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2020-2021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2020-2021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2020-2021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_____。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高温

CaO+CO2↑) Ca(OH)

2+2HCl═CaCl2+2H2O或Ca(OH)2+H2SO4═CaSO4+2H2O 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为碳酸钙。E能和D(碳酸钙)相互转化,则E为二氧化碳。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能转化为碳酸钙,则C为氢氧化钙。B能和C(氢氧化钙)反应,则B为盐酸或稀硫酸;B可转化为A,A为单质,则A为氢气。

A、B、C、D、E都能转化为G,且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则G为水。F能和A(氢气)反应,也能转化为E(二氧化碳),则F可为氧化铜、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

【详解】

(1)G物质是水,化学式是H2O。

(2)D→E可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也可以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高温

CaO + CO2↑。

(3)B为盐酸或稀硫酸,C为氢氧化钙,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2HCl═CaCl2+2H2O或Ca(OH)2+H2SO4═CaSO4+2H2O;

(4)A为氢气,F可为氧化铜、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A与F反应生成铁和水,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此特征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点睛】

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 11.7 CaCO3、CaO、Na2CO3 CaCO3、CaO

【解析】

【分析】

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

(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2)根据(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117

x11.7g

106 x =

117 11.7g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故本题答案为:(1)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

(2)11.7; CaCO3、CaO、Na2CO3;CaCO3、CaO.

3.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O4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NaCl、MgCl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____。

(2)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1,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______,一定含有__。

(3)取少量滤液B,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______。

(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______溶液,静置,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还含有NaCl。

【答案】Fe(NO3)3Ba(OH)2CaCO3MgCl2Ba(NO3)2

【解析】

【分析】

根据硝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钙不溶于水,溶于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

Fe(NO3)3;(2)取固体A,加入足量稀HC1,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Ba(OH)2,一定含有CaCO3;(3)取少量滤液B,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MgCl2;(4)另取少量滤液B,先滴加过量硝酸钡溶液,排除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的干扰,静置,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还含有NaCl。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4.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物质A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2)D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涉及B 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Ca (OH )2 除锈 222

22MnO 2H O 2H O+O ↑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F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 (OH )2,

G 是气体且能和F 反应为CO 2,A 能用于制备G ,应该是CaCO 3或稀盐酸,又因为A 能转化为气体B ,所以A 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 3,由此可得知B 为

H 2,E 和B 能相互转化E 应为H 2O ,D 和E 组成元素相同,D 为双氧水H 2O 2,D 和生成E 和D,E为水,所以D为O2。

【详解】

(1)F 的化学式是Ca (OH )2;物质A 是稀盐酸,它的一种用途是除锈;

(2)D C 反应是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222MnO 2H O 2H O+O ↑ ;

(3)图中涉及B 物质即氢气的反应中,盐酸制取氢气是置换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是化合反应,水转化为氢气是分解反应,氢气转化为水可能是化合反应或者置换反应,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5.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 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 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 转化为B 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和X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SO 4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CuSO 4===Cu+FeSO 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目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B是氧化铁,X可以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置原料主要是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根据图中A和X溶液结合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推断出C溶液为硫酸亚铁,根据A物质可以生成铁锈且可以和X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确定A为单质铁,(1)根据图中A和Y溶液可以生成水溶液C和气体,Y溶液为一种酸,而这种酸中含有硫酸根则Y溶液为硫酸;(2)单质铁生成氧化铁的条件,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铁生成铁锈的条件为与水和氧气接触,(3)已知A为单质铁,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我们可以推断出A和X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答案所示。

【点睛】

本体的关键是知道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浅绿色溶液在已知和铁相关的情况下一般为亚铁离子。

6.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如图1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_____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NH3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3)某同学收集了某地区的雾霾,将其溶于水后得到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

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试样溶液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是_____。

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M溶液时生成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上述五种物质中的_____(写化学式)。

【答案】吸附 4NH3+6NO 一定条件

5N2+6H2O AgCl

2NH4NO3+Ba(OH)2=Ba(NO3)2+2NH3↑+2H2O NH4NO3、MgCl2、Na2SO4

【解析】

【详解】

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结合产生氨气,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氢氧化镁能溶于硝酸,据此解答。(1)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吸附性;(2)NH3与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

