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 1.2天体和天体系统

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 1.2天体和天体系统

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 1.2天体和天体系统
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 1.2天体和天体系统

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宇宙的物质单位——天体,了解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的基本特征,明白星座的概念,能根据星座辨认九月星空,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

2.学生通过学习分析恒星之间的距离和运动、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从而感受天文尺度的时空概念,增强现代宇宙意识。

教学重点

1.恒星、星云和星座。

2.天体系统。

教学难点

1.恒星间的距离和恒星的运动。

2.恒星、星云的区别和联系。

3.天球。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地球的卫星照片,天球仪,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北斗七星图形的变化”投影片,天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初中学习地理,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而只将地球作为茫茫宇宙中一个普通的行星。

【板书】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设问】宇宙中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宇宙之含义包括两方面:空间和时间。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从微观来看,无非是各种基本物理粒子、物理场和化学原子、分子,从宏观来看,像地球、月球、太阳、星星等,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天体,不同的天体可组成不同的天体系统。

【板书】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

一、天体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

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

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提问】进入航天时代以后,出现了许多人造天体,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

【过渡】我们在初中研究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时,首先要确定它们的位置,当时我

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地球仪)同样,在研究天体时,我们也可用同样的思路来确定

天体的位置,请看,这就是天球仪(演示讲解教具)。

学生阅读:课本中楷体字“天球”一段。

【过渡】“天上星,数不清”,天上有许多星星,它们模样都差不多,那么如何

区分它们呢?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想到了将较亮的恒星连成一定图形的方法,在

中国是以地上的国家都城等来构成这些图形,每一颗亮星都给出一个有意义的名字;而在

古希腊,人们用神话来命名这些图形,这就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星座。

【板书】二、天球与星座

请看幻灯片:四季星空。

那么到底天上有多少颗星呢?人类在世界各地用肉眼可看到的星大约有6000多颗。

【讨论】四季星空为何不同?不同纬度看到的星空是否相同?

【讲解】星座就将天球分成了许多区域,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正式规定了88个

星座,这样,天球上的每一个天体都属于某一星座。

大熊星座的主要亮星连结起来,就像一个勺子,在我国称其为北斗星。而小熊星座最

亮的一颗星就是北极星。通过北斗星可找到北极星。

【板图】大熊星座与小熊星座。

北极星位于北天极附近,可用来确定正北的方向。另一个找北极星的方法是通过仙后座。

【板图】仙后星座与小熊星座。

小熊、大熊和仙后星座都位于北天极附近,是北半球中高纬终年可见的星座。另外北

半球中纬度九月初的21时左右,在天顶附近有牛郎星所在的天鹰座和织女星所在的天琴座,它们分别位于银河两侧。而引颈饮银河水的天鹅座,其尾部的天津四恰与牛郎星、织女星

形成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是天空中最灿烂的星座。

【板图】天鹅星座、织女星座与天鹰星座。

【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星座数目及九月星空图。

【设问导入】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天体,那么最基本的天体是什么呢?是恒星和星云。

【板书】三、恒星和星云

【设问】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哪颗?

【引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且太阳也是一颗典型的主序星。由此你能说说恒星的特点吗?学生讨论。

【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恒星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的天体,其物质状态是气态的。

【板书】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启发】恒星体积同地球比,要大得多。但我们观测它们时,有的却只能看到一个亮点,即使用世界上最高倍的望远镜来看也是如此,这说明什么呢?

是的,恒星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以至于我们在量算其距离时,不得不借助于一个极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哪位同学知道光年是指什么呢?

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光是已知传播速度最快的,其速度为多少呢?

好,那就请你粗略地计算一下一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94605亿千米)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那么,距太阳最近的恒星又是哪一颗呢?(半人马座的南门二丙星,即比邻星)它距我们有多远呢?(距地球4.2光年)

【启发】恒星之所以称为恒星,是因为其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它们静静地挂在夜空中,一动不动,可它们是否真的静止不动呢?

