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摘要温儒敏教授说:“如果说有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写作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写作课,平时的阅读课和选修课等,也应适当安排写作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正处于扶床学步的阶段,因此,借助课文阅读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不断地“吸收”和“消化”别人的好词好句、表达方式、写作技巧,既降低了写作难度,又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兴趣;能力

一、品读积累,悟“语感”之妙

学会品读感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课上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其中特别要注重朗读指导,在读中细细品味。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中写小小的羊皮筏子却能承载六个人时:“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里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品悟:“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9个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生“:我感受到了艄公技艺高超。”“我有点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在读数字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艄公的勇敢。”我问“:你能用一组数字来描述一下你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吗?”学生沉思片刻举起了手:“舞台上杂技演员正在表演扣人心弦的叠罗汉,你瞧:一、二、三、四、五,一共五层!最上面的那位演员头上还顶着七八个瓷碗呢!观众席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惊叹声和喝彩声。“”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我参加了200米跑步,30米,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快,冲刺!”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学会了迁移运用。注重背诵积累。小学语文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写作方法都值得学生好好学习。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扫路人的外貌刻画的非常传神,《孔子游春》中泗水河畔的美妙春景,《灰椋鸟》中百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等等,都让学生百读不厌,像这样的名篇佳作要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还要适当补充课本以外的背诵内容,只有不断去吸收他人的新鲜语汇,才能持续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得学生的词汇多姿多彩。

二、研读体验,悟“观察”之趣

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所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茅盾也曾强调过:“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力的养成……”可见,观察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那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在学习了《燕子》一文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作者的两种观察方法:(1)由近到远的写作顺序;(2)由部分到整体的写法。指导学生练习写一种农村常见的动物,同时跟学生举例强调,文中的作者在写燕子的时候,只是抓住它们外形上最具特点的部位来写,没有特点、大众化的地方可以略写或不写。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共24页】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一、语文教改的实验历程从1951 年开始,丁有宽老师先后在26个教学班进行了八轮教改实验,经历了初试,再试,验证,深究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记叙文为主体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法“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近半个世纪,丁老师的语文教改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1年春到1963年秋;第二个时期,从1963年秋到现在。 (一)“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实验(1951年—1962年)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951年秋到1958年春),试验课题是“生动讲读,有机结合,教书育人”。教学主要把语文课和班级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指导作文教学。 2、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进行“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试验。丁老师写《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怎样指导课外阅读》等教学论文阐明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

(二)“以记叙文为主,读写结合,培养读写能力”的实验(1963年秋至今)这个时期分为五个阶段: 1、初试阶段:(从1963年秋至1968年),丁老师在这阶段总结了6条经验: 第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第二,从篇着眼,从句入手; 第三,打好基础,从“有法”到“无法”; 第四,从仿到作,从放到收; 第五,从述到作,从说到写; 第六,因材施教,典型引路。 2、再试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秋),丁老师提出“读书、观察、作文三结合”和“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课题,在教法上,每教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就引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撰写赞扬好人好事的宣传稿。这次试验的着力点在指导学生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和有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上,丁老师提出“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主张。 3、验证阶段(从1981年秋至1983年春)。提出“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的实验课题。在 三、

读写结合习作教学设计(王萍)

手 临朐外国语学校王萍 习作年级:四年级 习作活动名称:手 习作课型:本真习作读写结合课 习作教学目标: 学习观察手,能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将观察到的手进行具体描写。 活动过程: 一、回顾所读 1.说说前段时间都读过哪些有关手的文章。 2.交流通过读文知道了什么。 板书: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我们班进行的“辐射式”阅读教学中第四步的延续,旨在让学生回顾前段时间的阅读,做到读有所得,同时为本节课的写奠定基础。) 二、说说看到的手 1.交流课前观察:你观察了谁的手?是怎么观察的? 2.出示照片,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手。 3.请拍照片的同学介绍图中的手。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课前观察手的情况,介绍观察到的手,为下一步指导写手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学作家的描写 1.回顾《一双手》,学习介绍手的样子。 (1)出示文中描写手的句子,指名读。 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作者依次描写了手的什么?(先写整只手的颜色,再写手纹、掌面、手指,最后写没有指甲的左手大拇指。) 你觉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写。) (设计意图:再次读《一双手》中描写手的句子,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学习按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描写的方法。) (2)作者最后用较长的一句话来写左手大拇指,为什么要单单来描写这个