程式为4NH3+6NO 一定条件

5N2+6H2O;(3)加入溶液M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说

明是硝酸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故M可能是碱,得到的沉淀部分溶解,说明一定生成了硫酸钡,故是硫酸钠反应生成的,则一定不含有氯化钡,加入的M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镁,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钠,溶液C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的沉淀是氯化银;①白色沉淀D是氯化银,化学式为AgCl;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时生成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NH4NO3+Ba(OH)2=Ba (NO3)2+2NH3↑+2H2O;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Cl2、Na2SO4。

7.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和C的物质类别相同,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物质是;

(2)若C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则C可能是;

(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水(2)Cu(OH)2(3)2HCl+Ca(OH)2=CaCl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那么A是盐酸;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 是氢氧化钙;B和C的物质类别相同,B会转化成C,所以C是碱,可以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钠等,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铜都会生成D,所以D是水。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

考点:物质的推断

8.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答案】CuO 冶炼金属 Fe+CuSO4=FeSO4+Cu ①

【解析】

【分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D是铁,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所以E是硫酸铜,G通电会生成A,A会与氧化物B反应生成F,所以G是水,A是氢气,B可以是氧化铜,F就是铜,氧化铜和C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C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 B是氧化铜,其化学式:CuO;故填:CuO。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冶炼金属;故填:冶炼金属。

(3)反应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①是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①,故填:Fe+CuSO4=FeSO4+Cu,①【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

【答案】Zn+2AgNO3=Zn(NO3)2+2Ag 一定有Ag和Cu, 可能含有Zn

【解析】

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AgNO3溶液反应,若锌有剩余,再与Cu(NO3)2溶液反应。(1)因为相对原子质量,Ar(Ag)>Ar(Zn)>Ar(Cu),且Ag与Cu位于溶液中,所以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说明锌与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都反应完,锌是否有剩余不能确定。故所得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含有Zn。

10.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

⑵指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⑶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⑷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

【答案】(本题共10分,每空2分)

② 2H2O2H2↑+O2↑;⑤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⑵置换反应;⑶刷油漆、涂油、保持干燥等(若答“隔绝空气”不给分);⑷CaCO3

【解析】

析:此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B是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无色气体I,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I是氨气,C通电能生成E和F两种无色气体,说明C是水,E和F是氢气和氧气,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D中含有氯离子,则A可能是盐酸,D是氯化钙,J是最常见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E为氢气,则F为氧气,J与水和氧气能生成红棕色物质G,则J可能铁,生成的G为氧化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解:(1)C通电能生成E和F两种无色气体,说明C是水,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B 是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无色气体I,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I是氨气,所以本题答案为:2H2O2H2↑+O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D中含有氯离子,则A可能是盐酸,D是氯化钙,J是最常见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E为氢气,J与水和氧气能生成红棕色物质G,则J可能铁,铁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

(3)铁易生锈,防止铁生锈可以在表面覆盖保护层等措施,所以本题答案为:刷油漆;(4)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3.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11.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化学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相互反应。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八种不同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已知A物质俗称纯碱,它的另一个俗称是_____。

(2)已知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则F是__,G→H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

(3)D是_____。

(4)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苏打 CuO 化合反应 H2O NaOH+HCl=NaCl+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G会转化成四氧化三铁和F,所以G是氧气,F是氧化铜。A物质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由框图可知,碳酸钠与B之间可相

互转化,所以B 是氢氧化钠。转化成的E 会转化成D ,氧气也会转化成D ,所以D 是水,E 是二氧化碳,C 是可以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A 物质俗称纯碱,所以A 是碳酸钠,还俗称苏打。

(2)H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 3O 4,F 是黑色固体,F 是CuO ,G →H 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D 是H 2O ;

(4)B 和C 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 2O ;

(5)A →B 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下列物质A —H ,X 、Y 、Z 时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B 常温下时无色液态,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X 、Y 是两种氧化物,而且X 是黑色固体,Y 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z 是红色固体,G 是一种蓝色难溶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X 其____________作用;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OH)2; 222

222H O 2O H n O+O M 催化 CaO+H 2O=Ca(OH)2。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可知,A 、B 常温下时无色液态,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 能生成B ,因此,A 为过氧化氢,B 为水,C 为氧气,X 为二氧化锰;Y 时常用的食品干燥剂,且与水反应,故Y 为氧化钙,F 为氢氧化钙;z 是红色固体,且与氧气反应,z 为铜,D 为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得到E 为氯化铜;G 是一种蓝色难溶固体,它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的产物之一,故为氢氧化铜,H 为氯化钙,据此思路解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 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得到氧气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22

