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唾液

唾液

唾液
唾液

养生堂:“口水”养生术搞定致癌物

唾液,俗称"口水",是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它们差不多全部被吞下,经胃肠道吸收入血。近年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唾液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可以美容祛病延寿,更是不可忽视的抗癌奇兵。

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人体有多个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口腔各部黏膜中,有唇、颊、舌、腭四种腺体,大唾液腺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分泌的同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99%以上的成分是水,但就在其余的1%里,包含钾、钠、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和500多种蛋白质。

“气是续命芝,津是延年药。”口水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质,当首推由日本已故医家绪方知三郎发现的腮腺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口水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许多学者都认为它是“返老还童”的荷尔蒙。

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肤间质、结缔组织的功能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能得到保持。然而,人到中年后,腮腺开始萎缩,分泌的激素就逐渐减少。常作咽津动作,可延后腮腺萎缩。

一般体质强健的人,口水分泌比较充盈旺盛。年老体弱者口水分泌不足,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枯、体力日衰、耳鸣重听、面部失去光泽、大便秘结等情形,运用吞口水养生法,可重拾青春,抗衰延老。

消化作用: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绑”成一个个“食团”,利于吞咽。同时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仅让人感觉到甜味,还让食物在口腔中就进入了消化过程。

消炎作用: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灭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从而预防牙龈、口腔和咽喉发炎。

清洗作用:平均每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可达1000—1500毫升。人的口腔中会积存食物残渣,给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唾液在口腔内不断流动,就相当于对牙齿进行及时清洗,从而保持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护齿作用:唾液所含的钠、钾、磷酸、钙、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成分能维持口腔酸碱度,调节pH值。牙齿表面珐琅质的溶解和沉积是个动态过程,唾液中的钙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氟离子等在保护珐琅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疗伤作用: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唾液中的富组蛋白能显著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因此,在突然受伤、清洗不便的情况下,可以在伤口上涂些唾液。

抗癌作用: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唾液的消毒过程不仅在口腔中,还会在胃里持续30分钟。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最佳。

检测作用:科学家可利用唾液样本检查病人体内的药物含量。用唾液代替血液样本检查艾滋病也开始应用到实践中。目前,科学家还在研究通过唾液检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方法。唾液取样简单,操作方便,将成为医学发展的趋势。

抗衰作用: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口水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可见,“口水”是宝贵的,不能随意浪费、弃失,要善于促进口水的分泌,达到健身强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医学研究发现,唾液是以血浆为原料生成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其中一些成分既是皮肤细胞的最好营养物质,又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酶,如溶菌酶、淀粉酶等,都呈弱碱性,可以消除面部皮肤分泌的油质,杀灭面部的各种细菌,避免面部长疖生斑。因此,用唾液涂抹面部,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唾液在养颜、护肤、美容方面亦大有用武之地。如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中记载:“颜色憔悴,所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每晨静坐,闭目凝神,存养神气,冲胆自内达外,以两手搓热,拂面七次,仍以漱津涂面,搓拂数次。依按此法,行之半月则皮肤光润,容颜悦泽,大过寻常矣。”

唾液涂抹面部美容法:

第一步:每天早晨闭目静坐,舌抵上腭,收敛心神活动,停止任何杂念,凝神存养,然后用意念使腹部丹田之气冲旺,并自内向外扩散。

第二步:两手掌相对摩擦,觉掌心发热后,用两手掌上下左右按摩面部7次。

第三步:舌从上腭放下,在口中轻轻搅动数次,然后将口中唾液吐在两手掌心,如第二步方法,在面部上下左右按摩14次。

日本现代医学,对人的唾液用小白鼠、小兔子作临床观察发现,普通人的口水,可以杀死百分之七、八十的癌细胞,而有的人的口水,可以杀死百分之百的癌细胞。——去年中国死亡人口统计中——死于癌症的人数,占死亡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口水里面居然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啊。如果你身上有一些会助长癌细胞生长的条件,口水就可以对癌细胞造成威胁甚至杀灭。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很重视口水养生法,就是这个原因。俗谚有云:“日咽口水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咀嚼30秒唾液搞定致癌物

我们的唾液中含有13 种消化酶、11 种矿物质、9 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和激素等。其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的解毒功能最强。它们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这些酶可以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有效地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唾液之所以具有抗癌作用,在于唾液中的酶能降低亚硝酸化合物对细胞的攻击,改变细胞突变计划,对于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也有明显的解除作用。

此外,唾液还能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美国乔治亚大学曾有科学家做实验,将人体口腔中分泌出的唾液加入亚硝基化合物、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以及烟油、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钠等可疑致癌物中,其细胞的变异原性在30秒内完全丧失。从实验中得知,唾液含有过氧化物酶,可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所以起到抗癌作用。