手指?(这是一个有特点的手指) 我们在写时也应该像作者这样抓住特点来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写出事物的特色。)(3)出示文中相关语句,学习将内容写具体。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双什么样的手? 这样的一双手在生活中常见吗? 那么这双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指名说,出示相关语句——张迎善的话、作者的推算、林业局工人的话。 通过这几段话的描写,你觉得张迎善这双粗糙的手还是一双怎样的手? 对于这样的一双手作者有怎样的感情?(赞美、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将内容写具体,同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2.现场观察老师的手。 (1)边观察边引导说话:引导按顺序观察,然后完整描述看到的老师的手的样子。 (2)说说老师的手为什么是这样的。 (3)说说老师的手会干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老师的手,并进行口头描述,学习有条理的表达,为下边的独立习作奠定基础。) 四、本真语言,自由表达 1.说明要求:以“手”为话题进行习作,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 2.学生独立习作。 (设计意图:在阅读、观察的基础上独立习作,做到学以致用。) 五、习作赏评 1.请两名学生上台读作文,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缺点。 2.师读下水文,请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赏评学生习作,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点评,做到取长补短。) 六、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案例

读写结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写作一直是困扰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面对写作任务时常常不知从何下手。在教学中或在高考阅卷中常常发现:学生的审题能力差,偏离主题现象严重;文章词语贫乏,语言素材不丰富,句子意识差;表达不得体,结构单一,缺少连贯性,篇章意识差等等。英语写作已成了英语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也成了英语教学的瓶颈。本文通过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以读促写,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与深化,是语言学习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一个质的转变,从而实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案例背景 (一) 问题提出 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有声语言和书写语言是语言交流的两种媒介。写作是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八级要求为“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级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与一连关切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但在教学中或在高考阅卷中常常发现:学生的审题能力差,偏离主题现象严重;文章词语贫乏,语言素材不丰富,句子意识差;表达不得体,结构单一,缺少连贯性,篇章意识差等等,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学生的写作能力还相对滞后。可以说,长期以来,写作一直是困扰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面对写作任务时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这一严重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一般不开设专门的英语写作课,没有对学生英语写作基本功进行系统训练,往往是在高考前期进行短期的突击性应试模拟训练,平时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较少。 2.学生的阅读量小和阅读面窄,造成词汇量小,写作语言素材贫乏。 3.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缺少,导致学生的篇章意识差等。 为了适应发展中的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使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达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八级或九级的写作目标,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是长期的、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技能培养。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更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储存句法、语篇知识,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

高中作文指导: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九)—文句有意蕴

高中作文指导: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九)—文句有意蕴 【能力解说】 文句有意蕴”主要是指在叙事、抒情一类的文章中,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文句富有意蕴,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 【策略解读】 抒情性较强的文章,在用语上不可一览无余,过于平淡无味。文章描写要有情境,用语要含蓄,要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要能促使读者去思考;

特别是关键地方的用语,含蓄、有意蕴会使内容更丰富,更耐人寻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 当然,语言上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的,它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形象表达。运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婉曲等等手法,形象化地抒发情感、发表见解。比如,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都颇有意蕴。 类比也是一种形象化方法,它通过此类与彼类的对比说明抽象的道理。如:“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或天空,或烟霭,或流水,

