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

装置监督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

控制装置监督条例》的通知

(83)水电电生字第73号

随着发电厂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大量采用,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加强热工监督工作,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我部组织制订了《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现颁布执行。各电力生产、建设单位均应认真贯彻执行。必要时,各单位可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制订实施细则。对本条例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请随时报告我部。

1983年8月31日

1 总则

1.1 对热力设备及系统的热工参数进行检测的仪表称为热工仪表;对热力设备及系统的工艺过程进行调节、控制、保护与连锁的装置称为热工控制装置。本条例对热工仪表及热工控制装置统称为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1.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是保障机组安全启停、正常运行和故障处理的重要技术装置,是促进安全经济运行、文明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各级领导及热工专业人员应切实做好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使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电力生产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3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的任务是:通过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以及周期性的与日常的检验、维修和技术改进等工作,使之经常处于完好、准确、可靠状态,以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1.4 本条例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工作的依据,各有关设计、安装、运行单位可根据本条例制订实施细则,认真贯彻执行。

2 监督范围

2.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的范围包括:

a.仪表检测及显示系统;

b.自动调节系统;

c.保护连锁及工艺信号系统;

d.程序控制系统;

e.量值传递系统。

2.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内容如下:

a.检测元件(热电偶、热电阻、孔板、喷嘴、平衡容器及其他一次传感器等);

b.脉冲管路(一次门后的管路、支架和阀门等);

c.二次线路(补偿导线、补偿盒、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电缆、支架、二次接线及端子排等);

d.二次仪表及控制设备(指示、记录、累计仪表,巡测装置,调节器,操作器,执

行器,运算单元,转换单元及辅助单元等);

e.保护连锁及工艺信号(保护或连锁用继电器、信号灯及音响装置等);

f.程序控制装置(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用阀门电动、气动装置及开关信号装置等);

g.标准计量器(标准铂铑-铂热电偶,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活塞压力计及精度等级不低于0.4级的标准压力表、标准转速表校验装置、标准振动表校验装置等)。

3 监督机构及职责分工

3.1 水电部西安热工研究所作为水电部主管电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的技术归口职能机构,在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是:

3.1.1 指导全国电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负责组织制订和健全相应的技术规程制度;

3.1.2 组织和协调电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技术情报交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

3.1.3 在国家计量部门的指导下,协助检查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计量传递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标准计量器按期检定和正确使用,进行计量人员考核,并对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1.4 统一热工计量标准,参加热工计量方面重大技术成果的鉴定;

3.1.5 对电力系统一级热工试验室的标准计量器配备提出意见;

3.1.6 参加300MW及以上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系统设计审查工作,以及新型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鉴定工作。

3.2 各电管局、省(市、区)电力局是本网、本局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工作的领导机构。网局、省局以及电力建设局应设有专职工程师负责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电管局、省电力局的职责是:

3.2.1 贯彻执行水电部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工作的各项指示和部颁规章制度;

3.2.2 掌握本网、本局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情况、督促、检查和推动本网、本局系统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提高专业管理工作水平;

3.2.3 领导召开本网、本局系统每年度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专业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并确定下年度热控专业工作重点。

3.3 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建调试所)是各主管局领导下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的职能机构,其职责是:

3.3.1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的指示和规定,指导和推动本地区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

3.3.2 协助和指导本地区电厂和电建施工单位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技术改进工作,分析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使用情况,解决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3.3.3 组织制订和健全本网、本局地区性的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规程制度和“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组织专业经验交流和培训工作;

3.3.4 组织对本地区电厂和电建施工单位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评比与现场抽检;

3.3.5 负责执行热工量值的传递工作;

3.3.6 按时完成“三率”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对监督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并对下一年度的重点工作提出意见,经年度热工监督工作会议讨论后,订出正式计划,组织力量贯彻执行;

3.3.7 参加本地区电厂新建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设计审查,负责组织或指导新装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调试工作,并随时向上级反映有关开展本专业工作的建议。

3.4 发电厂、电建工程处是电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工作的基层单位,各有关职能科室、车间、工地及有关人员应共同把本单位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做好,其职责分工如下:

3.4.1 总工程师室或生技科(技术科或质量检查科)热工专责(或兼职)人员的职责:3.4.1.1 在总工程师或生技科(技术科或质量检查科)科长领导下,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的指示和规定,指导和推动本厂(本工程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

3.4.1.2 制订本厂(本工程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年度(或每期工程)改进计划,协调热工车间(工地)与其他车间(工地)共同做好有关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监督工作。

3.4.1.3 检查热工车间(工地)工作的进行情况,参加本厂(本工程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事故和责任事故的调查分析。

3.4.1.4 分管本厂(本工程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备品配件计划的审核,负责本厂(本工程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大修(分部安装)标准和非标准项目的验收。

3.4.1.5 参加本厂(本工程处)新建和扩建工程机组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设计的审查。

3.4.2 电厂热工车间和电建工程处热控工地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3.4.2.1 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制度。热工车间每年至少总结一次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的执行情况,每季度填报一次“三率”(即完好率、合格率、投入率)统计报表,并将上述总结和报表及时报送主管局和电力试验研究所。热控工地在每期工程竣工后应总结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的执行情况,并及时报送主管局和电建调试所(电力试验研究所)。

3.4.2.2 建立和健全本车间(本工地)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文明生产,开展技术革新,加强技术培训(包括对机组运行人员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专业工作水平。

3.4.2.3 热工车间应做好本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验、维修、调试和验收保管工作,不断提高“三率”指标,为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热控工地应负责对所承担工程中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系统施工图纸的审查和施工技术交底;做好工程项目内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保管、校验、安装和所分工管辖设备的调试投入工作;做好工程竣工时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交付工作。

3.4.2.4 参加本厂(本工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事故调查分析,制订反事故措施,并按规定上报。

3.4.2.5 热工车间应参加本厂新建和扩建、改建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系统设计审查与验收工作。

3.4.2.6 定期送检标准仪器仪表设备,做好本厂(本工程)的热工量值传递。

各发电厂、电建工程处的热工车间或热控工地与机、电、炉、燃料、化学各专业之间,应根据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制订明确的职责分工条例。

4 施工监督

4.1 新装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工作应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凡设计采用的设备和系统在安装、调试后,应能可靠地应用于生产中,并发挥效益;凡未取得国家、部级或部主管局鉴定合格证的重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不得正式纳入工程选用范围。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必须在新建工程中进行工业性试验时,应按其重要性分别经水电部或主管电管局、电力局正式批准,并在工程初步设计中予以明确,由电建单位配合做好工业性试验工作。

工程中试验性项目的设备,应列入订货清册并作出概算,按规定画出施工图并进行安装、调试。

4.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系统施工图纸的会审应按《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前应全面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的布置以及电缆接线、盘内接线和端子排接线图进行核对,如发现差错或不当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图纸并做好记录,以减少临时变更。

4.3 待装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按SD1/Z901-64《电力工业未安装设备维护保管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防止破损、受潮、受冻、过热及灰尘侵污。施工单位质量检查负责人和热工安装技术负责人应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保管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凡因保管不善或其他失误造成严重损伤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必须上报总工程师并及时通知生产单位代表,确定处理办法。

4.4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保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质量。

4.5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施工中若发现在图纸审核时未能发现的设计差错,且设计代表又不在现场时,对于非原则性的设计变更(如二次回路端子排的少量变更),可经施工单位热工技术负责人同意和作出记录后进行施工,并在一周内通知设计单位复核追补设计变更手续。对于较大的设计变更,须有设计变更通知方可进行施工。

4.6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施工中的高温、高压部件安装及焊接工作,应遵照部颁DJ56—7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SDJ51—8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规定进行施工和检查验收。

