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生产与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生产与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生产与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生产与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生产与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管理摘要:为了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提高成品良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推行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人机料法环测

中国历来以低成本闻名,随着医疗器械产品不断增长,市场不断扩张,医疗市场对高质量医疗器械的需求正在增加,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日趋加大。而在设计和生产医疗器械过程中,由于受技术条件、研究环境、认知水平、工艺等级和管理水平等限制,加之上市前调查研究和验证的不足,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结合人机料法环测的质量管理,能使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稳定的持续发展。

人、机、料、法、环、测简单地说就是5m1e分析法:人员(man)、机器(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测量(measurement),是造成产品质量波动原因的6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优质产品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能从这几个主要方面严格把关,使得产品的质量稳定并且成品合格率逐步提高,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让企业稳步发展。

人:作为生产的主体,是影响产品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由于性格特点不一样,存在许多

工厂管理 要素 人机物法环测

5M1E 人机物法环测(5M1E):人员(Man)、机器(Machine)、物料(Material)、 方法(Methods)、环境(Environment)、测量(Measurement)。人为因素引起的可以说是人;机器因素引起的可以说是机;来料不良引起的可以说是料;工艺不良引起的可以说是法;检测失误引起的可以说是测。在sixsigma做C&E分析时经常用到这个工具。见下图: 工序标准化管理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寻求质量、成本、效率的改善,提高工序质量是关键。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如上图所示。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物、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一.工序管理(法) 1.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此处可结合精益生产相关成 果。 2.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 制点能标识清楚。 3.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 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 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6.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 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认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7.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8.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 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9.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10.大多数重要的生产过程采用了控制图或其它的控制办法。 二.生产人员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对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工位,必须选派经专业考核合格、有现场质量控制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4.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5.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三.设备维修和保养(机)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地实施,有设备台帐、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四.生产物料(物) 1.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建立进料验证、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3.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5.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6.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五.生产环境(环) 1.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可借鉴5S相关要求. 5.材料、工装、夹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6.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六.质量检查与反馈(测) 1应规定工艺质量标准,明确技术要求,检查项目、方法、频次、仪器等要求,并在工序流程中合理设置检验点,编制检验规程。 2.按技术要求和检验规程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并检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填写

人机料法环管理

如何做好车间管理工作 ——浅谈“人机料法环”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人张口闭口的一系列管理专业名词,如“5H3W”、“PDCA循环管理模式”、“6S”、“人、机、料、法、环”等等,但真正能够把这些管理思想深刻理解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人仅仅只是理解其表层意思或生搬硬套的去使用这些管理工具,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与经验。 一、“人”,即人的管理。 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在选人、育人、用人上,我们要有严格的标准限制, 1、选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经提出了一套选才标准:“苟不能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也。”他对圣人、君子、小人下的定议:“是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司马光所说不无道理。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但这一标准的选择空间太小,自古以来圣人就是凤毛麟角。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有的人觉得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将百无一用。 才高德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并且有足够驾御小人的手段。所以,在伊利原老总郑俊怀与蒙牛老总牛根生的博弈中,郑俊怀输的很彻底,于是乎牛根生办公室内挂起了一块颇具心得体会的牌匾:“有德有才,破格重

人 机 物 法 环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一篇关于人、机、料、法、环的解析文章,请收好!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对危险品控制。一是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天那水之类。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对六种化学物质的控制(铅、汞、镉、六价络、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生产环境。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 问题的层次: 1.对人机料法环的初步定性 2.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3.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机料法环的分析 4.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对二次定性结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机料 法环的分析方法 5.其实也就是多题几个为什么

人机料法环是什么

人机料法环是什么 最佳答案 人机料法环是: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附: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 人 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形式。 机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料 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你在那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当然,你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所以你在生产管理的工作里面,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人。 法

