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期末复习

XX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期末复习

XX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期末复习
XX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期末复习

XX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期末复习

一.建筑艺术的美

建筑的美不仅源于建筑物的形体、空间、色彩、质地等外在形式,还在于特定内涵的赋予和人文情怀的表达。

教堂是西方代表性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不同的风格。

科隆大教堂、泰姬陵、

凡尔赛宫、古罗马斗兽场

二.图形的魔术组合

《我和我的村庄》法国画家夏加尔

《工厂》法国画家莱热

组合方法:分解、重组、重叠、倒置

三.添画人像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执扇少女》油画

德国画家汉斯·荷尔拜因《查理·苏里耶》素描

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我学会了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方法画一幅表现黑白对比的画。

六.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

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七.箱板上的新发现

巧妙地利用瓦楞纸箱上的多层纸板和条纹的纹理变化,用镂刻、撕剪、画、印的方法就能制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

八.参观券的设计

参观券的组成部分:主券和副券。

主券内容:主标题,副标题,主体图片、图形,背景,标志,相关信息。

参观券的设计建议:主题明确;图片要新颖;文字要醒目、美观;图形、色彩和字体要与参观券主题相协调。

十.故事里的人

草原小姐妹1990刘林

我学会了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人物。

十一.镜头里的花

.曝光是照相机形成影像的过程。曝光过度照片的颜色会发白,物体亮部会失去层次和细节;曝光不足照片的颜色会发黑,物体的暗部会失去层次和细节。

取景

构图分为中心式:把主要对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加以突出;构图特点:稳定

均衡式:把主要对象安排在偏离中心的位置;构图特点:动感

光线使画面对比强烈,突出花朵的色彩层次和立体感

十二.神州风采

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与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十三.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XX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剪纸、风筝、京剧、昆曲、民间年画、皮影等。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库淑兰“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剪花娘子》是她的剪纸佳作,作品纯朴、华丽,富有装饰感。

《闹天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传承人喻湘涟、王楠仙合作的作品,孙悟空挺拔屹立的英雄气概和天将缩成一团的沮丧神态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十五.家乡的艺术

对民间艺术特色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表现形式、工艺制作、功能特点、民俗内涵。

十六.发现老房子的美

综合运用泥板成型、盘条成型、捏制成型法等方法,表现老房子的外形特征。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全册

第一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本课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建 筑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建筑艺术欣赏促进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培养设计童识: 教学重难点以我国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什么是建筑艺术? 二、对每件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建筑艺术欣赏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观赏、思考与描述。 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永恒的追求

教学目标分析、欣赏不同的形式的美术作品。教学重难 点如何领会美术作品表现的体育精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二、导入教学。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瞬间,通过精 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 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三课奔马图 教学目标认识马的生理结构,学习用毛笔表现一匹奔跑的 马。教学重难点学习马的奔跑向前的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有关马的故事导入本课,点名课题。 2、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马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生产、军事、交通、娱乐等方面思考。)

小学美术总复习

小学美术复习汇总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1、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红+黄)绿=(黄+蓝)紫=(红+蓝) 2、色彩最基本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色相:每种颜色呈现其各种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色相。如红、橙、黄、蓝等(2)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3、色相环里相邻的色彩为类似色或邻近色,相对的色彩为对比色。 邻近色------产生柔和、和谐的感觉。对比色------产生强烈而灿烂色彩效果。 4、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为对比色关系。 5、黄与橙、橙与红、红与紫、紫与青、青与绿、绿与黄互为邻近色。 6、我们观察色彩的时候,使人联想到火、阳光等温暖事物的色彩称为暖色,使人联想到水、冰雪等凉、冷事物的色彩称为冷色。 二、水墨画 1、中国画也叫水墨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3、中国画的表现内容:山水花鸟人物表现方式:工笔、写意、线描。 三、美术知识 1、透视现象:近大远小、进宽远窄、近高远低、近清晰远模糊。 2、线条的魅力:有粗细、疏密、宽窄、长短、浓淡、曲直等变化,也有色彩的变化。 3、点、线、面是平面绘画最基本的语言。 4、作品表现方法: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 5、陕西省的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6、参观券主要有主券和副券组成,主券包括:主标题、副标题、背景、主体图片、图