4.7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的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必须严格贯彻《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DJ57—7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校验、调试并作记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4.8 校验和调试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必须合格,符合仪器、仪表等级规定,凡无有效的检定合格证者,不得使用。标准仪器、仪表的量值传递,按本监督条例第七章有关规定进行。

4.9 新装机组试运行前应编制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的试运行计划,计划应详细

规定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在新装机组分部试运行和机组整套启动两个阶段中应投入的项目、范围和质量要求,以及必须保证的调试总时间。

4.10 新装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的启动验收应遵照部颁《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程》进行。在机组分部试运行时,与试运行设备直接有关的热工仪表、远方操作装置、热工信号、保护与连锁应及时投入。在进行机组整套启动72h的试运行时,除需生产期间提供条件方可进行调试投入的自动调节和控制系统外,其他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均应按设计项目全部投入,以保障机组安全和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设备、系统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考验。

4.1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试运行期间,应有专责人员维护管理。试运行中的仪表盘(台)进行施工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4.12 施工单位应按部颁《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程》的规定,将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厂家和供货单位为工程项目提供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的技术资料、图纸和施工校验、调试记录以及有关档案等全部移交生产单位。

4.13 新装机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的调试工作由电管局、电力局设立的专门机构或委托的有关单位负责承担。在新装机组的试运行阶段,调试、生产、施工等单位和系统调度应相互协作,做好在机组各种工况运行条件下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和控制、保护装置的调试与投入工作。

5 运行监督

5.1 运行中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5.1.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保持整洁、完好,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5.1.2 仪表指示误差应符合精确度等级要求,仪表反应灵敏,记录清晰;

5.1.3 由调节器控制的重要运行参数应有越限报警或监控保护装置,在调节器正常运行工况下,被调量不应超出“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的规定范围,在扰动后被调量应能迅速恢复正常值;

5.1.4 信号光字牌应书写正确、清晰,灯光和音响报警应正确、可靠;

5.1.5 操作开关、按钮、操作器及执行机构手轮等操作装置,应有明显的开、关方向标志,并保持操作灵活、可靠;

5.1.6 熔断器应符合使用设备及系统的要求,应标明其容量与用途;

5.1.7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盘内、外应有良好的照明,应保持盘内、外整洁。

5.2 主要检测仪表、自动调节系统、热控保护装置(见附录A)应随主设备准确可靠地投入运行,未经有关领导批准不得无故停运。因主设备及其系统问题造成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停运,该主设备不能定为一类设备。

5.3 对运行中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热工值班人员每天至少巡检一次,并将巡检情况记录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运行日志上。

5.4 运行中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不得任意调整、拨弄或改动。如必须对运行中的热工仪表或控制装置进行调整时,应在“运行卡片”(运行日志)上做好记录。

5.5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运行中发生异常或故障时,机组运行值班人员应加强对机组监控,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通知热控人员处理和做好记录。

5.6 运行中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需停运检修或处理缺陷时,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5.7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用过的记录纸,应注明用途和记录日期,由热控车间集中

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遇有反映设备重大缺陷或故障的记录纸,应由生技科建档保存。

5.8 未经厂部总工程师批准,运行中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盘面或操作台面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5.9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电源不得作照明电源或动力设备电源使用。

5.10 主要热工仪表应进行定期现场校核试验,主要热工仪表的综合误差应不大于该系统综合误差的2/3,主蒸汽温度表和主蒸汽压力表在常用段范围内的误差应不大于其精确度的1/2。

5.11 热工人员应经常听取机组运行人员的意见,并根据有关记录及时分析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运行情况,不断提高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运行水平。

5.12 因主设备或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缺陷,或因设计不当且无法弥补及运行方式改变而不再需要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由电厂总工程师批准并报主管局和电力试验研究所,经核定同意,方可不进行“三率”统计。

6 检修监督

6.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大、小修一般随机、炉检修同时进行。检修前应编制检修计划和检修定额,并做好准备工作。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大、小修后所需的总调试时间,厂部应列入检修计划给予保证。主要改进项目应先作出设计,并经厂部批准。

6.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应严格执行检修计划,不得漏项。检修、校验和调试均应按有关规程和规定进行,并符合检修工艺要求,做到文明检修。

6.3 对隐蔽的热工检测元件(如孔板、喷嘴和温度计等),应按计划检修周期在机组大修中进行拆装检查,并作出检查记录。

6.4 检修工作结束后,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盘(台)的底部电缆孔洞必须封闭良好,必要时应覆盖绝缘胶皮。

6.5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后,热工车间应严格按有关规程和规定进行分级验收,并对检修质量作出评定。属于主设备的控制与保护装置(如汽轮机串轴、胀差传感器等),应由主设备所属车间会同热工车间共同验收。

6.6 检修后的热工仪表检测系统,在主设备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系统联调,其系统综合误差应符合要求。

6.7 检修后的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在主设备投入运行后应及时投入运行,并作各项扰动试验,其调节质量应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要求。

6.8 检修后的热工程序控制、信号、保护和连锁装置,应进行系统检查和试验,确认正确可靠,方可投入运行。

6.9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改进、校验和试验的各种技术资料以及记录数据、图纸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应在检修工作结束后15天内整理完毕归档。

7 量值传递

7.1 电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量值管理建立四级管理体制,即部、电管局、省(市、区)电力局、电厂(电建工程处)四级;量值传递建立三级传递系统,即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省(市、区)电力局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厂(电建工程处)三级。

7.2 水电部西安热工研究所是电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量值传递的管理职能机构,建立一级试验室标准,其标准计量器受国家计量部门传递监督。

7.3 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是本电网电力部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常用热工量值

传递的管理职能机构,建立一级试验室标准,其标准计量器受国家计量部门指定的大区计量局工作基准传递,同时接受水电部西安热工研究所的监督。

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除对本电网直属厂和电建调试单位进行量值传递和监督外,还负责对本电网、本地区省(市、区)电力试验研究所的二级试验室标准计量器进行传递监督。

7.4 省(市、自治区)电力试验研究所是本省(市、自治区)电力部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常用热工量值传递的管理职能机构,建立二级试验室标准,其标准计量器受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的传递监督。

省(市、自治区)电力试验研究所负责对本省(市、自治区)发电厂、电建单位的三级试验室标准计量器进行传递监督。

7.5 发电厂、电建工程处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量值传递的基层单位,建立三级试验室标准(工业级标准),其标准计量器受主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的传递监督。

发电厂(电建工程处)负责对本厂(本工程处)工业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校验和监督。

7.6 标准计量器应按规程规定进行周期检定。检定计划应由上一级传递单位按年度制订,并在检定年度开始一个月以前下达下一级执行。

7.7 编制标准计量器周期检定计划时,应听取下一级的意见和要求。检定计划一经制订下达,应严格执行,不得任意推延或不送检。如有变更,应事先联系修订计划。

7.8 标准计量器超过检定周期尚未检定者,即视为失准。失准的标准计量器不允许用作量值传递。

7.9 标准计量器应有检定、维护规程,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制造厂的出厂技术证明书和技术档案。

7.10 标准计量器检定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的标准计量器的原理和检定、维护规程(兼管修理的检定人员,应掌握修理工艺及熟悉有关的规程),并由上一级计量监督单位考核,考核合格发给合格证书后,才能从事标准计量器检定工作。