222H O 2O H n O+O M ↑,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为222222H O 2O H n O+O M ↑ , 催化;

(3)由分析可知,反应②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O=Ca(OH)2。

【点睛】

该题为图形推断题,解题关键是:认真审题,寻找突破点,该题突破点是A 、B 常温下时无色液态,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 能生成B ,因此,A 为过氧化氢,B 为水,由此突破点深入联系文字和图形,得出问题答案。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SiO 2、Al 2O 3)来制取绿矾(FeSO 4·7H 2O ),实现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简易流程如下:

(1)反应①和反应③都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用NaOH 溶液控制pH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 Fe+H 2SO 4=FeSO 4+H 2↑ Fe+ Fe 2(SO 4)3=3FeSO 4 使Al 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

【解析】

(1)反应①和反应③后都是生成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所以要进行过滤操作,以便将两者分离开来;(2)由于前面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且和矿石反应生成了硫酸铝和硫酸铁,铁能够和剩余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铁反应都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 2SO 4=FeSO 4+H 2↑和Fe+Fe 2(SO 4)3=3FeSO 4;(3)由于溶液中既有亚铁离子也有铝离子,这两者遇到氢氧根离子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所以要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溶液的pH 来实现只让铝离子沉淀,而不让亚铁离子沉淀。

14.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溶质主要含NaCl 和MgCl 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工业生产中,加入试剂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剂②的名称为______; (2)写出无水MgCl 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答案】MgCl 2+Ca (OH )2=Mg (OH )2↓+CaCl 2 稀盐酸 MgCl 2

通电Mg+Cl 2↑ 分解

【解析】

【分析】

流程图题,由图分析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通常加入氢氧化钙,通过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过滤可实现分离;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水氯化镁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1)、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氢氧化钙进行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MgCl +Ca(OH)=CaCl +Mg(OH)↓;结合流程图分析,由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因此试剂②为稀盐酸;

(2)、由流程图可知无水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MgCl ()Cl +Mg ↑电解熔融;该反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故反应的类型为

分解反应。

【点睛】

本题为流程图题,解题时认真观察流程图,结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选择合适的试剂,再正确书写方程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物质的分离。需要注意的时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时,加入碱液实现转化,工业上通常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溶液,成本比氢氧化钠要低,再利用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得到无水氯化镁之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可以得到单质镁和氯气。

15.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 3、MgO 和SiO 2)为原料制备

MgCO 3?3H 2O 。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

已知:SiO 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

(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 3+H 2SO 4=MgSO 4+H 2O+CO 2↑和_____。 (2)“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Ⅰ”只进行“过滤Ⅱ”。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

【答案】2442MgO+H SO MgSO +H O = Na +、SO 42﹣、CO 32﹣ 否 会使得到的产品混有

二氧化硅而不纯 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酸溶”时是氧化镁以及碳酸镁与硫酸反应,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42MgO+H SO MgSO +H O =,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4422MgCO +H SO MgSO +H O+CO ↑=,故填:2442MgO+H SO MgSO +H O =;

(2)2442MgO+H SO MgSO +H O =,324422MgCO +H SO MgSO +H O+CO ↑=,硫酸过量,故滤液I 为过量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镁的混合溶液,和过量碳酸钠反应,23242422Na CO +H SO Na SO +H O+CO ↑=,

234324Na CO +MgSO MgCO +Na SO ↓=,生成硫酸钠以及碳酸镁沉淀,还剩余碳酸钠,

所以“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Na +、SO 42﹣、CO 32﹣。

(3)过滤Ⅰ是除去二氧化硅,过滤Ⅱ是除去滤液得到碳酸镁,如果省去“过滤Ⅰ”,会使得到的产品中混有二氧化硅,故填:否,会使得到的产品混有二氧化硅而不纯。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过量的硫酸需要加入碳酸钠进行去除,如果所加的硫酸过多,需要过多的碳酸钠除去,造成浪费,故填: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

16.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糖衣片中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和组成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进行探究。

探究:利用实验室的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红色固体是__________;分离铁粉和铜粉最简易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SO4=FeSO4+Cu Fe、Cu Cu 用磁铁吸引

【解析】

【分析】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详解】

(1)步骤①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2)铁是过量的,有剩余的铁,还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故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Fe、Cu,红色固体是Cu,铁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故分离铁粉和铜粉最简易的物理方法是用磁铁吸引。

【点睛】

铁是过量的,有剩余的铁,固体甲中含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铁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