形、标志、相关信息。 7、雕塑的表现形式有圆雕和浮雕。 8、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 9、中国戏曲人物行当生、旦、净、末、丑。 10、剪纸的常见形式: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11、黄金分割的比例是:1:0.618 12、对称图形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13、陕西的民间艺术有:剪纸、泥塑、面塑、皮影、户县农民画、皮影、马勺等。 14、西安的钟楼、鼓楼是明代的建筑,大雁塔是唐代的建筑。 15、飞天是佛教中的神仙,飞天形象修长,姿态轻盈,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有力,色彩艳丽丰富。 四、画家与作品: 中国: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虾》 徐悲鸿《奔马图》 吴冠中《沧桑之变》 外国:梵高《向日葵》《星月夜》 莫奈《睡莲》 毕加索《格尔尼卡》 马蒂斯《金鱼》《带帽的女人》 蒙德里安《有红、黄、蓝、黑色的构图》 康定斯基《光之间》

六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整合 1-1 同窗友谊 1、用独特的(创意)制作相框,是纪念同学友谊的一种好方法,漂亮的相框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2、用(厚纸板材料)便于折剪。 3、(卡通造型)的相框表现生活情趣。 4、(模仿木材纹理)的相框设计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 5、(相框)的样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装饰设计具有个性化的相框,使之更加美观、别致。 6、用超轻彩泥制作并装饰有创意的相框步骤方法是: ①树枝搭框②彩泥固定③泥条装饰④制作花饰⑤装饰完成 7、如何设计制作相框更加美观? 答:材料运用合理、色彩搭配协调、设计有创意 2-1 格林童话的故乡 1. (《格林童话》)的作者是(威廉.格林、雅各布.格林)其中介绍了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小红帽、小精灵、充满危险的黑森林、风光绮丽的城堡。 2. 《格林童话》的作品有(《魔鬼的三根金发》、《小农夫》)。 根据故事内容和情节,创作设计卡通形象的步骤: ①人物定位 ②用铅笔画草稿 ③记号笔勾线 ④水彩笔上色 3. 一幅好的卡通形象绘画作品的特征是:构思有新意、造型突出人物特征、背景符合故事情节。 4. (《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长发公主》)这些都是迪斯尼根据《格林童话》改编的电影动画 5. (德国绘画)具有造型严谨,表现深刻的特点。德国画家众多,对世界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 德国画家(小荷尔拜因)是肖像画家。(《乔治?基茨肖像》)表现的是一位商人。画家通过他的面部神态,表现了这位商人精干和坚毅的神态。背景中的书籍、帐薄、钱币等,揭示了人物所从事的职业。 7. 《乔治?基茨肖像》(油画)【德】小荷尔拜因 8. (丢勒)是世界美术史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德国画家),他的作品包括(版画、水彩画、油画)等。世界最早的(水彩画)就出自丢勒之手,其代表作品《青草地》体现了画家深刻的观察力和精确的造型表现力。 9. 《青草地》(水彩画)【德】丢勒 10. 德国画家(门采尔)的素描非常著名,特别是他对(德国工业生产和生活的描画),真实生动。《人物》(素描)【德】门采尔 2-2 郁金香盛开的地方 12. 荷兰国花—(郁金香)荷兰著名的工艺品—(木鞋) 13. 荷兰是(郁金香)盛开的国度,(风车)是荷兰的特色景观。 14. 荷兰有许多著名画家,历史上有个画派叫做(“荷兰画派”) 15. 荷兰画家有(梵高、维米尔、霍贝玛、鲁伊斯达尔)等画家。 16. 《加歇医生像》(油画)《向日葵》(油画)【荷】梵高 17. 《风车》(油画)【荷】鲁伊斯达尔《树间小道》(油画)【荷】霍贝玛 18. 《倒牛奶的女仆》(油画)【荷】维米尔 19. 画家(维米尔)的画大多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在《倒牛奶的女仆》这幅作品中,他描绘了人物的一种安详神态。 3-1青铜时代 1. (中国青铜器)历史悠久,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艺术价值。 2. (青铜器)种类繁多,有饮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工具杂器等,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坚固耐用、美观凝重。 3. 我国古代艺人们以非凡的才智,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 4.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代表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度。青铜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鼎、尊、爵、编钟、镜、戈等。如:蔡侯铜编钟、爵、镶嵌兽面纹戈、重轮星芒纹铜镜、龙纹壶。 5. 青铜器的花纹有:(兽面纹、夔龙纹、云雷纹、鱼纹、花冠凤纹、星芒纹等)。 6. 青铜器有(青铜鸟、青铜镶嵌云纹犀牛尊)。 7. 用红、黄、蓝、绿、黑等各色彩混合成青铜器的颜色,用以塑造

