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认识分数》试题 (3)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认识分数》试题 (3)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认识分数》试题 (3)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认识分数》试题 (3)及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综合提优训练

文档设计者: 设计时间 : 文档类型: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一、填空题。(共23分)

1、在下面的图形中,按分数涂上颜色。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4、一块菜地的83种了白菜,其余的种萝卜,萝卜占这块地的( )

( )

5、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一次,每份是这纸的( )

( )

,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

( )

6、“一箱苹果吃去了4

3

”,这是把一箱苹果平均分成了( )份,吃去的苹果有

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苹果的( )

(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打“√”,错的打“×”。)(共4分)

1、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

2

1

,只有一种折法。()

2、6枝铅笔的

2

1

和4枝铅笔的

2

1

相等。

3、一张纸对折的次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4、分母相同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相同。

三、看图列算式。(共8分)

四、比一比。(在○里填上“”“”或“=”。)(共9分)

6

1

6

3

3

1

6

1

4

3

4

2 9

1

6

1

5

2

5

3

7

7

6

6 8

3

8

5

9

9

1

6

1

4

1

五、计算下列各题。(共8分)

9

8

9

5

=

5

1

5

3

=

7

4

7

3

=

8

2

8

5

= 6

1

6

5

=

4

2

4

1

= 1-

6

5

=

9

7

9

4

= 六、脱式计算。(共8分)

()

()

()

36×30+129 78+14×6

864-12×24 540÷9÷6

七、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共10分)

1、数学课本的封面的面积约6 。

2、教室地面的面积约60 。

3、火柴盒的上面面积约18 。

4、一块农田约2 。

八、解决问题。(共30分)

1、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81,小红吃了8

3

,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一片果园中,苹果树占94,桃树占9

2

,其余的是山楂树,山楂树占几分之几?

3、你知道小强的爸爸、妈妈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吗?

4、

一枝铅笔多少元?

5、三(1)班50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小船每条15元,限坐5人,大船每条30元,

限坐12人。

(1)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2)哪种方案最合理?为什么?

第六单元综合提优训练的部分答案:

一、2、121 125 126 94 8

3

3、四 41

4、85

5、21 8

1

6、4 3 41

二、1、× [提示]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

2

1

,有无数种折法,只要折它的折痕通过中心即可。

2、× [提示] 6枝铅笔的

21是3枝,4枝铅笔的21是2枝,可以6枝铅笔的2

1与4枝铅笔的

2

1

不相等。 3、√ 4、√ 三、82+85 = 87 63+62 = 65 63+63 = 6

6 1-85 = 83

四、﹤ ﹥ ﹥,﹤ ﹤ =,﹤ = ﹤

五、93 54 71 87 66 41 61 93

六、1209 162 576 10 七、1、平方分米

2、平方米

3、平方厘米

4、公顷

八、1、81+83 = 84 1-84 = 8

4

2、1-94-9

2 = 93

3、爸爸:90千克 妈妈:52千克

4、10-9.8 = 0.2(元)

