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市能耗限额标准doc

杭州市能耗限额标准doc

杭州市能耗限额标准doc
杭州市能耗限额标准doc

附件

杭州市能耗限额标准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方法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 【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000×原煤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原煤产量(吨) 分子项:原煤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企业原煤生产所消费的各种能源,主要包括矿井(露天)原煤生产过程中的回采、掘进(剥离)、运输(不包括为矿区服务的大铁路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风、坑木加工、瓦斯抽放、消火灌浆、井口选矸、矿井采暖、水砂填充、矿灯充电、矿机修、工业照明、工业供水等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不包括非原煤生产用能量、非生产部门的用能量、基本建设工程用能量和生活用能量。 非原煤生产用能量指煤矿企业附属的其他工业产品生产用能量。如选煤厂、机修厂、运输队、建材厂、火药厂、化工厂、支架厂、钢铁厂、综合利用厂等用能量和由各种专用基金支付的工程(如大修理、更新改造工程等)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非生产部门的用能量:指煤矿企业的非生产部门用能量。如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机关职工食堂、住宅区浴室、消防队等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基础建设工程用能量:指企业内基础建设工程用能量,以及与上述有关的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损失。 分母项:原煤产量为矿井产量、露天产量、其他产量。矿井产量指回采产量、掘进产量和矿井其它产量。露天矿产量指采煤阶段产量、剥离阶段产量和露天其它产量。其他产量指基建工程煤、更改工程煤和不计能力小井(小露天矿)煤产量。 回采产量指生产矿井中全部回采工作面所采出的煤量。但对下列情况应作如下处理:(1)矿井未正式移交之前,对准备出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实际采煤,其采煤量应计入基建工程煤内; (2)列入科研计划的新采煤方法试验面和使用新机试采面得出煤量,应计入矿井其它产量内; (3)掘进已完成,在回采过程中掘凿的巷道(一般称“采后掘进”)出煤,应计入回采产量内; (4)对已报废的矿井进行复采,由原煤生产费负担的,计入矿井其它产量。 掘进产量指在生产矿井中由生产费用负担的生产掘进巷道所出的煤量。不包括由更改资金进行的掘进工作出煤和井巷维修工作出煤。对采掘产量混在一起分不清的,用下式计算:

dB换算表

对于无线工程师来说更常用分贝dBm这个单位,dBm单位表示相对于1毫瓦的分贝数,dBm和W之间的关系是:dBm=10*lg(mW)1w的功率,换算成dBm 就是10×lg1000=30dBm。2w是33dBm,4W是36dBm……大家发现了吗?瓦数增加一倍,dBm就增加3。为什么要用dBm做单位?原因大致有几个:1、对于无线信号的衰减来说,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对数关系衰减的。用分贝更能体现这种关系。2、用分贝做单位比用瓦做单位更容易描述,往往在发射机出来的功率几十上百瓦,到了接收端已经是以微微瓦来计算了。3、计算方便,衰减的计算公式用分贝来计算只用做加减法就可以了。 以1mW 为基准的dB算法,即0dBm=1mW,dBm=10*log(Power/1mW)。发射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信号强度dBm最小通信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灵敏度下限dBm 最小通信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灵敏度下限dBm 射频知识 ?功率/电平(dBm):放大器的输出能力,一般单位为w、mw、dBm。dBm是取1mw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 ?换算公式: 电平(dBm)=10lgw 5W??? → 10lg5000??? = 37dBm 10W → 10lg10000 = 40dBm 20W → 10lg20000 = 43dBm ?从上不难看出,功率每增加一倍,电平值增加3dBm ??? 1、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纯粹的比值,只表示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单位,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

下面计算公式:10log(甲功率/乙功率),如果采用两者的电压比计算,要用20log (甲电压/乙电压)。 [例]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反之,如果甲的功率是乙的功率的一半,则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小3 dB。 2、dBi 和dBd dBi和dBd是表示天线功率增益的量,两者都是一个相对值,但参考基准不一样。dBi的参考基准为全方向性天线,dBd的参考基准为偶极子,所以两者略有不同。一般认为,表示同一个增益,用dBi表示出来比用dBd表示出来要大2.15。 [例] 对于一面增益为16dBd的天线,其增益折算成单位为dBi时,则为18.15dBi(一般忽略小数位,为18dBi)。 [例] 0dBd=2.15dBi。 3、dBc dBc也是一个表示功率相对值的单位,与dB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一般来说,dBc 是相对于载波 (Carrier)功率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用来度量与载波功率的相对值,如用来度量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交调干扰、带外干扰等)以及耦合、杂散等的相对量值。在采用dBc的地方,原则上也可以使用dB替代。 4、dBm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 [例] 如果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完整版)各种能源折算标准

