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平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平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平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平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平移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 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

1. 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 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 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 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二、学习新知

1. 出示例3

(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 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 平移的特点: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P86做一做

四、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教案

《平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熟记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学会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平移变换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平移的探究,培养对图形运动的认知能力,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找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答案: 2.画出下面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答案: 二、新课导入 1.思考:圆形的运动除了轴对称还有什么呢?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 观察上面两幅图,能得到平移的什么性质? 答案:图形平移前后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发生变化。 偶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三、例题讲解 例一: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答案: 例二: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通过平移变换求图形面积。 答案:24 变式练习 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填空。 答案: 2.想一想如何计算下面这个火箭的面积? 解析:将右侧的三角形平移到图形左侧,形成长方形,通过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从而求出火箭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多次连续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这种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位置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为平移。 平移的条件:确定一个平移运动的条件是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五、拓展延伸 1.涂色部分占图形的几分之几? ( ) ( ) ( ) ( ) ( ) ( ) 答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平移教案2

平移教案2 七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 (1) 这引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图5.4-1上一排左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如图⑴;上排中间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十二边形,四周对称着4个等边三角形,如图⑵;上排右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六边形,内接六角星,如图(3);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 (1) ⑵(3) (2) 根据上述的特点,这五幅美丽的图案可以根据上述的分析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要求绘制出整个图案。 教师将12张事先准备好的图(1)的图片(涂好颜色、并有序重叠在一起);然后从上而下抽取一张图片陆续移动,最终形成如图5.4-1上排左图图案,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再次体会到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图案合而成,同时教师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 二、进一步认识平移,探究枰移的基本性质 1?学生描图操作. (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课本图5.4-2的 雪人?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教学 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难点: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距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和三角形图片等。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玩一玩——感知平移与旋转运动现象 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到游乐场里去看看吧! 同学们请看屏幕,游乐场里真热闹。这里有摩天轮、小火车、转椅、热气球、缆车、小风车。你能在观察的过程中比划出它们运动时的样子吗? (二)分一分——引出平移与旋转。 (同时出示6个画面)刚才我们观察了6种物体的运动,并且用手势比划出了它们运动时的样子,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时样子的不同,也就是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分类吗?先自己思考一下。 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 看来大家的意见比较统一,把它们分为了两类:像上面这种小火车、热气球、缆车运动方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吗?另一类呢? 数学家们把上面这种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而像下面这种运动方式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教案

5.4平移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经历欣赏、观察、分析图形等过程,提高分析、归纳、表达和抽象概括等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学习目标 1、经历欣赏、观察、分析图形的过程,理解平移的概念,探索平移的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平移后图形的画法; 3、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在欣赏和操作中获得数学美的熏陶. 3.学习重点 1、 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4.学习难点 平移的作图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 阅读教材P29-30,理解什么是平移、平移的性质及生活中的例子,平移作图 2.预习自测 1.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 【解析】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相等。 2.如图所示,平移△ABC 可得到△DEF,如果∠A=50°,∠C=60°,那么∠E=?____度,∠EDF=______度,∠F=______度, ∠ DOB=______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C 平移到△DEF,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BC 与△ADF 形状相同,找到对应角,即可求出度数.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60F ∠=C ∠; ?=50EDF ∠=A ∠,?=70∠C -∠A -180=B ∠=E ∠∵DF ∥AC , O F E C B A D

∴?=60C ∠=DOB ∠. 答案70 50 60 60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 、平移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阅读与举例:请阅读教科书中第28页,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察思考: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活动一: 作图、观察 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图5.4-2的雪人? 画一画:可以把半透明的纸盖在图5.4-2上,先描出一个雪人,然后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这张纸,再描出第二个、第三个……(为了保证“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半透明纸, 大家应该在雪人帽顶的上方约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也应画一条直线,画图中要始终保持两条直线重合.) 观察:在所画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鼻尖A ,帽顶B,纽扣C 的对应点A′、B′、C′,连接这些对应点,观察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度有什么关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1.除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8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科书第1—2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 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 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课型:新授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 出示挂图:老师在商场购买本子的情境。 二、探索口算方法 1.教学例题。 (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 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买了60本数学本,每20本打成一包) 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打成几包?) 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60÷20= (2)小组合作探究口算方法。 谈话:先自己口算出得数,再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口算后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