在饭店或食堂里,甚至在家庭里,常见用餐人用餐之迅速,如风卷残云,又如猪八戒吃人参果,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实在是配得上“电光石火”。但正如实验所揭示,加入唾液的致癌物在30秒内才完全降解,“细嚼慢咽”,才符合养生之道,也才能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因为只有细嚼慢咽,才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解毒作用。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进餐时狼吞虎咽,很快就放下筷碗,食物刺激时间短,那么唾液的分泌量一定就少,唾液量少,抗癌功效一定会打折扣;如果进餐时慢慢品尝,细嚼慢咽,在食物的持续刺激下,唾液就一定会分泌得多,抗癌功效自然会增强。

更为关键的是,只有细嚼慢咽,才能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并且搅拌时间持续较长,这样才能让唾液里的酶充分降解食物里的致癌物质,从而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

口水多,常常是脾肾虚、精失摄纳而外溢的征兆。在解释原因之前,我们先为"口水"正一下名。大家都习惯称口水为口水,其实并不确切。口水,既包括唾,又包括液。唾,也就是唾沫,是从舌根分泌出来的,不是有个词--唾弃吗?就是往地上吐唾沫表示不满、瞧不起,可见,唾沫是人为吐出来的。而液又叫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水,它往往是不由自主地流出来的,也就是大家戏称的"流哈喇子"。

为什么唾沫和口水异常是脾虚、肾虚所致呢?《内经》中说得明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意思是说,出汗异常可以从心脏上找问题,鼻涕多了要看肺有没有问题,眼泪不正常了要从肝上找根源,相应的,口水和唾沫异常就是脾和肾的问题了。

虽然唾和液分别出自脾和肾,但脾肾往往互病,且总司于肾,所以唾沫和口水经常同时出现。唾多而且黏稠,且口中发苦,往往是脾热,这时候一定不能吃辛辣的食物,牛、羊肉也尽量少吃,可以吃一些清脾热的药,像栀子和连翘等。口水多,且有咸味儿的话,这是肾虚的征兆。

很多人也存在睡觉流口水的尴尬,这主要是由于吃了太多的辛辣食物,导致脾胃上火而致。这时,就要注意不要再吃辛辣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太饱,尤其是晚上,一定要少吃。

口水多了是问题,少了同样是问题。口水过少,说明津液不足,是内燥的表现。古书上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姐生病了,人消瘦无力,被请来看病的大夫心想,莫非是未出阁之人患了相思之病,但望闻问切下来发现并不是"情志"方面的疾病。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大夫不好看小姐的舌苔,正好旁边有人说小姐几日来口干得厉害。口干说明津液不足,大夫在思虑津液枯干的原因时恰好瞥见门下有堆瓜子壳。他恍然大悟,随即让人把那些瓜子壳收起来熬水,让小姐喝,说喝下去就好了。小姐的父亲摸不着头脑,就问大夫这是何故。大夫说:“令嫒瓜子嗑得多了,口水流失,津液不足,导致脾胃难以运化食物,所以消瘦;消瘦又导致脾失健运,肾虚而不足,津液稀少;瓜子壳上有小姐的口水,熬水喝下去,就可以把流失的口水补回来了。”这么说来,爱嗑瓜子的朋友,要节制一下,不能一次吃太多瓜子。一旦出现

口干、没有食欲等情况,记得多用舌头漱些口水,分三次下咽,再就是多吃些酸味儿的水果来补充津液,梨子和葡萄都不错。

1-2岁的小孩流口水好不好?

很多小孩子都会流口水,有些家长并不在意,以为长大后自动就好了。这就大错特错了,如果2岁之后还存在口水滴答的现象,家长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小儿脾胃有热或脾胃虚寒所致。

有的孩子到了七八岁、十几岁还在流口水。流口水说明嘴角不紧,脾是主肉的,嘴角不紧就说明孩子脾虚,需要补脾。《黄帝内经》中就有“脾在液为涎”的记载,“涎”就是我们俗称的口水,意思是说流涎主要是脾的问题。如果小儿脾胃有热,火热会导致口水较多,不能自控,甚至口角糜烂;小儿脾胃虚寒,气虚不能收摄其津液,以致口水清稀不止,大便溏薄,面白唇淡。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燥湿和胃,补肾摄涎为主。生理性流涎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胃功能的完善,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口水,流涎自然消失。无论是生理性流涎还是病理性流涎,均应该保持口周、下颌、颈部等部位的干燥,可在颈部涂擦爽身粉,并要及时更换颌下垫物,以免引起皮肤湿疹。