5、答案不惟一,只要合理即可。

可以编辑的试卷(可以删除)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 1.钟面上的时刻是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5次岗,早上7时30分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3.南京到上海坐汽车要3小时,上午8时40分从南京出发,()到达上海。 4.希望小学的老师每天早上7时到校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6时离开学校,老师每天在校工作()小时。 5.希望小学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上课,该校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时间是(),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二、换算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凌晨3时() 下午5时() 中午1时30分() 晚上12时20分()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4:20()10:00() 15:30()21:40()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时就是8时。() 2.钟面上的12时就是0时或者24时。() 3.19时比晚上6时30分要晚一些。() 4.一天当中,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将上面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 A.8:30和14:30 B.8:30和16:30 C.20:30和16:30 2.小明妈妈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小明妈妈每天睡()小时。 A.4 B.8 C.9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每天18:00起床 B.从上午9时到下午2时经过了7小时 C.小刚和李小飞一般在17:00去踢足球 五、观察下面2008年1月份的日历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 一、填一填。 1.20+20+20+20+20=()×()=() 2.口算300×7时,想:()个百和7相乘得()个百,就是()。 3.对282×3进行估算,可以把282看作整百数()来算,积大约是()。 4.800×5的积的末尾共有()个0。 5.218×8的积是()位数;314×3的积是()位数。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三、在○里填上“>”“<”或“=”。 46×2○33×3 512×4○413×5 207×3○207×4150×8○5×240 432×2○234×3350×8○8×350 四、连一连。 27×21550 203×3245 310×554 49×5609 五、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2×3=0×711=110×8=7×100= 1×125=300×3=0+179= 43×2= 2.用竖式计算。 59×6=345×7=315×4= 612×5=208×6=123×4=

204×7=125×4=214×3= 六、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有125本工具书,故事书的数量是工具书的6倍。图书室有故事 书多少本? 2.一列火车从A站开往B站,每小时行驶203千米,行了4小时后离B站还有440 千米。从A站到B站有多远? 3.东关学校植树,柏树、杨树、柳树各栽了167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4.东升乡要挖一条水渠,前3天挖了900米,按这个速度,剩下的要在6天内挖完, 最后还剩下多少米?

5.三(1)班分学习小组,如果每组6人,可以分6组,如果每组分4人,可以分几组? 6.小强用小棒摆单独的正方形,正好摆了6个。如果用这些小捧摆单独的三角形,可以摆多少个? 7.有96吨货物要一次从甲地运往乙地。如果你是货主,怎样安排车辆最合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测试卷

第6单元测试卷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8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1分) 1.一年有()个月,其中()月是大月,每个大月有()天, ()月是小月,每个小月有()天。 2.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共有()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共有()天。 3.每年的()是国庆节,5月1日是(),()是儿童节。 4.小林是2000年2月28日出生的,这一年是()年,小林出生的第二 天是()月()日。 5.妈妈在4月25日早上去上海出差,这次出差一共是45天,当妈妈第45 天回家时,这天是()月()日。 6.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3:00表示()。 7.爸爸去青岛出差,火车出发时间是17:35,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从家 到火车站乘车要38分钟,爸爸最迟要()从家里出发才能保证不误火车。 8.一场球赛从14:30开始,一直到下午5:00结束,这场球赛一共进行了() 分钟。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每年都有7个大月,5个小月。() 2.21时40分是晚上9时40分。() 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一定是闰年。() 4.一个月中最多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 5.爸爸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一天工作7小时。()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是建军节。 A.5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2.晚上10时是() A.21:00 B.22:00 C.10:00 3.下面年份中,()是闰年。 A.2018年 B.2100年 C.2040年 4.王叔叔从3月24日早上出发去青岛出差,4月8日晚上结束工作回到家里, 他一共出差()天。 A.14 B.15 C.16 5.李刚每天晚上21:00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他每天睡() 个小时。 A.10 B.11 C.12 四、我会做。(共27分) 1.特殊日子我知道。(6分) 2.分一分,填一填。(10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钟面上的时刻是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5次岗,早上7时30分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第一次第二 次 第三 次 第四次第五 次 …… 3.南京到上海坐汽车要3小时,上午8时40分从南京出发,()到达上海。 4.希望小学的老师每天早上7时到校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6时离开学校,老师每天在校工作()小时。 5.希望小学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上课,该校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时间是(),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二、换算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凌晨3时() 下午5时() 中午1时30分() 晚上12时20分()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4:20()10:00()

