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古学复习

考古学复习

考古学复习
考古学复习

第一章考古学绪论

1.考古学定义:“考古学”这一名词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英文是Archaeology,源于希腊文,泛指古代的学问(科学)。“考古学”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完全统一起来,在我国也没有一个被普遍确认的定义。但作为近代(科学)考古学,其定义应该包括考古学的范畴、取得资料的手段、研究方法和目的。

2.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遗物、遗址和遗迹。所谓遗物,指的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装饰品等.甚至可以包括人类自身组织的化石。所谓遗址,指的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城市、堡垒、村落、居室、作坊、寺庙等遗址。所谓遗迹,指的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窖穴,灰坑等,相对说,遗迹是一个更大的概念。总而言之,遗物,遗址,遗迹都是我们所说的实物资料。

3.考古学方法:(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就是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考古资料也就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我们在研究实物资料时,总要探究这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创造的物质文化,它又与其他物质文化有什么关系等。我们获得的物质资料不外乎是传世的、采集的和调查发掘的三种。传世的和采集的物质资料往往只能片面的回答上述问题。只有积累了大量运用田野考古的系统理论、原则和方法,通过调查发掘获得的物质资料,才有明确的人、地、时及与其他物质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证据,比较全面、科学地阐明了这些课题。有关的资料还要反复在田野考古中受到检验。所以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础,是考古学的实验室。这就是考古学离不开田野考古往往又叫田野考古学的原因。考古研究和田野考古一刻也不能分离。所有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就是田野考古的方法。

4.地层学:要做好发掘工作,首先必须懂得地层学。“地层”这一名称是从地质学借用的。在人类居住的地点,通常都会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在原来天然形成的“生土”上堆积起一层。“熟土”,其中往往夹杂人类无意或有意遗弃的各种器物及其残余,故称“文化层”。如果后一代的人类居住在同一地点,又会在已有的“文化层”上堆积另一“文化层”。由于长期延续,文化层越堆越厚,层次越来越多。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比下层的年代为晚。这样,文化层的堆积便构成了这一居住址的编年历史。

5.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的学说。它认为一部分人类制品的形态是沿着一定轨道渐变的。对形态渐变的物品进行类型学研究,是研究遗存相对年代和文化传承交流的重要途径。类型学分析的基本手段——分类排序:我们把渐变器物的演化规律称为演变规则,把类型学分析的对象按照可能的演变规则进行排队称为排序,排序所得每一列由早向晚变化的结果称为序列。类型学分析就是通过反复分类排序来达到寻找器物演变规律的目的。类型学研究首先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在类型学分类的体系中,“类”、“型”、“式”是近年固定下来的3 个基本概念。一般的类型学研究是先把对象分成“类”,“类”下分“型”,“型”下分“式”。可见类是第一级分类概念,型是第二级分类概念,式是第三级分类概念。

6.考古学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补史

●证史

●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7.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8.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说”,是近代考古学发展的基础。他将丹麦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他首先将上述三段分期用于古物陈列,并与1836年所著《北方古物指南》中介绍了这种陈列方法,对所藏文物进行论述,引导观众去参观丹麦的国家博物馆。

9.三叠层:梁思永在安阳后岗发掘,发现小屯殷商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自上而下相叠的地层关系,解决了仰韶、龙山、殷商文化的相对年代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三叠层”的发现。

10.相对年代: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

11.绝对年代:,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

12.金石学代表人物一起住著作:

●吕大临《考古图》

●王黼《宣和博古图》

●赵明诚《金石录》

●梁诗正《西清古鉴》、《西清砚谱》

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

1.石器时代:所谓石器时代,就是人类使用的劳动生产工具,主要是以石材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考古学上把金属冶炼出现之前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为石器时代。

2.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由打制石器发展到磨制石器;

●经济生活由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掠夺性经济转变为以种植农业、家畜饲养业为主的生产

性经济;

●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这时期出现了固定的村落和墓葬;

●陶器的出现(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极大地方面了人们的生活。

3.人类进化的三期及其代表

●猿人(直立人):早期:元谋人、蓝田人

晚期:北京人、和县人、金牛山人

●古人(早期智人):大荔人、徐家窑人、丁村人、马坝人、长阳人

●新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河套人、资阳人、柳江人

4.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

●早期阶段:又称“前仰韶期”,年代大约为距今11000年——7500年;文化特征为:(1)

前期陶器尚未出现,后期陶器虽已出现但尚处在萌芽期,具有很大的原始性,火候低,质地粗疏,吸水性强,器形不规整,器形多为圜底器和平底器,皆为手制;(2)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很少,而且只是局部(刃部)磨光;石器中已出现农业工具(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3)农业尚处在“砍倒烧光”的“火耕农业”阶段(初级农业);

(4)家畜饲养业以饲养牛、羊之类的食草动物为主(以谷物为主要饲料的猪还很少)。

●中期阶段:又称“仰韶期”,年代大约为距今7500年——5500年;文化特征为:(1)

制陶技术比前仰韶期有很大进步,慢轮修整普遍出现;夹砂陶比例下降,泥制陶比例上升;器形有圜底器、平底器、尖底器、圈足器和三足器等;彩陶在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中普遍出现;(2)石器已发展到以磨制为主,由局部磨光发展到通体磨光,穿孔石器已普遍出现;翻土农具(石铲、石锄等)大量出现;(3)农业经济已从火耕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粟,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4)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业得到发展,猪已成为主要的家畜。

●晚期阶段:又称“龙山期”,年代大约为距今5500年——4000年;文化特征为:(1)

