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材料,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

阅读材料,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

阅读材料,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
阅读材料,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

( 八)年级( 上 )册 ( 数学 )学科集体备课表样

备课时间 8月28日 主备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辅备教师 辅备教师

所在单位

集备课题 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 课 型

阅读、

自主探究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尺规作图之后的一个

阅读材料,主要介绍了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

大难题所产生的背景、无数人的探秘、最终

的结果及意义,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三大难题产生的原因。 过 程 方 法

经历探索尺规作图三大难题如何解决的

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思想。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尺规作图

所产生的教育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三大难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利用书中所给出的辅助工具解决三等分角的问题。 教学策略和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

(课件) 准 备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课前准备资料 1、尺规作图三大难题产生的背景。

古希腊人用尺规作图,主要目

一、课前利用网络、书籍查找资料。

环节的在于训练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对作图的工具有严格的限制.他们

规定作图只能用直尺和圆规,而他们所

谓的直尺是没有刻度的.正是在这种严

格的限制下,产生了种种难题.

相传神话中的一个国王对儿子给

他造的坟墓不满意,命令把坟墓扩大一

倍,但是当时的工匠都不知如何解

决.后来,德利安人为了摆脱某种瘟疫,

遵照神谕,必须把阿波洛的立方体祭坛

扩大一倍.据说,这个问题提到柏拉图

那里,柏拉图又把它交给了几何学

家.这就是著名的倍立方问题.除倍立

方问题外,还有三等分任意角、化圆为

方(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给定的

圆面积).

2、两千年来,无数人是如何

探秘的。

3、三大难题的结果及意义。

在数学史中,很难找到像

这样长期被人关注的问题.两

千多年以来,无数人的聪明才

智倾注于这三个问题而毫无结

果.但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探

索,促进了希腊几何学的发展,

引出了大量的发现.如圆锥曲

线、许多二次和三次曲线以及

几种超越曲线的发现等;后来

又有关于有理域、代数数、超

越数、群论和方程论若干部分

的发展.直到19世纪,即距第

一次提出这三个问题两千年之

后,这三个尺规作图问题才被

证实在所给的条件下是不可能

解决的.

二、小组成员交流资料。

三、班内展示交流。

四、动手操作

经过几千年的探索,直

到19世纪,这三个问题才被

证实在所给的条件下是不可

能解决的。但是,对于它们

的探索还在继续,现在还有

不少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辅

二、积极交流,完善

自己的资料。

三、动手操作,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

助工具,用来解决这些尺规

作图无法解决的问题。

书上给出了一种三等分任意角的工具,尝试一下并

试着说明依据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由尺规作图产生的三大难题

一、倍立方:求作一个立方体,使其体

积为给定立方体体积的2倍。二、化圆为方: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其

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

三、三等分任意角:将一个给定的任意

角分为三个相等的部分。

课后反思

本节课作为一篇阅读材料,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要充分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完善书本上的内容,挖掘出更多感兴趣的资料。最终让学生们明白:虽然三大难题都被证明是不可能由尺规作图的方式做到的,但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几千年来,数学家们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探索,最后得到了不少新的成果,发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同时,它反映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一片浩瀚深邃的海洋,仍有许多未知的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

《两棵树》阅读附答案

《两棵树》阅读附答案 两棵树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使迫不及特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的袭击。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羸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第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 2.用“”画出讲述第一棵树身材茁壮的原因的句子,用“------”画出讲述另一棵树身体羸弱的原因的句子。 3.另一棵树的最终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叹息的结局? 4.下面哪个成语形容第一棵树最贴切?[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量力而行 C.厚积薄发 D.事实胜于雄辩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A.同一块地里,同时种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结局不一定相同。 B.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C.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于积累、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6.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评价这两棵树。 参考答案: 1.第一棵树的目标是首先要努力充实完善自身,积蓄力量再开花结果,另一棵树的目标是只想早点开花结果。

