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实践哲学中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当代西方实践哲学中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2007年1月) 頁1-2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

新亞里斯多德主義?

Stephen G. Salkever 著

Bryn Mawr College

詹康譯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本文的前一版本曾於2006年6月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發表,我想感謝蔡英文教授與該中心成員當天熱烈和有益的討論,另要特別感謝國立政治大學詹康教授提供建議和有益的批評,改善了文章論證風格與內涵的一些重要地方

2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標題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是指道德與政治哲學中一條迴向亞里斯多德的方式來研究的取向,這是過去五十年來西洋倫理與道德哲學的一個重要且仍在增長的成分。在一個服膺進步觀的文化裏會發生這種迴向古代思想模式的事,不管此一轉變有多細緻和謹慎,仍然需要解釋。與大範圍的西洋文化比起來,歐美大學從十九世紀以來更加崇尚「改變會更好」的想法,哲學系尤其如此。是故,之所以想要採用這個既舊又新的研究取向,不是因為喜愛亞里斯多德或泛愛古代事物,而是對現代道德與政治哲學的主要模式──一方面是康德學派與義務論,另一方面是(彌爾式的)功利主義──普遍感到不滿。吾人甚至可以說,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是後現代的,意即它代表了一種嘗試的方向,想從亞里斯多德的實踐哲學中取出若干成分,用它們當墊腳石,跨過當代倫理學或哲學最主要的研究取向,提出全新的理論化模式予以取代。

這是我這篇論文想提出的論點,其本身並非特別出奇。我想比這個觀察更進一步,說明這個富含進步精神的回眸顧盼,其中最有希望成功的成分不只是一個「新」的實質理論,說明良好行動或良好國家是由何構成的,而且也包括一個做道德與政治哲學時截然不同的研究取向,其基礎則是從不同角度理解人類異於其他動物的問題與能力。換言之,我相信把亞里斯多德式的言論重新引介至現代實踐哲學時,有個最重大的成就,而連它的最佳提倡者(其中包括Alasdair MacIntyre, Amartya Sen, Rosalind Hursthouse, Martha Nuss-baum)有時都未能送上檯面:那是一種瞭解實踐哲學之目的與限制的途徑,其本身與現代哲學的主要趨向針鋒相對,而針對亞里斯多德所無法想像的現代世界,卻又完全適用於我們的人生。

我說新亞里斯多德主義已屆天命之年,是依據制式的說法,將這個過程的發軔指派給1958年英國分析哲學家Elizabeth Anscombe 的文章〈Modern Moral Philosophy〉,她在文章中論證,現代道德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3

哲學的本質不連貫,這是因為它的核心概念牽涉到服從道德律的義務(不管是康德式的或功利式的),這類普遍性律則本身是基督教道德法典的遺蛻,而現代道德哲學家──如康德與彌爾及其信徒──已不再信那一套了。1關於英美分析哲學界重燃對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道德哲學的興趣,Anscomb 的論文無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還有個同樣重要、卻更早以及我認為更有益的源頭,孳長了對現代哲學的不滿情緒而迴向亞里斯多德,那就是海德格一些才思敏捷的學生的著作,這些人像是 Hans-Georg Gadamer, Leo Strauss, Jocab Klein, Hans Jonas, Hannah Arendt。2他們從海德格學到了如何認真閱讀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而且閱讀時不但要觀照到古代的哲學、實踐問題,也要觀照到現今的,Gadamer 對此說過:

海德格〔在馬堡〕黎明就上工,每週有四天一大清早的課,

把我們帶入亞里斯多德。那些詮釋就說明力度、所開啟的

哲學觀點,都令人記憶深刻。我們在海德格的課堂上常常

感動到無法分辨他是在說自己的關懷還是亞里斯多德的

1 Anscombe 說:「這就好像『刑事罪犯』的概念還留著,而刑法和刑事法庭已經取消、被遺忘了。」“Modern Moral Philosophy,” in Roger Crisp and Michael Slote, eds., Virtue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26-44, at p. 31。我們應該注意到,Anscombe 對現代道德哲學的批判已被尼采搶先提出了,尼采將歐洲知識分子普遍失去信仰的現象稱為上帝已死,他認為這現象對學院派的哲學有害處。

2這些作家和Anscombe 之間似乎沒有互相承認對方存在過,不過他們的學術生涯有重疊。Anscombe 所以為的「歐陸哲學」對她幾乎毫無用處,而海德格的學生在絕大多數情形也差不多完全瞧不起分析哲學。有些後來的作家熟悉這段現代性批判的故事兩方面的版本,使得這個情形有所改善,其中比較主要的是 Iris Murdoch 和Alasdair MacIntyre 兩位。一個早期的嘗試是 Salkever, “Virtue, Obligation, and Politics,”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 (1974): 78-92.