●专家们发现被牲口吃过的草,就比用金属割掉的草长得快些。

●150岁的印度人说自己的长寿秘诀——我就是每一口饭,或菜,细嚼慢咽,嚼上三十二次,还有我喝水,或饮料时,让它们在口里呆一阵,等一会儿再吞下去,就这些方法,帮助我活到了150岁。

怎样获得如此神效的津液呢?其实一点也不难。所谓“垂涎三尺”,就是自然不过的方法:面对美食当前,切勿“狼吞虎咽”或“囫囵吞枣”,致使津液来不及充足分泌;反之,若是把握“慢吞细嚼”的要领;既能从容品尝,享受美食,又可使口水不断滋生,以促进消化、清新口腔甚而让口齿留香,真可说是一举数得。当然,还有另一简易生液法,即:持续“舌舐上颚”数分钟,自可满口生津,口味甘露。

只要人们每天依法炮制,持之以恒,自可永保健康美丽,何乐而不为呢?咽唾养生法简便易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奇特功效,经常运动舌体,保特口水腺的旺盛分泌,有利延缓衰老,保持人体健康。

历代名人名医的唾液养生术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活了102 岁。

宋代大文学家、养生学家苏东坡在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时说:“每天用舌搅唇齿内外,漱练津液,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他认为其“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明代名医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齿漱口,唾满咽之”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

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现代人中也不乏重视唾液健身而寿长百岁者。如武当道姑李诚玉1996 年时已寿高108 岁,仍面如中年妇女,其养生之道中就有一条叫做“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doc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咯血定义,4 '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心 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组不同原因,1Q心原性与肾 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H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 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艮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艮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 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1桶状胸 义,9深大呼吸,潮式 及间停呼&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吸 Id 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Z 三种呼吸音的 区别 H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 别 的综合体征。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H 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 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Q 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B3G 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 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RBBB DG 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 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H 心尖搏动点的位「 ,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诊断学考点汇总

诊断学 名词解释: 1. 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 莫非氏征(Murphy):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见于胆囊炎。 4. 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 5. 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见于肝硬化。 7. 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 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9. 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电压≥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0. 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2.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3. 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14. 眼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的巨大功效 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 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美国乔治亚大学医学院专家的研究表明,致癌作用很强的黄曲毒素和3.4--苯并比及亚硝酸盐与唾液接触30秒后就会消失,并建议“每口饭最好咀嚼30次”。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学者把它誉为:“华池神水”、“金浆”、“金津”、“玉液”、“玉泉”、“甘露”、“清洁剂”、“天然抗癌剂”等。

150岁的印度人说自己的长寿秘诀―― 每一口饭,或菜,细嚼慢咽,嚼上三十二次,还有我喝水,或饮料时,让它们在口里呆一阵,等一会儿再吞下去,就这些方法,帮助我活到了150岁。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一百九”并非侈谈。 口水的营养成份与功用 唾液,俗称“口水”,是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它们差不多全部被吞下,经胃肠道吸收入血。近年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唾液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可以美容祛病延寿,更是不可忽视的抗癌奇兵。

它主要由唾液腺分泌。人体有多个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口腔各部黏膜中,有唇、颊、舌、腭四种腺体,大唾液腺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分泌的同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也会受到饮食、环境、年龄以及情绪或唾液腺病变等影响。人每日分泌1,000-1,500毫升的唾液为正常现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99%以上的成分是水,但就在其余的1%里,包含钾、钠、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和500多种蛋白质。 “气是续命芝,津是延年药。”口水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质,当首推由日本已故医家绪方知三郎发现的腮腺激素。这种激素是

诊断学复习资料整理

诊断学 第一篇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1.发热的机制 ⑴致热源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 ①外源性致热源包括: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多糖体成分及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②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 ⑵非致热源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②产热过多③散热减少 2.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分为 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 3.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⑴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填空)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①骤升型②缓升型 ⑵高热期: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⑶体温下降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4.举例说明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的定义仅为了解,背热型及临床意义即可。) ⑴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⑵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⑶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⑷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⑸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⑹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5.非感染性发热临床常见病因 ⑴无菌性坏死组织⑵抗原抗体复合物⑶内分泌代谢障碍⑷皮肤散热减少⑸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⑹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 .. .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 2、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 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 3、咯血定义, 4、咯血与呕血区别 5、呼吸困难定义, 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 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8、胸痛的病因,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 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 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 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z. . .. .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 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 7、桶状胸 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 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 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 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

