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队列基本动作

队列基本动作

队列基本动作
队列基本动作

一、队列基本动作

课目:队列动作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学们学会单个队列动作要领,达到整齐划一、协调一致的队列动作要求。

内容:

1、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方、解散与集合、整齐与报数;

2、步法与立定;

3、步法变换;

4、行进间转方;

5、坐下、蹲下、起立;

6、敬礼、礼毕。

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评比竞赛、考核验收。

要求:1、认真听、看、虚心学习;

2、严格遵守队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3、动作迅速、准确协调、姿态端正、精神振奋。

一、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方

(一)、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1、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

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要领归纳:三挺、两平、两收。

三挺:挺腿(两膝向前、向上用力,使两腿挺直)。挺胸(两肩稍向后收,胸自然挺出)。挺颈(颈有稍上的感觉)。

两收:小腹微收,腰部有稍向上挺的感觉,下腭微收。

两平:肩平,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不能张开;两眼向前平视。

(二)、稍息

口令:稍息

1、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2、稍息的动作要领归纳为:移、提、伸。

移:移重心,体重大部分落于右脚。

提:左脚跟稍提起。

伸:脚掌轻轻擦地,迅速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

(三)、跨立

口令:跨立。

1、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2、训练步骤

立正、稍息:(1)、手形定位练习:(2)、立正稍息动作练习:(3)、持久练习(4)考核验收。

(四)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五)集合

要领: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班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四列横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口令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口令:成四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学生迅速到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学生以基准学生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六)、整齐。

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

要领: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同学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向右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七)、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到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八)停止间转方。

1、向左(右)转

口令:向左(右)——转

(1)、要领:以左(右)脚跟为轴,左(右)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左(右)转90度,体重落在左(右)脚,右(左)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半面向左(右)转,按向左(右)转的要领转45度。

2、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动作要领向后转180度。

要领归纳:夹腿、挺腿、两快一正。

夹腿:裆部适当用力夹紧。

挺腿:在转和靠腿时两腿要挺直。

两快一正:转向新方向要快,靠腿要快,转的方向要正。

3、训练步骤

停止间转法:(1)、分解练习(2)、连贯练习(3)、考核验收。

二、步法与立定

(一)、齐步与立定

讲解:齐步是军人的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整齐行进。

口令:齐步——走

1、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2、要领归纳为:走直线、身体稳、摆臂自然、靠拢有力而且准。

走直线:两脚尖向正前,两脚内侧在一线,不走八字步。

身体稳:不晃、不扭、保持身体平稳。

摆臂自然:肩关节放松,向前摆手自然弯曲,前后摆臂自然放松。

靠脚有力而且准:立定时左脚向前大半步,脚尖稍向外。靠脚有力准确,同时放臂

3、训练步骤

齐步与立定:(1)、手形定位、摆臂练习;

(2)、立定练习;

(3)、连贯动作练习;

(4)、步速,步幅练习;

(5)、考核验收;

(二)正步与立定

口令:正步——走

1、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约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cm处,离身体约10cm;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约30cm。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2、要领归纳为:提、绷、摆、跟。

提:稍提胯,小腿带动大腿迅速踢出。

绷:绷脚腕,压膝盖使腿绷直。

摆:摆臂时,向前摆过身体一侧垂直线时,边摆边折臂。

跟:身体前跟,脚适当用力着地。

3、训练步骤

正步与立定:(1)、手形定位、摆臂练习;

(2)、脚步动作练习;

(3)、臂腿结合练习;

(4)、连贯练习;

(5)、步速,步幅练习;

(6)、考核验收;

(三)、跑步与立定

立定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

1、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小指蜷握,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当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向前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70—180步。

2、要领归纳为:听到预令,迅速握拳。

3、跑步与立定训练步骤:(1)、手形定位、摆臂练习;

(2)、立定练习;

(3)、连贯练习;

(4)、步速,步幅练习;

(5)、考核验收;

(四)、便步与立定

口令:便步——走

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势。

(五)、踏步与立定

口令:踏步——走(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腿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下落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两步再换齐步或跑步。

(六)、移步(五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左(右)跨步

口令:左(右)跨X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齐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后退

口令:向前X步——走

后退X步——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按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七)、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