《各种能源的标准折算》 一、标准油与标准煤 标准油(又称油当量)是指按照标准油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量 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与标准煤相类似,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油当量标准。中国采用的油当量(标准油)热值为: 41.87MJ(10000kcal/kg) 常用单位: 标准油(toe)和桶标准油(boe)。 标准煤(又称煤当量): 是指按照标准煤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国家标准GB 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J(兆焦)的燃料,称为1kg(千克)标准煤。 在统计计算中可采用t(吨)标准煤做单位,用符号表示为tce 。

二、标准煤和标准油折算方法 要计算某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煤或标准油的数量,首先要计算该种 能源的折算系数,能源折算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精品资料整理

能源折算系数=能源实际含热值/ 标准燃料热值然后再根据该折算系数,将具有一定实物量的该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能源标准燃料数量=能源实物量×能源折算系数下面仅以标准煤折算方法为例加以说明,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 折标煤系数)要分别采取当量计算和等价计算两种方法。 (1) 燃料能源的当量计算方法。即以燃料能源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依据。例如,我国原煤1kg 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 20910kJ(5000kcal) ,则: 原煤的折标煤系数=20910÷29307.6=0.7143 如果某企业消耗了1万t 原煤,折合为标准煤即为: 10000×0.7143=7143(tce) (2) 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的等价计算方法,即以等价热值为计算依据。例如,2007年我国电的等价热值为0.35kgce/(kW ·h)。 如果某企业消耗了1万kW·h的电,折合为标准煤即为: 10000×0.35kgce =3500 kgce=3.5tce

DB37T 2480—2014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效果评价导则(备案)

ICS27.010 F 01 备案号:42658-201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2480—2014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效果评价导则 2014-04-21发布2014-11-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营启胜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济南银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绍东、贾东光、万林、原静、曲发川、李倩、张保国、颜丽、祁晓丹、陈超。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效果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效果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效果评价,其他机构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云服务数据中心、银行数据中心等)的能源管理效果评价工作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9149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YD/T 2435.1 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节能技术指南第1部分:总则 DB37/T 1498 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节能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3331—2012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拥有可靠的环境、完善的设备、专业化的人才,通过信息化手段,向其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应用和数据等IT相关专业服务的组织。 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评价数据中心用能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4.2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以下原则: a)应符合资源合理配置、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b)应开展节能管理,实施能源的高效利用; c)应建立完整、适用的能源管理制度和措施; d)应合理采用当前最佳可行的节能技术、系统、设备和器具; e)应持续跟踪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评价指标体系水平。 5 评价指标体系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的计算方法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的计算方法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2) 吨钢综合能耗:钢铁企业在报告期内,按每吨粗钢合格产出量核算的钢铁工业生产中能源净消耗量。 计算公式: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企业净耗能源量(吨标准煤)/ 粗钢合格产出量(吨)×1000 粗钢合格产出量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完成了粗钢生产过程,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模铸钢锭、连铸钢坯、铸造用液态钢(铸钢水)产出量之和,包括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不包括委外加工生产的产品。 吨钢综合电耗:钢铁企业在报告期内,按每吨粗钢合格产出量核算的钢铁工业生产中净耗电总量。 计算公式:吨钢综合电耗 (千瓦时/吨)=钢铁工业生产中净耗电总量(万千瓦时)/粗钢合格产出量(吨)×10000 计算说明:钢铁工业生产中净耗电总量包括报告期内生产直接消耗的各种电力及其辅助生产系统实际消耗的各种电力,即企业净耗的全部电量。 吨钢耗新水:钢铁企业在报告期内,按每吨粗钢合格产出量核算的钢铁工业生产中耗用新水量。 计算公式:吨钢耗新水(吨/吨)=企业耗用新水量(万吨)/粗钢合格产出量(吨)×10000 计算说明: 1.“新水用量”为企业报告期内用新鲜水量,即直接取自“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及其他外购水及水产品的数量。 2.钢铁联合企业的普通钢厂或特殊钢厂的新水取水量(新水量)供给范围,包括主要生产(含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等)辅助生产(含鼓风机站、氧气站、石灰窑、空压站、锅炉房、机修、电修、检化验、运输等)和附属生产(含厂部、科室、绿化、厂内食堂、厂区和车间浴室、保健站、厕所等);不包括企业电厂用于发电的取水量(含电厂自用的化学水)、矿山选矿用水和外供水量。 3.不产粗钢的企业可以选定自己的主产品,参照本指标计算“吨产品耗新水”。 吨钢可比能耗:钢铁企业在报告期内,每生产一吨粗钢,从炼焦、烧结、炼铁、炼钢直到企业最终钢材配套生产所必须的耗能量及企业燃料加工与运输、机车运输能耗及企业能源亏损所分摊在每吨粗钢上的耗能量之和。不包括钢铁工业企业的采矿、选矿、铁合金、耐火材料制品、炭素制品、煤化工产品及其他产品生产、辅助生产及非生产的能耗。 计算公式:具体计算方法见附表一“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计算方法”。 人造块矿工序单位能耗:报告期内人造块矿工序中生产每吨人造块矿的能源净消耗量。 计算公式:人造块矿工序单位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人造块矿工序净耗能量 (吨标准煤)/ 人造块矿产出量(吨)×1000 计算说明:人造块矿工序净耗能量包括配料中用的焦粉、煤粉,点火和焙烧中用的燃油、煤气(包括为保持水分稳定所进行的烘干作业所耗的煤气)和生产中用的电力等,扣除外供量。 炼铁工序单位能耗:指报告期内炼铁工序中生产每吨生铁的能源净消耗量。 计算公式:炼铁工序单位能耗(千克标准煤/吨)=炼铁工序净耗能量(吨标准煤)/生铁合格产出量(吨)×1000

