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4-16走进陕西历史文化遗产

2015-4-16走进陕西历史文化遗产

2015-4-16走进陕西历史文化遗产
2015-4-16走进陕西历史文化遗产

走进陕西历史文化遗产

陕西省文物局鉴定研究中心尹夏清

甲:玉器在哪里的?

尹:对,它是施琅遗址出的东西,然后这几年有些发掘,有一些很少在我们省考古院,还有一些私人收藏家,他们收集了一些不错的玉器。省博物馆当时建博物馆的时候藏玉不是很丰富,所以他们要从私人收藏家中争取一些东西,作为,

乙:

尹:而且我们国土资源大、资源丰富,实际上我认为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所以现在尤其是因为各种因素吧,咱们这么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么多年,国有的收藏利润,除了考古发掘一些,这是历史的好多原因造成的,那么很多在私人收藏手里,私人收藏有些像聚囤一样,有些人手里呢东西都是真的,而且还比较好,有些人手里一件真的都没有,这个是很杂的。

丙:老师,每个年代我们都可以带出去吗?比如出

国你要什么手续吗?

尹:嗯…文物出境许可证是在我这个机构办的,我昨天说了,国家文物出境和陕西管理处,目前西部就两个,一个我们,一个成都。那么实际上,现在咱们因为各个国家通行的,对自己的文物、文化保护,以前呢是1975年,60年代,就是1795年以前的,东西是保护的,但是2006年的时候,我们修改了一个出境标准,现在大概是一百年左右的东西都不能出境,之前的都不能出境,所以就是三条线,第一条线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所有的东西,哪怕是外国制造的,这个都不能走。1911到1949年的东西,中国成立是有限制的出境,这里面有一部分,量比较大的。然后1949到1996年的少数民族的文物一律不得出境,所以这么三条线,建立是1911年,从1795下延到1911了,还有包括现代的,因为他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责任鉴定员现在在全国都没有100个,这个考试是比较严格,咱们省这么大只有五个人,我们有签字权,那么责任鉴定员认为有一些现代的东西具有历史价值意义的也不允许出境,所以我们这些年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走的是正规渠道,当然走私是另外的事,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可以到我们这来办手续,行

就带走,不行就留下,就是你自己留着,但是要闯关海关就收了。我们可以帮你鉴选一下,另外海外的东西要往回带,那么你可以在海关申报,走申报这个口,申报以后海关封了给我们有一个委托函一样的,给你办理手续,六个月之内犹豫期,你还可以在带出去,这个不收费,这个所有的费用都是国家在支撑。

丙:那如果海外带回来的东西很有价值,中国的国宝之类的,进来之后中国的海关会不会也没收了?不让我们带!非法怎么鉴定,或者说是国外的朋友送给我的,我在国外买的,是不是有个必要的手续?

尹:不没收、不会的,只要是合法的,非法的可能没收。

丙:非法怎么鉴定,或者说是国外的朋友送给我的,我在国外买的,是不是有个必要的手续?

尹:有手续,拍卖呀或者正常手续就可以,现在还有一种文物洗白,通过拍卖什么往回带的,证明你是有问题呢。收文物所有的博物馆都有一个征集薄,到各个博物馆、博物院这些地方你都可以和他征集部联系,那个县级博物馆都可以征集。

是这我们原归正传,和大家第二次见面了,咱们这个班应该是叫文物与文化,更多的是在讲文物、文物鉴定或者文物鉴赏,那么我们不能只鉴物不鉴物后面的人、活动、背景还有故事,那么实际上我们这些东西呢,看到这些遗物呢是古代人们生活活动,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那么这些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这些东西除了多么精美之外,他还有很多发展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陕西现在有很多,而且我们陕西的历史文化,如果我们了解的多一点,或许我们对各方面的提升都有好处,所以,我们省局就一直致力于除做正常工作之外,致力于陕西历史文化遗产的推广,昨天我给大家播报了一些书,有陕西、陕西历史化遗产,特别是小学、中学这个教材22本一套的,可能有亲戚的小孩你们都可以去看看。那么今天我实际上是两部分内容。但是我估计不一定能讲完。

第一单元就是解读陕西历史文化遗产的密码。当然我能力有限,只能从我掌握的一些专业知识方面带领大家一起。第二部分到博物馆走走看看,也是介绍一些我们认为比较重点的博物馆,那我们今天正式开始。

第一单元主要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概述呢

实际上就是讲的华夏源脉,华夏源脉的根,中华文明的根就在我们陕西。第二部分呢周礼之邦,这个大家也知道,现在我们很多周礼制定的礼仪制度,也是在宝鸡。第三部分大秦一统。第四部分汉家雄风。我们现在汉族,很多跟汉有关系的。第五部分五湖交融。南北朝时期的五湖交融。第六部分盛唐气象。所谓的周秦汉唐。第七部分告别帝都。从五代以后朱温称帝,就已经不是帝都了,但是不是帝都,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还是西北重镇。第八部分革命圣地。大概按照这样的历史线路。实际上如果从历史文化上讲,就是六部分,一部分就是华夏源脉周秦汉唐,再加一个宋明元清,还有就是革命根据地。

我想问一下,我们都是陕西人,陕西作为一个地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时候开始叫陕西的?陕西作为一个地名,作为一个行政区划,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比如我待过的城固县,就是秦代的慧文王时候开始作为地名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了解才能来看他。第四个部分陕西历史文化的特点。第四个部分就简单概述,我们一起来看,这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陕西处于中心位臵,也是一个地理中心,我们的授时中心就在泾阳县,陕西作为这个帝都1043年,而且是六

