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过程组织(一)

生产过程组织(一)

生产过程组织(一)
生产过程组织(一)

生产过程组织(一)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52,分数:52.00)

1.下列生产活动中,属于自然过程的是( )。

A.用车床加工零件端面 B.将铸件放在普通空气中冷却

C.用钻订钻孔 D.高温淬火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自然过程是指劳动对象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使其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属于自然过程的有:铸件自然时效、铸锻件自然冷却、涂染的自然干燥等。

2.机械制造企业所进行的产品工艺设计活动属于( )。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

3.机械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活动属于( )。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过程所组成。其中,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运输、装卸、保管等。因此,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活动属于生产服务过程。

4.企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最常见的形式是( )。

A.工艺专业化布置 B.对象专业化布置

C.混合式布置 D.固定布置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形式:①工艺专业化布置;

②对象专业化布置;③混合式布置;④固定布置。其中混合式布置是最常见的形式。

5.下列工作中,属于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工作的是( )。

A.安排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B.布置生产车间内的机器位置

C.控制产品质量 D.制订劳动定额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工作就是对企业内各个部分进行安排,包括各种生产车间、库房、服务部门、公用设施、绿化设施、道路等。详细地说,就是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科学、合理地布置、确定各种资源、设备等在企业内的平面、立体位置,并相应确定运输线路、运输方式。

6.大飞机生产企业的飞机装配车间应采用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是( )。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类型布置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主要形式有:工艺专业化布置、对象专业化布置、混合式布置和固定布置。固定布置是指将加工的对象,如产品、零部件的位置固定不变,而人员、设备、工具向其移动,并在该处进行加工制造的一种设施布置方式。这种布置主要适用于体积大、重量也很大、难于移动的产品,如重型机床、船舶、飞机、机车、锅炉、发电机组等。

7.某企业进行一种零件的加工,工序间采用顺序移动方式搬运零件。该种零件投产批量为6件,有4道加工工序;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0分钟、10分钟、20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零,则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时间为( )分钟。

A.120 B.350 C.390 D.400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顺为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n为批量;m为加工工序的道数;t i为第i道工序的单件

工时。

所以,该题中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时间为:6×(20+10+20+15)=390(分钟)。

8.生产周期长的工序间零件移动方式应是( )。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随机移动方式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典型形式: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经多道工序加工时,将这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再统一搬运

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零件时不出现停顿,工序

间搬运次数少,生产周期长。

9.某企业采用流水线方式生产汽车,则该流水线一天连续生产两辆相同汽车的间隔时间就是该流水线的( )。A.生产周期 B.生产提前期 C.生产率 D.节拍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

10.自动线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它有利于( )。

A.稳定产品质量 B.提升产品市场份额

C.增强企业凝聚力 D.升级产品结构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自动线是指在生产线和流水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上更为先进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由自动化机器设备实现产品工艺加工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自动线具有降低工资成本、加速流动资金

周转、缩短生产周期、稳定产品质量等优点。

11.企业组织各生产单位系统而全面地尽早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为零,这体现了安全生产的( )。

A.周期性 B.稳健性 C.可持续性 D.预防性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安全生产具有预防性、长期性、科学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其中,预防性是指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居安思危,尽早发现苗头,及时处理,以减少或消除损失。

12.安全生产除了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之外,还应避免( )。

A.设施大量闲置 B.设备无形磨损

C.产品积压 D.环境破坏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13.清洁生产的目标是( )。

A.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B.提高生产效率

C.保持生产工具干净 D.提高产品质量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类需求,同时有效利用能源和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局面。

14.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在最快的情况下取得所要之物,这种活动属于“5S”活动中( )。

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素养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整顿(Seiton)就是要求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整理(Seiri)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在最快速的情况下取得所要之物,在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下完成事务。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15.下列各项属于广义的生产组织管理范畴的是( )。

A.企业根据生产的产品、规模与类型来布置工作地点

B.企业规定各工序间在时间上的相互衔接和配合

C.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来年的生产计划

D.企业规划各生产车间的合理位置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广义的生产组织是一切与企业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工作的总称;狭义的生产组织是指按照生产要求对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组织。ABD三项属于狭义的生产组织。

16.生产过程的主体是( )。

A.劳动过程 B.劳动手段 C.劳动者 D.劳动力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设备和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产品、零件、部件、半成品、毛坯和原料),使之成为产品的全部过程。劳动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人们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结合的过程。