最新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目录: 1、远近的奥秘 2、风景写生 3、心中的风景 4、会动的剪影5 、水墨画—动物 6、形体切挖 7、我们做乐器 8、宇宙之旅 9、保护文物缺 10、爱护古建筑 11、电脑美术 12、中国画和油画 第一课远近的奥秘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1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组织教学: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6---10) 教辅资源2010-06-20 16:06:22 阅读12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六) 一、填写合适的答案: 1、素描就是()画,其主要表现方法有()、()、()。本学期你所接触的素描作品中,《》作品给你的印象 很深。 2、在色彩画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欣赏的画种有()和(),其中,水彩画具有()、()和()感。 3、创新的水墨画效果,正如清代画家石涛说过的“()”,就是此意。 4、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总是充满了画意。请用一句概括的话来叙述:(),()。此赞美之语曾经是苏东坡 用来称赞()的。 5、一般来说,设计插图可画()插图,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节画出几个()的插图。 6、书籍装帧设计包括()、()、()设计和()设计。其中,封面设计必须有()、()和()等文字内容。 往往一本精美的书,封面还会配上生动的()。 7、木版画俗称(),源于我国()。它是用刻刀在平整的木板上()出凹凸不平的(),然后()、(),制成 版画作品。 8、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人类曾用简洁的()来作标记。后来,有些图形渐渐演化成为()。在今天的日常生活 中,用图形传递信息的()太重要了,它的主要特点是造型很(),色彩(),很富有现代()情趣。 9、街头标识物设计时注意造型()、寓意(),使人()。在生活与学习中你所接触或熟悉的街头标识物有()。 10、在风景写生中,要注意画面之间()、()和()等对比关系。 11、招贴画又称()和(),主要的表现风格与手法有()、()和()等。 12、欣赏雕塑作品,不仅要欣赏外在的(),还要领悟内在的()。 二、连一连: 《静物》毕加索荷兰抽象派《向日葵》塞尚西班牙写实派《坐着的游泳者》凡高法国印象派 三、畅所欲言: 试以自主选择本学期书本上欣赏到的一件现代雕塑作品,或者在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令你印象较深的一件艺术雕塑作 品,谈谈你的感想与体会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七) 一、一、填空题。20% 1、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称为()。 2、形的()的变化叫形的渐变。 3、在色相环中,位置相对的两种颜色叫(),也是相互对比最强烈的两种颜色。 4、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木结构宗教建筑是我国的()。 5、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一般分为()和()两种。 6、油画《星夜》的作者是(),他的另一代表作是()。 7、素描作品《血衣》创作者是(),拉斐尔的代表作是()。 二、判断题。20% 1、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四位代表人物是:刘海粟、徐悲鸿、齐白石、林风眠。 ------------------------------------------------------------------------------------------------() 2、明朝的北京城分皇城、宫城、内城和外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故宫博物馆就是曾经的皇城,又称为紫禁城。 ---------------------------------------------------------------------()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个杰出人物分别是: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 4、火花图案是贴在火柴盒上的商标图案,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的设计并非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 ---------------------------------------------------------------------------------() 5、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世界闻名的建筑,是当时能工巧匠花费5年时间精心建造成“斜”状的。 ------------------------------------------------------------------------------------------() 三、填空题:24 1、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他认为建筑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有旋律、有美感。 2、京剧有四个行当()、()、()、()。 3、()通常指的是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美的心理要求。 4、文房四宝是指()、()、()、()这四宝。 5、我了解的宁波特色小吃有()、()、()等。