大古都之一,它是有原因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原因,首先这个物产比较丰富,水系比较发达,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这是授时中心我们了解一下这些。

陕西这是最早也是西周初年,我们都听过周召共和吧?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字的记载,管理的时候这个地方称“陕塬”,“陕塬”以西是“陕西”,以东是“陕东”,这个位臵就是今河南陕县境内,后来陕东的概念不太用了,陕西的概念就保存下来了,所以作为地名是西周初年。作为地方性的行政区划是唐代,这就是陕西记录史,作为命名是西周初年,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是唐代,作为全国性的行政区划是北宋开始的。

另外,我们看这个地图是不是比我们看的那个地图是不是大很多是吧?你看这是我们陕西现在的地图,是不是要大很多,我们叫陕甘行省,到康熙的时候就分开了,甘肃和陕西就分开了,这才形成了我们现在陕西省的这样的一个方位。那么我们看看这个红色的标志又是什么呢?形状像一个什么呢?兵马俑跪俑,许多人都去过兵马俑,所以就非常巧,你看这是不是像下面的一个发髻?这是人脸的样子,这是拱手跪拜,这是跪拜的样子,所以非常巧。有些人说是像钥匙,钥匙就太简单了。

陕西分成三个部分,陕北、关中和陕南,所以从北到南气候等各方面变化都比较大。前面刚才有几个概念,一个是地名,一个是地方行政区划。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心,特别是习总书记这次到陕西之后说,延安宝塔是革命的标识,秦始皇、华山都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标识,真的是角度非常高,所以有一句话,五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那么还有很多的国际政要,都把访问中国的第一站选到西安,克林顿、萨科奇等都选在西安。那么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华夏源脉,源脉有个根,炎黄子孙,黄帝陵在我们陕西,很多省都在与我们争,像湖南的茶陵县、河南也是在祭祀皇帝炎帝什么的,但是炎帝的故乡在宝鸡,黄帝陵在黄陵县,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纪史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华夏氏族。

另外就是我们说的周礼。我们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地形成地就在陕西,就在中原,就在宝鸡地区,所以在宝鸡的人,大概从改革开放以后无数次的捐赠文物几乎都在宝鸡,大家可能也知道的杨家村27件文物,后来是一批一批的无偿文物捐赠给国家,这些文物发现在宝鸡都是有原因的。那么后来为什么说秦始皇升天了,他建立了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属于封建的第一人,这个也

是非常重要的。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为什么秦兵马俑都是真人大的陶俑,而到了汉代就是三分之一大小,为什么?其实只差几十年,那是很多的原因在里面,我们看到实物的时候再来说,张骞通西域看,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走向世界,张骞就是在带状六十公里以内,实际上张骞已经超过了这个六十公里,城固的张骞纪念馆,城固有了世界文化遗产,是陕南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在申遗只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国家有很多文化遗产需要申遗,据说那个预备名单全国内已经排到六十名了,因为中国发展比较快,中国会有一些名额限制,所以现在我们进行捆绑式的宣布,丝绸之路、大运河,一个成功其他就成功,丝路最好的就是长安南到天山,长安作为丝路的起点,河南一直想跟我们争。

隋代的科举制,科举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为什么用这样的词呢?真的是他把庶族、吏卒还有其他科举制都统一起来了,统计基础就扩大了,而且也比较公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高考。中国最早的猿人是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我们陕西蓝田县是115万年前的,60年前的陈家窝人,头盖骨是115万年前的蓝田人。这个

地方有很多人都去过吧,没有去过的话,建议大家休闲的时候去看看,半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这也是个很大的创举,以前这个博物馆把这个东西和博物馆是隔裂的,建一个新博物馆,把这些东西拿来,但是1958年建成的博物馆是我们第一座遗址性的,那么,到现在为止他都是我们了解新石器时代生活必须去的一个地方。还有这个面鱼纹,实际上人面鱼纹这个图案有很多种说法,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有五福,就是五个娃娃,其中有一个娃娃就是根据他的启发设臵的。还有一个彩陶盆,它实际上是瓮棺葬,就是小孩子葬的时候,就是我们中国一直有那种就是人形、血缘,母系氏族社会,所以小孩的死亡比较高,所以就不愿意埋到墓地去,埋葬到住处的旁边,底下像一个乘酒的翁,盖上这个,这个盆上面一般都会留有一个窟窿,所以中国古代这种魂魄观念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我们的文物,现在遗留下来的也是古人指令篇抓的,我们也只能通过这些指令篇抓的片段和碎片去拼对历史,但是原本的历史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和想象到的要丰富的多,但是所幸我们还有一些东西能够留下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物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看到的,咱们有高

陵来的人吗?这个是高陵县的杨官寨遗址,这个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发掘的探方,这个5×5的隔墙,中间这个隔墙打掉还可以看到一些探方,这个发掘以后可以去复原,然后一层一层发掘,就是从上往下剥离,如果地层没有颠倒,一层一层剥离,一层还原。这是个门当,这个H776,H是考古学上的灰坑的记号,这个大家见过,炎帝祠,我们更多的可能是熟悉皇帝,但实际上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那么说炎帝是江水城,皇帝是姬水城,宝鸡有个清姜河,炎帝很多事迹都在宝鸡,去年石虎山发掘了很多青铜器,有一个青铜静,不是镜子的镜,系那个一个底座一样。还有一个鱼,其他的很多好的青铜器,这个很多学者研究,这个可能跟姜太公的家族有关,姜太公应该是实际上存在的,宝鸡旁边有个潘西,潘西有一个钓鱼台,3#、4#墓出土的一些青铜器,现在一些学者认为石虎山这个墓有可能是姜太公家族的,所以说我们根据这些文物去解读历史上的一些谜团,只能是一步一步接近,不能说我们什么都明白,这是做不到的。