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两步,再按上述要领进行)。

三、步伐变换

步伐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1、起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即换正步或齐步进行。

2、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3、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两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四、行进间转方

(一)、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左脚向右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两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五、坐下、蹲下、起立

1、坐下。

口令:坐下

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两手自然放在两膝,

上体保持正直

2、蹲下。

口令: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臂部在右脚跟(膝盖不着地),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

3、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六、敬礼

口令:敬礼

(1)、举手礼

要领: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触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帽檐帽时,微接太阳穴上方帽墙下沿),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能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2)、注目礼

要领: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右、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

二、队列队形的一些基本术语

队形——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所排成的队伍的形式叫队形。

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

路——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叫路。

翼——队形的左右端叫翼。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正面——队列里学生所面向的一面叫正面。

后面——与正面相反的一面叫后面。

间隔——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间隙叫间隔。

距离——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叫距离。

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叫队形宽度。

队形纵深——从第一列(站在最前面的学生)到最后一列(站在最后面的学生)的纵长叫队形纵深。

伍——二列或二列以上队形中前后重迭的学生叫一伍。

纵队——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叫纵队。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横队——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

基准学生——教师指定作为行动目标的学生,叫基准学生。如“×××(学生姓名)为基准!”、“以右翼为基准!”等。

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叫排头。

排尾——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一个或几个学生叫排尾。

当纵队向后转时,排头变为排尾,排尾变为排头。

预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

动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预令和动令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三、队形变换

1、原地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

口令:成八列横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学生左脚后退一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右跨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学生之后,自行对正,看齐。

2、原地八列横队变四列横队。

口令:间隔一步,向左离开。

成四列横队——走

要领:听到“间隔一步,向左离开”的口令,取好间隔;听到“成四列横队——走”的口令,双数学生左脚左跨一步,右脚(不靠拢左脚)

向前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学生左侧,自行看齐。

3、原地四路纵队变八路纵队。

口令:成八路纵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学生右脚右跨一步,左脚(不靠拢右脚)向前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站到单数学生右侧,自行对正,看齐。

重做一次时,加口令:间隔一步,向右离开,取好间隔。

4、原地八路纵队变四路纵队。

口令:距离二步,向后离开。

成四路纵队——走。

要领:听到“距离二步,向后离开”的口令,取好距离;听到“成四路纵队—走”的口令,双数学生右脚后退一步,左脚(不靠拢右脚)站到单数学生之后,自行对正。

军训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目的:通过军训,体现企业的精神风貌,锻炼员工吃苦耐苦的精神,增强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性,同时培养员工积极合作的团队精神; 内容: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集合、解散、整齐、报数、蹲下、起立、敬礼、齐步与立定、正步与立定、跑步与立定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 时间:五天 地点:楼顶天台 第一节立正、稍息、跨立 一、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动作要领:听到"立正"口令,两脚跟靠扰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二、稍息 口令:稍息。 动作要领: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三、跨立 跨立又称跨步站立。 口令:跨立。 动作要领: 当听到"跨立"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第二节停止间转法 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为向右(左)转,半面向右(左)转,向后转。 口令:向右(左)——转、半面向右(左)——转、向后——转。 动作要领: 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

正姿势;半面向右(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向后转,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右转180度。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第三节集合、解散、整齐、报数(教练员喊口令) ???1、讲解:队列的集合分为横队集合、纵队集合、二列横队集合、二路纵队集合。口令:“成横队(二列横队)——集合”、“成纵队(二路纵队)——集合”、“解散”。?? ??????动作要领:集合是在解散的基础上进行的,听到“解散”的口令,所属人员迅速离开队列位置 集合时,教练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体人员注意”,然后,教练员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横队一一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教练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成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 听到“成纵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成立正姿势 成二路纵队时,单数士兵在左,双数士兵在右。 ???2、整齐 ???讲解: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中看齐。 ??(1)向右看齐 ???口令:“向右看——齐”。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2)向左看齐 ???口令:“向左看—齐”。 ???动作要领:与向右看齐相同,所不同的是以左翼第一名士兵为基准,其他士兵向左转头看齐。 ???(3)向中看齐 ???口令:“以XXX为准,向中看—齐”。 ???动作要领:当教练员指定“以XXX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

