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

1.道德在古代分开使用,“道”表示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或道理。“德”即得,朱熹所说:“德者,得也。”

2.“道德”二字合用,始于荀子《劝学》篇。

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3)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4)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神的启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旧唯物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

5.马克思伦理学认为: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这道德的变化

6.马克思主义在强调道德具有阶级性的同时,并不否认道德具有超越阶级的共同性

7.道德规范的特殊性:(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8.科学以真假掌握现实世界,艺术以美丑掌握现实世界,道德则通过价值方式掌握现实世界。

9.目的性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道德成为实践精神的主要依据

10.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

11.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12.道德的特点:1)特殊的规范性;2)独特的多层次性;3)广泛的社会性;4)更大的稳定性。

13.“道德决定论”也叫“道德万能论”和

14.“道德无用论”或“非道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尼采

15.神启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神的意志;

16.本性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本性

17.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18.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19.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在道德内容上具有简朴性,在调节范围上存在狭隘性。

20.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关系

21.护或反对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22.奴隶社会的道德比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成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中的一种独立成分;道德与法律明显区分开来;形成具有确切道德意义的概念和观点

23.封建道德最基本的基本原则: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

24.封建社会道德,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宗教化、伦理化、神秘化

25.封建道德进一步发展了歧视妇女的内容,提出“三从”“四德”

26.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最基本的原则。

27.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主要的道德规范。

28.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

2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概括为一个核心、一个原则、五个基本要求、三个道德领域

30.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

31.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32.职业道德在内容表达上,具有职业性——职业道德的首要特征

33.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职业活动的出现,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34.职业道德在奴隶社会形成。形成的三种方式:(1)代表人物的身体力行(2)约定俗成的过程(3)归纳总结35.职业道德在封建社会发展。分:官德、商德、医德、师德

36.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发展。两个基本判断:在广度上,社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上千种职业;在深度上日益注重人的价值

37.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38.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概述

1.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经济基础

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脑体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4.奴隶社会出现“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5.奴隶社会产生专门的教育形式:学校教育——“吏师合一”

6.我国私人讲学之风发端于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家、墨家两大学派创立的。

7.儒家私学以孔子为最盛,孔子第一个办起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墨家私学以墨子为首,灌输的思想。

8.1794年,法国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我国师范教育始于19世纪末。

9.1902年张骞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所私办的和独立的师范学校

10.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1)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2)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3)促进人类自我完善

11.促进人类自我完善表现在:(1)影响人的灵魂(2)开发人的智力资源(3)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人12.喜欢模仿教师称为“向师性”——是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3.1983年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会诱发人的私欲,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

15.个人利益最大化产生的三大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16.反应市场经济道德秩序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四点:公平竞争(第一位的)、诚实守信、互惠互利、自由竞争17.教师职业道德的四个基本构成: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技能

18.如何才能确立和实现教师的职业理想:(1)对教育的意义和地位要有深刻的理解(2)对教育的内在规律有正确的把握(3)对教育的具体工作要有热爱之情和献身精神

19.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0.职业技能: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21.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22.职业作风: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23.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2)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4)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24.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学生的“向师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特征。

25.不少学生正式由于受到所崇敬的教师的影响,而决定自己的志向——“向师性”

26.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2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道德意识的自觉性;2)道德行为的示范性;3)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28.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观念、想法及态度等思想意识方面的总称

29.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更加广泛、深刻、久远的特点。所谓广泛,就是没有不受影响的;所谓深刻,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所谓久远,指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风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30.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1.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最重要)(2)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4)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32.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统领、灵魂、根本的地位

2.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时必须依据以下三个因素:(1)一般的社会道德原则(2)一般的教育原则(3)以人为本的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应提倡和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其中,人道主义原则居于基础层次,教书育人原则居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次,全面发展原则居于最高层次。

4.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5.人道主义原则的演进过程:(1)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人文主义”(2)17-18世纪,为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

需要,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人道主义思想——“人本主义”(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或曰伦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6.从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不是日益萎缩,而是日益发展。当今世界,人道主义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7.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最一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8.有人觉得人道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无法统一的,因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非完全对立