这是整修过的黄帝陵,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根据汉代画像石上轩辕黄帝像,也就是汉代人当时已经开始祭祀

黄帝了,而且在黄帝陵的这个地方有汉武帝留下来的痕迹和很多的文献的记载,所以这个黄帝陵的记载,这是当时汉代想象的皇帝的样子,所以我们现在用它这个样子。

那么这个建筑形式呢是用汉代大画石像上的,很简洁。这是阙漏,在古代,我们经常讲门当户对,门阙,一出阙、两出阙、三出阙,三出阙这个等级非常高,皇帝级的,两出阙是稍微低一点的,单阙,很多是没有办法就用阙门,我们看到那个大唐芙蓉园的西门就建了一个三出阙建设的。这个地方很多人都去过吧,还是只得去看看的,这个板书很久了。

陕西历史的特点。简单说一下,首先就是完整,从古到今我们一直是绵延不断的,四大文明古国,现在绵延不断的只有中国,西安13朝历时1054年,陕西14朝历时1078年。特别小、建都时间短的一些,像陕北有个梁石沟建立了一个朝代,这个都没有算,如果真正算下来大概二十一二个,认可的是陕西14朝古都,西安是13朝古都。记住这一句话就行了,从最早的直立人到母系氏族直到半坡,从人类始祖炎黄二帝到周秦汉唐,然后再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十三年岁月,所以一直是

绵延不断的。二是至高性。也可以说是标志性、标识性,一个经济等各方面荟萃之地,所以我们这个千年的建都史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大多数埋在地下,我们陕西说处处埋皇帝么,周王陵还没有找到,还有北周的,像有很多皇帝有风有树,就是栽树,或者是有一个标志,但是周王埋在哪里不知道,与周王有关系的青铜器也不多,

而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高等级的是七鼎六簋gu ǐ

,如果有一个九鼎八簋,那就不得了啦,所以说商周的时候,郭

老师给你们讲的青铜器,你们就知道七鼎六簋gu ǐ

、九鼎八簋,最高等级是九鼎八簋,渭北中原这些历史故事,问那个鼎多重?这些他都有很多意义,所以很遗憾没有找到周王陵,找到以后还是要保护起来。这张图非常好,陕西关中历代都城、帝陵分布示意图,这个黄色的区块就是都城,最大的就是长安城,底下模糊的是西安市,这边是秦咸阳城,咸是都的意思,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咸阳既在山之南又在水之北,都在阳,所以叫咸阳。安康有个汉阴县,我们看到这是周代的丰京和镐京,周代最早在宝鸡,然后就迁到丰京和镐京,这就是秦咸阳,那么就是说只有秦咸阳城遗址在渭河以北,而其他的都在渭河以南,这个地方就是隋代余文凯建立

的,他是选择了六道高坡,一般老百姓是不允许在上面建房子的,除了皇宫之外就是寺院之类的。后来大家也都知道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把他父亲就送到大明宫,后来就开始把大明宫整修,所以后来的政治中心就到了这里。我们现在看到的红色区域,是汉代的杜陵,在渭河比较低的台地上,是汉代的武陵源林,大陵和杜陵。大陵是阴山为陵的,是汉灵帝,汉宣帝杜陵,宣帝从小就流落民间,所以后来就被奉为忠君之主,因为古代很讲究招募制度,后来他发现他没有办法,不想埋到武陵源那边去,所以给自己又另辟了一处陵园,那么我们看到。紫色的就是秦代的,包括在西安、咸阳的大遗址。隋代的。唐代18个陵墓,其实埋葬了19个皇帝,因为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地方,所以你看这个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是大关中的范畴,所以呢几乎人民都生活这里。第三是丰富性。我们目前4万多个文物点,全国进行了三次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分为不可移动、可翻移动的,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时候,全省共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59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其中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我们

现在的保护单位分为三级,一级是国家级,这个无论是保护、规划编制、保护费用都是国家统筹管理。国家文物局代替国务院在管理,省保单位500多处,省级财政在支持、做保护规划、在实施方案,市县的2000多处,经费来源以市县为主。当然国家和省上有一定的补贴。除了这个之外,我们现在博物馆的数量也很多,博物馆条例刚刚颁布,分为国有和非国有,全省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10座,西安已经超过了100座,民办博物馆也很多,免费开放博物馆50座、民办博物馆37座。大唐西市现在已经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了,因为博物馆也是评级的,我们现在有国家一级博物馆7座,这是在全国位居第一的,二级博物馆10座、三级博物馆13座。我们现在看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个有没有人没有去过,这个确实值得一看,这个宫殿建筑仿什么时代的?仿的唐代的,传承了汉代那种建筑格局。历史博物馆很火,她每天接待4000多人,后来到了6000,经常进去就是1万人,很拥挤,所以陕西打算建一个考古博物馆。陕西文物在海外都是一个经济招牌,我们办了很多的外展,现在省内也有很多交流展,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所以秦始皇很厉害,秦始皇帝陵给陕西留下了一个劳模,

最早那是突破1个亿、2个亿,都是很多年以前啦,现在秦始皇兵马俑都是500万,已经连续几百年保持500万了,很多的外国人到陕西就是来看兵马俑的,那么后来兵马俑很多就到国外去展览,我有幸跟着去了趟韩国,还有美国、瑞典等,陕西的文物在外交上都有些贡献,比如,兵马俑展览是在大英博物馆的时候,可能女王和当时的总书记都出席了,前段时间在丹麦办的一个展览,丹麦的女王出席了,很多国家的政要就为一个国家文物展览出席,这是很难的,这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推崇,陕西真的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豪。