17.下列各项不属于狭义生产过程的是( )。

A.加工制造过程 B.检验过程 C.运输过程 D.辅助生产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狭义的生产过程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一般包含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和停歇过程等;广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生产技术准备开始,直到把产品制造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D项属于广义的生产过程。

18.调整劳动组织属于生产过程的( )。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

19.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过程组成。其中,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重要的前提;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并且为更好地实现基本生产过程创造条件。

20.关于生产过程和生产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生产过程可划分为若干生产阶段,每一个生产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工序

B.生产阶段可划分为若干基本生产过程,每一个基本生产过程又可划分为若干工序

C.基本生产过程可划分为若干工艺过程,每一个工艺过程又可划分为若干工序

D.基本生产过程可划分为若干工序,每一个工序又可划分为若干工艺过程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基本生产过程可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生产阶段,每一个生产阶段,又可划分为更细小的单位,即通常所说的工序。

21.生产过程的准时性是指生产的各阶段、各工序都按( )和工序的需要生产。

A.预备阶段 B.平行阶段 C.生产计划 D.后续阶段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生产过程的准时性是指生产的各阶段、各工序都按后续阶段和工序的需要生产。即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所需要数量和质量的零部件;在客户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所需要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2.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原则又称为( )。

A.连续性原则 B.节奏性原则 C.比例性原则 D.准时性原则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3.为避免生产中出现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等现象,在生产过程组织必须遵循( )。

A.连续性原则 B.均衡性原则 C.比例性原则 D.准时性原则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从投料到最后完工入库,都能保证按计划、有节奏均衡地进行,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大致相同数量或递增数量的产品,避免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等现象。

24.将生产划分为连续型生产和离散型生产的标准是( )。

A.按生产的连续程度 B.按生产的时间长短

C.按产品的不同 D.按生产工艺的不同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企业的生产按连续程度可划分为连续型生产和离散型生产。连续型生产是指连续的产品生产,其工艺流程往往表现为用化学的而不是物理的或机械的方法;离散型生产是单个项目的生产,输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是间断性地投入的,生产设备和运输装置必须适合多种产品加工的需要,工序之间要求有一定的在制品贮存。

25.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成批生产特点的是( )。

A.大批生产和中批生产 B.中批生产

C.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 D.小批生产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成批生产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三种类型。其中,中批生产更加明显地体现了成批生产的各种特点;大批生产与其他成批生产相比,具有产量较大、品种变化较少、生产稳定性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因此接近大量生产;小批生产则相反,具有产量小、品种多、生产稳定和专业化程度均不高的特点,因此接近单件生产。

26.下列各项不属于小批生产的特点的是( )。

A.产量小 B.品种多 C.生产稳定性差 D.专业化程度高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参见第25题解析

27.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般会将可能存在污染的工厂建在河流下游、下风向地带,并要求远离居民区,这主要是考虑到( )。

A.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B.企业的长远发展

C.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

D.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28.在厂址选择的过程中,收集数据对于( )阶段最重要。

A.确定选址目标 B.拟定初步候选方案

C.评价候选方案 D.选定最终厂址方案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确定选址目标后,需要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影响因素逐一加以分析,分清主次,进行权衡取舍,找出重要的因素并分析对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然后才能拟出初步的候选方案。

29.( )是对多个候选厂址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

A.分支界限法 B.重心法 C.直接推断法 D.因素评分法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因素评分法是对多个候选厂址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一些非定量的因素,因素评分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30.如果厂址选择主要是考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可以采用( )来选择厂址位置。

A.直接推断法 B.重心法 C.位置度量法 D.因素评分法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如果厂址选择主要是考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可以采用重心法来选择厂址位置。重心法的基本思想是所选厂址可使主要原材料或货物总运量距离最小。

31.某地区拟建一个加工厂,主要考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每年需要由A(2,2)地运来物资180吨,从B(3,5)地运来物资100吨,从C(5,4)地运来物资800吨,从D(8,5)地运来物资240吨。上述地址的坐标如图4-1所示(单位:公里)。假定各种物资每吨公里的运输费用相同。根据原材料的运输量和里程,该加工厂应位于坐标( )。

A.(4.98,3.98) B.(3.98,3.98) C.(4.98,4.98) D.(6,4)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根据重心法相应计算公式,计算有:

(公里);

(公里);

