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学第三章

国际金融学第三章

国际金融学第三章
国际金融学第三章

讲义

知识点8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源于对国际贸易中汇率作用的研究,是最早也是当今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所谓“购买力平价“就是一单位某一国家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后购买力应该相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在一特定时间内,两国货币的比价即汇率是由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变化决定的。更直接的表述就是,外汇汇率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某一种货币,是因为它具有购买力。当一国向国外提供自己的货币时,外国居民取得了这一国家的货币,同时也就拥有了对该国商品及劳务的购买权利,也就拥有了对该国国内的购买力,所以货币的转移体现的是购买力的转移。一种货币的价值是由其所能够购买到的商品与服务的数量来决定的,因此两种货币的比价——汇率,就应该由它们分别所代表的购买力来决定。

1802年,英国经济学家桑顿(Henry Thornton,1760—1815)最早提出购买力平价思想,后来这一观点又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

Cassel,1866—1945)加以充实和完善。卡塞尔在1916—1926年发表了多篇(部)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著作,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一书中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了详细论述,区分了购买力平价的绝对形式和相对形式,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国际收支失衡时的回归金本位制度的均衡汇率进行了验证。

尽管一直以来对于购买力平价的普遍性还存在着种种质疑,但这一理论却揭示了影响汇率运动的重要因素,是我们理解长期汇率水平的基础。

一、一价定律

购买力平价理论最简单的模型就是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LOOP)。

一价定律假定在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障碍的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上,在不同国家市场上出售的同质商品,由于套利的作用,当以统一货币计价时其价格将趋于一致。

一价定律揭示了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例如,若美元和人民币间汇率是6.89人民币/1美元,那么一件在美国的售价为100美元的棉衣在中国售价就是689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出售的棉衣的美元价格就是100美元,和在美国出售的价格一

如果汇率变成7.00人民币/1美元,通过外汇市场就可以把100美元兑换成700人民币,若在美国售价是100美元的棉衣在中国的价格还是689元人民币,那么美国的进口商和中国的出口商就会在中国购买棉衣运到美国出售,这将导致中国棉衣价格的上升和美国棉衣价格的下降,直到两地价格相等为止。相反,如果汇率变成6.70人民币/1美元,这一过程仍然会发生,只不过方向相反。

若以表示商品i在中国的售价,表示商品i在美国的售价,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为E¥/$,根据一价定律,则有:

=E¥/$× (3—1) 也就是说,在完全理想的情况下,同样的商品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相同。写成一般形式为:

=E× (3—2) 其中,表示在a国商品i的售价;表示在b国商品i的售价;E为两国的汇率(b国货币为单位货币)。式(3—2)意味着两国的汇率就是两国商品价格之比,即

E= (3—3)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两种形式

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分析两个国家货币汇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的汇率理论。

该理论假设: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所有的商品价格均呈同幅度的变动;物价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数量。

在这些假定条件下,该理论认为某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之所以需要这个国家的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对商品和劳务均具有购买力,两国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即两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之比;汇率的变化是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当某种货币国内购买力下降,也就是国内价格水平上升,则会引起该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等比例贬值,相反则升值。

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是该理论的两种表现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相对购买力平价解释了汇率的变动规律,两者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卡塞尔在创立这一理论初期提出的,他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一国的价格水平,即一个基准商品和劳务篮子的价格,反映了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即一种货币的价值及对这种货币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发行国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量决定的。若以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两国货币的汇率,P和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

E= (3—4)

式(3—4)说明了在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主要因素是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

例如,中国一般物价水平为65元人民币,而在美国为10美元,则根据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之间的汇率为65元人民币/10美元=6.5。如果美国的一般物价水平相对中国上升1.1倍,那么美元的人民币价格也应上升1.1倍,1美元等于7.15元人民币。在完全自由贸易、没有任何运输成本的条件下,此汇率一旦偏离购买力平价,就会发生国际间的商品套利,即在商品价格低的国家买进并在价格高的国家卖出以获得利润,直至购买力平价成立。

现实中,两国汇率很可能偏离其价格水平之比,当汇率高于价格水平之比时,说明该国汇率被低估(undervaluation);反之,则汇率被高估(overvaluation)。

2)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适用性

关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适用问题,卡塞尔的观点是:首先,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适用的。因为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一国与另一国的商品和劳务的相互需求不受关税等因素限制,外汇需求也不受非正常因素干扰,短期均衡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背离会减低到最低程度。由于各国商品可自由流通,无任何贸易费用及关税,则商品套购行为会使得世界各地的价格水平达到一致。此时的绝对购买力平价又被称为一价定律。其次,在有外汇管制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限制的情况下,只要一国在进口和出口这两个方向上的限制程度对等,那么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仍可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从形式上看,式(3—4)所表示的汇率与一价定律的表示形式,即式(3—3),几乎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两者是存在差别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讨论的是所有基准商品价格的组合,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而一价定律只适用于单个商品的情况。如果一价定律对所有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用来计算不同国家价格水平的基准商品篮子一样,绝对购买力平价就一定成立,但是,如果各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商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不同,那么加权之后的购买力平价也可能无法对汇率进行估计。反过来,即使每一个商品都不符合一价定律,但经

过加权平均后,也可能符合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适用于估计两国货币汇率的长期趋势,因此,并不要求对每一种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3)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当时各国相继从金本位制改行纸币流通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此时提出该理论为金本位制崩溃后各种货币定值和比较提供了共同的基础,为当时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恢复汇率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中,它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也存在着缺点:

第一,它给出的汇率是使商品和服务贸易均衡的汇率,完全没有考虑资本项目,因此资本流出的国家有国际收支逆差,而资本流入的国家有国际收支顺差。

第二,由于每个国家的总价格水平包括贸易品、非贸易品(如水泥、红砖等)和服务(如美发、家庭医疗等服务),而国际贸易却不能影响非贸易品的价格,因此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很难推导出均衡贸易的汇率。

第三,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没有考虑运费及自由国际贸易的障碍,尤其是如产业结构变动以及技术进步等引起的国内价格的变化,因此常常导致购买力评价难以成立。

第四,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要求两国选取的商品篮子构成必须相同,如果不同则会造成偏差的存在。同时,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很难确定,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物价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即一般物价为指标,选取指标不同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因此,我们在使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时,通常是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尽管如此,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由于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滥发不兑现银行券,导致了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促使卡塞尔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修正。他认为汇率应该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其原因在于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因此,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就与其过去的汇率和两国通货膨胀率有关。

1)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若E表示汇率,P表示本国的物价水平,P*表示外国的物价水平,0和1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则根据绝对购买力平价,可得基期和报告期的汇率为:

E0= (3—5)

E1= (3—6)

将式(3—5)和(3—6)相除并整理后,可得

E1=×E0 (3—7)

式(3—7)就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表达式,它说明了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国汇率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国内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若以“·”表示变化率,π和π*表示国内外物价水平变化率或通货膨胀率变化,则(3—7)可以写成

=- (3—8) 式(3—8)说明,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相等,但汇率变化与两国价格水平变化保持一致,即两国汇率变化比率等于同期内两国物价水平或通货膨胀率变化比率之差。例如,外国总的物价水平变化率为1(即/=1),若本国总物价水平上涨50%,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报告期汇率相对于基期汇率也将上涨50%,即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贬值50%。

与绝对购买力平价不同,在使用相对购买力平价时,一定要指明价格水平和汇率发生变化的时期。卡塞尔认为在相对购买力平价中,基期的确定十分重要,不能以以前任何一个时期

作为基期。所谓基期指的是汇率等于绝对购买力平价时期。基期选择不当,会使当前均衡汇率的计算产生系统偏差。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后,在理论界引起极大反响。第一,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它能更好地解释了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持续通胀,则其货币贬值;反之,货币坚挺。第二,该理论在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将两国货币各自对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比率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这一研究能相对合理地体现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第三,从统计验证来看,相对购买力平价很接近均衡汇率,有可能在两国贸易关系新建或恢复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均衡汇率。第四,为国民经济的国际比较提供了一种比过去更为科学的方法,使得比较更为实际,如世界银行以PPP法对各国GDP进行排名等。第五,该理论对当今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和政策仍发生重大影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仍然把其作为预测长期汇率趋势的重要理论之一。

然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卡塞尔本人认为由于存在各国在进口和出口方面贸易限制的不对等、外汇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对某一国货币的影响、对不同国家不同的通货膨胀的预期、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化(非纯粹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引起一国内部的相对价格变动)、长期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以及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策等因素,会使实际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预测汇率。

虽然卡赛尔自己提出了理论的局限性,但该理论仍然在许多方面受到质疑。首先,卡塞尔将汇率作为价格的函数,忽视了汇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反作用。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价格与汇率往往相互影响,很难说哪一个是更为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汇率在发达国家相对较高,所以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容易高估发达国家的汇率而低估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发展水平差异越大,这一扭曲程度也越大。再次,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也会导致相对购买力平价与实际偏离。如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英镑定价过低(即英镑汇率过高),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原因在于英国在战争期间许多对外投资回流,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未考虑从外国投资所得收益的下降)得出的均衡汇率给战后英国的国际收支留下了巨额的逆差。

3)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了两国的物价水平与汇率水平之间的关系,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则说明的是两国的物价水平变动与汇率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只有两国商品篮子相同时,绝对购买力平价才成立,但事实上一国政府通常不会花费过多精力去采用国际标准的商品篮子来计算本国的价格指数。当我们不得不利用政府公布的物价统计资料来评估购买力平价时,相对购买力平价就显得十分有用,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汇率变化的百分比与通货膨胀差异之间的关系,即使两个国家为计算各自价格水平所选取的商品篮子的构成和范围不同也是如此。

卡塞尔认为要是从基期以来发生的经济变化纯粹是货币性质的变化,并没有影响产量、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等实际经济变量,则按照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所分别计算出来的汇率应该相等。这个条件实际上就是要求货币中性。由于货币只起中性作用的状态要在长期内才会发生,而短期内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会因货币量变化而相应地变化。因此,按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计算出来的汇率水平会与绝对购买力平价发生偏离。

由此,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但是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经验检验与存在偏差的解释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争议与经验检验

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后,褒贬不一,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通过实际数据对理论进行检验和证明。尤其是1973年后,国际货币制度转向浮动汇率体系,极大地刺激了人们重新研究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兴趣。

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指数的选择上。一种观点认为,用以计算两国货币汇率的物价水平应该包括贸易与非贸易商品和服务在内的总价格水平如消费物价指数(CPI)、GDP平减指数等。如恩格尔和罗杰斯(Engel & Rogers,1996)、泰勒和萨尔诺(Taylor & Sarno,1998,2002)等认为使用消费物价指数等才能全面反映汇率的变动趋势。另一观点则认为,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应以贸易商品和服务为基础,如批发物价指数(WPI)。如凯恩斯(1932)和麦金农(McKinnon,1971)主张采用批发物价指数,因为此类指数包含了少部分的非贸易品,与CPI和GDP平减指数相比,可以看做符合PPP理论假设所要求的理想价格指数的近似值。而Xu(2003)则提出,通常采用CPI作为物价指数进行的检验都不如使用WPI效果好,并且使用可贸易商品价格指数(tradable price index)效果尤其好。