第二部分周礼之邦

周代是礼乐文明形成期,宝鸡是青铜器的故乡。宝鸡出土了10000件青铜器,是全世界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区域之一。

一、农耕文明肇始之地——杨凌。

我们是农业国家,包括现在我们陕西很多地方还是农业,杨凌是陕西省农业高科技园区,农校,在杨凌建农专,所以这方面农业各方面的条件都是比较好的。

我们看图,这个是甲骨文当中的周,甲骨文是商代就有了,周族打败了商族。周不断的迁徙,最后迁到宝

鸡,在这建立周朝,发扬光大。他们是从北边迁来的,周就是岐山扶风这一带,后来又在丰京和镐京,就是在西安的周围迁徙,这一块我们就称为周朝的源脉地。

二、西周源脉——周原遗址

后稷以后,周人经过多次迁徙,在古公亶父时期迁居到了岐山之阳的周原,即今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因为地处周原,姬部族的人从此就被称为周人,他们后来所建立的国家就叫周。周代有很多的故事,像周文王等等,大家知道有个太白仲屋,还有个王姬,太白仲屋老大、老二,后来为了把王位让他们的小弟弟继承,他们俩就分到一个少数民族区域,太白仲屋在史书记载中是纹身短发,很巧的是西周一个目的当中就发现了一个文身断发的人的形象,就推测当时的这个鱼国,鱼国是从巴蜀过来的,到了宝鸡,到宝鸡扎根,老大老二为了让弟弟继承王位就到巴蜀去了,很巧文物就可以印证一些东西。

这是四合院,这个是七十年代在周原发掘的,周原凤雏甲组宫殿建筑基址考古现场,这个还不太像,是其中的一部分,奠定了中国四合院的雏形。我们古代的宫殿建筑,跟海外是不一样的,有一种说法是墙倒屋不塌,

就是因为我们用了斗拱技术,国外是石头的,很难保存,但是很精巧。

周原是出土西周青铜器最多的地方。自汉代至今,周原一带已发现上百穴西周铜器窖藏,清代被誉为“四大国宝”的大盂鼎、毛公鼎就出土于此。著名的大克鼎、

小克鼎、克钟、师鼎、卫鼎、卫盉h é、朕匜y í

、冬簋、胡簋、兴钟、史墙盘、折觥、兴壶等众多的青铜重器都是从这里出土的。现在人们称陕西是“青铜器之乡”,主要指的就是周原。宝鸡就是青铜器之乡,有很多精美的青铜器。

周原考古的另一项重大发现就是找到了21000多片西周早期的甲骨、卜骨。这些甲骨文记录了占卜的结果与当时发生的大事,是周人社会生活以及意识与思维的真切而宝贵的记录,填补了周代考古的空白。

三、西安建都之始——丰镐遗址

就这小图,应该是唐长安城,唐长安城是一个横长方形的,而且唐长安城分成110个立方,其中中间的西市分成两个房,一个做公室,所以就是108房,唐长安城百千家子,而且古人管理呢,他这个马路比较宽,然后行军打仗都可以走,每个方之间,除了有城墙之外,

每个方都有方墙,

晚上关门,晚上是宵禁。所以没有那么丰富的,所以古代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这个中间图的地方,宫城和皇城,靠近它的区域,都是大臣住的,大家有没有听过沙提?如果当了宰相,可以从家里头修沙路到皇宫,官员从家到皇宫是很辛苦的,天不亮就要走,刮风下雨都一样,所以古代等级制度,比我们现在的要严格的多,车马坑当时有很多陪葬,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这两个簋都是什么时候的?西周晚期、

四、制礼作乐——礼乐文明的定型

西周初年,周公调整和制定了一系列维护等级制度以及社会稳定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典章制度和各种礼节、礼貌、礼仪,以及配合贵族进行礼仪活动的舞乐,史称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就是一种等级制度,然后规定了很多制度,大家都按照这个制度执行。

“制礼作乐”使中国礼乐文明得以定型,并架构了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格局。因周公制礼作乐,中国在世界上有了“礼仪之邦”美誉。

古代的礼乐他其实和祭祀有关系。大家看周公庙,周公是很伟大的一个人,制礼作乐,所以很多制度从他

那时候开始践行啦。古代的墓葬一般都是单条入葬,有的是没有墓葬,如果是中字型,也就是两个58:19

五、窖藏频出重器多——陕西出土的青铜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原则主要有9个方面 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整旧如故——谨慎修复: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世界各国公认的两个修复原则: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 增添部分必须与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则; 慎重重建: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由于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纪念意义.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 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 保护特色建筑风格: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控制适当的建筑尺度——高度、体量非常重要,切记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保护历史环境:事物与其存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

在.历史文化遗产环境的意义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原野、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要保护; 拿不准的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应暂不拆除.许多偏远的地方,尤其是山区农村,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虽然不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却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有相当高的价值.当地人不知道,有没有财力和机会请专家鉴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暂不拆除,以免造成遗憾,待专家论证后在根据情况处理. 做好历史文化古城和历史文化地段保护规划.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按规划进行保护. 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旧文化的混淆,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在一些人看来,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让更多高楼大厦和旅游发展吞噬了很多历史建筑,毁坏了不少历史名城的风貌。这不但使文化遗存和原来的地方风情、城市风貌一扫而光,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带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是承载于千年文化遗产,例如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古遗址、古建筑等之上的。以建筑为例,现代建筑以钢筋水泥为材料,它的抗震性能较差,而中国古代多以木质建筑为主,它的建造结构使它具有