标准计量器检定人员应定期考核,脱离检定岗位一年以上者,必须经过考核合格,才能恢复检定工作。

7.11 标准计量器的检定合格证书中,除列出各项技术数据外,还应注明检修、调整的主要内容。如检修者和检定者不是同一人员,应在证书上分别注明并签章,以示负责。

7.12 标准试验室应有防尘、恒温、恒湿设施;室内应保持整齐清洁,光线充足,没有振动和强磁场干扰;室温应保持20±2℃,相对湿度不大于80%。

标准试验室应有缓冲间。检定人员在标准试验室工作时,必须穿戴专用鞋、帽和白色工作服,服装应整齐清洁。

8 技术管理

8.1 发电厂热工车间和电建工程处热控工地应根据本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工作情况制订和执行下列相应的规程制度:

a.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规程;

b.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调试规程;

c.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运行维护规程;

d.精密仪器仪表操作(使用)规程;

e.安全工作规程;

f.岗位责任制度;

g.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

h.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工作票制度和验收制度;

i.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现场定期校验制度;

j.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缺陷和事故统计管理制度;

k.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零部件、工器具和材料管理制度;

l.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统计细则;

m.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

n.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制度;

o.培训制度。

8.2 发电厂热工车间(电建工程处热控工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全厂(工程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清册和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技术档案。清册和档案应包括:

a.全厂(工程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的清册、出厂说明书以及校验、调整与试验记录;

b.试验室用仪器仪表设备清册、出厂说明书以及历次校验记录(证书);

c.全厂机组及系统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图、原理图和实际接线图;

d.全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电源系统图;

e.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常用部件(如热电偶保护套管和插座等)的加工图;

f.流量测量装置(如孔板、喷嘴等)的设计计算原始资料;

g.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运行日志(包括运行巡视记录、维修和故障处理记录、系统改进记录)。

8.3 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省(市、自治区)电力试验研究所应建立和健全下列技术档案:

a.所属各单位标准计量器和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清册,标准计量器定期检定情况和记录;

b.所属各单位热控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状况;

c.所属各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情况及存在问题;

d.所属各单位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附录A 发电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发电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指关系机组及热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状态的监控用仪表、调节、控制和保护装置。各发电厂应根据本厂各机组及热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实际配备情况,参照下列划分项目对全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统计造册。

A1 主要检测仪表

A1.1 锅炉方面

汽包低置水位表,汽包饱和蒸汽压力表,主蒸汽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表,再

热蒸汽温度表、压力表,主给水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表,直流炉中间点蒸汽温度表,直流炉汽水分离器水位表,排烟温度表,烟气氧量表(二氧化碳表),炉膛压力表,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表,煤粉仓煤粉温度表,煤秤(轨道衡、皮带秤),燃油炉进油压力表、流量表,燃气炉进气压力表、流量表,过热器管壁温度表,再热器管壁温度表,过热蒸汽导电度表,饱和蒸汽导电度表,高压炉炉水导电度表。A1.2 汽机、发电机方面

主蒸汽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表,再热蒸汽温度表、压力表,各级抽汽压力表,监视段蒸汽压力表,轴封蒸汽压力表,汽轮机转速表,辆承温度表,轴承回油温度表,推力瓦温度表,排汽真空表,排汽温度表,调速油压力表,润滑油压力表,供热流量表,凝结水流量表,凝结水导电度表,轴承振动表,汽缸转子膨胀差指示表,汽缸及法兰螺栓温度表,发电机定子线圈及铁芯温度表,发电机氢气压力表,氢气纯度表,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导电度表。

A1.3 辅助系统方面

除氧器蒸汽压力表,除氧器水箱水位表,除氧器给水氧量表,给水泵润滑油压力表,高压给水泵轴承温度表,热网送水母管水温度表,热网送水流量表,化学水处理混合离子交换器出水导电度表,化学水处理阴离子交换器出水导电度表,化学水处理并联除盐系统阳离子交换器出水导电度差示表。

A2 主要自动调节系统

汽包水位调节系统,主汽温度调节系统,主汽压力调节系统,送风调节系统,吸风调节系统,汽机旁路调节系统,汽机凝汽器水位调节系统,高压加热器水位调节系统,除氧器压力及水位调节系统。

A3 主要热控保护装置

A3.1 锅炉方面

饱和蒸汽压力保护,过热蒸汽压力保护,汽包水位保护,燃油快关保护,燃气快关保护,炉膛灭火保护,炉膛压力保护,直流炉断水保护,控制气源压力保护。

A3.2 汽轮机、发电机方面

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汽轮机超速保护,汽轮发电机大轴挠度(偏心度)保护,汽缸转子差胀保护,润滑油压保护,汽轮机排汽真空(背压)保护,汽轮机进水保护,高压加热器水位保护,抽汽逆止门保护,汽轮机旁路保护,水内冷发电机断水保护,控制气源压力保护。

附录B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统计办法

B1 完好率

B1.1 主要仪表完好率

一、二类仪表总数

全厂主要仪表总数

=?100%

B1.2 自动装置完好率

一、二类自动装置总数

全厂自动装置总数

=?100%

B1.3 保护装置装置完好率一、二类保护装置总数

全厂保护装置总数

=?100% B2 合格率

主要仪表校验合格率

自动调节系统投入总数

全厂主要仪表抽校总数

=?100%

B3 投入率

B3.1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

自动调节系统投入总数

全厂自动调节系统总数

=?100%

B3.1.1 全厂热工自动调节系统总数按原设计的系统数统计,经主管局审定批准拆除或停用的调节器及系统可从原设计数目中扣除。

B3.1.2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因下列原因停用者,不影响其投入率的统计:

a.机组在热备用状态时;

b.机、炉进行试验,必须停用自动调节器时;

c.机、炉运行暂时不正常,必须停用自动调节器时。

B3.2 保护装置投入率保护装置投入总数

全厂保护装置总数

=?100%

全厂保护装置总数按原设计的系统数统计,经主管局审定批准拆除、停用的保护装置可从原设计数目中扣除。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统计报表格式见表B1、表B2、表B3,汇总表格式见表B4。

表B1 厂年季主要热工仪表完好率/ 校验合格率统计表

表B2 厂年季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完好率/ 投入率统计表

表B3 厂年季热工保护装置完好率/ 投入率统计表

表B4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汇总表

附录C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C1 评级原则

C1.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

C1.2 由于主设备缺陷而影响热工自动调节设备不能正常投入运行时,不影响调节设备进行定级。

C1.3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必须在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C1.4 仪表测量系统的综合误差按方和根误差计算,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表、压力表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2/3。C1.5 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统计周期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为投入设备;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

C1.6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的要求。

C2 评级标准

C2.1 热工检测仪表

一类:

a.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C1.4规定;

b.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

c.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

d.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

e.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f.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g.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

二类:

a.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C1.4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b.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c.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d.其他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

C2.2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一类:

a.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调校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b.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

c.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

d.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做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的要求;

e.机、炉检修后正常运行72h以内,自动调节系统即能投入,在统计周期内累计投入运行时间在90%以上;

f.试验报告、检修记录、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二类:

a.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的要求;

b.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c.机、炉检修后正常运行72h以上,自动调节系统才能正常投入,在统计周期内累计投入运行时间在80%以上;

d.其他均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者。

C2.3 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

一类:

a.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b.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

c.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二类:

a.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b.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c.其他均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保护及信号装置标准者。