9.教育人道主义的确立:(1)18世纪,卢梭“自然教育”(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兴起“新教育运动”(3)二战后,马斯洛、罗杰主张学校教育就是自我实现

10.从教育的社会功能上讲,要是人类社会沿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1.一些学者大力提倡人道主义教育,他们向社会呼吁:对人们除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外,还要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教育

12.所谓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1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内容: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教育人道主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14.“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没有同情”反应了人道主义原则15.关于教师的称谓的描述:(1)教书育人是对骄傲是这一称谓的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2)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最重要标志(3)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5)教书育人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核心本质16.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17.所谓教书育人就是:(1)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2)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3)并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18.教书和育人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书育人原则,必须反对三种倾向:一是“分家论”,二是“自发论”,三是“代替论”。

19.有人认为任课教师可以只管教业务不管其他,只要上好自己这科的课程就行了,育人是德育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分家论

20.“只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到达了育人的目的”、“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自发论

21.用育人代替教学——代替论

22.怎样贯彻教育育人的原则:(1)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2)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3)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当中(4)把育人拓展到课外(5)把育人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6)形成全员育人局面23.课外教学又称“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是“第三课堂”

24.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25.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列宁曾指出,建立社会主义是为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

26.全面发展的三层含义:(1)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2)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3)强调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

27.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

28.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29.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30.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

31.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发展原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要致力于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2.教师如何贯彻全面发展:(1)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2)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育(3)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4)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

33.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的远期目标;全体学生全面地得到各不相同的发展——中期目标;全体学生全面地得到基本发展——近期目标

34.在高校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专业化的倾向:(1)知识狭窄化(2)能力片面化(3)情趣单一化

35.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教育也称通识教育。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2.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3.梁启超认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

4.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处于基础地位,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

5.陶行知“教育者应高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卢梭“一个好的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他绝不能做一个可以出卖的人。有些事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说明了教育工作在本质上是成人之美的事业,没有牺牲奉献之心,就无法进行好这项工作6.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即对教师职业有一种敬畏感。敬业精神始于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7.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地原动力

8.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

9.教师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1)采取野蛮的教育方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2)教师对学生辱骂、讽刺、挖苦(3)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4)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10.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11.师生关系的特点:1)关系上的特殊性;2)角色上的差异性;3)人格上的平等性;4)情感影响上的相互性。

12.师生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13.教师以爱对待学生,学生则对教师产生好感,也以爱对待教师,这种爱称为“爱的回流”,这种回流又会激起教师对学生新的爱

14.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可塑性(2)师生关系影响信息的传递(3)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40)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

15.所谓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对学生持有超出一般情意的崇高感情,深切地关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16.师爱的自身特点: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

17.“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期望,是激励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诲人不倦的教导,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18.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1)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2)教师要热爱所有学生;3)严格要求学生。

19.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爱、严而有格、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20.反映教学相长的是:A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相互促进B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21.韩愈《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学相长

22.教师在师生关系和教育活动中和角色不是领导,不是权威,不是慈父,而应当是朋友、助手和导师。

23.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24.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

25.夸美纽斯“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的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空洞无物”——教师要博学多才

26.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当遵循的准则

27.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

28.所谓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29.严谨治学的具体要求:端正治学认识、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强化教育能力、处理好教学与治学的关系

30.学术腐败现象体现在:A学术研究功利化B学术评价非理性化C泡沫学术

31.学风,即治学方面的风气,它包括治学的态度、风格和方法等内容。

32.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

33.教师教育能力体现在:A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B思想工作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D教育科研能力34.教学与治学关系是:A围绕教学搞科研B以教学为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5.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的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出最重要的来讲”——博学多才

36.未来教师的职责表现在:一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二是未来的设计者;三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37.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A一般文化知识B学科专业知识C教育专业知识

38.教师正确处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39.所谓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教育事业为重,热爱和关心教师集体,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40.马卡连柯说“如果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远比十个各随己愿的单独行动的优秀教师要好的多”——教师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41.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二重性:A协调性B矛盾性C一致性是本质的、主要的,协调性是教师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