陕西地区乡土文化历史与现状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乡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乡土文化的发掘、认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在持续升温。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保护和传承我们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的乡土文化包括:戏剧、曲艺等,都是勤劳智慧的陕西人民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使陕西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它反映了陕西当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也反映了该地区百姓的审美观念、艺术情趣、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古至今,它在陕西人的精神生活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为陕西当地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是陕西群众文化的根。 关键词:陕西乡土文化问题保护传承

陕西地区乡土文化历史与现状 一、什么是乡土文化 我们很少听到身边的人说故乡或者故土文化,常提到的四个字则是乡土文化,我们有足够多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乡土文化或者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比如流行于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部分的信天游,传承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东北二人转及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闽南童谣,这些盛开正艳的民间文化奇葩的真实大名就是乡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性的文化类别,这里肯定存在一个通晓的释义,那它究竟是什么? 按照我们说明的路线,要给乡土文化做出释义,先得搬出“文化”二字的涵义,查证资料,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乡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植根于农村,广大农村为其生根发芽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从地域广义角度看,乡土文化指广大农村,狭义而言乡土文化指具体的千千万万每个农村所承载的一种精神文化。当然,这种精神文化来源于乡土实体,不可脱离人和土地。陕西凉皮算是陕西乡土文化中饮食文化的一个小项,外出的很多陕西籍乡友都想把这种凉拌美食带出去,甚至幻想它能像福建沙县小吃一样风靡全国,而事实上呢?近十年间一些乡友带出了陕西凉皮,如去到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可结果是水土不服,不得不作罢。由此看出乡土文化与人与地域,也就是上面说的土地是密不可分的,是血与肉的关系。当然,如果陕西这种乡土饮食文化有一天具备足够的创新力和扩张力,它走出去也完全可能。 明白了文化的释义,我们觉得可以顺藤摸瓜,这“瓜”就是乡土。先秦《列子·天瑞》里面说到这样一句:“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这也是出现“乡土”二字的最早文献,不难看出,这里的乡土就是指家乡故土,词典里面的释义为本乡本土,其地域性再次予以论证。这里我们不用再引据论典,我们能够从他们的解释中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乡土是与人出生地相关的地理单元。当然,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而言,乡土定义可能有所不同,如侨居国外的华人,他可能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1.《雅典宪章》写道: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2.《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称《威尼斯宪章》 3.《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4.《内罗毕建议》会议上将各国历史环境问题归纳为以下五个共同点: ①历史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②历史环境是过去存在的表现 ③历史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样性 ④历史环境能将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准确如实的传给后人 ⑤保护、保存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统一,是城市规划、国土开发方面的基本要素 5.北京大学1922年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所,后又设立考古学会,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 6.1949年以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完善三个历史阶段,即: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的形成阶段,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的发展阶段,以及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成熟阶段。 7.1982年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即增添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城市保护阶段。 8.城市保护的原则: 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③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④研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⑤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9.冻结保护:《威尼斯宪章》 ①修复和补缺的部分要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是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和信息价值 ②任何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部分有所区别,使人们能够识别区分,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可读性和历史艺术见证的真实性:即整体性和可识别性原则 10.利用方法: ①继续它原有的用途和功能,寺庙、宫殿,如杭州灵隐寺 ②作为博物馆使用,这种使用方式数量最多,也是公认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使用方式 如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 ③作为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地,如德国乌尔姆市政厅 ④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如南京明孝陵 ⑤对保护等级较低的古迹点,可做旅馆、餐馆、公园及城市小品使用 如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 ⑥留作城市的空间标志,如西安大雁塔 11.历史地段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包括建筑、街道、巷弄、公共与半公共空间及其界面、私密和半私密院落、围墙、门楼、过街楼、牌坊、植物、铺地、河道和水体等构成历史地段风貌特色的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社会结构、街区文化等。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萧山区坎山镇为例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 (3) 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 (3) (一)萧山花边 (3) (二)坎山“祭星乞巧”文化节 (3) (三)民间物质遗产 (4) 1.千年地藏寺 (4) 2.接龙禅寺 (4) 三.坎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指出) (4) (一)在住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4) (二)政府的保护力度 (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难 (6) (四)民间基层的保护意识匮乏 (6) 四探讨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6) 结束语 (7)

【摘要】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遍布在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而散落于各个角落灿烂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本文以浙江省坎山镇的民间文化遗产为例,从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新时代的民生现状层面上,展开调查,汇集民意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并且希望民间文化遗产能够长存而非淹没于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中。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观念;措施 前言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诚然,在中国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飞涨的时代,相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大多只“食用”快餐文化,因此,本文将广泛调查民意,收集民众心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见,深入分析数据。 如何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使之与现代化社会产业接轨,与当代人的生活接洽,正是本文探索的目的。