根据计算结果,在坐标为(4.98,3.98)(公里)的地方建厂比较合适。

32.下列各项不属于工艺专业化布局缺点的是( )。

A.产品加工路线长,运输工具、运输工人和中间仓库增多,使厂内运输费用增加

B.生产周期延长,资金占用增加

C.管理工作复杂化

D.不利于进行工艺专业化管理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缺点有:①产品加工路线长,运输工具、运输工人和中间仓库增多,使厂内运输费用增加;②生产周期延长,资金占用增加;③管理工作复杂化。工艺专业化布置的优点有:①对产品品种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②便于充分利用生产设备与生产面积,提高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系数;③便于进行工艺专业化管理,并有利于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

33.在生产运作单位中,集中同类型的设施,进行相类似的生产加工或服务活动的生产布置形式称为(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类型布置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工艺专业化布置是指按照生产过程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这种设施布置有明显的工艺专业化或工作专业化的特征,在某个生产运作单位中,集中同类型的设施,如设备、工具、仪器、人员等,进行相类似的生产加工或服务活动。

34.( )适合加工对象是一定的,而加工工艺方法则是多样的产品生产。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类型布置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对象专业化布置是指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为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适合加工对象是一定的,而加工工艺方法则是多样的产品生产。

35.( )适用于体积大、重量也很大、难于移动的产品生产过程。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类型布置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固定布置是指将加工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变,而人员、设备、工具向其移动,并在该处进行加工制造的一种设施布置方式。这种布置主要适用于体积大、重量也很大、难于移动的产品,如重型机床、船舶、飞机、机车、锅炉、发电机组等。

36.工序劳动量不大,重量较轻的零件,宜采用( )。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交叉移动方式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典型形式: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在实际生产与业务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一般而言,工序劳动量不大,重量较轻的零件,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工序劳动量大,重量很重的零件,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37.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用时最短的零件移动方式是( )。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交叉移动方式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马上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由此形成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进行加工。这种方式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

38.狭义的生产线是按照( )组织起来的多品种生产工作形式。

A.固定原则 B.工艺专业化原则

C.对象专业化原则 D.混合原则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生产线是指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狭义的生产线是指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起来的多品种生产组织形式。

39.生产线适用于( )的情形。

A.品种单一 B.规格单一

C.品种和规格复杂多样 D.小批量生产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生产线拥有为完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加工任务所必须的机器设备,这些设备的排列和工作地的布置是由生产线上主要产品或多数产品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的比例决定的。生产线可组织多种产品的生产,不要求连续进行,因而生产线灵活性较大。生产线特别适合于品种、规格复杂多样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40.生产线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 )。

A.非自动化生产线 B.自动化生产线

C.流水线生产线 D.零部件生产线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生产线的分类包括:①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②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③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41.现代流水线生产方式起源于( )。

A.精益管理 B.JIT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福特制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福特创立了汽车工业的流水线,适应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福特制是现代流水线生产方式的起源。

42.将流水生产线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的依据是( )。

A.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 B.流水线生产对象的种类

C.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 D.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流水生产线的分类包括:①按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来分,可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

②按流水线生产对象的种数来分,有单对象流水线和多对象流水线;③按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有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和成组流水线等形式;④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有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之分;⑤按流水线的节奏性来衡量,有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和粗略节拍流水线之分。

43.某企业为零件转向节进行单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日生产量为60件,每日工作8小时,时间利用系数为0.95,废品率为1%,该转向节的平均节拍是( )分/件。

A.5.0 B.5.5 C.6.5 D.7.5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流水线的平均节拍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流水线的平均节拍;T e为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T0为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β为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Q为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将数据代入得:T e=βT0=0.95×8×60=456(分);Q=60/0.99=60.6(件);r=T e/Q=456/60.6=7.5(分/件)。

44.流水线节拍确定后,根据节拍来调节工艺过程,使各道工序的时间与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或成倍数关系,这个工作称为( )。

A.工序统一化 B.工序同期化 C.工序标准化 D.工序成组化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45.强制节拍流水生产线的运输工具是( )。

A.机械化的传送带 B.连续式运输带

C.滚道 D.叉车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在强制节拍流水生产线上,为保证严格的出产速度,一般采用机械化的传送带作为运输工具。在自由节拍流水生产线上,由于工序同期化水平和连续性较低,一般采用连续式运输带、滚道或其他运输工具。

46.将自动线分为刚性联结自动线和柔性联结自动线的划分依据是( )。

A.零件是否通过机床上的装夹器具 B.零件运输方式

C.加工设备的联接方式 D.布局形式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47.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A.以人为本、安全重要 B.安全第一、讲究科学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发动群众、确保安全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劳动过程中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8.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 )。

A.设备设施 B.物料 C.企业员工 D.环境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设施设备、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49.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是( )。