42.教师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哪些:A教育劳动的独立性、个体性B教师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和学术观点的差异C 学生评价的差异D学校管理引起教师利益冲突E“文人相轻”使教师产生矛盾

43.读书人往往自视清高,形成门户之见,相互排斥,相互轻视,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

44.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思想的人。

45.“师表”一词的出现是在汉朝。第一次将“师表”二字连用的是司马迁。

46.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7.教师时代风貌要求:A开拓型教师B事业型教师C创造型教师

48.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49.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50.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1)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2)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3)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4)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

第五章教师道德范畴

1.广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反映和概括有关教师道德现象的各种基本概念

2.从狭义上说,所谓教师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根本要求的基本概念。

3.从词义上看,义务是指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做到的事情

4.朱熹说:“义之为义,只是一个宜字”——要尽义务,重点是尽义务的方式

5.道德义务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一类是个人对他人的义务。

6.教师职业义务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

7.履行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A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B教师在动机上不企求相应的回报C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8.教师的权威有两类:一类是“制度权威”,来源于社会认可,基本上是一个常数;一类是“实际权威”,来自于学生的认可,因教师的职业能力不同而不同。

9.教师义务的认知也就应当包括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发展阶段确定履行义务的合适方式

10.实现教育道德义务向教育良心的转化的实质,就是要达成真正的教师道德义务践行上的主体自由

11.良心是隐藏于内心深处的职责;义务是摆在社会关系当中的一种责任

12.职业良心区别于职业义务的明显特征,在于义务具有道德他律的性质,而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

13.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14.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这样两个主要特点:层次性高、教育性强。

15.所谓教育性强是指教师职业良心的榜样作用合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

16.检验教师职业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17.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A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B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

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C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

18.教师职业良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在教师做出某种职业行为之前选择自己的行为(行为前的选择作用)。B在教师职业行为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行为中的监督作用)。C在教师做出职业行为之后,教师职业良心能够对教师行为的后果做出评价(行为之后的评价作用)。

19.教师职业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20.各种道德关系的高度概括和自觉反应,就是教师职业荣誉的实质所在

21.教师职业荣誉主要表现在:A教师以培育人才为己任B教师以“桃李满天下”而自豪C教师以“人梯”“红烛”而自赏

22.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观必须做到:A处理好义务与荣誉的关系,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个人的自尊B处理好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关系,在集体中感受尊严和自豪C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划清荣誉与虚荣的界限23.教师当然而且应该关心自己的荣誉。个人关心自己的荣誉本质上是关心社会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评价,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过程

24.当发生冲突时,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勇于放弃个人利益

25.虚荣是自我对于错误和失败的粉饰和炫耀,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它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畸形反映

26.幸福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衡量的,是人们依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评价的,所以有主观性;但幸福又是通过对不同生活状况的比较才能判断出来,所以它又具有相对性和客观性

27.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发展需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28.对于一个人来说,树立与社会价值相一致、为大众所认可的幸福观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前提

29.幸福就是合理的、个人意向上追求的、理性与情感评价上满意的生活行为状态

30.教师的幸福应具备以下三方面内涵:物质和精神相统一;享受和劳动创造相统一;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相统一。

31.教师职业幸福的特点是:A教师职业幸福的精神性B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性C教师职业幸福的集体性D教师职业幸福的无限性

32.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具存,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体现了教师职业幸福的精神性

33.给予性与被给予性——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性

34.教师职业幸福的无限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

35.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

36.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已经渐渐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37.制约教师成功的知识瓶颈主要是文化性(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它应当是“心理学化”“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识

38.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美感。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

39.公正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的道德法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伦理学不断探究的一个核心概念40.伦理学上的公正,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办事情

41.教师职业公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平等原则处事和待人接物,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内心深处逐渐形成了公正这样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

42.教师职业公正的首要特点就是教育性。

43.教师职业公正的特点:教育性、实质性、自觉性

44.教师职业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

45.教师职业公正,实际上就是要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实现某种中度

46.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指的主要是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做标准处理师生关系,应当给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47.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就是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学生的