采用的物价指数不同,结论也就不同。

赞成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经验检验,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有效,如弗兰克尔(Frankel,1978)、克拉维斯和利普西(Kravis & Lipsey,1978)和麦金农的研究。而相反弗兰克尔(1986,1990)又提出,实际汇率水平会缓慢地偏离购买力平价,最终导致购买力平价失效。类似的研究如罗斯安和泰勒(Lothian & Taylor,1996)、弗兰克尔和罗斯(Frenkel & Rose,1995)、麦克唐纳(McDonald,1999,2003)以及泰勒(2002),凯蒂(Cady,2003)、泰勒(2004)等,分别用不同时期或多个国家模型进行了验证。

总结购买力平价理论检验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为验证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经济学家们选取了范围广泛的基准商品组成商品篮子来进行国际价格比较,同时,他们对各国之间同样商品的质量差异进行了仔细的调整。所得到的典型结论是:即使换算为同一国家的货币,同样的商品篮子,国与国之间的价格相差也很大,在最近一些分类商品价格数据的研究中,甚至一价定律也不是完全成立的。

第二,购买力平价理论预期在个别贸易量很大的商品上效果明显,如小麦和特定等级的钢材,但是对所有贸易品来说,尤其包括非贸易品时,该理论效果有限或不明显。

第三,长期效果比短期效果好。对于任何商品或贸易品的组合来说,有理由认为从长期(数十年)来看购买力平价理论效果明显;但如果只看一二十年,验证效果不好,短期则更差。这是因为价格的粘性特点,它需要时间充分调整,所以购买力平价验证效果长期好于短期的验证。

第四,在货币非常混乱或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期,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效果较好;反而在货币稳定时期和经济结构变化时期,理论的验证效果不好。

第五,购买力平价之谜(PPP puzzle)的存在。若戈夫(Rogoff,1996)将长期PPP有效和短期内汇率的大幅度偏离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称之为“购买力平价之谜”。另外,购买力平价即使在长期是成立的,但是汇率向购买力平价调整的水平是相当缓慢的。若戈夫认为,汇率调整50%的偏差,即半衰期,一般是3~5年,泰勒(2002)认为半衰期应该为4年。这一研究被认为是“购买力之谜”产生的根源,因为短期内实际汇率的偏离一般是由价格粘性导致。

2.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偏差的解释

从经验检验上看,几乎所有形式的购买力平价理论都无法很好地得到实际数据的验证,原因在于:

1)贸易壁垒。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使得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流通的成本变高,从而切断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包括一价定律)下的汇率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各国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成本越高,汇率波动的范围就越大。无论何种形式的贸易壁垒都会使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在不同国家产生根大的差异,从而削弱了购买力平价的基础。若戈夫

(Rogoff,1996,1999)从国际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于国内的角度提出,运费、贸易保护、信息成本、劳动力国际流动受限制,使得汇率对于价格变化产生巨大反应,从而导致偏离的出现。

2)非贸易品。现实生活中,有些商品和劳务的运输费用相对于该商品的价格来说非常大,以至于以任何形式在国际间流动都是无利可图的,这种商品和劳务被称为非贸易品。例如理发,一般情况下,即使两国理发价格不同(甚至有套利的可能),但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理发也很难成为贸易品。由于非贸易品的存在,即使是相对购买力平价也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因为非贸易品的价格完全是由其国内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供求变动会使商品篮子的国内价格相对于同样篮子的国外价格发生变动。

用来衡量各国价格水平的商品篮子通常包括多种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大致说来,贸易品主要是制成品、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与建筑行业产品。但也有例外,例如银行和证券经纪商提供的金融服务经常是国际性的。此外,如果贸易管制足够严格,贸易品也可能变成非贸易品。因此,在大多数国家也有一些制成品是非贸易品。实际上,甚至许多贸易品的价格中还包括一些非贸易成本,如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运输和市场服务费用等,非贸易品的存在有助于解释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理论偏离的原因。

3)非自由竞争。商品市场的垄断或寡头行为可能会与运输费用和其他贸易壁垒相互作用,进一步削弱不同国家商品价格之间的联系。一种极端的情况是,一家公司能在不同市场以不同价格出售同一商品(倾销)。

4)价格水平计量的差异。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消费方式不同是导致各国在计算价格水平时商品篮子不同的原因。例如,日本人购买的生鱼片比较多,韩国人购买的辣白菜比较多,泰国人购买的香米比较多,那么在选择一个基准商品篮子来衡量购买力时,日本政府就会给生鱼片较大的比重,韩国政府和泰国政府也会有类似的做法,计算价格指数时会分别给予辣白菜和香米较大的权数。

由于相对购买力平价预测的是价格变动而非价格水平,所以即使各国商品篮子不同,相对购买力平价条件也都会得到满足。但是即使贸易完全自由并且没有交易成本,商品篮子中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将可能会使相对购买力平价无法经受不同价格指数的检验。例如,生鱼片的相对价格上升会使日本政府选择的基准商品篮子的美元价格相对于美国篮子上升,这只是因为生鱼片在日本商品篮子中的比重较大而已。因此,即使所有商品都是可贸易的,汇率变动也不可能抵消官方依据各自商品篮子所衡量的通货膨胀差异。

这些研究不仅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本身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学习其他理论的基础。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唯一的传统汇率决定理论,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无论是从其自身的理论争议来说,还是从其与实际的偏差来说,都不是一个完善的汇率理论。因此,该理论也成为后人进行新的研究和讨论的基础。

(完整版)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免费)

