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

山东省2013年初中校本研修阶段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闫继锋学校济宁市第十八中学学科数学年级/班级七年级一班

教材版本鲁教版课时名称有趣的七巧板

上课时间11月21日学生人数34

单元背景单元学习概述

本课是鲁教版《数学》七年级:有趣的七巧板(第1课时),是在学习勾股定理以及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对七巧板的探索。七巧板的制作与拼图给学生很大的兴趣。

课时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采用了学生思考、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等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积极参与数学这门学科,有利于开发学生大脑浅在思维意识,养成爱动脑筋、乐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在与学生接触后,逐渐了解到大多数孩子成长在不完整的家庭中,家长素质又普遍较差,孩子承受了很多家庭带给他们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提高在数学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主观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找回那份自信心,从而愉快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模型,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习。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及几何图形间的相关联系,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技能。

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并熟悉其几何语言的表述。

过程与方法:

在七巧板的制作及图形的性质、变换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七巧板拼图活动中,对所作图形做出合理的推断或猜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结合自己的图形发现其中的平行线、垂线、直角、锐角、钝

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认识七巧板是我国人民发明的世界优秀文化,是我国人民对数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在用七巧板拼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尊重与理解他人。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探究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并制作一副七巧板。

教学难点:通过拼图时所表现的几何图形,把握已经学过的平行、垂直及角度等有关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几何语言的表达。

教学过程(可续行)

学习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教学评价及

技术应用

(一)课题引入学生看图并猜测是用什么

拼成的

展示一幅用七巧板拼成的

图案

唤起学生对

七巧板的记

忆,激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

七巧板的起源浏览丰富的七巧板的史料

展示丰富的图文资料

让学生在丰

富的史料中

感受七巧板

是我国古代

智慧的结晶。

(三)七巧板的制作1、让学生独立观察七巧板

图案并思考七巧板的制作

方法。

2、与同伴交流七巧板的制

作方法。

3、制作七巧板

4、对七巧板每一块图形的

基本认识。

5、在整体图中找出有几组

互相平行的线段?互相垂

直的线段。

6、指出整体图中的直角、

锐角、钝角有哪些?

1、引导学生思考七巧板的制作

方法。

让学生叙述制作七巧板的思

路。

总结学生的思路并完整的演示

七巧板的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制作七巧板。

通过七巧板

中所蕴藏的

数学知识,加

深学生对线

段、点、平行

线、垂线、锐

角、直角、钝

角等有关几

何概念的认

识,强化几何

语言的正确

表达,丰富学

生的数学意

识。

(四) 七巧板的拼图

1、用剪刀把自己制作的

七巧板中的七块几何图形

剪下来

2、组内选择一副制作

较好的七巧板,着色进行拼

图。

3、与此同时让个别学

生用多媒体及教具拼图

4、拼图作品展示,并指出

图形中有哪些平行线?垂

线?有几个锐角?几个直

角?几个钝角?

1、引导学生在剪纸片的过程中

反思七巧板的制作方法。

2、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及

团队精神。

3、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

法。

培养学生的

想象能力及

团队合作精

神,符合探究

性学习和合

作学习的要

求,同时让学

生明白数学

知识无处不

在。

(五)

课后思考用七巧板的组件拼三角形

对课后习题的思考

展示课后思考的练习

引导学生进

一步思考组

成七巧板的

各个几何图

形间的相互

联系。

(六)课后探索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

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赋予其

意义。装在成长记录袋中。

利用制作七巧板的方法制

作一块八巧板、十巧板或二

十三巧板。

鼓励学生勤动手、多思考

给学生一个

表现自己想

象力和创造

力的空间和

时间,使学生

各自的个性

得到充分的

体现。实现人

人学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

都能获得必

需的数学、不

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的

目标。

课后反思《七巧板》这堂课题从一开始我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现在感觉要这堂课要收到良好的效果确实不容易。这节课绝不能上成一堂仅仅是七巧板的剪拼活动课,学生上课后的收获绝不能只是完成了几幅拼图作品。而要让学生感受到七巧板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知识,重要的是能用学过的几何语言进行描述。整堂课的重心要放在七块基本几何图形中数学知识的贯穿上。

上课后,总体感觉不错,但是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引入花的时间过长,而且不能迅速贴近主题;起源部份的史料过多过杂;在演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时没有给学生留下整体的印象;在学生几何语言的表达环节上,尤其是具体书写层面上花的时间太少;各组剪拼七巧板并完成作品所耗费的时间过多。

总的来说,感觉还是像单纯的七巧板剪拼活动课。当然,学生在短时间内拼成的作品真的非常不错,当初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就是想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充分展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点评当然针对七巧板这节活动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