存在

48.面向全体、点面结合,是指教师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育中都要做到教育公正

49.教育公正既包括教师对他者的公正,也包括他者对教师的公正

50.现代教师进行自身修养的核心,是形成教育活动中所必需的正义感

再公正的惩罚仍然会对学生造成身心上的一定的伤害,因而就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来补救,所以教师的公正必须与教师的仁慈相结合

第六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2.教师道德修养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自觉性;二是具有持久性;三是具有实践性。

3.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

4.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解决以下矛盾:A道德必然性和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个人选择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矛盾的关键B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的矛盾,旧道德是指与旧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丧失其历史必然性的道德C 道德理性与情欲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后天的、历史的、可变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人性善恶的可变性才使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成为必要和可能

7.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社会性和创造性

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A理论学习的方法B实践锻炼的方法C慎独的方法

9.所谓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10.师德重在“慎独”,教师必须在“隐”“恒”“微”上下功夫,“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良好的操守

11.通过教师道德的内化,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才成为教师的内在道德需求

12.教师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1)服从阶段——教师道德发展水平处于他律阶段,教师尚没有获得道德自由;(2)同化阶段——教师道德水平处于他律和自律阶段,教师已经部分获得了道德自由;(3)内化阶段——教师道德已经完成了基本内化的过程,达到了自律水平,教师获得了道德上的自律。

13.道德选择是伦理的本质特征,道德行为选择,反映了道德的本质和特点

1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动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地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

15.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在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价值判断和取舍的过程。

16.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一个自主的道德活动。自主性表明,选择是教师主体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愿望作出的

17.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道德行为主体意志的体现。

18.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必须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19.价值冲突表现在教师身上,是教师承担的多种道德义务之间的冲突

20.教师价值冲突的形式:A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按教学大纲教学,教师面对困难学生面对教学进度做一些调整)B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一个普通教师背提拔当领导后,社会对他的道德要求据不仅仅是忠于职守)C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教师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角色不同义务,形成义务间的冲突。

21.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也是教师进行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

22.教师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立足于精神价值的创造是其根本的特点

23.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

24.道德品质:(1)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2)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3)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4)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5)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6)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

25.亚里士多德说:“但是德性则由于先做一个一个的简单行为,而后形成的,这和技艺的获得一样。当我们学过一种技艺时,我们愿意去作这种技艺,于是去做”——反映了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

26.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道德认识(知)、教师道德情感(情)、教师道德意志(意)、教师道德信念(信)、教师道德行为(行)和教师道德习惯(习)。

27.教师道德情感是以“爱”为基本特征

28.爱学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

29.师爱效应:(1)皮格马利翁效应;(2)罗森塔尔效应。

30.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超越自我的坚强毅力和精神31.教师道德信念更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在教师道德品质中居于主导地位

32.教师道德信念是教师道德进步中的灯塔,它内在地规定着教师道德发展的方向

33.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的最终环节。道德习惯的形成,标志这道德品质的形成

34.道德认识是整个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则是整个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精神支柱。

3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拓进取、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2.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5.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6.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7.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8.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9.高等学历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10.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11.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

12.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13.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

14.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15.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6.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7.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制度

18.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

20.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1.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22.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

23.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24.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25.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