当然不是,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恒星也不例外。只是,恒星相对于我们作的纵深方向上的移动是不可能由肉眼观测出来的,而且即使是横向的移动,由于恒星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我们通常也不能在短时期内看到它们的位置移动。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计算发现,恒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移动,以北斗七星为例,其十万年前、现在、十万年后的形状都不一样。

【投影】北斗七星图形的变化图。

【引导】科学家在观测天空时发现,天空中除了人们最常见的恒星之外,还有一些与恒星明显不同的天体,看上去它们不是一个亮点,而是弥散的不规则的一团,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星云。请看科学家们拍摄的一些著名星云图片。

【幻灯】猎户座大星云、马头暗星云、蟹状星云、环状星云、羽状星云。

【启发】星云离我们同恒星一样遥远,其外貌却不仅是一亮点而已了,这说明什么呢?(体积巨大)

【深化】是的,与恒星相比,星云的体积要大得多,一般来说,一个普通星云的半径大约为10光年,把太阳和比邻星都包进去是没问题的。星云与恒星之间关系是很紧密

的,现在天文学家们一般认为恒星是星云收缩后形成的,而恒星演化到最后会将一部分或

全部物质抛向宇宙空间中,如超新星的爆发,这些物质又是星云物质的来源之一。像刚才

我们看到的环状星云,就是超新星爆发而形成的。这样看来,与恒星相比,星云在质量和

密度方面有何不同呢?(质量大、密度小)

【引导】星云与恒星相比,还有哪些不同呢?

星云是不发光的,当其中有正在形成的恒星或背景上有亮的恒星时,可以受激发光。

从其发光的光谱分析来看,其主要成分是氢。

【过渡】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天体,它们本身有许多类型。除此之外,宇宙中

还有一些其它的天体,有些人们对其了解得还很少,如类星体、黑洞等。宇宙中的天体之

间距离都很遥远,是不是它们之间就没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还是从最近来说吧。我们生活的地球与哪些天体有联系呢?它们是如何联系的呢?

【总结】请同学们填一下表。

【过渡】星云、恒星、行星等天体在宇宙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往往彼

此相关,形成一些系统。请同学们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

【引导】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

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

围绕旋转)

【概括】天体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运动着的天体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

成天体系统。

【板书】四、天体系统

【启发】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

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挂图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1

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数十颗卫星及其它天体,整个太阳系的直径至少

100亿千米以上;而银河系则拥有2000多亿颗太阳恒星及恒星系统,包括了我们用肉眼能

看到的所有恒星,其主体部分的直径达7万光年,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3万光年的

位置上。

【讲解】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最大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幻灯】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目前能够探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为200亿光年。从时间的角度说,我们所观测到的最远天体的信息(电磁波)是它们在200亿年前发出的!这就是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

【练习】请同学们将下面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按照它们的相互包含的关系画给出示意图: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总结全书】

宇宙中有什么?如何确定天体的位置?最基本的天体是什么?它们有何不同?天体之间的关系怎样?天体系统的层次?

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

一、天体

二、天球与星座

三、恒星和星云

天体和天体系统.doc

课题:第一节 天体和天体系统 第一课时 第 1 页 共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关于天体(天球)、星座、天体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3、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宇宙观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恒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九月星空图”的讲解 [教具设计]: 地球仪、北斗七星及九月星空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复习引导]: [讲授新课]: 一、天体 1、 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聚集态的星体及星际物质)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课题: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第一课时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体均指自然天体 2、几种常见天体的观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总结讲述学生自己 平时的生活所见) 3、天球(选讲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决定讲述深浅) 1)概念: 2)坐标:通过投影演示讲解 3)作用: 第2 页共2页

课题: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第一课时 二、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1、恒星 1)定义:从质量、组成、形状、发光与否等角度总结 交代:数目多少(肉眼所见6000多颗) 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 2)运动特点:(由恒星的“恒”字引发学生分析“北斗七星图形变化”图说明特点) 结论:①恒星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②相对位置似乎固定不变,故称“恒星” 3)光年----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强调“距离”) 分析知识点:①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8分钟) (1.5亿公里) ②距离地球次运的恒星是(4.2光年) ③现在能够探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 多远? 第3 页共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 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前预习: 1、列举出不同类型的天体。 2、请说出一个天体系统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3、光年是的单位,1光年约为。 4、用图示的方法描述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5、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6、请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课堂探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理由(依据)。 2、在教材P3图1.2和教材P4图1.4中找到地球,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提供的材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存在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地球上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 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 请将下列表述填在框图中 ①物质属性②运动、有序③天体④天体系统及其级别⑤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⑥在太阳系中的位置⑦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⑧地球与其他