感谢对手阅读题答案

感谢对手阅读题答案 导读:感谢对手 ①1996 年世界爱鸟日这一天,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四年的秃鹰。事过三日,当那些爱鸟者们还在为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的时候,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鹰的尸体。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②秃鹰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由于它关在笼子里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能力。 ③无独有偶。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生活于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强,而且奔跑速度每分钟要快13 米。 ④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差别如此之大?为了解开其中之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两岸分别捉10 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运到西岸的羚羊发展到了14 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 只,另外7 只被狼吃掉了。 ⑤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河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过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一个竞争氛围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⑥上述现象对我们不无启迪,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者一些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一份研究资料表明,一年不患一次感

冒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的6倍。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能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所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疗伤。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笼子,不少人的处境和那只笼子里的秃鹰差不了多少。虽然笼子能让人暂时地乐而忘忧,流连忘返,但毕竟是笼子。可以设想,这些人最后的结局会和那秃鹰没有什么两样。 1、文中画线的谜底中的谜和底各指什么? 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各种各样的笼子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本文举出一个人类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论点。请你依据本文秃鹰的遭遇这一材料,参照示例,另选角度,提炼一个论点。 示例一:失去对手,就失去了生存能力。 示例二:过分妖惯子女就会获得苦果。 提炼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本文的哪个位置?为什么? 物种在未来是否有生存的机会,取决于与它们比邻而居的人类。然而仅仅是如此吗?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

材料阅读题及答案

材料阅读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重庆中考材料阅读题分类讲练(含答案)类型1 代数型新定义问题 例1【2017·重庆A】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如果n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 (1)计算:F(243),F(617); (2)若s,t都是“相异数”,其中s=100x+32,t=150+y(1≤x≤9,1≤y≤ 9,x,y都是正整数),规定:k=F()s F()t .当F(s)+F(t)=18时,求k的最大值. 针对训练 1.对于一个两位正整数xy(0≤y≤x≤9,且x、y为正整数),我们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平方和叫做t的“平方和数”,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平方差叫做t的“平方差数”.例如:对数62来说,62+22=40,62-22=32,所以40和32就分别是62的“平方和数”与“平方差数”. (1)75的“平方和数”是________,5可以是________的“平方差数”;若一个数的“平方和数”为10,它的“平方差数”为8,则这个数是________. (2)求证:当x≤9,y≤8时,t的2倍减去t的“平方差数”再减去99所得结果也是另一个数的“平方差数”. (3)将数t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交换得到数t′,若t与t的“平方和数”

两棵树的阅读答案

两棵树的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下面分享了《两棵树》语文阅读答案,欢迎借鉴!两棵树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使迫不及特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的袭击。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羸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两棵树的阅读练习 1.第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 2.用“”画出讲述第一棵树身材茁壮的原因的句子,用“------”画出讲述另一棵树身体羸弱的原因的句子。 3.另一棵树的最终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叹息的结局? 4.下面哪个成语形容第一棵树最贴切?[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量力而行 C.厚积薄发 D.事实胜于雄辩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A.同一块地里,同时种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结局不一定相同。 B.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C.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于积累、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6.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评价这两棵树。 参考答案:

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20篇

第一讲:阅读 姓名 阅读一 我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栖息生活。因此而得(déde)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绿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huíchuī)柳,在微风的吹(cuīchuī)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 nù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面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概括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3)段2中哪个词语能说明湖水很清? (4)第二自然段先写了湖水______、_______再写湖的四周有_______,接着写树下有______和_______,最后写湖上有________。 (5)填上合适的词。()的湖水()的树木()的草地()的小桥 (6)划去短文中画线字不正确读音。 (7)选择正确答案,打上"√" 1短文主要讲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色() 2短文主要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都有什么。() 3短文主要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阅读二: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c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 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qǐ)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chǔn)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用"√"选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4分)返老还童(huán hái)打量(liàng li áng)背着书包(bēi bèi)勤奋(qin qing) 2、给第1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给下列词语写出近义词(4分)消失()哀求() 4、"笑"有许多种,请你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例如:冷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6分) 懊悔(àohu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老还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7、①想一想时光老人为什么说"我做了一件蠢事!” 刚开始流浪汉哀求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为什么让他返老还童?(6分) ②后来,流浪汉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6分) ③时光老人说的"真正的生命"是什么意思?(6分)