26.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

27.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资料(含71期真题)-2016年版

考试一定要看清题目,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个角度回答问题。文科考试题目都是围绕这些展开。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闭卷真题 含第71期(2016)最新更新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闭卷全部题目 两科均由4道名词解释(每题5分)和4道简答题(两道7分,两道8分)组成: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71期:高等教育心理学,集体,心理发展,自我意识(和66期相同) 69期: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集体,心理发展 68期:群体,心理发展,社会助长,成就动机 67期:群体(集体),自我意识,知识的概念,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66期:集体,自我意识,心理发展,高等教育心理学64期:群体定义和类型,知识的定义和类型,教学 目标 59期:群体、意识、最佳刺激理论、心理发展 简答题 71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加涅学习结果 分类理论,正迁移负迁移(举例),教学测验的种类 69期: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学习迁移 的概念及其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教育心理 学的研究方法 68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加涅学习结果分 类理论,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正迁移负迁移 (举例) 67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测验的分类,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教师的教学能力有 哪些 66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群体对个体影响, 教学测量与评价,正迁移负迁移 64期: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教育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 类 59期: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教学测验的种类、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 力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 71期:专业,教学评价,教育方针,课程 69期: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文教育,专业设置, 教学评价 68期: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教育方针,学 生观 67期:通识教育,课程,学生观 66期: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教育方针,高等教 育全球化,学科 64期: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的功能,教学大 纲,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 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功能、教学大 纲、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简答题 71期:教师教学能力,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 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人文教育的内涵 69期: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涵,高等学校教 学原则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 论,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68期: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高等学校教 师的作用,教师教学能力,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 系 1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 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C A.课堂讲授; B.习题课; C.军事训练; 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B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D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真题(2015年第二期)

致同行: 本人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二期),为了更多的后来者可以更有效的通过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试,特整理了下述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下面提到的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职业道德修养》真题是本人考试后根据回忆整理出来的,上面的答案是本人整理的,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有些没有答案,希望同行自己看书进行整理。除了选择题不记得外,其它题目内容是不会错的。 第一部分:2015年岗前培训(第二期)考试的四套真题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学》(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该部分内容考后记得不太清楚,在此省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通识教育 答: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非专业性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P20,P149】。 2、培养方案 答: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的分学期分配等内容。【P159】 3、高等教育大众化 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马丁.特罗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相统一的概念,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入学人数/适龄入学人口)达到15-50%。这时,与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P255】 三、材料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材料一:大致内容是:耶鲁大学等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看法。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目和答案)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网络课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目和答案) 1-1何为教师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性是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30分) A、高度的专业性 B、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C、劳动的研究性 D、劳动的实践性 标准答案:A 2.黑格尔所说:"只有对显现为现象的意识的全部领域都加以怀疑,只有通过这样的怀疑主义,精神才能善于识别真理,因为它已不复寄望于所谓自然的观念、思想和意见,不管他们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表示了高校教师的()。(30分) A、科学性 B、专业性 C、学术自由性 D、纪律性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高校教师就是指接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具备高校任职资格并在高校实际从事()工作的人。(40分) A、人才培养 B、科学研究 C、社会服务 D、学术兼职 标准答案:A,B,C 1-2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是出自以下哪本著作()。(30分) A、《说文解字》 B、《道德经》 C、《卜辞》 D、《广雅·释诂三》 标准答案:D 2.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等都表现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30分) A、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 B、反映着特定的职业关系。 C、具有特定职业的行业特征。 D、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 () 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40分) A、审美 B、标准 C、原则 D、规范 标准答案:B,C,D 2-1我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汉唐时期,()占主导地位。(30分)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标准答案:B 2.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30分) A、执着教育,诲人不倦 B、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C、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D、爱生如子,尊重学生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荀子提出的教师必备条件有()。(40分) A、“尊严而惮” B、“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C、“耆艾而信” D、“诵说而不陵不犯” E、“知微而论” 标准答案:A,C,D,E 2-2我国现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通过。(30分) A、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B、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C、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D、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标准答案:B 2.以下不属于陶行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言论是()。(30分)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试卷

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 类?() A扣缴毕业证书 B 记过 C 留校察看 D 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 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 颁发结业证书 C 颁发肄业证书 D 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A 教师和学生申诉 B 权利诉讼 C 司法调解 D 集体上访 4. 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移动管辖 D 指定管辖 5. 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A 学徒培训 B 转岗培训 C 适岗培训 D 待岗培训 6. 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A 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 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 目前还不能确定 7.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年开始的。 A 1961 B 1976 C 1989 D 1995 8.按照我国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隶属管辖 D 移送管辖 9. 根据衣物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 A 强制国家教育 B 强制基础教育 C 强制国民教育 D 强制免费教育 10. 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 复核 B 裁判 C 备案 D 受理 二、名词解释 1.法律责任 2.教师申诉制度 3.教育法治化 4.教育法律救济、 5.学业证书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3.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5.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五、案例题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70期复习资料2016