诊断学教学大纲(整理总结)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收集和获取病史资料、症状体征、实验检查和器械检查的方法及意义,并通过诊断思维,对临床资料分析归纳,做出诊断。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眼视光、麻醉、法医、影像、预防专业使用。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临床医学本科. 第六版)教材。 大纲对教学深度的要求分四种: 1、掌握: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对此内容的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深入了解,融会贯通,牢固掌握。 2、熟悉:要求熟悉的内容要重点讲解,使学生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 3、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概括讲授,扼要介绍一般规律及进展。 4、学会:要求学生熟悉其操作方法、步骤,能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进行操作。 未列入大纲的部分内容及大纲中注明自学的内容均供自学参考。 按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含儿科、妇产科专业方向)眼视光、麻醉、法医、影像、预防学等专业教学计划,诊断学教学总时数135学时,其中理论深讲授81时,实验课54学时。各章

'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二)熟悉:诊断的原理和方法,熟悉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症状,体征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症状、体征的概念。 (二)重点讲解: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 (三)一般介绍: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诊断学的进展。 第一篇问诊 第一、二、三章问诊的方法技巧及问诊的内容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熟悉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了解问诊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 (一)详细讲解: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 (二)重点讲解: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一般介绍:问诊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发热的概述。 (二)掌握:发热原因和分类: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常见的三种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 (三)熟悉: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起病方式、过程。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发热的病因与分类,三种常见热型。 (二)重点讲解:发热的概念,发热的三个过程。 (三)一般介绍:发热的伴随症状。 第二节皮肤粘膜出血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皮肤粘膜出血的主要病因。

唾液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唾液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导语:对于唾液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唾液当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蛋白质碳酸盐等营养物质,点可以杀菌消炎消化食物,还可以清洁口腔保护我们的牙齿, 对于唾液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唾液当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蛋白质碳酸盐等营养物质,点可以杀菌消炎消化食物,还可以清洁口腔保护我们的牙齿,因为通过对唾液的化验还可以检测出,艾滋病传染病等等,所以唾液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是有代表性的作用的,唾液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口腔黏膜表面不受损害。 唾液中的蛋白质以黏蛋白为主,其他蛋白质含量较低。黏蛋白是黏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覆盖于全部口腔黏膜表面。唾液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黏蛋白,即高分子量黏蛋白和低分子量黏蛋白,它们在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均有所区别。其中含有的碳酸盐、磷酸盐和蛋白质,对牙齿能带来化学的保护作用;其中含有的淀粉酶能够帮助消化;成分能对抗细菌;能清洁口腔;通过检测唾液可验出癌、艾滋病。 唾液通过带有病菌的人体,唾液也可传播疾病。前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后者则相对较低。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分解蛋白质;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唾液对蛋白质没有消化作用. 对于正常的唾液分泌来说,是一个人消化系统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表现,,如果唾液较为黏稠,即有可能是体内淤积的毒素过多,导致阴虚火旺,口腔唾液中的消化酶对于消化的食物,充分吸收食物当中的营养成分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并且还可以让牙齿,口腔都处在较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2014

**医院局部解剖学试题-口腔 科室: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牙冠: 2、牙本质: 3、根尖孔: 4、肌力轨道 5、咀嚼周期 6、味觉适应 二、单选题(每题1分) 1.牙的分类方法有:() A.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 分为乳牙和恒牙 B.根据牙与口角的位置关系分为前牙和后牙 C.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D.A+B+C 2.咀嚼时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 A.撕裂食物 B.磨细食物 C.捣碎食物 D.切割食物 3.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是;() A.婴儿出生后5~6个月 B:婴儿出生后6~8个月 C.婴儿出生后10~12个月 D.婴儿出生后14~16个月 4. 正常情况下,下列线角中最靠前的是:() A.颊胎线角 B.近唇线角 C.远唇线角 D.唇切线角 5. 下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 A.近颊尖 B:近舌尖 C.远颊尖 D.远中尖 6. 通常哪一恒牙的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上颌第三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7. 属于牙数目异常的牙是:() A.多生牙 B.融合牙 C.错位牙 D.易位牙 8. 牙体唇颏舌面凸度的生理意义是:() A.稳定牙列

B.保护牙龈 C.协助咀嚼 D.保持垂直距离 9.上颌第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 A.近中舌侧髓角 B.近中颏侧髓角 C.远中舌侧髓角 D.远中颏侧髓角 10.横牙曲线是:() A.连接两侧磨牙颏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B.连接两侧磨牙颏、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C.连接两侧磨牙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D.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颏、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11. 正常覆盖时,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距离是:() A.7 mm以上 B. 5~7 mm C. 3~1.5 mm D. 3 mm以内 12. 没有咬合关系的颌位是:()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下颌后退接触位 D.肌位 13. 咬合时上颌磨牙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的斜面是:() A.颏尖的颏斜面 B.颏尖的舌斜面 C.舌尖的颏斜面 D.舌尖的舌斜面 14.正中关系是指______时下颌对上颌的关系:() A.后退接触位 B.牙尖交错位 C.从ICP自然张口至最大 D.从RCP开口至最大绞链开口度 15.判断开胎时下颌应处于:()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正中关系位 D.肌位 16.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__________的根尖:() A..4~8 B.5~8 C.4~7 D.5~7 17.下颌神经沟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位置相当于:() A.下颌磨牙胎平面上方约1cm高处 B.下颌磨牙胎平面下方约1cm高处 C.下颌磨牙牙合平面上方约0.5cm高处 D.下颌磨牙胎平面下方约0.5cm高处 18.乳突是下列何骨的一部分?() A.颞骨 B.颧骨 C.蝶骨 D.枕骨