制陶技术达到史前时代的最高水平,普遍使用快轮制陶,器型规整,造型美观,胎壁薄;

陶系以灰、黑陶为主,器形中出现了以斝、鬲、鬹、甗为代表的袋足炊器;(2)石器磨制精致,器形变小,作为礼器性质的玉器普遍出现;(3)农业经济进入到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太湖流域可能已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4)冶铜业初步发展,表明这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5)城址在这一时期普遍出现。

第三章:夏商周秦汉考古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了建立详细的夏、商和西周早中期的年代框架,从1996年开始启动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公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1995年,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提出;1995年12月,宋健、李铁映决定实施;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1997年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为了达到“制定一套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代表”的工程目标,设置了九个课题共四十四个专题,通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出了一个新的夏商周年表:

夏代:公元前2070─1600年,积470年。

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积554年。

周代:公元前1045-221年。积824年。

周代分西周、东周两期:

西周:公元前1045-771年,积274年。

东周:公元前770-221年,积548年。

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代。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积294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积254年。

2.夏商周考古文化分期:

第一期夏代

考古学文化有:二里头文化、漳河类型文化、岳石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

本期特征:开始使用青铜工具、武器和容器(礼器),农业和手工业产生了一定的分工,商品生产以及作为货币使用的贝币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宫殿建筑和杀人祭祀的现象已存在,占卜之风盛行。这些都说明了阶级的对立和国家的形成。

考古学文化代表: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包括两个类型:二里头和东下冯类型),共分早、晚两段,早段以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为代表;晚段以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为代表。主要分布地区是豫西和晋南,从时间和地域上看,应属夏文化。

同时期的其它文化:如漳河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属先商文化;岳石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苏北,应属东夷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在燕山南北,应属早期戎狄文化。

第二期相当于商代前期。

与商代世系的对应关系是:从商汤至小乙(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

考古学文化及典型遗址:

本期包括了二里冈下层至殷墟第一期。这一时期的主要遗址有河南郑州、偃师、辉县琉璃阁、河北藁城台西、湖北黄陂盘龙城、山西夏县东下冯、陕西耀县北村等。

本期特征:青铜器有了进一步发展,成套的礼器和多种专门武器大量存在。手工业内部也有了分工,商品生产又有发展,贝币大量出现。人殉人祭现象比较普遍,围有夯土墙的大型城邑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这都说明奴隶已大量存在,阶段矛盾进一步加深。

文化分期:本期遗址以郑州商城为典型代表,亦可分为早、晚两段,早段即二里冈下层;晚段即二里冈上层。早晚两段相比,二里冈上层文化在分布上有了相当可观的扩展,在青铜器制造上亦有明显增加。

第三期相当于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即从商王武丁至西周昭王时期(公元前1300至公元前十世纪中叶)。

考古学文化:包括殷墟二期至西周早期。

这一时期的典型遗址:主要遗址有安阳殷墟、西安沣西、沣东、北京琉璃河、山东曲阜鲁城、山西天马-曲村等。

本期特征:青铜器制作达到高峰,甲骨文和金文大量出现,人殉和人祭的现象更为普遍,宗法等级制日趋形成,奴隶制发展到鼎盛时期。根据甲骨、金文和古文献记载,当时战争多,且规模大、范围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

文化分期:本期分早、晚两段,早期阶段即殷墟2—4期(武丁至帝辛),晚期阶段即西周早期(武王至昭王)。

第四期西周后期至春战之际。即从周穆王至三晋形成(公元前10世纪中叶至公元前453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典型遗址:主要有西安沣西、沣东遗址、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洛阳王城、山东曲阜鲁城、山西候马新田遗址等。

本期特征:本期青铜器制作衰落,冶铁技术发明,列国经济兴起,新兴城市出现,金属铸币产生,宗法等级制日趋破坏。

文化分期:本期亦分早、晚两段,早段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晚段相当于春秋中晚期。第五期战国早期至秦统一。即从韩、赵、魏三家分晋至秦始皇灭齐(公元前453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的典型遗址:主要有新郑郑韩故城、侯马铸铜遗址、洛阳中州路、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河北邯郸赵国都城遗址、易县燕下都、平山灵寿城、湖北江陵、陕西凤翔秦城等。

本期特征:本期青铜器制作在各个诸侯国形成不同的特点,冶铁技术进一步提高,列国经济兴起,各国都城遗址均呈现发展态势,金属铸币业空前繁荣,宗法等级制日趋破坏。

文化分期:本期亦分早、晚两段,早段相当于战国早中期;晚段相当于战国晚期。

3.妇好墓:殷墟妇好墓位于小屯村宫殿区的西南部。1976年发掘。墓室长5.6、宽4、深7.5米,南北向,墓中随葬各类器物1928件,6800多枚海贝,一个绶贝和两个海螺。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青铜器可分为: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具、兵器、车马器、艺术品及杂器等八类。礼器最多,占总数的二分之一。是殷墟发现的惟一一座保存青铜器器类最全的墓葬。妇好墓的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期,并依据墓中“司母辛”大方鼎以及“司辛”石牛等遗物,推断墓主“妇好”即武丁三个法定配偶之一的“妣辛”,“妇好”是妣辛的生称,

“母辛”为祖庚、祖甲等武丁的子辈对逝去妇好的称谓。妇好墓出土觚53件,爵40件,还伴出许多精美的青铜礼器,这与其墓主贵为商王法定配偶的身份相符合。妇好死于武丁在世时,墓中文物,大部分是武丁时代的产品,是殷墟考古年代学的标尺。