“人机料法环”与安全工作的分析报告

“人机料法环”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5年截止8月份,我矿共发生了4起事故。事故1:2015年4月2日12:50左右在二采区运输大巷皮带机尾处,发生的机械事故,致使奥喜明右腿处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皮带机尾未安装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在其周围违规作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2:2015年5月13日17:10左右,在13106综采工作面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致使郭水旺左脚耻骨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业前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未细致的排查。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事故3:2015年6月21日10:00分左右,在131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的车辆事故,事故致使高永旺、梁安平一轻伤、一重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综采队违章作业,回柱绞车使用不符合规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4:2015年7月24日0:45分左右,在地面筛分车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致使康迎赖第2腰椎,第12胸椎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康迎赖违章操作,架设的平台两边无护栏,且背面护栏高度不够,平台没有固定。 通过四起事故的发生,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人”就是指现场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带班长、普通员工。人员管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管理的一个方面。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

做事只讲效率,质量低,但工作效率高等等。作为管理者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尽量安排适合其性格特点的岗位,使他们能“人尽其才”通过对这几起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工作都没有重视到位,对事故的发生都报有侥幸心理,甚至去违章操作,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疏忽大意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从今年的这四起事故来分析,都是“人”的因素为主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从“人”的方面对安全工作来讲,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此项工作,急性子人着手细致工作显然是不适合的;其次应继续加强工人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每个工人从心底上认识到安全工作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心存侥幸只会害人害己;另外对“三违”行为应加大排查及处罚力度,尤其对违章作业行为应严格查处绝不姑息,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其他员工的作用。 “机”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生产工具。从安全方面来讲“机”的好坏、适合于否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设备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劣质的设备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还给安全工作埋下了“炸弹”,不知何时爆炸,一旦爆炸,后果不可想象。今年从我矿的四起事故来看,“机”的因素并不是主因,但我们却不能放松对设备的管理,建议今后加强设备的采购管理、设备的维修及完善防护设施的安装工作。严格追究因设备质量差或失修所引发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料”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配件及物料,在生产过程中配件的好坏、

人机料法环测

人机料法环测,5M1E 在six sigma 做C &E 分析时经常用到这个工具 Man https://www.doczj.com/doc/9316338974.html,&<60; &<60; &<60; &<60; \ g$Y R O7k Machine质量-SP C ,six sigma,TS16949,MSA,FMEA%z O Material https://www.doczj.com/doc/9316338974.html, | S1j u B:z V Methods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是指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测量 工序标准化管理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寻求质量、成本、效率的改善,提高工序质量是关键。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如图1所示。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本文结合华安盛道精益质量咨询案例,总结归纳出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的标准化要求,供企业参考借鉴。 一、工序管理(法) 1.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此处可结合精益生产相关成果。 2.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 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 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6.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7.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8.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作者:————————————————————————————————日期: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人张口闭口的一系列管理专业名词,如“QCD”、“PDCA循环管理模式”、“6S”、“人、机、料、法、环”等等,但真正能够把这些管理思想深刻理解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人仅仅只是理解其表层意思或生搬硬套的去使用这些管理工具,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一、“人”,即人的管理。 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在选人、育人、用人上,我们要有严格的标准限制, 1、选人: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有的人觉得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将百无一用。 才高德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并且有足够驾御小人的手段。上面的人才观念,在对于管理层级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来说,却不太适用,对于员工,我们需要用另一套标准来衡量,因为员工只是进行生产操作作业,对于他们的使用只需要用一个标准就可以,那就是“责任”。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再结合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