15:30()21:40()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时就是8时。() 2.钟面上的12时就是0时或者24时。() 3.19时比晚上6时30分要晚一些。() 4.一天当中,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将上面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 A.8:30和14:30 B.8:30和16:30 C.20:30和16:30 2.小明妈妈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小明妈妈每天睡()小时。 A.4 B.8 C.9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每天18:00起床 B.从上午9时到下午2时经过了7小时 C.小刚和李小飞一般在17:00去踢足球 五、观察下面2008年1月份的日历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三年级数学六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16%,每小题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数,60是乘法中的()。 3、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5、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6※、算式X÷Y=15……3,当Y为最大一位数时,X=(),当Y为最小时,X=()。 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厘米。 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4%)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3%) 1、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879×8。 A、> B、= C、< 2※、a×5=b×3,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3※、480×2×6的结果与算式()的结果相等。 A、480×4 B、480×8 C、480×12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8%) 1、在○里填上+、-、×或÷。(5%) 0 ○10=10 9 ○0=0 23 ○0=23 4 ○4=1 5 ○5=0 2、估算。(8%) 398×4 502×2 983×7 636×7 4638×9 2386×3 6299×5 6809×4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12小题,第3题每空0.5分,第8、10、12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1.(2019秋?宜宾县期中)将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度是50米,这根绳子长米. 2.如果38?□8的得数是三位数,那么□里应该填;3051 ?的得数比1500多. 3.在横线上填上“>”“<”“=”. ?1720 - +1720 ?2105 ?1002054 185 ?958 ? ?1585 ?155170554 275 4.(2019春?南京月考)兄弟俩各有一些卡片,哥哥给弟弟18张后,弟弟还比哥哥少18张.原来哥哥比弟弟多张卡片. 5.(2019秋?淮阴区月考)□227 ?的积是四千多,□里可以填. 6.一种练习本,10本约厚3厘米,1000本这种练习本摞在一起大约高米,1亿本这种练习本摞在一起大约高千米,比珠穆朗玛峰.(高多了,矮多了) 7.某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还规定30人(含30)以上可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8元.那么28人去公园游玩,门票最少要元. 8.三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大是位数,最小是位数,分别是和. 9.3504 ?的积是位数,末尾有个0. 10.找规律填数. (1)210220230240250 ++++=?= (2)320330340350 +++=?=. 11.用2,5,8这三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其中 (1)积的末尾有1个0的.写出两个算式:,. (2)积的末尾有两个.写出一个算式:. 12.用8、4、2、5四张数卡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的积最小.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3.(2019?吉水县期末)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2个0,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至少应有4个0( ) 14.小王平均每分钟打108个字,打一篇500字的文章,5分钟就够了( ) 15.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乘同一个数,结果一定不同(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年、月、日(1) 【教学内容】年、月、日(教材第76~78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个月,包括大月、小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能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制作年历,培养初步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体验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各年份的年历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播放视频。2013年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①这些时刻里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②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分、秒) 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1) 二、新课讲授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个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01年)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儿童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生1:春节、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 生2:五月一日劳动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月一日国庆节。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课件出示:(1)观察2013年、2014年的年历,记录每月的天数。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黄楠二次使用修改教师: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本单元先讲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讲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讲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因数中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 4.理解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建立求解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难点: 1.了解口算思路和方法,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2.学会计算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3.理解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口算乘法 2课时 笔算乘法 6课时 解决问题 2课时 整理复习 1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 填一填。 1.20+20+20+20+20=( )×( )=( ) 2.口算300×7时,想:( )个百和7相乘得( )个百,就是( )。 3.对282×3进行估算,可以把282看作整百数( )来算,积大约是( )。 4.800×5的积的末尾共有( )个0。 5.218×8的积是( )位数;314×3的积是( )位数。 二、 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三、在○里填上“>”“<”或“=”。 46×2○33×3 512×4○413×5 207×3○207×4 150×8○5×240 432×2○234×3 350×8○8×350 四、 连一连。 27×2 1550 203×3 245 310×5 54 49×5 609 五、 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2×3= 0×711= 110×8= 7×100= 1×125= 300×3= 0+179= 43×2= 2.用竖式计算。 59×6= 345×7= 315×4= 612×5= 208×6= 123×4= 204×7= 125×4= 214×3=