口腔解剖生理学

教材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及版次2005年第一版 命题人xx清正 一、命题要求 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列出每章节考试知识点。命题知识点按掌握60%,熟悉30%,了解10%的比例命题。 二、题型及数量 100道选择题,其中A1型题60道;A2型5-8道;A3型7-10道;B型15-18道;X型8-10道。 三、命题细目表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命题细目表 章节学时A1型A2型A3型B型X型合计第一章4第二章第三章32第四章130第五章22518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A1 1.畸形中央牙尖常见于 A.下颌第一前磨牙 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上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 2.下列哪颗牙拔除时可用旋转力

B.上颌xxxx C.下颌磨牙 D.下颌xx E.下颌前磨牙 3.牙尖交错牙合时正常覆盖应为 A.2~4mm B.3~5mm C.5~8mm D.8mm以上 E.<2mm 4.颜面部中1/3最大的骨是 A.鼻骨 B.颧骨 C.上颌骨 D.下颌骨 E.额骨 5.为简明记录牙的名称和部位常用符号将牙列分为四个区,其中代表A.左上颌区 B.右上颌区 C.左下颌区

E.以上都对 6.下列哪颗牙的整个牙合面呈“田”字形A.下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二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 E.上颌第一前磨牙 7.下颌关节窝是下列哪一骨的一部分A.颞骨 B.蝶骨 C.上颌骨 D.腭骨 E.下颌骨 8.咬肌间隙感染多来自 A.下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二磨牙 D.下颌第三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 9.颏动脉属于下列哪支动脉的分支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口腔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

口腔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1分/题,共计30分) 1.牙的分类方法有:() A.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分为乳牙和恒牙 B.根据牙与口角的位置关系分为前牙和后牙 C.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D.A+B+C 2.咀嚼时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 A.撕裂食物 B.磨细食物 C.捣碎食物 D.切割食物 3.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是;() A.婴儿出生后5~6个月 B:婴儿出生后6~8个月 C.婴儿出生后10~12个月 D.婴儿出生后14~16个月 4. 正常情况下,下列线角中最靠前的是:() A.颊胎线角 B.近唇线角 C.远唇线角 D.唇切线角 5. 下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 A.近颊尖 B:近舌尖 C.远颊尖 D.远中尖 6. 通常哪一恒牙的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 A.上颌第二前磨牙 B.上颌第三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7. 属于牙数目异常的牙是:() A.多生牙 B.融合牙 C.错位牙 D.易位牙 8. 牙体唇颏舌面凸度的生理意义是:() A.稳定牙列 B.保护牙龈 C.协助咀嚼 D.保持垂直距离 9.上颌第一磨牙最高的髓角是:() A.近中舌侧髓角 B.近中颏侧髓角 C.远中舌侧髓角 D.远中颏侧髓角 10.横牙曲线是:() A.连接两侧磨牙颏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B.连接两侧磨牙颏、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C.连接两侧磨牙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D.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颏、舌尖构成的凸向下曲线 11. 正常覆盖时,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距离是:() A.7 mm以上 B. 5~7 mm C. 3~1.5 mm D. 3 mm以内 12. 没有咬合关系的颌位是:()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下颌后退接触位 D.肌位 13. 咬合时上颌磨牙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的斜面是:() A.颏尖的颏斜面 B.颏尖的舌斜面 C.舌尖的颏斜面 D.舌尖的舌斜面 14.正中关系是指______时下颌对上颌的关系:() A.后退接触位 B.牙尖交错位 C.从ICP自然张口至最大 D.从RCP开口至最大绞链开口度 15.判断开胎时下颌应处于:()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正中关系位 D.肌位 16.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__________的根尖:()A..4~8 B.5~8 C.4~7 D.5~7 17.下颌神经沟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位置相当于:() A.下颌磨牙胎平面上方约1cm高处 B.下颌磨牙胎平面下方约1cm高处 C.下颌磨牙牙合平面上方约0.5cm高处 D.下颌磨牙胎平面下方约0.5cm高处 18.乳突是下列何骨的一部分?() A.颞骨 B.颧骨 C.蝶骨 D.枕骨 19.走行于翼腭管内的血管神经是:() 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 B.腭前神经及血管 C.鼻腭神经及血管 D.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 20.关节窝顶部与颅中窝间骨板厚度约为:() A.0.5mm B.1.0mm C.1.2mm D.2.0mm 21.下颌极度前伸时,最紧张的韧带是:() A.髁下颌韧带 B.蝶下颌韧带 C.盘锤韧带 D.茎突下颌韧带 22.颞下颌关节的血供动脉主要为:() A.髁浅动脉 B.上颌动脉 C.面动脉 D.A十B 23.分布于髁下颌关节的神经是:() A.耳髁神经及咬肌神经 B.耳髁神经及面神经颏支 C.髁深神经及颧髁神经 D.耳髁神经、咬肌神经及髁深神经 24.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唾液腺为:() A;腮腺 B.下颌下腺 C.舌下腺 D.颏腺 25.腮腺导管最狭窄处位于:() A.出腮腺处 B.在咬肌前缘处 C.穿过颏肌的部位 D.开口部位 26.位于腮腺深面的结构有:() A.耳颞神经 B.颈内动脉 C.颈外动脉 D.上颌动脉 27.舌下肉阜上有() A.舌下腺管的开口 B.下颌下腺管的开口 C.舌下腺管及下颌下腺管的开口 D.下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 28.于舌骨大角尖处发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是:() A.甲状腺上动脉 B.舌动脉 C.面动脉 D.上颌动脉 29.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哪点是错误的:() A.正中联合 B.颊孔区 C.下颌角 D.咏突 E.髁状突颈部 30..髁突的主要功能部位是:() A.髁突后斜面 B.髁突前斜面 C.髁状突内斜面 D.髁状突外斜面 E.髁突内外极 二、名词解释(5分/题,共计30分) 1、牙冠: 2、牙本质: 3、根尖孔: 4、肌力轨道 5、咀嚼周期 6、味觉适应 三、问答题(10分/题,共计40分) 1、乳牙与恒牙有何主要区别?(列表说明) 2、何谓根管系统?有何临床意义? 3、颞下颌关节由哪些部分组成? 4、长正中有何生理意义?