3.重要青铜器:

大盂鼎:康王世器。鼎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了康王对大臣盂的册命与赏赐,提及周的立国经验和商亡国的教训。

大克鼎:孝王世器。铭文28行共290字,分两部分:歌颂祖先美德和接受册命封赏。

毛公鼎:宣王世器。立耳高大,腹呈半球状,兽体形足,沿下两道弦纹,中填重环纹。清道光末年陕西周原出土。腹内有铭文32行,计497字,为现存铭文最长的一件青铜器,记述周宣王的诰诫和褒赏毛公之事,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内容反映了西周统治不稳定的情形。德方鼎:成王世器。上博收藏,腹内底部铸有铭文24字。“惟三月王在成周延武王福自蒿咸王易德贝廿朋用作宝尊彝”。

刖人守门方鼎:西周中期窖藏出土。长方形鼎腹,下为镂空的方炉,炉内可置炭,利用镂空通气助燃,方炉正面有两扇可启闭的门,一扇门外铸有一个受过刖刑的奴隶形象。与相关文献记载吻合。

班簋:穆王世器。藏首都博物馆。器形为鼓腹;敛口方唇;具四耳,垂珥延伸成四足。器腹饰线描状兽面纹。造型奇特,纹饰独到。内底铸铭文198字,记载了毛伯班受到周天子的册封和赏赐曾为乾隆皇帝的爱物,1972年离奇回到文物部门。

利簋:武王世器。又称“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窖藏。是已知西周最早的铜器,记载了武王克商和赏赐有司“利”的史实。

何尊:成王世器。1965年陕西宝鸡出土。铭文12行122字,记录了武王克商和成王营建东都洛邑-成周的重要史实。

牛尊: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岐山出土。器作牛形,鼻孔与器腹相通,下面伸出一小流,从鼻孔倾酒,背有方盖,上立一虎。手法夸张,憨态十足,是写实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的典范。

史墙盘:恭王世器。国宝级文物,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名。盘腹内底部铸有整齐排列的铭文18行共284字。前半部分歌颂文、武、成、康、昭、穆六王以至当世天子恭王的功德;后半部分为墙自述家族历史。墙盘铭文是一部珍贵的青铜史书。

风鸟盖扁体盉:西周晚期。1962年陕西扶风窖藏出土。盖作鸷鸟状,流作张口龙形,鋬作攀缘回顾式龙形。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氏子白为纪念其受周天子命,率军战胜玁狁立下奇功,受到周王的褒奖而作的重器。盘的内底有铭文111字,对这段史实作了详细的记载。盘长:1302mm;宽:827mm;高:413mm;重:215.5kg。通体呈椭方形,周身满饰窃曲纹及大波曲纹;每边饰兽首衔环二,共八兽首。

伯各卣:恭王世器。1981年陕西宝鸡出土。盖顶有兽首组成的花蕾形钮,肩部设羊首提梁,并饰牛首,盖面有羊角兽,该器装饰豪华,提梁、器盖、器身均有立体的兽头和弯曲而突出的兽角,反映了制模、脱模的难度和分铸法的精良,是青铜铸造工艺中分铸法的代表作。

4.铭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祭祀典礼类

祭词格式亦有繁简两式。如器铭仅记父祖日名,表示该器为纪念其父祖而作。如“父甲”、“祖己”等,是为简式;繁式则有祭祀者族名、私名、官名及祭祀对象及器名等。

征伐纪功类和铭功纪赏类

作器者记述自己对王室(或某大贵族)在祭祀、战争、外交、政务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因而受到嘉奖、赏赐和册命的荣宠。册命铭文的格式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受册命者册命辞、称扬辞、作器、祝愿辞七部分内容。

盟约类

记录贵族间发生的土地、人事纠纷,经王室派员调解裁断、订立盟誓的经过,传示后代。训诰臣下类

训示诰命,接受某些事件发生的教训。如大盂鼎,盂在宗周,康王向盂诰示,叙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同时说明殷商朝野沉溺与酒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其内容可与《尚书·酒诰》相对照。

媵女陪嫁类

记述作器者以该铜器作为嫁妆,送女出嫁。青铜器中除礼器外,还有一部分媵器,也就是陪嫁品,在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特别流行。

物勒工名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是战国以后青铜器铭文的特点。物勒工名铭文格式一般包括器主、铸造作坊的职官、工师、工匠,有的还有器物置放地点、容量和重量等。

5.东周时期各类城址,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①城市数量空前增多。

②城市规模宏大。

③选址讲究。

④城市的防御设施加强。

⑤城内布局和给、排水设施完善,具备了人口聚居的生活条件。

⑥城市建筑布局由以宗庙为中心发展为以朝堂、宗庙并重,反映出族权地位下降,王权地位上升的发展趋势。

⑦王权地位的强化还表现在宫城均位于全城地势最高处。

⑧各国城市除了作为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心外,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加强,真正使“城”与“市”相联系。

⑨在城内或城外,有专门的墓地,王族有专门的陵园,构成城址聚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⑩与当时战争频仍,诸侯国卿大夫势力逐渐膨胀的形势相对应,边关重镇、边防长城和封君城邑大量出现。

6.秦咸阳宫:秦咸阳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也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的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定都到秦二世三年(前207)秦朝灭亡。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渭河的北岸(窑店镇)。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咸阳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1974 ~1975 年发现了咸阳宫遗址。

7.阿房宫: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渭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朝宫(今三桥)。阿房宫即朝宫的前殿。计划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许多离宫别馆。据《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8.汉长安城:

汉长安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增扩而成。由军将出生的杨城主持工程。90年间,经高祖、惠帝、武帝三代,随经济发展逐步建成,建造过程:桂宫→兴乐宫→长乐宫→未央宫→北宫

→明光宫(秦)又称东宫,建章宫. 北墙依渭水而建,墙体曲折多变;有“南象南斗,北象北斗”之说,故称“斗城”。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宫殿,其中长乐宫和未央宫最为著名。长乐宫由秦兴乐宫修复而成,西汉初年,刘邦在此居住。未央宫主要建筑物有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等40多座宫殿楼阁。从西汉开始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七个朝代的皇帝都在此处理朝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经过勘测,前殿位居全宫的正中央,基址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00米,最高处约15米,是利用龙首山的丘陵造成的。

礼制格局:近似方形、城墙的每面各辟有三个门(旁3门),每门有三个门洞,与史书记载“方轨十二”、“三涂洞开”的建城制度相符合。城南郊设礼制建筑群、8街9陌(陌,东西向道路),附设7座陵城,强制迁徙富豪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势力,城墙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高12米,宽12~16米。墙外有宽8米深3米的壕沟。建章宫位于上林苑内。

考古学复习题

1、考古学的定义及其特定含义 用实地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的实物史料,并用它们来研究古代历史,就叫“考古学”。 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的特定含义,主要有三点: 第一,指考古研究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 第二,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以及资料的审定、编排、整理和考证等方法和技术; 第三,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并论证其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等。 2、考古学研究得范围、对象、目的、功用 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年代范围,二是内容范围。 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古代,下限一般定在明王朝(1644年)。历史年代越古老,考古学的作用越明显。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就更需要考古学的研究来揭示和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 考古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质文化,但也不限于物质文化。因为,它作为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就不限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也包括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有它自己的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目的: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埋藏在古老底层中的人类化石,以及这些原始人类所遗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及共生的动物化石。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的起源,发展和人类早期社会的真实面貌。 功用:(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我国的文献资料浩繁而丰富,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根据。但与实物史料相比,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在这些文献史料中关于原始社会以至相当一部分奴隶社会的历史记载是很贫乏的。其次,文献史料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按照历代统治者的意志,经过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之手写成的,不能不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具有种种阶级偏见。再次,我国各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没有用文字记载本民族的历史,而现存用汉字记载的文献史料,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述不仅残缺不全,而且有大汉族主义之类的歪曲。第四,我国的大部分文献史料多以中原王朝的历史记述为主,对边疆地区记载很有限。因此,单单靠文献史料进行历史研究,不能不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然而在历史研究中实物史料却可以弥补文献史料存在的缺点。我国各族人民遗留下来的地下、地上的古代文化遗存,保存比较良好,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许多遗物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基本上完整可寻。这样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比,具有很强的实感性和客观性,更为真实可靠。进行考古学研究,第一,利用大量的实物史料可以具体探讨并弄清文献史料所没有记载或很少记载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许多历史真象。第二,把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结合起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证,既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缺遗,又可以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既补史证史作用。因此,研究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古代历史,考古学起

最简考古学概论—曹兵武

最简考古学概论 曹兵武著 (2014年版) 简介 在两万字篇幅内,本文试图让读者基本上能够了解考古学的发生和发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当代最新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及考古学所描绘的早期中国的大致图景。 目录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2) 延伸阅读:考古学文化、北京猿人、殷墟发掘 (4) 第二节、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6) 1.地层学与类型学 (6) 1.1地层学 (6) 1.2类型学 (7) 2.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 (8) 2.1环境考古学 (8) 2.2聚落考古学 (8) 延伸阅读:考古发掘流程、公共考古学 (9) 第三节、现代科技与考古学 (10) 1.碳十四测年 (10) 2.热释光测年 (11) 3.古地磁测年法 (12) 4.孢粉分析研究古代植被 (12) 5.残存脂肪酸分析 (13) 6.其他 (15) 延伸阅读:水下考古学 (15) 第四节、考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16) 延伸阅读:中国文明的起源 (19)

