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稳定杆设计参数

稳定杆设计参数

稳定杆设计参数
稳定杆设计参数

大SUV项目设计参数

1.前横向稳定杆:

材料:60Si2MnA 杆直径:26mm 表面处理:喷塑(黑色)2.后横向稳定杆:

材料:60Si2MnA 杆直径:14mm 表面处理:喷塑(黑色)3.纵向拉杆组件:表面处理:喷塑(黑色)

3.1纵向拉杆组件接头:材料:4钢板Q235,

3.2纵向拉杆:杆直径18mm,材料:60Si2MnA

3.3衬套组件:材料:天然橡胶、20#无缝钢管

4.前、后稳定杆连接杆:

4.1连接杆中杆:材料20#圆钢,杆直径:10mm

4.2连接杆球销外壳:材料:20#圆钢

4.3连接杆防尘罩:材料:>CR<

4.4连接杆球销:材料:40Cr

5.前稳定杆支架:材料:3钢板Q235

6.前稳定杆衬套:天然橡胶

7.后稳定杆支架:材料:2钢板Q235

8.后稳定杆衬套:天然橡胶

9.调节连杆:属于外购件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一、基本要求 1.普通混凝土要兼顾性能与经济成本,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及水泥用量,走低水胶比、大掺合料用量、高砂率的设计路线; 2.普通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参数参考下表 ; ②普通混凝土掺合料不宜使用多孔、含碳量、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的掺合料; ③确保外加剂与水泥及掺合料相容性良好,其中重点关注缓凝剂、膨胀剂等与水泥及掺合料的相容性,相容性不良的外加剂,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 3 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用excel编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中通过调整参数以符合表1给出的范围。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 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2.1.2 干硬性混凝土stiff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pasty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 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的混凝土。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 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10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binder content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13 水胶比water-binder 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 of mineral admixture 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 of chemical admixture 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第七章参数化横断面设计绘图

第七章参数化横断面设计绘图 7.1 横断面设计与绘图 主要功能:任意定制各种横断面类型、多级填挖方边坡、护坡道、边沟、排水沟,以及截水沟和路基支挡防护构造物,实现了横断面随意修改后的所有数据自动搜索刷新。针对不同公路等级和设计的不同需要,可随意定制横断面绘图的方式方法、断面各种图形信息的标注形式和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新的横断面设计模块可以方便、准确地考虑各种情况下路基左右侧超填、因路基沉降引起的顶面超填、清除表土以及路槽部分的土方数量增减变化(直接在断面数量中考虑),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选择应用。 菜单:设计——横断设计绘图 命令:HDM_new 横断设计与绘图主对话框如图7-1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设计控制、土方控制、绘图控制。 图7-1 (1)设计控制 1)自动延伸地面线不足。

控制当断面两侧地面线测量宽度较窄,戴帽子时边坡线不能和地面线相交,系统可自动按地面线最外侧的一段的坡度延伸,直到戴帽子成功(当地面线最外侧坡度垂直时除外)。 2)左右侧沟底标高控制。 如果用户已经在项目管理器中添加了左右侧沟底标高设计数据文件(其格式参见后面数据文件介绍一章),那么“沟底标高控制”中的“左侧”和“右侧”控制将会亮显,用户可以分别设定在路基左右侧横断面设计时是否进行沟底标高控制,并可选择变化沟深或固定沟深。结合《文件编制办法》要求,纬地系统自V3.0版起便已经支持路基两侧沟底标高控制模式下的横断面设计,V4.6版此功能有了进一步完善,更加灵活方便。 3)下护坡道宽度控制。 此功能主要用于控制高等级公路项目填方断面下护坡道的宽度变化,其控制支持两种方式,一是根据路基填土高度控制,即用户可以指定当路基大于某一数值时下护坡道宽度和小于这一高度时下护坡道宽度;二是根据设计控制参数文件中左右侧排水沟形式(zpsgxs.dat和ypsgxs.dat)中的具体数据控制,一般当排水沟控制的第一组数据的坡度数值为0时,系统会自动将其识别为下护坡道控制数据。如果用户选择了第一种路基高度控制方式,系统将自动忽略zpsgxs.dat和ypsgxs.dat中出现的下护坡道控制数据(如果存在的话,其后的排水沟形式不受影响)。 4)矮路基临界控制。 用户选择此项后,需要输入左右侧填方路基的一个临界高度数值(一般约为边沟的深度),用以控制当填方高度小于临界高度时,直接设计边沟,而不先按填方放坡之后再设计排水沟。 5)扣除桥隧断面。 用户选择此项后,桥隧桩号范围内将不绘出横断面。 6)沟外护坡宽度。 用来控制戴帽子时当排水沟(或边沟)的外缘高出地面线,这时系统自动设计一段平台,再按填方放坡,“沟外护坡宽度”就指平台的宽度。 (2)土方控制(如图7-2所示) 1)计入排水沟面积。 用以控制在断面面积中是否考虑计入左右侧排水沟的土方面积。

