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黎和会的影响有哪些

巴黎和会的影响有哪些

巴黎和会的影响有哪些
巴黎和会的影响有哪些

巴黎和会的影响有哪些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巴黎和会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巴黎和会的影响有哪些呢?虽然巴黎和会只是一场战胜国分赃的会议,但巴黎和会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巴黎和会过后,各国列强暂时对欧洲的一些地方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没有之前的剑拔弩张。之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成为了国际地区新秩序,但实质上其实就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安排的国际体系。

巴黎和会在协调一战参战战胜国家之间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强权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比如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处理民族关系,实际上都是为了维护战胜国的利益,无论战胜国与战败国,还是在战胜国之间,还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之间,他们之间的矛盾仍然未彻底解决,但是却埋下了战争的种子,陆军的福熙元帅在听到和会签订的和约内容后,就这样评价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值得注意的是,元帅的预言惊人的准确,因为德国正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在20年后的1939年。

所以说,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条约,以及对德国进行的宰割,这严重的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怀,二十年的和平只是暂时的和

平。于是,德国人民的民族主义异常的高涨。因果和法国其实也觉得当初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下手太重了,所以有些放任德国,使得后来的绥靖主义盛行。

巴黎和会的目的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什么呢?巴黎和会其实就是战胜国想要瓜分势力范围,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

在巴黎和会上,巴黎和会三巨头就各自的利益问题讨论了很久,终于有了结果,英国得到了国际联盟所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下拥有1000万人口的领土,法国得到750万人口的地区,包括阿尔萨斯、洛林、萨尔,而日本也得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就连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也得以通过,美国的商品与资本可以进入这些地区,实行机会均沾。因此,自爱这个结果中看上去还是利益比较均等的,但是这个结果却对德国进行的狠狠地宰割,这严重的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愫,埋下了德国人民复仇的种子,二十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月而至。

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其实建立凡尔赛体系就是想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完成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成果巩固下来,组织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和颠覆破坏活动。

巴黎和会的时间巴黎和会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19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一场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与会的都是一些一战中的协约国。

1919年1~4月,英、法、美、日、意就制定对德和约问题进行讨论,大国间勾心斗角,争论激烈。战后德国的西部边界、萨尔区归属、德国赔偿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处理等问题均因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分赃中各有图谋而成为和会中的难题。5月7日,将对德和约最后草案文本交给德国政府代表。德国曾几次对草案一些内容提出异议,但英、法等战胜国只对和约草案略做细微的改正。

6月28日,与会国家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德国外长穆勒等代表德国签字。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但是这时候的日本代表,竟然要求和会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不仅如此,英国和法国竟然支持这个提议。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警惕态度,并表示支持中国主张。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迫使美国最后放弃了对中国的支持。

但是中国代表要签字的时候,国内五四运动爆发,在这种时刻,中国代表团不得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力争获得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向西方国家说不。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习目标: 1、知道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内容 2、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分赃性 3、通过两次会议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和侵犯,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学习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教材上标出并记住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参加国,《凡尔赛和约》及《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总结归纳出两次会议分别是如何侵犯中国主权的。 3、结合两次会议的召开,能概括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过程及影响。 二、合作探究 1、既操纵巴黎和会,又在华盛顿会议起主要作用的帝国主义国家是是谁? 2、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事件?为什么说《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 3、你怎么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赃性的? 三、拓展延伸 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任人宰割,华盛顿会议参订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实质上却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对此你有何感想? 四、巩固训练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①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②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③均有损中国的主权 ④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而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是 。 3、材料一: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和约,规定德国的殖民地……瓜分……。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 回答:(1)材料一中的和约是什么和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署?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1918年八月,德国代表被带到法国元帅福旭的办公室。福旭接见他们时非常的傲慢无礼。对德国代表主动伸过来的手,装作没看见,问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他心里很清楚,德国代表团是来求和的,他故意讽刺德国代表说:“协约国方面很乐意打下去。”德国代表无奈,只得承认,无力再战,需要由法方提出停战条件。法国方面开始狮子大张口:条款一、要求德国要在十五天内从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等国的占领区撤退,并放弃法国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地区是矿场区,以前普法战争时期,法国战败曾被德国夺取。)条款二、德国向协约国方面交出500门重炮和野战炮、30000挺机枪、2000架飞机、6艘主力舰、8艘重型巡洋舰、10艘巡洋舰、300艘潜艇、5000台机车和5000辆完好无埙的汽车。条款三、由协和国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占领国的给养由德国负担。 这些停战协定实际上是限令德国马上投降,福旭强调德国代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出答复。如此苛刻的条款简直是把整个德国逼上绝路。德国代表团无奈,只好把这些条款报往柏林最高统帅部的人,收益代表团继续讨价还价,于是在协和国方面做出了些小让步之后,达成协议。 达成协议以后,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开始商量对德和约会议。会议地点定在巴黎,名义上是为了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则是战胜国之间的一场分赃盛宴。