阅读题目和答案

200.油页岩和( )是富含有机化合物的页岩和砂,是极具潜在力的石资源。答:沥青砂 书名:《能源世界》 201:据粗略估计,地球表面每年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大约相当于( )亿千瓦时电。答:100 书名:《同桌冤家天下》 203.惜城的朋友有谁?(至少说出一个) 答: 阿呆、咪咪、兔子 书名:《同桌冤家天下》 204.意大利的首都在哪里? 答:罗马 书名:《戴小桥的故事》 205.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但同学们都叫他()。 答案:戴小桥、大香蕉 书名:《戴小桥的故事》 206.戴小桥有群铁哥们儿,像很大方的(),喜欢在地铁站奔跑的()。答案:林小气、摔儿马 书名:《我是白痴》 207.这本书作者是:( ) 答:王淑芬。 书名:《我是白痴》 208.请说出《我是白痴》中的一个标题:( ) 答:我要好好读书。 书名:《小狼小狼》 209.《小狼小狼》的作者是谁? 答:姜戎 书名:《小狼小狼》 210.陈阵养了几条狼几条狗? 答:一条狼三条狗 书名:《最有震撼力的格言警句》 211、书籍使人们成为()的主人。——巴甫连柯 答:宇宙 书名:《最有震撼力的格言警句》 212、书籍——当代真正的()。——托马斯.卡莱尔 答:大学 书名:《罗西罗西向前冲》 213、请问:蜗牛家族的富二代()厌倦了整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只()小蜗牛。 答案:罗西速度型 书名:《罗西罗西向前冲》 214、他们先是在开采砾石等路上遇到了专吃小动物的谁?公路修建到一半时,遭到谁的突然袭击? 答案:大山猎犬们

215.孔子绝对是( )的代言人。 答:民主 书名:《隐藏的论语》 216.《论语新解》成书于( )年。 答:1963 书名:《道理故事》 217.爱心无价的道理是:( ) 答:爱心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鲸鱼跳高》 218.鲸鱼跳高里的鲸鱼重( )千克。 答:8600千克。 书名:《苏菲的故事》 219.故事里的“苏菲”是人还是动物? 答:动物 书名:《苏菲的故事》 220.苏菲为什么和别的蜘蛛不同? 答:因为它能织出世界最美的布。 书名:《人格教育》 221.这本书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怎样的人? 答:公正,诚实,善良,学会尊重别人。 书名:《人格教育》 222.孩子要求什么,需要什么? 答:要求爱,需要自由。 书名:《月轮熊》 223.这本书的作者是哪个国家的? 答:日本。 书名:《月轮熊》 224.《月轮熊》是那个洲的黑熊? 答:亚洲。 书名:《邻居奥利》 225.福斯喜欢吃什么? 答:一块奶酪、一罐奶牛油、一块鱼排、一颗核桃和梨 书名:《邻居奥利》 226.在离福斯家和洽斯家的附近有什么? 答:有个树洞 书名:《春天的乘客》 227.红色的信号灯亮了,车子停下来。妈妈对()说:"看,变成绿 色了。”车子就又开起来了。 答:五个男孩。 书名:《春天的乘客》 228.接着车子左转右转也不知道穿过了多少个() 答:十字路口 书名:《最好是玛诺林》

尺规作图方法大全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七) 尺规作图 【知识回顾】 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最基本 图, 通常称基本作图。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最常用的尺规作 2、五种基本作图: 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 a . 求作:线段AB,使 AB = a . 作法: (1)作射线 AP; (2)在射线 AP上截取 AB=a . 则线段 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 MN. 求作:点O,使 MO=NO(即 O是 MN的中点) .作法: (1)分别以M、 N为圆心,大于 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 弧相交于 P,Q; (2)连接PQ交 MN于 O. 则点 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 AOB, 求作:射线 OP, 使∠ AOP=∠ BOP(即 OP平分∠作法: (1)以 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 OA, OB于 M, 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 (3)作射线OP。 则射线 OP就是∠ AOB的角平分线。 a A M AOB)。 M O B P P O N Q A P N B