德国著名考古学史家西拉姆说:“人类要想看清未来的100年,首先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①。考古学就正是这样一门让人类回头去看自己过去5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的学科,它通过发掘、记录、整理、分析和解释人类在过去生产与生活中留下的物质遗存,拼凑、复原和认识已经消失的古代社会、文化与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考古学是通过田野调查与发掘获得的古代遗物与遗迹等遗存,研究和复原人类古代生活与社会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一门科学。 同样是复原和研究过去,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不同在于,历史学家主要依据历史文献的资料进行研究,而考古学必须经过野外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人类遗留的物质遗存,然后通过对这些物质遗存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获得关于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一般被分为三个层次:处理资料的基础部分——考古学技术;从资料推测过去人类行为和复原历史的中间部分——考古学理论;推导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得出的抽象的关于规律的考古学认识部分。 具体地说,所有的考古学工作都涉及到以下四个层次的目标: 1.发现、发掘、记录和保护过去人类的物质遗存,揭示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包括它们存在的物质性背景; 2.重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的古代遗存所代表的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建立古代遗存的编年序列,进而建立一个特定地区的文化史; 4.提炼、解释由古代遗存所体现的人类行为和文化过程所所体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兴趣由来已久,曾经尝试诸如神话传说、文献记载等多种方式记忆和认知过去。现代考古学发源于欧洲。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学者与皇帝曾经尝试比较系统地搜集古代的文物,进行带有研究和教育性质的展示。从罗马帝国灭亡到中世纪这段时间里,对人类的过去感兴趣的人大大减少了,欧洲被认为是因为蛮族的入侵而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遥远的过去甚至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辉煌,都被认为是一种传说,只在那些神话和英雄中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圣经》是当时人类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体系的惟一来源。十五世纪中期肇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唤起了欧洲人对古典时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强烈兴趣,这种兴趣又反过来诱发了人们寻找和收藏古物的兴致。16世纪,一些人开始发掘意大利的罗马废墟,以为日益膨胀起来的古物市场输送原料。在16世纪的西欧和北欧,一些古代的仪式性建筑引起了当时学者的特殊兴趣,比如对史前的巨石遗迹特别是英国的斯通亨基(Stonehenge)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一些人的研究甚至得到了王室的赞助。1709年之后,对被公元79年维苏里(Vesubius)火山的喷发所淹没的庞贝(Pompeii)古城的连续发掘,成为当时人类重新认识罗马时代人类文化成就的一扇窗口,当1千多年前的历史细节和惨剧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那种心灵的触动和感应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的旅行者开始有意识地对《圣经》的发源地中东地区进行大量的考察,在满足自己宗教感情和寻根之欲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自己的历史和文明源头的了解。 ① [德] C. W. 西拉姆著,刘迺元译:《神祇·坟墓·学者——欧洲考古人的故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为绪论章,6学时。本章以考古学科的形成发展历程为线索,阐释考古学的知识、 方法论和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为: 一、西方古物学被认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它的形成既与相关学科的成熟,又与当时的社会要求密切相关,学习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了解下列的基本事实及其所包含的人类文化 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1、为什么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兴趣?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增强了经济实力之后,尚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相应的地位,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文化再生”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古物最能达到此目的。进一步说,一门学科诞生的内 在原因与许多外在要求密切相关。 2、C.莱尔在1830-33年发表了《地质学原理》否定了“灾变说”,为什么能支持人类的诞生要早于B.C.4004年?人类诞生于B.C.4004年,被诠释为《圣经》所言,但面对着人类化石和人工制品与绝灭早于此年代的动物化石共存,地质学要屈服于宗教,就只能以“灾变”来解释地球史,但《地质学原理》坚持了科学,以渐变来解释。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很有 启发意义事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不仅对中世纪的遗物和建筑方面的遗存感到兴趣,而且对史前遗物的兴趣也在增加,但丹麦R.尼厄鲁普教授却在迷茫中。迷茫在于利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理解“史前遗物”。这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历程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也是考 古学形成的契机。 ——大学学习要从考古学形成的历程中认识到一门新兴学科(或者一个新生事物)形成过程 中的本质,举一反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 一门学科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存。文化遗存是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遗物和遗迹,前者是可搬动的,后者是不可搬动的。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形成之初的两个方法论,它们借用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解它们。随着考古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被利用到考古学研究中来。

南京大学2001-2016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2015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 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这种方格就叫探方。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

考古考研知识点

北大版“考古学通论知识点概要”(转载自博雅论坛) 考古学导论 1、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 2、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 3、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 4、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 5、考古三大杂志 6、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 AMS 达曼表 7、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 8、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 9、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 大题 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北大论文赵辉写的) 2、中国考古学史 旧石器时代 一.解释题 人类化石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 文化遗址 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 合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 工具类 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硕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 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 加工工具石锤石占 制作技术类 石料加工各部名称 台面打击点半锥状石片角辐射线同心波纹阴面阳面锥疤 直接打击法锥击法碰站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 间接打击法击钎法压剥法 修理技术压制法指垫法 技术模式 奥杜威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细石器技术 修理台面技术预制石核技术盘状石器技术 技术研究方法 微痕分析法埋藏学孢粉分析法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石器拼合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 一、大题 1、北京猿人 答:北京直立人,距今71-23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 (1)过程 a、1921年安特生发现“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 b、1929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c、到1937年共发现北京人头盖骨5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牙齿147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这些珍贵的标本下落不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下颌骨一具,1966年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 e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头部与四肢发展的不平衡性(头部较原始,四肢进化较快);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脑量平均为1043 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始形态。 (2)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石制品、骨角器(鹿角、鹿头骨)和用火遗迹(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火。 (3)学术意义: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良渚文化 答: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 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等。发现中心聚落和多处祭坛,各类型墓葬在墓地规模形制随葬品数量与质量有明显的等级分界。 出土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种类繁复,圈足器、三角器和平底器较多,有些表面刻有纹饰,还有少数漆绘陶器;生产工具由石、骨、木等制作而成;石质工具种类多,制作细,专用性强,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扁薄长方形穿孔石斧、半月形石刀和石镰、及石锛和石镞等;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形较大的有玉琮、玉璧等礼器;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 良渚文化应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课题,关系到国家的起源,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标着着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文明发展阶段。 3、二里头文化 答: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一、二期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陶器多褐色,器形多平底,纹饰多蓝纹、细绳纹及方格纹,与二里岗类似的因素逐渐增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有青铜器爵、斝、戈、戚、刀、镞、铃和嵌绿松石牌饰等,在灰坑、灰层中发现散置人骨架,这些大都属于三、四期。宫殿基址经复原,有堂、庑、门、庭,规模较大。 以1959年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遗址数百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夏县),一般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碳十四测年为BC1900-1600年,接近夏代纪年,又分布在传说中的夏人活动范围内,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丰富数据。有学者认为二里头一、二期属夏文化,三、四期为商文化早期;也有学者主张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总的特征: 陶器有炊器(鼎、罐);饮食器(豆、三足盘);酒器(爵、鬹、斝、觚);容器(鬲、尊、瓮、罍等)大部分有绳纹和篮纹,或云雷纹、兽面纹等,几乎均为手制; 玉石器大体似龙山时代,并发现大型精美玉器(玉琮、圭、璋、钺等); 青铜器主要是生活工具和兵器,如戈、铃、镞、戚、刀、锥、鱼钩等,铸造了较大的青铜容器,如爵、鼎等,表明当时已掌握较复杂的铸造工艺,运用复合范铸成,铸造工艺复杂; 遗迹:居址与宫殿有大中小型之别,并发现成熟的宫殿,如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基址:反映了中国早期宫殿建筑的先例(“华夏第一都”);