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 朱晓英12号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被发现。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文化要求和休闲需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旅游越来越流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越来越重要。但现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申请完毕就没人管理。虎头蛇尾. 许多文化遗产被发现后,没有人管理,使得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的因素,文化遗产被破坏。 2.宣传过大,导致游客众多,致使保护增加困难。 许多文化遗产被发现后,政府及媒体大力宣传,使得旅游人数越来越多,游客素质又不相同,导致文化遗产的各类认为破环更为严重,管理和保护越为困难。 3.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开发。 文化遗产发现总会有或都或少的损坏,但是恢复和修理技术不没有很完善。还有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政府的后续开发并不是非常有效。 4.管理经常是外行领导内行。 许多文化遗产开发后就交给不同的人管理,而那些人并没有学习过文化遗产的管理,导致不能正确的处理文化遗产,使得文化遗产被破坏。 5.没有传承性,属于过了今天没明天那种,非常盲目 许多文化遗产被开发后,马上向大众人民开放,一时人流密集,使得文化被破坏而不能在传承下去,消失在历史之中。 6.历史文化遗产失去了历史的气息。 现在的历史文化大都向大众开放,使得各种各样的餐馆等现代化建筑越来越多,文化气息也越来越现代化。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我国法律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科学技术水平低是制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等。 (一)面对这些问题,保护和管理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来越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需要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根据这些保护对象的不同性质、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方法。 1、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全部历史信息。要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提出控制要求,要特别注意保护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以便更完整地体现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陕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6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66 Ⅰ—26 丁兰刻母兴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67 Ⅰ—27 鬼谷子的传说宜君县文化馆 石泉县文化文物广电局 368 Ⅰ—28 鲤鱼跃龙门传说韩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69 Ⅰ—29 瓦窑堡的传说子长县文化馆 370 Ⅰ—30 陕北民谚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71 Ⅰ—31 女娲的传说平利县文化文物广电局 二、传统音乐(6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72 Ⅱ—29 板胡艺术陕西板胡学会 373 Ⅱ—30 长安佛乐陕西省艺术馆 374 Ⅱ—31 寿圣寺大佛锣鼓澄城县文化馆 375 Ⅱ—32 商南民歌商南县文化馆 376 Ⅱ—33 八仙鼓山阳县文化馆 377 Ⅱ—34 商洛孝歌商洛市群众艺术馆 三、传统舞蹈(4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78 Ⅲ—50 长武背芯子长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79 Ⅲ—51 背花锣大荔县文化馆 380 Ⅲ—52 水兽舞城固县文化馆 381 Ⅲ—53 勉县板凳龙勉县文化馆 四、传统戏剧(1项) 3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82 Ⅳ—33 横山道情戏横山县文体广电局 五、曲艺(2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83 Ⅴ—25 周至曲子周至县文化馆 384 Ⅴ—26 蒲城走马戏蒲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85 Ⅵ—10 赵堡太极拳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有限公司386 Ⅵ—11 花样跳绳陕西省教育厅学生体协跳绳分 会、陕西省跳绳协会 387 Ⅵ—12 周化一魔术陕西省演艺集团杂技艺术团有 限公司 388 Ⅵ—13 路氏白猿通背拳西安市新城区文化馆 389 Ⅵ—14 少摩拳陕西省武术协会 七、传统美术(12项) 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或个人 390 Ⅶ—28 秦绣——穿罗绣陕西省艺术馆 391 Ⅶ—29 户县民间布艺老虎户县文化馆 392 Ⅶ—30 金台罗氏彩塑彩绘宝鸡市金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中心 393 Ⅶ—31 陇县染色剪纸陇县文化馆 394 Ⅶ—32 宜君剪纸宜君县文化馆 395 Ⅶ—33 耀州面塑铜川市耀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中心 4

我们应如何对待民间文化遗产

我们应如何对待民间文化遗产 ——以堪舆文化为例 摘要:谈论民间文化遗产的文章汗牛充栋,不过多是以呼吁保护,取精弃粕为主。笔者另辟蹊径,从民间文化遗产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来谈论一下对待其的态度。又选取较为神秘的堪舆文化为例,简析其中透露出来的自然与和谐,并立足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结合堪舆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出对一部分社会问题的看法。 关键字:民间文化遗产、堪舆文化、自然和谐、社会问题 How should we do with the folk cultural heritage Take example by geomancer culture Abstracts: There are lots of passages talking about the folk cultural heritages, however, they just primarily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the heritages and accept the good and reject the bad. I try another way to talk about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m, which was reflected by the spirit of the folk cultural heritages. And I choose to take the mysterious geomancer cultur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nature and harmony in them simply. Moreover, I will put forward my opinions about some of the soci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ition in current and integrated by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geomancer culture. Keywords: folk cultural heritages, geomancer culture, natural harmony, social problem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许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逐渐丧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 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 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进,从而严重冲击着文化遗产的保存。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变造成与文化遗产保护 的尖锐矛盾,经济全球化掣肘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共荣。但是,现代 性自觉也促进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987年,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 俑坑和敦煌莫高窟首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泰山风景名胜 区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992年,九寨沟、 武陵源、黄龙名胜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96年,庐山被评 为世界文化景观;2001年,昆曲首次被联合国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中国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世界的公认和盛赞。其中,莫高窟取得“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有“世界第八奇迹”之誉,昆曲被认为是 中国“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 会在中国苏州举行,当时中国拥有30处世界遗产,在西班牙、意大 利之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前三名国家。从1985年加入《保 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共有37项世界遗产代表作。其中,文化遗产有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文 化景观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第2期2011年1月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No.2JAN.2011 一、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旧城改造及其规划设计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而随之所出现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也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家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里曾说过“在生活条件加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里,为人保存与其相称的文化环境,是大自然、先辈遗留的文明见证,这对人的平衡发展十分重要,为此应该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将当代成就、昔日价值和自然之美纳入整体规划加以考虑”。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民族的智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她也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发展的百科全书,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窗口,并且她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们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来引导,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个没有品位的城市,是不太可能持续发展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块砖、一片瓦、一堆石头,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自然风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 作者简介:李志霞,南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局,473000。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李志霞 摘 要: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民族的智慧,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们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 前看来,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拟就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关系 入,提高公共服务绩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运行,对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信息资源也不可或缺,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公共组织才能针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群众提出的意见做出回应与纠正。 3.4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是指公共服务绩效改进得以实现的手段,它是连接目标与结果的桥梁,是将改进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与机制。为改善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政府为主导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估活动,如顾客满意度调查、行风评议、目标责任制考核等。这些基于不同技术方法的评估活动在方式、成本、效率、效果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随着时间、空间、服务类型 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对公共服务绩效改进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这些技术方法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使公众充分参与公共服务绩效改进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Boyne George.What is public service improvement?[J].Public Admin-istration,2003,81(2):211-27. [2]施芳.学术界首次全面评估我国公共服务绩效———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N],人民日报,2007年4月17日. [3]孟华.公共服务绩效目标对服务绩效的影响———以英国萨塞克斯郡警察服务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6,(02). !!!!!!!!!!!!!!!!!!!!!!!!!!!!!!!!!!!!!!!!!!!!! 9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1总则 1.0.1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l.0.3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l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0.4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0.5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0.6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0.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0.8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0.9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0.1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历史文化名城 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