2000m球罐制造方案

2000m3球罐制造方案 1.编制说明: 本方案依据设计图纸及图纸明确的国标、部标,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球罐制造及检验标准、规范: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钢制压力容器》 GB150-98 3)《压力容器用钢板》 GB6654-1996 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钢板》 JB4726-1994 5)《钢制球形储罐》 GB12337-98 6)《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4730-94 7)《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2000 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4-98 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3.球罐技术参数 公称容积:2000m3数量:1台 设计压力:1.8Mpa 设计温度:45℃ 介质:液氨 规格:Sφ15700×50/52mm 主材: 16MnR 球罐质量:346100Kg/台 结构型式:四带混合式10支柱

4.球罐制造主要技术措施 (1)按设计图纸要求采购球壳板、人孔及接管毛坯、支柱、拉杆等材料及焊接材料,并对到货材料按图纸、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复验。 (2)对球罐壳体、人孔及接管等材料做焊接工艺评定。选定需具有相应材质及位置合格证的优秀焊工参与施焊,严格执行焊接工艺。 (3)球壳板投料前采用全自动抛丸机对钢板双面抛丸处理,清除钢板表面氧化皮,从而提高球壳板制造表面质量。 (4)球壳板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压制采用800t悬臂油压机(喉深2200mm,可压制板宽4500mm)、2200t框架油压机(跨度4200mm)和2000m3球罐冲压模具进行。成型后的球片用弦长2000mm样板检查,曲率误差≯2mm。 (5)球片净料及坡口切割采用切割轨道及多嘴头自动火焰切割机进行,球片净料及坡口切割一次成型,并清除氧化皮。 (6)净料后的球片各部分几何尺寸满足设计图纸及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同规格球片任意互换。 (7)对球片坡口按设计图纸及标准要求进行100%渗透探伤检查,球片周边100mm范围内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查。 (8)几何尺寸检验合格的球片进行内外表面清理,并按合同要求涂防锈漆,坡口周边50mm范围内涂可焊性涂料。在每一片球片板凸面上喷涂标识,标明材质名称、规格、炉批号、球罐编号及球片设计尺寸和实测尺寸等。 (9)支柱与底板、耳板、筋板等配件在制造厂组焊成部件,支柱直线度偏差≯L/1000(L

配合比设计与材料

配合比设计与材料一、混凝土 混凝土是按设计比例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混合拌合,并经浇筑、养护获得预定形状、强度和性能的建筑材料。 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主要有工作性、含气量与凝结时间三项,而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四种特性。 混凝土的流动性 1.坍落度:坍落度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常用的塑性混凝土(坍落度 3~22cm)。 2.工作度VC值:VC值适用于碾压混凝土。 3.坍扩度:坍扩度适用于坍落度大于22cm的自流自密实混凝土,用混凝土坍落后扩散直径的大小来表示。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因素有用水量、骨料最大粒径、砂率、骨料、水灰比和骨灰比、外加剂、水泥品种、掺合料、搅拌时间、温度。三、配合比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等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和易性的需要。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以及粉煤灰掺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这些关键参数与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确定这些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等设计要求和施工和易性需要,并

