小对象的呵护与同情,对丑恶对象的揭露和抨击,其目的是激发读者心智,否定丑恶事物。

→孟子性善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上》)

→影片《银饰》:(2005年中国最具震撼力的悲情电影;导演:黄健中;根据作家周大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银饰》是其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

剧情:故事发生在民国1920年,江阳县知事吕敬仁的宅院“明德府”内。吕敬仁的大公子道景是同性恋,并有私下珍藏及把玩女性服饰及精美银饰的怪癖。道景的妻子(碧兰)无法忍受这种名存实亡的夫妻生活,偷偷与江阳县“宣恒银饰”的小银匠少恒好上了。敬仁知道儿媳妇与少恒的私情后,不动声色,他以为官府同仁的家眷做银饰的名义,让碧兰把小银匠请进“明德府”,密谋毒死少恒,嫁祸儿媳妇,借少恒父亲(老银匠)失之子之痛勒死儿媳妇……

3、美

→因真、善带给读者的强烈的情感冲击

→形式美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19世纪英国文艺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艺术论》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作家对作品审美把握不仅体现在语言修辞层面,还可以体现在他对自己所擅长的文体的选择。同样的文学素材,有可能只更适合于用某一种文体来承载,因此有的作家即便有很好的素材,但是却不适合他所擅长的文体,因此他有可能将这些珍贵的素材赠送给他的同行好友,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佳话。如:擅长诗歌创作的普希金(诗歌代表作:《致大海》、《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童话诗代表作:《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曾将自己获得的珍贵的素材送给果戈里,从而诞生了经典名著《钦差大臣》:

1835年秋天,果戈理去拜访普希金。两人谈了一些文学创作上的问题。

普希金: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吧!这可是我亲身经历的事。

果戈理:(很感兴趣,笑)好啊!说来听听!

普希金:两年前,我到喀山一带搜集材料,准备写一部关于普加乔夫的历史著作。路过奥伦堡附近的一个小县城时,那里的县长听说我是彼得堡去的,把我当作皇上派去的“钦差大臣”,拼命奉承巴结我,还向我行贿。(摊开两手,大笑)想象一下当时他们的丑态吧!我一再声明自己不是什么“钦差大臣”,等他们弄清了真相,对我的态度立刻不同了,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

果戈理:竟然会有这种事!真可笑。

普希金:(感慨)是啊,这样的事也许在我们专制的俄国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说起来,这真是个喜剧素材呢!

果戈理:(灵机一动,拍着额头)对呀!我马上回去写个剧本,把这种丑恶的事写进去,把官场中的丑态统统揭露出来。

1835年底,果戈理根据普希金提供的素材,写成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文学创作论

第四章文学创作论 一、宏观上认识文学创作 一部鲜活的文学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源于作家天才般的想象还是源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其实二者皆而有之。除此之外,当今文坛作品的问世还伴随着这样的现象:一部作品在发行前后总有热闹市场宣传,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具有商业性的“炒作”之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今文坛很少有脱此俗套者。一部作品的产生不只取决于作家,还取决于那些享有版权的出版机构以及伴随而来的媒体炒作。由此对传统文学创作论形成挑战:文学难道只是作家个人的精神生产而与商品生产无关?那么如何看待文学的创作呢? (一)文学创作具有创造性(体现个性与社会性) 文学创作体现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创造,不过这种个性化创造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如李白的飘逸洒脱与盛唐气象;杜甫的沉郁顿挫与唐帝国的由盛入衰;司马迁的《史记》所具有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深刻的社会性。 (二)文学创作的制作性 文学创作固然需要创造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吃饭问题”、“权力角逐”、“人格掩饰”、“媒体炒作”、“产业制作”等因素又使文学创作具有制作性。 案例举隅一:人格掩饰(作家为掩饰人格,而创造虚伪的“个性”) →【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隐逸之志(《闲居赋》见《文选》卷36),但实际相反。包括在内的《晋书》记载其人性情浮躁、常趋炎附势。常对当时的巨富石崇等人“忘尘而拜”,但因仕途不顺而作《闲居赋》。金代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谈及此事: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注:安仁是潘岳的“字”)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文不如其人”……诸多文坛事实证明文学的个性化创作是存在掩饰性的,尤其是涉及个人私利或政治运动等非常时期更是如此。 案例举隅二:媒体炒作 作家、出版社、媒体的相互需要致使文学深深地打上了媒体包装的烙印。一部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从选题、定稿到成品,都经过了出版商的精心策划和市场论证,再辅之以媒体的极力鼓吹。当然,即使一部“被制作了”的文艺作品,只要作家精心投入了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原创风格,也是值得肯定的。如金庸、张恨水等人的作品不仅被媒体大肆包装,更是频频改编为影视作品。 注:张恨水(1895-1967,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三)关于文学创作问题的小结 我们提倡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倾向,反对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制作。然而尤其是处于“文化工业”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当代文学创作,必然既体现个性化创造原则,又少不了时尚的商业运作,这是当下文学生存的现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需要承认并尊重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与“制作性”相互渗透的现实。 二、作家素养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 读万卷书求人生之助,行万里路求江山之助 1、直接的生活经验