常用热量单位换算表

常用热量单位换算表 1KJ=1000J 1MJ=1000KJ=1000000J 1GJ=1000MJ=1000000KJ=00J 1焦耳= 因此1千瓦时=1000W×3600秒=3600千焦 供热热量单位换算与节能计算实例 单位换算与计算虽然论坛经常讨论,在节能减排严峻形势下,大家关注程度更加高涨,真是可喜可贺啊!最近,我编制了几篇公司供热节能指标考核文件,将大家比较关心的主要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以望共同提高: % 1、能量、能耗、热耗、热量等一系列术语在供热领域其含义及单位是一致的,大家不必要去怎样表达,这些物理量在结合时间、空间等条件时在计算上就变得复杂起来,所以,供热一般计算时一定理解物理量含义,而不必要理会推导过程,去除有些条件,使计算变得简化。 2、热量单位常用的三种形式,大家要分清哪种单位是常用的及应用表达环境,分述如下: (1)、焦耳(J)、千焦(KJ)、吉焦(GJ),工程计算广为采用,国际单位制。热力计算、热计量、热量化验等实际操作中常见,国家标准及图表、线图查询等规范性技术文件中主要表达的单位。但是,其他导出单位及工程习惯相互交织,使得这种单位在今天热力计算中不是很方便。 (2)、瓦特(W)、千瓦(KW)、兆瓦(MW),工程导出单位,是供热工程常用单位,如热水锅炉热容量:7MW、14MW、29MW、56MW...等,习惯上常说到的10t、20t、40t、80t...等锅炉,相当于同类容量蒸汽锅炉的设计出力.工程上热水锅炉和换热站热计量仪表、暖通供热设计计算、估算、供热指标等,广泛采用。

(3)、卡(car)、千卡(Kcal)...,已经淘汰的热量单位,但是工程中还在使用,特别是大量的技术书籍,例如煤的标准发热量7000KCal,等. 3、供热指标核算、计算及测算时,我给大家推荐4个基本换算式,在这些工作计算的结果,虽然有点误差,但是已足够精确。如果一定精确计算,则要查有关图表手册了: (1)、1W=, 1Kcal=; (2)、1t饱和蒸汽===60万Kcal; (3)、1kg标煤=7000Kcal=29300KJ; (4)、热工当量1Kcal=. 1W=(热工当量是换算式,不是物理关系式,热力计算常用). 4、北京地区供热实现节能的主要指标值(采暖期4个月) # (1)、第一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2)、第二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3)、第三步节能:建筑热耗m2,煤耗标煤/m2. 注:北京第一步节能主要指标为2000年前最好水平,各地参照时,先将此4个月的指标值折算一个月,北方地区采暖期有6各月或7各月的,按采暖期制定考核指标,月考核先挂账,终了节能绩效结算. 5、能耗指标考核计算实例 (1)、例1,我热力公司呼和浩特某开发区8座汽水换热站2010年制定节能指标考核管理办法,当地供暖期为6个月,统计连续3年采暖期的能耗年报表,经过数据分析及价格测算,初步确定了各换热站汽耗指标为160Kg汽/m2,整个采暖期.已知,当地设计面积热指标是65W,各站蒸汽计量,蒸汽为饱和蒸汽,工作压力小于.问采暖期折算每平米标煤是多少采暖期每平米折算热量是多少与北京地区哪个节能指标较接近 解:A,×=112000W=130256Kcal; B,130256/7000=标煤,(接近北京第一步节能指标,按6个月折算,×6/4=标煤); C,112000w/180d/24h=m2.(远低于设计值) 关于确定煤耗指标先从技术角度分析,同时必须考虑燃料的价格,因为节能指标的制定,是从技术经济角度找出能源管理的盈亏点,方可真正找出节能的途径,不可玩起数字游戏.定汽耗指标时,要测算蒸汽生产成本及管损才有意义. ~ (2)、例2,我公司另一座热水锅炉房,没有上供热热水计量仪表,制定出6个月采暖期煤耗指标为:43Kg煤/m2,煤的低位发热量为5400Kcal,问折算成采暖期每平米汽耗是多少采暖期每平米热耗是多少折算标煤是多少 解:a,43×5400=232200Kcal=270049W; b,270049/700000=(饱和蒸汽); c,270049w/180d/24h=m2,6个月; d,折算标煤:43×5400/7000=.(如果采暖期每平米按标煤订煤耗指标,就是这个计算值,也不一定有实际意义). 这个实例提供了热计量及燃料计量.电计量、水计量等在考核范围内一切物化、量化方面计量的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计量统计,加强节能考核及分析,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编制