达到降低水泥用量、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的目的。 配合比设计参数选定3.1 1.水胶比:应根据设计提出的混凝土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拉伸变形等要求确定。水胶比:是指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 比值(用水量是以砂石骨料饱和面干状态为准)。可用W/(C+F)表示。水胶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参数和主要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胶比的大小。水胶比的倒数即胶水比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存在着直线关系。水胶比的选择应通过试验,建立混凝土水胶比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曲线,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满足设计技术指标要求的水胶比。 影响水胶比大小的主要因素与混凝土设计指标、设计龄期、抗冻等级、极限拉伸值、骨料性能、掺和料和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等密切相关。水胶比是影响和决定混凝土耐久性和多种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因而,在配合比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水胶比的选择。近年来,不论是严寒的北方或温和的南方地区,抗冻等级已成为混凝土主要的设计指标之一,抗冻性能是大坝混凝土耐久性极为重要的指标。 2.砂率:应通过试验选取最佳砂率值。砂率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用水量有很大的影响。砂率过大,砂子的比表面积增大,相对减弱了起润滑骨料作用的水泥浆层厚度,拌合物就会显得干稠,流动性减小;否则,在保持相同流动性的条件下,则需增加水泥浆用量,也即增加水和水泥的用量,从而提高了成本。砂率过小,则骨料的空隙中

纵断面设计——竖曲线设计

纵断面设计——竖曲线设计 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这条连接两纵坡线的曲线叫竖曲线。 竖曲线的形状,通常采用平曲线或二次抛物线两种。在设计和计算上为方便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形成转坡点,其相交角用转坡角表示。当竖曲线转坡点在曲线上方时为凸形竖曲线,反之为凹形竖曲线。 一、竖曲线 如图所示,设相邻两纵坡坡度分别为i1 和i2,则相邻两坡度的代数差即转坡角为ω= i1-i2 ,其中i1、i2为本身之值,当上坡时取正值,下坡时取负值。 当i1- i2为正值时,则为凸形竖曲线。当i1 - i2 为负值时,则为凹形竖曲线。 (一)竖曲线基本方程式 我国采用的是二次抛物线形作为竖曲线的常用形式。其基本方程为: 若取抛物线参数为竖曲线的半径,则有: (二)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竖曲线计算图示 1、切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间的竖距通过推导可得: 2、竖曲线曲线长:L = Rω 3、竖曲线切线长:T= TA =TB ≈ L/2 = 4、竖曲线的外距:E = ⑤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 式中:x —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 m; R—为竖曲线的半径,m。 二、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一)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 1.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确定考虑因素 (1)缓和冲击 汽车行驶在竖曲线上时,产生径向离心力,使汽车在凸形竖曲线上重量减小,所以确定竖曲线半径时,对离心力要加以控制。 (2)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当竖曲线两端直线坡段的坡度差很小时,即使竖曲线半径较大,竖曲线长度也有可能较短,此时汽车在竖曲线段倏忽而过,冲击增大,乘客不适;从视觉上考虑也会感到线形突然转折。因此,汽车在凸形竖曲线上行驶的时间不能太短,通常控制汽车在凸形竖曲线上行驶时间不得小于3秒钟。 (3)满足视距的要求 汽车行驶在凸形竖曲线上,如果竖曲线半径太小,会阻挡司机的视线。为了行车安全,对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加以限制。 2.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确定考虑因素 (1)缓和冲击: 在凹形竖曲线上行驶重量增大;半径越小,离心力越大;当重量变化程度达到一定时,就会影响到旅客的舒适性,同时也会影响到汽车的悬挂系统。 (2)前灯照射距离要求

南京球罐施工组织设计

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8万吨/年丙烷装置2台1000m3丙烯球罐安装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二○○七年六月