福师12秋《文学创作论》练习题

福师12秋《文学创作论》练习题 注: 1、本课程练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2、本练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文学创作论49.5 孙绍振2009年11月第4版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论述题 1、如何理解“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参见教材P14. 2、论述无意注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无意注意的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60. 3、以托尔斯泰对《复活》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肖像描写的多次修改为例,谈谈作家独特感受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作家独特感受的作用,参见教材P94. 4、请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为例,论述作家情趣和生活意象之间的契合关系。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作家情趣和生活意象之间的契合关系,参见教材P9. 5、“有意注意要得到无意注意的补充,无意注意得到有意注意的鉴定。当有意注意限制了观察的范围时,无意注意则来冲破这种限制;当无意注意提供的信息陷入迷乱时,有意注意会对之加以注释和梳理。”你如何解读这段话?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参见教材P61. 6、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或写作经验,谈谈你对文学创作的认识。(提示:不要泛泛而谈,应该结合一些你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或者从你自己切身的写作体验来展开论述,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体会。)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文学创作的各种理论,参见教材各章节. 二、作品分析 1、阅读所提供作品,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可自选一个切入点展开分析。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时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 “就我所知,我的性格最最特别;我观察自己,如同观察别人一样;我这五尺二寸的身躯,包含一切可能有的分歧和矛盾。 巴尔扎克在这里剖析了性格的二重内容(正反两大系列),而每一系列中又有多种性格原素,这种种性格原素,例如高傲与谦虚、懒惰与用功、疏忽与心细等,又可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从而形成复杂的性格系统。巴尔扎克的性格本体就存在于这种二重组合之中。由于性格原素具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家已对此有所论述;现代作家中,最早自觉地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从美学上加以概括的是鲁迅。他指出,把我国文学成就推向峰巅的《红楼梦》其美学价值,最重要的就表现在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文学“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的性格单一化的传统格局,表现了“美恶并举”(《中国小说史大略》)性格的丰富性。所谓“美恶并举”,就是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这种性格的二重组合,是《红楼梦》以及世界上许多伟大文学作品创造具有高级审美意义典型时取得成功的美学基础。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美学原理,我们可称之为“人物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原理。”切实地掌握这一美学原理,对于总结我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经验,对于思考我国文学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很大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个人现象吗?请分析说明。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 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 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2、大与小有没有明确的界限。应如何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庄子》有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膠,水浅而舟大也。也就是说大和小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当各自的参照物不同的时候,各自的大小也不同,没有绝对的大小,大与小都是相对的。那这样说来大与小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没有明确的界限。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 成,其中,“( A)”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余华创作的先锋性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表现 摘要: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突破传统小说在形式、语言方面的限制和常规模式,在叙述形式、叙述语言、叙述母题、叙述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质。本文将从他作品的先锋话语、暴力与死亡母题、叙述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先锋性表现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1先锋话语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与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而语言的创新不是没有规则的,它来自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在余华的小说中,语言不再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在余华前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只是概念化言语的所谓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以符号来代替:濒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17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疯狂的幻觉世界”———“小说的真实”对“再现现实的反拨”余华在他的《虚伪的作品》一篇中这样说道,“事实上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我开始意识到生活是不真实的,生活事实上是真假杂乱和鱼目混珠……生活只有脱离我们的意志独立存在时,它的真实才切实可信”。余华在他的另一篇文章《活着》中文版前言中这么说:“事实上我只能成为这样的作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如此,我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与传统的叙述不同,余华设计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并借助这个叙述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极端而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了一幅世界图景与人性中兽性的一面,而这个叙述者在小说中既不做过多的议论,也不作价值的评判,仅仅只起一种结构的作用。这种叙述上的冷漠实际上是一种叙述的策略,小说以一种“局外人”的观点和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构造了“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的“虚伪的形式”。初读余华的小说,就像在听一个精神病患者在深夜寂静无人的街头无尽地倾诉。心理学证明,所谓精神病患者,其显著的心理特征便是失去了与外界的现实联系而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起一个虚幻的现实世界。余华前期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心理变态者的世界,一个狂人的世界。如《四月三日事件》里那个十八岁的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处处暗藏杀机、危机四伏的世界。小说中的狂人所感知的那个虚幻的世界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真实世界的一种清醒的认识。作为作家的余华似乎失去了与外界的现实联系,已经脱离了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他所构筑的小说世界可以看成是他作为旁观者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叙述。《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这类带有一种寓言意味的作品,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这个世界的不可捉摸和生活的荒诞。《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的主人公甚至同作者同名,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硬被说成是他的朋友,他出于无奈与同情,不得不尽一个朋友的义务为他买花圈,装出很悲痛的样子为他守灵,甚至给他的母亲当孝子。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不可能发生,但他让读者想到现实生活中许多曾经强加在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及那些不得不做出的付出。而《死亡叙述》和《河边的错误》简直就是冷峻的写实,《死亡叙述》叙述了一个司机的看似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_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2. (A )是传统诗歌外在节奏的基础。 A. 五七言诗 B. 律诗 C. 绝句 D. 《诗经》 满分:2 分 3. “你有花一样的色彩,但没有花一样的香气。。”这是一个(B)。 A. 反问句 B. 较喻句 C. 夸张句 D. 设问句 E. 满分:2 分 4. (B )是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和作家感情的主要特征在想象的假定性中统一。 A. 情感 B. 形象 C. 形式 D. 审美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 1. *'深思,没有思想,情感也不深。当代文学,尤其强调思想、哲学文化底蕴。思想家就是文学家。A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2. *真实性和假定性都是绝对的。A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变质,要指的是,诗歌的描写对象,其外在形态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而其内在涵义却大大变化了。B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4. * 形象是对象的特征和作家个性特殊的结合——学术上把这叫做“意象”。B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5. * 因果性是一种必然性,情节的根本要素是“突转”,“突转”必须是偶然的,是出乎意外的,异常的,也就是越出了常轨,超越了必然性的。B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6. * 艺术想象就其普遍性而言,一切艺术形式的规律是相同的;就其特殊性而言,各种艺术形式的想象的规律又是互相矛盾的。B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2年文艺理论(代码703)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诗意裁判 答:“诗意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恩格斯说自己“从这个卓越的老头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诗意的裁判”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有着其自身的内涵,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2.典型 答:典型是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文学艺术审美认识的特征,就是通过个别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和美的享受中达到对于生活真理的领悟,通过富有感染性的艺术形式达到对于生活规律性的认识,就因为它创造了典型。 3.文学四要素 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