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 1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编制和应用指南(试行)》文件中规定,标准应根据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原 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复审 ?A. 10 ?B. 2 ?C. 3 ?D. 5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下列哪项指标是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表中的主要指标() ?A. 床均综合能耗 ?B. 数据中心EUE值 ?C.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D. 空调综合能耗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编制和应用指南(试行)》中定额能耗指标的约束值是() ?A. 排序法(升序)下1/5分位数 ?B. 排序法(升序)下1/4分位数 ?C. 排序法(升序)上1/5分位数 ?D. 排序法(升序)上1/4分位数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下列哪些文件不应出现在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A. 标准编制中参考的国家标准 ?B. 标准编制中参考的行业标准 ?C. 标准编制中参考过的资料性引用文件 ?D. 标准编制中参考的国际标准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能耗定额标准文本编制格式及表述方式应符合以下哪项文件的要求和规定() ?A. 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B. GB/T 13470《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 ?C.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 ?D.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分类编制时不需要考虑哪项对公共机构用能规律的影响()?A. 公共机构所处气候区 ?B. 公共机构业务特点 ?C. 公共机构建筑年代 ?D. 公共机构规模大小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编制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时,需要收集不少于()年的同一类型公共机构能耗数据

数据中心能耗测量

数据中心能耗测量 1.当前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工作的重心 (1)目前,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指导性的标准; ②缺乏科学的能耗测量方法; ③缺乏节能规划、设计和节能技术改造的数字依据; ④缺乏节能规划、设计和节能技术改造的评估和验收标准。 (2)当前能效规划和测量中普遍存在问题: ①IT设备的能耗测量不全面,不准确; ②数据中心总输入功率测量不全面,不准确; ③偷换概念,以子系统的能耗比例代替整个数据中心的能耗指标PUE; ④以主观臆断的数据规划系统能耗指标。 (3)数据中心能耗检测和评估的意义 ①指导数据中心节能规划设计; ②指导数据中心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设备的使用。 (4)数据中心能耗指标 ①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数据中心总耗能与IT设备耗能的比值; ②空调制冷负载系数CLF(Cooling Load Factor): 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耗能与IT设备耗能的比值; ③UPS供配电负载系数PLF(Power Load Factor): 数据中心IT设备供配电系统能耗与IT设备耗能的比值。 2.数据中心能耗模型 (1)IT设备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