1.编制说明 1.1 本施工组织设计仅适用于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8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丙烯罐区2台1000m3 丙烯球罐安装工程。 1.2 编制及施工验收依据 ●施工蓝图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 ●《钢制球形储罐》GB12337—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030.1-4730.6-2005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GB/T3965-1995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实验方法》GB/T229-94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JB/T4711-2003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 ●《压力容器用钢板》GB6654-1996 ●《碳钢焊条》GB/T5117-1995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6-2000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JB4744-2000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术条件》JB4747-2002 ●公司《压力容器现场组焊质量保证手册》及《质量管理手册》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8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2台1000m3球罐安装工程新建设备。 2.1 建设单位:南京金浦锦湖化工有限公司。 2.2 设计单位: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2.3 1000m3丙烯球罐设计参数 设计压力:2.18Mpa 设计温度:50℃

1000m3球罐的焊接结构和工艺设计

1000m3球罐的焊接结构和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本次设计以《GB12337-2010钢制球形储罐》和《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为设计依据,综合国内外现有的制造技术设计了3000m3液氨储罐。在以安全为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品质量、施工建造可行性、国内现有的建造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设计出公称直径为18000mm、壁厚为44mm的大型球罐。本设计在选材方面考虑了多种材料的特性,最后确定Q345R为本球罐的材料。同样,本设计在球罐选型及支撑方式的选择上也应用多种形式作比较最终确定混合式结构、可调式拉杆支撑最合理。最后进行强度及稳定性校核,校核结果显示本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又经济。 本文通过对球罐的材质的焊接性分析,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根据每条焊缝有不同的特点,制定了各条焊缝的具体焊接顺序和坡口形式,并选择了焊接工艺参数。 球罐组装、焊接之后,需要进行焊后处理,包括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以及耐压试验等,本文也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并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球罐;安全;经济;焊接

Abstract The design Of 3000m3liquid ammonia spherical tank is basis on both the GB12337-2010 《steel spherical tanks 》and GB150-2011 《design of steel pressure vessel》,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ank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rinciples of safety ,consider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the existing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at last the spherical tank is designed for nominal diameter 18000mm、wall thickness 44mm.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in this design is in consideration, compared with some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materials,finally the Q345R has be choosen.Also,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the spherical support is in consideration,finally hybrid strucure and adjustable tension support seems to be the most reasonable. Finally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test, the result shows this design of structure is safe and economic. Based on the spherical tank welding material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welding materials and weld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weld, developed a specific welding seam of each sequence and groove type, and selected welding parameters. After the installation and welding of the spherical container, there need to conduct process when the welding finished, which includ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and the pressure test, and so on. In the paper, they were conducted a brief analysis and exposition, and were introduced the corresponding resolve methods and attention matters. Keywords: spherical tank;safety;welding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参数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参数 发布者: 北京中科亚信发布时间:2009-5-18阅读:997次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参数 (1)体积密度 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原称容重)是最重要的一项物理性能指标。体积密度是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各材料的选用及用量均是围绕密度的技术要求展开的。因此,体积密度设计是配合比计算的基本依据之一。它反映所设计的泡沫混凝土在完成养护之后,单位体积理论干燥重量。即包括各基本组成材料的干物料总量和制品中非蒸发水总量(其中包括化学结合水和凝胶水)。 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与制品的含水量有关。一般,体积密度是指养护后产品的绝干体积密度,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存放时,产品的含水因空气温度的相对稳定而达到的相对平衡的自然状态体积密度。 体积密度的设计应按照产品的技术要求为出发点,其密度应为绝干体积密度。在密度设计时,要考虑现有材料、工艺、设备大致能达到的水平,不能脱离具体的技术实际。 (2)强度 强度是体积密度之外另一项重要的物理性理指标。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强度三项。大多数承重产品主要强调抗压强度,对抗折及抗冲击强度则可以不予重点考虑;而一些板材制品则应突出抗折强度及抗冲击强度。每一种产品的强度设计注重于那项指标,应根据产品的不同品种及技术要求而定。 在强度设计时,应以体积密度为基础。在保证体积密度的情况下来设计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强度值。