2018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1、手绘是指以简练、快捷的方法去表达,方法以线条为主,以形象说话,使用工具简便。 2、旅行中留意收集相关资料,如导游图、景点门票、纪念画册、特色纪念品等。 3、导游图分为三种:(1)贴图式导游图;(2)线描手绘式导游图;(3)填色手绘式导游图。 4、导游图表现内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中途景点。 5、版面呈现的主要要素有: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 6、教材中曾现的公共场所标志图片从左至右分别表示:(1)问讯处;(2)垃圾箱;(3)候车室;(4)航空运输;(5)餐厅;(6)公用电话;(7)咖啡馆;(8)售票处。 第二课、光影变幻 1、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亮部与暗部。通过描绘物体的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黑、白、灰,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是三个最基本的调子,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调子之一块区域会面的强度,即这块区域有多亮或多暗,它不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 3、明暗五调:亮面(包括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是亮部和暗部

的交界部分)、反光、投影。 4、画一个素描苹果步骤:(1)勾画轮廓,分出亮部、暗部和投影的面积;(2)画出暗部和投影;(3)描绘明暗交界处的细节和投影部分的深浅变化。 5、画物体的暗部可以顺着一个方向用直线、曲线平铺,也可以交叉用线或画圈,还可以用点画,或用笔涂抹暗部。 第三课、美丽家园 1、人物组合和静物组合一样,存在主次关系,先画前门的人,再画后面的人;先画主角,再画配角。 2、画以人物为主的场面速写时,要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3、画速写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构想巧用一些方法:(1)取舍法;(2)遮挡法;(3)移动法;(4)借代法。 第四课:编花篮。 1、主要运用“提压”的基本编织方法,进行编织练习,构成立体形态的筐篮。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编织时,选用不同颜色的经(纵向)纬(横向)纸条,运用“提”、“压”的方法进行编织。具体讲:“提”是使“经”上浮,而“纬”则下沉,被遮挡;“压”与之相反,即“经”压于下,“纬”则浮于上。 2、插花的基本知识和形式美法则:(1)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去毛衣针。(2)将6根纸棒十字交叉,横竖各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苏教版.doc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第 1 课我种的植物 1.神农氏遍尝植物的根 , 茎, 叶和果实 , 利用他们的不同性能给大众治病。 2.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五十二卷《本草纲目》 , 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 书”。 3.《菜地》油画作者吴冠中 4. 约五千五百年前陶器上有禾苗的图样, 约七千年前的陶器上有稻穗的图样, 约一万年前 , 南 亚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我国黄河以北地区也开始种植小米等农作物了。 第2课蔬菜 1.我们在画《蔬菜》时 , 可以选择色彩有对比关系的几种蔬菜 , 如:西红柿和黄瓜等 , 也可以选择色 彩协调的蔬菜 , 如:包菜 , 青菜 , 青椒等。 2.用线描绘一个物体时 , 要注意线条的疏密 , 浓淡 , 粗细 , 虚实的变化。 3. 用水粉色画画时, 颜色画得厚些。画深的地方时最好不要加白颜料, 想把颜色画浅时可以 调进白颜料。这样画出的水粉画, 明快有层次 , 表现力强。 第 3 课水墨画蔬菜 1. 《蔬菜》(中国画)作者清代蒲华。《藕》(中国画)作者清代罗聘。 《萝卜》(中国画)作者清代恽寿平。《南瓜》(中国画)作者现代陈衡 恪。 第4课买菜 1.除了平时的观察以外 , 在创作前 , 到生活中去画速写并仔细观察后画默写 , 这些都是收集素材、有 益于创作。 第 6课木版画 1.木版画源于我国古代 , 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 , 是版画家族中最年长、最有代表性的“老 祖母”。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芥子园画谱》套色木刻版画。 2.民间纸马大多是木刻作品 , 它们在古代用于驱病除灾、祭祀祖先和鬼神等活动。“云南纸 马”风格粗犷、刀味十足;“无锡纸马”将木刻和绘画相结合, 风格细腻别致。木刻是古代书籍插图的主要形式。 3. 制作综合纸版画的步骤是: 1. 起稿 2. 制底板 3. 滚油墨 4. 覆盖纸 5. 磨压印。制作底版时 , 根据画面的需要, 选择有表现力、厚薄适合的废旧材料来制作底板。构思要有趣, 利用肌理要巧妙 , 剪贴别太琐碎 , 画面单纯些更好。 4. 制作木版画时可以巧妙地利用各种刀痕去表现物体, 刀味是木版画特殊的语言。刻刀有圆 口刀 , 三角刀 , 平口刀 , 斜口刀。欣赏本版画作品 , 注意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元素 以及疏密处理 , 还要注意木板上的“刀味”。 5. 《西厢记》插图(木版画)明代陈洪绶画项南洲刻制 《林中的秘密》(木版画)现代格瑞沙伯(德国) 《猫》(木版画)现代罗尔夫斯(德国) 第 7课印花布 印花布制作过程是什么? 1.刻版时要求雕刻得深些 , 这样在磨印时蜡不会涂到刻去的局部中去。 2.在刻好的底版上蒙上并固定白棉布或纸。 3.用蜡烛在蒙好的布或纸上细细地磨。注意不要磨到刻去的局部中去。 4.涂色时 , 要一边涂 , 一边用软纸将涂在蜡上的颜色吸去。 第 8课画人物 1.画人物时要注意什么?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美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绘画】绘画从材料工具来分,主要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 从表现内容来分,则有:人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中国画和油画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绘画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用中国的笔、墨、纸、砚、色绘制而成。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要有力,用墨要有层次,有浓淡干湿变化。分工笔和写意两种表现形式,经常以墨为主。表现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油画】是一种用油质颜料描绘在布、厚纸或木板等材料上的绘画。主要材料和工具有:油画颜料、画笔、画刀、画布、画框等。油画起源于欧洲,具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便于修改和长期保存等优点。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形式,是人们庆贺斩节时用来装饰环境的。色彩鲜明,造 型夸张。 【剪纸】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剪影】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工艺手法。有人物剪纸、动物剪纸、彩色剪纸。 【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中有规律的重复。 【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部分。 【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两 种。 【适合纹样】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等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图形标志】是是以图形为主要特征,用以传递某种信息的视觉符号。其特征是直观、简明、易懂、易记。 【邮票】是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齿孔组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分类有:纪念?、普通?、特种?。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等几方面欣赏。古代建筑的类别有:宫殿、塔、寺庙、坛庙、园林、民居。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奥运会之父为皮埃尔?德?顾拜旦。1896年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每四年一届。每年 6 月23 日是世界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运动标志是五环(蓝黄黑绿红)