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9项)第一批(64项) 民间文学 ?斗门石婆庙会和七夕传说 ?黄陵县黄帝的传说故事 民间音乐 ?陈仓姜马察回 ?镇巴民歌 ?陈仓区西山酒歌 ?洋县佛教音乐 ?旬阳民歌 ?商洛民歌 ?陕北民歌 ?绥米唢呐 ?佳县白云山道教音乐 民间舞蹈 ?牛斗虎 ?关山牛拉蹩鼓 ?渭旗锣鼓 ?临潼零口十面锣十面鼓 ?岐山转鼓 ?宝鸡千阳八打棍 ?眉县高跷赶犟驴 ?牛拉鼓 ?乾州蛟龙转鼓

传统戏剧 ?阿宫腔 ?华阴迷胡 ?同州梆子 ?乾县弦板腔 ?千阳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户县眉户曲子 ?合阳跳戏 ?东路碗碗腔皮影 ?华州秧歌 曲艺 ?周至道情 ?西府曲子 ?西府道情 ?韩城秧歌 ?南郑县春倌说春 ?汉中曲子 ?柞水渔鼓 ?洛南静板书 ?镇安渔鼓 杂技与竞技 ?红拳 民间美术 ?西秦刺绣 ?澄城刺绣

?黄陵民间工匠画 ?安塞民间绘画 ?吴起糜粘画工艺 ?黄陵面花 ?定边剪纸艺术 传统手工技艺 ?户县秦镇大米面皮子 ?阎良核雕技艺 ?豆村大蜡 ?狄寨竹篾子灯笼编织 ?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 ?狄寨徐文岳泥叫叫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岐山空心挂面 ?岐山臊子面 民俗 ?临潼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户县社火 ?长安候官寨牛老爷 ?临潼骊山女娲风俗 ?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蒋村正月民俗活动 ?药王山庙会 ?耀州火亭子 ?宝鸡炎帝祭祀 第二批(70项)

民间文学 ?农业始祖后稷传说?柳毅传书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吹箫引凤传说 ?韩城古门楣题字?华山神话故事 ?烂柯山传说 ?美水泉的传说 ?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民间音乐 ?凤县民歌 ?黄陵民歌 ?靖边信天游 ?泾河号子 ?汉江号子 ?神木酒曲 ?澄城鼓吹乐艺术?秦汉战鼓 ?监军战鼓 民间舞蹈 ?西山刁鼓 ?韩城黄河阵鼓 ?华阴素鼓 ?志丹羊皮扇鼓 ?黄龙猎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统计,共计3154个子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并正式公布。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十大门类分别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中国曲艺品种十分丰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曲艺品种约有400个,流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艺项目共46个,至2019年,共有193个。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所创造、世代相传、在日常生活场所表演的各种传统舞蹈,它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41种流传于各地域、各民族的优秀民间舞蹈项目入选,截至2019年,增至324种。其中包括在汉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的秧歌舞、狮子舞、龙舞;彝族的葫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 民间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2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入选。其中包括已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古琴艺术,另外还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南音、广东音乐、侗族大歌、回族的花儿等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这门类已增至401个项目。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项目共31项,至2019年则增至231项。其中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有壮族的刘三姐歌谣、彝族的《阿诗玛》长篇叙事诗等少数民族著名的口头文学经典;有汉族流传久远的著名传说如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白蛇传传说等;也有耿村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等,至今仍在民间鲜活流传,散发着具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学形态。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的保护。自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陆续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法国1840年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1930年颁布了《景观地保护法》;英国1882年颁布了《历史纪念物保护法》,1900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修正案,1913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1931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1953年颁布了《历史建筑与古纪念物法》;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1950年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美国1906年制定了《古物保护法》等。 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通常所称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开始从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1962年,法国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之后,很多国家也陆续制定自己国家历史地段保护法规,如丹麦、比利时、荷兰分别于1 962、1962、1965年在各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保护区;日本1966年颁布《古都保存法》,并于]975年在《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中增加“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的内容;英国于1967年颁布的《城市文明法》中将有特别建筑和历史意义的地段划定为保护区;美国于1935年制定了《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法》,于1966年制定了《国家历史保护法》等。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9届会议提出《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内罗毕建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或称《华盛顿宪章》),是继《威尼斯宪章》之后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际性法规文件。这一文件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华盛顿宪章》再次提到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之中。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1930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1931年7月又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细则》,