1918年1月18日,会议在凡尔赛的镜厅展开,法国在这里召开回忆是有自己的目的——第一:是像个代表国炫耀文明。第二:是为了报复德国。(还是上一次普法战争法国被普鲁士击败,普王在这里加冕,改称德意志国王,然后就在这里缔结条约——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现在法国又要把他们要回来。)参加和会的一共27个国家,但是和会却被5强(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控制,甚至会议的成员国之间都被分为三六九等。(一等是享有整体利益的国家,他们有权出席一切会议;二等是有局部利益的国家,比例是巴西、中国、希腊等多数国家;三等是与德奥等国断交的国家,这些国家只有在讨论问题直接涉及他们时,才能派出代表;最低等,中立国和未独立的国家,只有5强邀请他们时才能出席。其次,各国代表数量也是不平等的。5强各有5名代表,二等国家各有3名代表,三等国家只有2名代表,其他不入流国家,只有1名代表。而且在会议的议事规则方面完全是按照强权政治形式。)最高会议由5强的首脑和外长组成,一切重大问题都由5强决定。(当然了,日本和意大利综合实力与美英法相比,逊色不少,所以被赶出。)5强都是各怀鬼胎的,全都是趁着巴黎和会这个机会想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为了争夺利益,他们之间争吵不休,在台前幕后激烈地争斗着。 和会第一天,法国总统,利用致开幕词的机会,发表了长篇演说,他讽刺德国生于不义,必将死于耻辱。(这话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讲要尊重对手,一个不尊重对手的人,而且还在他失败后,落井下石,对他横加侮辱,难道就不担心,他以后强大起来报复自己?)法国总

巴黎地铁

On ne peut pas parler de Paris snas parler du métro de Paris ; on ne peut non plus visiter Paris sans prendre le métro de Paris. Le métro de Paris est déjàdevenu aujourd’hui un vrai site de la capitale fran?aise. Différent des autres, je veux écrire quelque chose du métro même si la majorité de mes copains choisissent d’écrire certain arrondissement de France. Mais je sais bien que je connais peu de choses du métro de Paris. Faire un article racontant le métro de Paris, c’est pas facile pour moi. J’ai me référé beaucoup de choses sur l’Internet. J’ai cherché dans le Bai Du, dans le Googl, bien qu’il y ait beaucoup de choses encorrélation avec mon sujet, mais malheureusement ils sont trop professionnelles pour moi et je ne peut pas les traduire bien. Dans notre bibliothèque, il y a peu de document de référence, même il y a peu de livre de fran?ais ! A cause de mon mouvais niveau et le temps limité, il y a s?rement des fautes et des trous. Je souhaite que cher monsieur Yang puisse m’excuser !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 一、填空 1.《向导》的首任主编是蔡和森。 2.《中国青年》的首任主编是恽代英。 3.新华通讯社的前身叫红色中华通讯社。 4.巴黎和会中唯一的中国记者是胡政之。 5.“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周刊。6.外国人在我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7.人类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是口头传播。 8.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是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新到新闻》。 9. 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哈瓦斯社于1835 年创建于法国。10.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9月3日创办的《太阳报》。11.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2.《国闻报》是严复创办的报纸。 1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先驱》。14.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5.《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16.邓小平主编过的军队报纸是《红星》。 1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主办的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华日报》。18.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是《费加罗报》。 19.第一张便士报是《纽约太阳报》。 20.雇佣马克思为驻伦敦通讯员的美国报纸是《论坛报》。 二、判断 1.我国最早的民间报纸出现于宋朝。(√) 2.我国汉代就有了邸报。(X ) 3.姚公鹤的《上海新闻史》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史专著。( X ) 4.《大清报律》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 5.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张日报是《新华日报》。(X )190 6. 清代的新闻法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成熟、最完善的。(√) 7. 明代的邸报从不允许出现批评皇帝的内容,也绝不可能出现。(√)? 8. 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是《上海新报》。(√) 9.在刚创办的时候,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报是同一家机构。(√) 10. 16世纪是世界新闻事业的“创世纪”。(X ) 三、名词解释 1.唐进奏院状报 唐代中期,在封建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是一种和宋朝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