(4)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 AOB。 求作:∠ A’ O’ B’,使 A’ O’ B’ =∠ AOB B B' N N'N' O MA O' M' A'O'M'A'O'M' A'① ②③ 作法: (1)作射线O’ A’; (2)以 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M,交OB于N;(3)以 O’为圆心,以 OM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O’ A’于 M’;(4)以 M’为圆心,以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 (5)连接 O’ N’并延长到 B’。 则∠ A’ O’B’就是所求作的角。 (5)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 P 是直线 AB上一点。 求作:直线 CD,是 CD经过点 P,且 CD⊥AB。 M A P B A 作法: (1)以 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 M、 N;C Q N P B D (2)分别以 M、 N 为圆心,大于 (3)过D、Q作直线CD。 则直线 CD是求作的直线。1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2 (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D 已知:如图,直线AB及外一点 P。 P P 求作:直线 CD,使 CD经过点P, 且CD⊥ AB。 A B A M N B Q 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阅读老山界复习试题(含答案) (31)

形旁的含义的来理解,再发挥想象,解读其义。如明:日月齐照,光彩照人。思——心灵的田地里,思想的种子在发芽。(2)根据图片猜成语。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片,可运用类比联想。如第一张图片,“口”打钩,“心”打叉。所以此成语为“口是心非”。当然这也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根据图片的内容和成语含义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3)题干要求“请你委婉、幽默地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改正”。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语言幽默,可以根据错字产生联想,也可运用夸张的手法。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改错字这一劝说主题。(4)压缩语段。可抓住导语“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一句压缩整理即可。 236.阅读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预计2030年以后,世界能源将以核电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 (2)示例:①要节约能源;②使用无污染(或:绿色清洁)的能源;③要保护环境; ④要珍惜资源。(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为陈述对象。找到“年代”“世界能源组成”项目,通过比较可分析出预计2030年以后,世界能源将以核电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结论。然后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谈感受或建议。可从节约能源、使用无污染的能源、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角度作答。 综合性学习 遵义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爱汉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37.(汉字魅力)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依照下面的示例,从“思、芽、愁”中任选一个字造句。 示例:意——心上支撑着一枚太阳,思想就不再流浪。 林——两棵树手挽手,站成绿色的风景。 238.(成语竞猜)成语是汉语中的一朵奇葩,请你根据下列图片猜出相应的成语。

阅读胡杨树的答案

阅读胡杨树的答案 导读:阅读原文 ①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烈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卷地推枯拉朽的力量来。 ②这便是胡杨树! ③这样的树只有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站在清冽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人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④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做着动人心魄的对比。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晨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⑤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五进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腰枝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

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雪花的棕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⑥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空出世,威风凛凛。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 ⑦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它们狂放不羁地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⑧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梵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男子汉。 ⑨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皱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兵雷的奖章。每一棵树的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每一棵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⑩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

阅读材料二答案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即可. 文章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主要写了四件事:第①﹣﹣②段,“我”学骑自行车;第③段,“我”和父亲骑自行车卖土豆拌倒,父亲扶起“我”;”第④段,上中学时,“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第⑤段,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第⑥﹣﹣⑦段,抒发“我”对以前故乡事物的怀念和感激以及现实生活中故乡无处可觅的失落之情. 结合上述文章结构分析,学生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修辞手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解答时,先要根据句子关键词语判断修辞手法,再结合文章内容主旨分析其作用. 文中对“青蛙”“蚱蜢”“狗”描写的语句是“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根据句中“慌不择路”“不很耐烦”“望尘莫及自愧不如”等词语可判断,本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本段话中作者又将“青蛙”“蚱蜢”和“狗”的表现进行了比较,所以又运用了对比的修辞. 本段话是对“我”练习骑车时的描写,刚学会骑车,心情自然是高兴愉快,车也骑得飞快,从文中“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句也可以看出. 结合上述分析,学生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中有关人物的事件和对人物的描写来具体分析. 从文中“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我”和父亲骑自行车卖土豆事件,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我摔倒后父亲扶我起来事件,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关爱;从文中“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可以看出父亲对东西的珍惜. 结合上述分析,学生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对比阅读理解能力. 甲文主要通过对月亮的细致描写来刻画月亮的形象,从句中“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可以看出月亮时隐时现、月光惨淡特点;乙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月亮的形象,通过“月亮是个好”、“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可以看出月亮皎洁、美好的特点. 甲文是在“我”自行车坏掉后,沮丧推车行走时的一段自然景物描写,通过月亮时隐时现、月光惨淡特点来烘托“我”内心沮丧的心情;乙文是“我”与弟弟、妹妹一起讨论对月亮的认识,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特别是“月亮是个好”的句子,我们看出了儿童美好纯洁的内心世界.结合上述分析,学生可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应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事件、主旨进行解答. 文章文章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主要写了四件事,作者通过对以上事件的记叙,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表达了对以前故乡事物的怀念和感激以及现实生活中故乡无处可觅的失落之情. 划线句“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中是指文中提到的“自行车”“我养过的牛、猪、鸡”,也是指父亲等故乡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从文中“它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的人、物的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他们无法寻觅的失落感. 结合上述分析,学生可得出答案. (6)本题考查对文章故事情节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先判断情节在文中位置,再从文章内容、结构、主旨等角度分析.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专题1 童诗童谣》(附答案)