A.安全生产文化 B.安全生产法制 C.安全生产责任 D.安全生产科技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安全生产文化就是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学习宣传教育,在企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生产”、“落实责任”、“科技兴安”等意识和理念。它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

50.工艺方案的出发点是( )。

A.原材料 B.工人 C.设备 D.厂房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原材料是工艺方案的出发点,它的合理选择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的关键因素。

51.从原材料到产品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软件是( )。

A.手艺 B.技术 C.工艺 D.操作方法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52.工业生产的基本目的是( )。

A.产品制取 B.赢取利润 C.占取份额 D.获得名誉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产品制取是工业生产的基本目的,它既是生产过程的产出,又是生产过程的输入。

生产运营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

第三章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 第一节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本节应包括各部门(基本、服务、辅助……)各车间的设置组织,工艺平面布置等,我们不讲,仅仅讲一下车间的组织原则。 一、工艺专业化原则 定义:按同类工艺组织生产单位,称为工艺专业化。例如:铸工车间,铸铁、铸钢、铸铜、铸铝,都是同类工艺,都放在铸工车间。若切削则均放在机加工车间, 这样: 车床工段:回旋体立铣小组它们都是按照生产过程 刨床工段:往复平面卧铣小组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车间铣床工段:沟槽万能铣小组点来建立,在这里集中磨床工段:改变表面光洁度工具铣小组了同类机器和同工种工 人,对产品进行相同工 艺方法的加工。 以上都是同类工艺组织的专业化生产组织。 特点: 1.按同类工艺组织生产单位。 2.只完成一个工件(或一个产品)的某一段工艺阶段。 3.具有加工所需要的某种设备,这些设备按同类型、同规格集中布置—即机群式布置。 4.车间、工段、小组命名,以工艺或机床名称来命名:如铸工车间、铣床工段、立铣小组,这样可以顾名思义,马上知道所采用的专业化原则。 5.这种原则适合单件小批生产。 二、对象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按产品来建立生产单位[也叫封闭式车间(工段),或叫封闭式原则]。在这里加工对象是一定的,工艺方法是多样的。 特点: 1.按产品组织生产。 2.实现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 3.具备实现工艺过程所需的全部设备,设备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如:辐条—拔丝、切断、打头、折弯、搓丝、去油、除锈、镀锌、钝化……)。 4.用产品或零件名称命名车间或工段。如:条帽车间,顾名思义,一听即可知道是对象专业化原则。 5.它适合大量大批生产。 三、两种专业化原则优缺点比较 凡是单件小批生产(品种多、数量少),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设备是机群式布置。相反,大量大批:需要采用对象专业化。一般成批生产采用混合式,有些是按工艺原则,有些是对象原则。

生产车间例会组织、制度及实施细则

车间班会的通知 为了班会开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现对班会议程做了以下规定: 班前会: 一?班组长每日7: 50准时组织班组成员开班前会,会议内容包括: 1.班组当日的生产任务; 2.人员工作安排(工作中有安全、质量隐患的进行事前告知); 3.让每位组员汇报昨日工作成绩; 4.其他 5.结束语/ 口号(每个班组必须有结束语/ 口号,但具体内容由班组长制定); 6.不定期的带领员工现场操作培训; 二?班组会议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培训除外)。 三?班组会纪律:对组员迟到的需要向大家进行解释原因并表态,下次出现迟到的将受到惩罚(建议内容:做5~10个俯卧撑、唱歌等),并按车间日常考核扣分(特殊情况除外)。 班后会(班组之星评选) 班组长每日17:00左右组织班组成员评选当日班组之星,班组长须在投票前把当日组员发生的作业差错及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公布,并告知组员发生的作业差错及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较差的作业人员是不能进入当日评选范围。 班后会班组长规定会议集合时间范围,超出时间范围的组员取消当日班组之星评选资格。 (评选办法:无记名投票,班组长将统计结果登记在班组之星表格中,选票进行封存)。 ☆注:月底班组长根据每天投票结果评选出当月的班组之星。被评为班组之星的员工将获得效率奖并进入生产部质量之星评选。