数据结构(C语言)队列的基本操作

实验名称:实验四队列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掌握队列这种抽象数据类型的特点及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 从键盘读入若干个整数,建一个顺序队列或链式队列,并完成下列操作: (1)初始化队列; (2)队列是否为空; (3)出队; (4)入队。 算法设计分析 (一)数据结构的定义 单链表存储结构定义为: struct Node; //链表单链表 typedef struct Node *PNode; int dui; dui =1; struct Node { int info; PNode link; }; struct LinkQueue { PNode f; PNode r; }; typedef struct LinkQueue *PLinkQueue; (二)总体设计 程序由主函数、创建队列函数、判断是否为空队列函数、入队函数、出队函数、取数函数、显示队列函数、菜单函数组成。其功能描述如下: (1)主函数:调用各个函数以实现相应功能 main() { PLinkQueue a; //定义链表a int b,c,e; //b 菜单选择c选择继续输入e输入元素 do { //菜单选择 mune(); scanf("%d",&b);

switch(b) { case 1://初始化 a=create(); //初始化队列 case 2: //入队 do { printf("\n请输入需要入队的数:"); if(e!=NULL) { scanf("%d",&e); enQueue(a,e); } printf("是否继续入队?(是:1 否:0)\n"); scanf("%d",&c); } while(c==1); break; case 3: //出队 c=frontQueue(a); deQueue(a); if(dui!=0) { printf("\n出队为:%d\n",c); } dui=1; break; case 4: //显示队中元素 showQueue(a); break; case 5: return; default: printf("输入错误,程序结束!\n"); return; } } while(a!=5); { return 0; } } (三)各函数的详细设计: Function1: PLinkQueue create(void)//创队

常见队列队形动作要领及口令

强 队列练习 立正123 口令“立正” 足尖外分,两足成60度,挺胸收腹壹萬贰仟叁佰肆拾伍,头正,颈拔,肩平,目正视,五指并拢,中指贴裤缝。壹拾贰萬叁仟肆佰伍拾陆 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三分之二脚长的距离,体重应大部落于右脚;上作姿势同立正。着时间较长,可自行换脚。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七日星期一 原地转法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和左(右)胸前掌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成立正。转体时应直膝,上体正直,中指贴裤缝。 半面向右(左)转,按右(左)转的要领.转体45“。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七日星期一!异常的公式结尾 向后转,按向右转要领,转体180度。 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先前迈,步幅约75厘米,作重前移后,右脚继之。行进中,上作正直,微前倾;两手微握拳,臂做自然摆动。前摆时,屈肘,前臂自然向里会,手与第五衣扣同高,指根正对衣扣线,距离25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

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左脚再踏一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 (九)步法变换 要领: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听到口令,即换新的步法行进。跑步变走步时,听到口令,须继续跑两步,再按新的步法行进。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腿直膝,绷脚面踢出约75厘米(脚掌距地约25厘米),然后适当用力下压,全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后,右脚继之,依次轮换。行进中,上体正直,微前倾,两手微握拳。向前摆臂时,屈肘,前臂略平,手腕位于第三、四衣扣间(约距身体10厘米)。向后须自然摆至极限。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6步。 体育队伍常用的正步,唯在摆臂上与之略有差别。一般要求前摆屈肘成90度,与肩平,前臂与身体平行。 跑步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握拳提至腰际,拳心向,肘部稍向里合,上作稍向前倾。听到动令,左腿微屈前提,右脚踏地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着地后,体重随之前移紧接右腿继之。依次轮换;两臂自然摆动,前摆不露肘,前臂略平,稍向里会,拳不超过积扣线,后摆不露手。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步。 踏步 口令“踏步——走”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交替起落,起时脚尖自然下垂,高地面约15厘米;落时,前脚掌先富地。上作正直,摆臂按齐步要领。 待听到“前进”口令后。先继续踏两步,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 (八)立定