提问: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 你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进一步理解算理。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题目的解答补充完整。 完成板书:60÷20=3(包) 答:要打成3包。 2、口算练习(做“想想做做”第l题)。 谈话:下面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一组口算练习(出示) 4÷29÷3 12÷640÷8 40÷2090÷30120÷60400÷80 学生一组一组地算。 (1)生说说第1组和第3组题目的口算方法。 (2)问: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最简便的方法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末尾的0,用乘法口诀计算) 三、探究笔算方法 1、出示课题。 谈话: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口算练习,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整十数)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这种类型的题也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补充课题“和笔算”)你们会算吗?想试一试吗? 2.独立探索60÷20的笔算方法。 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笔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各异的书写方法。 3.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交流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先充分交流,然后板书。使学生明确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是3个一,所以3一定要写在商的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商的十位上。 4.尝试计算并验算96÷20、150÷30。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平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平移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初步向学生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 (1)向学生渗透爱家乡,共建优美家园的思想。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之间的结合协作、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大家特别喜欢的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瞧,他们来了!(课件出示蓝猫和淘气)那么蓝猫要给小 朋友们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蓝猫:这些运动现象你们见过吗?) 提问:(课件分别出示运动中的缆车、轮船、风车、电梯、电风扇动态画面)这是什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引导观察它们运动的线路) 提问:看完这些运动现象,它们运动时的样子一样吗?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时的样子分分类?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把他们分在一起?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把像轮船航行、电梯上下这样从一个位置(贴图)沿着直线运动(贴图)到另一个位置(贴图)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出示课题和板书课件动态演示) 教师:知道了什么叫平移,平移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见,小朋友回忆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现象也是平移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教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和蓝猫、淘气一起去智慧岛研究平移。瞧!这就是智慧岛,我们的船从港口出发了!(课件演示) 提问:我们的船在做什么运动?朝哪个方向平移?那怎样才能知道船平移了多远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格子图)那你们就数一数我们的船从出发向左平移了多少格子。虚线代表到达的位置,实线代表出发的位置。你数的是几格?还有没有不一样的?那到底谁说的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船重合了没有?能不能只数他们中间的格数?5、6、7答对了!我们的船向左平移了7格。 讲述:就在我们到达智慧岛的时候,我们的两位朋友发生了争论,我们听听看到底怎么回事?(蓝猫说:我站在船头,经过的路长一点。淘气说:不对,不对,我停在船尾,我经过的路长一点。)同学们,你们评评理,究竟谁说的对?谁经过的路长一些? 提问:用什么办法就知道谁说的对了?我们请1、2两组数蓝猫,3、4两组数淘气。(课件和学生数的过程同步)你们数的是几格?你们呢?都是7格,他们向左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 提问: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蓝猫和淘气站在船上的其他位置,平移的距离又是谁长一点呢?(课件展示蓝猫和淘气换了一个位置) 任务:我们请1、2两组数淘气,3、4两组数蓝猫。你们数的是几格?你们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移》教案

