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鲢鱼排酶解蛋白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白鲢鱼排酶解蛋白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白鲢鱼排酶解蛋白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白鲢鱼排酶解蛋白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酪蛋白水解物

酪蛋白水解物 一、中文名称:酪蛋白水解物 二、拉丁文名称/或英文名称:Lactium 三、主要成分:多肽 四、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的来源 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是以脱脂牛奶为原料,经过分离酪蛋白、水解、喷雾干燥等程序得到的一种酪蛋白水解产物。其典型化学成分为:蛋白质75%,脂肪1%,水分5%,灰分15%,乳糖1%。可溶解于水,无苦味,pH2-9时稳定,热稳定,可耐180℃高温50min。 酪蛋白水解后得到的αs1-Cn (f91-100),是一种含10个氨基酸的三维结构多肽,在Lactium中的典型含量为1.8%,其氨基酸序列为:Tyr-Leu-Gly-Tyr-Leu-Glu-Gln-Leu-Leu-Arg。 五、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简述 1.工艺流程图: 脱脂牛奶 酪蛋白分离 碱化 胰蛋白酶水解

酸化 热处理 巴氏杀菌 浓缩、喷雾干燥 过筛 包装 2. 工艺说明 1.)以脱脂牛奶为原料,沉淀分离酪蛋白 2.)使用氢氧化钠将其碱化到pH为7.5-8.5之间 3.)在40-55℃下用胰蛋白酶进行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游离10肽在干物质中的含量最低为1.8%。 4.)用盐酸进行酸处理,将pH降到3.0- 5.0 5.)在90℃下热处理1.5分钟 6.) 85℃进行巴氏杀菌、浓缩,此步骤为关键控制点 7.)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200℃),得到粉末产品。 8.)过筛得到粒度在1mm以下的均匀粉末,其中游离10肽的含量最低为1.8%。此过程为关键控制点。

3. 拟公告的生产工艺简述:以脱脂牛奶为原料,经过酪蛋白分离、水解、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 六、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对酸奶的促进作用 酸奶具有促进肠道蠕动与消化和机体物质的代谢,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衰老、抗肿瘤等作用。酸奶中的大量乳酸菌及乳酸代谢产物能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补充营养、防病、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将酪蛋白水解物(含蛋白质7.6%)以2%(w/w)添加到奶液中混合发酵,做空白样对照。研究了二者发酵过程中各发酵参数的变化,并对二者的质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水解物能明显促进酸奶发酵;促发酵作用随所添加的水解物水解程度提高而增强;添加酪蛋白水解物改变了酸奶发酵过程中的 pH 下降速度,在发酵中期二者的 pH 下降速度之间存在最大差距;质构分析表明添加2%酪蛋白水解物对酸奶整体质构有所改善。 七、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的作用 1、增强记忆力 2、提高精神状态、集中注意力 3、提高睡眠质量下降 4、缓解压力 5、控制体重 6、美容养颜 八、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的适应人群 1、记忆力下降者 2、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佳者 3、失眠、睡眠质量下降者 4、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大者 5、肥胖人群 6、需要美容养颜者 九、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个体差异,

酪蛋白课程报告

生物技术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高级生物化学成绩: 教师签名:

酪蛋白研究进展综述 提纲:酪蛋白简介-酪蛋白亚基结构-酪蛋白酶特性-酪蛋白活性肽研究进展 摘要:酪蛋白是一种含磷钙的结合蛋白,常见于哺乳动物及其乳汁中,如母牛、羊 以及人奶。酪蛋白对酸敏感,pH较低时会沉淀,因此本科生实验室常用其进行蛋 白质的沉淀反应。哺乳动物的主要蛋白是α-酪蛋白,然而人类乳汁中没有α-酪蛋 白,人乳中的酪蛋白主要是β-酪蛋白形式。对于人类幼儿而言,酪蛋白是氨基酸 的来源,但同时,它也是钙和磷的主要来源,同时,因为胃的酸性环境,酪蛋白还 能在胃中形成凝乳以便消化。本文综合中外文献,对酪蛋白进行了研究进展综述。 关键词:酪蛋白;蛋白亚基;活性肽 酪蛋白简介 在20℃,pH值为4.6时,牛乳中能沉淀下来一种呈酸性的蛋白质,我们将其称为酪蛋白。酪蛋白又名干酪素、乳酪素、酪朊,在牛奶中含量非常丰富。它是一种含磷的蛋白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因此它具有抗菌、降血压、抗氧化和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等功能。 酪蛋白在母体蛋白质序列内是无活性的,通过体内或体外酶水解的方式释放出来后,它们即可作为具有类似激素活性的调节物质。这些产物可用作肽类药物、肽类试剂,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和生化检测;也可用于活性肽功能性食品中,具有增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 酪蛋白的亚基结构 酪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0-25ku,由4类遗传变种组成,分别为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和K-酪蛋白。其中,αs2-酪蛋白是牛乳中的主要酪蛋白,占总含量的38%;β-酪蛋白含量仅次于αs-酪蛋白,占总含量的35%,