陕西省文化遗产知识竞赛

笔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一分,共30分) 1.唐代健舞曲中出于西域的有哪几种?( D) A.胡腾、胡旋、苏合香 B.胡腾、胡旋、绿腰 C.胡腾、苏合香、苏莫遮 D.胡腾、胡旋、柘枝 2.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于(C )世纪? A.3世纪 B. 4世纪 C. 5世纪 D.6世纪 3.发现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学者是( A)? A.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 B.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 C.中国考古学家吴金鼎 D.英国考古学家戴维·克拉克 4.2006年我国申遗成功的项目有:( B) A.开平碉楼皖南古村落 B.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安阳殷墟 C.开平碉楼安阳殷墟 D.皖南古村落安阳殷墟 5.磨沟墓地是哪一年的全国考古十大发现?(B ) A.2005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2年 6.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 B)件瓷器是唐朝()皇帝奉献给佛祖的珍贵物品. A.13 德宗 B.14 懿宗 C.13 德宗 D.14 高宗 7.被誉为“天下第一古庄”的是(A ) A.麻扎村 B.乌镇 C.凤凰古镇 D.丽江 8.井真成墓志显示“日本”国号至少在(D )年以前出现 A.731 B.732 C.733 D.734

9.2014和2015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日的主城市分别是:(B ) A.江西景德镇陕西咸阳 B.江西景德镇重庆 C.陕西咸阳浙江杭州 D.陕西咸阳四川成都 10.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水上交通枢纽之称的地方是( B) A.泉州 B.黄桥镇 C.扬州 D.景德镇 11.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是(D ) A.大夏统万城遗址 B.上京会宁府 C.金中都大兴府遗址 D.元上都遗址 12.《三朝北盟汇编》指的是哪三朝?(C ) A.宋、辽、金 B.宋、辽、西夏 C.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 D.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 13.被《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是:( D) A.《天工开物》 B.《太平御览》 C.《四库全书》 D.《永乐大典》 14.五大名窑中“紫口铁足”指的是哪个窑系?(A ) A.官窑 B.哥窑 C.汝窑 D.定窑 15.“文物”一词最早见于下列哪一部书中?(A ) A、《左传》 B、《国语》 C、《尚书》 D、《史记》 16.世界记忆遗产关注的是( C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docx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也伴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该局面的因素是多元化的,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为此,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重视起来,从起初的典籍、器物的保存,到现在的遗址、建筑物保存,内容越发广泛。而与此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政Z性,需要对保护意识的不断强化,才能够达到社会文化发展共识。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二十世纪初期我国就开始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最先起源的是考古研究所的成立,于1922年XX大学成立;紧接着,我国在1929年成立了营造学社,对古代建筑采用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于是1年后,我国开始出台了第一步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条文,在国民政F颁布的《古物保存法》的17条以及《实施细则》中均有体现。经过了1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诞生,是清华大学梁思成先生于1948年主持编写的,全篇共计450余条,是作为我国后续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性依据存在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在我国国务院颁布,对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公布,将其作为“文明保护单位”,并制定了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制度,目前,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超过1500余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对24个历史文化名

城进行了首批,创立了历史古城保护制度,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超过100于个。紧接着,我国相继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城市法规划》等,据初步统计,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均已经超过12个。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中,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结合其固有属性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方式,为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要分层次进行,从而全面落实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文物古迹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首要层次,涵盖多方面内容,例如,古墓葬、文化遗址、石窟寺、壁画、石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以及重要史迹等。《文物保护法》规划了保护内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保护的对象有着明显的差异,要根据文物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来确定。现阶段,损害文物价值多指破坏文物环境,《文物环境法》指出,除了保护文物,还要“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进行划定,继而通过城市规划,来控制该地带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对新建筑的建筑高度、色彩、功能、形式、体量等方面的控制。对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保障其观赏价值,还可以将其在建筑历史上的功能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使人们对文物建筑的艺术效果和设计匠心做出一个准确的认识,帮助其更好的了解历史事件。保护文物的重要对象是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早在20XX

文化遗产学

文化遗产学复习 题型:选择、判断、填空、简答、案例分析、论述 第一章文化遗产学概说 1文化遗产学是一门研究文化遗产的界定、分类、价值评估与传承和保护方法的学问(定义) 2文化遗产学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流传或保存至今的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精华。(定义) 4作为文化遗产应具备的三要素 (1)作为文化遗产,必须具有一定的【时限】上的要求。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必须具有【50年】以上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必须具有【100年】以上的历史 (2)其次,作为文化遗产,它必须是流传或保存至今的传统文化事项。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以【固态】的形式保存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 (3)作为文化遗产,它一定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传统文化的【精华】。 5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以保护人类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宗旨的【《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并于同日颁布了【《各国保护文化及自然遗产建议案》】。 6 197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向全世界公布了第一批【《世界自然及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年加入了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 7世界遗产名录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1992年增加)四类。 8【2001年】又公布了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章文化遗产的分类 1所谓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2博物馆等单位中收藏的【出土文物,传世文物以及私人收藏】的文物。 3文物保护单位包括:①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②古遗址;③古墓葬;④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⑤石窟寺;⑥石刻及其他。 第三章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影响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 1文化遗产的价值有:历史价值(证史和正史作用)、艺术价值(艺术产生于信仰、艺术产生于生活)、科学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 2所谓“先进文化”,并非特指那些与现代科技并蒂而生的新兴文化,而是指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确实发挥过积极作用,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3正像动植物学家一直强调保护物种多样性一样,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到保护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第四章大型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1大型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文物古迹”,或【“不可移动文物”】,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重要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