不同的密度,其强度值是不同的。在设计强度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强度应以满足这一密度等级产品的使用性能为标准,而不能以密实混凝土为参照去追求不必要的高强度。泡沫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强度较低的材料,要求它高强度是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的。例如地暖用泡沫混凝土 0.6MPa的抗压强度就已经满足了使用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用泡沫混凝土 0.4MPa的抗压强度也已符合技术要求,屋面保温用泡沫混凝土 0.8MPa的抗压强度也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如此等等,我们就不能要求这些混凝土去和路面砖的20~30MPa的抗压强度去相比,也是根本不需要的。 为使用所配制的泡沫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保证率,泡沫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必须大于其强度标准值3%~10%,使其具有富余强度。 原材料的选择及配比量应以达到强度要求为原则。 (3)热导率 泡沫混凝土大多数是作为保温材料使用,热导率因而也是它的一项主要性能指标。为了保证它能达到设计的热导率,配合比设计就应有相关的降低热导率的考虑,特别是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泡沫混凝土的热导率与其密度有关,二者往往有对应性。低密度产品的热导率也往往较低。但也不尽然,因为热导率还与其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高,热导率也越高,绝干品的热导率约为含水18%品的一半左右。因此,热导率的设计应以绝干密度为基准。 采用不同的材料和配合比,泡沫混凝土即使同一等级的体积密度,其热导率也将有相当大的差别,绝不是相同的。其大致的设计值范围如下: 900~1800kg/m3泡沫混凝土,热导率范围约 0.2~ 0.5w/m·K; 700~800kg/m3泡沫混凝土,热导率范围约 0.18~

球罐设计

第一章 确定设计参数、选择材料 一、确定设计参数 (一) 设计温度 储罐放在室外,罐的外表面用150mm 的保温层保温。在吉林地区,夏季可能达到的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月平均)为-20℃。 (二) 设计压力 罐内储存的是被压缩且被冷却水冷凝的液氨。氨蒸汽被压缩到0.9~1.4MPa ,被冷却水冷凝。液氨40℃时的饱和蒸汽压由[1]查得为:P 汽=1.55MPa(绝对压力)。为保证安全,在罐顶装有安全阀,故球罐设计压力为安全阀的启动压力,即: P=(1.05-1.1)P 汽=(1.05-1.1)×1.45=1.523~1.595MPa 取设计压力P=1.6MPa (三) 焊缝系数φ 球罐采用X 坡口,双面对接焊,并进行100%的无损探伤,由[2]知φ=1.0 (四) 水压试验压力 由[4]知水压试验压力为: T P =1.25P [] []t σσ 球壳材料为16MnDR ,初选板厚为36mm,由[3]表3查得[]σ=157MPa, []t σ =157MPa 则 T P =1.25P ×157/157=1.25×1.6×1=2.06 MPa 试验时水温不得低于5℃。 (五) 球罐的基本参数 球罐盛装量为170吨/台。液氨-20℃的密度为0.664吨/M 3,,40℃时0.58吨/M 3。 球罐所需容积(按40℃计)为:V= 58 .0170=293.1M 3 已给盛装系数为0.5,即不得装满,故实际所需容积为:V=5 .0170=340M 3,其小于400M 3, 余容较大,足够用,相差17.6%,符合标准要求。 按公称容积4003设计,由[2]附录一P41查得球罐基本参数如表 一 1-1

球罐施工工艺标准1

1 总则 1.0.1 编制本标准是为了使球形储罐(以下简称“球罐”)施工工艺标准化,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过程控制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以利于下列技术法规的贯彻实施: 1.《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4; 4.《钢制球形储罐》GB 12337; 5.《钢制球形储罐型式与基本参数》GB/T 17261。 1.0.2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且不大于4MPa、公称容积大于或等于50m3的桔瓣式或混合式以支柱支撑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焊接球罐和低温球罐的现场组焊、施工。但不适用于下列球罐: 1.受核辐射作用的球罐; 2.非固定(如车载或船载)的球罐; 3.双层结构的球罐; 4.膨胀成形的球罐。 1.0.3 球罐的施工及验收应包括下列范围: 1.球壳及与其连接的受压零部件应划定在下列范围内: a.球壳接管与外管道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 b.球壳接管与外管道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 c.球壳接管与外管道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2.球罐开孔的承压封头、平盖及紧固件。 3.与球壳连接的支柱、拉杆、垫板和底板等非受压元件。 1.0.4 本标准所规定的施工程序及质量要求是必须遵守的指令性规定。本标准中规定的施工方法及中间控制质量指标是指导性的,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加以选择和补充。1.0.5 球罐施工工艺的修改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专业责任工程师审查认可。 1.0.6 国外供货的球罐,可根据合同规定执行制造厂家提供的工程标准。 1.0.7 球罐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AR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1.0.8 球罐施工必须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 1.0.9 球罐施工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 3505及其它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CASS中针对于有坡降的任意断面设计参数功能使用