夏商周考古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西北大学考古学通论复习题 1、简述二里头文化特征及其与夏文化的关系 特征:二里头文化的特征主要变现在一组富有特征的陶器上。二里头文化四期陶器变化明显,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与夏的关系:⑴从年代上看,二里头文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早商文化之间,这在考古地层上有证据;⑵从地城上看,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其中以豫西、晋南为中心;⑶从文化内涵上来看,二里头文化已经出现青铜冶铸业,进入到青铜时代。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对于二里头文化中最重要的二里头遗址,有人认为当属夏都斟鄩故址。 2、列举商代主要城址及其布局 ⑴偃师商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小城面积约80万㎡,大城面积约200万㎡。城四周均有坚固的夯土城墙,墙外有壕沟或护城河环绕。城内有4初夯土建筑基址(南三北一),穿城门的大道、沿城墙内外侧的顺城路、通往各主体建筑的道路网,宫城内池苑与城外相通的给排水系统、大型建筑相配套的排水道、简易排水浅沟。城址北部有制陶遗址和中、小型房址等,可能为手工业作坊区和一般居民区。城址东北部还发现了铜渣和陶范等青铜冶铸遗物,证明那一带应有铸铜作坊遗址。城墙内侧附近则较为集中地分布着若干小型墓葬。 ⑵郑州商城:平面近长方形,L:6960m。内外城墙均夯筑,墙体有“主城墙”与“护城坡”之分;郑州商城东北部发现有大面积的夯土基址,是商的宫殿区;有金水河、熊耳河、水井、蓄水设施、壕沟、护城河等给排水设施;城垣之外分布着同时期的许多居住遗址、各种手工业遗址及中、小型墓地;城北的紫荆山以北有铸铜和制骨作坊遗址各一处,城西的铭功路一带有制陶作坊遗址,;城南的难关附近也有一处铸铜作坊遗址。 ⑶小双桥遗址:总144万㎡中心区15万㎡。 ⑷洹北商城:平面近方形,边长2100~2200米,面积470万平方米;方向与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一致;城内发现多处夯土台基,在城中南部发现大范围夯土建筑群,排列密集有序,可能是宗庙、宫殿类建筑;还发现房基、水井、灰坑、墓葬等。 ⑸黄陂盘龙城:平面略呈方形,面积7万多㎡,城墙夯筑技术与郑州商城相同,城墙外围有护城壕,两者均为该城的防御设施;宫殿区在城北部高地上;在盘龙城北的杨家湾、城西的楼子湾、城东的李家嘴等地发现商代二里岗期墓葬。 ⑸殷墟:东西6公里、南北5公里,面积近30平方公里;规模:小—大;人口:少—众;布局:洹河之南以小屯、花园庄为中心的宗庙宫殿区和洹河北侯家庄、武官村北的王陵区。洹河两岸分布其他居住区和手工业作坊,族墓地则分布在居住区附近及外围地区;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古学概论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最初来自地质学,是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主要有先后关系和共存关系两种基本情况。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断定绝对年代,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无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则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称为放射性碳素断代;一般适用的年代范围是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 我们将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和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做青铜时代。 利用航空摄影和航天摄影探寻到的遗迹大体可分为三类:根据土色明暗判别的,如坑穴、壕沟、道路等;阳光斜射阴影显示的,如堤坝、坟丘、城墙等;植物的绿色深浅差异判断,如村落、都市、运河等。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历年考古试题

2007北大 -------------------------------------------------------------------------------- 解释:奥都威技术,魏敦瑞,西阴村,黄肠题凑,小河墓地,和林格尔壁画墓,湖州镜,世说新语,波斯陶,酋邦 论述: 1、考古发现稻作起源 2、二里头文化宫殿及其特点 3、东汉洛阳城特点 4、唐代西安地区墓葬类型与等级制度 北京大学2005 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 1、金石学 2、裴文中 3、碳十四测年技术 4、朱封大墓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易县燕下都 7、低温釉陶 8、汉代铁官 9、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 10、天龙山石窟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长江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2、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 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北宋皇陵的建制及特点 北大2003年考题 考古学通论 名词 金沙遗址李济湖州镜萨珊银币 论述 1莫维斯线述评 2商周时期陶鬲的分期特点 3龙山时代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 4铁器的产生及其意义 5大明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北大2004年考题 广谱革命,葡萄镜,安伽墓,华清池,里耶秦简,沂南汉画像石墓,石器拼合, 柴尔德,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还有长沙窑 还有什么来得,好像是个以前考过的,肯定是以前考过的