队列队形基本动作要求

1、原地队列动作: (1)立正。 立正是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臵。 (3)集合 要领: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班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四列横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口令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臵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口令:成四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学生迅速到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臵,成立正姿势;其他学生以基准学生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4)整齐。 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 要领: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同学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向右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5)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到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6)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全脚的约三分之一,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2、停止间转法: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4、各种步法和立定: 口令:踏步——走。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的要领摆动。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50—70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节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 6—122步。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踢出(脚掌离地面约20厘米并与地面平行,腿要绷直)约至7 5厘米处,适当用力着地,同时将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同齐步)。摆臂时,向前摆肘部弯曲,前臂略平,手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 实验项目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栈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判栈为空、出栈、入栈等运算。 2、掌握队列的基本操作:初始化队列、判队列为空、出队列、入队列等运算。 实验容 题目1: 进制转换。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实现将任意一个十进制整数转化为R进制整数 算法提示: 1、定义栈的顺序存取结构 2、分别定义栈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判栈为空、出栈、入栈等) 3、定义一个函数用来实现上面问题: 十进制整数X和R作为形参 初始化栈 只要X不为0重复做下列动作 将X%R入栈 X=X/R 只要栈不为空重复做下列动作 栈顶出栈输出栈顶元素 题目2: 利用队列的方式实现辉三角的输出。 算法设计分析 (一)数据结构的定义 1、栈的应用 实现十进制到其他进制的转换,该计算过程是从低位到高位顺序产生R进制数的各个位数,而打印输出一般从高位到低位进行,恰好与计算过程相反。因此,运用栈先进后出的性质,即可完成进制转换。 栈抽象数据结构描述 typedef struct SqStack /*定义顺序栈*/ { int *base; /*栈底指针*/ int *top; /*栈顶指针*/ int stacksize; /*当前已分配存储空间*/ } SqStack;

2、队列的应用 由于是要打印一个数列,并且由于队列先进先出的性质,肯定要利用已经进队的元素在其出队之前完成辉三角的递归性。即,利用要出队的元素来不断地构造新的进队的元素,即在第N行出队的同时,来构造辉三角的第N+1行,从而实现打印辉三角的目的。 队列抽象数据结构描述 typedef struct SeqQueue { int data[MAXSIZE]; int front; /*队头指针*/ int rear; /*队尾指针*/ }SeqQueue; (二)总体设计 1、栈 (1)主函数:统筹调用各个函数以实现相应功能 int main() (2)空栈建立函数:对栈进行初始化。 int StackInit(SqStack *s) (3)判断栈空函数:对栈进行判断,若栈中有元素则返回1,若栈为空,则返回0。 int stackempty(SqStack *s) (4)入栈函数:将元素逐个输入栈中。 int Push(SqStack *s,int x) (5)出栈函数:若栈不空,则删除栈顶元素,并用x返回其值。 int Pop(SqStack *s,int x) (6)进制转换函数:将十进制数转换为R进制数 int conversion(SqStack *s) 2、队列 (1)主函数:统筹调用各个函数以实现相应功能 void main() (2)空队列建立函数:对队列进行初始化。 SeqQueue *InitQueue() (3)返回队头函数:判断队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返回队头元素。 int QueueEmpty(SeqQueue *q) (4)入队函数:将元素逐个输入队列中。 void EnQueue(SeqQueue *q,int x) (5)出队函数:若队列不空,则删除队列元素,并用x返回其值。 int DeQueue(SeqQueue *q) (6)计算队长函数:计算队列的长度。 int QueueEmpty(SeqQueue *q) (7)输出辉三角函数:按一定格式输出辉三角。 void YangHui(int n)

常用队列队形的口令及动作要领

常用队列队形的口令及动作要领 一、【原地队列动作】 (一)常用动作 1、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 ①一脚斜出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全脚的约三分之一,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②跨立(即跨步站立)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3、整齐 间隔——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空隙叫间隔。个人之间的间隔,一般为10厘米;成队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两步。

距离——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空隙叫距离。个人之间的距离,一般为75厘米;成队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步。 ①向右看——齐,向前——看 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 要领: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同学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向右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②向中看——齐,向前——看 口令:向中看——齐,向前——看。 要领:当听到“以×××谁为准”时,基准学生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将手放下,其余学生按照向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③纵队看齐 口令:向前看——齐,向前——看。 要领:排头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向前对准,第三名以后的学生,以看不见自己前面第二名头的后部为度。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④向前——看 口令:向前——看。 要领:全体学生立即收头(基准学生除外),将两臂放下,还原成立正姿势。 4、报数 口令:报数。