生物化学 酪蛋白讲义

实验五酪蛋白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成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酪氨酸、色氨酸及苯丙氨酸残基,它们的结构中具有共轭双链,对紫外光有吸收作用,其最大值在280nm波长处。在此波长附近,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其含量(范围是0.1~1.0mg/ml)成正比,因此,280nm的吸光度可用作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但不同种的蛋白质对280nm波长的光吸收强度因芳香性氨基酸残基含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需用同种蛋白质作对照,结果才可靠。在半定量测定和纯蛋白的定量测定时,可用280nm的光吸收法。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 紫外吸收法操作简便快捷,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的盐类不干扰测定,在蛋白质和酶的生化制备及其它研究中应用广泛。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95%乙醇(配100mL)、乙醇-乙醚混合液(V:V=1:1)(配200mL) 0.2mol/L NaOH (配250mL) 0.2M pH4.7 HAC-NaAC 缓冲液(配300mL): A液:称NaAc·3H2O 54.44克,定容至2L。 B液:称醋酸 12克,定容至1L。取A液1770mL,B液1230mL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L。 1mg/ml标准酪蛋白溶液:称取酪蛋白1克于研钵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湿润后,慢慢加入0.2mol/L NaOH 4ml,充分研磨,用蒸馏水洗入100ml容量瓶中,放入水浴中煮沸15分钟,溶解后冷却,定容至100ml,保存于冰箱内。用时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溶液。 牛奶、无水乙醚、离心机、天平、滤纸(Φ=9cm)、表面皿、抽真空泵、抽滤装置(布氏漏斗,抽滤瓶,圆形抽滤管,橡皮塞)、40℃水浴、通风柜、紫外分光光度计、试管 四、实验步骤 1、等电点法制备酪蛋白 将20mL 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预热至40℃,将20mL牛奶加热至40℃,(牛奶和缓冲液预热的目的?)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20mL预热的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用精密pH试纸调pH至4.7(如果pH没有调至4.7,对得率有什么影响?),可见溶液变为乳白色悬浮液。待悬浮液冷却至室温,4000rpm 离心8min,弃上清,得酪蛋白粗制品。 用6mL水洗脱沉淀1次(酪蛋白溶于水吗?),4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在沉淀中加入6mL 95%乙醇(乙醇作用?),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什么作用?)中抽滤,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涤沉淀1次,最后用乙醚洗涤沉淀1次(乙醚什么作用?在什么环境中使用?),抽干。将沉淀摊开在干净玻璃或培养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品,准确称量,计算含量和得率。(注意含量和得率的区别)含量(g%)=(酪蛋白g/100mL牛奶)×100% 得率=(测得含量/理论含量)×100%,理论含量为3.5g/100mL牛乳 2、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这步和上步的关系?上步中制得的酪蛋白是纯品吗?紫外吸收法测得的蛋白质含量准确吗?) (1)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曲线的横纵坐标的单位是什么?1-8号管的横坐标对应的数值是?表中1-8号管的蛋白质浓度数值是怎么得来的?)