六、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有125本工具书,故事书的数量是工具书的6倍。图书室有故事 书多少本? 2.一列火车从A站开往B站,每小时行驶203千米,行了4小时后离B站还有 440千米。从A站到B站有多远? 3.东关学校植树,柏树、杨树、柳树各栽了167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4.东升乡要挖一条水渠,前3天挖了900米,按这个速度,剩下的要在6天内挖 完,最后还剩下多少米? 5.三(1)班分学习小组,如果每组6人,可以分6组,如果每组分4人,可以分几组? 6.小强用小棒摆单独的正方形,正好摆了6个。如果用这些小捧摆单独的三角 形,可以摆多少个?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复习卡

第6单元复习卡 一、我会填。 1.(2018·广西钦南)每年的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是()(填“大月”或“小月”),5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2.(2018·福建仙游)小明每天早上7:30到校,11:30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30分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时()分。 3.(2018·浙江宁波)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天。 4.填写表格。 (1)改写。 (2)2018年每个季度有多少天? 5.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岗5次,早上7时30分第1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国庆节所在的那个月是30天。() 2.因为2000除以4余数为0,所以2000年是闰年。()

3.如图:,说明每天7时到9时这段路禁止车辆通行。() 4.每个月最多有5个星期日。() 5.(2018·浙江宁波)一袋面包生产日期是:2018.02.25,保质期是5天,那么2018年3月1日早上还能吃。() 三、我会选。 1.下面月份都是31天的是()。 A.1月、12月 B.4月、5月 C.8月、9月 2.(2018·湖北武汉江岸区)一盘围棋赛,从13:20开始,下了80分钟结束,结束时的时间是()。 A.14:00 B.14:40 C.12:00 3.一年中连续三个月的天数最少是()。 A.88天 B.89天 C.90天 4.(2018·广西北海)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2006年 B.2018年 C.2020年 5.(2018·安徽宣城)下列关于年、月、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连续4年中,都一定有1个闰年,3个平年 B.贝贝的生日是2006年2月29日 C.小明的生日是国庆节前一天,他的生日是9月30日 四、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的运行时间,并填在表中。 五、2018年1月31日是星期三,你能用下表制成一个2018年2月份的月历吗?完成月历后回答下面问题。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出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出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4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7分) 1.150×6的积的末尾有个()0;125×8的积的末尾有()个0。 2.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421×××196901245378,由这个号码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年()月()日出生的,性别是()。 3.每辆儿童自行车198元,买4辆这样的儿童自行车大约需要()元。 4.在里填上“>”“<”或“=”。 5.356+357+358+359+360=()×()=() 6.(贵州遵义)7箱蜜蜂可以酿56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89箱蜜蜂可以酿贵州遵义千克蜂蜜。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5分) 1.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3.26×9的积不可能是三位数。() 4.136×6的计算中,3×6=18,表示18个百。() 5.乘法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2×3×4×5×0与2+3+4+5+0比较,正确的是()。 A.2×3×4×5×0=2+3+4+5+0 B.2×3×4×5×0>2+3+4+5+0 C.2×3×4×5×0<2+3+4+5+0