CASS软件任意断面设计参数功能的使用 测量A361一.任意断面功能使用 1.【工程应用】菜单-【断面法土方计算】-【任意断面】, 在弹出的“任意断面设计参数”对话框中: 在“选择里程文件”下,指定上一步中生成的“里程文件.hdm ";如:\Program Files\CASS70\DEMO\里程文件.hdm; 在“横断面设计文件”下,指定本例在“桌面”中保存的“横断面设计文件1.txt ”;如:\Program Files\CASS70\DEMO\横断面设计文件.txt ” 然后输入中桩设计高程,并添加单段设计参数,如下图

说明:底宽2.5米,坡比为1:1.5,渠底到下坡砼上面高差为2.88米,堤宽2.5米 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2. 弹出“绘制纵断面图”的设置对话框,在此处设定纵断面图的绘图参数: 在“断面图比例”中,默认横向1:500,纵向1:100; 在“断面图位置”中,单击“···”按钮,用鼠标在绘图区空白处指定纵断面图左下角坐标,返回“绘制纵断面图”对话框。 而在“绘制标尺”、“距离标注”、“高程标注位数”、“里程标注位数”、“里程高程注记设置”、“方格线间隔”等绘图参数,本例均为默认值; “断面图的间距”:如果有多个纵断面图生成时可指定纵断面图生成时每列生成个数,行列间距;本例只有单个纵断面图该项为灰色不能指定。 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可在指定的位置自动生成纵断面图,之后注意命令提示行显示“指定横断面图起始位置”,鼠标再次在绘图区空白区域点击,各个里程处的横断面图就自动生成。

3【工程应用】菜单-【断面法土方计算】-【图面土方计算】,鼠标框选生成的所有横断面图后回车,命令行提示“指定土石方计算表左上角位置”时,鼠标单击绘图区空白区域,可生成土方计算表格,如图:

球罐保冷施工设计

球罐聚氨酯喷涂保冷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省长兴设备防护公司审核单位: 编制人:苗培坤审核人: 批准人:苗士强批准人: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保冷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1) 1施工前的准备 (1) 2、施工程序和步骤 (1) 3、球罐保冷结构 (2) 4、球罐保冷施工技术措施 (2) 5、交工验收 (4) 6工期保证措施 (5) 7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6) 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 (7) 1质量管理 (7) 2质量控制机构 (7) 3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 (9) 3.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 (9) 3.2 抓好施工和技术准备工作 (9) 3.3 加强材料供应管理,确保材料质量 (10) 3.4 强化施工过程管理,提高过程控制能力。 (10) 3.5 工程质量管理奖惩规定 (10) 3.6 质量控制点 (11) 3.7 关键部位质量预控对策 (13) 四、(HSE)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3) 1、HSE作业计划 (13) 1.1 HSE承诺、方针和目标 (13) 1.2 HSE人员、组织机构和职责 (14) 1.3 危害识别与控制 (15) 1.4 应急计划 (16) 1.5 应急预案 (16) 1.6 HSE监测和整改 (17) 2HSE作业指导 (19) 2.1 卫生与生活设施 (19) 2.2 个人防护装备(P.P.E) (19) 2.3 交通安全及车辆管理 (19) 2.4 材料的运输、存放、保管与有害材料处理程序 (19) 2.5 机械设备和设施 (19) 2.6 手持和电动工具 (20) 2.7 临时用电安全 (20) 2.8 脚手架、高出作业管理程序 (20) 2.9 保冷作业 (21) 3应急预案 (22) 3.1安装和试运时发生火灾的应急方案 (2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1]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基本特点: 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 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 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 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 (10%~15%)复掺; 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 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 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 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 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表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参考表(自定,待验证)