《国际金融学》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特别提款权是一种( )。 A .实物资产 B .黄金 C .账面资产 D .外汇 2、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经常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是( )。 A .股票 B .政府贷款 C .欧洲债券 D .国库券 3、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 )为界限。 A .外国领土 B .本国领土 C .世界各国 D .发达国家 4、如果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之为( )。 A .升值 B .升水 C .贬值 D .贴水 5、商品进出口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 .经常项目 B .资本项目 C .统计误差项目 D .储备资产项目 6、货币性黄金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 .经常项目 B .资本项目 C .统计误差项目 D .储备资产项目 7、套利者在进行套利交易的同时进行外汇抛补以防汇率风险的行为叫( )。 A .套期保值 B . 掉期交易 C .投机 D .抛补套利 8、衡量一国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是( )。 A .偿债率 B .负债率 C .外债余额与GDP 之比 D .短期债务比率 9、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升不降 D .升降无常 10、是金本位时期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 A .铸币平价 B .黄金输入点 C .黄金输出点 D .黄金输送点 11、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算若干单位本币的标价方法是( )。 A .直接标价法 B .间接标价法 C .美元标价法 D .标准标价法 12、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称为( )。

国际金融学试题

国际金融试题库 一、简答题 (2) 二、论述题 (9) 三、名词解释 (12) 四、判断正误 (17) 五、问答题 (20) 六、计算题 (25)

一、简答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什么?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3、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现行国际收支账户构成与原有国际收支账户构成有何不同 5、确定外部均衡的标准有哪些? 6、简述内外均衡冲突 7、率的标价方法有哪些?在不同标价法下,外汇汇率上升或下降的涵义怎样理解? 8、什么是购买力平价说?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9、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是如何对外汇进行表述的? 10、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什么? 1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 12、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13、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有哪些? 14、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有哪些?

15、外汇期合约的内容有哪些? 16、什么是外汇风险?它有哪些类型? 17、防范交易风险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18、防范折算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19、防范企业经济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20、简答外汇管制的目的和内容。 22、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有何关系? 23、国际储备的构成与来源如何? 24、国际储备有何作用? 25、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26、为何要进行外汇结构管理?如何进行外汇储备结构管理? 27、国际储备政策与其他政策如何搭配? 28、非贸易结算及其特点。 29、国际结算的发展过程。 30、承兑及其作用是什么?

31、背书及其主要方式有几种? 3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 34、什么是保险单及其作用? 35、汇款及其三种具体结算方式是什么? 36、国际结算的特点有哪些? 37、海运提单及其作用是什么? 38、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作用? 39、什么是亚洲美元市场? 40、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 41、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 42、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 43、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因? 44、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 45、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46、二次大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国际金融学陈雨露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作业 1.简述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构成。 答:国际货币市场是对期限在1年以下的金融工具进行跨境交易的市场。各种短期金融工具是国际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这些工具,最短的只有1天,最长的也不超过1年,较为普遍的是3~6个月。根据具体的短期金融工具,国际货币市场可以分为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和国库券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是对期限在1年或者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进行跨境交易的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国际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其中国际证券市场又可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2.如何理解国际资本市场证券化趋势?这一趋势对我国金融市场发 展有何启示? 答: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证券化是指银团贷款迅速被各种债券所取代。国际市场的证券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上融通机制变化的一个新趋势。产生国际资本市场证券化主要的原因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爆发的债务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银团贷款存在着债务难以转让的缺点。一些西方国家金融制度的自由化助长了证券化的发展。 我认为我国可以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国际资本证券化中的一些优点。 3.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抛补利率平价是指可以在外汇远期进行抵补,其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并且高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非抛补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是,预期的汇 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的货币利率之差。抛补利率平价,与非抛补利率平价相比,抛补的利率平价并未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做出假定,即套利者在套利的时候,可以在期汇市场上签订与套利方向相反的远期外汇合同(掉期交易),确定在到期日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水平。 4.试分析国际金融市场上不同种类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 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活跃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等。 (1)商业银行。作为机构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主要表现为对有价证券的投资。

国际金融第四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X。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汇率政策都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2. X。外部均衡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具体而言,反映为内部均衡实现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它不能脱离内部均衡的条件。 3. X。丁伯根原则的含义是,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应用于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目标,以求得内外平衡是蒙代尔提出的政策指派原则的要求。 4. X .“蒙代尔分配法则”认为,财政政策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更为有效,货币政策解决外部平衡问题更为有效。 6. X。应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压缩国内需求,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 7.√。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B 2. D 3. BC 4. BD 5. A 6. BD 7. CDE(说明:一般而言,汇率变动会通过影响自发性贸易余额而引起BP曲线移动,但是,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完全由资本流动决定,贸易收支的变动能够被资本流动无限抵销,此时的BP曲线反映为一条水平线,仅仅与国际利率水平有关) 8. ABD 9. CD 三、简答题 1.按照斯旺模型,当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 答:斯旺模型用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政府的支出增减型政策(譬如财政政策)可以直接改变国内支出总水平,主要用来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政府的支出转换型政策(譬如实际汇率水平的调节)可以改变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需求,主要用来解决外部平衡问题。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一方面缩减国内支出,一方面促进本币升值,从而使进口增加,并使国内支出中由国内供给满足的部分进一步减少,从而降低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收人水平。 2.在斯旺的内外均衡分析框架中,当内外均衡时,国内的产出水平、就业水平是唯一的吗? 答:在斯旺模型中,内部均衡意味着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全部销售掉,并且国内支出得到满足。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为了满足国内支出,就需要本币升值以减少出口或增加进口。外部平衡意味着净出口为零。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进口商品增加或出口商品减少,此时就需要本币贬值以同时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可见,斯旺模型中推导的国内支出与实际汇率的关系,是在国内产出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反过来说,如果国内产出水平可变,那么,无论是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平衡,在国内支出扩大时,只需要国内产出水平上升即可,不会发生进出口的变动,也不会影响实际汇率。所以,当斯旺模型的内外均衡同时成立时,国内的产出水平是唯一的,对应的是充分就业时的就业水平。 (说明:斯旺模型中的国内支出和净出口的关系,用文字描述可能较为难以理解,不妨用一些具体的数字来解释。 假设本国产出水平为100单位,原来处于内外均衡状态,具体而言,国内生产100单位的产品,其中出口20单位,国内支出100单位,其中80单位由国内生产的产品满足,20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1916整理) (1)