专题一童诗童谣 开卷有益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抱, 妈不睬,叽里咕噜滚下来!……”听到这些熟悉的 歌谣,小朋友们肯定感到亲切而自然吧?因为从孩 子开始,这些童诗童谣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 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和谐 简短的歌谣。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 好玩。童谣的形式有多种,如摇篮曲、游戏歌、数 数歌、问答歌、拗口令、谜语歌等。儿童诗歌是以 儿童为阅读对象的,它的情感最饱满,想象最丰富,语音最天真,意境最优美。 一、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童诗童谣的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上口,能读能唱能表演,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它的押韵和分行,让人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乐之美。 二、读诗歌想画面。儿童诗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如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通过我们的想象,把它们串联起来,让它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三、理解诗歌的内容。童诗童谣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反映了儿童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有的反映了孩子们讲卫生、爱劳动、懂礼貌等精神风貌;有的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及描写有趣的自然现象;有的还会像小辣椒、小刺猬一样,辣我们一下,刺我们一下,作善意的讽刺和批评。 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又将一起去学习童诗童谣,让我们伴随童诗童谣快乐成长。 轻松阅读 春天是这样来的 张国南 叮咚,叮咚! 小溪试了试清脆的嗓子。

啊,春天是唱着歌来的! ( 段解:想象多么丰富!叮咚,叮咚!是小溪流水的声音,但在诗人眼里,那是春天在唱歌。) 呼啦,呼啦, 柳枝弯弯柔软的腰, 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 (段解:呼啦,呼啦,是风吹动柳枝的声音, 但在诗人眼里,那是春天在跳舞。) 哔剥,哔剥, 春笋在泥地里快活地拔节, 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段解:哔剥,哔剥,春笋拔节原来还有声音,但在诗人眼里,那是春天在放鞭炮。)点评:几个象声词,把我们带到快乐而活泼的春天里。春天是唱着歌来的,是跳着舞来的,是放着鞭炮来的,多形象啊!这些整齐的句式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春天正迎面大踏步走来!细心的小朋友,你眼中的春天又是怎样来的呢? 快乐练习 训练1 海上的风 刘饶民

二年级阅读理解达标检测卷(有答案)经典

阅读理解达标检测卷(有答案)经典 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蚂蚁搬东西是因为要________了。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燕子________雨来到,鱼儿________雨来到。 (3)你还知道哪种现象出现就说明要下雨了? 【答案】(1)3;下雨 (2)低飞;到水面上呼吸 (3)蛇过道,说明要下雨了。 【解析】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白——________ 伤心——________ (2)天一黑,喜鹊们() A. 飞出去了 B. 飞回窝里 (3)树为什么很快乐呢?() A. 因为喜鹊们给他们吃的。 B. 因为喜鹊们飞来飞去,使树林里变得热闹了。 【答案】(1)黑;快乐 (2)B (3)B 【解析】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只羊 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dú)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它们同时来到桥中间,白羊说:“你退(tuì)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 它们谁也不肯(kěn)让谁,就打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tōng)、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黑——________ 南——________ (3)白羊和黑羊分别说了什么?把白羊说的话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把黑羊说的话用 波浪线画出来。 (4)因为(),所以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填序号) A. 白羊和黑羊太胖(pàng)了,桥太窄(zhǎi)了。 B. 白羊和黑羊谁也不肯让谁,就打了起来。 (5)你想对两只羊说些什么? 【答案】(1)2 (2)白;北 (3)横线: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 波浪线: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 (4)B (5)要学会让步,互相帮助 【解析】 4.我会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题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自己去吧 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 小鸭说:“妈妈,我要洗澡。”妈妈说:“池塘大着呢,自己去洗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说:“妈妈,山那边怎么样,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xiánɡ) (1)照样子,在文中找到恰当的字填空。 例:果子( 多 ) 池塘________ 风景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小猴________ 看风景学会爬树 小鹰________ 洗澡学会游泳 小鸭________ 摘果子学会飞翔 (3)选一选。 妈妈为什么要孩子们自己去做呢? () ①妈妈不愿意孩子们给自己添(tiān)麻烦。 ②妈妈希望孩子们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4)我也是个独立爱学的孩子,我会________,还会________。 【答案】(1)大;美 (2)摘果子——学会爬树;看风景——学会飞翔;洗澡——学会游泳 (3)②