班队列动作

课目一班的队列动作 作业提要 课目:班的队列动作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班队列的动作要领及组织训练方法,培养全班整齐划一、协调一致的队列动作。 内容: 一、班的队形 二、集合、离散 三、整齐、报数 四、出列、入列 五、行进、停止 六、队形变换 七、方向变换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 时间:×小时 要求: l、姿态端正、精神振作; 2、作风严肃紧张,遵守队列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分钟 1、调整授课队形,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向在场首长报告; 3、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分钟 第一个训练内容:班的基本队形 理论提示: 班的队列动作包括:班的队形;集合、解散;整齐、报数;出列、入列;行进、停止;队形变换;方向变换等。 一、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横队时,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班二列横队时,后列人员。 图26 班的基本

脚尖距前列人员脚跟约75厘米。纵队时,队列人员之间的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二路纵队时,右路人员与左路人员的间隔约10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长、机枪射手、枪枪副射手、步枪手或者冲锋枪手、火箭筒手、火箭筒副射手、副班长的顺序列队,必要时可以按照身高列队(见图26) 第二个训练内容:集合、离散 一、理论提示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列、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分为离开和解散,班通常采用解散。 二、讲解示范 班集合分为班横队、班二列横队、班纵队和班二路纵队四种。 集合时,班长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班注意”(班与其他单位在一起时,应指出×班),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班长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班长集合(在班长后侧的人员,应当从班长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听到“解散”的口令,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1 .口令:“成班横队——集合”,“成班二列横队——集合”,“成班纵队——集合”,“成班二路纵队集合”。 2. 要领: 班横队集合:听到“成班横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班二列横队集合:听到“成班二列横队一一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单数在前,双数在后,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班纵队集合:听到“成班纵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班二路纵队集合:听到“成班二路纵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单数在左,双数在右,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三、指挥与动作要点 1. 班长发出预先后稍停顿,待全班士兵转向班长后再变换指挥位置。 2. 基准兵站位迅速、准确(横队时,使班长位于队列中央前5—7步处;纵队时,使班长位于队列正前方3—5步处;二路纵队时,位于两路中央前3—5步处)站立方向要正。 3. 在班长后侧的人员从班长右侧绕过,自行标齐,成立正姿势,并保持好规定的间隔、距离(后一名脚尖距前一名脚跟头75厘米)。 4. 成班二列横队集合时,第二列排头把握好与前一列的距离,其他人员自行对正、标齐,成立正姿势。 5. 下达指挥口令时,横队称为“列”,纵队称为“路”。 6. 听到“解散”的口令,要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向不同的方向散开。 四、标准要求 集合时,班长要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规范、指挥位置正确;口令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预令、动令分明。

队列训练部分动作要领

队列训练部分动作要领 一、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越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二、跨立 左脚向左跨出越一脚之长,两脚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三、稍息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越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四、停止间转法 1、向右(左)——转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脚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2、向后——转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五、蹲下 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越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起立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六、齐步——走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按照此法动作;上体保持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至120步。 七、跑步——走 听到预令(跑步),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越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按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至180步。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封面: 安徽大学 网络工程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______2010\4\12

【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栈和队列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2.理解栈和队列的相关基本运算; 3.编程对相关算法进行验证。 【实验内容】 (一)分别在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上实现栈的以下操作(含初始化,入栈,出栈,取栈顶元素等): 1.构造一个栈S,将构造好的栈输出; 2.在第1步所构造的栈S中将元素e 入栈,并将更新后的栈S输出; 3.在第2步更新后所得到的栈S中将栈顶元素出栈,用变量e返回该元素,并将更新后的栈S输出。(二)分别在链队列和循环队列上实现以下操作(初始化,入队,出队,取队头元素等): 1.构造一个队列Q,将构造好的队列输出; 2.在第1步所构造的队列Q中将元素e入队,并将更新后的队列Q输出; 3.在第2步更新后所得到的队列Q中将队头元素出队,用变量e返回该元素,并将更新后的队列Q输出。