五年级美术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伟的宫殿建筑之一。 2、我们所看到的物体都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 3、视平线是我们观察景物时和视线同样高度的一条假想的水平线。消失点是平行线在观者视平线上的汇聚点。 4、由于视平线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平视、俯视和仰视。平视的视平线在画面中部,仰视以表现视平线以上景物为主,视平线在画面下部,俯视以表现视平线以下景物为主,视平线在画面上部。 5、从房子的底部往上看,房子看起来越来越小。 6、明代家具造型简洁、古朴典雅。在艺术和工艺水平上都代表着中国木制家具的最高成就。 7、手工制作的基本手法包括剪、贴、包等。 8、扎糊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广泛用于彩灯、风筝等工艺品制作。 9、扎糊的具体过程设计样式、扎骨架、裱糊彩纸、剪纸贴花或绘彩装饰。 10、风景画一般分为远景、中景和近景三个层次。 11、色彩有冷暖之分,冷色给人寒冷的感觉,暖色给人温暖的感觉。冷色有蓝、绿、紫等,暖色有红、黄、橙等。 12、生活中,有的形状进行了又规律的反复排列,形成一种具有秩序的美感,我们称为重复。

13、形与色有秩序地逐渐变化叫做渐变。渐变是由某种形的宽窄、粗细、大小之间或某种色的深浅之间逐渐变化,排列而成。 14、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 15、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其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 16、青铜器是用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制造的器物,是人类最先广泛使用的金属器之一。 17、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定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 18、常用的中文字体有黑体、宋体、楷书、隶书四种。 19、字体识别: 永:宋体 永:楷书 永:黑体 永:隶书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1、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雕塑按其形态一般分为(圆雕)、(浮雕)、(透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 目录: 1、远近的奥秘 2、风景写生 3、心中的风景 4、会动的剪影5 、水墨画—动物 6、形体切挖8、宇宙之旅 7、我们做乐器9、保护文物缺 缺 10、爱护古建筑 11、电脑美术12、中国画和油画 远近的奥秘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1 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组织教学: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 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美术考试教师复习要点