嗯嗯 大题是北魏洛阳城,农业起源,铜石并用期主要文化,秦楚墓比较 -------------------------------------------------------------------------------- 2006高校考古学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名词解释: 三大气候信息库 AMS测年蛋壳陶瑶山墓地吴城文化涂金工艺石阙模型明器虞弘墓号墓为陵 论述: 1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 2 概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展情况 3 概述汉代工官的设置和其产品 4 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 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 名词解释(每题5分) 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 川大 一、名词解释 考古学文化细石器半坡遗址妇好墓侯马晋城模印拼砌画像砖墓影青瓷永乐宫 二、简答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断代研究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2、唐高宗至德宗时铜镜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三、论述 1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谱系关系及近十年来的新发现 2、三星堆及蜀文化发现与蜀文化的研究新进展 3、西汉长安城布局及近十年考古的发现(附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 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这种方格就叫探方。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一书中,阐述了“三期说”理论。北欧古物学家借用近代分类科学中另一具有鲜明进化论特征的生物学核新方法(生物学分类学方法)划分了北欧史前文化的阶段与分期。北欧古物三期说实践与组成为近代考古学类型学的直接源头,而且开创了通过实物遗存阐明人类文化的考古学宗旨。 7、新考古学:在经历了进化论考古学、历史主义考古学之后,自20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国率先兴起了用系统论方法解释文化变迁过程的新考古学派,其理论主张也被称为过程考古学。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宾福德和英国的克拉克。基于对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和目的的不满,新考古学主张考古学应解释过去的事情何以会发生,并设法研究清楚事物变化的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满足于再现过去和简单地说明以往发生的事情。还认为考古学家必须把文化看成是人们在一个文化体系里活

考古学复习参考题

《考古学通论》考点整理 1、“金石学”是专门研究古代________和________,正式诞生于北宋中叶。 2、名词解释:考古学: 3、考古学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实物资料包括_____和_____;考古学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 4、“文化层”是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地层。 5、名词解释:“考古学文化”: 6、“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实物资料的主要手段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_______和______。 8、考古学断代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编写报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10、考古学分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述题:考古学和其他学科关系:

12、考古学年代可分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相对年代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进行研究。地层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考古学发展简史: ●古代考古:______的《考古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__________的《古玉图》现存最早的专录玉器的著作;_________著有《金石萃编》。 ●近代考古:1921年___________发现并提出了“仰韶文化”;1922年北大成 立了__________;1924年北大考古学研究室设立了_________。1926年,__________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田野考古;1927年___________成立。 1928年_________________成立,内设考古组,同年_________在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1929年在_________的主持下先后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等。 ●现代考古:___________于1979年在_____成立。 ●________被誉为“埃及学奠基人”。 14、1819年丹麦人_________把古物按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进行分类。1865年_________提出了“新石器”和“旧石器”。 15、旧石器主要以_打制_为主。制作工艺包括_____和_____;其中,打片包括_______和_______。直接打击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名词解释:北京人: 17、甘肃省_______地区是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的地区之一。 18、名词解释:山顶洞人: 19、简答、论述题: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阶段分期:

20002012四川大学考古学考研题

《中国考古学》 2000 一、名词解释 南越王墓、简牍、星云纹镜、朱书镇墓瓶、马面、直百五铢二、简答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与年代 唐代铜镜的类型与分期 三、问答题试论洛阳烧沟 汉墓的分期 试论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影响 2001 一、名词解释 郑州商城、巴蜀文化、卜千秋墓、简牍、虎子、白沙宋墓二、简答我国早期铁器和冶铁技术的主要特点 简述汉代玉衣之制 三、问答题 试论还带画像石的分布与特点比较唐代长 安、洛阳两都城平面布局特点 2002 一、名词解释 大汶口文化、郑州商城、人祭、对钱、鸡冠壶 二、简答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与年代 滇文化的主要特点龙门石窟 唐代列像窟的分期三、问答 题二里头文化的特点与性质 汉代铜镜的主要类型与艺术特征隋唐时期中原地区 镇墓俑的分期、特征与变化原因 2003(汉~唐) 一、名词解释 盘龙城、巴蜀文化、空心砖墓、鸡首壶、对钱 二、简答汉代画像石墓的主要分布与年代 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镇墓俑的分期与特征三、问 答题从洛阳烧沟汉墓的变化看汉代葬制葬俗的 演变 试论汉长安城与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特点 唐代铜镜的主要类型与艺术特征 2004(汉~唐)

一、名词解释 黄肠题凑、虎子、遣策、唐三彩、开元通宝二、简答

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意义曹魏邺城在我 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意义三、问答题秦 始皇陵的主要布局特点 西安地区唐代墓葬的形制变化 2005 古代汉语+历史 《考古学通论》 2006 一、名词解释 考古学文化、细石器、半坡遗址、妇好墓、侯马晋城、模印拼砌画像砖墓、影青瓷、永乐宫二、简答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断代研究的主要方法,比较其异同 唐高宗~唐德宗时期铜镜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近十年来的新发现广汉三星堆遗 址的主要考古发现以及蜀文化发现与研究的新进展 西汉长安城的布局和近十年来的考古新发现(附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2007 年 一、名词解释: 文化层细石器卡若文化甲骨文字墓志虎子安伽墓白沙宋墓二、简 答题: ①什么是新石器时代②“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在考古 学上有何重大意义③考古学上的“绝对年代”和“相 对年代”有何意义④旧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有何区 别、又有何联系?三、列举题: ①试列举你所知道的三件商周青铜器的名称与时代,并作简要说明。 ②试列举三种不同形制的汉代铜镜,并对其特征加以简要说明。 ③试列举三种隋唐时期的墓葬,并对其形制加以简要说明。 ④试列举你所读过的三本与考古学有关的著作(或三篇与考古学有关的文章),并写出作者、出版年代与主要内容提要。 四、论述题: ①试论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发现的意义与价值。 ②试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晋南朝墓葬的形制与分期。 ③试论唐代铜镜的形制特点及其演变。 2008 年