4.2 平移 1.通过实例了解平移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质;(重点、难点) 3.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重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高铁在笔直的铁轨上向前运行,它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移的概念 【类型一】生活中的平移 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A.摆动的钟摆 B.在笔直的铁路上行驶的火车 C.随风摆动的旗帜 D.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 解析:选项A、C、D中图形的所有点不是按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以不是平移.选项B符合平移的条件,故选B. 方法总结: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注意平移是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图形绕某一点的旋转不是平移. 【类型二】图形平移的判断 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解析:选项A、B、D是由图形通过旋转得到,只有选项C是平移得到的,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同学们容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以致选错. 【类型三】 求平移的距离 如图,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若EF =7cm ,CE =3cm ,求平移的 距离. 解析:平移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线段CF 的长. 解:观察图形可知,平移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线段CF 的长.因为EF =7cm ,CE =3cm ,所以平移的距离为CF =EF -EC =7-3=4(cm). 方法总结:平移既能产生线段相等,又能产生线段平行,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探究点二:平移的性质 (2015·湘潭县期末)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16,BC 的长为8,现将△ABC 沿BC 向右平移 m 个单位到△A ′B ′C ′的位置.若四边形ABB ′A ′的面积为20,求m 的值. 解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ABC 的边BC 上的高;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出BB ′的值,即可求出m 的值. 解:设△ABC 的边BC 上的高为h ,则平行四边形ABB ′A ′的边BB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为16, BC =8,∴12×BC ×h =16,∴12 ×8×h =16,解得h =4.又∵四边形ABB ′A ′的面积为20,∴BB ′×4=20,∴BB ′=20÷4=5,∴m =BB ′=5,即m 的值是5. 方法总结:(1)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2)此题还考查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求法,要熟练掌握. 探究点三:平移的作图 将图中的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6格. 解析:分别作出点A 、B 、C 三点向右平移6格后的对应点A ′、B ′、C ′,再顺次连接即可. 解:如图所示.

2020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2020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volume 7 teaching plan

2020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数的认识(一)、小数、三步运算和应用、统计表和条形图。 (一)数和运算的教学 1、分数的认识;2、小数;3、混合运算; (二)统计图表的教学 (三)数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计算式题,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XXX创意设计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平移》教案

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教材第1、第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 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3.在探索图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能判断图形的平移。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抽屉的推拉运动,电梯的升降运动、火车前行运动) 生:都是沿着直线移动。 师:像这样沿着直线移动的现象,我们称为平移。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图形的平移。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平移”,为新知识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题) 生: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平移运动。 师: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但是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师:先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在数小船图向右平移几格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小船图上的一条线段。如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在数小船图向右平移几格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小船图上的一个点。如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师: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先数一数,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汇报交流,明确: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 2.教学“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页,看“试一试”,你能试着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画图结果,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给予画图正确的学生以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平移现象的基础上,学习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了平移现象,学会了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教学设计

《平移》 从《课程标准》看,图形的变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和相似.通过图形变换,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发现图形的不变性,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教材在不同阶段安排了图形变换的内容.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中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 教材将“平移”安排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最后一节,一方面是考虑将其作为平行线的一个应用,另一方面是考虑引入平移变换,可以尽早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尝试利用平移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平移的内容,教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在本章主要探讨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在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在第19章“四边形”中,将对平移的性质作理论推导,在第23章“旋转”中,将综合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本章只要求学生对平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特殊图形的共同特点,并能根据这个特点绘制图形; 2.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直觉思维。 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等过程,总结平移的基本特征,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观察一组运动现象(课件动态演示),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运动特征. (1)竹排在江中沿一直线移动; (2)一只鸟从右下角分别沿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斜向上的方向运动. 由此引入课题,并板书.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归纳出平移的定义,教师进行引导、规范,用课件展示出平移的定义,教师将定义的要点板书,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1.下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中,哪些是在平移?(动态图片)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思考,给出答案。 说一说: 请举出现实生活中平移的一些例子. 再用课件展示一些例子,如缆车、升降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平移和旋转图形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1课时平移和旋转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P80~8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模拟示范以及观察图片,加深学生对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移和旋转。数出平面图形平移和的格数,以及画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飞机、溜溜球、各一个;师生都准备一个圆盘、一个指针,学生准备“动手做”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出示美丽的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移 1.出示例1图 (1)依次出示3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和国旗的运动)。 提问:你感觉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沿着直线的运动。 指出:像图中火车车厢电梯国旗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 (板书:平移) 举例: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二)认识旋转。 1、出示例2图 提问:你能看出图中表示的是哪些物体的运动吗? 引导: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做的是怎样的运动呢?你能用手势表示这些运动吗?清小朋友来说一说,并且表示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交流并表示运动方式。 提问:你知道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吗?这几个物体运动时,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固定在那里而没有移动到另一处呢,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围绕一点转动。 指出:像图中电风扇叶片、螺旋桨、钟面指针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课题位置板书:旋转)旋转的特点是绕着一点转动。 (板书: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追问:电风扇叶片绕着哪一点转动?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呢? 举例:小朋友还在哪里见到过旋转现象? 2、学生“试一试”。 (1)做转盘出示“试一试”中的转盘,让学生用事先先准备的转盘面和指针,照样子做一个转盘。 提问:你是怎样做成这个转盘的?圆面中心为什么用一个掀钮固定? (2)动手旋转 引导:请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做一做:把指针从指向A点旋转到指向B点,再把指针旋转到指向C点或者指向D点。 提问:刚才指针是什么运动?是绕着哪一点转动的?请小朋友再把指针从指着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周回到A点。 还可以怎样旋转一周回到A点?请大家做一做。(学生逆时针旋转) 追问:怎样的运动是旋转? (三)比较 引导:请大家用手势表示平移,再用手势表示旋转。 比较一下平移和旋转,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小结:我们刚才研究了物体的运动,认识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这就是平移和旋转。沿着直线移动的运动,是平移,绕着一点转动的运动是旋转。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把通过平移能和绿色树叶重合的图上颜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感知正数与负数,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负数;知道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天气预报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现在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1)、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2)、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而是分界点;(3)、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4)、-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温度;(5)、城市的温度与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关……2、分类:大屏幕上这些表示温度的数,每个小组桌面上的信封里也都有一套。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些数分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讲述:第一类,像5,13,20,32,…都是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13,+20,+32;第二类,像-2,-,-20,…都是负数;0该归哪一类?你有什么问题?板书:负数分界点正数5、13、+20、+32……-2、-、-20…… 0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小数,读一读:+7.6,-3.4,你们说该归哪一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负数”。(板书课题)3、谁知道正负数是哪个国家的人们最早使用的?我们来听听小博士是怎么说的:(放录音)二、联系图示,感受负数。好,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温度这样的现象,下面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还有哪些量需要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呢?小组汇报,配合实物演示,如存折等。随机出示书中习题:1、世界上最高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为()米。对于这道题,你有什么疑问?你知道“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高”和“低”是相对的,说明正负数也是……?谁还会说?非常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