“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4.直寻 答:“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基本内涵。“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新视野、新思路,显示了新的理论追求。 5.思无邪 答:思无邪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思想上,“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6.《人间词话》 答:《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

福师《文学创作论》2017秋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V 1. * 形象是_D_。 A. 感情特征 B. 生活特征 C. 艺术形式特征 D. 感情特征,生活特征和艺术形式特征的三维结构 满分:2 分 2. 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B_程序。 A. 相似联想 B. 相近联想 C. 相反联想 D. 相同联想 满分:2 分 3. 诗歌形象是C_。 A.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二位一体 B. 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C.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三位一体 D. 生活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满分:2 分 4.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V 1. 许多反向联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相似、相近联想结合在一起的。有些反向联想因处于相近的地位而形象显得更鲜明。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2. * 艺术形象是再现生活和表现作家自我的统一。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3. *'从写作来说,工夫不仅仅在于找到主要特征,而是排除非主要特征。这在中国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理论中,叫做立主脑,减头绪。没有减头绪的魄力,文章就可能很芜杂。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4. *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全部不及细节,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5. 自我抒情优势,是诗与散文分化的起点。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7.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特殊的文学形式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美感经验才不断积累上升为审美规范。而作家也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掌握浓缩在形式中的艺术技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9. *'从根本上来说,作家的特殊心理素质就是多情,多愁善感。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0. *生活特征是纷繁的,确定主要特征并改变它与其他诸特征之间的关系,不完全以事物本身为准,这要看作家此时占优势的情趣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1.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 形象是生活特征、自我情感特征和形式特征(规范)的三维一体。当这三个要素形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 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