或远方,使得画面境界空灵,意趣无穷。……作为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也喜爱‘空白’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 .注重引用。恰当地引用一些精辟的名言警句,能收到言简意丰、增添文采的效果。如:“面对玫瑰的艳丽,‘离离原上草’的我不会叹息;面对高山的峻拔,‘低矮黄沙土丘堆’的我不会自卑;面对别人的荣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我不会忧伤……” 但是,禁止以引用代替自己的议论。“引用”仅仅是表达个人观念的手段,不是目的。但是有考生以“引”代“议”,一“引”便万事大吉,造成了缺乏个性、潦草肤浅的弊病。 .移花接木。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传说等,这些材料表现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和总结,蕴含着丰富的内

读写任务 ------ 如何举例子, 写作教案新部编本 17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Teaching Plan on English Writing (17) TOPIC: 读写任务------ 如何举例子 TEACHING GOAL: 1.Help Students know how to give examples 2.Make Students practice the writing skills in writing assignment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 Step 2: Lead-in Show some date about the increasing phenomenon of on-line shopping. And then ask students to show us examples to prove the opinion. Later, Discuss in groups and then share in front of the class. 主题: 网购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very popular. People can shop for a variety of products on it. For example, on the Internet, people can buy various physical products like books, CDs, clothes, etc. They can also buy information products such as online news and sto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download computer softwares from the Internet. What’s more, services such as booking airline tickets or hotel rooms are also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Internet shopping has many advantages, of which the most obvious one is convenience, for the online shops are open 24 hours a day. It is

读写结合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河源中心校张启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遇到一个问题,学生写作能力差。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数量有限,内容单一。匮乏的课外阅读量直接导致了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因此,我们应该以课文为依托,从“读”悟“写”,以“写”促“读”,进行“读写结合”。学生的写作有两大源泉,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直接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间接生活是学生通过阅读得来的生活。在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的见闻有限,阅读质和量又都不高,进行读写结合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种教学策略。 二、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我校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写分家、写作指导力度不够的问题。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农村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找不到合适的写作材料,无从下笔,写作没有兴趣的问题及阅读面窄的问题。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教师作文教学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三、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研究,全国各地已研究了多年,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全国各地的语文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呈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 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和写作结合,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广泛阅读继而提高作文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而阅读是最直接丰富学生语言的基本途径。 五、研究范围及对象 河源镇中心校小学 1-6 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的目标 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 1.探索读写结合、读中学写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阅读教学中,探索读写结合,提高教师的作文指导能力。 七、研究的内容 1.以读促说,培养学生写话兴趣。 2.以读促写,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3.联系生活实际,从“读”悟“写”,提过写作能力。 八、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断提高认识,指导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观察、调查研究法:深入实际,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考查、问卷等形式,准确了解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发展状况,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研究研究。

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一—符合题意

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 之一—符合题意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一)—符合题意 高中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一)—符合题意 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它需要正确地把握试题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主要内容、中心、文体、字数等。要使所写的文章“符合题意”,就要对作文题面的每个字、词、符号、图表等仔细品读,细心揣摩,全面审核和理解其含义,正确地把握命题意图,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确立中心意旨。 【策略解读】 1.对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致因遗漏而偏离题意。目前的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材料、提示语、话题和要求。话题作文的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漫画等,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写作兴趣,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开思路。审题的重点应放在提示语上,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材料,如果过多关注材料,思路反而会受到约束。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