晨会会议管理制度 一、目的意义: 通过班组例会的形式,及时总结分析班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班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讨论制定班组工作计划和实施办法,安排部署班组工作具体任务,确保班组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切实强化各单位基础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班组。 三、例会制度具体内容: 各班组根据车间工作安排和实际工作需要,认真开好班组例会,详细做好会议记录,切实破解实际问题,不断改善工作缺陷。 四、班组长会前准备 1.班前会是各班组在正式上岗前10分钟,以班组为单位集合召开的工作会议,其主要作用为传达上班工作情况、考核职工签到、安排具体工作、布置当班任务、学习公司制度、传达会议精神、进行形势宣传教育的班组每天必开的例会,是工作开始前由班长组织召开、班组员工参加,对当班安全的预知提醒;生产的指导、分析、鼓励、动员的工作安排会,是广大职工了解当前形势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主要途径。 2.班组长应提前到工作现场,查看上一班的记录,认真听取上一班班长交接班情况,详细记录上班是否有不正常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与部门(车间)领导联 系,是否有重要制度或会议精神、文件需要传达,领导是否需要参会。组织学习公司制度、会议精神。 3.开会前要认真整理准备会议内容,将上一班的安全、工艺、设备、生产状况 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经验进行归纳,客观全面细致地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 析,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确保本班不再发生类似现象。 五、班会程序及内容 公司班组班前会主要由班前准备、班前会集合、班前会三阶段以及列队集合、整装互检、班前点名、会前口号、工作布置、安全提醒、会后口号、签字确认八个主要步骤组成,班前会耗时五分钟,各阶段内容及标准如下: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doc

第五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知识点2:生产过程空间组织 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不仅要有一定的场地、厂房、设备等,而且还要把这些物质生产条件按一定的原则加以组合,使它们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厂址选择 1. 影响厂址选择的因素 (1)产品销售条件;(2)提供服务条件;(3)交通条件;(4)劳动力供应条件;(5)资源供应条件;(6)基础设施条件;(7)地价和税收条件;(8)环境保护法规;(9)扩展条件;(10)地理条件等。 2. 选择厂址的一般程序 厂址选择是一项影响深远、事关全局的决策,正式的选址决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址准备;厂址搜寻;现场调查;方案评价;厂址决策。 3. 选择厂址的方法 选择厂址的方法主要有加权评分法;重心法;线性规划法等。本讲座重点介绍加权分等评分法。其工作过程为:确定所有影响选址的因素;确定影响因素的权数;拟定可选择的厂址;计算得分;汇总得分;选择方案。 例如:企业工厂厂址选择有A、B、C、D四个方案,经过相互比较得出每个方案在各个影响因素下相应的排序,按着加权评分法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总得分。评价结果:厂址B为理想厂址。 二、工厂总平面布置 (一)工厂的平面布置及其影响因素 所谓工厂布置,就是由原材料的接受到成品的制造完成和发运的全过程中,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工厂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平面布置又分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平面布置,或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具体化。

图1 机械加工工厂的平面布局图 1.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任务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就是根据已选定的厂址和厂区,把工厂的各个组成部分作适当的装配,组成一个符合于生产和工作需要的有机整体。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决定了企业各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动力站、办公室及其他单位在平面图上的相互位置和面积大小,同时还决定物料的流向和流程、场内外的运输方式,以及场内运输系统。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基本劳务可概括为:因地制宜,方便生产,保证安全,减少运输,节约投资。 2. 工厂总平面设计所需资料 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的设计时需要一下资料: (1)基础资料。包括厂区的地形、地貌、面积、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址、水文地质、社会经济等资料,以及建厂协议文件; (2)工厂的生产单位组成及专业化形式; (3)生产系统图。该图简明地表示工厂的各组成部分的生产联系,以及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的流向. 3.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在工厂的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有: (1)工厂的生产类型、生产规模、产品品种构成、厂内外运输量和对运输的要求; (2)厂区的地形、地貌、地址、水文地质、气候等条件及运输条件; (3)与工业区及城市规划的配合要求,动力供应、供水、排水等条件; (4)施工条件、施工程序以及企业的发展远景; (5)防火、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6)改建企业或扩建企业的原有厂区及原有的总平面布置。 4.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 (1)工厂的生产厂房、设施和其它建筑物的布置,应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使物料运输路线尽可能短,减少交叉运输和往返运输,以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费用。 (2)有密切生产联系的车间应靠近布置。辅助生产车间、生产服务部门应布置在其主要服务车间附近,以保证最短的运输距离和联系工作方便。机械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可以平行配置和垂直配置,但应符合生产过程的流向,并且相互衔接。 (3)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运输条件,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港口等条件。生产过程的流向和运输系统的配置应满足货运路线的要求,保证物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方便。