美术复习知识点 1、美术鉴赏的意义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鉴,甄别、归类、分析、判断;赏,欣赏 2、美术鉴赏的社会功能 (1)认识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 (2)教育功能,美术作品题材对观众形成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 (3)审美功能,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3、美术作品分类 (1)绘画艺术(2)雕塑艺术(3)建筑艺术 (4)设计艺术(5)书法艺术(6)摄影艺术 4、六法论(谢赫)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形象,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5、文房四宝: 书法绘画常用四种工具:笔(浙江湖州“湖笔”),墨(安徽歙县“徽墨”),纸(安徽泾县“宣纸”),砚(广东端溪“端砚”) 6、书法的分类和发展顺序 甲骨文——金文——篆字(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7、篆刻的分类 篆刻可分为阴刻和阳刻。 1、玉石的概念 玉石的分类:(1)软玉(2)硬玉(翡翠) 玉石的制作工艺:琢磨 2、玉石的内涵 (1)如何理解“君子比德于玉”。 比附于仁(玉石的温润)比附于智(玉石的密致坚刚)比附于乐(玉石的撞击声)比附于忠(玉石的透明度)比附于礼(玉石的重量) (2)玉石审美追求 华丽之美朴素之美 3、五大名玉 蓝田玉南阳玉和田玉酒泉玉岫岩玉 4、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原料不同(陶器是陶土,瓷器用瓷土) (2)烧铸温度不同(陶器低于1000度,瓷器在1200度以上) (3)施釉方式不同(陶器无釉或先烧铸后施釉,瓷器为先施釉再烧铸) (4)质地不同(陶器质地疏松易渗水,瓷器质地坚密不易渗水) 5、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2019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2019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1、手绘是指以简练、快捷的方法去表达, 方法以线条为主, 以形象说话, 使用工具简便。 2、旅行中留意收集相关资料, 如导游图、景点门票、纪念画册、特色纪念品等。 3、导游图分为三种:(1)贴图式导游图;(2)线描手绘式导游图;(3)填色手绘式导游图。 4、导游图表现内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中途景点。 5、版面呈现的主要要素有: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 6、教材中曾现的公共场所标志图片从左至右分别表示:( 1)问讯处;(2)垃圾箱;(3)候车室;(4)航空运输;(5)餐厅;(6)公用电话;(7)咖啡馆;(8)售票处。 第二课、光影变幻 1、光照在物体上, 产生了亮部与暗部。通过描绘物体的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 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黑、白、灰, 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 是三个最基本的调子, 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调子之一块区域会面的强度, 即这块区

域 有多亮或多暗, 它不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 3、明暗五调:亮面(包括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是亮部和暗 部的交界部分)、反光、投影。 4、画一个素描苹果步骤:(1)勾画轮廓, 分出亮部、暗部和投影的面积;(2)画出暗部和投影;(3)描绘明暗交界处的细节和投影部分的深浅变化。 5、画物体的暗部可以顺着一个方向用直线、曲线平铺,也可以交叉 用线或画圈,还可以用点画,或用笔涂抹暗部。 第三课、美丽家园 1、人物组合和静物组合一样, 存在主次关系, 先画前门的人, 再画后面的人;先画主角, 再画配角。 2、画以人物为主的场面速写时,要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3、画速写时, 可以依据自己的构想巧用一些方法:(1)取舍法; (2)遮挡法;(3)移动法;(4)借代法。 第四课:编花篮。

五下美术复习资料(浙教版)