文学创作论

第一讲假定论 第一节逼真的幻觉 *文学反映现实不是对生活的描红 *逼真不等于真实 *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 *艺术的“假定”是一种创造 第二节生活真实和作家真知、真情的统一结构 *艺术形象是“第二自然”——人化了的自然 *世界、内心、形式三者的交互作用,才可能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作品。 * “神遇而迹化”,“神”为主导。所谓“神”,即作家的情感与个性。个性的强弱,个性的鲜明度,个性的独特性,都决定着“迹化”的不同效果。 第三节生活真实性与艺术假定性的相互制约 假定形式使真实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把生活中的“逼真”改造为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的假定形式”,往往是经过长期创造,积淀下的“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创作中的假定性:虚构 如何把握虚构的“度”:离生活太远,则可能导致虚假;过于贴近生活,则拘泥于生活细节,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 材料: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帐》云:“呼童细扫潇湘簟,犹恐残花落枕旁。”有认真为假而妙者。宋人《雪中观妓》云:“恰似春风三月半,杨花飞处牡丹开。”元人《美人梳头》云:“红雪忽生池上影,乌云半卷镜中天。”——袁枚:《随园诗话》 “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我崇拜米开朗基罗的人物形象,尽管它们的腿太长,臀部太大。” “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凡·高 第四节假定性和逼真性在不平衡中发展 * 假定性与逼真性是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对矛盾。 * 将现实大幅度地变化,突出假定性,或将描摹现实发展到高度逼真的地步,这两者是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前者以表现主义为代表,后者以现实主义为典型。 * 两者在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冲突,也不断地媾和。 第二讲形象论 第二节以生活的主要特征统帅五官可感觉细节 重视细节,不等于陷入琐碎,相反,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不但是感性的,而且细节之间能够互相呼应,形成细节的共同体。 一、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有特点的细节思维 没有特点的细节是缺乏生命力的,艺术创造追求具有特点的细节,而且是具有创新表达方式的有特点的细节。 细节的有特点、有意味,虽然不能代表作品整体的成功,但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在细节上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智慧和感受力。 二、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细节的超越性)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摘要:余华是一位前后时期风格有很大变化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突破传统模式,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创作方面推陈出新,无论是最初的创作思想、创作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有独特风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先锋;转变;思考;美学;形式 余华是众多先锋派小说家当中创作风格较为独特的一位作家,在他的小说中,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被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展示出对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迷惑、思考、怀疑,呈现出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怪圈,组成一幕幕人生的悲剧。 余华的小说创作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1987年至1990年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段时间余华创作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第二创作阶段是1991年之后,他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代表作品《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等地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他的内心是想要不断超越自我的。无论是自己的创作思想上还是作品内涵方面,他的作品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这使余华在当代作家中像一颗新星脱颖而出,也使文学研究工作者呈现出对其作品态度褒贬不一的态度。 纵观余华的创作风格,首先在选材方面,不能不说暴力美学的体现是余华创作的一个重要风格,这是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式的最终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不恰当的形式会反过来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在创作中用蜂拥而至的暴力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真实,想为读者展示一个不能被重复的世界,所以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他倾听到的是来自世界深处分崩离析的声音,因此他的作品中必将出现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更是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更为悲剧性。