《国际金融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 1、特别提款权是一种()。 A.实物资产 B.黄金C.账面资产D.外汇 2、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经常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是()。 A.股票 B.政府贷款 C.欧洲债券 D.国库券 3、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为界限。 A.外国领土 B.本国领土 C.世界各国 D.发达国家 4、如果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之为()。 A.升值 B.升水 C.贬值D.贴水 5、商品进出口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 C.统计误差项目 D.储备资产项目 6、货币性黄金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统计误差项目D.储备资产项目 7、套利者在进行套利交易的同时进行外汇抛补以防汇率风险的行为叫()。 A.套期保值 B.掉期交易 C.投机 D.抛补套利 8、衡量一国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是()。 A.偿债率 B.负债率 C.外债余额与GDP之比D.短期债务比率 9、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升降无常 10、是金本位时期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A.铸币平价B.黄金输入点C.黄金输出点D.黄金输送点 11、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算若干单位本币的标价方法是()。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 D.标准标价法 12、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称为()。 A.负债率B.债务率C.偿债率D.外债结构指针 13、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首要原则是()。 A.流动性B.盈利性 C.可得性D.安全性 1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弱点是()。 A.美元双挂钩B.特里芬难题C.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D.汇率波动缺乏弹性 15、某日纽约的银行报出的英镑买卖价为£1=$1.6783/93,3个月远期贴水为80/70,那么3个月远期汇率为()。 A.1.6703/23B.1.6713/1.6723 C.1.6783/93 D.1.6863/63 1、套利者在进行套利交易的同时进行外汇抛补以防汇率风险的行为叫()。 A.套期保值 B.掉期交易 C.投机 D.抛补套利 2、当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时称为外汇()。 A.升值B.升水C.贬值 D.贴水 3、收购外国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称为()。 A股权投资 B.证券投资C.直接投资D.债券投资 6、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的交易有()。 A.进口B.储备资产 C.资本流入 D.资本流出 8、外汇市场的主体是()。 A.外汇银行 B.外汇经纪人 C.顾客 D.中央银行 10、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为界限。 A.外国领土B.本国领土 C.世界各国 D.发达国家 11、衡量一国外债负担指标的债务率是指()。 A.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B.外债余额/出口外汇收入

第一章课后答案国际金融

第一章外汇与外汇汇率 1.请列举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重大国际金融事件,说明汇率波动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仅作参考,也可见书本P23-27,并结合相关的重大金融事件) 答: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动荡事件中,从北欧银行业的倒闭到欧洲货币危机入墨西哥金融危机到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再到亚洲金融危机,外汇投机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1997年7月,泰国的泰铢因为被人为高估而遭到国际投机商的攻击,泰国中央银行动用外汇储备来维系较固定的联系汇率,但随着市场信心的不断下降,联系汇率越来越难维持,1997年7月2号,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泰铢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致使泰铢一跌千丈,并且迅速波及到周边国家,其中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等,直到1999年下半年,受波及的亚洲国家才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汇率变化一个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对贸易的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时,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降低,从而刺激国外对该国商品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出口。 (2)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汇率变动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物价的影响水平,以本国货币贬值为例,本国货币贬值,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 (3)汇率波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资本流动不仅是影响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受汇率变动的直接影响。以贬值为例,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更多的本币,这样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如果出现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资本外逃。 (4)汇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汇率波动会从外汇储备的规模,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货币的地位三方面影响外汇储备。

4国际金融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详解 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 1(A)2(C)3(B)4( A) 5( D) 解析: 1.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目的相似,但两者的运营方式是不同的,反映了英美两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和在争夺金融霸权上的尖锐矛盾 2.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后称为“特别提款权”。 3. 在金币本位制下,流通中使用的是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国境。 4.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储备体系。 5. 明确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 二、思考题B:名校试题 2.1.何谓国际货币体系?它包括哪些内容?试说明其演进历程。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影响国际支付的原则、惯例、安排以及组织机构的总和,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国际结算制度,即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汇率制度: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是钉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变动;(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各个时期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安排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协定之后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

2. 简述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1)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的自由流通。 (2)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 (3)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也可以自由熔毁。 (4)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 3.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 (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 (4)由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 (5)取消外汇管制。 (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 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取消外汇管制;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 崩溃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 4. 牙买加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

国际金融学复习大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国际金融学》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浮动汇率制下主要是通过()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 A. 黄金的输出入 B. 外汇储备的变动 C. 汇率的变动 D. 利率的变动 2. 中间汇率是指()的平均数。 A.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B.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C.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D. 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 3. 1973 年以后,世界各国基本上实行的都是()。 A. 固定汇率制 B. 浮动汇率制 C. 联系汇率制 D. 钉住汇率制 4. 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因供小于求导致汇率上升,称为()。 A. 法定贬值 B. 法定升值 C. 货币贬值 D. 货币升值 5. 外汇银行同业之间的交易形成的外汇市场也称为()。 A. 批发市场 B. 零售市场 C. 直接市场 D. 间接市场 6. 以下哪个不是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 A. 标准化合约 B. 双向报价 C. 最终交割较少 D. 有固定到期日 7. 当不能使用本币作为合同货币时,以下哪种货币对于防范外汇风险是最佳的? () A. 第三国货币 B. 复合货币 C. 软硬搭配货币 D. 使用已有的货币 8. 关于择期交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买方有权在合约的有效期内选择交割日 B. 买方必须履行合约 C. 买方可以放弃合约的执行 D. 银行在汇率的选择上处于有利地位