义。对话题和材料关系的分析把握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环。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 2.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一般说来,试题中总会有一两个对理解题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把握住这些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审题就不会产生偏差。 首先要看懂字面义。准确理解题目的字面含义,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例如“诚信”有诚实与守信用两层含义,有不少考生把握不当,忽视将二者联系起来理解,因而顾此失彼。或侧重谈“诚”,片面地将“诚”理解为“忠诚”,再引申为“愚忠”、“服从”等。或侧重谈“信”,甚至将“信”误解为“信奉”、“承诺”、“信服”等。诸如此类文章,由于未能从整体上围绕“诚信”行文,因此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其次要吃透深层义。深层义是蕴含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对其深层义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善待自我,就是完善自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评自我、超越自我、娱乐自我等;从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迁就自我、放纵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写出了这两种“善待观”,再说明善待自我不仅仅是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写作能力 云阳县第二初级中学黄超红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几点认识和做法:优化作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注重素材积累,提高写作技巧;以创新能力为抓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主题词:创新精神写作能力培养提高 回望过去的作文教学,心情总是无法释然。学生作文好象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维不活,缺少生活气息,缺乏创新。如今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深入,新观念逐渐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教师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写作教学也该大刀阔斧干一回了。下面就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优化作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 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作文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看出:观察、接触、研究、分析反作用于选取、修补。 作文应具备观察、分析、审题、确定中心,选材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功。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着这些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难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二是难在作文不知道该怎么写。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生活积累受其年龄限制,不够丰富;其二受其知识基础、阅读量的限制,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其三是受其表情达意的能力及写作方法掌握较少的制约,使文章缺乏条理性。针对以上三个原因,作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以提高作文能力。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读书写心得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交给学生习作的方法。 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观察。观察到才能写出来。学生学会了观察并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指导他们写文章了,指导写文章要遵循几个原则:1.师生共同审题,找出题眼。2.根椐问题共同确定写作范围。3.想想自己准备写哪些内容。4.这个内容你准备分几部分写。5.所写的文章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一一落实后,再进行重点指导,对于文章重点部分教师要分类指导,也可以结合学过的作文指导学生怎样把事情写详细,怎样把人物动作、神态描写的准确、生动……但无论怎样不能指导过细,以防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三)"模仿"对于学生学习作文是十分必要的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以模仿为阶梯。学生学习作文应为其提供适当的范文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把作者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迁移,运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课例

景物烘托写作训练教学案例 ——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 首先,品析文本,让学生领会景物烘托的妙处。 【选文一】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烘托杜小康内心的恐慌) 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烘托杜小康内心暂时的平静)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选文二】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烘托杜小康找到鸭子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接着,小结阅读文段后领会得来的写作知识:①景物烘托的写景,既要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要以有情之笔去描绘景物,所写之景要体现主观情志。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景物,做到情景交融。③可借助对比、衬托、想象等写作手法来表现。 最后,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第一步,以采访形式讨论:(1)你孤独时心情怎样,你最孤独一次是什么时候?(2)你孤独时在做什么?周围环境如何?第二步,让同学们说说哪些景物的特征能切合孤独的心情。(3)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和恰当的写法增强表现力。 这两个案例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过程指导进程。这个进程符合认识论原理——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的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我认为读写结合的过程指导是科学有效的。

读写结合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李白小学钟玉珍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具有其特殊性,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我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以讲读课文中的重点段为范例,注重指导学生读中学写,教给学生写段的方法。 一、抓住中心句仿写 阅读一段话,首先要理解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课文中有不省段落,作者为了向读者提示该段的主要意思,在一段语里写上一个高度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这个句子叫“中心句”。我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理解全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这段话。如《海滨小城》中“小城的公园更美”一句,是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下面几句话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叙述的,具体描写了公园怎么美:榕树多,榕树漂亮,榕树为游人遮太阳、挡风雨。 阅读课文后,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出了几个概括性的句子为中心句,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围绕这个中心句