五年级美术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课椅子设计 1、你知道的椅子有哪几种? (休闲座椅、轻便椅、躺椅、钢架椅、转椅、木椅) 2、说说椅子的组成部件:(椅背、椅面、椅脚) 3、制作椅子的材料和过程 材料:彩色卡纸或瓦楞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等 过程(步骤): 折一折在最短时间内,将一张纸用折的方法制作一张简易的椅子。 剪一剪在折好的基础上剪一剪,剪出椅子的脚。 卷一卷卷出椅子的弧度。 第二课民乐放光彩 1、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中国民族音乐会),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音乐的最高舞台。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标志着中国传统的民乐走向了世界音乐的最高舞台,我们应该热爱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民乐文化。) 2、(民族音乐表演的场景)是我国古代美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如(元代)张振鹏的《伯牙鼓琴图卷》就描绘了春秋时伯牙弹琴给知音钟子期听的故事。 3、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说明了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的音乐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4、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唢呐、古筝、鼓、锣、埙(xūn)等 第三课舞台美术设计 1、为什么说舞台上的演出是一门综合艺术? 舞台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场景构思、背景设计、道具制作、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设计都对于演出主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场景空间立体效果的把握与想像,是对各种艺术手段与方法的综合运用。 2、通过对《报童》剧照的观察,说说在此剧中的舞台美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布景、道具、背景、服装设计) 2、杭州西湖博览会以(对称的蝴蝶)形式来设计舞台, 3、舞剧《大梦敦煌》采用(飞天)的形象来设计舞台; 4、民族舞蹈《花鼓灯》以中国传统的 5、(门的形式)来作为舞台的主要布景。 6、一场舞台剧的主要构成(舞台剧的主要创作过程) 剧本----→人物造型----→化装 排练 布景、道具设计制作----→演出 7、(布景)物品应大小适当、方便移动。色彩应简洁明快。 第四课小小果壳箱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参考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参考 1.歌德形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古时称为紫禁城 3.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科隆大教堂(德国)里昂国际机场(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4.作品名称作者国家画种 《我和我的村庄》夏加尔俄国油画 《工厂》莱热法国油画 《睡莲》莫奈法国油画 《红土地》李成忠中国版画 《顾盼》周彦生中国中国画 《查理.苏里耶》汉斯.荷尔拜因德国素描 《草原上的小姐妹》刘林中国雕塑 5.填空题: 八达岭长城(明代北京)、承德避暑山庄(清代河北)、 乐山大佛(唐代四川)、布达拉宫(始建于七世纪西藏)、 颐和园(清代北京)、大同云冈石窟(山西北魏)、敦煌莫高窟(甘肃前秦)、网师园的“风到月来亭”(江苏清代)、武夷山(福建)、泰山(山东)、武陵源(湖南)、黄山(安徽)、九寨沟(四川) 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剪纸、风筝、京剧、昆曲、傩戏、木版

水印、民间年画、皮影等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复习题 1、课程目标具体从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2、中国画的工具有笔、墨、纸、砚。 3、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4、中国画的种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表现的形式工笔、写意。 5、例举三种暖色:红、橙、黄;三种冷色:蓝、绿、紫。 6.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7.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 8.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 9.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统一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10.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11.绘画种类工具材料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素描 12.参观券是参观出入的凭证。参观券由:主券、副券组成,主券上有主标题、背景、副标题、主体图片、标志和相关信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第一课远近的奥秘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生:近大远 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5)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七年级美术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期末美术复习资料 《洛神赋图》1.基本信息:东晋,顾恺之,绢本。2. 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画面中,紫色伞下站立的就是曹植,他表情肃穆,双眼凝望着水面,仿佛见到了思念已久、变成洛水女神的甄氏。远处凌波而来的洛水女神,衣带飘逸,婉约动人。3. 构图:顾恺之在这幅长卷的构图上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画中以人物为中心,安排了各个场景,有分、有连、有起、有伏,洛神多次反复地以不同姿态出现,给人以飘浮、游离不定之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空间和时间上给人一种不断的“运动感”。4. 用线:顾恺之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用线紧动、连绵,如春蚕吐丝,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5.设色:简雅、清丽。6. 绘画特色:该画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画家顾恺之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将山水、花鸟、人物画技巧荟萃一炉,诗情画意,相映生辉。整幅画面清晰地体现出东晋时期的绘画特色。 《历代帝王图》1.基本信息:唐代,阎立本,绢本。2.画面内容:画中刻画了历史上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形象。3. 构图: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4.设色:受佛教艺术的影响,该画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5. 绘画特色: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猥琐庸腐之态。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十分鲜明。 《韩熙载夜宴图》1. 基本信息:五代,顾闳中。2. 画面内容:这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全卷分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五段。3. 构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上。在场景之间,画家非常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器、床榻等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 4. 绘画特色:该作品构图严谨精妙,用笔挺拔劲秀,用线遒劲流畅,设色浓重丰富,人物造型生动传神,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之杰作。 《泼墨仙人图》1. 基本信息:南宋,梁楷。2. 画面内容:画中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睛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3. 用笔:与传统的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4. 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5.绘画特色:笔简神具、自然潇洒,人物表情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仙人超凡脱俗又不失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开国大典》1. 基本信息:油画,董希文。2.绘画内容: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神采奕奕、