4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關懷,這個偉大的詮釋真理我們當年開始體驗,而我後來

從理論上予以證立和重現。3

Gadamer 對海德格的亞里斯多德演講課說:

海德格詮釋時的直覺能力非常了不起、令人驚異,將原

典從經院傳統的沈澱累積、與當時批評亞里斯多德而不

幸扭曲他的形象(Hermann Cohen愛說:「亞里斯多德

是個賣藥的。」)中深切顯明的解放出來,以致原典開

始用未曾預料的方式發話。也許那時發生的是,不但對

學生也對海德格本人,亞里斯多德雖是位敵手,但他的

力量附上海德格的身好一會兒。4

雖然這些學生公開承認受惠於師門,不過他們的老師堅持我們可能可以、也必須越過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才能適當的對付現代性危機,他們卻從不同方面否決此點。這不是說海德格的學生認為柏拉圖或(與)亞里斯多德用來指導現代實務完全合適,他們與海德格之間的歧見比這更激烈,也更引人深思。由於我們所面對的根本問題是良好實踐的問題,其中最要緊的是如何區分好好過完的人生與亂七八糟過完的人生,因此他們堅持,我們所需要的理論指導,在任何單一的論述或哲學理論中是找不到的,而既然這類問題有其綿延不斷的論爭,唯有從中善加意會,方能得之。

與海德格分道揚鑣,認為若欲令亞里斯多德與當代有關 Strauss

3 Gadamer, Philosophical Apprenticeship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p. 49.

4 Gadamer,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 201. 這段話引用於 Richard Velkley, Being After Rousseau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p. 189, n. 21. 其書第九章 “Heidegger’s Step Behind the Greeks” 支持我此處所述,海德格吸收利用了希臘哲學。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5

連,需要由做詮釋的我們讓他和古代、現代整個哲學傳統展開對話。這樣子讀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肯定是現代做法,其目的不是像海德格想越過他,而是向這些典籍提出一些它們自己未曾遇到、也未曾料到的問題。Strauss 強調,我們必須令亞里斯多德做到他自己未曾做到的事,也就是與其他更晚的哲學典籍交談:

博雅教育的構成方式是傾聽最偉大心靈之間的交談,但這

裏我們面對巨大無比的困難:沒有我們的幫助這種交談就

不會發生——我們必須促成這一交談。最偉大的心靈在獨

白,我們必須把他們的獨白轉換為一次對話,把「肩並肩」

的情形轉換為「在一起」。……我們因而必須去做某些連

最偉大的心靈都不能做到的事情。讓我們面對這一困

難——它是如此之大,以致博雅教育似乎陷入荒謬之境。

既然眾多最偉大的心靈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相互矛盾,他們

就迫使我們在他們的獨白中做出裁決;我們不能信賴他們

中間任一人所說的。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察覺我們無法

勝任裁決者。……我們這裏的每一人都被迫用他自己的力

量(不管他的力量有多少缺陷)去尋找他的立場。5

Gadamer 把自己的著作稱為哲學,這不像 Strauss,但他像 Strauss 一樣反對哲學有進步可言,且反對「任何做哲學思考的人都得將自己的哲學看成定論」這種康德式的信念。Gadamer 為他一系列談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文章撰寫導論,說:

5 “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 in Leo Strauss, Liberalism, Ancient and Moder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8), pp. 3-8, at pp. 7-8. 中譯文參考了Leo Strauss,〈什麼是自由教育〉,一行譯、魏朝勇校,載於《古典傳統與自由教育》,劉小楓、陳少明編(北京:華夏,2005),頁7-8。

