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1课时认识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等。

一、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我们的校园”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师:这是什么图形呀?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角呢?(学生各抒己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有什么感觉呀?(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课件出示角的顶点。)

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直直的。)

师:从顶点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课件出示角的边。)师: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课件出示2个不同的角。)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得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你能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吗?

3.制作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

师: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

师: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4.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板演能把它画在纸上吗?自己先试一试,并在你画出的角上写出顶点和边。(指名板演,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总结画角的方法。)

4.判断角。

展示不同学生画的角,全班交流讨论。

师:我们先来判断一下,他们画的是角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边)

(顶点)

(边)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五、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将观察、操作、试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