巴黎和会与北洋政府的外交成就

巴黎和会与北洋政府的外交成就 来源:凤凰网历史作者:马钟鸰 “五四运动”的对立面:“卖国”的北洋政府 一说起五四运动,人们立刻就会想到那个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年代,并且很快联想到五四运动的起因——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即中国代表团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如此丧权辱国的消息传回国后,立刻被国人视之为国耻,当即便引发了学生们的抗议游行。五四运动的性质无疑是爱国运动,期间提出的著名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了人奋发图强的爱国热忱。既然五四运动被人们视为由学生发起,由工人扩大的爱国反帝运动,那么它自然就有斗争的“对立面”;在我们的教课书中,这个“对立面”非常清楚,即“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所涉及的“争国权和惩国贼”。我们所学的历史课程告诉我们:“争国权”无疑意指“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惩国贼”往小了说是指因秉承北洋政府意志与日本交换“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使“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的驻日公使章宗祥,以及参与对日借款事宜而被学生们烧了自家私宅的“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往大了说,则是指躲在这些小“卖国贼”们的北洋政府。”——背后操纵全局,想要把山东的权益出卖给日本的大“卖国贼我们的教科书还告诉我们,正是由于广大学生、工人的爱国举动,使得软弱无能的“卖国”北洋政府倍感压力,最后迫于来自国内的各方压力,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随着近年来一些涉及巴黎和会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播出,又浮光掠影地给人们展示了有别于教科书或者说我们传统印象的巴黎和会以及和会上中国政府的比如巴黎和会之前中国从民间到政府对和会上中国外交必然取得重大外交努力。. 突破的巨大期望与信心,以及巴黎和会上以顾维钧为代表人物的中国代表团成员面对列强,与日本据理力争的史实,还有章宗祥、曹汝霖等“卖国贼”面对日本人……和爱国学生,两头受气、委屈求全的细节描写当看完了这些区别于教科书的历史场景再现的人们立刻产生了许多疑问:对于中国来,说巴黎和会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之后,中国得到了什么,又为此失去了什么,如传统说法一样,如此行事的结果真的一场外交胜利?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突出表现仅仅是爱国的外交官员们在全国民众的支持之后进行的个人的外交努力?那个被后世之人视为对外软弱,对内强硬的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期间又做了什么,它真的是“卖国”政府?巴黎和会上中国除拒绝签约之外,是否还取得了什么实质上的外交成就?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简单的常识:任何外交活动都是依据当事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展开的,而外交政策的制定又是政府的工作。这就是说北洋政府所制定的外交政策指导着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外交活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种种表现始终秉承着北洋政府的意志。那么,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政策又是什么,它是如何指导代表