酪蛋白

酪蛋白说明 宁波北仑雅旭化工有限公司优质生产商,酪蛋白厂家电话,酪蛋白CAS号,酪蛋白的粘度,酪蛋白最新报价,酪蛋白的价格,酪蛋白的作用,酪蛋白总代理,酪蛋白厂家最新报价,酪蛋白的添加量,欢迎全国新老客户致电洽谈。高含量蛋白质首选酪蛋白。 英文:Casein又称:干酪素。蛋白质:≥90% 性状:微黄色粉末,无臭无味或有轻微香气和滋味,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碱液而成酪蛋白酸盐。非吸潮性物质,常温下在水中可溶解0.8-1.2%,微溶于25℃水和有机溶剂,溶于稀碱和浓酸中,能吸收水分。 用途: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营养强化剂;粘结剂;填充剂; 限量:冰淇淋用量0.3%–0.7% ;肉类制品及水产肉糜制品均为1%–3% ;强化面包、饼干的蛋白质5% ;蛋黄酱3% 。 概述:酪蛋白是哺乳动物包括母牛,羊和人奶中的主要蛋白质。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Casein)为主,人奶以白蛋白为主。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curds)。 酪蛋白是乳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目前主要作为食品原料或微生物培养基使用,利用蛋白质酶促水解技术制得的酪蛋白磷酸肽具有防止矿物质流失,尤其是其促进常量元素(Ca、Mg)与微量元素(Fe、Zn、Cu、Cr、Ni、Co、Mn、Se)高效吸收的功能特性使其具有“矿物质载体”的美誉,它可以和金属离子,特别是钙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一方面有效避免了钙在小肠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形成沉淀,另一方面还可在没有VD参与的条件下使钙被肠壁细胞吸收,所以CPPs是最有效的促钙吸收因子之一,它的发现为补钙制品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目前,CPPs已被公认为国内外研究最多、最深入,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且极具开发价值的一类分子结构与生物功能间有明确对应关系的活性多肽物质。

鱼蛋白脱脂及酶法改性的研究

鱼蛋白脱脂及酶法改性的研究 王毳1,宋端阳2,李瑜2 1.大连水产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116023 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6023 Email:dlwc1981@https://www.doczj.com/doc/932138912.html, 摘 要:分别采用水漂洗、有机溶剂浸提、脂肪酶酶解等方法对原料鱼肉进行脱脂。其中,水漂洗选用清水,0.3%NaCL溶液,0.4%NaHCO3溶液三种方式;有机溶剂选用乙醇、异丙醇、乙醇+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酸乙酯四种溶剂及组合试剂对鱼肉进行浸提脱脂。研究结果表明,水漂洗法中,清水漂洗效果最优,脱脂率为62.27%;有机溶剂浸提法脱脂,异丙醇脱脂效果最佳,其脱脂率为70.76%,再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异丙醇脱脂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是:脱水时间30min,脱脂时间110min,温度为75℃,溶剂添加量为38g;脂肪酶脱脂作单因素试验即只改变酶添加量或只改变酶作用时间,并得出脂肪酶脱脂的最佳条件是加酶量40U/ml,酶作用时间50min,酶作用温度32℃,其脱脂率最高,为 85.37% 。然后采用蛋白酶对脱脂鱼肉进行酶解改性,研究脱脂鱼肉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度(DH%)及可溶性氮(NS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解度及可溶性氮均不断增大,但时间越长,增大趋势越平缓,因此酶解时间应为90~100min。 关键字:鱼蛋白、脱脂、酶解 1、引言 蛋白质缺乏是世界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鱼类作为量大质优的蛋白质资源被喻为是解决这一困难强有力的武器。自194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开发未利用或利用低的渔业资源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的鱼类加工方面的研究。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渔业资源丰富,产量约占世界渔获量的1/7,但其中30%——40%为小杂鱼等低值鱼,由于价格低、加工和回收手段的落后,其中一部分被直接切碎作为养殖用饵料、造成产品使用价值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并造成大量营养成分流失,且污染了环境。长期以来,大量低值鱼只是用于简单加工成为经济效益极低的饲料鱼粉。因此,开辟小杂鱼、低值鱼的加工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1,5]。 浓缩鱼蛋白(Fish Protein concentrate,FPC)是一种将新鲜鱼经过化学,生物及物理方法处理后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蛋白浓缩物。浓缩鱼蛋白制品是一种营养含量高和成分丰富的食品,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鸡蛋蛋白质含量的7.2倍,乳粉4.5倍,牛乳30倍,黄豆粉2.4倍;其中钙、磷等成分含量也超过许多食品[1]。 可溶性鱼蛋白即亲水性浓缩鱼蛋白,易溶于水,富含蛋白质,它的溶解特性优于糖或奶粉,可用于制做鱼糊、调味品、人造牛奶、人造肉类制品和蛋白质饮料,是一种符合人体(特别是婴