17.工业上利用表面含有油污且生锈的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下列能够去油污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水 B纯碱溶液 C明矾溶液 D稀硫酸

(2)步骤②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控制“一定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铁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要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步骤④的操作为________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答案】B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充分将溶液中的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防止温度降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和冷却过程中硫酸亚铁被氧化蒸发浓缩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油污不能溶于水,水不能除去油污,故A不符合题意;

B. 纯碱溶液显碱性,能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除去油污。故B符合题意;

C. 明矾溶液不能溶解或乳化油污,也不与油污反应,不能除去油污。故C不符合题意;

D. 稀硫酸不能溶解或乳化油污,也不与油污反应,不能除去油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废铁屑在空气中放置,一定会生锈,步骤②中加入稀硫酸,硫酸与铁锈反应

Fe O+3H SO=Fe SO+3H O ,属于复分解反应。控制“一定量稀硫酸”,过量的铁就2324242

会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保证生成的溶质全部是硫酸亚铁,且酸性环境下硫酸亚铁的稳定性更强,不宜被氧化。故填:2324242Fe O +3H SO =Fe SO +3H O ;充分将溶液中的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

(3)硫酸亚铁宜被氧化,在空气中冷却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氧化。另外为防止温度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又混入杂质中。所以要趁热过滤。故填:防止温度降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和冷却过程中硫酸亚铁被氧化。

(4)为降温结晶时析出更多的晶体,以提高产率,在降温结晶前,应对溶液进行加热蒸发浓缩。故步骤④的操作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故填:蒸发浓缩。

18.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 2、H 2、CO 2)、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相关流程如下: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 2O 和_____(写化学式)。

(2)请写出步骤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已知A 为铵态氮肥,请推断该物质为_____(写化学式)。

(4)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60℃时,27.6gNH 4Cl 完全溶解至少需要_____g 水。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NaHCO 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原因是_____。 ③结合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CO 2 3

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NH 4Cl 50 高于60℃时,碳酸氢钠

将会分解 碳酸氢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流程中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该反应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做反应物,而步骤Ⅴ中的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 2O 和CO 2。

(2)步骤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

(3)因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A 和碳酸氢钠,已知A 为铵态氮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氯离子,则A 为氯化铵,化学式是:NH 4Cl 。

(4)①根据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 ,故27.6gNH 4Cl 完全溶解至少需要50g 水。

②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图中温度高于60℃时,NaHCO 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高于60℃时,碳酸氢钠将会分解。

③从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发现,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图中温度范围内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故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氢钠。

【点睛】

本题的难点之一是:温度高于60℃,NaHCO 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要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进行分析。

19.含氯消毒剂可有效消灭新冠肺炎病毒,NaClO 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生产NaClO 2的工艺流程如下:

(1)补全化学方程式:2NaClO 3 + SO 2+ H 2SO 4=_________+ 2NaHSO 4。

(2)精制食盐水时,用NaOH 溶液将杂质MgCl 2转化为沉淀除去,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中多余的ClO 2,请写出“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流程中得到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答案】2ClO 2 2NaOH+MgCl 2=Mg(OH)2↓+2NaCl 2

222ClO +2NaCl 2NaClO +Cl 电解 NaHSO 4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故填2ClO 2;

(2)用NaOH 溶液将杂质MgCl 2转化为沉淀除去,该复分解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 2=Mg(OH)2↓+2NaCl ;

(3)根据图示,“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二氧化氯和氯化钠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亚

氯酸钠和氯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222ClO +2NaCl

2NaClO +Cl 电解 ; (4)根据图示可知,本工艺一共得到两种物质,一种是所需的NaClO 2,另一种则是副产品NaHSO 4。

20.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 2(SO 4)3=2FeSO 4+CuSO 4 ,请回答: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Cu 2(OH )2CO 3,俗称________,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溶液A 的溶质有___________(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_______;方法II 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2H 2SO 4+______= 2CuSO 4+________操作②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降温结晶。

【答案】铜绿 漏斗 硫酸铜或者硫酸亚铁或硫酸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II O 2 2H 2O 蒸发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操作①是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铜绿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铜绿中含有杂质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过量,因此溶液A的溶质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硫酸;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绿色化学是指不产生污染物,而方法I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方法II是铜与稀硫酸、氧气反应,再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产物为硫酸铜和水2Cu +

2H2SO4+O2= 2CuSO4+2H2O;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故操作②是蒸发结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