诊断学重点知识重点总结汇总

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症状学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二单元缺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唾液的8大功效你知道吗

唾液对于人体具有8大功效,对于人体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你知道这8大功效都是什么吗?赶快跟随小编一块了解一下吧! 口水具有抗癌作用 中医把人体分泌的唾液叫做"津",并把它归属为阳,主表。中医还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是说津液和血都来源于饮食的精气,并能相互滋生,相互作用。津液亏耗过多,就会使气血两损;而气血亏损,(仓储货架厂https://www.doczj.com/doc/9317181110.html,南京货架)同样可使津液 不足。津液的增多与减少,能直接影响体内的阴阳平衡,疾病也会由此而生,如发高烧的病人出汗过多,及胃肠疾患者大吐大泻太多,都会因损伤津液而导致气血亏损。 抗癌作用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唾液的消毒过程不仅在口腔中,还会在胃里持续30分钟。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最佳。 护齿作用 唾液所含的钠、钾、磷酸、钙、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成分能维持口腔酸碱度,调节PH值。(护栏网厂家https://www.doczj.com/doc/9317181110.html,护栏网价格)牙齿表面珐琅质的溶解和沉积是个动态过程,唾液中的钙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氟离子等在保护珐琅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消化作用 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绑”成一个个“食团”,利于吞咽。同时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仅让人感觉到甜味,还让食物在口腔中就进入了消化过程。 抗衰作用 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口水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货架厂https://www.doczj.com/doc/9317181110.html,仓储货架)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消炎作用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灭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等,从而预防牙龈、口腔和咽喉发炎。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掌握口腔解剖学的研究对象、目的、范围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 了解学习和研究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了解口腔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牙的演化 第一节牙的演化 掌握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牙体形态演化学说,牙附着于颌骨方式 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 掌握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法 掌握部分记录法 了解通用编号系统 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 掌握外部观察、剖面观察。 掌握临床牙冠、解剖牙冠的定义。 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掌握牙体一般应用名词、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 掌握恒牙外部,乳牙外形,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更替,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掌握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二磨牙;下颌中切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二磨牙的牙体解剖外形 第六节牙髓腔解剖 掌握髓腔各部分名称,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恒牙髓腔形态,乳牙的髓腔形态。 了解髓腔的观察方法,侧支根管和根分歧的概念,髓腔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第三章牙列、牙合与颌位 第一节牙列 掌握牙列分形、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了解牙列长度、宽度、Terra牙列指数。 第二节牙尖交错牙合 掌握牙尖交错牙合名称与定义、咬合接触特征 掌握牙合的建立及不同发育阶段牙合的特征 了解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第二节颌位 掌握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 掌握牙尖交错位的正常标志、特点、意义 掌握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了解前伸牙合颌位、侧牙合颌位及正常牙合 第四章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第一节骨 掌握上、下颌骨、蝶骨、颞骨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点 了解鼻骨、颧骨、腭骨、舌骨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点 第二节颞下颌关节 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颞下颌关节运动的开闭口运动特点,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特点 了解颞下颌关节运动的侧方运动特点 第三节肌 掌握表情肌、咀嚼肌、腭咽部肌各自肌群的位置、起止点、形态和功能。 了解颈部肌群的位置、起止、形态和功能 掌握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节唾液腺 掌握腮腺、下颌腺、外腺、小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及其腺导管的走行、开口部位、临床应用、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淋巴回流。 了解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主要毗邻。 第五节血管 掌握颈总动脉的行程、颈动脉窦、颈动脉体的位置、性质及功能。 掌握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行程、分布、临床应用。 掌握颈内动脉的行程。 了解颈内动脉颅内分支及其分布。 掌握锁骨下动脉行程 了解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分布。 了解头、颈部的动脉吻合。 掌握面前静脉、颞浅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面后静脉、面总静脉、颌内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 了解颈前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 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其临床应用 第六节淋巴结和淋巴管 了解枕、耳后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 掌握腮腺淋巴结、下颌下腺淋巴结、面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流向。 了解咽后群、颈前群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流向。 了解深淋巴结的划分及颈部淋巴结的简化分组。 掌握颈外侧群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 掌握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颈段的组成、行程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 第七节神经 了解三叉神经纤维成份。 掌握三叉神经分支的起止行程、分支、管理分布,及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及其变异。 了解面神经的三种纤维。 掌握面神经管段的分支,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分支的起止行程,分布区域及损伤时造成的面瘫结