的意思,把一个段话写具体,如“妈妈十分疼我”“XX老师工作非常认真”“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等。 因为教师讲解了例段,学生要写的内容又是自己亲自经历过的,所以学生不会感到写作难,并且写作的积极性高,写得生动具体。 二、抓住重点记号句仿写 有的段没有中心句,段的主要内容包含在全段文字之中。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然后,通过分析重点词语来概括段的主要意思。比如《荷花》一课中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通过学习段中的重要句子“有的……有的……有的……”,来帮助学生理解段的意思。课后,我让学生仿写一段话。写之前,让学生想好要写的内容;写段时,注意运用表现主要内容的重点词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三、掌握构段方法,读中学写 在中年级教学中,课文中出现较多的构段方式是“总分式”即围绕段的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展开叙述,先总述,后分述。通过老师引导,学生仿照练习,很快掌握了这种构段方法。 其次是“因果式”,即一段话中有两层意思,先写原因,后写结果。阅读时,要看这段话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什么结果。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也就读懂

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初中阶段的作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起小学作文从形式到理论都需要一种飞越。而现阶段初中学生的作文,一直是令所有老师棘手的问题,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低;写能力低下,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初中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呢?下面把我的作文教学上不成熟的做法在分析作文现状后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分析现阶段作文现状 从老师来说,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就教给学生一些应试作文的方法。把作文固定成几类:三点式、分类式、开头式、结尾式等,甚至给几篇例文给学生背诵,以应付考试,但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学生作文雷同性的越来越多,这几年来的中考、高考的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难道我们的学生这样会写新时代的“八股文”不是应试教育的一种悲哀吗?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价、评估没有一套好的方案,由于中考的指挥棒,追求高分仍然是每所学校趋之若鹜的事。就作文教学来说,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靠的是多积累和多写。但教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想尽方法搞一些所谓的提高作文的“格式”和“技巧”来训练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学习能力、智力等的发展,也造成他们学习写作能力畸形的发展。 从学生来说,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与否对成绩影响不大,作文

只要把字写得漂亮就可以得高分;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单调,作文缺乏热情,作文时就说些空话、假话,表现做作,不能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文内容单薄、语言苍白、毫无感情抒发;有的寻章摘句,机械模仿,甚至胡编乱造,感情失真失度。学生对付作文形成了“套子”模式。如思维套子;选材套子。还有的学生拿到作文题以后,更是无从下手,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架势。对作文他们是既害怕,又无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境地。 二培养学生学生写作情感,感悟生活。 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作文作出了要求:要说真话,抒发真情实感。然而,在我们传统作文教学中,忽视了作文内在审美价值,扼杀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和思维创造能力,功利色彩浓重,致使有些中学生的作文矫揉造作,没有真情实感,写的都是些与自己的年龄结构,心智水平不相契合的文字。而一篇好的作文犹如一部精彩的影视作品,留住生活的精彩,让人感受人间的真情.那,末,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这是大多数同学都要求回答的难题: 1丰富生活,增加积累 这是针对那些对生活缺乏体验的人来说的,让他们在人生百态中体味作文的乐趣。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学生的随笔写作往往是性灵之作,洋溢着作者的真实情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随笔可采用以下手段:

三篇很好的读写任务和基础写作练习

第二节: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What Is Anger? We all know what anger is, and we’ll all felt it; whether as a fleeting(短暂的) annoyance or as full-fledged rage (盛怒). Anger is a completely normal, usually healthy, human emotion. But when it gets out of control and turns destructive(破坏性的), it can lead to problems at work, in you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i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your life. And it can make you feel as though you’re at the mercy of an unpredictable and powerful emotion. Ange r is “an emotional state the varies in intensity(强度) from mild irritation to intense fury(愤怒) and rage(恼怒),” according to Charles PhD, a psychologist who specializes in the study of anger. Like other emotions, it is accompanied by physiological and billogical changes; when you get angry, your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go up, as do the levels of your energy hormones, adrenalin(肾上腺素), and nor adrenalin(降肾上腺素). Anger can be caused by both external(外部的) and internal (内部的) events. You could be angry at a specific person (such as a coworker or supervisor) or event ( a traffic jam, a canceled flight), or your anger could be caused by worrying or brooding (沉思) about your personal problems. Memories of traumatic (创伤的) or enraging events can also trigger angry feelings. 【写作内容】 1. 概括短文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字数大约为30词左右; 2. 就“How to deal with anger?”这个主题发表你的看法,至少包含以下的内容要点,该部分的字数大约120词左右; (a)表述许多人容易生气及其危害; (b)如何有效地控制或减轻愤怒情绪。 【写作要求】 你可以使用实例或其它论述方法支持你的观点,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要抄袭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读写任务 The passage tells us what anger is. It may have positive or negative influence on humans.