巴黎和会上的六位风云人物

巴黎和会上的六位风云人物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缔结和约的分赃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与会的各国代表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各类工作人员1万多人,中国是战胜国,也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驻美公使顾维钧等5名“全权代表”参加。和会涌现了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奥兰多、牧野、顾维钧等六位风云人物,其中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成了和会的主宰,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 老虎克里孟梭(1841—1929)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两度出 任总理。他的政治手腕狠毒,发言咄咄逼人,富有煽动性,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在 和会上被推举为大会主席,为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他竭力主张肢解德国,要求德国偿付巨额赔款。当其它国家提出异议时,他不是拍案反对,就是以退出会场相威胁,使会议多次陷入停顿和僵局。但是法国的实力有限,“老虎”也不得不向自己的盟国作出一些让步。 狐狸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自由党领袖,第一流的资产阶级 政客,曾任首相。因其老谋深算、精明干练、语言犀利而荣膺“狐狸”之外号,列宁称他是“愚民部专家”。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30年从政经验,在和会上任副主席。这位机灵、矮小的威尔士人实在令人难以捉摸,他为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玩弄各种手段,使英国的企图基本得逞。他还伙同法、美、日等国,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百灵鸟威尔逊(1856-1924)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 民主党人,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小时候他被认为是一个迟钝的初学者,9岁时还不识字,且难于掌握基本算法。但17岁以后通过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总统。他本人也因博学多才,善于辞令而享有“百灵 鸟”之称。1918年1月,大战即将结束前,他就提出“十四点”和 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他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做法,亲自跑到巴黎参加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他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讲求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研究综述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09级赵雪 200902120222 摘要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北京政府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规定的任务有四项。结果,除了第四点得到较好的解决外,前二项更重要的内容都未能如愿。坦白的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本文就旨在综述一下造成这一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原因及影响 一、关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一)、期望过高导致议案过分理想化。 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获悉将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起初所有的人都保持着相对清醒的头脑,所持的态度还是比较冷静的。然而,至巴黎和会召开时,国人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思潮与中国代表团的心态不断演变,中国政府与中国代表团对和会上的行动纲领一再进行修改,所提出的议案越来越理想化,要求也在逐次提升,偏离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其议案的可行性也一再降低。 李玉在《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认为,中国人民上上下下对这次议会期望过高,以致产生幻想。 (二)、中国代表团“联美制日”的失策 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鉴于美日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联美制日”的方针。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利用美日之间的矛盾以收回山东的权益以及其他的一些利益。但是,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的实质缺乏清醒的认识。国际争端冲突激烈时,强国一旦达成妥协意见,所牺牲的必然是弱国的正当权利。美国是不可能因为中国与日本撕破脸皮的。因此,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美国身上,就已注定了“联美制日”方针的必然失败。 杨璇在《中国代表团缘何在巴黎和会上拒签》中认为,美国因素不可忽视。 (三)、中国代表团内部缺乏统一认识 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提到,顾维钧在回忆录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中国代表团的内耗,这一矛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代表团的凝聚力。内耗最初的动因来自代表团内部的名次排位,具体表现为顾维钧、王正廷之间的矛盾,实际是政治见解不同,中国代表团的内耗是国内政治矛盾的产物。

