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旧唐书·颜籀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旧唐书·颜籀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旧唐书·颜籀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旧唐书·颜籀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门侍郎之推孙也。父思鲁,以学艺称,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隋仁寿中,为尚书左丞李纲所荐,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弱貌羸,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素奇其对。到官果以干理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高祖有旧,又悦其才,有所缀文,尝使其掎摭疵病,甚亲昵之。从(高祖)平京城,再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太宗践祚,擢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以母忧去职。服阕,复为中书侍郎。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所有奇书难字,众所共惑者,随疑剖析,曲尽其源。之后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不忍遐弃,宜深自诫励也。”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时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十五年,太宗下诏,将有事于泰山,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为封禅使,参考其仪,多从师古之说。其所注《汉书》及《急就章》,大行于世。

(选自《旧唐书·颜籀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B.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C.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D.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军,中国古代官职,官品不高,陶渊明、杜甫、白居易都曾担任过此职。

B.东宫,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宫殿,因方位而得名,也借指太子本人。又称“储宫”。

C.践祚:即“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祚指皇帝登临帝位。

D.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止乱复治时举行的大型祭祀典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师古少承家风,广读书善作文。襄州总管薛道衡喜欢他的文才,曾经请他修正文章,因为写作和颜师古交往甚密。

B.颜师古精通治理,于己才干自信。尚书左仆射杨素质疑其治理能力,他轻松奏对,到任后才能出色并且治理得很好。

C.颜师古学识出众,深得太宗爱惜。师古遭众人非议说他收受贿赂,被贬出京,太宗惜其才,将他重新调回任秘书少监。

D.颜师古勤于治学,学术成就斐然。太宗让读书人学习他考定的《五经》,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广为流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4分)

(2)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4分)

14.颜师古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0.C(3分)

11.D(3分)(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12.C(3分)(还未出京就重新任命)

13.(8分)(1)(4分)就对他说:“安养是个难以治理的县,你凭借什么能担当此任?”师古说:“割(杀)鸡哪里(何必)用牛刀。”(“因”,“何以”,“焉”各1分,句意1分)

(2)(4分)不久又奉诏令与博士等撰定《五礼》,贞观十一年,《五礼》修成,师古晋升为子爵。(“俄”,“十一年”,“进”各1分,句意1分)

14.(3分)①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勤于写作。(1分)②严谨缜密、追根溯源的治学态度。(答“严格考证”、“勇于探究”也可,意思对即可)(1分)③太宗皇帝的重视和支持。(1分)

参考译文: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孙子。他的父亲颜思鲁,因学识文才受到人们的称许,武德初年曾任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从小受到家学的熏陶,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训诂之学,擅长写文章。隋文帝仁寿年间,由尚书左丞李纲推荐,被任命为安养县的县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轻体弱,就对他说:“安养是个难以治理的县,凭什么能担当此任?”师古回答说:“割鸡焉用牛刀。”杨素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师古到任后果然以办事能干,把地方治理得好而闻名。当时薛道衡是襄州总管,与其祖有交情,又喜欢师古的文才,有所著作,曾让他指摘文章中的毛病,与他非常亲昵。跟随(高祖)平定京城,两次升迁任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当时军国政务繁多,凡是诏令,都经他亲手完成。他明于政务事理,所草拟的册奏工整美好,是当时他人所不及的。太宗即位,提拔他为中书侍郎,封爵琅邪县男。师古因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满,恢复中书侍郎之职。太宗认为经书典籍距离古圣人初创之时已经久远,在长期的辗转传抄过程中文字谬误很多,命令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文字,师古做了很多订正,《五经》定本撰成后,上奏皇上。太宗又召集诸儒重新进行详细的评议,当时诸儒对承袭的师说相习已久,都一起非议五经定本。师古总是根据晋、宋以来的各种古今版本,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做了清楚明白的回答,广征博引论据详明,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诸儒没有不叹服的。于是太宗把他考定的书颁布于天下,令读书人学习。贞观七年(633),师古被任命为秘书少监,专管校订古书的工作。所有大家都疑惑不解的奇文难字,他都能一一辨析清楚,说明其深隐的本源。后来众人议论说师古收受贿赂,因此出京任郴州刺史。师古还未走,太宗惜其才,对他说:“卿的学识,可称是优良的……不忍远弃,卿应当深刻地告诫自勉。”于是重又授师古任秘书少监。不久又奉诏令与博士等撰定《五礼》,贞观十一年(637),《五礼》修成,师古晋升为子爵。当时承乾为皇太子,命师古注释班固的《汉书》,师古对《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看重。贞观十五年,太宗下诏,准备去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任封禅使,考证相关礼仪,多依从师古的说法。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在当时广为流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