附录D 热工试验室标准计量仪器及附属设备配置规定

D1 一级试验室应配置的标准计量仪器及附属设备

D1.1 压力

D1.1.1 双活塞式真空压力计

测量范围:0~760mmHg,0~2.5kgf/cm2(lmmHg=133.322Pa;lkgf/cm2 =98.0665kPa)。

精确度等级:0.02级。

D1.1.2 标准活塞式压力计

测量范围:0.4~6,1~60,10~600(2.5~250)kgf/cm2。

精确度等级:0.02级。

D1.1.3 天平

称量:1,5,10(或20)kg各一架。

精确度等级:3级或4级。

D1.1.4 砝码

质量:公斤组,克组,毫克组各二套。

精确度等级:1级或2级。

D1.1.5 补偿式微压计

测量范围:0~150,0~250mmH2O各一台(lmmH2O=9.80665Pa)。

精确度等级:一等标准。

D1.1.6 其他器具

a.水准器:分度值2~5分[(0.6/1000)~(1.5/1000)]。

b.百分表:测量范围0~10mm,最小读数0.01mm。

c.秒表:(1/10)~(1/5)s。

D1.2 温度

D1.2.1 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二套

D1.2.2 水槽、油槽各一个,水三相点瓶不少于二个

各恒温槽的温场应符合表D1规定。

D1.2.3 读数望远镜二台

D1.2.4 一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二支

D1.2.5 直流低阻电位差计一台

最小读数:0.1 μV 。

精确度等级:0.01级或0.015级。

表D1

D1.2.6 低阻检流计一台

0.01级电位差计所配的检流计,其电压常数应小于0.2×10-6V/mm。

D1.2.7 精密稳压电源三台

精确度相当于二级标准电池的精确度。

D1.2.8 数字电压表一台

具有自动校准、选择、比较、补偿功能,灵敏度0.1μV,精确度0.01%(读数)。D1.2.9 多点切换开关二个

寄生热电势小于0.4μV。

D1.2.10 卧式检定炉二台

检定炉长约600mm,内管内径约25mm,最高温区与检定炉轴向中间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30mm,最高温度为1300℃,最高温区的温度均匀性为20mm内温差不超过±0.1℃,在高温下装过镍、铁、铜及其他非贵重金属或检定过非贵重金属热电偶的电炉,应更换内管,方可用来检定铂铑-铂热电偶。

D1.2.11 退火炉一台

退火炉加热到1100℃时,应能保持±20℃的均匀温场,均匀温场的长度应大于400mm,均匀温场的一端与炉口的距离应小于100mm。

D1.2.12 温度自动控制装置一台

D1.2.13 冰点槽四个

D1.2.14 直流电弧焊接装置一套

D1.2.15 电冰箱一台

D1.3 转速

D1.3.1 转速源一台

范围:30~40000r/min。

D1.3.2 光电转速传感器一台

测量范围:1~100kHz。

精确度为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10-8,传感器误差为±1数码。D2 二级试验室应配置的标准计量仪器及附属设备

D2.1 压力

D2.1.1 双活塞真空压力计

测量范围:0~760mmHg,0~2.5kgf/cm2。

精确度等级:0.05级。

D2.1.2 活塞式压力计

测量范围:0.4~6,1~60,10~600(2.5~250)kgf/cm2。

精确度等级:0.05级。

D2.1.3 天平

称量:1,5,10(或20)kg各一架。

精确度等级:5级或6级。

D2.1.4 砝码

质量:公斤组,克组,毫克组各二套。

精确度等级:2级或3级。

D2.1.5 补偿式微压计

测量范围:0~150mmH2O一台。

精确度等级:二等标准。

D2.1.6 其他器具

a.水准器分度值2~5分[(0.6/1000)~(1.5/1000)]。

b.百分表测量范围0~10mm,最小读数0.01mm。

c.秒表(1/10)~(1/5)s。

D2.2 温度

D2.2.1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二套

D2.2.2 水槽、油槽各一个,水三相点瓶不少于二个

各恒温槽的温场应符合表D2规定:

表D2

D2.2.3 读数望远镜二台

D2.2.4 二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二支

D2.2.5 直流低阻电位差计二台

最小读数:0.1μV。

精确度等级:0.02级和0.05级。

D2.2.6 低阻检流计一台

0.02级电位差计所配的检流计,其电压常数小于1×10-6V/mm。

D2.2.7 精密稳压电源一台

精确度相当于二级标准电池的精确度。

D2.2.8 多点切换开关二个

寄生热电势小于0.5μV。

D2.2.9 卧式检定炉二台

技术要求同一级试验室配置标准。

D2.2.10 退火炉一台

技术要求同一级试验室配置标准。

D2.2.11 温度自动控制装置一台

D2.2.12 冰点槽四个

D2.2.13 直流电弧焊接装置一套

D2.2.14 电冰箱一台

D2.3 转速

D2.3.1 转速源一台

范围:30~40000r/min。

D2.3.2 光电转速传感器一台

测量范围:1~100kHz。

精确度为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10-8,传感器误差为±1数码。

D3 三级试验室应配置的标准计量仪器及附属设备

按部颁DL5004—91《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的规定配置。

发电厂热工设备介绍资料

第一部分发电厂热工设备介绍 热工设备(通常称热工仪表)遍布火力发电厂各个部位,用于测量各种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机械量等,它是保障机组安全启停、正常运行、防止误操作和处理故障等非常重要的技术装备,也是火力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文明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必不可少的设施。 热工仪表包括检测仪表、显示仪表和控制仪表。下面我们对这些常用仪表原理、用途等进行简单介绍,便于新成员从事仪控专业工作有个大概的了解。 一、检测仪表 检测仪表是能够确定所感受的被测变量大小的仪表,根据被测变量的不同,分为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机械量、成分分析仪表等。 1、温度测量仪表: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仪表包括双金属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 温度变送器。常用的产品见下图: 双金属温度计热电偶 铠装热电偶热电阻(Pt100)

端面热电阻(测量轴温)温度变送器 1)双金属温度计 原理:利用两种热膨胀不同的金属结合在一起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来测量温度的仪表。 常用规格型号:WSS-581,WSS-461;万向型抽芯式;φ100或150表盘;安装螺纹为可动外螺纹:M27×2 2)热电偶 原理:由一对不同材料的导电体组成,其一端(热端、测量端)相互连接并感受被测温度;另一端(冷端、参比端)则连接到测量装置中。根据热电效应,测量端和参比端的温度之差与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之间具有函数关系。参比端温度一定时热电偶的热电动势随着测量温度端温度升高而加大,其数值只与热电偶材料及两端温差有关。 根据结构不同,有普通型热电偶和铠装型热电偶。根据被被测介质温度高低不同,一般热电偶常选用K、E三种分度号。K分度用于高温,E分度用于中低温。 3)热电阻 原理: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 热电阻一般采购铂热电阻(WZP),常用规格型号:Pt100,双支,三线制,铠装元件?4,配不锈钢保护管,M27×2外螺纹。 4)温度变送器 原理:将变送器电路模块直接安装在就地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盒内,将敏感元件感受温度后所产生的微小电压,经电路放大、线性校正处理后,变成恒定的电流输出信号(4~20mA)。 由于该产品未广泛普及,所以设计院一般很少选用。

热工仪表与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检修运行规程》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检修运行规程》(试行)的通知 (86)水电电生字第93号 为提高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我部组织制订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试行),现颁布试行。各单位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结合本单位仪表、控制装置及自动化系统的具体情况,制订执行细则。对于组件仪表等新型仪表及控制装置内容,待进一步总结使用经验后逐步纳入本规程。各单位要注意总结在试行本规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将意见及时报告我部。 1986年12月1总则 1.1本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已投产机组所采用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一般性检修调校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本规程不作为电厂车间(分场)或班组之间职责分工的依据。 1.2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和调校的目的是恢复和确认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性能与质量;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运行维护原则是确保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状态良好和工作可靠。对于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调校和运行维护工作,在遵守本规程规定的原则下,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订规程实施细则。 1.3机组设备完善和可控性良好,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随机组投入运行的重要条件。当由于机组设备问题使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无法工作时,仪表及装置不得强行投入运行。 1.4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其大、小修一般随机组大、小修同时进行;非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周期,一般不应超过两年;对于在运行中可更换而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可采用备用仪表及控制装置替换,进行轮换式检修。 1.5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机组启动前的现场调校,重点是对包括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内的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联调,使其综合误差和可靠性符合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1.6不属于连锁保护系统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运行中的就地调校,重点是检查和确认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准确度、稳定度和灵敏度,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 1.7对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进行现场运行质量检查,其检查周期一般为三个月,最长周期不应超过半年。 1.8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常规性调校时,室内环境应清洁,光线应充足,无明显震动和强磁场干扰,室温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1.9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校准时,其标准器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应小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一般应等于或小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在现场进行仪表及装置比对时,其标准器的基本误差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 1.10凡主设备厂或仪表制造厂对提供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质量和运行条件有特别规定