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称为电子信息系统。 (2)输入能源 输入能源包括主供电电网、发电机、非主供电电网(由个别设备引入)太阳能及风能等再生能源三部分,最终都以输入到数据中心的电能表示。 (3)供配电系统 供电系统由高压配电、变压器、各级配电柜、线缆传输、UPS系统,空调制冷系统配电、安全、照明配电、列头柜、机架PDU等环节组成。 (4)UPS系统 ups系统包括输入配电、输入配电、UPS主机(单机、冗余并机)、电池、并机架等。 (5)空调制冷系统 ①机房内使用的空调设备,包括机房专用空调机、湿度调节设备等; ②冷源设备包括风冷室外机、冷水机组、冷却塔、干冷器、水泵、电动阀门、水处理等; ③新风系统,包括新风预处理机和送风系统等。 (6)其他设施 照明设备、安防设备、消防灭火设备、传感器及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等。 3.对数据中心能耗测量的有关规定 (1)电度计量法: 电度量是可以累积的,只要确定计量时间周期(例如一年),分别记录总输入用电量和IT设备用电量,就可以准确地测量系统的能源消耗状况,所得结果应该是最实际、最具权威的数据。 (2)功率测量法: 对系统做实时效率测试:主要用于节能研究、包括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案能效水平、节能设计和节能改造的节能效果、节能设备应用的节能效果等。这种测量试以系统、子系统和设备的实时测试数据为依据,测试结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IT系统工作状态、测试时间、测试季节、各种数据测试的同时性等。(3)测量周期和频率 能耗指标的数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随季节、节假日和每天忙闲时段的改变发生变化。因此,为全面准确了解数据中心的能效,应采用固定测量仪表,对数据中心能耗进行持续、长期的测量和记录。 测量的周期和频率如下: ①每年测量4次,分别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②每个时段测量时间不少于3天 ③每天测量不少于2次,分别在数据中心负载的高峰和低谷时段(如果有的话)进行测量; ④每次测量不少于1小时,取稳定数值或3次测量的平均值。 每次测量时,要注意对各点和各环节测量的同时性。 (4)其他规定和假设 为简化测量步骤和难度,以下设备和环节的运行效率数据认可是可以确定和认定的,并在计算公式中可以采用。 ①所有测量数值都用有功功率表示; ②在配置有能效监控系统的数据中心,应充分利用监控系统的能耗数据; ③市电输入变电器(高压变低压)的效率典型值为98.5%; ④市电输入到UPS输入端的各级配电和线缆传输的效率典型值为99%; ⑤市电输入到空调制冷输入端的各级配电和线缆传输效率典型值为99%; ⑥市电输入到其他用电输入端的各级配电和线缆传输效率典型值为99%; ⑦UPS输出到IT设备机架之间的各级配电和线缆传输效率典型值为99%; ⑧非主供电网到空调制冷设备输入配电之间的变压器损耗典型值为98.5%; ⑨各级配电和线缆传输的效率典型值为99%。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计算方法 (按统计局的统计口径计算) 【选煤电力单耗】(千瓦时/吨) =10000×选煤生产过程耗电量(万千瓦时)/入选原煤量(吨) 分子项:选煤生产过程耗电量按电业部门结算的电量计算,不包括选煤厂向外转供电量,以及与选煤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各种用电量(如居民生活用电、基建工程用电、文化福利设施用电等)。 分母项:入选原煤量指从入厂毛煤中拣出的不计原煤产量的大块(一般指50毫米以上)矸石后进入选煤过程,进行加工处理的原煤量。 无机碱制造(2612) 【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000×液体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准煤)/液体烧碱产量(折100%)(吨) 分子项: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是指用于烧碱生产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的总和。包括烧碱生产工艺系统耗能量和为烧碱生产服务的辅助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耗能量。 烧碱生产系统耗能量的统计范围,从原料投入开始,包括盐水制备、整流、电解、蒸发、蒸煮至成品烧碱包装入库为止的所有工艺用的电解用交流电、动力用电、蒸汽、油、煤等实际消耗量。 烧碱生产的辅助和附属系统耗能量的统计范围包括:电槽修理、阳极组装、石棉绒回收、炭极加工、以及车间检修、车间分析、车间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各种耗能量。 分母项:烧碱产量折成100%计算。氢氧化钠(烧碱)(折100%) 包括由盐水电解法或由纯碱(或天然碱)苛化法生产的液体氢氧化钠。也包括氢气干燥和本企业其他产品自用的合格烧碱。不同方法生产的各种烧碱,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GB209-93),方可统计产量。产量中不包括在使用烧碱过程中回收的烧碱和生产烧碱过程中自用的电解碱液、浓缩碱液、回收盐液中的含碱量。企业填报烧碱产量,应将不同的生产方法(水银法、隔膜法、离子膜法、苛化法)生产的液碱折成100%计算产量。 【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千瓦小时/吨) =10000×交流电消耗量(万千瓦时)/液体烧碱(100%)产量(吨)分子项:交流电消耗量以电业局安装的直流耗交流电度表为准。没有安装电流表的企业,以电业局安装的总交流电度表指示的交流电量扣除动力系统安装的交流电度表的交流电量后计算直流电所消耗的交流电量。 分母项:烧碱产量折成100%计算,说明同上。 【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21.国家发布的79个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汇编

附录9: 国家发布的79个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汇编 一、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1-2008) (一)现有铁合金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 合金品种硅铁电炉锰铁锰硅合金高碳铬铁高炉锰铁 产品规格FeSi75-A FeMn68C7. 0 FeMn64Si1 8 FeCr67C6. FeMn68C7. 执行国家标准GB/T 2272 GB/T 3795 GB/T 4008 GB/T 5683 GB/T 3795 标准成分Si75 Mn65 Mn+Si82 Cr50 Mn65 单位产品冶炼电耗限额 限定值(kW·h/t)≤8800 ≤2700 ≤4400 ≤3500 焦炭 1350kg/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限定值[以电当量值 0.1229kgce/(kW·h) 计](kgce/t) ≤1980 ≤790 ≤1030 ≤900 ≤1250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限定值[以电等价值 0.404kgce/(kW·h) 计](kgce/t) ≤4600 ≤1610 ≤2380 ≤1950 备入炉矿品位—Mn38% Mn34% Cr2O340% Mn37%