胡政之对“巴黎和会”的报道特点

胡政之对“巴黎和会”的报道特点 本文发表于《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5期。最初文稿是2009届新闻班陆瑶同学的课堂作业。4年前她还是大一的学生,那次学生做的作业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到图书馆翻阅旧报刊,拿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10多个小组呈交来的论文让我很感动。 陆瑶的作业有2万多字,其中很大部分是胡政之先生在大公报上发表的所有关于巴黎和会的报道,全是她到图书馆一点点抄下来的。我为这样的精神而感动。当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我跟她说,我指导她修改发表。几经修改,论文蒙《新闻与写作》杂志编辑采用,心里非常感谢!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胡政之先生诞辰120周年,仅以此为作为纪念。 王润泽陆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由于段祺瑞政府力排众议对德宣战,此时中国成为战胜国。1919年初,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召开,国人目力集中于此,希望中国能在世界政治外交中一扫过去受人欺辱的历史,收回战前被德国侵占的山东。在这政要无数、记者云集,更关系到中国前途的会议中,中国却只派出了一名职业记者,就是《大公报》主笔胡政之[1]。在巴黎和会的 3 个月中,胡政之聆听到中国代表顾维均的慷慨陈词,也目睹了西方列强的秘密外交,最终他看到,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之后第一次昂着头,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使青岛没能归属日本。作为第一位出国采访国际会议的记者,他亲临现场,于会场内外积极采访,共向国内发回专电14篇、通讯4篇,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会议系列报道。这些第一手的新闻报道,为中国读者关注“巴黎和会”,提供了独特的“中国视角”,处在我国国际报道意识尚未开化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我们对这些报道进行详细的量化分析后,发现有以下特点: 1、中国视角、民族立场: 胡政之对和会的这次系列报道,最突出的成就便在于站在民国的立场上,向公众提供了一个透视国际问题的“中国视角”。“巴黎和会”的本质是一战后对世界霸权的重新分割,在这样的一个风起云涌的国际舞台上,哪些是值得报道的“大事”?胡政之的标准是——攸关中国民族利益的事,在当时就是指“山东问题”,这就是“中国视角”。而这一点,正是当时国际通讯社无法提供给中国的媒体和公众的。 我们不妨做这样的一个对比分析: 以篇为单元,在《大公报》刊载的14篇“巴黎专电”中:只有4月18日和6月10日,没有提及与“山东问题”有关的进展,而是分别介绍了即将对战败国德国做出的处理以及各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受访人/唐启华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洋政府在一战爆发后就开始筹备巴黎和会 新浪历史:今年是一战一百周年,国人对一战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巴黎和会,在过去的观念中,我们一提到巴黎和会就会想起山东问题,事实上在当时的外交中是先有山东问题才有筹备和会和参战的问题,您能谈谈袁世凯时期的中国对于巴黎和会的筹备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吗? 唐启华:说先有山东问题才有参加和会问题,是因为今年是一战百年,100年前的1914年8月份欧战全面开打,中国是在一百年前的8月6号宣布中立的,日本在8月23号对德宣战出兵山东,进攻德国的租借地胶州湾,并占领了胶济铁路沿线,对中国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国际法》上中国是中立国,但是中国并没有执行中立国的义务,未能用武装来阻止日本的借道进攻,所以中国在《国际法》上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所以将来要解决山东问题、胶州湾问题、胶济铁路问题,必须要能够参与战后的和会,才有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说先有山东问题才有参与和会的问题。 袁世凯政府在这段期间,组织了一个保和会准备会的特别会议,专门来讨论跟山东有关的各式各样的国际法问题,这个会议一个礼拜或者两个礼拜开一次,由它的会议记录看,讨论的非常详细,在我的书里面第一章的部分讲了很多保和会筹备会的工作。甚至于在1915年,中国还派了两个人到欧洲去筹备会议,如果和会召开的话可设法直接参加,并联络各国的国际法专家讨论中国如何能够参加和会的问题,一个是刘式训,一个是夏诒霆,所以袁世凯政府时期对和会的筹备可说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 新浪历史: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由黎元洪担任总统,段祺瑞担任总理,当时府院对于中国是否应该参战存在一定的分歧,你能够从当时的内政和外交层面讲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举行的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参加的有英﹑法﹑美﹑日﹑义等二十七国,苏俄未参加。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和约﹑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的王正廷等。 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项权利等要求。但会议被英﹑美﹑法等国所操纵,不在乎中国的合理要求,只将山东问题列入会议讨论。和会最后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其主要内容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如何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该约第156﹑157﹑158条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全部权益“让与日本”,从而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成为发生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操纵下进行 1)大国会议,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1919年 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2)和平预备会议,即27国全体会议,和会期间仅开过6次,止于形式。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有何联系