3 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道路纵断面设计步骤

道路纵断面设计步骤: 一、平面线形规范检查(检查线形是否满足规范) 用业主给你的平面总图用鸿业—平面—平面规范输入道路参数进行检查,检查线形是否满足规范,如不满足用鸿业—平面—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进行设计(参数可以从规范上查到); 二、道路纵断面图设计:检查道路纵断面设计时是否会出现高程差特大或不满足要求等情况,涉及到是否需要改线(使用鸿业来完成) 1、地形 地形识别: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先单击一条地形线—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同类型的线—回车; 离散: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回车(离散间距为10/20 可自行调节,不调也行。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回车—按提示进行下一步; 如果是属性块的情况:属性块定义—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回车—按提示进行下一步。 标高检查:在自然标高离散点里选择标高检查,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根据提示输入最大最小标高—检查

完后删除全部的无效点即可。 2、平面 中心线定义:选择中心线定义—回车手动选择图上的中心线—回车按提示完成即可。 桩号 定义桩号:选择定义桩号的中心线,先选择一条中心线,输入all表示选择全部同类型的线性—回车—按提示进行下步操作。 自动标注桩号:在桩号里面自动标注桩号—选择标注的线性—按提示即可。 还可以进行标注桩号设置 线转道路:为了使生成的土石方量准确,按提示完成即可。 超高加宽设计:

根据图在桩号代号右侧单击横断面形式,出现下图 选择左右对称,选择板块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等,单幅路表示没有中央分隔带,没有两侧分隔带;双幅路是指有中央分隔带,没有两侧分隔带;三幅路是指有中央分隔带,有两侧分隔带;

第二章 球罐结构设计

第二章 球罐结构设计 2、1 球壳球瓣结构尺寸计算 2、1、1 设计计算参数: 球罐内径:D=12450mm []23341-表P 几何容积:V=974m 3 公称容积:V 1=1000m 3 球壳分带数:N=3 支柱根数:F=8 各带球心角/分块数: 上极:112、5°/7 赤道:67、6°/16 下极:112、5°/7 图 2-1混合式排板结构球罐 2、1、2混合式结构排板得计算: 1、符号说明: R--球罐半径6225 mm N--赤道分瓣数16 (瞧上图数得) α--赤道带周向球角22、5° (360/16) 0β--赤道带球心角70° 1β--极中板球心角44° 2β--极侧板球心角11° 3β--极边板球心角22° 2赤道板(图2-2)尺寸计算:

图2-2 弧长L )=1800βR π =180 70 622514.3??=7601、4mm 弦长L =2Rsin(20β)=2x6225×sin(2 70 )=7141mm 弧长1B )=N R π2cos(20β)=16 14.362252?x ×cos 270 =2001、4mm 弦长1B =2Rcos(20β)sin(2α)=2x6225×cos35sin 2 5 .22=1989、6mm 弧长2B )=N R π2=16 14 .362252?x =2443、3mm 弦长2B =2Rsin 2α=2x6225×sin(2 5 .22)=2428、9mm 弦长D =2R )2 (cos )2( cos 120 2α β- =2x6225x )2 5.22(cos )270( cos 122- = 7413、0mm 弧长D )=90R πarcsin(2R D )=903.14x6225arcsin(2x6225 7413.0 ) = 7936、4mm 极板(图2-3)尺寸计算: 图2-3 对角线弧长与弦长最大间距: H=)2 ( sin 121 2ββ++=)112 44 ( sin 12++ = 1、139mm 1B ) = 2001、4 L ) = 7601、4 1B ) = 6204、1 2B ) =7167、1 0D ) =9731、7