注 入炉矿品位每 升高降低1%, 电耗限额值可 降低升高值 (kW·h/t) —≤60 ≤100 ≤80 铬铁比≥2.2 焦炭30kg/t (二)新建铁合金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 合金品种硅铁电炉锰铁锰硅合金高碳铬铁高炉锰铁产品规格FeSi75-A FeMn68C7. FeMn64Si1 8 FeCr67C6.0 FeMn68C7. 执行国家标准GB/T 2272 GB/T 3795 GB/T 4008 GB/T 5683 GB/T 3795 标准成分Si75 Mn65 Mn+Si82 Cr50 Mn65 单位产品冶炼电耗 限额准入值(kW·h/t)≤8500 ≤2600 ≤4200 ≤3200 焦炭 1320kg/t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 额准入值[以电当量值 0.1229kgce/(kW·h) 计](kgce/t) ≤1910 ≤710 ≤990 ≤810 ≤1220

《数据中心单位能耗标准》

DB31/XXXX —2012 数据中心机房单位能源消耗限额 The norm of Data center Unit Energy Usage Effectiveness (报批稿) 上 海市地方标 准 2012-××-××实施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4.1已建数据中心机房单位能耗的限定值 (2) 4.2新建数据中心机房单位能耗限值的准入值 (2) 4.3数据中心单位能耗限值的先进值 (2) 4.4 数据中心单位能耗限值的修正 (2) 5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3) 5.1统计范围 (3) 5.2计算方法 (3) 6节能管理与措施 (4) 6.1节能基础管理 (4) 6.2节能技术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6)

前言 本标准4.1和4.2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IBM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上海华东电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世图兹空调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银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廉云、王海峰、张翼祥、周晓伟、沈忱恩、陈戈、郭振、孙兰、张伟、叶迎、姜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的计算方法

附件4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的计算方法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6) 吨煤综合能耗: 吨煤综合能耗(吨标准煤/吨)=总能耗(吨标准煤)/原煤产量(吨)子项: 总能耗=(原煤生产能耗+非原煤生产能耗)-(煤矸石、油页岩、煤泥、瓦斯资源利用量)。 计算时,应折算成标准煤后计算。煤矸石、油页岩、煤泥、瓦斯资源利用量按实测发热量数据计算标准煤量。 原煤生产能耗: 指矿井(露天)原煤生产过程中的回采、掘进(剥离)、运输(不包括为矿区服务的大铁路运输)、提升、通风、排水、风压、坑木加工、瓦斯抽放、消火灌浆、井口选矸、矿井采暖、水砂充填、矿灯充电、矿机修、工业照明、工业供水等能源消耗,以及与上述有关的各项线路和变压器的能源损失。 非原煤生产能耗: 指煤矿企业附属的其他工业产品生产的能源消耗。如选煤厂、机修厂、运输队、建材厂、火药厂、化工厂、支架厂、钢铁厂、综合利用厂等能源消耗和由各种专用基金支付的工程(如大修理、更新改造工程等)的能源消耗,以及与上述有关的各项线路和变压器的能源损失。 母项:

原煤产量为矿井产量、露天产量、其他产量。矿井产量指回采产量、掘进产量和矿井其它产量。露天矿产量指采煤阶段产量、剥离阶段产量和露天其它产量。其他产量指基建工程煤、更改工程煤和不计能力小井(小露天)产量。 回采产量指生产矿井中全部回采工作面所采出的煤量。但对下列情况应作如下处理: 1.矿井未正式移交之前,对准备出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实际采煤,其采煤量应计入基建工程煤内; 2.列入科研计划的新采煤方法试验面和使用新机试采面的出煤量,应计入矿井其它产量内。 3.掘进已完成,在回采过程中掘凿的巷道(一般称“采后掘进”)出煤,应计入回采产量内; 对已报废的矿井进行复采,由原煤生产费负担的,计入矿井其它产量。 掘进产量指在生产矿井中由生产费用负担的生产掘进巷道所出的煤量。不包括由更改资金进行的掘进工作出煤和井巷维修工作出煤。对采掘产量混在一起分不清的,用下式计算: 掘进产量(吨)=煤巷及半煤巷的煤断面(平方米)×进尺(米)×煤的容重(吨/立方米) 矿井其它产量指生产矿井回采和掘进产量以外的其它产量,主要包括井巷维修出煤,已报废矿井复采后所出的煤,不合质量经处理后合格的回收煤,科研试采出煤,出井无牌煤,水砂充填或水采矿井扫沉淀的煤泥,盘点发生的涨(亏)吨煤,以及由生产费用开支不计能力的矿井产量。 露天矿其它产量指露天采煤阶段和剥离阶段以外的其它产量。主要包括由生产费用开支的不计能力的露天产量,由排土场回收的拣煤量,露天坑内的残煤回收量。 其它产量指不由原煤生产费用开支所出的煤量,主要包括基建工程煤、更改工程煤、不计能力小井、小露天产量。