中国民族学史复习资料(1)

鸟居龙藏,生于1870年卒于1953年,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的日本学者。生于日本德岛县,卒于东京。鸟居龙藏在学术上的成就,表现于将考古学与人类学相结合;除了在日本国从事考古工作外,还在西伯利亚东部、千岛群岛、库页岛、朝鲜及中国的、东北、云贵、等地进行调查发掘,研究东亚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晚年致力于中国辽代文化的研究。他非常重视实地调查,在1895年以后的50 余年间,曾到东西伯利亚、库页岛、千岛、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西南和、等地进行考察,对当地各民族的历史、体质、语言、、习俗作了详细记录,写出多种调查报告和专著。他在1896—1899年先后4次对高山族进行调查,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人类学杂志》上。鸟居龙藏坚持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重视通过考察古迹文物,广泛钻研中、日古文献,参阅英、法、德文有关资料并对风俗、习惯、语言、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民族文化进行纵横分析。学术界认为他是日本对东亚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进行调查研究的创始人,为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开拓了道路。他对中国民族所作的调查研究及所写出的调查报告,深为中国学术界所重视。他历任东京大学副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上智大学教授。《史前期的日本》《千岛阿伊努人》《苗族调查报告》《东北亚人类学人种学问题》 费孝通出生于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代表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中国生育制度》 林耀华(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古田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

考古学复习思考题

《中国考古通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中国考古学考古学文化考古类型学考古地层学探方法碳十四测年铜石并用时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聚落考古学简答题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通常包括那几方面内容 简述考古调查的基本方法 简述考古发掘(遗址)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简述整理考古发掘资料的要求 简述考古发掘报告的主要内容 简述考古综合研究的任务 简述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简述考古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简述考古学与历史学学的关系 简述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古文化面貌的影响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论述题 试述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 试述中国考古学的产生背景和产生过程 试述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宗旨

名词解释 金石学汤姆森沃尔索斯坦因伯希和李济安特生蒙特留斯马衡贾兰坡裴文中三叠层夏鼐梁思永西阴村马衡 简答题 简述清代金石学的特点 简述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简述考古学主要专业期刊 简述若干本考古学综合专著 论述题 有人说,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试加以评述。

名词解释 直立人人字洞金牛山人许家窑人丁村人山顶洞人丁村人水洞沟细石器和县人南京人 简答题 简述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征(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主要的人类化石 体质人类学研究在考古学上的意义 论述题 试述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异同 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

名词解释 老关台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城背溪文化彭头山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半坡遗址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姜寨元君庙遗址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仙人洞遗址玉蟾岩遗址良渚文化丁公城址凌家滩牛河梁红山文化王城岗马家浜文化河姆渡遗址兴隆洼文化平粮台城址蛋壳陶昙石山文化石峡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时代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良渚遗址群崧泽文化马家窑文化印纹硬陶陶寺文化 简答题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 长江流域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试述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 黄河流域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有哪些 论述题 我国史前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试述中国从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考古人类学复习资料讲解

考古学研究 选择、填空、判断: 1.19世纪末日本学者从中国古代吕大临《考古图》的书名得到启发,译名考古学 2.英国考古学家皮戈特将考古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垃圾的科学 3.总体而言,考古学可以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段 4.我国的历史考古学始于秦汉 5.中国考古学之父是李济 6.当代科学考古学的目标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研究文化历史、重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阐 明社会演变的规律 7.认识人类古老性的三个阶段:神学或神话解释阶段、哲学解释阶段和科学解释阶段 8.均变论的代表人物:赫顿、赖尔,而赖尔的著作《地质学原理》是均变论与灾变论的斗 争转折点 9.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为人类古老性的确立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10.1784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对其庄园内土墩的发掘是考古学史上的第一次科学发掘 11.金石学到宋代达到鼎盛期 12.金石学的基本功能:考订、文章、艺术 13.创造出一种不求助文字记载的年代学方法是考古学区别于古物学的主要标志之一 14.丹麦哥本哈根国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的著作《北方考古指南》确立了三期论,汤姆森的 三期论核心定义立足于切割工具与武器,并从墓葬和窖藏这些封闭状态出土器物的共生关系来建立相对的年代早晚 15.沃尔塞于1849年出版的《丹麦远古古物》为三期论提供了考古学实物证据 16.石器时代被英国史前学家卢伯克爵士分为新、旧石器时代 17.类型学代表人物:汤姆森、皮特?里弗斯、约翰?伊文思、蒙特柳斯、弗林德斯?皮特里 爵士,其中英国埃及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爵士创立了序列断代法,英国考古学家惠勒爵士发明了著名的布方系统,称为惠勒的方格 18.原生堆积:未受重大扰动的堆积,次生堆积:堆积的地层受到水流的搬运的堆积 19.埃及的重大考古发现:罗塞达碑、书吏坐像、图坦卡蒙陵墓,罗塞达碑的文字解读最 后由法国学者商博良完成,英国埃及学家皮特里为埃及考古学带来科学方法论变革,赖斯纳对赫特普赫若斯陵墓以及卡特对图坦卡蒙陵墓的发掘标志埃及考古学最后的成熟20.对玛雅遗址的科学研究始于1883年英国学者艾尔弗雷德?莫兹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