酪蛋白溶解与酶解行为的动态光散射

2006 年 8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ug. 2006 收稿日期:2005?07?14,修回日期:2005?09?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306023) 作者简介:刘瑞(1981?),女,河南省许昌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酶工程;何志敏,通讯联系人. 酪蛋白溶解与酶解行为的动态光散射 刘 瑞, 齐 崴, 苏荣欣, 靳凤民, 何志敏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天津 300072) 摘 要: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以磷酸盐为缓冲液,研究了温度、离子强度和酶解行为对酪蛋白胶束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 h )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R h 值在升温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减小;随着离子强度增大,R h 值先减小再增大;酪蛋白在胰蛋白酶作用下,溶液光散射强度对应于分子量大小先急剧下降,再逐渐趋于平缓,而R h 值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并推测了酪蛋白胶束酶解过程的结构变化模型,即由原始致密的球状体逐渐舒展为松散而规则的毛束状蛋白肽链. 关键词:酪蛋白;胶束;动态光散射;流体力学半径;酶解 中图分类号:Q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6)04?0614?05 1 前 言 蛋白质及其酶解多肽的高级结构,因在表现其生物活性和功能的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大多以胶束形式存在[1],可通过镀金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但只能给出局部胶束形状,而无法表征溶液中蛋白质平均粒径、分子量分布等信息. 动态光散射法作为一种可直接测量大分子在溶液中扩散系数以及尺寸、分子量分布等结构参数[2,3]的方法,具有对样品无干扰、检测温度适宜、信息量多、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多糖、蛋白质[4,5]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研究. 酪蛋白作为牛乳中蛋白的主要成分,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其酶解产物酪蛋白磷酸肽(CPPs)是高效促钙吸收因子,具有很高的医用保健价值[6]. 由于酪蛋白多以单体聚集的胶束形式存在,并且水化程度很高,其粒径变化(或理解为胶束的松散程度及单体的伸展程度)将直接关系到酶切位点的暴露状态(种类和数目),进而影响酶解的深度,表现为多肽片段释放种类、顺序及速率的差异,因此相关研究将有助于活性多肽的酶解定向制备. 已有文献报道酪蛋白单体的溶液性质[4]和酶解过程的色谱行为[7],而本研究则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考察温度、离子强度等条件对酪蛋白胶束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 h )的影响及酶解过程中胶束尺寸的变化规律,藉此推测可能的结构变化模型,为深入研究酪蛋白胶束溶解与酶解行为提供结构信息. 2 实 验 2.1 材料与设备 牛乳酪蛋白,Sigma 公司,Technical Grade ;胰蛋 白酶,GIBCOBRL 公司,生化试剂;NaH 2PO 4?2H 2O 及无水Na 2HPO 4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BI ?200SM 型动态光散射仪(Brookhaven 公司),安置在精密隔振平台上,以消除振动对实验的影响. 检测池匹配液为十氢化萘,检测波长532 nm ,检测过程均在90o角方向进行. 2.2 样品制备 用NaH 2PO 4?2H 2O 及无水Na 2HPO 4配制0.001, 0.01, 0.05, 0.1, 0.2, 0.5 mol/L, pH =8.0的不同浓度磷酸盐缓冲液,室温下用此6种不同离子强度溶液溶解牛乳酪蛋白,浓度为2 mg/mL. 用0.45 μm 微孔滤膜(Millipore Co., USA)过滤蛋白溶液以去除固体杂质及灰尘. 将除尘后的酪蛋白溶液存放于丙酮浴除尘后的小瓶中,保存于4℃环境,以备检测(存放时间不超过24 h). 2.3 测试方法 2.3.1 不同离子强度对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 将多角激光光散射仪恒温槽温度调至40℃,分别将6种溶液放置于检测池中,样品于40℃稳定20 min 后开始检测. 2.3.2 温度变化对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 所测样品为pH =8.0的0.1 mol/L 磷酸盐缓冲液溶解的2 mg/mL 酪蛋白溶液. 温度检测范围为20~70℃,间隔5. ℃每次检测时先将恒温槽调至所测温度,再将样品在该温度下恒温20 min 后进行测定. 2.3.3 酶解过程中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变化 将pH =8.0的0.1 mol/L 磷酸盐缓冲液溶解的 2 mg/mL 酪蛋白溶液放置于检测池中,温度稳定在40℃后,将胰蛋白酶液按底物/酶=10:1(ω)的比例加入,检测酶解过程中蛋白胶束粒径变化及散射光强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