2.801×5的积的中间()0。 A.有两个 B.有一个 C.没有 3.周老师每天要给4个班上音乐课,每个班的人数都在33~38名之间。周老师每天给()名学生上课。 A.小于120 B.大约140 C.大于160 4.(湖北武汉)要使□37×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A.1 B.2 C.3 5.(湖北鄂州)超市鸡蛋每千克8元,小红妈妈带着买9千克鸡蛋的钱去超市,发现鸡蛋涨价了,最后少买了1千克鸡蛋,涨价后的鸡蛋每千克()元。 A.8 B.9 C.10 四、我会算。(共32分) 1.口算。(8分) 32×3= 200×4= 25×4= 32×4= 309×2≈ 698×9≈ 901×4≈ 398×4≈ 2.列竖式计算。(12分) 706×5= 840×7= 324×6= 920×9= 305×4= 114×6= 3.脱式计算。(6分) 200×4-567 80×9+240 (507-486)×4 4.判断对错,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6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单元练习题(一) 班别: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近似值符号是估算题) 10×3= 20×4= 300×3= 40×5= 21×6≈ 60×5= 70×6= 90×4= 700×4= 78×7≈ 80×6= 90×3= 500×6= 40×8= 418×4≈ 40×3= 50×8= 70×9= 100×7= 189×8≈ 31×9≈ 67×5≈ 603×7≈ 798×3≈ 二.填空题. 1、30千克6倍是( );30是6( )倍. 2、任何数和( )相乘都得原数; ( )加上任何数都得原数. 3、在○填上“>”、“<”或“=”. 21×5○100 42×6○6×42 56×0○56-0 99×5○500 28×1○28+1 14-0○14+0 4、 8个25相加和是( ); ( )和( )相乘积是120. 5、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6. 35×4表示()个()连加、也表示()()倍是多少. 7.6乘7个十是()个十、是(). 8.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减去0得()、一个数乘0得(). 9.254倍是()、245倍是(). 10.4个12和与4()倍相等. 11.最大一位数与最小三位数乘积是().两者之和是().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末尾有()个0. ①1 ②2 ③3 3.2□×4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①3 ②4 ③5x 4.□42×3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①5 ②4 ③3 5、20×4×0×9+12等于( ). ①732 ②0 ③12 6、比306倍少24数是( ). ①180 ②156 ③204 7.买2瓶矿泉水需4元、买15瓶矿泉水需要( )元. ①60 ②80 ③30 四、判断(对打“√”、错打“×”) 1、1×2×3×4×5×6×7×8×9×0 积比0+1+2+3+4+5+6+7+8+9和大.() 2、0×9 +8=17 () 3、求85与9相乘积、只能列式为85×9. () 4.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 5、500×6积末尾有3个0 . () 五.(1)笔算. 34×3 = 312×5 = 605×3 = 270×8= 509×7 = 38×6= 208×7= 599×5= 350×4= 354×6= 87×4= 720×8= (2)列式计算 1)1854倍是多少? 2)8个240相加是多少? 3)72是9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409、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3、用递等式计算. 215×2-312 196+48×3 56×(42-37)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6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想一想,再填空。 1、用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2、一个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右图是由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的面 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长为6厘米,比宽长2厘米,它的面积是()。 5、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0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00厘米=()米5公顷=()平方米 8平方千米=()公顷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260()小李身高141() 一所学校的占地面积为20()黑板面的大小约有250() 一张信纸的面积约是300()教室的面积为60() 7、一个长方形的面积80平方米,长为10米,这个长方形的周 长为()米。 8、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长24米,宽 16米。那么正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二、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2倍,面积()。 A、不变 B、扩大2倍 C、扩大4倍 D、无法判断 2、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的和是()。 A、与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B、比长方形的周长长 甲 乙 3、如图,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周长相等 B、甲乙的面积相等 C、乙的周长比甲大 三、填表。(每空2分,共16分) 长方形 长 宽 周长 面积 7厘米 3厘米 12米

96平方米 正方形 边长5厘米 32分米 四、操作题。 1、涂一涂。(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 (1)涂出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2)涂出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和练习.doc