一电厂热工控制DCS系统设计

| 67 PLC and DCS 一电厂热工控制DCS系统设计 刘景芝,孙 伟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以西山孝义金岩公司自备电厂为背景,主要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运行特点和控制特性,对其热工系统运用集散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并采用浙大中控的WebFiled JX-300X系统对单元机组的热工控制系统做了初步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热工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循环流化床锅炉 中图分类号:TP393.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241(2007)12-0067-03 A DCS system for thermal control of a power station LIU Jing-zhi, SUN Wei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Xuzhou 22100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the power station of the Xishan Jinyan company.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for the thermal system of a power unit is designed with the SUPCON WebFiled JX-300X. Keywords: thermal control system;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1 引言 火力发电是现代电力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形式,火力发电厂 运行系统多而且复杂,各系统之间要协调运行又要对负荷变化 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有效的控制火力发电厂运行极其重 要。目前火电机组都普遍采用DCS[3],因为DCS系统给电厂在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方面带来巨大作用,使以往任何控制系统 无法与其相提并论。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对生产过程控 制要求的提高,一种全数字化的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 统(FCS)问世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现场总线控技术 代表了未来自动化发展的方向并将逐步走向实用化,但由于火 电厂的具体环境和控制特点,经过论证与分析,近期内热控系统 只能以DCS为主[1][2]。 西山孝义金岩公司自备电厂包括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 炉、2台15MW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本文主要针对循环流化床 锅炉,将其改造为单元机组运行。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火电机 组的运行特点,分析其热控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集散控制系统 (DCS)实现热工自动化,并以浙大中控的WebFiled JX-300X为 例,进行具体系统的初步设计。 收稿日期:2007-07-03 JX-300X集散控制系统全面应用最新的信号处理技术、高 速网络通信技术、可靠的软件平台和软件设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 术,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成熟的先进控制算法,兼具高速可靠 的数据输入输出、运算、过程控制功能和PLC联锁逻辑控制功 能,能适应更广泛更复杂的应用要求,是一套全数字化的、结构灵 活、功能完善的新型开放式集散控制系统。 JX-300X体系结构如下图: 2 系统介绍及方案描述 2.1 系统总体方案描述 根据单元机组运行特点及要求,其控制系统一般配有以下系统: (1) 数据采集系统(DAS); 图1 JX-300X体系结构图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实习与设计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自动化(热工过程自动化方向) 先修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热工测量与仪表,自动控制理论 一、目的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实习与设计是学习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仪表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仪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仪表控制系统的一般规律。 3.进行仪表控制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二、基本要求 1.能从仪表控制系统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机构。 2.能按工艺的控制要求,选择相关模块,设计的调节器的组态图,填写相关控制数据表。 3.能考虑仪表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仪表控制系统的安装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4.图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 见表1。 表1

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 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 提供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专用教室,并能提供学生一定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条件允许的话提供学生到生产实践场所短期参观学习的机会。 2. 实践地点建议 校内专用教室、实验室及火力发电厂。 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1. 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能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仪表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环节中进行仪表控制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2. 素质提升 通过实践,深入掌握理论教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践环节,具备一名专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按平时表现,设计说明书及答辩三部分综合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分。其中:平时表现(30%),设计说明书(40%)答辩(30%)。

热工仪表与自动装置安装工艺及技术.

热工仪表与自动装置安装工艺及技术 一.热控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的安装 1.概述:包括温度、压力、差压、流量等仪表的取样点选择、取样孔开孔、取源部件安装等工作。 2.仪表测点的开孔和插座的安装 2.1测点开孔位置的选择 a测点开孔位置应以设计或制造厂的规定进行。如无规定时,可根据工艺流程 系统图中测点和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相对位置,依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的规定按下列规则选择: b、测孔应选择在管道的直线段上。测孔应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挡板、人孔、手孔等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会造成泄漏的地方。 c、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d、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小于200mmo压力和温度在同一地点时,压力测孔必须选择在温度测孔的前面(按介质流动方向而言。下同),以避免因温度计阻挡使流体产生漩涡而影响测压。 e在同一处的压力或温度测孔中,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测点应选择在前面。 f、高压(>6M P a管道的弯头处不允许开凿测孔,测孔距管道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径,且不得小于100mm。 g、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和检修的地方,若在高空处,应有便于维修的设施。 2.2测点开孔:测点开孔,一般在热力设备和管道正式安装前或封闭前进行,禁止在已冲洗完毕的设备和管道上开孔。如必须在已冲洗完毕的管道上开孔时,需证实其内没有介质,并应有防止异物掉入管内的措施。当有异物掉入时,必须设法取

出。测孔开孔后一般应立即焊上插座,否则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以防止异物掉入。 根据被测介质和参数的不同,在金属壁上开孔可用下述方法: 在压力管道和设备上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风压管道上可用氧乙炔焰切割,但孔口应磨圆锉光。 使用不同的方法开孔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使用氧乙炔焰切割开孔的步骤:用划规按插座内径在选择好的开孔部位上划圆;在圆周线上打一圈冲头印;用氧乙炔焰沿冲头印内边割出测孔(为防止割下的块掉入本体内,可先用火焊条焊在要割下的铁块上,以便于取出割下的铁块);用扁铲剔去溶渣,用圆锉或半圆锉修正测孔。 使用机械方法(如板钻或电钻)开孔的步骤:用冲头在开孔部位的测孔中心位置上打一冲头印;用与插座相符的钻头进行开孔,开孔时钻头中心线应保持与本体表面垂直;孔刚钻透,即移开钻头,清除孔壁上的铁片;用圆锉或半圆锉修去测孔四周的毛刺。 2.3插座的安装:测温元件插座在安装前,必须核对插座的形式、规格和材质,应与设计相符,丝扣应与测温元件相符。对于材质为合金钢的插座必须进行光谱分析并作记录和标识。 插座安装应遵照焊接与热处理的有关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 a插座应有焊接坡口,焊接前应把坡口及测孔的周围用锂或砂布打磨,并清除测孔内边的毛刺。 b、插座的安装步骤为找正、点焊、复查垂直度、施焊。焊接过程中禁止摇动焊 件。 c、合金钢插座点焊后,必须先预热方可施焊。焊接后的焊口必须进行热处理。