生产过程组织资料讲解

生产过程组织

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工作组织与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企业怎样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合理的组织产品生产,使生产过程能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时间,生产出尽可能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是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是技术工程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 一.生产过程 (一)生产过程的概念: 是指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成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有机结合。 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这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按照预定的目的改变产品的形状、结构、性质的过程。 自然过程:是指在某些情况下,生产过程的进行还需借助于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如冷却、干燥、自然时效等。 (二)生产过程的组织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根据承担的任务不同,生产过程包括: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指产品投产前所做的全部生产准备工作,如设计、工艺准备、材料与工时定额的制定与修改,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 (2)基本生产过程:

指企业直接从事加工、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如汽车零件的加工、装配过程等。 (3)辅助生产过程: 指为保证基本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如动力生产、工艺装备制造、设备维修等。 (4)生产服务过程: 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过程。如原材料、半成品、工模具的保管与发放、厂内运输、装卸等。 上述几个方面彼此结合在一起,构成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其中基本生产过程是主导部分,其余各部分是围绕着基本过程进行的。 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按其工艺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可分为若干个工序。 工序是基本生产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它是指一个或几个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或同一台机床)上,对一个工件所进行连续的作业。 工序按其作用不同,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和运输工序三类: ①工艺工序:指劳动对象发生物理、化学或几何形状的变化。 ②检验工序: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③运输工序:指在工艺工序之间、工艺工序与检验工序之间运送劳动对象。

生产过程组织(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生产活动中,属于自然过程的是。 A.用车床加工零件端面 B.将铸件放在普通空气中冷却 C.用钻订钻孔 D.高温淬火 答案:B [解答] 自然过程是指劳动对象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使其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属于自然过程的有:铸件自然时效、铸锻件自然冷却、涂染的自然干燥等。 2. 机械制造企业所进行的产品工艺设计活动属于。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答案:A [解答]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 3. 机械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活动属于。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答案:D [解答] 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过程所组成。其中,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原

材料、零部件的供应、运输、装卸、保管等。因此,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活动属于生产服务过程。 4. 企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最常见的形式是。 A.工艺专业化布置 B.对象专业化布置 C.混合式布置 D.固定布置 答案:C [解答]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形式:①工艺专业化布置;②对象专业化布置;③混合式布置;④固定布置。其中混合式布置是最常见的形式。 5. 下列工作中,属于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工作的是。 A.安排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B.布置生产车间内的机器位置 C.控制产品质量 D.制订劳动定额 答案:B [解答]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工作就是对企业内各个部分进行安排,包括各种生产车间、库房、服务部门、公用设施、绿化设施、道路等。详细地说,就是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科学、合理地布置、确定各种资源、设备等在企业内的平面、立体位置,并相应确定运输线路、运输方式。 6. 大飞机生产企业的飞机装配车间应采用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是。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类型布置 答案:A [解答]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主要形式有:工艺专业化布置、对象专业化

企业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方法

企业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方法 企业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方法 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是指劳动对象在各生产单位之间、各工序之间在时间上衔接和结合的生产方式。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需经历一定的时间,经历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时间上应当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保证各个环节在时间上协调一致,实现连续性和有节奏的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资金占用。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有两种典型的形式: 1.工艺专业化形式 工艺专业化又称为工艺原则,即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阶段的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在这种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可完成各种产品的同一工艺阶段的生产,即加工对象是多样的,但工艺方法是同类的,每一生产单位只完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工艺阶段和部分工序的加工任务。如机械制造业中的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及车间中的车工段、铣工段等,都是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 2.对象专业化形式 对象专业化又称为对象原则,就是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里,集中了不同类型的机器设备、不同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的工艺加工,能独立完成一种或几种产品(零件、部件)的全部、或部分的工艺过程,而不用跨越其它的生产单位。如汽车制造厂中的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机床厂中的齿轮车间等。 一批工件在工序间存在着三种移动方式,主要有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三种。 1、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一批在制品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再整批地送到下道工序加工。一般适用于批量较少,工序时间较短的成批在制品生产中。其优点是组织工作比较简单,设备没有停工时间;缺点是在制品在工序间有等待加工和运输时间,生产周期长,流动资金周转慢,经济效果差。 2、平行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在制品,在上道工序加工完一个零件以后,立即转入下道工序加工,而无需等待整批加工完后,才向下道工序移动的一种组织生产方式。其优点是生产周期短,由于在制品移动快,流动资金占用也就减少;缺点是当下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小于上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时,有停工待料现象,但这种停工时间不好利用,还有运输工作量因相对频繁而加大。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平行移动方式和顺序移动方式混合的组织生产的方式。采用这种移动方式,当前道工序加工时间小于或等于后道工序加工时间时,按平行移动的方式移送;当前道工序加工时间大于后道工序时间时,后道工序开始加工第一件在制品的时间,比前道工序加工完第一件制品的时间要往后移。后移时间的长短,以保证该工序能够连续加工该批制品为原则。这样,既可以防止下道工序时开时停的现象,又可以把工作地的间歇时间集中起来加以利用,使设备和工人都有较充足的负荷,但组织工作比较复杂。 生产过程组织的目标是要使产品内在生产过程中的A行程最短,B时间最省,C占用和耗费最少,D效率最高,E能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和经济效益,具体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各个阶段,各工序之间流转,同工厂布置、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有关,其优点是: 1)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2)可以更好地利用物资、设备和生产面积,减少产品由于停放、等待所造成的损失。 3)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组织

