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说课稿

小数除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编号是4号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3单元第一个信息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流程设计等四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信息窗一呈现的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知识的系统学习。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上述的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感受三峡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定为: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建构的过程,因此我将采用启发式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分析讨论,我则适当点拨,适时引导,。这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教学等。

关于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本节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三、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件展现三峡的宜人风光,出示情境图,带领同学参观三峡大坝的五级船闸并配以文字说明,这个时候我会问:同学们,你能得到哪儿写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读懂图中信息之后,进一步问学生:同学们,你能得到哪些数学问题, 意图: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情境性,在这一环节,我通过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展开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数学是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这一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在这个重点环节,我设计了6个层次:

1.提出问题:

承接上一环节,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2.解决问题

确定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式子(教师板书:9.84除以3)明确用除法的原因,体会除法意义

3.算法优化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同时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算法,鼓励独立用竖式计算。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面对新的问题,被除数是小数,让学生充分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的可能说用估算,有的可能改写单位,有的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用竖式计算。选出最优的算法。

4.探究算理,在重点处设疑,在关键处引领,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板书

对于竖式计算的方法,学生可能受到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影响,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现根据整数除法去做,然后,根据整数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微微被除数扩大了100倍,所以上就要缩小到它的一百分之一,从而发现商里的小数点正好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这个时候,我会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9表示9个1,除以3,得3个1,商3写在个位上。8表示8个十分之一,除以3,商是

2,商2写在什么位置上呢,引导学生理解应该把2写在8的上面,并且在3的后面点上小数点,这样才能表示2个十分之一,也就是上例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商3和2表示的意义及书写的位置是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解决了,下面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整数除法的迁移获得,可以放给学生了。

接下来,再通过谈话:除到被除数的十分位仍有余数2,应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想:余下的2个十分之一看成20个百分之一,与百分位商的4个百分之一合起来就是24个百分之一,再用3去除,商是8。8表示什么呢,应该写在哪儿一位上,

5. 多媒体出示问题

解决另一问题: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什么,

先让学生列出算式,(板书)独立计算,交流算法(板书),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与之前所学内容进行比较,问学生:如果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当被除数个位商的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的时候,就要在商的个位上商0。

让学生通过验算验证商的结果

这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出错,因此必须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6.完善算法

出示问题:“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经验,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总结(板书书上的式子)。

通过这一道题目的教学,使学生知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可以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

意图:在这一大环节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巩固应用,尝试练习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1、自主练习2:竖式计算。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件)

(1)自主练习1:哪种笔便宜,

全班交流完善想法:比较出哪种笔最便宜。

(2)自主练习6:林丽出生时体重是3.25千克,3个月后体重是7千克,林丽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能正确分析解答,积极进行小组讨论。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即加强了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合理灵活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面对挑战充满信心。

(四) 总结反思,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我会向学生提问两个问题: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儿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

(五)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布置的作业是:自主练习余下习题。

(六)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表现主要内容,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题,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