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附答案) 1.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 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 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 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 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 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出奇—— 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时间的变化②地点的转移③总分结构④事物几方面⑤事情发展顺序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缩成最简句子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参考答案】情谊 1.特别,不寻常。2.分段 第一段:“昨夜??慢慢地朝学校走去。”段意:写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第二段:“教室里??玲玲。”段意:写第二天,我一进教室中队长方萍就将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用品 的一个大纸包交给我。第三段:余下部分。段意:写看着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 声感人的话语,大颗泪珠禁不住地滚下来。3.③√ 4.⑤√5.我家的一切都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成了灰烬。缩句:泪珠滚下来。 6.看着/??听着/??我用力/??极力/??那大颗大颗的泪珠/?? 2.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 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 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 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 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

尺规作图学习知识归纳

考点名称: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是指限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画图。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看似不能做什么,画一个圆又不知道它的半径,画线段又没有精确的长度。 其实尺规作图的用处很大,比如单用圆规找出一个圆的圆心,量度一个角的角度,等等。运用尺规作图可以画出与某个角相等的角,十分方便。 尺规作图的中基本作图: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还有: 已知一角、一边做等腰三角形 已知两角、一边做三角形 已知一角、两边做三角形 依据公理: 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一般分为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等,作图的依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等。注意: 保留全部的作图痕迹,包括基本作图的操作程序,只有保留作图痕迹,才能反映出作图的操作是否合理。

尺规作图方法: 任何尺规作图的步骤均可分解为以下五种方法: ·通过两个已知点可作一直线。 ·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作一个圆。 ·若两已知直线相交,可求其交点。 ·若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相交,可求其交点。 ·若两已知圆相交,可求其交点。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尺规作图. 2.学会用尺规作图法完成下列五种基本作图:(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过已知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5)画角平分线.3.了解五种基本作图的理由. 4.学会使用精练、准确的作图语言叙述画图过程. 5.学会利用基本作图画三角形等较简单的图形. 6.通过画图认识图形的本质,体会图形的内在美. 【基础知识精讲】 1.尺规作图: 限定只用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注意:这里所指的直尺是没有刻度的直尺,由于免去了度量,因此,用尺规作图法画出的图形的精确度更高,它在工程绘图等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作文训练(一)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作文训练(一)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小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高。小明对艺术和运动的要求也很高。(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词话) 2、如果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怎么可能进步呢?(改为陈述句) 3、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坏习惯。(修改病句) 2、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①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②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③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④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⑤果实成熟的季节到

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⑥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献到别人面前。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相邻而居的两户人家,墙东栽了一棵,墙西栽了一棵。东家将药打在樱桃树枝上,是因为;西家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是因为。3、联系上下文,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 4、短文的③④⑤自然段用三件事来表现两家人的“和睦相处”,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5、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文中的一句话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请用横线画出来。6、读了短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习作写自己和别人的成长故事重感悟,格式对,书写人生篇章。记事六要素具体内容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与事情有关的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例文:拔牙历险记(好新颖的题目,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前几天,我的一颗乳牙松动了,自己试着拔了几次,每次都疼得龇牙