三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课[11.30] 授课老师:老师 学生姓名: 培优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点: 一、口算乘法掌握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乘法估算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 三、笔算乘法 (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下面,与多位数个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横线下对着那一位写积。(2)多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4)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数学培优课堂练习题(注带*的为提升题) 一、填空。 1、60是()个十,6个十乘4得()个十,就是()。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数,60是乘法中的()。 3、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4、计算400 ×7时,想法是:4乘以7得28,在末尾添()个0,就得到400 ×7的积了,是()。 5、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6、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厘米。 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二、判断。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三、选择。 1、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879×8。 A、> B、= 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试卷第六单元(汇编)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评卷 学号班级姓名成绩等第_____ 一、填空。(24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00 ( ) 房间地面的面积是24( ) 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4( ) 一幢楼房高18( ),占地630(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平方米=( )平方分米7分米=( )厘米 3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9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厘米 3.一张长方形的纸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是( )。 4.下面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你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吗? 面积是:( ) 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2平方分米,长是7分米,宽是( )。 7.用(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1平方米的正方形里有( )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8.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如宽增加( )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多( )平方厘米。 9.张丽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出长方形的面积是( ),周长是( )或( )。 10.李华把一块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割成大小相等的两块长方形玻璃,每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二、判断。(10分) 1.测量教室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 2.用4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或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

等。………………………………………………………………………………( ) 3.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一定相等。……………………………( )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那么面积也扩大2倍。…………………………( ) 5.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三、选择题。(10分) 1.电灯开关的面面积大约是( )。 A、1平方厘米 B、1平方分米 C、1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面积是原来的( )倍。 A、3 B、6 C、9 3.至少用()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A、4个 B、8个 C、9个 4.下面长方形中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 )。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C、面积周长都相等 5.一张长方形铁皮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从这个长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24平方分米 B、16平方分米 C、36平方分米 四、计算。(10分) (1)填写表格:(4分) (2)先测量相关数据,再求出每个图形的面积:(6分)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第六单元学习评估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很快算出得数:(6分) 120-40=40×50=25×4=450÷9= 360-90=11×60=630÷3=560÷40= 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 880÷8=40×8=57-28=810÷90= 120+20=28+68=100×0=350÷60= 18×3=13×20= 90+15=17×4= 68÷4=48+16= 二.我会填:(20分) 1.边长是()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2.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是()平方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张课桌高6()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4.4平方米=()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公顷=()平方米 6平方千米=()公顷 5.在○里填上“>”、“<”和“=”。 500平方厘米○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1平方米 4平方米○400公顷 1平方千米○9000平方米 6.一个正方形,边长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100公顷=1平方千米。() 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4分米,它的面积是20分米。()4.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5.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四.先测量出求面积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面积。(13分) 长: ___________ 宽: ___________ 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 边长: ___________ 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数学(六单元)

5三年级数学(六单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填空。 (1)一年有()个月,大月有()月,小月有()月。 (2)2008年2月有()天,这一年有()天。 2009年的5月份有()天,11月份有()天。全年有()天。 (3)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2015年10月1日是()周年。 (4)一节课是40分钟,红路小学下午第一节课是2时30分开始,下课时间应该是()时()分。 (5)10月份有()天,合()个星期余()天。 (6)一年=()季度 1刻钟=()分钟 5个星期=()天 5年=()个月 56天=()个星期 72个月=()年 (7)商场的营业时间是8:30--22:00,一天营业时间是()时()分。(8)一列火车下午3:10分从广元出发,晚上6:00到达成都,请问这列火车从广元到成都一共用了()。 (9)一辆汽车21:10分从广元出发,第二天14:23分到达武汉,这辆车从广元到武汉一共用了()。 (10)用24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10时:()晚上12时:()凌晨2时:()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月份是31天的是()。 A、1月、3月 B、4月、5月 C、9月、10月 2、()的一、二、三月份共90天。 A、平年 B、闰年 C、每年 3、夜班个人晚上11时接班,第二天早上7时下班,这一班的工作时间是()。 A、7 B、8 C、9 4、22时15分是()。 A、凌晨2时15分 B、晚上10时15分 C、上午10时15分 5、红红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7时起床,她一共睡了()个小时。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6、李大明今年6月满22岁,他是()年出生的。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三、小红、小林2人去图书馆看书。小红每隔3天去一次,小林每隔5天去一次。6月1日,他们2人第一次同时去图书馆。日一二三四五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6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5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附加题总分 得分 一、填一填。(第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2.一年中有()个月,其中有()个大月,()个小月。平年2月有()天,闰年2月有()天。 3.一天中,钟表的时针正好转动()圈,一共是()小时。 4.可可7月和8月在奶奶家住了整整两个月,她一共住了()天。 5.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是()年。(填“平”或“闰”)全年有()天,合()个星期零()天。 6.1985年()月()日是我国第一个教师节,那么第40个教师节在()年。 7.右图表示的是从下午()到晚上()这段路禁止汽车通行,一共禁止了()小时。 8.糖糖下午去参观植物园,请用24时计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并填出经过的时间。