人教版六年级下美术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美术知识点 一.建筑艺术的美 建筑的美不仅源于建筑物的形体、空间、色彩、质地等外在形式,还在于特定内涵的赋予和人文情怀的表达。 教堂是西方代表性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不同的风格。 科隆大教堂(德国)、泰姬陵(印度)、 凡尔赛宫(法国)、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二.图形的魔术组合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法国画家夏加尔 《工厂》(油画)法国画家莱热 2.组合方法:分解、重组、重叠、倒置 三.添画人像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执扇少女》油画 德国画家汉斯·荷尔拜因《查理·苏里耶》素描 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我学会了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方法画一幅表现黑白对比的画。 六.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1.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 2.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睡莲(油画/法国/莫奈/印象派) 七.箱板上的新发现

巧妙地利用瓦楞纸箱上的多层纸板和条纹的纹理变化,用镂刻、撕剪、画、印的方法就能制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 八.参观券的设计 1.参观券的组成部分:主券和副券。 2.主券内容:主标题,副标题,主体图片、图形,背景,标志,相关信息(时间、地点、主办单位等)。 3.参观券的设计建议:主题明确;图片要新颖;文字要醒目、美观;图形、色彩和字体要与参观券主题相协调。 十.故事里的人 1.草原小姐妹(雕塑)1990 刘林 我学会了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人物。 十一.镜头里的花 1.曝光是照相机形成影像的过程。曝光过度照片的颜色会发白,物体亮部会失去层次和细节;曝光不足照片的颜色会发黑,物体的暗部会失去层次和细节。 2.取景 构图分为中心式:把主要对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加以突出;构图特点:稳定均衡式:把主要对象安排在偏离中心的位置;构图特点:动感 光线使画面对比强烈,突出花朵的色彩层次和立体感 十二.神州风采 1. 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 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与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 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十三.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小学三至六年级美术知识点

小学三至六年级美术知识点 1.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四年级上册 1.暖色是给人以温暖感觉饿颜色,红色、黄色、橙色。 2.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例如:红与紫相比,红就暖;紫就冷;紫与蓝相比,紫就暖,蓝就冷。 3.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825年,内容为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被认为是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4.剪纸中的阳刻是保留形体造型线条,剪或刻去线条以外的块面部分。阴刻是剪或刻去形体造型线条,保留块面部分,靠剪刻后的空白显示形象。 四年级下册 1.汉字是用来记录汉族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历史悠久,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汉字是由图形演变成的方块形符号,故又称方块字。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一个图形符号表示一个意思,它和语音不发生直接关系。 2.对比色是色彩性质相反、明暗关系差别大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互为对比色。 3.构图:绘画时画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把要表现的主题和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4.凡·高的一生 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一个牧师家庭。 1877年至1879年,在比利时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27岁时开始作画。 1886年到法国,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线条奔放粗犷,充满着善良、美好、自由和想象。 1888年到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他热爱这里的阳光,在此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1889年因精神病发作,发生了割耳事件,住进医院。

1890年1月,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卖出作品《红色葡萄园》。 1890年2月病情发作,7月27日开枪自杀,29日去世。这位后印象主义绘画大师,生前身无分文,去世100多年后的今天,其作品却价值连城。 五年级上册 1.人的脸型一般分为田字形、由字形、国字形、申字形等。 2.抽象画是现代西方国家流行的一种绘画。这种绘画摒弃客观世界具体形象和生活内容,在画面上表现几何体的组合或抽象的色彩和线条的挥洒。突破了艺术必须具有可以辨认形象的藩篱,开创了艺术新的发展天地。 3.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额方法。 4.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的比,其比值约等于0.618 。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被称为黄金分割。 5.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下降,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的影响的现象。 6.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7.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如果我们用黑与白的眼光看世界,就会发现色彩有深有浅。 五年级下册 1.马蒂斯的一生 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 1890年20岁时完成第一幅画作 1893年到卢浮宫临摹经典画作。 1905年在秋季沙龙展出画作,被评论家称为“野兽派”代表人。 1929年致力于雕塑与版画创作。 1937年首次以剪纸的方式为芭蕾舞团设计屏风与戏服。 1941年患肠癌,手术后仍继续从事剪纸创作。 1948年完成汶斯小教堂室内设计。 1954年11月3日病逝于法国尼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