9. 由于一国的国民收入发生相对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 A. 周期性失衡 B. 收入性失衡 C. 结构性失衡 D. 货币性失衡 10. 大卫·休谟所揭示的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主要是通过()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 A. 黄金的输出入 B. 外汇储备的变动 C. 汇率的变动 D. 利率的变动 11. 根据蒙代尔的指派原则,当一国同时面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应采取 ()。 A.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12. 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因供过于求导致汇率下跌,称为()。 A. 法定贬值 B. 法定升值 C. 货币贬值 D. 货币升值 13. 以下不属70 年代以来创新的外汇交易的是()。 A. 远期外汇交易 B. 外汇期货交易 C. 外汇期权交易 D. 互换交易 14. 以下哪个不是外汇期权交易的特点?() A. 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B. 期权费可以收回 C. 到期可以放弃履行合约 D. 多为场外交易 15. 为了防范外汇风险,在选择合同货币时,以下哪种货币是最佳的?() A. 本国货币 B. 第三国货币 C. 复合货币 D. 软硬搭配货币 16. 以下哪个是对出口收汇的管制措施?() A. 结汇制 B. 预交存款制 C. 售汇制 D. 征收外汇税 17. 根据蒙代尔的指派原则,当一国同时面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应采取 ()。 A. 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B. 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C. 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D. 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18. 狭义外汇的主体是()。 A. 外国货币 B. 外币票据 C. 国外银行存款 D. 外币有价证券 19. 目前,外汇市场上作为其他汇率的计算基础且汇率最高的是()。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金融学》试卷A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特别提款权是一种()。 A.实物资产B.黄金C.账面资产D.外汇2、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经常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是()。 A.股票B.政府贷款C.欧洲债券D.国库券3、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为界限。 A.外国领土B.本国领土C.世界各国D.发达国家4、如果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之为()。 A.升值B.升水C.贬值D.贴水5、商品进出口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统计误差项目D.储备资产项目6、货币性黄金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统计误差项目D.储备资产项目7、套利者在进行套利交易的同时进行外汇抛补以防汇率风险的行为叫()。 A.套期保值B.掉期交易C.投机D.抛补套利 8、衡量一国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是()。 A.偿债率B.负债率C.外债余额与GDP之比D.短期债务比率9、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升降无常 10、是金本位时期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A.铸币平价B.黄金输入点C.黄金输出点D.黄金输送点11、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算若干单位本币的标价方法是()。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标准标价法12、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称为()。

A.负债率B.债务率C.偿债率D.外债结构指针 13、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首要原则是()。 A.流动性B.盈利性C.可得性D.安全性 1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弱点是()。 A.美元双挂钩B.特里芬难题C.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D.汇率波动缺乏弹性15、某日纽约的银行报出的英镑买卖价为£1=$1.6783/93,3个月远期贴水为80/70,那么3个月远期汇率为()。 A.1.6703/23 B.1.6713/1.6723 C.1.6783/93 D.1.6863/63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的交易有() A.进口B.出口C.资本流入D.资本流出 2、下列属于直接投资的是()。 A.美国一家公司拥有一日本企业8%的股权B.青岛海尔在海外设立子公司 C.天津摩托罗拉将在中国进行再投资D.麦当劳在中国开连锁店 3、若一国货币对外升值,一般来讲() A.有利于本国出口B.有利于本国进口C.不利于本国出口 D.不利于本国进口 4、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 A.外汇银行B.外汇经纪人C.顾客D.中央银行 5、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 A.IMF B.世界银行C.亚行D.国际金融公司 得分评卷人 三、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 1、各国在动用国际储备时,可直接以黄金对外支付。() 2、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是国际经济交易。() 3、特别提款权可以在政府间发挥作用,也可以被企业使用。() 4、欧洲货币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 5、净误差与遗漏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金额相等而人为设置的项目。() 得分评卷人