友情提示:综合65-70期岗前培训内容!不要死记硬背,熟读一下内容,保证拿到80分!考试一定要看清题目,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3个角度回答问题。文科考试题目都是围绕这些展开。 第一章绪论 一、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 (1)传说在虞夏之时已有了高等教育的萌芽,五代以后书院具有高等教育性质。 (2)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98年设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把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 外国的高等教育: (1)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出现高等教育,世俗与教会的高等教育学习七艺,至文艺复兴) (2)中世纪(现代大学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型阶段的标志。他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3)近代和现代(洪堡建立柏林大学。。。) 四、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附答案)

目录 大学心理学 (1) 高等教育法规 (226) 教师伦理学 (483) 高等教育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大学心理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

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考试试题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A卷)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高校法人的性质和特征? 2.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二、论述题(30分)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试述高校教师应如何发挥自己在依法治校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40分) 1996年2月29日,北京某大学本科生田某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因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厕所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监考教师虽未发现田某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还是当即停止了田某的考试并上报学校。学校根据校发(1994)年第068号《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第3条第5项关于“夹带者,包括写在手上等作弊行为者”的规定,认定田某的行为是考试作弊,根据第l条“凡考试作弊者,一律按退学处理”的规定,对田某作出“按退学处理”的决定。但田某未收到正式通知,该退学处理决定并未得到实际执行。在以后的两年间,田某仍以该校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加正常学习及学校组织的活动,继续缴纳学费,适用学校的各种设施,享受学校补助金,修完了所有学分并完成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临毕业时,学校通知田某所在院系,田某不能毕业,不发给其毕业证、学位证及派遣证,理由是田某已被退学。田某不服,认为学校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学校履行发放毕业证、学位证及派遣证的职责。 要求: 1.本案例中北京某大学违反什么法律或相关规定?(5分) 2.被告北京某大学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5分) 3. 通过该案例,学校、教师或学生应得到哪些启示?(30分) (该题重点谈得到的启示)

2012年辽宁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B卷) 一、请叙述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及其修改的情况。(20分) 二、有些大学新生入学后发现,许多同学的高考成绩都比自己高,原来在高中时的学习 优越感消失,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或失去了学习目标。请问您如何帮助这类大学新生转变心态,确立新的学习目标?(20分) 三、某大学生在体操课上认真观摩教师做出的每个示范动作并要求教师讲解每个动作 的要领,遇到高难动作还要求教师重复示范。请问这位大学生的要求是否合适?为什么?他的学习符合什么学习理论?(20分) 四、某大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下课就问老师;当他了解到多数同学听不懂的 地方时就要求教师重讲。请问这位大学生的做法是否有些过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做法有理论根据吗?(20分) 五、某大学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讲解的内容与幻灯片上呈现给学生的内容一 模一样;有些幻灯片还配有与文本内容不相关的人物照片或图案。请问这位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适?为什么?怎样设计合理?(20分)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试题(A卷) 一、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怎样做才能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 2.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处理好与同事、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做? 二、资料分析题:(40分) 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老爹”的邵春亮 1935年出生的邵春亮,是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二十多年来,带过新疆、内蒙等边疆各地13个民族的千余名学生,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老爹”。以他出色的教学水平及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冬,他每天凌晨,从学校南山的家里准时来到北山学生宿舍,叫醒学生去跑步;每天中午,到学校清真食堂与学生们同桌共进午餐,边吃边交谈;每天夜晚,坚持跟同学们一起上晚自习,直到熄灯才离开。每逢年节必请同学们来家享用“免费的午餐”;每个新年都给学生们写贺年卡。 蒙古族一学生踢足球,不小心左臂摔成粉碎性骨折住进了医院,他整整陪护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完整版)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研训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校本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 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认真阅读每月的《教学月刊》专刊,及时积累第一手资料。 (2) 通过有计划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 4、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 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文件,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切实提高自身师德师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断与同事交流讨论,切实从思想上对师德师风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校本培训的意义和目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5、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相当重要。我将不断发挥个人优势,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材的研磨上和专业的发展规划上,紧紧围绕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这个主题,上优质有效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学和所教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实际化的课堂教学风格。 (3)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4)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能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和一系列教学课件。 总之,在校本培训中,我将会努力学习参与,使自己能力尽快适应学校工作,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2021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90题及答案(三)