2000立方米大型球罐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资料标签 资料编号: 题目球形储罐设计 姓名学号专业材料成型 指导教师成绩 资料清单 注意事项: 1、存档内容请在相应位置填上件数、份数,保存在档案盒内。每盒放3-5名学生资料,每份按序号归档, 如果其中某项已装订于论文正本内,则不按以上顺序归档。各专业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保存内容。 2、所有资料必须保存三年。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装订格式可参照毕业设计论文装订规范要求。 3、资料由学院资料室统一编号。编号规则是:年度—资料类别代码·学院代码·学期代码—顺序号,顺 序号由四位数字组成(参照《西安理工大学实践教学资料整理归档要求》)。 4、各院、系应在课程设计结束后一个月内按照规范进行资料归档。 5、特殊情况请在备注中注明,并把相关资料归档,应有当事人和负责人签名。

课程与生产设计(焊)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球形储罐设计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6年秋学期

目录 一、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任务书-------------------------------------------------------------------------------1 1.1 选材-----------------------------------------------------------------------------------------------2 1.2 球壳计算----------------------------------------------------------------------------------------2 1.3 球壳薄膜应力校核---------------------------------------------------- --------------------3 1.4 球壳许用外力----------------------------------------------------------------------- ----------4 1.5 球壳分瓣计算----------------------------------------------------------------------------------5 二、支柱拉杆计算 2.1计算数据---------------------------------------------------------------------------------------9 2.2 支柱载荷计算---------------------------------------------------------------------------------10 2.3支柱稳定性校核-----------------------------------------------------------------------------13 2.4拉杆计算---------------------------------------------------------------------------------------14 三、连接部位强度计算 3.1销钉直径计算-----------------------------------------------------------------------------------15 3.2耳板和翼板厚度计算-------------------------------------------------------------------------15 3.3焊缝剪应力校核-------------------------------------------------------------------------------15 3.4支柱底板的直径和厚度计算---------------------------------------------------------------16 3.5支柱与球壳连接处的应力验算------------------------------------------------------------16 3.6支柱与球壳连接焊缝强度计算------------------------------------------------------------18 四、附件设计 4.1人孔结构-----------------------------------------------------------------------------------------19 4.2 接管结构-----------------------------------------------------------------------------------------19 4.3梯子平台---------------------------------------------------------------------------------------19 4.4液面计--------------------------------------------------------------------------------------------20 五、工厂制造及现场组装 5.1 工厂制造----------------------------------------------------------------------------------------2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参数的合理取值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参数的合理取值 【摘要】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水泥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配合比例决定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程成本。合理确定各个技术参数,是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慎重考虑的事情,它关系到设计出的配比的实用性和技术经济性。本文分析了如何合理地确定配合比设计的一些基本参数。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取值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多组分的复合材料,各组成材料的配合比例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混凝土能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因此,正确地进行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关键环节。配合比设计时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的取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技术性能和成本。本文试图就配合比设计的一些技术参数的取值问题进行探讨。 1.混凝土试配强度的确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为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在工程中使用时,其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95%的强度保证率,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比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高,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这项规定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物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性能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及设备的装备水平等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将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提高,以留有一定的储备强度是必要的。但目前许多试验室在确定试配强度时存在一种误区,即认为混凝土强度越高,工程结构物就越安全可靠,于是在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时,选择宁高勿低,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试配强度,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一再加大。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建设必须绝对保险,绝对不出问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片面地追求高强度就能保证万无一失。通常,在工程设计中,特别是重点工程,首先设计人员在设计上要留有较大的余地,具体到混凝土,要使设计强度远超出计算强度,留出一定的富余强度,在随后的施工中也是这样,要使配制强度高于设计强度,步步留有安全储备,步步具备保险系数。事实证明,当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一步步提高,水泥用量就伴随着一次又一次地加大,除了会使混凝土成本大幅度提高外,水泥(特别是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用量加大,必然会导致混凝土的温升和干缩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与干缩裂缝,浇注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裂缝又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产生锈蚀。水泥用量大(特别是碱含量较高的水泥)可能带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碱-集料反应,也会使混凝土结构物开裂,大大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在确定试配强度时,必须转变混凝土强度越高,结构物就越安全的错误观念,不盲目追求高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