ME人机料法环测

5M1 E 目录 1. 前言 2. 5M1E的简介 3. 5M1E的应用 4. 5M1E的精髓 前言: 工厂现场管理的六个指标------PQCDSM:效率(P roductivity)、质量(Q uality)、成本(C osting)、交期(D eadline)、安全(S afety),士气(M orale) 以上指标所要求的最终目的,是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设备,最短的生产时间,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产品质量:全面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日期、服务等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工作质量:为保证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其中包括了组织工作、技术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全部工作质量。对产品来说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质量。 工序质量:产品是由人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生产程序、在一定环境中制造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制造工序。 工作质量保证了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反映。 某个工人,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台机器设备上所生产出来的同一种零件,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或称分散、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了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这个特点。 产品质量波动产生的原因: 1.人员(M 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2.机器(M 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M 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方法(M ethod)包括加工工艺、工装的选择、操作规范等 5.测量(M easurement)测量时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 6.环境(E 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温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5M1E的简介: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人张口闭口的一系列管理专业名词,如“QCD”、“PDCA循环管理模式”、“6S”、“人、机、料、法、环”等等,但真正能够把这些管理思想深刻理解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人仅仅只是理解其表层意思或生搬硬套的去使用这些管理工具,在此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人、机、料、法、环”管理的理解。 一、“人”,即人的管理。 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在选人、育人、用人上,我们要有严格的标准限制, 1、选人: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有的人觉得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将百无一用。 才高德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并且有足够驾御小人的手段。上面的人才观念,在对于管理层级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来说,却不太适用,对于员工,我们需要用另一套标准来衡量,因为员工只是进行生产操作作业,对于他们的使用只需要用一个标准就可以,那就是“责任”。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再结合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

评价得“优、良”者可再用管理层评价机制去考核“德与才”,看其是否能培养后委以重任。 2、育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的益处,只能在学习和实践中悟得,做为企业管理者,不但自身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同时也需注重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企业,完善的企业培训,分企业文化、管理能力、技能水平、道德素质、各项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培训。通过培训,更新老干部、老员工的观念加强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对新干部、新员工融入企业,立足企业,发展企业起到莫大的作用,再者同时也能做好后备人才梯队的储备、培养工作。 3、用人:在决定使用某一个人之前,我们需分析该人的长处是什么?人的长处无非在于:知识、经验、能力、性格。根据工作性质需要,使用在该方面有长处的人。因人设职,则人浮于事,无事生非;因事求人,则人当其职,称职胜任。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上岗规则,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行末位淘汰,变相马为赛马,但在用人方面,用人者既要有识人之慧眼,更要有容人之雅量,不能以感情好恶、以我划分、唯文凭论、论资排辈、以貌取人、求全责备等等来选人取人。 4、留人: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大,各企业订单充足,用工需求大,招聘人员不容易,而且招聘的人员并不一定能适应本企业,用生不如用熟,企业只有在内部人员稳定上很下功夫,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激励措施,如物质激励(薪资、奖金、福利、股权)、职位激励(升职晋级)、精神激励(事业心、上进心、责任心)、感情激励(沟通、理解、关心、爱护)等等来稳定人员,车间管理者要特别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通过表扬、鼓励、奖赏等激励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信心

5M1E分析法人机料法环测

5M1E分析法(人、机、料、法、环、测)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a) 人(Man/Manpower):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与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就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men)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与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就是M与E,所以常简称为5M1E。6要素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就必须重新计算。 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操作人员因素 凡就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生产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质量意识差;操作时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防误可控制措施: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广泛开展QCC品管圈活动,促进自我提高与自我改进能力。 2、机器设备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与性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2)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3)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与自动记录装置,经减少对工人调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与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与成品检验; (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完整版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2013-09-30 11:49:25) 标签: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一)人员因素的分析: 1、人员是否经过三级教育和转岗安全教育是否组织“三项制度”学习是否掌握岗位安全知识是否清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承诺制的内容 2、有无技能和资质是否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资格证 3、身体状态是否符合上岗要求精力是否充沛有无饮酒有无心不在焉、冒险蛮干、恶作剧、过于兴奋或压抑是否适应该项工作是否适合下舱作业或高处作业 4、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 5、是否按时参加班前安全工作会议是否掌握行车路线作业人员是否了解该项作业危险因素是否了解注意事项、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6、是否知道设备点检标准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 7、是否“四清楚”:清楚作业现场环境、货物重量、体积、标志及重心等是否清楚工艺(捆扎、码垛)要求指挥信号工属具的规格及安全负荷 8、是否注意现场安全标示、信号等能否正确使用警示标示 9、技能是否对口有无驾驶与操作证件不符的车辆是否掌握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10、有无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有问题的机器? 11、是否有工作责任人指挥人员现场负责人检查验收人 12、是否经过允许和指派有无违章指挥是否按照指挥信号作业 13、是否对布置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及时纠正违章人员的违规行为人员是否处在不安全位置有无疲劳作业 14、是否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否对存在的隐患采取防范措施是否进行及时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教育 15、是否对制度、工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6、是否进行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有无加班加点现象 17、是否对作业区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进行公告? (二)机械因素的分析:

1 人机料法环测 质量问题分析

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因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5M1E? a)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 我们知道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 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呢? 1、操作人员因素(人)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主要控制措施: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设备因素(机)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人机料法环”与安全工作的分析报告

“人机料法环”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报告2015年截止8月份,我矿共发生了4起事故。事故1:2015年4月2日12:50左右在二采区运输大巷皮带机尾处,发生的机械事故,致使奥喜明右腿处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皮带机尾未安装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在其周围违规作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2:2015年5月13日17:10左右,在13106综采工作面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致使郭水旺左脚耻骨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业前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未细致的排查。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3:2015年6月21日10:00分左右,在131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的车辆事故,事故致使高永旺、梁安平一轻伤、一重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综采队违章作业,回柱绞车使用不符合规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4:2015年7月24日0:45分左右,在地面筛分车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致使康迎赖第2腰椎,第12胸椎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康迎赖违章操作,架设的平台两边无护栏,且背面护栏高度不够,平台没有固定。 通过四起事故的发生,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人”就是指现场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带班长、普通员工。人员管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管理的一个方面。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

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质量低,但工作效率高等等。作为管理者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尽量安排适合其性格特点的岗位,使他们能“人尽其才”通过对这几起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工作都没有重视到位,对事故的发生都报有侥幸心理,甚至去违章操作,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疏忽大意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从今年的这四起事故来分析,都是“人”的因素为主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从“人”的方面对安全工作来讲,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此项工作,急性子人着手细致工作显然是不适合的;其次应继续加强工人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每个工人从心底上认识到安全工作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心存侥幸只会害人害己;另外对“三违”行为应加大排查及处罚力度,尤其对违章作业行为应严格查处绝不姑息,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其他员工的作用。 “机”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生产工具。从安全方面来讲“机”的好坏、适合于否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设备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劣质的设备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还给安全工作埋下了“炸弹”,不知何时爆炸,一旦爆炸,后果不可想象。今年从我矿的四起事故来看,“机”的因素并不是主因,但我们却不能放松对设备的管理,建议今后加强设备的采购管理、设备的维修及完善防护设施的安装工作。严格追究因设备质量差或失修所引发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料”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配件及物料,在生产过程中配件的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

人机料法环和安全管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2013-09-30 11:49:25) 标签: 人机料法环与现场安全管理 (一)人员因素的分析: 1、人员是否经过三级教育和转岗安全教育?是否组织“三项制度”学习?是否掌握岗位安全知识?是否清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承诺制的内容? 2、有无技能和资质?是否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资格证? 3、身体状态是否符合上岗要求?精力是否充沛?有无饮酒?有无心不在焉、冒险蛮干、恶作剧、过于兴奋或压抑?是否适应该项工作?是否适合下舱作业或高处作业? 4、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 5、是否按时参加班前安全工作会议?是否掌握行车路线?作业人员是否了解该项作业危险因素?是否了解注意事项、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6、是否知道设备点检标准?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 7、是否“四清楚”:清楚作业现场环境、货物重量、体积、标志及重心等?是否清楚工艺(捆扎、码垛)要求?指挥信号?工属具的规格及安全负荷?8、是否注意现场安全标示、信号等?能否正确使用警示标示?