诊断学填空题整理.

问诊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 现病史内容: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一般情况。 1.正常人腋窝温度为36-37;口腔温度为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任何原因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弛张热、稽留热、回归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4.发热的分度是: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5.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②产热过多;③散热减少。 6.根据病因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7.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体温上升期;②高热期;③体温下降期 8.体温升高1℃,脉搏每分钟增加10次左右,呼吸每分钟增加约3-4次。 9.稽留热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等疾病。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0.头痛同时伴随有剧烈呕吐者提示为颅内压增高,头痛伴发热者常见感染性疾病,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可见于青光眼或脑肿瘤;头痛伴脑膜刺激征提示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11.某患者胸部发现成簇水泡沿一肋间分布,并有剧烈灼样胸痛,提示带状疱疹。 12.某患者胸骨后压窄性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提示该患者为心绞痛。 13.疼痛按发生的部位及传导途径不同可以分为皮肤痛、内脏痛、牵涉痛、深部痛。 14.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为干性咳嗽;咳嗽伴有痰液称为湿性咳嗽。咳嗽声音嘶哑多为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鸡鸣样咳嗽见于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或气管受压;金属音咳嗽常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所致;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见于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及极度衰弱者。 15.咳砖红色胶冻样血痰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 16.“三凹征”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见于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 17.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在两个月以内;慢性腹泻病程超过两个月。 18.集体中暴发或多人短期内先后发生腹泻,提示为食物中毒。 19.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细菌性痢疾粪便呈粘液脓血便,霍乱粪便呈米泔水样. 20.呕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肺结核。 21.腹泻的发生机制,按病理生理角度分析为分泌性腹泻(胃肠道分泌大量液体超过肠系膜吸收能力,见于阿米巴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肠结核、胃泌素瘤)、消化功能障碍性腹泻(慢性胰腺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渗透性腹泻(乳糖酶缺乏、服用甘露醇或盐类泻剂)、动力性腹泻(肠蠕动亢进,如肠炎、甲亢、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和吸收不良性腹泻(小肠大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小儿乳糜泻、成人热带及非热带脂肪泻)。

唾液有什么神奇功效

唾液有什么神奇功效 *导读:唾液,俗称口水,在中医眼中,它可宝贵得不得了。中医向来十分重视津液的保养,自古就有“津液乃人之精气所化”的记载,认为经常吞咽唾液可以濡润孔窍,和脾健胃,滋养五脏,滑利关节,补益脑髓,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唾液,俗称口水,在中医眼中,它可宝贵得不得了。中医向来十分重视津液的保养,自古就有“津液乃人之精气所化”的记载,认为经常吞咽唾液可以濡润孔窍,和脾健胃,滋养五脏,滑利关节,补益脑髓,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因此,在中医养生保健十法中就有咽津一法。 咽津法的由来 咽津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刺法论》中提到:“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静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人每天分泌唾液1~1.5升,津液就像泉水,取用无穷,因此津液有众多美称,如金浆玉醴、天池之水、金津玉液、神水等。 唾液为何能养生? 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对养生保健有着