6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我要請讀者把以下的文章當成是從反方向來閱讀古典希

臘思想家,我沒有採用現代性僭取了優越地位而來的觀

點,現代性由於擁有無限改良的邏輯而相信它超過古代哲

學家。我的信念是哲學是一種人類經驗,恆定不變,表現

出人類的固有特色,其中沒有進步,只有參與。說這些要

點仍然成立,甚至在像我們這樣受到科學形塑的文化中也

不例外,似乎難以置信,但對我而言卻像是真的。6

我將略述倫理學與政治學──現代學界將它們分為兩個研究領域,而亞里斯多德認定是一個連續性的研究──迴向亞里斯多德方式時的幾個最重要特色,然後指出現今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與我們今日認真把亞里斯多德《倫理學》與《政治學》當成我們對實踐行為做哲學思考時的指南,比較起來應該獲益而未能獲益的地方在哪裏,最後要提出一個實踐哲學的構想,其中包含三個成分:一、找出我們所在的特定文化(亞里斯多德跟「文化」對應的字是endoxa,意為主導一社會中思想與行動的意見)與社會所面對的中心問題。二、提出一種概念化語言以談論這些問題,這種語言雖是從特定的endoxa 中誕生,卻能在某種程度超越它而朝某種普遍方向深化,撥開雲霧以展現人類心理學。三、反省理論與實踐的問題時,第二項的語言對第一項所界定的問題能有、不能有多少影響。我提出這些做為亞里斯多德式的適當性條件,並主張實踐哲學若不能符合它們,就有所欠缺。我會證明現代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關於揭發康德(與新康德)式及功利式的實踐哲學不當之處,做得不錯,但在符合這些條件方面則差強人意。我在結論之處,會反省這種情況為何發生,及是否可補救。補救之道,是概觀亞里斯多德《尼高

6 Gadamer, The Idea of the Good in Platonic-Aristotelian Philosoph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6.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7

瑪各倫理學》與《政治學》之實踐哲學,既注意他的見解內涵,也注意其呈現手法,或換種說法,揭露亞里斯多德對實踐行為做哲學思考時的兩個面向,一是大範圍的本性論架構,用以評估現存的制度和做法,另一是他如何認為理論應當(與不應當)指導實踐,從以上兩方面重新思考我們能獲得何種益處。

現代迴向亞里斯多德的做法可以成立,不僅是因為它容許我們引進一種觀點或理論來強調德行與惡行,藉以反對注重權利與義務的理論,與注重利益、快樂與痛苦的理論。此一重新思考中更重要的面向是一種亞里斯多德式的承諾:當我們考慮實踐性問題(不管是不是政治的)時,需要出自 Bernard Williams 所謂的蘇格拉底問題之觀點,也就是何種生活是依我們所處的情況最有利於我們的。或如柏拉圖的蘇格拉底所言:「我們每個人都要高度注意,寧願放棄其他一切方面的認識,也要追求一件事的認識,向能人討教,學會如何分辨好的生活和壞的生活,隨時隨地從各種情況裏選擇那最好的。」(《理想國》卷十,618b-c)7首先,這問題是:亞里斯多德對於何為最佳生活的問題,給的是何種答案?這裏我主張的是亞里斯多德的看法很獨特(對我們而言),他認為人類福祉在本質上是多種的,且有時相衝突,故對此絕對必要問題沒有絕對肯定的理論性答案。然而問「什麼是最佳生活」這個問題,本身卻變成一種理論性的解答。

一些反對自由主義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者犯了錯,主張亞里斯多德將政治生活當成本身是其目的,當成人類德行的實現。為了知道這為何錯,我們需仔細看《政治學》卷一,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動物,因為我們是擁有 logos 的動物。此即,吾人生活中的 logos 是描述人類福祉的一種途徑,而政治唯有為生活服務,才是有意義

7中譯文取自王太慶譯,《柏拉圖對話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484-85。

8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的活動。拒絕亞里斯多德的目的論,會導致高估政治生活的嚴肅性,而把政治活動看得太嚴肅,與看得不夠嚴肅,一樣是亞里斯多德式的罪惡。在亞里斯多德來說,政治既非本身即目的(古典共和論持此觀點),也非僅是可行的工具性策略以確保人類權利(個人主義的自由份子持此觀點),毋寧是:美滿人生的必備成分是種種、時相衝突的人類福祉或需求,政治即涉及企圖平衡這些成分而永無止息之日,這些福祉像是安全與舒適、自由與奴役迫害、友誼與社群,以及具備思考與交談廣泛議題或脈絡中的議題。亞里斯多德對人類福祉有多種所持之意見,並非基於「概念分析」(如Anscombe 提出的)或康德式的先驗演繹,而是基於人類生活的實徵觀察,他的主張是,人類福祉有多種且不可減化,這既非康德理性之必然如此,也非出自文化或 endoxa 的意見,而是地球上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普遍可觀察到的實徵屬性。亞里斯多德式實踐哲學之基礎,與新亞里斯多德式的相反,不是建立在 Anscombe 之「哲學的心理學」上,8而就是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的心理學,或者對人類心靈或靈魂的研究,且要與人類身體以及其他生物、非生物一同關連起來,不是孤立起來研究。9