国际金融学含答案

国际金融学》期末练习题 (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由老师提供,供参考) 一、判断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增大国内通货膨胀和本币升值的压力。T 2、只要一国满足马歇尔-- 勒纳条件,本币贬值就能立即改善该国国际收支状况。F 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入贷方的项目是对外资产的增加。 F 4、凡是涉及非居民的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 F 5、一般而言,期汇的买卖差价要大于现汇的买卖差价。T 6、一种货币的升值意味着另一种货币的贬值,且两种货币的升贬值幅度是相同的。 F 7、根据“经济论”,一国经济开发程度越高,越倾向实行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T 8、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降低利率会导致该国货币的即期汇率下降。T 9、套利交易的收益仅与两地利率差异有关,与汇率差异无关。 F 10、就买权而言,当合同汇率大于市场汇率时,执行期权会赔钱。T 11、套汇交易的收益仅与汇率差异有关,与利率差异无关。T 12、就卖权而言,当合同汇率小于市场汇率时,执行期权会赔钱。T 13、狭义的外汇风险既有可能是损失,也有可能是收益。 F 14、如果到期时市场汇率大于合同汇率,则看涨期权的买方应执行期权。T 15、为防止外汇风险,进口商应尽量使用软币进行计价结算。T 16、当计价结算的外汇汇率预期要上升时,贷款人应尽可能提前收汇以防止汇率风险。 F 17、我国实行的对外汇收付结售汇制不违反IMF 的关于对经常项目下支付限制的规定。T 18、实行结汇制可以极大地提高出口商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F 19、一般来说,一国对非居民的外汇管制要比居民严格。 F 20、一国可以采用倒扣利息的办法来阻止资本流出。 F 21、非货币当局持有的或非货币用途的黄金不属于国际储备。T 22、外汇储备是一国最重要和流动性最强的储备资产,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T 23、外汇储备在实际中使用的频率最高,而黄金储备几乎很少使用。T 24、当会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无条件地以本币抵押的形式向基金组织申请提用。T 25、特别提款权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也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和结算。T 26、目前特别提款权的4 种定值货币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T 27、国际清偿力是指一个国家为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或对外清偿所具有的总体能力。T 28、国际储备由一国货币当局直接掌握和持有,其使用是直接的和无条件的;而国际储备以外的、不由货币当局直接持有的国际清偿力(借入储备),其使用通常是有条件的。T 29、目前,就储备资产而言,形成了以外汇储备为主,黄金储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为辅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T 30、一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越大,则需要保有较多的国际储备。T 31、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因政府能有效地控制进口,故储备可相对少一些。T 32、国际上一般认为,一国最适度的储备量应以满足该国3 个月的进口支付额为标准,即储备量与当年进口额的比率为25%。T 33、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包括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而且还包括居民与居民的交易。 F 34、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T 35、欧洲债券是指筹资者在某一外国发行,以该国货币计值,由该国金融机构承销的债券。F 36、国际债券的发行价格可分为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三种。T 37、欧洲银行实际上是大商业银行的一个部门,其名称是就功能而言的。T 38、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存贷利率差小于国内市场上的存贷利率差。T

金融学试题库

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三、计算题 1.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单位:亿元(一)各项存款:113650 企业存款:38038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32356 企业定期存款:5682 机关部队团体存款: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3243 其他存款: 6610 (二)金融债券:330 (三)流通中现金:2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3910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0、M1、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1.M0=现金=23894亿元 M1=M0+企业结算账户存款+机关、部队团体存款 =23894亿元+32356亿元+ 5759亿元 =62009亿元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62009亿元+63243亿元+5682亿元 =130934亿元 四、简述题 1.简述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2.简述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举例说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它是这样产生的: 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例如,金银的法定比例是1:15,而当市场上金银比价为1:16时,按法定比价,金币价值低估,银币价值高估,实际价值较高的金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银币成为劣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不断地从流通中取走金币,熔化成金块,再按1:16的比例换成银块,铸造成银币,然后在流通界按1:15的比率换成金币,如此循环一周,就可以得到1份白银的利润,不断循环下去,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直到最后金币从流通界绝迹,银币充斥市场。 4.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1)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是能兑换成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限制; (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 (4)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5.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其类型。(金融学专业要求) (1)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2)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3)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有:国际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管理浮动汇率体系、区域货币一体化等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答题要点: (1)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的债务凭证。 (2)信用货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人民币也是信用货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信用关系。银行在提供货币时伴生一种信用关系,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第二,人民币产生的程序和信用关系。我国人民币产生的程序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凭借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派生存款。 第三,人民币的运动过程与信用关系。人民币的运动过程,无论是存款变现金,还是现金变存款,对银行来说都是债务形式的转变,对持有者来说都是债券形式的转变。 (3)货币的发行、流通、回笼都是通过信用方式来实现的,它具备信用货币的特点。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三、计算题 1.某人在第一年末购买了一张10年期、票面金额100元、每年可获得8元利息的债券,购

国际金融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国际收支理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收入机制 2、利率机制 3、需求增减型政策 4、需求转换型政策 5、米德冲突 二、填空 1、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交往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当贸易条件上升 时,我们称该国的贸易条件(),他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数量的进口商品;当贸易条件下降时,我们称该国的贸易条件(),他表示该国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数量的进口。 2、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包括()、()、()等三种方式。 3、丁伯根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该模型假定,如果一个经济具有线性结构,决策者由N个目标,只要有至少()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就可以实现这N个目标。 4、弹性论研究的是在( )不变的条件下,( )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由失衡调整到均衡状态的作用。 5、需求转换政策是指不改变()和(),而改变()和()方向的政策 三、多选题 1、国际收支需求调节政策的类型包括: A、支出增减型政策 B、支出转换型政策 C、收入增减型政策 D、收入转换型政策 E、融资政策 2、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 A、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

B、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 C、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顺差 D、通货膨胀、京城账户逆差 E、失业增加、通货膨胀 3、收入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可描述如下: A、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 B、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 C、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 D、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 E、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4、需求增减型政策主要指的是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融资政策 E、支出转换政策 四、计算 假定条件: ①英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在贬值前处于平衡状态; ②英镑贬值之前的汇率,1美元=0.5英镑; ③英镑贬值后的汇率,1美元=0.666英镑; ④英国出口商品单价£1,美国出口商品单价$4; ⑤进口、出口商品的绝对价格不变; ⑥供给弹性无穷大; ⑦收入不变。 ⑧英国的进口变动状况如下表所示