【要求】 1.栈和队列中的元素要从终端输入; 2.具体的输入和输出格式不限; 3.算法要具有较好的健壮性,对运行过程中的错误 操作要做适当处理。 三、实验步骤 1.本实验用到的数据结构 (1)逻辑结构:线性结构 (2)存储结构:程序一、四(顺序存储结构); 程序二、三(链式存储结构); 2.各程序的功能和算法设计思想 程序一:顺序栈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define STACKINITISIZE 100 #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 define OK 1 # define ERROR 0 #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 SElemtype *base; SElemtype *top; int stacksize; }sqstack; void Initstack (sqstack *s) { (*s).base = (SElemtype *)malloc(STACKINITISIZE * sizeof (SElemtype)); if(!(*s).base) exit(OVERFLOW);

队列队形练习方法

欢迎阅读体育课队列队形变化 1、?一列横队变成两列横队:首先,一```二报数,然后,报一的同学不动,报二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站在数一的同学后面,成立正姿势;向前看齐,即成两列横队。 2、?两列横队变成一列横队:在一列横队边变两列横队的基础上,原来报二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成一列横队。 3、?一列横队变成三列横队:首先,一```二```三报数,然后,报一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站在报二的同学前面,成立正姿势;报二的同学不动;报三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站在报二同学的后方,成立正姿势;向前看齐,即成三列横队。? 4、?三列横队变成一列横队:在一列横队变成三列横队的基础上。报一的同学向自己的右后方迈一步,回到原位;报二的同学还是不动;报三的同学向自己的左前方迈一步,回到原位。即成一列横队。 一列横队变换两列横队的口令为:“一列横队```变```两列横队```走。? 两列横队变换一列横队的口令为:“两列横队```变```一列横队```走。” 一列横队变换三列横队的口令为:“一列横队```变```三列横队```走。? 三列横队变换一列横队的口令为:“三列横队```变```一列横队```走。”? 让学生充分理解口令,明白那些是预令,那些是动令。只有在听到动令以后才能进行队形变换。 (三)队列动作 ?(1)集合 ?口令:"成一(二、三……)列横队--集合!"或(按教师指定的队形)--"集合"。 ?要领:教师在下达口令后,面向站队的方向成立正姿势,学生听到口令后,按口令所指示的队形,迅速地依次排列于教师的左方,全部脚尖站在一条线上,如多列集合,各列分别站在一条线上。 ??此外,如果教师下达:"面向我成一(二、三)列横队-集合!"或"面向我(按教师所指定的队形)--集合!"的口令,右翼的排头学生在教师前约4~6步处成立正姿势,其余学生迅速跟着在排头的左方站在指定的横队,一队或各队脚尖站在一条线上。 站队之前,教师应迅速站到横队中央的前面,面向队列,监督站队,如需要站成纵队,教师应指示清楚。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听到"解散"口令后,迅速离开原位。 ??(3)立正 ??立正是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立,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脚之长;两腿站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接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教学要求:做到"三直、一挺、三要,眼有神"。 ??(4)稍息

队列队形口令

队列和体操队形的作用和意义 1.队列和体操队形的作用: 队列和体操队形是学校体育课和其他体育活动、班级和全校集体活动不可缺少的。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队列和体操队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2.队列和体操队形的意义: 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是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光荣传统。 3.什么叫学校的队列和体操队形: 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一定的队形,从事协同一致的动作。 二、教学注意事项 1.中学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材是按动作顺序编写的,没有划分年级要求,教师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各年级选用。 2.队列队形教学时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3.口令要清楚、宏亮。口令是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预令要拉长,使学生事先了解要求做什么动作;动令要短促、宏亮。预令

和动令之间须有微歇。 但也有的口令只有动令而无预令。如“立正”、“稍息”、“蹲下”、“起立”等。有时需要用口令词,先说明执行口令的对象,尔后再下口令。如:“××队,立正”或“以×××人为基准,向右看——齐”。4.行进间下达口令,动令通常是落在右脚上。但也有时例外,如“向左转——走”、“齐步换跑步”、“跑步换齐步”、“齐步换正步”、“正步换齐步”的动令就应落在左脚上。 5.教师应站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于示范与指挥和学生的观摩与练习。例如,停止间成横队时,教师应站在横队正面中点,与两翼成等腰三角形,两眼余光能关注到整个排面。行进间则站于队伍侧面,在口令声可控距离内,可原地指挥;反之则随队伍移动同步指挥。 三、培训教材内容、基本标准、考评要求 (一).队列与体操队形口令与动作要领 武汉市规定内容: 1.纵队,横队整队集合 口令:“面向我成×路纵队或×列横队——集合!” 手势:①成纵队集合时,教师将右手握拳,手臂成90°角前上举。 ②成横队集合时, 教师将左手握拳, 手臂成90°角于体侧上举,右手握拳,手臂于体侧平举。 2.解散