[键入文字]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有何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 年1 月,英、美、法、日、意等27 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 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对德宣战,也算是战胜国之一,因 而也派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代表团6 人出席了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年轻的中国代 表、著名的外交官顾维均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作了强硬发言,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 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 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要求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 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当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 子,对于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期望巴黎和会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由于美、英、法和日本相互勾结,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帝国主 义根本不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无视中国的主权和作为战胜国的权利,竟无理地 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至于日本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二十一条”,又借口不在会议的讨论范围之内而置之不理。 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山东的权利,反被日本帝国主义将它在山东侵略的权益用《凡尔 赛和约》规定了下来。顾维钧不惧日美英法勾结欺侮弱国的淫威,为维护中国山东权 益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怒斥列强,拒签和约。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 面目,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无理决定,极大地震怒了中国人民,也打破了中国人 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1919 年5 月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吹响了反帝爱国的战斗号角,“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吼声传遍全国。 6 月3 日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声势,以政治大罢工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狠很地教训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 1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一.三条基本线索: 1.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西方) 2.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东方) 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三世界兴起(中间地带) 二.世界两大主要矛盾: 1.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西方与东方) 2.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西方国家之间) 三.阶段划分 1917 1929 1945 1992 西方:资本主义调整(战—————和—————战)‖两极格局(冷战时期)多极化东方:苏联革命主义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的蓬勃发展 苏联的兴衰 苏联历史的阶段划分 1、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1917.2 1917.11 2、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1921____1927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27 1937 4、备战和卫国战争时期19371945 5、经济恢复和两极对峙1946 1955 6、苏美争霸50末80末 7、苏联解体、俄国时期1992 现在 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2 1917.11 1、二月革命: 性质:新民主义革命(对象、领导) 2、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革命对象——反沙皇专制转变为反资产阶级(《四月提纲》类似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方法——和平方式转变成为武装起义(七月事件) 3、十月革命: 原因:进入帝国主义、矛盾尖锐、无产阶级成熟、一战。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措施:(完全正确) 政治:改造旧的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苏维埃国家制度(巴黎公社的经验)。 经济:大工业国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土地农民私有; 外交:《布雷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建立共产国际(特点:高度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 意义:世界现代史开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___1921 1927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核心是巩固政权) (1)、原因: 背景:内忧外患,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形势严峻。

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 摘要: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中国自古以来主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外交工作所取得的部分成就,回顾历史吸取教训,更好的展望未来。 摘要:外交政策外交成就 外交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互派使节、进行谈判、会谈等。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国家形势(内外)、国家性质(国体)、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政治、经济等)等都是影响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从古至今我国的外交有和平到反抗外来侵略,到后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和平发展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这是由于各个时期中国的国家利益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家力量的强弱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由弱到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整个过程。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汗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通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基础,后来,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开通“丝绸之路”。唐朝鉴真东渡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鉴真东渡,对促进中日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玄奘西行的传奇经历,不仅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还为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元朝的马可波罗来华,更是促进了亚欧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成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明朝政治、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强盛的反映和标志。郑和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就是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使中国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另外,以郑和下西洋为契机,更多的中国人来到南洋,为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后来的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外交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自古以来的外交政策都是以和平友好为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在古代,我国在唐宋时期外交更加频繁到了清朝我国却选择闭关锁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对外政策影响外交。和平发展有利于开放,开放促进发展。 随着闭关锁国的进行,我国的经济科技都急剧下滑,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从此打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的近百年中,中国外交备受侮辱,签订了一些列的不平等条约,甚至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的,却签下了《凡赛尔合约》这种不平等条约。充分印证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弱国无外交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国家

外交辞令 巴黎和会上的发言

巴黎和会上的发言 顾维钧顾维钧说,他非常高兴有机会代表中国把中国山东问题提交大会。他刚才很有兴趣地听取代表几百万人民的英联邦自治领的发言人谈话。而代表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及四亿中国人说话,这一事实是他感到责任格外重大。 中国代表团要求和会归还胶州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德国在大战前所占有的其他一切权利。为了不占用十人会太多时间,他愿意只讨论某些大的原则性问题。至于技术性的细节问题,他在提交大会的备忘录里将有全面的阐述。 该租借地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是山东的一部分,该省有3600万常住居民,其在种族、语言和宗教上都属于中华民族。毫无疑问,大家对德国山东租借地的历史不会陌生。该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强行夺取的。之前德国舰队占据了山东沿海,其登陆士兵深入到中国内地。德国以勒索胶州租借地作为其撤兵的条件。那次出兵的借口是德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乡村意外杀害,这起事件完全超出中国政府控制能力之外。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山东主权的归还。中国代表团将认为此举符合正义的和平要求。反之,如果大会另眼相看,并把山东主权交给任何其他一个强国,在中国代表团看来,那将是错上加错。 胶州和胶济铁路所在地的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对中国人而言,这是块圣地。全中国的目光都聚焦于