特殊的作用。古代医家曾认为,唾液充盈者必体质强壮,并根据唾液盛衰来判断疾病状况。 还有人认为,唾液养生属于气功的一种,其中蕴含很多深奥的养生原理。不管怎样,古代养生家多种多样的实践都证明了唾液养生确实有很好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美容等效果。 现代医学也表明,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和十多种酶和近十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以及有机酸和激素。唾液中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体的造血机能,延缓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唾液中还有一种过氧化物酶,可以抑制致癌物质的毒性。唾液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及润肌减肥等多项功能。 依据美国乔治亚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会致癌的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若与唾液接触三十秒后即会稀释抑制。换言之,唾液有很强的防癌效果,也是天然的抗癌剂。 除此之外,又因其具有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且所含溶菌可杀灭病毒和细菌,因而口水不但是身体可自制自备的保健利器,同时也是养颜美容与护肤减肥的佳品。 一口唾液仅为3毫升,但经常有意识地咽下唾液,对气管、食道及胃等都有很好的滋养作用。 细数唾液8大养生奇效 一是冲洗作用,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医生提醒牙膏仅能清洁口腔不可美白牙齿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以下哪一肌肉不参与软腭的构成() A.腭帆提肌 B.咽上缩肌 C.腭帆张肌 D.腭舌肌 E.腭垂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咽缩肌:共有三对,左右相会于正中的结缔组织条索——咽缝上,以最下方依次叠加在上方肌肉上。作用:其肌纤维环绕咽壁,收缩时咽腔缩小。 吞咽食物时,各咽缩肌的纤维束自上而下,依次收缩,将食团挤压入食道。 ①咽上缩肌:分别起自翼突内侧板的内缘下方;颊咽肌缝;下颌舌骨线和舌根侧缘,经咽侧壁达咽后壁。 ②咽中缩肌:起自舌骨小角茎突舌骨韧带下部和舌骨大角,中部纤维束水平横行,上部纤维束斜形向上遮盖咽上缩肌下部,下部肌纤维束则被咽下缩肌遮盖。 ③咽下缩肌:最厚的一对,主要起自甲状软骨的斜线后的软骨面,甲状软骨的后缘及其下角,其肌纤维越向上,倾斜度越大,最上方肌纤维束可达颅底。下方的肌纤维束略向下弯曲,呈环状与食道上端的肌层相接,无明显界限。 【口腔解剖生理学】 对咀嚼系统最有利的生物杠杆是()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A+B E.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体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都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在咀嚼运动中,下颌有转动和滑动,多数情况是两种基本方式的混合,较为复杂。观测角度涉及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可分为三类杠杆。根据生物力学的机械杠杆原理分析如下:(1 )切咬运动:切咬食物时,前牙切咬食物为重点、颞下颌关节为支点,提下颌肌群以咬肌和颞肌为主要动力点,从矢状面观察构成第Ⅲ类杠杆,则阻力臂较动力臂长,机械效能较低。因此,越向前牙区咀嚼食物,牙齿承受的咀嚼力就越小,这有利于维护狭小的单根前牙和其牙周组织的健康。(2 )侧方咀嚼运动:一般为左侧或右侧的单侧型咀嚼,此时非工作侧髁突虽向工作侧移动,但仍为翼外肌、颞肌和舌骨上、下肌群所稳定,并作为支点。 工作侧的升颌肌主要以咬肌与翼内肌收缩为力点,研磨食物处为重点,从额状面观察构成第Ⅱ类杠杆,此时动力臂较阻力臂长,可使机械效能增加。当研磨食物的后阶段下颌接近牙尖交错位时,则同时可存在第Ⅱ类和第Ⅲ类杠杆作用。 下颌运动杠杆系统的特点: 从力学角度看,Ⅲ类杠杆不省力,但这种杠杆更适合人体运动的需要,符合生物的功能要求,称为生物杠杆,其主要特点在于:1 )它的重臂长,力臂短,运动在远端,因而下颌运动更灵活;2 )做功小,但适合牙周的支持能力,愈往前,重臂愈长,做功愈小,恰恰适合前牙较单薄的牙周组织支持;磨牙比前牙更靠近支点,其作功较大,但其支持组织亦较强,因此,生物杠杆使牙周受力与牙列的功能负荷相一致,从而能保护前牙,较大发挥后牙效能;3 )关节作为支点比较稳定,符合关节的受力特征;4 )力臂短,有利于升颌肌有效发挥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