dBm与功率换算

接收灵敏度单位“dBm”、“μV”与“dBμV”对照表 灵敏度单位“dBm”“μV”与“dBμV”对照表 (仅适用于50Ω系统) 发射功率单位“W”与“dBm”对照表 发射功率单位“W”与“dBm”对照表

对于无线工程师来说更常用分贝dBm这个单位,dBm单位表示相对于1毫瓦的分贝数,dBm和W之间的关系是:dBm=10*lg(mW) 1w的功率,换算成dBm就是10×lg1000=30dBm。 2w是33dBm 4W是36dBm……大家发现了吗?瓦数增加一倍,dBm 就增加3。 为什么要用dBm做单位?原因大致有几个: 1、对于无线信号的衰减来说,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对数关系 衰减的。用分贝更能体现这种关系。 2、用分贝做单位比用瓦做单位更容易描述,往往在发射机出来的功率几十上 百瓦,到了接收端已经是以微微瓦来计算了。 3、计算方便,衰减的计算公式用分贝来计算只用做加减法就可以了。 以1mW 为基准的dB算法,即0dBm=1mW,dBm=10*log(Power/1mW) 发射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信号强度dBm 最小通信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灵敏度下限dBm 最小通信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灵敏度下限dBm 功率单位mw和dbm的换算表 dBm mW 0 1.0 mW

1 1.3 mW 2 1.6 mW 3 2.0 mW 4 2. 5 mW 5 3.2 mW 6 4.0 mW 7 5.0 mW 8 6.0 mW 9 8.0 mW 10 10 mW 11 13 mW 12 16 mW 13 20 mW 14 25 mW 15 32 mW 16 40 mW 17 50 mW 18 64 mW 19 80 mW 20 100 mW 21 128 mW 22 160 mW

数据中心能耗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能耗管理系统方案 北京盈泽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5月--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企业能耗的急剧增加和电价的日益上涨,期望节约营维成本的管理人员,正越来越关注能源的成本问题。在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稀缺和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要求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来建立具有“增容不增耗”的节能降耗型“绿色企业” CSS8800就是本公司为企业能耗监测问题提供的管理利器,本系统正对机房的IT设备、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电源等系统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设备耗电情况进行精细化统计和分析,定时生成多种数据报表,提供节能改造的建议,并对各种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测,通过分析得到不同条件下最优的节能措施和解决方法。 1.1对能源消耗管理的理解 根据我们的理解,企业能源消耗管理的工作目标可以分为4个方面:能源消耗统计、能源消耗分析、能源消耗测评、能源消耗预测,其核心是能源消耗计量。测量是把握现状的前提,只有有准确、全面、及时的测量,才能计算单位能耗、费用和节能效果。

随着各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很多企业逐步装配了大量的自动计量仪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CS系统、MES系统等,为企业能源消耗管理提供了基础。 部分自动化仪表设备少的企业也已经将改造计量装置、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纳入了未来几年的规划。 1.2能源消耗管理整体思路 伴随企业的迅速发展,节能降耗作为企业一个重要工作内容,管理单位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急剧扩张的公司节能需求为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严格、持续的节能目标必将带来管理和优化复杂程度的迅速提高。 效率是企业的生命,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情,通过不断的实践,信息化,自动化以其迅速、快捷、稳定、可靠的应用特征可以很好的满足能源管理的需求。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

《各种能源的标准折算》 、标准油与标准煤 标准油(又称油当量)是指按照标准油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量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与标准煤相类似,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油当量标准。中国采用的油当量(标准油)热值为: (10000kcal/kg) 常用单位: 标准油(toe)和桶标准油(boe)。 标准煤(又称煤当量): 是指按照标准煤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国家标准 GB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兆 焦)的燃料,称为1kg(千克)标准煤。 在统计计算中可采用t(吨)标准煤做单位,用符号表示为tce 。 、标准煤和标准油折算方法 要计算某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煤或标准油的数量,首先要计算该种能源的折算系数,能源折算系数可由下式求得:

能源折算系数=能源实际含热值/ 标准燃料热值 然后再根据该折算系数,将具有一定实物量的该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能源标准燃料数量=能源实物量X能源折算系数 面仅以标准煤折算方法为例加以说明,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 折标煤系 数) 要分别采取当量计算和等价计算两种方法。 (1) 燃料能源的当量计算方法。即以燃料能源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依据。例如,我国原煤1kg 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20910kJ(5000kcal) ,则: 原煤的折标煤系数=20910-= 如果某企业消耗了1 万t 原煤,折合为标准煤即为: 10000X =7143(tce) (2) 二次能源及耗能工质的等价计算方法,即以等价热值为计算依据。例如,2007年我国电的等价热值为(kW- h)。 如果某企业消耗了1万kW- h的电,折合为标准煤即为: 10000X =3500 kgce=

数据中心能效指标及IT设备的能耗计算

数据中心能效指标及IT设备的能耗计算 作者:许剑更新时间:2010/4/813:29:20 摘要: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科学、长远的规划是构建绿色数据中心的关键,数据中心的能效是个能考量的指标,是否合格一目了然,IT设备的能耗盘点便是这指标考量中的关键,想要真正的做到绿色数据中心,我们就要先来看看你的数据中心是不是真的“达标”了。 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众多的厂商推出了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很多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也在寻求正确的方法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 几年前GreenGrid(绿色网格)组织提出用PUE(能源利用效率)和DCE(数据中心能效)或DCIE(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效)的标准来衡量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但是,业内外对PUE和DCE作为能耗标准的有效性都普遍表示担心,这也使业内外对于更好衡量标准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PUE及DCiE的概念: 能量使用效率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效率DCiE:DataCenterInfrastructureEfficiency PUE和DCiE二者成倒数关系 数据中心分成IT设备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两个部分,两个部分能效的乘积才是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效,详见上图。 IT设备部分的能效评价指标还在定义之中,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部分的能效定义即PUEandDCiE。

数据中心IT设备与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能效关系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能效指标 数据中心典型的PUE和DCiE曲线: PUE指标曲线

常用能耗折算关系

常用能耗折算关系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千焦)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20934千焦/公斤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26377千焦/公斤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8374 千焦/公斤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28470千焦/公斤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42705千焦/公斤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47472千焦/公斤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46055千焦/ 公斤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35588千焦/立方米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16746千焦/立方米5.714-6.143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1.229吨/万千瓦时 1、热力其计算方法是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内查得每千克的热焓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乘上锅炉实际产出的蒸汽或热水数量(流量表读出)计算。如果有些企业没有配齐蒸汽或热水的流量表,如没有焓熵图(表),则可参下列方法估算: (1)报告期内锅炉的给水量减排污等损失量,作为蒸汽或热水的产量。 (2)热水在闭路循环供应的情况下,每千克热焓按20千卡计算,如在开路供应时,则每千克热焓按70千卡计算(均系考虑出口温度90℃,回水温度20℃)。 (3)饱和蒸汽,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上的热焓按620千卡,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的热焓按630千卡。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按640千卡计算。 (4)过热蒸汽,压力150千克/平方厘米,每千克热焓:200℃以下按650千卡计算,

数据中心能耗计算指导方法

数据中心的能耗审计 若想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首先需要确定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基本因素。通过系统化的能耗审计能够提供数据中心能耗的实时概况和模型,明确了解数据中心的总体能耗以及能耗的具体分布状况,同时可以建立基线供未来改造规划之用。 能耗的审计可以通过手动计量,也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获取相关数据。在能耗审计过程中,将主要依据以下三类数据开展审计工作: (1) 第一类是电量参数,包括系统和独立设备的工作电流、电压和电流波形等。 (2) 第二类是空气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温升等。 (3) 第三类参数,包括水和气的用量等。 数据采集密度越高,精度就越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也越高。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能耗审计,大中型以上规模的数据中心都装有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可以快速地进行能耗分布情况统计和分析。 通过能耗审计,可以明确知道能源的去向。在能耗较高的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工作。我们知道,电力消耗是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消耗,空调制冷等方面的能耗同样是以电力消耗的形式表现出来。 现有的一些研究数据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目前多数数据中心的电能分布情况。虽然这种分布并非理想,却代表了当今的普遍现状。数据中心输入电力分布如图4-1所示。 图4-1数据中心输入电力分布 从图4-1中可以看出,能耗高是目前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现象。当IT设备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通信等设备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30%时,电能使用效率(PUE)在3左右。其他各系统的具体能耗分布如下: (1) 制冷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33%左右。 (2) 空调送风和回风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9%左右。 (3) 加湿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3%左右。 (4) UPS供电系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18%左右。 (5) PDU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5%左右。 (6) 照明系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1%左右。 (7) 转换开关、线缆及其他系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1%左右。 从数据中心电能的流向来看:一是IT设备约占30%;二是空气处理设备约占45%,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