山东省,该省在中国的发展总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经济而言,该地区人口稠密,在只有3.5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三千六百万人口。其人口的密集导致了竞争的激烈,也使得该地极不适合殖民。某个强国的介入只会造成对该地居民的盘剥,而非真正的殖民。 具战略而言,胶州可谓是华北的门户之一,他控制着从海边到北京的最短通道之一,也就是胶济铁路,并在济南通往天津的铁路而直达首都。为了中国的国防利益——中国最终要形成自己的国防——中国代表团不能允许任何列强强求如此重要的地方。 中国完全清楚英勇的日本陆海军为把德国势力清除出山东所作出的贡献。中国也深深感激英国在她自己在欧洲面临危险之时对此给予的帮助,中国也没有忘记其他协约国军队在欧洲为她作出的贡献,及牵制了敌军,否则它们会轻易地向远东增派援军,从而延长哪里的战争。中国尤其感激这些贡献,因为她在山东的人民在夺取胶州的军事行动中,也曾遭受苦难和牺牲,尤其在各种劳动力和物资供给的军事征用方面。 尽管深表感激,但中国代表团认为假如他们通过出卖其同胞的天生权利,借以对协约国表示感恩这将是对中国和世界的失职行为,并因此播下未来混乱的种子。因此中国代表团相信大会在考虑处理德国在山东租借地及其占有的其他权利时,能充分重视中国基本和天然的权利、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权利,以及中国为世界和平事业服务的强

巴黎和会

第一课巴黎和会 编写者:张江滨班级姓名 【课标要求】 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大国的图谋;了解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理解《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客观作用和局限性。认识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认识巴黎和会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列强出席会议的图谋及对其的理解;《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和约的评价。 难点:对《凡尔赛和约》若干内容的理解;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学法指导】 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了宰割、瓜分德国殖民地的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次“分赃”的会议,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建立起了凡尔赛体系。

【合作探究】 巴黎和会的与会国几个?哪些国家被排除在外? 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是谁?各大国又有自己的什么打算? 在对德问题上,哪些国家有矛盾? 凡尔赛合约有哪些内容?假如你是德国人,你听到合约的内容后,会是什么情绪?为什么? 请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凡尔赛合约的影响 【疑难解析】 如何认识《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是德国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 的人口以及全部的殖民地。而严厉的军控,使德国军备不及周围小国的水平。如此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对于一个经济和军事能力都很强的资本主义强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一旦它从战败国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它必然要寻找借口突破和约对它的束缚,而对德国这样一个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来说,战争是其惯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自我测试】 1、“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极力削弱德国的主要意图是() A、剥夺德国的殖民地 B、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C、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D、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 3、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国、美国矛盾的根源是() A、法美联合抗击英 B、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 C、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 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 4、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②它在处理领