8我假設她用這個詞(頁29-30)所要說的,是對現代心理學理論中的詞彙,或平常談論那些屬於心理學研究範圍內的事的詞彙,做概念上的分析,而非帶著哲學問題來研究心理學──後者倒會是亞里斯多德版的「哲學的心理學」,不過我認為這不是 Anscombe 所設想的。亞里斯多德與 Anscombe 以及大多數當代德行倫理學家不同之處,是他做科學研究的同時也做哲學思考,這就他的物理學和生物學是如此,就他的實踐哲學(或政治科學、politikê,這是他對自己在Ethics 和Politics 兩書中所做之工作的稱呼)亦然。

9我在Finding the Me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ch. 2,已用頗長篇幅討論亞里斯多德生物學頗為特殊的不可化約的性格,我在該書和其他論著中主張亞里斯多德的生物學既可與現代科學相容,其說法用今日標準來看也比機械論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9

亞里斯多德的價值多種論 (pluralism) 有個重要的實質內涵,是深度懷疑烏托邦式或「一次轉化」的方案能解決複雜的實際問題。這個宗旨表達自我之一途,是《政治學》中多種論證,反對用烏托邦方式解決政治問題、與把我們做事方法來一次大改變就可一勞永逸解決政治問題。不過我們必須留意亞里斯多德的理性主義式

模型更加符合人類生活,機械論模型現仍暗地裏注入大多數現代道德與政治哲學之中,包括霍布斯、康德、彌爾的哲學。過去十五年已為亞里斯多德研究生物學的取徑上乘的真實性提供了更多支持,特別是現代生物學的發展,指明我們需要注意某些具有整體性的現象之「浮現」性格,無法化約為其組成的各部份而予以解釋。新亞里斯多德派哲學家中承認此點最傑出的是MacIntyre,他現在認為他在After Virtue 否決他稱為亞里斯多德的「形上的生物學」之思想是個錯誤,他在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 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 (Chicago: Open Court, 1999),p. x,這樣說:「雖然的確有好理由否定亞里斯多德生物學的若干成分,我現在認定我假設倫理學可獨立於生物學之外是錯了。……關於對我們的道德生活起決定作用的福祉、規則、德行,任何說法若不能解釋──或至少指引我們得到某種解釋──為何那種生活形式對於如同我們這種生物構成狀態的存有者是可行的,為我們如何發展向那種生活形式並登堂入室提供說法,那麼這個說法就是不適當的。此種發展的起點就是我們起初的動物性條件。」他後面又補充說,為了理解人類德行,「回到亞里斯多德的文獻,如果只是因為沒有其他哲學家像他那麼重視人的動物性」,會有幫助(頁5)。從亞里斯多德的角度批判After Virtue並預見了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請看Aristide Tessitore 的優秀論文“MacIntyre and Aristotle on the Foundation of Virtue,” in Tessitore, ed., Aristotle and Modern Politics: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02), pp. 133-161.

1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的反烏托邦,並非建立在相對主義或「文化主義」之上,10因此和Oakeshott 或柏克的反烏托邦有所不同。亞里斯多德揚棄烏托邦式解決方案的基礎較不在於人類理智的虛弱,而較是人類福祉在理性上可知的特色,特別是沒有一個籠罩一切的福祉,只有各種各類在局部上不可共量的福祉(特別見《政治學》卷三,1283a)。11烏

10 David Bromwich對「文化主義」的批判正中要害,見他題名恰當的論文 “Cul-turalism, the Euthanasia of Liberalism,” Dissent (Winter, 1995): 89-102,該文之後是Charles Taylor 和 Michael Walzer 的防禦性回應。依據 Bromwich,「文化主義主張人有普遍性的欲望,想歸屬於一種文化,……一個有自我意識、有已知歷史的團體。」(頁89),他論證說這個想法若非真實性無足輕重,就是反對自由主義而錯誤。類似的批判見George Kateb, The Inner Ocean: Individualism and Democratic Cultur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 1。

11福祉可以是不可共量的,但仍可予以比較,只是精確度比不上可共量性所需的。柏拉圖讓蘇格拉底在Meno (82b-85c) 向男奴童展示,他畫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度不能以有理數表示,至少就此而言是與兩股是不可共量的,但這並不代表男奴童不能曉知和說出斜邊長於兩股。福祉不能轉譯為單一的良善尺度,並不表示它們不可排列出高下。見Strauss,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ch. 4,和 Michael Stocker, Plural and Conflicting Valu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因此在亞里斯多德對於人類福祉的說法中,沈思理論的生活顯然是最好的(見Richard Kraut, Aristotle on the Human Goo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但這並不包括任何規則,可以在其他福祉與沈思理論的生活於特定處境中相衝突時,用來衡量其他福祉的要求。相對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康德和重要的新康德派學者堅持兩類主要的人類福祉之間有強烈的不可共量性──自然福祉是關於幸福的,沒有它們我們便不能生存,而在其上的道德福祉是關於人類尊嚴的,沒有它們我們便不配生存。我們可留意哈伯馬斯想要偏離新康德派,而改朝向亞里斯多德的方向,見他的 “Three Normative Models of De-mocracy” , Constellations 1 (1994): 1-10,此文批評共和論需要「倫理超載」,並堅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11