2021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90题及答案(三) 1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年龄阶段是() 1-2岁 2-5岁 5-8岁 8-11、12岁 2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已认识到准则可以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年龄阶段是() 1-2岁 2-5岁 5-8岁 8-11、12岁 3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自律也称作() 客观化阶段 主观化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4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5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公正感以“服从”为主要特征的年龄阶段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6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公正感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年龄阶段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7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品德发展真正到了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2-5岁 5-8岁 8-11、12岁 11、12岁以后 8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利他观念产生于()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9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的阶段是()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10

根据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就达到了成熟水平的阶段是()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合作道德阶段 公正道德阶段 11 重过程,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的,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是() 成就取向教学评价 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 成功取向的教学评价 结果取向的教学评价 12 下属学习策略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圈出重点 划线标识 做笔记 做摘录 13 把学习材料组合成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以促进学习效果的认知策略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教师教学 B.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闻名代表是( C ) A.弗洛伊德 B.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 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舞,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 A.预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4.发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苛勒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 B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能够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 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

式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适应 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C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B ) A.凝聚性 B.从众 C.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 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D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B ) A.规范 B.舆论 C.群体气氛 D.凝聚性 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进展时期的心理学家是( A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4.有如此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假如孤立地经历,则有18个经历单位,难度专门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经历单位,提高了经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经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D )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化 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阻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B ) A.定势作用 B.功能固着 C.变式 D.迁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学习内容丰富,授课的老师都是各大高校学院资深教授,他们都好不吝啬地展示出自己优秀的成果,令我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启发,通过学习深刻的感受到他们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认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传道授业的老师,解惑的学者。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关怀。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真题(年第二期)

致同行: 本人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二期),为了更多的后来者可以更有效的通过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试,特整理了下述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下面提到的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职业道德修养》真题是本人考试后根据回忆整理出来的,上面的答案是本人整理的,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有些没有答案,希望同行自己看书进行整理。除了选择题不记得外,其它题目内容是不会错的。 第一部分:2015年岗前培训(第二期)考试的四套真题 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学》(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该部分内容考后记得不太清楚,在此省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通识教育 答: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非专业性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P20,P149】。 2、培养方案 答: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的分学期分配等内容。【P159】 3、高等教育大众化 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马丁.特罗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相统一的概念,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入学人数/适龄入学人口)达到15-50%。这时,与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P255】 三、材料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材料一:大致内容是:耶鲁大学等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看法。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闭卷真题及标准答案整理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闭卷真题及答案整理