20春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0001参考资料

20春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0001-参考资料 请仔细阅读下面说明再下载: 预览的题目和您自己的作业顺序必须完全相同再下载百!!!! 第1题(单选题)*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___程序。 A、相似联想 B、相近联想 C、相反联想 D、相同联想 参考答案:B 第2题(单选题)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___。 A、把握局部 B、把握整体 C、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D 第3题(单选题)*' 在创作过程中,形式规范的预期作用,具体表现为____。 A、对想象的诱导 B、对想象的规范 C、对想象的限制 D、对想象的制定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题)诗的感觉要摆脱散文的原始感觉,通过____把感觉、感情和智性统一起来,把辩证思维和感觉的变异结合起来。 A、想象 B、观察 C、沉思 D、描绘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题)()是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和作家感情的主要特征在想象的假定性中统一。 A、情感 B、形象 C、形式 D、审美 参考答案:B 第6题(判断题)家的思想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一旦分割就互相冲突。使作品的艺术质量降低。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7题(判断题)在现代新诗中还有一种类似白描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不在形象意蕴的质变,而在于感觉和知觉的量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8题(判断题)*诗人的任务就在于将自我感情特征与概括性的生活特征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很奇特,形成一种独特的假定性结构,创造一种特殊意象符号。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9题(判断题)*'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感情,又从感情到感觉的过程,人类感觉更深一层次的机制是对自身感觉的再感知。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0题(判断题)*'变质,主要指的是,诗歌的描写对象,其外在形态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而其内在涵义却大大变化了。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1题(判断题)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2题(判断题)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感情,又从感情到感觉的过程,人类感觉更深一层次的机制是对自身感觉的再感知。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3题(判断题)*'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4题(判断题)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强调艺术要围绕着生活公转,相当程度地忽视了艺术必须围绕自己的圆心或焦点自转。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5题(判断题)文学形式要成为一种成熟的形式,它的审美规范的多样功能必须占一定的优势。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16题(判断题)法国艺术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艺术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全部,而非某些东西。 A、错误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余华小说创作研究述评 [日期:2010-08-02] 来源:天府新论2003年第3期(总111 期) 作者:黄妍 [字体:大中小] [摘要]余华是一个笔耕不辍,风格多变的当代小说家。综观90年代以来对余华小说的研究,无论是创作思想、主题内涵、叙事风格还是小说其他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0年以来又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关键词]余华;先锋;承继与转变;比较研究 余华是我国8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87年~1990年,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第二阶段: 1991年~1999年,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近年来余华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西、荷、日、韩八种外文传播海外,代表作《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格外强烈的自我挑战和超越意识。无论是在个人的创作思想上还是在作品主题内涵或文体结构上,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使得他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也使其研究呈现出评论者态度褒贬不一,研究视角多元化以及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 早在1991年,莫言发表了有关余华的评论文章《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站在同时代作家的立场上,莫言以深入浅出的笔法谈了他对余华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代表的小说的理解,肯定了余华用哲学上的突破来设计自己的创作方向的做法。这篇作家笔下的作家评论还是切中肯綮的。〔1〕但是真正学术性评论文章是在1996年之后才大量出现的。余华在第一阶段创作的小说,评论者都将其纳入先锋小说的范畴。对这一阶段小说的评价,评论者多从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文学创作论49.5 孙绍振2009年11月第4版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 1、如何理解“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参考知识点:以生活的主要特征统率五官可感细节参看教材P14 2、作家审美心理的动态结构是怎样的? 参考知识点:作家审美心理的动态结构参看教材P37 3、作家的感受力包括哪几个方面? 参考知识点:作家的感受力参看教材P88 二、作品分析(40分) 阅读所提供作品,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可自选一个切入点展开分析。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时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杨花》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飞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即碎。时见蜂儿,仰点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质夫《水龙吟·杨花》参考知识点:变形和白描的相互交织参看教材P311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文学创作论49.5 孙绍振2009年11月第4版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 1、作家的观察力如何实现? 参考知识点:作家的观察力参看教材P49 2、怎样理解输送语言信息的“阈值”? 参考知识点:输送语言信息的阈值参看教材P141 3、怎样理解形象? 参考知识点:形象是感情特征、生活特征、和形式特征的三维一体结构图参看教材P210 二、作品分析(40分) 阅读所提供作品,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可自选一个切入点展开分析。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有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夜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 ——马克思 参考知识点: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参看教材P111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奥鹏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2.《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3.“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4.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6.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 7.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A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声音 B.画面C.形象D.历史 8.“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A )。A.泰纳 B.伊瑟尔C.孔德 D.拉封丹 9.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D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