国际金融学选择题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调节 1、国际收支统计所指的“居民”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且居住期限在 一年以上的法人和自然人。它包括——。 A、该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B、外国设在该国的企业 C、外国政府驻该国大使馆 D、外国到该国留学人员 2、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包括——。 A、海外投资利润转移 B、政府间军事援助 C、商品贸易收支 D、他国爱心捐赠 3、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商品贸易 B、债务减免 C、投资收益收支 D、政府单方面转移收支 4、国际收支金融帐户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海外直接投资 B、国际证券投资 C、资本转移 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调节性交易包括——。 A、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 B、职工报酬收支; C、国际直接投资; D、官方储备资产变动 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项目是指——。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金融项目; D、错误与遗漏 7、国际收支记帐方法是——。 A、收付法 B、增减法 C、借贷法 D、总计法 8、商品与服务进出口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9、投资收益的收支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10、政府提供或接受的国际经济和军事援助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11、一国提供或接受国际债务注销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12、一国对他国提供投资项目捐赠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13、一国商业银行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参与他国金融体系运作,该笔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 收支平衡表的——。 A、资本转移项目 B、国际直接投资项目 C、国际证券投资项目 D、其他投资项目 14、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该笔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资本转移项目 B、国际直接投资项目 C、国际证券投资项目 D、其他投资项目

国际金融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收支账户 从国民收入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贸易账户余额与经要素收入之和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在开放经济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经常账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从进出口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从国内吸收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以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从国际投资头寸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带来了一国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同时它又受到国际投资头寸状况的影响。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当私人的投资与储蓄比较稳定时,经常账户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3 对一国经济的开放性进行衡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衡量经济开放性的工具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的内容是交易,其范围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4 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国际收支账户的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记录的是世纪资源的国际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的账户,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的差别体现在收入账户余额的大小上。 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的关系: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 5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什么?它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资本流出额为0。国际收支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不平衡。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特定账户余额的状况及它与其他账户余额关系的角度入手。经常账户和金融与资本账户之间存在的融资关系是理解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关键,这一融资关系的发生机制、具体形式决定了国际收支的不同性质。贸易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综合账户余额都有着不同的分析意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衡量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1 什么是国际金融市场?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国际金融学试题和答案(免费)44376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 B )基础上的。 A、收支 B、交易 C、现金 D、贸易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是( B )。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 B、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C、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D、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减少 3、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4、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投资收益 D、单方面转移 5、投资收益属于( A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6、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方法有很多。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 B )。 A、静态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比较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 7、周期性不平衡是由( D )造成的。 A、汇率的变动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8、收入性不平衡是由( B )造成的。 A、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9、用( A )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A、财政货币政策 B、汇率政策 C、直接管制 D、外汇缓冲政策 10、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 D )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汇率政策 D、直接管制 11、对于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应用( B )使其恢复平衡。 A、汇率政策 B、外汇缓冲政策 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 12、我国的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 ) A、贸易收支 B、非贸易收支 C、资本项目收支 D、无偿转让 13、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B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14、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 A )。 A、美元 B、英镑 C、德马克 D、法国法郎 15、仅限于会员国政府之间和IMF与会员国之间使用的储备资产是( C )。

国际金融学第五章计算题

《国际金融学》第五章课堂练习及作业题一、课堂练习 1.某日某银行汇率报价如下:USD1=FF5.4530/50,USD1=DM1.8140/60,请问 (1)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卖出价为多少?(北京大学2001研) (2)有家公司打算购买10万FF,请问该公司在即期交易交割时要向银行支付多少DM? 解:(1)应计算出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套算汇率。由于这两种汇率的方法相同,所以采用交叉相除的方法,即: USD1=DM1.8140/60 USD1=FF5.4530/50 可得:FF1=DM0.3325/30 所以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卖出价为:FF=DM0.3330。 (2)该公司购买10万FF,在即期交易交割时要向银行支付10×0.3330=3.33万DM

2.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假设2007年12月的部分汇价如下: 欧元/美元:1.4656/66;澳元/美元:0.8805/25。请问欧元与澳元的交叉汇率欧元/澳元是多少?(上海交大2001年考研题,数据有所更新) 解:由于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相同,所以交叉相除可得到交叉汇率。 欧元/美元:1.4655/66 澳元/美元:0.8805/25 1.6656 1.6606 可得:欧元/澳元:1.6606/56。

3、某日伦敦外汇市场上汇率报价如下:即期汇率1英镑等于1.6615/1.6635美元,三个月远期贴水50/80点,试计算美元兑英镑三个月的远期汇率。(北京大学2002研) 解:即期汇率1英镑等于1.6615/1.6635美元三个月远期贴水等于50/80点 三个月英镑等于 (1.6615+0.0050)/(1.6635+0.0080)=1.6665/1.6715美元 则1美元= 11 / 1.6715 1.6665 英镑 =0.5983/0.6001英镑

国际金融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 2、资本账户 3、自主性交易 4、综合账户差额 5、货币性失衡 二、填空 1、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其任何一笔交易的发生,必然涉及和两个方面。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所有账户可分为三大类:即、和。 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 4、补偿性交易,是指为而发生的交易。 5、考察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的四个口径,分别是、、和。 三、单项选择 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 B、国际借贷 C、贸易收支 D、资本收支 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经常项目 A 旅游收支 B 侨民汇款 C 通讯运输 D 直接投资 3、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 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B. 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C. 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D. 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4、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储备资产项目为-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 A. 增加了100亿美元的储备 B. 减少了100亿美元的储备 C. 人为的账面平衡,不说明问题 D. 无法判断 5、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劳务收支 B、贸易收支 C、转移收支 D、资本项目 6、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出口业务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 A、顺差 B、逆差 C、平衡 D、不确定 7、只有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贸易收支 D、官方结算 8、游资(Hot Money)应计入项目。 A、长期资本 B、短期资本 C、经常项目 D、资本项目 四、多项选择 1、属于国际收支经常转移的项目有 A.劳务收入B.侨汇C.无偿捐赠D.赔偿 2、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基本帐户资产增加 B、储备帐户资产增加 C、基本帐户负债增加 D、储备帐户负债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