————————————————————————————————作者:————————————————————————————————日期: 2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闭卷真题及答案整理 目前全网络最新最全,含2017年第71期题目 这份资料是总结了71、69、68、67、66、64、63、59共8期的《高教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闭卷真题及答案,按出现频率的高低进行排序,附带答案以方便各位考友复习。从历年考题的整体情况来看,闭卷题的重复率较高。因此,建议时间紧的考友仅背真题,完全可以及格!!! 开卷部分大家一定要找准,书上都有,一定要保证教材内容与题目完全对上。此外,答题速度尽量快,答案内容尽量充实。 预祝大家顺利通关! 北京理工大学王亮 2016年7月13日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群体定义和类型 群体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群体的类型:有大小、正式非正式、实际假设、典型一般之分。 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社会助长、社会阻抑、社会惰化) 2)从众和服从从众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服从是个体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集体 集体是为了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的,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心理发展 是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知识定义和类型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也就是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是对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总结.doc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总结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总结(一) 今年我参加了川师大教师岗前培训班,通过短短一个月的紧张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没想到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里面有那么多的全国知名的专家和教授。老师们那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讲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老师讲的特别精彩,他们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授课方法给我们学员留些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大家都非常认真,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他们多年从教经验的心血结晶,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这些教师如同指路的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教书育人的方向。 首先通过培训使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老师们谈到了当代教师肩负重任,角色特别这使我感到我们身上的责任重大,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主要是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的"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所以老师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要融洽,亲和力大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使我们懂得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及时给予帮助和排解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老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先决条件就是要热爱教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以我的理解应该表现在对业务的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上应该时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作好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 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这里面要注意要对教学对象定位,是给什么样的人讲课,不同的授课对象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同时要尽量多的占有素材,写教案时要备有多种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要从多种教科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教案不能多年一贯制,要认识到即使是讲同一门课,每次重复对教师来说都是专业知识、学业上的挑战,力求每次教学对知识要有更深入的认识,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不仅是对教学工作对于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每堂课之前还要做好上课的准备,比如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电子教案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道德(27):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2.职业道德(32) 3.道德规范(48) 4.良心(内化的规范 49) 5.教师职业道德原则(54) 6.热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7.人生观(135)人生观又称为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8.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人生境界或者说理解人生意义的基本标准 9.人生意义(144) 10、人生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他人、团体、社会等)的人的需要的事实和客体对自己需要满足状况的评价。 11、人生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12、人生态度:在一定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人生较为稳定地反映、评价和行为选择倾向 13、职业理想(139) 14、教育价值(143) 15、道德修养(171) 二、简答题: 1.教师职业有哪些特点?(17——18) 2.怎样理解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参考22——25) 1)教育劳动对象的多样性——是具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的青年。 青年大学生的特点: [1]文化层次比较高; [2]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 [3]自主性比较强; [4]成才欲望强烈; [5]社会经验比较缺乏。 2)、教育劳动内容的丰富性——教学与科研并举 3)、教育劳动过程的往复性——教育劳动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和发展性 4)、教育劳动对象、内容、过程的发展性 教师劳动内容主要是自己所承担课程的内容;劳动过程的传递性和双向性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闭卷真题及答案整理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闭卷真题及答案整 理.

3方式多样,对症下药; 4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的进行教育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 1、组织教学的能力 2、言语表达的能力

3、了解学生的能力 4、独立创新的能力 5、实践操作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6正迁移负迁移(举例) 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测验的分类 1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2 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 3 标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P96)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3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4定势的作用。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1智慧技能,指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3言语表达,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4运动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及对某些事情的选择倾向。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或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包括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1 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 2 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学习的促进;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 (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经济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 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 4 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重新组合;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注意:《高等教育学》中有类似概念,切勿背混!) 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 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 3、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 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高校老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age 6) 1.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怎样开展教育 3.研究高等学校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4.研究大学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重点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心理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研究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具体开发 8.研究现代技术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9.讨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10.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 1.客观性, 2.发展性, 3.理论联系实际, 4.教育性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践观察法-上课的时候看到学生表现有一些不积极的,有一些值得纠正的地方,如现在学生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果我们发现了学生不愿意上课或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上课积极性不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 问卷调查法-到底想干什么?想学什么?最后想成为什么人才?你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课程? 经验总结法-教师应该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经验的总结.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统称为实验法)-做比较试验,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经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会呈现出一些基本规律.比如,有的班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心理素质的拓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另一个班作 为对比班,看两个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个案分析法-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为什么人际交往不良,为什么就业压力大,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学习与应用,有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开卷)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1.心理动力,心理倾向-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社会需要是什么,他的兴趣是什么(专业兴趣,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是什么,等等 2.心理过程-每个人面对客观刺激,面对自己主观成长的需要,都会有必然的共同的过程,第一个是认知过程,第二个是通过认知而产生了情感,最后通过情感而推动了意志,产生意志行为 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的状态(兴奋,抑郁,低落,觉醒) 4.心理特征-第一,心理倾向;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8、精神分析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来自于治疗精神病临床经验,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各个手段,去发现病人潜在的东西,心理动机,使得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清除心理障碍的目的.精神病学派非常重视异常心理,非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现象(有意识的做某些事情,比如树立理想,树立目标),还要研究无意识现象(为什么无意识的做出这样一个行为,这样一个动作).精神分析心理学是我们掌握心 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方面.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开卷,重点,教材2-3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