DCS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DCS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在电厂机组中DCS系统得以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不 断的完善,其前景越来越好,而且300MW机组上已全面采用了DCS系统,通过DCS系统的应用,有效的确保了电厂的安全生产,同时也使电厂的经济效益得以 更好的实现,DCS系统以其超过于其他控制系统的优势展现出无限的生机。 关键词:DCS;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维护与管理 1 DCS系统分析 DCS系统的实质是一种集散性的控制系统,与传统系统结构相比,DCS系统 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控制系统,它以计算机控制系统为基础,能不断的改善系统内 部的软件工作环境,也能有序控制锅炉、发电机组、系统和用电装置,并对相关 数据发送控制指令,实现了对汽机、锅炉、电气系统的协调控制。 从结构上来看,DCS系统主要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现场控制站、系统网 络四个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且相互之间的功能、性质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图1 DCS系统结构图 在上述4个部分的操作过程中,主要以基于微型计算机的局域网为纽带,在 该局域网中,各种有关电厂生产的资料可以顺利的传递、交流,并且不会受到外 界的干扰;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相关人员可按照要求对数据内容进行交流与控制。因此可以认为,DCS是一个安全性高、时效性好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实时控制电 厂生产的操作过程,也能监控控制过程,寻找其中存在的风险项目,为提高电厂 整体系统操作水平奠定基础。 而从当前DCS系统的运行来看,该系统虽然具有先进性,但依然存在扩展性 差的问题,并且在系统结构上的兼容性还有待加强。同时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数 据通信速率与控制的实时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数据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率与数 据准确性间存在矛盾,在高速通信下解决数据准确性是目前大型及超大型电厂DCS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发现,虽然DCS系统具有先进行,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单位的重视。 2电厂热工控制DCS系统设计 在进行电厂热工控制DCS系统设计时,其中网络设计是极为关键的部分,直 接关系到DCS系统的安全性、实效性、扩充性和可靠性,且在进行DCS系统设计时,其功能性也是十分关键的部分,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 2.1数据采集系统 DCS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也可以称为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是将机组运行过程 中的相关参数信息在线检测并处理后,并以画面的形式传送给操作人员,而且还 具有自动报警、打印制表等功能,同时对于准确性操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2模拟量控制系统 对于电厂热工控制DCS系统而言,其模拟量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将汽轮发电 机组锅炉、汽机作为整体,予以控制,具体可分成机侧、炉侧模拟量两个控制系统。对于炉侧MCS系统而言,其中主要包括机炉协调控制和汽温调节系统,同时包括送风和引风调节系统、储水箱水位控制系统以及蒸汽温控系统等;对于机侧MCS系统而言,除锅炉给水全程控制、除氧器水位调节作为串级凋节,其他调节 皆为单回路调节系统。 2.3顺序控制系统

1-1 热工控制仪表的作用是什么

1-1 热工控制仪表的作用是什么? 热工控制仪表的作用为:变送器对被控参数进行测量和信号转换;控制器将给定值与被控参数进行比较和运算;执行器将控制器的运算输出转换为开关阀门或挡板的位移或转角,从而调节工质流量,最终使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1-3 热工控制仪表有哪些主要分类方法? 按能源形式、结构形式和信号是否连续分类。 1-4按系统的结构形式来分,它可分为哪几类仪表? 可以分为基地式、单元组合式、组件组装式、单回路调节器、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六类。 1-5按系统能源形式来分,它可分为哪几类仪表? 可分为自力控制仪表、液动控制仪表、气动控制仪表、电动控制仪表、混合式控制仪表等五类。 1-6按系统的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是否连续来分,它可分为哪几类仪表? 可分为模拟控制仪表、数字控制仪表两大类。 1-7数字控制仪表指哪些? 单回路控制器;DDZ-S型电动单元组合式仪表;DCS、PLC;FCS。 1-9 DDZ-I、DDZ-Ⅱ、DDZ-Ⅲ、DDZ-S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DDZ-I(电子管)、DDZ-Ⅱ(晶体管)、DDZ-Ⅲ(集成块)、DDZ-S(微处理器) 1-11自动化仪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3-9终端器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防止信号反射,二是将电流转换为电压。 4-1何谓干扰? 所谓干扰,就是出现在仪表传输线上各种影响仪表正常工作的非信号电量。 4-3最为普遍和最为严重的干扰是什么? 电和磁的干扰对于控制仪表来说,是最为普遍和最为严重的干扰。 4-5形成干扰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形成干扰的三个因素是:干扰源;干扰途径;干扰对象。 5-1 SAMA组合符号如图5-6所示,试说明组合符号的名称,并解释各组成符号的含义。

热工仪表自动化复习题(带答案)

热工仪表自动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概念。 答:自动化就是在工业生产的设备上配备自动化装置以代替工人的直接劳动,从而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 自动地进行。那么,这些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则称为自动化。而用相应的自动化装 置来管理和控制冶金生产过程的则称为冶金自动化。 2.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1)自动检测系统2)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4) 自动控制系统 3.自动调节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答:㈠自动化装置1测量元件与变送器2自动控制器3执行器㈡被控对象 4.自动调节系统的最大偏差的概念。 答:最大偏差是指在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数值。在衰减振荡过程中,最大偏差就是 第一个波的峰值。 5.什么是自动调节系统的余差? 答:当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叫做余差,或者说余差就是 过渡过程终了时的残余偏差。 6.测量仪表的理论上的绝对误差和工程上的绝对误差有什么不同? 答:理论上的绝对误差是仪表指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值;工程上的绝对误差被校表的读数值与标准表 的读数值的差值.因为真值无法得到 7.测量仪表的相对误差的定义? 000x x x x y -=?=x :被校表的读数值,x 0 :标准表的读数值 8.测量仪表的指示变差的概念。 答:变差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仪表对被测量在仪表全部测量范围内进行正反行程(即 被测参数逐渐由小到大和逐渐由大到小)测量时,被测量值正行和反行所得到的两条特性曲线之间的最大 偏差。 9.测压仪表主要有哪几类? 答:1.液柱式压力计2.弹性式压力计3.电气式压力计4.活塞式压力计 10.生产过程检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是什么? 答:温度、压力、流量、物位 二.简答题 1.仪表的选型原则,尤其是压力仪表的选择时,其量程范围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100max ?-?=测量范围下限值 测量范围上限值δ相对百分误差δ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标准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时存在的安全隐 患及防范措施(标准版) 一、现场压力检测仪表检修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现场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水位变送器冲洗、排污及故障处理时,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热介质烫伤或吸入性内脏损伤,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水位变送器等设备损坏。 防范措施: 排污前必须和工艺人员联系,取得工艺人员认可才能进行。 冲洗的管子应固定好,管子两端均应有人,并互相联系,操作一次门尚需有人监护,并先做一次短暂的试开。然后缓慢稍开一次阀门,检查确认取样管路各处接头处无泄漏后,全开一、二次阀门。 对差压变送器,排污前先前先将三阀组正负压阀关死,排污阀

下放置容器,慢慢打开正负导压管排污阀,使物料和污物排入容器。 排污阀门开关几次以后会出现关不严的情况,应急措施是加盲板,保证排污阀处不泄漏。 开启三阀组正负取压阀,拧松差压变送器本体上排污(排汽)螺丝进行排污。排污完成拧紧螺丝。当用差压变送器测量蒸汽流量时,应先关闭三阀组正负取压阀,打开平衡阀,检查零位,待导压管内蒸汽全部冷凝成冷水后再投表。 必须待汽水、热水测量管路中的介质冷凝、冷却后,方可投入仪表。严禁热介质进入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水位变送器。热介质的工作必须戴手套。 冲洗压力表管路操作三通旋塞时,动作要缓慢,以免损坏压力表机件,同时工作人员严禁正面对排污口。 当管路及压力表堵塞时,应先关闭阀门,缓慢放松活节丝扣,泄压后再进行检修。 二、热电偶、热电阻现场安装检修存在的安全隐患 因热电偶、热电阻安装在现场的工艺管道上,存在高空作业坠