队列训练动作要领

队列训练动作要领 一、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钩60度,两髓挺直:小腹微牧,自然挺脚,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弼眼向前平视。 二,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辖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提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三,坐下: 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四,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眼上,两腿分开约6 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脓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五,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六,整齐: 要领: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或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士兵的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七,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八,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致向右(左一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半边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九,向后转: 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转180度。 十。齐步: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s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饲,手指轻轻揖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争b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准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寓身体约2唇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8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十一,立定: 要领: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十二,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蒋, (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s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宣,两臂按照齐步的要领摆动。 十三,立定: 要领: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 十四,跑步: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建握拳,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蓟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臂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铡各距衣扣约6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建度 每分钟170-180步。 十五,立定: 要领: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

队列的基本操作代码

队列的基本操作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QSIZE 100 #define OVERFLOW 0 #define ERROR 0 #define OK 1 typedef int Q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 QElemType *base; int front; int rear; int tag; }SqQueue; Status InitQueue(SqQueue &Q) { Q.base=(QElemType*)malloc(MAXQSIZE*sizeof(QElemType)); if(!Q.base) exit(OVERFLOW);//存储分配失败 Q.front=Q.rear=0; tag=0; return OK; } int QueueLength(SqQueue Q) { return (Q.rear-Q.front+MAXQSIZE)%MAXQSIZE;//返回Q的元素个数,即队列的长度} Status En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 { if((Q.rear+1)%MAXQSIZE==Q.front) return ERROR;//队列满 Q.base[Q.rear]=e; Q.rear=(Q.rear+1)%MAXQSIZE; return OK; } Status De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 { if(Q.front==Q.rear) return ERROR; e=Q.base[Q.front];

常见队列队形动作要领及口令

常规 曹强 队列练习 立正123 口令“立正” 足尖外分,两足成60度,挺胸收腹壹萬贰仟叁佰肆拾伍,头正,颈拔,肩平,目正视,五指并拢,中指贴裤缝。壹拾贰萬叁仟肆佰伍拾陆 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三分之二脚长的距离,体重应大部落于右脚;上作姿势同立正。着时间较长,可自行换脚。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星期六 原地转法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和左(右)胸前掌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成立正。转体时应直膝,上体正直,中指贴裤缝。 半面向右(左)转,按右(左)转的要领.转体45“。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星期六!异常的公式结尾 向后转,按向右转要领,转体180度。 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先前迈,步幅约75厘米,作重前移后,右脚继之。行进中,上作正直,微前倾;两手微握拳,臂做自然摆动。前摆时,屈肘,前臂自然向里会,手与第五衣扣同高,指根正对衣扣线,距离25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 正步

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左脚再踏一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 (九)步法变换 要领: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听到口令,即换新的步法行进。跑步变走步时,听到口令,须继续跑两步,再按新的步法行进。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腿直膝,绷脚面踢出约75厘米(脚掌距地约25厘米),然后适当用力下压,全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后,右脚继之,依次轮换。行进中,上体正直,微前倾,两手微握拳。向前摆臂时,屈肘,前臂略平,手腕位于第三、四衣扣间(约距身体10厘米)。向后须自然摆至极限。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6步。 体育队伍常用的正步,唯在摆臂上与之略有差别。一般要求前摆屈肘成90度,与肩平,前臂与身体平行。 跑步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握拳提至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上作稍向前倾。听到动令,左腿微屈前提,右脚踏地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着地后,体重随之前移紧接右腿继之。依次轮换;两臂自然摆动,前摆不露肘,前臂略平,稍向里会,拳不超过积扣线,后摆不露手。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步。 踏步 口令“踏步——走”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交替起落,起时脚尖自然下垂,高地面约15厘米;落时,前脚掌先富地。上作正直,摆臂按齐步要领。 待听到“前进”口令后。先继续踏两步,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 (八)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走时听到“立定”口令后,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