树阅读题答案

树阅读题答案 导读:树 今晚我想起了我的外祖父。几周前他给我讲了个故事,关于世界有多美好的故事。 我的外祖父母住在一幢黄色的木屋里,这是他们很久以前造的房子。他们有个大花园,他们总是在花园里花费很长时间。花草树木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他们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施肥,什么时候收获。他们总是讨论种植技术以及把花送给朋友或家人的事情。 他们造房子的时候,外祖父曾种过一棵苹果树,在花园的最深处。我从没见过这棵树,我出生时树就没了。 但是我听说过它。树种上几年后,开始结出苹果来。很多苹果。外祖母用苹果做果汁和果酱。但是不幸发生了。那是个清爽的夏天,苹果很大很漂亮,马上就可以收获了。但是一天早晨树被毁了。外祖父说当时看上去真惨。后来树就死了。 外祖父走进屋里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外祖母。然后他脱下工作服,换上干净的衣服,出门下坡,经过教堂,径直去了职校。他和校长谈了话。学校认真地处理了这件事,不就就有3个年轻小伙子认了错。 他们原本只是闹着玩儿,但是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很自责。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挺严重的。外祖父和校长都认为应当按章办

事。那个时候一棵苹果树值150克朗。最后决定,男孩们应该赔偿损失,没人50克朗。 外祖父说,当时这是一大笔钱。男孩们应该每周支付一定的数额,从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外祖父亲自去过学校,他知道男孩们没有什么闲钱,而且他们的家长为了宋他们上学也已经掏空了口袋。他们必须从自己的零花钱里挤出钱来,这意味着所有花钱的课外活动都必须大幅缩减。他们几乎买不了任何想要的东西,不能去电影院,不能与女孩儿约会,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每个周六,男孩们红着脸来到外祖父母的家门口付钱。他们很少说话,只是飞快地伸出手,把硬币塞到外祖父的大手掌里。外祖父严肃地点点头,清点一下。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尽春来。5月,花园里又开满了花,职校也放假了,男孩们要回家了。他们最后一次上门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他们按了门铃,外祖母引他们进屋,请他们吃蛋糕和华尔夫饼。男孩们吃了糕点并付清了一笔欠款,还握了外祖父、外祖母的手。 男孩们都觉得轻松了,头一次开始和外祖父攀谈起来。他们说了些学校的事情以及暑假的打算,他们说了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脸上都是笑容,无债一身轻。然后男孩们起身告辞。外祖父也站了起来。 等一等,他说,还有一件事。男孩们停了下来。外祖父走出客厅,走向厨房里硕大的橱柜,把手伸进柜子深处,拿出3个信封。然

一年级阅读材料附答案

选文导读:美丽的夏夜不仅会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而且还会有很多美丽的图画。这一篇小散文就描绘了一幅夏日美景的图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 夏夜,月光照进了小院里。 在大树下,有一位老爷爷在乘凉。过了一会儿,老爷爷慢慢地站了起来,走进房间。房间里一个孩子睡着了,在孩子的身边,有一张已经画完了的画。中间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几枝荷花,还没有开放;一只蜻蜓蹲在上面,透明的翅膀平展着;远处,禾苗在风中点头;画旁还写了一首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 1、短文共()自然短,第二自然段有()句话。(2分) 、按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6分) (1)()的翅膀乘凉的() (2)一()画一 ( )池塘 一()古诗几()荷花 4、我会照样子写词,写句子。(2分) 在那大树下,有一位老爷爷在乘凉。 在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 2 3 2、透明老爷爷

、张或幅个首枝 4、在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写字。

4、读了短文,我明白了要常怀之心。(1分) 附答案:1、5 、矮帮忙开心 3、一粒种子、春天、秋天、太阳、雨水 4、感恩 选文导读:亲爱的小同学,当你走进公园时,你有没有注意到:花儿正朝你微笑呢。文中的姐姐和弟弟是怎样对待花儿的呢? 春天到了,姐姐和弟弟到公园去玩。 公园里花开了,有桃花、苹果花、海棠花,真是美丽极了。 弟弟要摘花,姐姐及时劝阻说:“不要摘!不要摘!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美丽----()劝阻-----() 2.文中写的是什么季节?(2分) 3.公园里开了些什么花?(3分) ,,。 4.为什么花园里的花不能摘?( 3分) 。 附答案、好看劝告 2、春季 3、桃花、苹果花、海棠花 4、因为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