热工自动控制B-总复习2016

热工自动控制B-总复习2016

在电站生产领域,自动化(自动控制)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数据采集与管理;回路控制;顺序控制及联锁保护。 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人工操作:劳动密集型;关键生产环节自动化:仪表密集型;机、炉、电整体自动化:信息密集型;企业级综合自动化:知识密集型; 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优缺点。 开环:不设置测量变送装置,被控制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不再进行比较,克服扰动能力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闭环:将被控制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自动修正被控制量出现的偏差,控制精度高,配备测量变送装置,克服扰动能力强; 定性判断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指标: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关系:同一控制系统,这三个方面相互制约,如果提高系统快速性,往往会引起系统的震荡,动态偏差增大,改善了稳定性,过渡过程又相对缓慢。 定性描述下面4 条曲线的性能特点,给出其衰减率的取值范围。 粉:等幅震荡过程,ψ=0;绿:衰减震荡过程,0<ψ<1;红:衰减震荡过程,0<ψ<1;蓝:不震荡过程,ψ=1; 在热工控制系统中,影响对象动态特性的特征参数主要有哪三个?容量系数,阻力系数,传递迟延 纯迟延与容积迟延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差别,容积迟延通常出现在什么类型的热工对象上? 容积迟延:前置水箱的惯性使得主水箱的水位变化在时间上落后于扰动量。纯迟延:被调量变化的时刻,落后于扰动发生的时刻的现象。纯延迟是传输过程中因传输距离的存在而产生的,容积迟延因水箱惯性存在的有自平衡能力的双容对象 建立热工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哪些? 机理建模:根据对象或生产过程遵循的物理或化学规律,列写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及反映流体流动、传热等运动方程,从中获得数学模型。实验建模:根据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实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后得到模型 了解由阶跃响应曲线求取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能对切线法、两点法做简单的区分。 注意事项:1实验前系统处于需要的稳定工况,留出变化裕量;2扰动量大小适当,既克服干扰又不影响运行;3采样间隔足够小,真实记录相应曲线的变化;4实验在主要工况下进行,每一工况重复几次试验;5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试验,减小非线性误差的影响。方法:有自平衡无延迟一阶对象:切线发和0.632法;有自平衡有延迟一阶对象:切线发和两点法;有自平衡高阶对象:切线发和两点法;无自平衡对象:一阶近似法和高阶近

热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及其应用

热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及其应用 摘要:热工仪表与自动化仪表的主要功用是第一时间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准确 数据,以便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日常检修工作中,应及时发现热 工仪表与自动化仪表损坏问题,有效掌握检修方法,减少数据误差,为相关工作 提供可靠、科学、准确的数据依靠。基于此,以下对热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及 其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热工仪表;自动化控制;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促使热工仪 表的功能和安全性得到提升。合理利用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热工仪表是促进正常生产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将电缆线路和仪表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回路, 能够对热工系统中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还能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反馈调节,从而保 障设备的正常运作,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1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整体管控和远程操作,不仅提高了设 备的操作性能,又因为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是将整个生产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控制,增强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度,一旦出现故障和问题时,热工仪表自动化系统会进行准确的 报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管理难度,也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热工仪表自动化系统还能够实现 信息共享和数据处理,相较于传统的人力控制,热工仪表自动化系统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 程度,也大大解放了人力,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另外,随着我国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将自 动化技术引入热工仪表工作中,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不断创新了我国软件的 应用范围和渠道。 2制药厂中热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制药厂中的热工仪表具体指制药设备生产时应用到的仪器设备,包含压力仪表、温度仪表、密度仪表、流量仪表以及液位仪表。热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热 能工程与智能仪表设备,对生产中的热工参数展开监测,使各项参数逐渐适应制药过程中的 生产变化情况,减轻人工误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各生产信息的自动化控制与处理。 从热工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组成看,热工仪表由智能仪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组成,融 合热能工程理论,以热能电力参数的监测和管控为目的,以便积极响应各类故障问题。分析 该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如下: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更详尽,技术应用时涉及到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热工仪表的自动化运行带来安全性和可靠性 保障;热工仪表自动化设备更加智能,可以对热工仪表展开智能化监控,提升制药厂内各项 设备运行的合规性,为制药厂提供稳定符合GMP要求的生产环境。 3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因为热工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对于企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企业 设备的可靠性,还能够提升设备的利用率。所以,在应用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时,要确保整 个应用环境处于稳定良好的状态。尤其是对于温度的控制,要处于一个适宜且稳定的情况, 避免因为应用环境内温度过高,导致热工仪表自动化系统内的性能遭到破坏;避免温度过低,仪表和管路出现水汽凝结的现象。热工仪表自动化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系统进 行定期的检测,管理和维护,当出现设备破损和手动调试后数值仍旧不准确的情况时,要进

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时辉

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时辉 发表时间:2018-12-17T12:04:40.7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时辉 [导读] 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厂智能控制与自动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 济宁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厂智能控制与自动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要想保障电力行业高效、生态、智能化的生产,以往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步伐。因此,电厂应当了解智能控制的发展状况,并将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电厂的生产中,以此促进电厂热工自动化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控制;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并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的发展中,对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电厂作为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将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中,对提升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受到智能控制技术的影响下,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水平也飞速的提升,对提升电厂生产运营的经济性、效益性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的规模逐渐扩大,生产设备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设备运行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同时对系统控制方面也提高了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化,需要智能控制的有效支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控制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已经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与关注,运用智能控制,使固定数学模式与智能模式之间的转化得以实现。智能控制方法随着智能算法的不断应用而逐渐发展,像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群体智能控制等,这些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推动了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高度不确定与复杂的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稳定地运行。智能控制能够有效地应用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使得电厂安全发展方面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应用智能控制,能够有效地改进其自动化技术,促进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迈向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使企业自身的自动化控制不断得到优化,促进电力行业智能化发展有序进行。 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方向 (一)自动保护 自动保护是在自动检测基础上延伸而来,自动保护能够实现还原与调整的数据。当生产条件无法恢复时,其可以通过自动检测来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系统中心,并智能的实行暂停,防止由于设备存在问题而导致生产错误的现象发生,使电厂权益得到良好维护。 (二)自动检测 自动检测是采用自动化仪表对各种数据进行测量,之后自动检测热工参数,其中包括运行成分、温度、流量等,对机组的正确运行进行保障,实现系统自动运行的效果。同时,其本身也能够通过检测结果来调整参数,这对收益计算以及报警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自动控制 由于电厂热工十分复杂,如果只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控制方法,将无法取得良好的运行效率,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控制效果并不乐观,而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发挥自动控制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工厂流程更加规范,而且其能够有效规避外部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其自动调节设备,对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有效促进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稳定发展。 三、智能控制在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一)在锅炉燃烧中的应用 锅炉是电厂生产经营的关键设备,锅炉的燃烧效率也将直接影响到电厂的实际生产运用效率,因此,在电厂生产中必须重视锅炉的燃烧。在智能控制技术飞速发展下,将其应用到电厂锅炉燃烧中,实现对燃烧的智能化控制,对提升锅炉的燃烧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以往锅炉燃烧过程的控制中存在控制精度偏低的现象,尤其是对锅炉燃烧温度的把控和煤耗的控制缺乏合理性,使得锅炉燃烧缺乏稳定性,而且锅炉燃烧的能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燃烧,产生一些燃料浪费的现象,影响到锅炉的燃烧的效率。而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下,不仅可以实现锅炉燃烧的自动化更使其趋于控制智能化,充分解决锅炉燃烧不稳定性的现象,对整个燃烧系统的运行精确度有着良好的控制,能够使锅炉中的燃料充分燃烧,从而有效避免燃烧材料浪费的现象。另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精度,我们都知道电厂锅炉在燃烧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锅炉在燃烧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而智能控制技术则能够有效检测到这些影响因素,并实施智能化控制,有效规避内部以及外部因素对锅炉燃烧的影响,而且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及时发现锅炉燃烧的潜在风险因素,并将其信息传输至主控系统,并由工作人员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锅炉燃烧的安全性、稳定性、效率性[1]。 (二)在制粉系统中的应用 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之前,电厂的热工自动化系统运行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中储式制粉系统的运行面临诸多瓶颈,使得制粉系统的运行效率低,影响到电厂热工效率,不利于电厂的可持续稳定发展。而在智能控制技术飞速发展下,将其应用到中储式制粉系统中,通过以复杂的数学模型作为基础,并实现对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控制,更好地实现对电厂热工的智能控制。当然要提高智能控制的精确性,应有效减少模糊语言元素对现行规则数据产生的影响,切实提升电厂生产运行的经济效益,推动电厂的快速发展。当然,在智能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下,针对电厂制粉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也应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三)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通常在电厂锅炉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锅炉的燃烧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锅炉过热而对锅炉自身造成损害,同时也避免了锅炉温度过低而影响到燃料燃烧的充分性。在对以往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控制技术不够先进影响到锅炉燃烧温度的控制效率。锅炉温度是衡量电厂热工自动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下,可以有效控制锅炉温度的变化,尤其是锅炉过热的现象,可以及时检测出其超标温度,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保证锅炉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另外,温度过低也会给予相应的提示,检查是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评级原则 1.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 2.由于主设备缺陷而影响热工自动调节设备不能正常投入运行时,不影响调节设备进 行定级。 3.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必须在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4.仪表测量系统的综合误差按方和根误差计算,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 主蒸汽温度表、压力表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2/3。 5.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统计周期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为投入设备; 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 6.热工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的要求。 评级标准 一、热工检测仪表 一类 1.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仪表测量系统的综合误差按方和根误差计算, 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表、压力表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2/3”规定; 2.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 3.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 4.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 5.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6.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 确可靠; 7.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 二类 1.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仪表测量系统的综合误差按方和根 误差计算,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表、压力表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2/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2.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 记录; 3.仪表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4.其他均能符合二类仪表标准者。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 二、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一类 1.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调校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2.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 3.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 4.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做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 全,调节质量符合“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质量指标”的要求; 5.机、炉检修后正常运行72h以内,自动调节系统即能投入,在统计周期内累计投入 运行时间在90%以上;