法国交通

方便、人性的法国交通 与美国的城市不同,以巴黎为代表的欧洲城市决不是为汽车而设计,但无论是开车出门还是乘公交车、地铁出门,都是一件轻松的事。 除了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巴黎大学等众多古迹外,狭窄、曲折的小街、遍布街头的咖啡馆当年都可能是名哲、大贤徜徉之处,与北京的城市规划一样处于投鼠忌器、难以取舍的尴尬之中。但是,巴黎巧妙地利用了已有百年历史的街道和博物馆般的地铁系统,为市民和旅游者提供了高效、快捷的交通。 街道窄,警察少,单行多 在欧洲游荡6天,很少看见警察。即使是在香榭里舍,警察也难得一见,闪烁的红绿灯指挥一切。车来车往井然有序;如果绿灯亮起,汽车司机完全不用担心路口会出现抢行的行人;只要路口红灯亮起,无论街上有无车辆、行人,司机都会停车耐心地等待。 由于多数街道非常狭窄,巴黎采取单向行驶的办法。多数地区禁止长时间停车,但是在街道的两侧会提供类似于高速公路上临时停车带的港湾停车区,供车辆临时停放。请注意,说临时停放就一定是临时———多数是30分钟。如果没有港湾一样的停车区而想停车的话,巴黎人会将车的右轮骑上人行道,为其他车通过让出空间。 百岁地铁不失人性关怀 巴黎的地铁已过百岁,自1900年开辟第一条线,今天已发展成拥有14条地铁线、5条穿越巴黎大区的郊区快线(RERA、B、C、D、E线),站台总数近300, 像一张密集的网罩住巴黎及外围的城市。乘坐地铁可以到达巴黎的任何一处,简单而方便。 巴黎公交有年票、月票、日票、往返票和单程票出售。日票16.75法郎,可使用整整24小时,除了RER线和去机场外,地上、地下的车都能坐,特别适合背包族的需要。 除了价格的优惠,铁路的经营者为旅游者考虑得非常周到。由于车票使用磁条,不能折叠、怕划伤,在购买年票、月票及日票的时候,售票员会提供一个塑料的票套,除了可以把车票放在里面保护,还提供简单的乘车介绍。 地铁的车门处装有临时座椅,无人坐时依靠弹力自动折合,坐椅上有明确的提示:―乘客少时才可使用‖。车门处扶手较少,中间设有一个带靠背的环形扶手,乘客多时作为扶手使用;小孩子可以握住扶手的下端;乘客少时可作为站立者的靠背,高度正好抵住腰部。 SORTIE(出口)的标志从乘客走下车厢就能看到,不用询问、寻找;地铁的每站都有很多出口,有的通往不同的街区,有的是换乘其他线路的通道,SORTIE(出口)标志旁会有详细的说明,是去爱丽舍宫还是换乘1号线清清楚楚。 地铁内通道的急转弯处还会挂上镜子,防止急匆匆的乘客互相撞到。 公交车也有运行时刻表 巴黎的公交网络十分密集,3800多辆公共汽车穿梭于57条路线上,站台多达1757个左右。如火车一样的运行时刻表贴在每个车站。公交车宽敞、舒适,见不到拥挤不堪的景象。 除了公交车运行时刻表、运行线路图、城市地图以外,有机玻璃的候车棚内还会有液晶显示器提示下辆车到站的间隔时间。公

2020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练习: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1)主题: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2)召开: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3)操纵者: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凡尔赛条约》 (1)签订: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2)主要内容

3.凡尔赛体系: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4.国际联盟成立: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 美国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知识点2《九国公约》 5.华盛顿会议 (1)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关系。 (3)召开: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4)主要内容: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5)意义: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凡尔赛条约》 1.对下图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D)

.巴黎和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 1 - / 1 2.1 巴黎和会 【学习目标】阅读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大国的图谋;记住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记住《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客观作用和局限性。知道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记住巴黎和会的性质。 【重、难点】重点:列强出席会议的图谋及对其的理解;《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和约的评价。 难点:对《凡尔赛和约》若干内容的理解;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导学问题】 【基础过关】 一、背景: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各国之间力量的对比和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大国图谋美国:提出“ _________________”,企图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英国:反对过分削弱 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维护世界霸权; 法国: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妄图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意大利:希望扩大领土; 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里夺取的 _______________ 和在中国 _________ 的权利合法化。二、召开:1、1919年1月在巴黎郊外的 _____________召开,27国参加,战败国和苏联被排斥在外。2、美国总统 ________________、英国首相 ___________ 、法国总理 ________ 三巨头控制了会议。山东问题形成: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在“二十一条”中,迫使袁世凯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正式要求收回山东。英、法、美三国牺牲中国的利益,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 _________________ 爆发,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凡尔赛和约》1、疆土问题:阿——洛两省归还法国,__________ 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________由法国开采15年,15年后经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许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波茨南、丹泽归波兰,从东普鲁士划出一条通道“_____________”作为出海口。 2、殖民地问题:全部以 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由英、法、日、澳瓜分。 3、军事问题:德国不得实行 _____________;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莱茵河东岸50千米范围内设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驻军。 4、赔款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影响:凡尔赛体系开始建立。 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 对于德国过于苛刻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能力提升】 一、谁主宰了巴黎和会? 二、《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如何评价《凡尔赛和约》 【创新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 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 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 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 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 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 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 的国家。”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指出法国处置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法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信息,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 (3)在制裁德国问题上,英国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