班队列动作要领

班队列动作要领 一、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约10 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 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的间隔和距离。 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长、机枪射手、机枪副射手、步枪手或者冲锋枪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副班长的顺序列队。必要时也可按身高列队。 其它兵种班的列队顺序按其需要进行排列。 二、整齐、报数 (一)整齐 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和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 整齐分为向右、向左和向中看齐。 听到“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基准兵不动,其他军人迅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军人的腮部,以小碎步取齐,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听到以XXX为准(或者以第X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今后,其他军人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军人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基准兵不动,其它军人迅速向前对正。 (二)报数 听到“报数”的口令,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

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三、集合、离散 (一)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班长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全班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班长成立正姿势。听到“集合”口令,军人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班长集合,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听到“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军人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军人在前,双数军人在后。 听到“成班纵队(路纵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军人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成班二路纵队时,单数军人在左,双数军人在右。 (二)离散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 离散分离开和解散,班通常只进行解散。 队列人员听到“解散”的口令后,应当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四、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 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一)出列 听到“XXX或者第X名),出列”口令后,被呼点者应当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当答“是”。

队列队形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

队列队形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

队列队形动作要领 一、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足跟并拢,足尖外分约60度,挺胸收腹,头正颈拔,肩平目正,五指并拢,中指贴裤缝。 教法:先讲解、示范,后进行一对一练习并纠正。 二、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三分之二脚长的距离,重心应大部落于右脚;上作姿势同立正。站时间较长,可自行换脚。 教法:与“立正”交替进行练习。 在体操课中,通常也采用一腿放松自然站立或左右开立,两手后背的姿势。 三、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向前——看” 要领:口令下达后,基准(排头)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看右(左)邻学生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前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对正,后看齐。 纵队看齐应下达“向前——看齐”的口令,向中看齐时,基准学生举左手示意,其余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

要领实施。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教法:以班(队)为单位进行操作,开始可在地上画定标志线以助看齐;指挥员站到队伍右端通视全队,整齐后再回到指挥位置。 四、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到左(纵队从前到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报数并转头(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报数后,后列最后一名应报缺伍或缺ⅹ名。 五、原地转法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左(右)脚前掌同时用力,身体向右(左)转90°,脚跟并拢成立正。转体时应直膝,上体正直,中指贴裤缝。 向后转,按向右转要领,转体180度。 教法:先讲解示范后,按口令“向X转——一、二进行分解练习,然后再完整练习。 六、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先前迈,步幅约75厘米,重心前移后,右脚

试验 --循环队列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试验三循环队列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一、问题描述: 熟悉并掌握循环队列的相关操作,自己设计程序,实现循环队列的构造、清空、销毁及队列元素的插入和删除等相关操作。 二、数据结构设计: #define MAXQSIZE 10 //最大队列长度 struct SqQueue { QElemType *base; //初始化动态分配存储空间 Int front; // 头指针,若队列不空,只想对列头元素 int rear; //尾指针,若队列不空,指向队列尾元素的 //下一个位置 }; 三、功能设计: 程序中所涉及到的函数如下: Status InitQueue(SqQueue &Q) //构造一个空队列Q Status DestroyQueue(SqQueue &Q) //销毁队列Q,Q不再存在 Status ClearQueue(SqQueue &Q) //将Q清为空队列 Status QueueEmpty(SqQueue Q) //若队列Q为空队列,则 //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nt QueueLength(SqQueue Q) //返回Q的元素个数,即队列长度Status GetHead(SqQueue Q,QElemType &e)//若队列不空,则用e返回Q的对 //头元素,并返回OK,否则返回ERROR Status En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插入元素e为Q的新的队尾元素Status DeQueue(SqQueue &Q,QElemType &e)//若队列不空,则删除Q的队头 //元素,用e返回其值,并返回 //OK,否则返回ERROR Status QueueTraverse(SqQueue Q,void(*vi)(QElemType))//从队头到队尾依次 //对队列Q中每个元素调用函数 //vi()。一旦vi失败,则操作失败四、源程序: // c1.h (程序名)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malloc()等 #include // INT_MAX等 #include // EOF(=^Z或F6),NUL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