热工过程控制系统

热工过程控制系统 第一章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1.1过程控制定义及认识 1.2过程控制目的 *1.3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4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1.5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1.6过程控制性能指标 1.7 过程控制仪表的发展 1.8 过程控制的地位 1.9 过程控制的任务 1.1过程控制定义及认识 过程控制定义 所谓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 )是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1.3 过程控制系统组成 被控过程(Process ), 指运行中的多种多样的工艺生产设备; 过程检测控制仪表(Instrumentation ), 包括: 测量变送元件(Measurement ); 控制器(Controller ); 执行机构(Control Element ); 显示记录仪表 1.5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系统的结构特点来分::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来分: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性能指标: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主要是稳、快、准。 最大超调量σ%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稳态误差ess 反映系统的准确性,调整时间ts 反映系统的快速性。 第三章 过程执行器 主要内容 执行器 电动执行器 气动执行器 调节阀及其流量特性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本节内容在本课程中的地位 执行器用于控制流入 或流出被控过程的物 料或能量,从而实现 对过程参数的自动控 制。 3.1 调节阀(调节机构)结构 调节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改变的节流元件。由于阀芯在阀体内移动,改变了阀芯与阀座之 间的流通面积,即改变了阀的阻力系数,被调介质的流量也就相应地改变,从而达到调节工艺参数的目的。 3.1 调节阀 功能:接受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来改变调节阀的流通截面积。 3.1.1 调节阀的组成 要求观察 思考调节变换 显示记录调节给定值执行机构检测 仪表记录仪显示器调节器控制器测量变送被控过程 执行器r(t)e(t)u(t)q(t)f(t)y(t)z(t)-控制器 测量变送 被控过程 执行器 r ( t ) e ( t ) u ( t ) q ( t ) f ( t ) y ( t ) z ( t ) -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注意:保持清洁,设计结束后装订在设计说明书正文的第1页)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周数:1 学分:1 一、设计题目 600MW单元机组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控制对象 60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采用两台分别带50%负荷的汽动给水泵作为正常负荷下的供水,设置一台可带50%负荷的电动给水泵,作为启动及带低负荷或两台汽动泵中有一台故障时作备用泵使用。 2. 控制要求 直流锅炉必须使燃烧率和给水量随时保持适当的比例。 (1)给水流量控制回路仅当锅炉运行在纯直流工况下,才能对锅炉出口的主蒸汽温度起到粗调的作用。为保证锅炉本身的安全运行,要求任何工况下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不低于35%MCR; (2)给水泵串级控制回路的副调节器根据给水流量偏差输出给水泵控制指令,调节各台泵的转速以满足机组负荷变化的需要; (3)为保证给水泵的运行安全,给水流量调节阀控制回路通过调节给水阀门的开度维持泵出口母管的压力在适当范围内; (4)汽动给水泵再循环阀调节回路需保证通过每台汽泵的流量不低于最小允许流量。 三、设计任务 1、了解大型单元机组控制系统概貌和集散控制系统概貌及其组态原理;

2、了解ABB贝利公司Symphony集散控制设备及其重要功能模块的作用; 3、掌握控制对象(包括工艺流程)及控制任务; 4、根据控制系统原理进行相应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给水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1)给水流量指令形成回路(2)汽动给水泵转速控制回路(3)给水流量调节阀控制回路,可任选其中两部分做组态设计。 5、对所设计的部分进行组态分析。 四、建议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序号内容时间 1 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1天 2.5天 2 进行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 并绘制组态图 3 整理报告1天 4 答辩0.5天 5 合计5天 五、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 (1)字数约5000左右,统一用A4纸手工书写,字迹工整。 (2)主要内容及装订顺序:封面、扉页、成绩考核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设计体会及附录。 (3)正文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大型单元机组控制系统概述、集散控制系统概述及其组态原理、Symphony集散控制设备简介及重要功能模块的作用、系统控制对象(包括工艺流程)及控制任务、所选定部分的组态设计和组态分析。(4)设计报告严禁抄袭,即使是同一小组也不允许雷同,否则按不及格论。 2、图纸要求:图纸要求手绘,以附录的形式放在报告最后。 六、成绩评定 设计成果主要由设计报告体现,成绩评定等级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设计成绩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综合确定:(1)设计报告(40%)(2)设计期间表现(20%)(3)设计答辩(40%)。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重点总结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重点总结 第一章测量与测量仪表的基本知识 1测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取得数量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人们通过试验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计算,求得被测量的值。 2测量方法:是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方法,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3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不同,有分为静态和动态测量。 4测量系统的测量设备:由传感器、交换器或变送器、传送通道 和显示装置组成。 5测量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粗大误差 6按测量误差产生来源:1)仪表误差或设备误差 )人为误差 2 3)环境误差 4)方法误差或理论误差 5)装置误差 6)校验误差. 7测量精度: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 8仪表的基本性能:一般有测量范围、精度、灵敏度及变差。

9精度:是所得测量值接近真实值的准确程度,以便估计到测量误差的大小。 10仪表的灵敏限是指能够引起测量仪表动作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故友称为分辨率或仪表死区。 第二章 1产生误差的原因:1)测量方法不正确 2)测量仪表引起误差 3)环境条件引起误差 4)测量的人员水平和观察能力引起的误差。 2函数误差的分配:1)按等作用原则分配误差 2)按可能性调整误差 3)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 第三章温度测量 1温标:是温度数值化的标尺。他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和测量 温度的基本单位。

2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组成。 3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1)两热电极材料相异 2 )两接点温度相异. 4热电偶的基本定律:1 )均质导体定律 2)中间导体定律 3)中间温度定律。 5补偿电桥法:是采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势的变化值。 6电阻温度计的传感器是热电阻,热电阻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7热电阻温度计测温度的特点:1)热电阻测温度精度高,测温 2 范围宽,在工业温度测量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阻温度系数大,电阻率大,化学、物理性能稳定,复现 性好,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接 3 近线性以及廉价。 )当热电阻材料的电阻率大时,热电阻体积可做的小一些, 热容量和热惯性就小,响应快。 8热电偶的校验:通常采用比较法和定点法 热电偶的检定:是对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已知关系进行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