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件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最新浙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下《1.5 图形的平移》word教案 (1)

1.5 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理解平移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能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会灵活运用平移变换思想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体验平移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平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平移变换性质的理解掌握,并应用于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难点:对平移变换概念的理性认识,对概念特征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打投影)观察图中缆车、超市电梯上的顾客、传送带上的箱子的运动,公园中小火车、旋转木马等游乐项目的运动,经人以平行移动感觉,由这一平行移动现象导入课题:平移变换. (板书)课题:平移变换 二、合作探究获取结论 1、动手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实验:一人把书本(或文具盒)以一定斜度固定,另一人把一块三角板放在斜板上,让其自然下滑,观察其滑动过程;然后换一直尺或其他可滑动的物品再试一次. 2、议一议 三角板在下滑过程中各顶点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如何变化? 结论:各顶点向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距离相等. (投影)概念: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沿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相等的距离,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平移变换(平移) 提问:平移变换的两个重要条件是什么? 平移变换的两个要素:确定运动方向——定方向 确定运动距离——定距离 3、议一议 三角板下滑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方向如何变化?对应边有何特征? (教师可组织学生再作试验一次,要求学生加强实验时的团结、合作精神) 结论:三角板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其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投影)平移变换的性质: (1)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 (2)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 平移和旋转 冀教版

第三单元一图形的运动(一)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平移和旋转 一二旧知链接 让学生模仿火车车厢和国旗的运动? 二二新知速递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属于什么运动? 1.看图填一填? (1)小汽车向(一一)平移(一一)格? (2)小船向(一一)平移了(一一)格? (3)小飞机向(一一)平移了(一一)格? 2.观察下图?判断从前面到后面每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上 平移 或 旋转 ? 3.下列图形中?(一一)是①通过旋转后得到的?