丁有宽读写结合法

丁有宽读写结合的基本经验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丁老师既不主张读写结合的自然性(文章读多了,就自然会写),又不主张读写结合的机械性(读什么写什么),也不赞同读写结合的随意性(随意学一点就结合一点)。他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取消每周专设的两节作文课,把读写训练有机地拧在一起,指导学生训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丁老师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杂、乱、华、死”的通病,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总结了“杂中求精,打好基础”;“乱中求序,分步训练”“华中求实,突出重点”;“死中求活,交给规律”等四条基本经验。 (一)有的——杂中求精,打好基础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韩愈之述颇有启示。小学语文

学科的知识虽然包罗万象,但必有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和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学语文不陷入知识的“迷宫”,丁老师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学生能读会写,小学生读写应以记叙文为主(教材中的记叙文约占80%)。因此丁老师把语文教学重点放在教好记叙文上。 一般地说,事物都是复杂的整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逐步形成的。事物既然逐步形成,也就可以逐步分解。读写教学也可以进行分解,先进行单项训练,后进行综合训练。因此,丁老师从小学语文课本的所有记叙文中,从语言结构方法、文章结构方法与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研究,侧重文章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描述)两个方面,归纳出记叙文读写的规律性知识,称之为“五十法”或“五十个基本功”。详见下表:丁老师把来自课文的“五十法”作为帮助学生研究范文,了解作者如果叙事、状物、写人,怎样表达思想感情和安排篇章结构的一把钥匙,又作为学生学习作文的借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反对“放羊式教学”和“题海战术”,注意把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基础技能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双基”落在实处,练在需要处。坚持从“循法”到“无法”,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读写能力。这是丁老师读写结合基本经验之一。 1 精心训练打好基础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

语文论文听说读写结合,指导作文教学

一、从听说入手,提高说话能力 写文章就是作者用无声的语言,即文字表示思想感情的过程。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现代化形势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重写轻说” 现象为“说写并重。”训练学生听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注意力、辩音力、理解力、记忆力和组合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思维更加敏捷。让学生多听录音、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和面部表情变化来感受语言的美。训练说的过程,不仅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还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是进入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环节。因此在低年级要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 1、利用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低年级课文都配有新颖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彩色插图。教学中通过看图和学文穿插结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1)指导观察,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力。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一幅图或几幅图凭着观察和想象,有条理的说明图意。看单幅图时,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分清主次,抓住画面上的主要事物,并按主要事物和周围事物的联系来进行观察和想象,如观察《秋天》先让学生按照从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从中找出主要事物“雁南飞”“黄叶落”,然后找出与他们的联系——“天气凉”“天蓝而高”,再教给学生按观察顺序用几句完整的话、连贯具体地说明图意。 (2)看图说话,在学生观察之后,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口头表达,学会把观察到的东西用口头语言说出来,说准确、说生动、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看多幅图时,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先看这几幅图总的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依次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和他们之间的联系,抓住中心图进行观察和想象,再把图意写出来。在思维训练中大胆求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探求摸索不同的答案。 2、利用电视动画培养说话能力 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现代电教以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刺激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愿看、想说。小白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但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所以不能准确说出其特点。如在上说话课时,通过电视彩色动画效果、使学生对小白兔的外形特征有了深刻的印象。放相时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小白兔,然后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观察,放相时配上音乐、颜色,由于电教媒体可控制,让学生边看边说出小白兔的样子和特征。学生看的有趣,新鲜,避免了空洞的、枯燥的说教,增强了形象生动的直观性。 3、通过朗读、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浅谈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浅谈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作文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由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后者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会读书、读得多,能促进写;会写文章,写得多,同样也能促进读。只有加强阅读积累,在阅读中吸取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才能在作文中恰当而流畅地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径。基于这些认识,总结了一些老师在“读写结合”工作中的几点做法,这些做法在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内得法 (一)教师要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结构及语言表达特点 阅读教学是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石,它是学生获得习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学习遣词用句的主阵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经典课文写作方法的合理运用,遣词用句的精妙,是孩子学习作文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敏锐的捕捉作者的语言特点对于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教学《海滨小城》一课时,教师就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总分结构。总写是怎样概括的,分述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在教学老舍的《林海》、《草原》《养花》等课文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和遣词用句的精妙,这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淀,也是必备的前提条件。 (二)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选准“读写结合”训练点 有些课文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续写或者写出纸背的含义;有的课文或者段落结构严谨,特点鲜明,就适合学生进行仿写;还有的课文饱含着浓浓的深情学生读后非常感动,这就很适合写一写读后感……因此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文章的特点合理选择“读写结合”的练笔点将会直接影响着“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例如:两位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中都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尝试,却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其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本班学生在习作中追求语言华丽,滥用比喻句的特点,选择引导学生在学习写小艇样子的部分时,感悟作者抓住小艇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比喻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的写作技巧进行仿