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⑨安全的宇宙环境⑩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形态多样,是物质的,但天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总星系是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 C、太阳系是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只有相邻的天体可以构成一个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银河系、太阳系、行星系、地月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地月系、恒星系、银河系、总星系 3、下列属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 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 B、月球绕地球公转 B、有适宜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湿度条件 D、有液态水的存在 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回答4~8题: 4、图中共有几类天体()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 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 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 亿人口日和中国13 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 1.2 和图 1.3,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 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

新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2(含答案解析)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课堂互动与探究 抓要点 知识详解 知识点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能力 太阳常数的数值为8.24焦(厘米2·分),表示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力的大小。在太阳辐射的三种光中,辐射能力最强的是可见光,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长短,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 ①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②天气:天气晴朗,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反之,太阳辐射少。 ③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④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点拨: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结合①可得:太阳高度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光热越集中,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愈多,太阳辐射强度就愈大;反之愈小。 结合②可得:太阳高度愈大,太阳辐射所经过的大气的路程愈短;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多;反之愈少。 【例1】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的城市中,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___市。 (2)在我国四大直辖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_市,

简述原因。 (3)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________(高或低),解释原因。 (4)我国台湾岛、海南岛西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均比东侧的多,请试着说出理由。 [解析]第(1)题,拉萨市有“日光城”之称。第(2)题,我国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中,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中,由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阴雨、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第(3)题,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所以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第(4)题,台湾岛、海南岛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应从两侧降水差异入手分析。 [答案](1)拉萨 (2)重庆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中,盆地地形使水汽不易扩散,阴雨、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 (3)高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4)台湾岛、海南岛的西侧地处夏季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东侧处于迎风坡,降水多,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西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东侧的多。 知识点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圈层剖面示意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 动人口数量和增 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 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低,抵御疾病和灾难 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 具从事农业活 动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 展,食物供应变得稳 定而可靠,死亡率下 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 迅速扩大和发 展 人口数量继续 增加,增长速度 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 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 造自然的能力,人们 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 完善的医疗服务,死

天体和天体系统练习题

1.下列物体属于天体的是 ( ) 。 A ?在月球上登陆的“阿波罗”飞船 B ?“吉林1号”陨石 C ?在轨道上报废的人造卫星 D ?撞击在木星上的彗星碎片 北京时间 2011 年 6月 1 6日凌晨,发生自 2000 年以来历时最长的月全食,全球多个地区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中部等地区在 6月 15日夜间至 16 日凌晨均可以观察到这次红色月全食 据此完成2?3题。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 5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 ?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 ?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6 ?下列关于“可见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见宇宙”就是肉眼能观察到的宇宙部分 B ?“可见宇宙”与“总星系”的范围相同 C ?“可见宇宙”的直径约 140亿光年 D ?“可见宇宙”的范围是固定不变的 7 ?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宇宙物质是稳定不变的 B ?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通称为天体 C ?太阳、地球、月球就是宇宙中的天体,既普通又特殊 D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比如太阳和地球 8 ?我国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 《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 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 星”、“小星”绝大多数是 ( )。 A ?流星 B ?彗星 C .恒星 D ?行星 9 ?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 10.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 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读图,这几 颗小行星所 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 )。 A ?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B ?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 .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 .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公元 州太守苏轼把酒问天之时, 天上其实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天宫”存在。 2011 年 9 月 29 日 21 时 16 分 3 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至 10 月 6 日 18时,“天宫一号”已绕地球飞行 109圈。完全可以说:可知天上宫阙,今夕第一年! 据此完成 11?12题。 1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 。 2 ?上图所示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图中体现的天体系统有 A ?河外星系、银河系 C ?太阳系、地月系 3 ?图中所示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地月系 B ?河外星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4 ?光年表示 ①天体间的距离单位 ②光在天体间的运行时间 一年通过的距离 B ?银河系、太阳系 D ?河外星系、总星 系 ③天体间的时间单位 )。 )。 )。 ( ④光在真空中 1076 年的秋天,密 935 年后的这个秋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全套精选教案(优质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

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本章考点: 1.掌握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宇宙探测的意义.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地理意义. 3.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本章重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地理意义.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课标解析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2)能够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概念: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等。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总星系系 系系 系 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九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2.运动特征:、、。 3.按、、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三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是中唯一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原因有:

2.、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 3.内部物质的运动:不断产生:逸出、凝结,形成:汇集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 三、典题解析 1、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SL-9)彗星撞击木星,与该行星相邻的是()[1998年全国] A.地球、火星B.地球、木星C.火星、土星D.木星、金星 答案:C 解析:该题所选材料并非教材所提供的资料,要求学生注意课外有关读物所提供的天文地理知识信息。此题考查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仰望晴朗的夜空,北极星周围各星座的视运动状况是() A.静止不动B.部分有位移 C.绕北极星作顺时针方向转动D.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转动 答案:D 解析:该题考天球视运动的的规律。观察天球上所有天象变化都为天体的视运动,并非真正的运动轨迹;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人们视觉感受到的天体运动都是东升西落;面对北极星,所有的天体都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三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为什么水星和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2)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3)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平均为15℃,同时也为有液态水提供了条件,同时自转和公转周期不长,也会使地球的年较差、日较差不太大,这样才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1)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2)具有适宜的温度(3)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天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天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 四、课堂练习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象灾害》学案

气象灾害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识记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 2.结合地图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3.通过地图和图像材料,分析气象与水文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学习重难点】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过程】 ) 一、知识体系导引 二、学习新知,挑战自我 知识点一:洪涝灾害 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

2.洪涝灾害的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知识链接: 1.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如何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如下图所示: ` 学法指导: 1.分析雨涝原因的技巧

2.干旱与旱灾的区别技巧 干旱是一种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干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稀少 ↓ 干旱 - 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植物生长需要,阻碍经济发展 ↓ 旱灾 知识点二:干旱灾害 1.概念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 ~ (1)造成农业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 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思考1: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 学案 [学习目标] 1.用图示说改日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专门的行星。3.分析地球位置及自身条件,明白得地球上显现生命的缘故。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 概念:宇宙间①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②星云 、恒星、行星、③流星、彗星、④卫星。 2.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⑤相互吸引、⑥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2)级别:总星系??? ?? ⑦银河系??? ⑧太阳系??? ?? ⑨地月系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 1.太阳系八颗行星 (1)名称: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 水星、b 金星、c ○ 10地球、d ?火星、e 木星、f ?土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2)运动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分类 依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 类型(填字母)???? ? 类地行星:?a 、?b 、?c 、?d 巨行星:○ 21e 、○22f 远日行星:○ 23g 、○24h 2.表现:地球的○ 25质量、○26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特点并不专门。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专门性:地球是太阳系中○ 27唯独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育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位于太阳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专门安全。 (2)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3)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4)地球上有液态水 我的疑问

1.. 2.. 3.. 探究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材料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照月球表面影象,猎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预备。 1.宇宙是物质世界,而且物质的形状多种多样。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待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是不是天体?一个物质要成为天体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2.月球、地球、太阳之间构成了几级天体系统?判定天体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3.用简图表示天体系统的层次,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归纳】 1.待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不是天体,判定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着眼于“三看”。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2.月球、地球、太阳之间构成二级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是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假如某些天体只相互吸引但达不到绕转的程度,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如北斗七星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和层次如下图所示,用此图可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考例探究1】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必修一地理《海水的性质》学案.doc

海水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 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分布规律。 3.据图表信息,理解全球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并学会分析世界盐度最高及最低的海域原因。 【学习重点】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难点】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知识体系导引 二、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1)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分布规律。 3.海洋温度影响 (1)影响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