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工作组织与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企业怎样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合理的组织产品生产,使生产过程能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时间,生产出尽可能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是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是技术工程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 一.生产过程 (一)生产过程的概念: 是指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成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有机结合。 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这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按照预定的目的改变产品的形状、结构、性质的过程。 自然过程:是指在某些情况下,生产过程的进行还需借助于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如冷却、干燥、自然时效等。 (二)生产过程的组织 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根据承担的任务不同,生产过程包括: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指产品投产前所做的全部生产准备工作,如设计、工艺准备、材料与工时定额的制定与修改,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 (2)基本生产过程:

指企业直接从事加工、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如汽车零件的加工、装配过程等。 (3)辅助生产过程: 指为保证基本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如动力生产、工艺装备制造、设备维修等。 (4)生产服务过程: 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过程。如原材料、半成品、工模具的保管与发放、厂内运输、装卸等。 上述几个方面彼此结合在一起,构成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其中基本生产过程是主导部分,其余各部分是围绕着基本过程进行的。 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按其工艺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可分为若干个工序。 工序是基本生产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它是指一个或几个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或同一台机床)上,对一个工件所进行连续的作业。 工序按其作用不同,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和运输工序三类: ①工艺工序:指劳动对象发生物理、化学或几何形状的变化。 ②检验工序: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③运输工序:指在工艺工序之间、工艺工序与检验工序之间运送劳动对象。 正确划分工序对于组织生产、制定劳动定额、配备工人数、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质量管理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一.生产类型

生产过程组织(一)