9.一个科学考察队乘船去考察,5月30日出发,7月12日返回,这次考察用了()天。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节日中,()都在大月。 A.元旦节、教师节B.国庆节、儿童节C.劳动节、妇女节 2.王爷爷是在()年2月29日出生的。 A.1951 B.1948 C.1938 3.李叔叔在2016年3月15日,买了一台净水器,保修期3年,到2019年3月10日,净水器坏了,在保修期内吗?() A.在B.不在C.无法确定 4.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湖北武汉举行,这届运动会举行()天。 A.9 B.10 C.11 5.一天早上8时正在下雨,再过12时()出太阳。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 三、按要求填表。(5分) 四、将下面的年份按要求分一分。(5分) 1990年1992年1995年2000年2019年 1800年2016年2006年2020年2200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专项练习 题 一、填空。 1、()或者()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有()。 2、长方形面积=(),长方形周长=(),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 ()。 3、在括号里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约长4()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 小明身高约128() 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 小华腰围约6() 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20() 一枚邮票的大小是4() 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 数学书厚约8() 教室地面约56() 4、单位换算。 5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 20190公顷=()平方米 20190公顷=()平方千米 15平方千米20公顷=()公顷 5、比较下列两个数量的大小。 1000平方千米()1公顷 5平方千米()50000平方米 8400平方分米()84平方米 2公顷50平方米()2500平方米 二、应用题。 1、有一块长方形西瓜地,长60分米,宽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可收西瓜35千克,这块瓜地共可收西瓜多少千克? 2、同学们出的墙报,长18 分米、宽12 分米。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3、学校篮球场的宽是15米,长是宽的2倍还少2米,这个篮球场有多大?小明绕篮球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4、小红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她绕着小区里的正方形荷花池跑步,跑一圈正好是240米,这个正方形荷花池的面积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执教时间月日课题认识面积单位本单元第课 目的要求1.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形成不同单位面积的表象,能说明或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I平方米的实际大小,能根据实际正确选择面积单位。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划和操作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和单位面积大小的观念;培养观察、 类比等思维方法,体会不同面积单位意义的一致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面积单位的认识,体会学习内容的发展和自身的知识的积累,初步了解面积单 位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教学具 实验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教学随笔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引导: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请你摸一摸,让同桌的小朋友看一看。 启发:我们教室每张课桌面是同样大的。你想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的具 体数量吗?那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出面积有多大这样的数量呢? 引导:你能用一个物体的面量一量,说出大约有几个这样的物体面大吗?自 己选一个物体,比如课本、文具盒、垫板、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用它的面 去量一量,看看大约是多少,等会大家交流结果。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量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教师板书交流的结果) 引入新课 质疑:同样大小的课桌面,为什么量得结果里的数不一样?请你说说是为什 么。 那怎样就能使大家量的的结果里的数是一样的呢? 说明:看来,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就需要用统一大小日习回去量面积。我们 量长度用长度单位,而这里量面积就要用面积单位。也就是说,为了准确测 量或计量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面积 单位(板书课题) 二、观察感受,认识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