基础训练 1.连一连? 推拉门的运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风轮的运动 打气筒打气平移传送带的运动 车轮的运动旋转火车的运动一 碟片在唱片机里的运动时针在钟面上的运动 2.判断? (1)正常行走的时钟?属于旋转现象?(一一) (2)推拉窗户属于平移现象?(一一) (3)转呼啦圏属于平移运动?(一一) (4)举重属于平移运动?(一一) (5)火箭发射属于旋转运动?(一一)3.看图填一填? (1)长方形向(一一)平移了(一一)格? (2)六边形向(一一)平移了(一一)格? (3)五角星向(一一)平移了(一一)格? 拓展提高 1.按要求操作? (1)把图中长方形向上平移2格? (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左平移5格?

第三单元一图形的运动(一) 2.下面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在括号里画 ? ?是旋转的画 〇 ? (一一) 一一一 一 (一一) 一一一 一 (一一) 一一一 一 (一一) 3.下面现象?(一一)是平移?(一一)是旋转?A.拉开抽屉B.打开煤气灶 C.小丽在做侧手翻D.小狗在草地上跑 发散思维 1.接着往下画 ? ?答案 ?一一 一 2.举例说明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1-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3× ×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块) 方法2:×3=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 + = = =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3=和 + + =×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 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小学三年级数学旋转与平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微格课教案(西师版) 《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判断、举例等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 2、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 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 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学具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可以动的图片,你们想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1.情景观察,初步感知. 观察老师给的8张可以动的图片(小汽车.红旗.飞碟.缆车.纸风车.小火车.风车.风扇)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注意在看图片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边看边用手比划一下. 2.合理分类,再次感知 (1).老师引导给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分类. 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请同学们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把这些物体分成两类.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 (3)分小组汇报怎样分类的以及分类的理由 学生1:我把小汽车.红旗.缆车.小火车分成一类,把风车.飞碟.电扇.纸风车分成一类. 学生2:因为小汽车.红旗.缆车.小火车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直的,而风车.飞碟.电扇.纸风车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在不停的转圈. (4)认识什么叫旋转?什么叫平移?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5.4 平移 教学目标 1、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特殊图案的共同特点,并能根据这个特点绘制图形 2、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 3、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平移的概念及基本性质以及绘制图形. 难点: 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展示画面: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大厦里的电梯

在工厂,产品整齐地在传送带上沿着生产线从一个生产工位流向另一个生产工位。 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物体沿着一定的方向直线移动了一段距离。 设计意图:图案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案的移动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是大量存在的,只不过学生没有有心注意,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激起学生主动回忆与联想。 二、探究新知 仔细观察下列美丽的图案,回答问题: (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下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么绘制的? 设计意图: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再次体会到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图案合并而成, 同时教师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 (1)如何在几何画板中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 如下图所示的小雪人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动手操作来为进一步探索平移的性质作好铺垫,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图形平移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抽象出平移概念做了准备.这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探究平移的定义与特征。 屏幕显示相邻的两个雪人. 问题: ①雪人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②雪人的鼻尖B是怎样运动的?它运动到了什么位置?帽顶呢?指出:如A与A’,B与B’, C 与C’称为对应点. ③ 连接几组对应点,观察得到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④ 再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它们是否仍有前面的关系? 归纳: ①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 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 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定义: 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特征:(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1)的讨论抽象出平移前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问题(2)让学生认识到图形整体移动后,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作了相应的移动;问题(3)使学生得出结论: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问题(4)旨在让学生更加相信自己发现的结论的正确地性. 这里的四个问题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测量功能度

小学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平移和旋转》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an and Rotat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使学生体会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物体本身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感受物体平移、旋转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物体平移、旋转的特点。 能够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老师带来两样玩具,汽车和风车 1、谁会玩?指名演示其他同学观察运动方式 2、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像小汽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刚才我们在玩具中找到了平移和旋转现象,下面老师带你们到游乐场去看一看,找一找。 出示课间:游乐场图片 2、图上都有哪些游乐项目?指名说 它们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指说 3、除了游乐园和我们的玩具世界中有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平移和旋转现象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升国旗、拉抽屉、滚筒 判断一下 4、除了这些,请你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吗? 指名说举例(风扇、跳绳、飞机、钟表、呼拉圈……) 5、请你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想,怎样的运动就是平移?怎样的 运动就是旋转? 谁能做一个动作,用以无声的语言告诉大家。指做全体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