生产过程组织(一)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52,分数:52.00) 1.下列生产活动中,属于自然过程的是( )。 A.用车床加工零件端面 B.将铸件放在普通空气中冷却 C.用钻订钻孔 D.高温淬火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自然过程是指劳动对象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使其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属于自然过程的有:铸件自然时效、铸锻件自然冷却、涂染的自然干燥等。 2.机械制造企业所进行的产品工艺设计活动属于( )。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 3.机械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活动属于( )。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过程所组成。其中,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运输、装卸、保管等。因此,原材料供应链管理活动属于生产服务过程。 4.企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最常见的形式是( )。 A.工艺专业化布置 B.对象专业化布置 C.混合式布置 D.固定布置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形式:①工艺专业化布置; ②对象专业化布置;③混合式布置;④固定布置。其中混合式布置是最常见的形式。 5.下列工作中,属于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工作的是( )。 A.安排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B.布置生产车间内的机器位置 C.控制产品质量 D.制订劳动定额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工作就是对企业内各个部分进行安排,包括各种生产车间、库房、服务部门、公用设施、绿化设施、道路等。详细地说,就是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科学、合理地布置、确定各种资源、设备等在企业内的平面、立体位置,并相应确定运输线路、运输方式。 6.大飞机生产企业的飞机装配车间应采用的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形式是( )。 A.固定布置 B.工艺专业化布置 C.对象专业化布置 D.混合类型布置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主要形式有:工艺专业化布置、对象专业化布置、混合式布置和固定布置。固定布置是指将加工的对象,如产品、零部件的位置固定不变,而人员、设备、工具向其移动,并在该处进行加工制造的一种设施布置方式。这种布置主要适用于体积大、重量也很大、难于移动的产品,如重型机床、船舶、飞机、机车、锅炉、发电机组等。 7.某企业进行一种零件的加工,工序间采用顺序移动方式搬运零件。该种零件投产批量为6件,有4道加工工序;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0分钟、10分钟、20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零,则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时间为( )分钟。 A.120 B.350 C.390 D.400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顺为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n为批量;m为加工工序的道数;t i为第i道工序的单件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空间组织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空间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工序同期化 2.粗略节拍 3.工艺专业化原则 4.节拍 5.标准工作指示图表 二、填空题 1.从层次方面看,选址决策需先选择一个,再选择适当的地点。 2.选址决策运用评分法有一些优点。重大因素评分低于下限的可予以。 3.地理位置不同,相应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也不同。可以通过逐个方案的测算和,予以选址决策。 4.在设置生产单位时,应突出提高的原则,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适应性的原则。 5.成组技术则要求更高的技术及装备基础,和要求的组织计划及管理水平。 6.物料流向图法,就是按照原材料、在制品及其他物资在生产过程中总的来布置工厂的车间、设施和生产服务单位。 7.从至表一试验法,通过改变排列,使表中运输次数大的数字尽量调近。 8.设备负荷系数既反映了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程度又反映了流水线作业的()。 9. 是提高流水线设备负荷系数的基础和途径。 10.根据的移动与否,流水线可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 三、单项选择题 1.由于城市地价昂贵,而现代交通和通讯发达,将有越来越多的工厂设在()。 A.山村 B.城镇 C.城郊 D.农村 2.()应遵循的原则,概括地说就是:有利生产、方便运输、节约用地、美化环境。 A.合理布置空间场所 B.选择地点 C.选择区域 D.设置生产单位 3.在进行生产运作系统空间组织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时,多以()企业设置车间和科室为例。 A.化工 B.机械加工 C.冶炼 D.交通 4.()流水线组织设计的首要问题 A.硬件 B.工艺规程 C.节拍 D.标准计划图表 5.流水线设备负荷系数Ka值在0.75以下,宜组织() A.连续流水线 B.间断流水线 C.自动化流水线 D.机械流水线 6.()流水线标准计划图表的编制较复杂,需要分工序规定每一工作地的工作时间与工作程序和产量。 A.强制节拍 B.自由节拍 C.粗略节拍 D.快节奏 7.企业选址就是为其生产与运作系统选择空间、()。 A.交通位置 B.地理位置 C.环保位置 D.地质位置 8.根据流水线上生产对象的数目,可以分为()和多对象流水线。 A.成组流水线 B.可变流水线 C.混合流水线 D.单一对象流水线 9.工序同期化通过调整各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使它们()流水线节拍或与节拍成整数倍比关系。

第三章 生产过程组织原理

教学要求 1、定义生产过程的概念; 2、明确生产过程的类型; 3、论述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 4、论述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5、明确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任务、类型及基本作业方法; 6、明确流水作业的特点及分类; 7、计算流水作业的主要参数; 8、进行施工流水作业施工次序的确定; 9、明确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和分类; 10、绘制网络图,并计算其时间参数; 11、进行网络计划技术的优化。

第一节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一、生产过程 1、生产过程概念 生产过程就是生产产品的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按预期的目标形成社会所需产品的过程。 施工生产过程,既包括劳动过程,又包含自然过程。劳动过程时一切生产过程存在的基础,但生产过程的进行,还需要借助于自然过程的作用。如水泥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养生、油漆的自然干燥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自然过程的结合,生产过程的组织不仅要考虑劳动过程,而且还要考虑自然过程的影响。 2、生产过程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所需劳动的性质及其对产品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划分为: ⑴生产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全部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准备等。 ⑵基本生产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过程。如机械企业中的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等过程;土建企业中的铺筑路基、铺筑路面、建造桥涵、修建隧道等;纺织企业中的纺纱、织布和印染等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

⑶辅助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的过程。如为基本生产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工作等等。 ⑷生产服务过程。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工作。如供应工作、运输工作、技术检验工作等等。 上述三部分彼此结合在一起,构成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其中,基本生产过程是主导部分,其余各部分都是围绕着基本生产过程进行的。 3、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生产过程 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生产过程,按生产工艺的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又可进行如下分解: ⑴动作。是指工人在劳动时一次完成的最基本的活动。完成一个动作所耗费的时间和所用的空间是制订定额的重要原始材料。 ⑵操作。是指工人为完成产品的组成部分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是若干动作的组合。 ⑶工序。是指一个或多个工人在工作地(又称场地)利用工具或机械对同一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技术相同的生产活动。当进行移动性产品(如加工零件)生产时,一件或一批相同的劳动对象需顺序地经过许多场地进行加工时,则在每个场地内行进的生产活动,一般称为一道工序;当进行固定性产品生产(如砌筑桥台)时,若由一个工人或一个操作小组,顺利地对劳动对象进行施工活动,则每一个工人或小组所进行的组织上不可分开、技术上相同的施工活动称为一道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