高考英语读写任务写作模板

非常实用的高考英语“读写任务”写作模板 【对比观点题型】 (1)要求论述两个对立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写作步骤:1.有一些人认为……;2.另一些人认为……;3.我的看法……。) The topic of ①-----------------(主题)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recently. There are two sides of opinions about it. Some people say A is their favorite. They hold their view for the reason of ②-----------------(支持A的理由一). What is more, ③-------------(理由二). Moreover, ④---------------(理由三).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B is a better choi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Firstly,-----------------(支持B的理由一). Secondly (Besides), ⑥------------------(理由二). Thirdly (Finally), ⑦------------------(理由三). 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⑧----------------(我的观点). The reason is that ⑨--------------------(原因).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choice. For me, the former is surely a wise choice. (2)给出一个观点,要求考生反对这一观点。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①----------------(观点一). For example, they think ②-----------------(举例说明).And it will bring them ③-----------------(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In my opinion, I never think this reason can be the point. For one thing,④-------------(我不同意该看法的理由一). For another thing, ⑤-----------------(反对的理由之二).From all what I have said, I agree to the thought that ⑥------------------(我对文章所讨论主题的看法). 【阐述主题题型】 要求从一句话或一个主题出发,按照提纲的要求进行论述。 (写作步骤:1.阐述某名言或主题所蕴涵的意义;2.分析并举例使其更充实。)The good old proverb ----------------(名言或谚语)reminds us that ----------------(释义). Indeed, we can learn many things from it. First of all, ---------------(理由一). For example, -------------------(举例说明). Secondly,----------------(理由二). Another case is that ---------------(举例说明). Furthermore, ------------------(理由三).In my opinion, ----------------(我的观点). In short, whatever you do, please remember the saying ----------. If you understand it and apply it to your study or work, you”ll necessarily benefit a lot from it. 【解决方法题型】 要求考生列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写作步骤:1.问题现状;2.怎样解决<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In recent days, we have to face one problem------------A,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First, ------------(说明A的现状).Second, ---------------(举例进一步说明现状). Confronted with A, we should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For one thing, ---------------(解决方法一). For another ---------------(解决方法二). Finally, -----------------(解决方法三). 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 -------------(我的解决方法). Consequently, I’m confident that a bright future is awaiting us because --------------(带来的好处). 【说明利弊题型】 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先说明一下现状,再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角度(利或弊)出发,最后往往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对事物前景提出预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