9、技能是否对口?有无驾驶与操作证件不符的车辆?是否掌握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10、有无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附件有问题的机器? 11、是否有工作责任人?指挥人员?现场负责人?检查验收人? 12、是否经过允许和指派?有无违章指挥?是否按照指挥信号作业? 13、是否对布置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及时纠正违章人员的违规行为?人员是否处在不安全位置?有无疲劳作业? 14、是否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否对存在的隐患采取防范措施?是否进行及时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教育? 15、是否对制度、工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6、是否进行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有无加班加点现象? 17、是否对作业区域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进行公告? (二)机械因素的分析: 1、是否建立了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保养规范? 2、是否按照机械、设备、电器的检查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吗?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有无漏检? 3、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机器保养?有无隐患? 4、新机器设备有无进行“四新”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5、有无配备灭火器材?是否有效? 6、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有无与其他设备同时作业互相受到影响?

人机料法环测

5M1E 人机料法环测定义是指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测量。 一、工序管理(法) 1.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此处可结合精益生产相关成果。 2.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6.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7.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8.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9.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10.大多数重要的生产过程采用了控制图或其它的控制方法。 二、生产人员(人)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对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岗位,必须选派经专业考核合格、有现场质量控制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4.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5.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三、设备维护和保养(机)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四、生产物料(料) 1.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建立进料验证、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5m1e人机料法环测

5M1E 目录 1.前言 2.5M1E的简介 3.5M1E的应用 4.5M1E的精髓 前言: I 工厂现场管理的六个指标-------- PQCDSM:效率(Productivity)、质量(Quality)、成本(Costing)、交 期(Deadline)* 安全(Safety), 士气(Morale) 以上指标所要求的就终目的,是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设备,最短的生产时间,创造出离品质的产品O 产品质量:全面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日期、服务等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工作质童:为保证达到产品质董标准所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其中包括了纽织工作、技术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全部工作质量。对产品来说包括了研发、设计、釆购、制造、检验、销傳、隹后服务OOOOOO 等一系列的工作质量。 工序质量:产品是由人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生产程序.在一定环境中制造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制造工序。 工作质量保证了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了产品质董,产品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反映。 某个工人,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台机器设备上所生产出来的同一种零件,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或称分散、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了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这个特点。 产品质量波动产生的原因: 1.人员(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2?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方法(Method)包括加工工艺.工装的选择、操作规范等

质量管理--人机物法环

质量管理--“人机物法环” 通常在制造业进行质量管理时,为了预防和解决产品质量异常问题,经常利用鱼骨分析法。分析时主要考虑(5M1E)“人机物法环测”因素。 “人机物法环”是从五个方面考虑产品质量异常的原因: 人: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人的原因,操作者、检验员、工艺员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情况。 机:机器和工具等。在生产中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工具、夹具磨损,机床精度降低等。 物:加工用的材料的质量情况。 法:工作方式,操作方法。动作速度、程序,安装位置、次序等。 环:工作环境。照明、噪声、振动、温度等。 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班组长、技术员、生产员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形式。 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除气,改变过去的除气耙为现在的机器自动除气,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物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

人机料法环测.

管理一点通之人机料法环测 人机料法环测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寻求质量、成本、效率的改善,提高工序质量是关键。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人机料法环测,缩写是——5M1E,是一种工序质量的分析工具,就是从人-Man (人员)、机-Machine(仪器)、料-Material(检品、材料)、法-Methods(方法)、环- Environment(环境、通讯)、测- Measurement(质量检查和反馈)来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影响因素. 人-Man(人员) 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关于人员标准化要求: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对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岗位,必须选派经专业考核合格、有现场质量控制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4.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5.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机-Machine(机器)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锯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