和种类越少。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越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 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4.海水对大气温度调节作用 (1)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 的气温变化慢。 (2)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思考1:海水温度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受太阳辐射(纬度、季节)、沿海的地形、气象、洋流、海陆分布、海水深度等因 素的影响。 知识点二:海水的盐度 1.盐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指100 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 约为3.5%。 2.影响盐度因素 (1)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2)近岸海区:海水盐度受到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 般较低(下图)。 知识链接: 1.下图反映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下图反映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天体和天体系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属于天体的是( )。A.在月球上登陆的“阿波罗”飞船 B.“吉林1号”陨石 C.在轨道上报废的人造卫星 D.撞击在木星上的彗星碎片北京时间2011年6月16日凌晨,发生自2000年以来历时最长的月全食,全球多个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中部等地区在6月15日夜间至16日凌晨均可以观察到这次红色月全食。据此完成2~3题。 2.上图所示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图中体现的天体系统有( )。A.河外星系、银河系B.银河系、太阳系 C.太阳系、地月系D.河外星系、总星系 3.图中所示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4.光年表示( )。 ①天体间的距离单位②光在天体间的运行时间③天体间的时间单位④光在真 空中一年通过的距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6.下列关于“可见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见宇宙”就是肉眼能观察到的宇宙部分 B.“可见宇宙”与“总星系”的范围相同 C.“可见宇宙”的直径约140亿光年 D.“可见宇宙”的范围是固定不变的 7.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宇宙物质是稳定不变的 B.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通称为天体 C.太阳、地球、月球就是宇宙中的天体,既普通又特殊 D.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比如太阳和地球 8.我国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在《夜行观星》里有“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里的“大星”、“小星”绝大多数是( )。 A.流星 B.彗星 C.恒星 D.行星 9.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 案(全册完整版) 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 (3)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3)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3) 第二章 (19) 第一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19)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24) 第1课时 (24) 第2课时 (31) 第3课时 (38) 第三节大气环境 (47) 第1课时 (47) 第2课时 (58) 第3课时 (67) 第4课时 (73) 第5课时 (80) 第6课时 (88)

第7课时 (96) 第8课时 (103) 第四节水循环与洋流 (113) 第1课时 (113) 第2课时 (121) 第三章 (130)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30)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39) 第1课时 (139) 第2课时 (148)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59) 第1课时 (159) 第2课时 (170) 第四章 (179)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79) 第1课时 (179) 第2课时 (182)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88)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96)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课前预习】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察到的有限宇宙叫做“”或者“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间的、、、等各种物质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3

学案3—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和观察,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以及对其研究的意义。 2.运用地质年代表和地球演化史资料,简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运用跨学科知识,概括地球演化的过程特征。 4.通过本节课学习,初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培养地理综合思维。 重点 1. 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以及对其研究的意义; 2. 理解地质年代表的建立条件,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3. 了解地球演化过程。 难点 1. 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以及对其研究的意义; 2. 理解地质年代表的建立条件,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3. 了解地球演化过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地球的历史纪录 (一)地层与化石 1、地层: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和叫地层。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后形成的地层居。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层形成时的。石灰岩主要形成于环境,页岩形成于环境,玄武岩则是的产物。 2、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和。例如,植物的茎、叶,动物的骨骼、牙齿及其活动遗迹等。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和的重要依据。 【探究活动】三叶虫是海洋动物,为何出现在陆地上的岩石中? (二)地质年代表 概念: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叫地质年代;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编成的时间顺序表,叫地质年代表。 常用的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分别对应地层单位、、等。【探究活动】 结合表1-2-1以及《地质年代表记忆口诀》,熟记并理解地质年代表。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全册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新人教版高中选修2精品教案[整套] 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与洋的概念、区分。 2、了解四大洋概况。 3、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能够辨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分别列表进行海和洋、四大洋、海/海峡/海湾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海与洋。 教学重点难点: 1、四大洋概况 2、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分辨海的不同类型、海和海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 图表比较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海洋的时代” (投影)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结合教材P2内容,了解海和洋的区别(填表) 1 (学生自学结合世界地形图,了解四大洋概况)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承转)认识了四大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离我们更近的海、海峡、海湾。 (学生自学,认识概念)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投影)世界不同海区,辨析不同类型的海(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 (2)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2、了解郑和下西洋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学重点: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1(含答案解析)

课堂互动与探究 抓要点 知识详解 知识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 人类认识宇宙的路程漫长而曲折。16世纪哥白尼倡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在一定意义上也不过是宇宙的同义语。20世纪以来,尤其是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2.可见宇宙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宇宙中的“宇”指空间,“宙”指时间。从空间上说,宇宙无边无际;从时间上看,宇宙无始无终。 3.宇宙的基本特征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物质世界。物质性和运动性是宇宙的两大基本特征。 【例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对宇宙空间的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 (1)可见宇宙的尺度取决于( )

A.观测时间的延长B.观测位置的变化 C.观测技术的提高D.观测空间的差异 (2)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年 C.140多亿千米D.140多亿光年 [解析] 第(1)题,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第(2)题,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是光年,年是时间单位,日地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可见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 [答案](1)C (2)D 知识点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与天体系统 (1)比较天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