托邦式的解決辦法,其問題並非它們太過理論性,而是它們建立在錯誤的理論上,誤以為同一特定政體或政治秩序對所有地方都最好,合乎天性的最好事物對亞里斯多德來說,其實是因地而異。他在《倫理學》卷五(1135a3-5)說,雖然每個城邦的政治問題都有一個正確(合乎天性)的解決方案,那解決方案只是那個城邦特有的,我們沒有普遍適用的精確理論性解答。

上述的結果,從《政治學》討論的主題來看,是討論和批判若干烏托邦提案。所有這些提案都有某些道理,但所有提案都在不該簡化的地方簡化,而這種簡化受到《倫理學》和《政治學》的排斥。那些地方是過度簡化了,其根本原因是人類福祉種類繁多,且又局部不可共量,而不是人類理性的虛弱,也不是合乎天性的人類特有福祉其實並不存在。這是亞里斯多德的實踐科學教導實踐行為時最重要的理論洞見。Strauss 對亞里斯多德的實質政治教誨,提出這樣的論點:「什麼叫勝利?這並非本質上爭議不休的。但什麼是共同福祉?這是本質上爭議不休的。政治目標含糊不清,是因為它包容性強。」12

持自然福祉和道德福祉有「共同原創性」(co-originality)。

12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Strauss,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Other Studies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1959), pp. 9-55, at , pp. 16-17. 政治必須論及「福祉是多種的」,締造了亞里斯多德的實質政治理論,其中有個相關面向是Susan Collin 提出的論點:政治生活激發、也需要熱情 (emotions),但它無法控制熱情,熱情並有毀滅它之虞──特別是愛慕勝利的熱忱(spirited love of victory)。這種危險促使亞里斯多德嘗試引入一個較為完備、由禮法 (law) 和天性 (nature) 所構成的視域,藉以使一廂情願接受由榮耀和勝利所構成之視域的情形變得複雜一點。這個較為完備的視域當然也自有其危害政治之道,若用來取代對公益的熱忱 (public spirited-ness),則決非實踐上適當的。見 Susan D. Collins, Aristotle and the Rediscovery of

12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亞里斯多德相信人類福祉是不確定和多種的,這影響了他的實踐哲學之整體,而非只影響他對政治的哲學思考。《倫理學》將這個特性很明白帶出來的是其中最主要的解釋性比喻:實踐抉擇涉及在兩相對立的極端之中尋求中間點。每個嚴肅的實踐抉擇可能出錯之處有各種各類,原因正是每個處境似乎都牽涉到不只一個福祉,這與康德和彌爾較為簡單的實踐抉擇模型非常不同。對康德而言,人類福祉有若干,但有兩類是可清楚識別和排定高下的,而這對所有實踐抉擇皆然,一種是較低下的自然福祉,我們和其他動物共享,以製造幸福,另一種是較高尚的道德福祉(特別是自律),我們與其他不論何地(地球上或宇宙的其他地方)的理性生物共享,所創造的尊嚴超越僅具機械性質的幸福。相反的,對彌爾而言,所有福祉可化約為一種可測量的福祉,也就是快樂或缺乏痛苦。康德認為人類福祉是多種的,極度不可共量,而彌爾認為所有福祉可以共量,可以換算為一種客觀福祉。亞里斯多德與康德、彌爾不同之處,不是他的論理、風格或理論化工作,而是他對人類福祉本質的實質理解,還有他的生物心理學或心理生物學,因此如果我們要評判這三種研究途徑,或僅是做比較而不評判,我們除要考慮風格,也要考慮生物學實質:亞里斯多德是價值多種論、可共量性低,康德是價值兩重論、可共量性高,而彌爾是價值單一論、整齊劃一可供測量。13

Citizenship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3彌爾的確在Utilitarianism第二章區分了高級和低級的快樂,以求遠離邊沁的生硬的一元論。但當彌爾承認「低級」的肉體快樂之為低級是由於它們對於「一般世界」整體功利之貢獻不如「心智」和「道德」快樂,他對快樂的質性區分慢慢變為謹慎的一元論。相對而言,康德在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抨擊幸福論,堅持對自然的(或「病理的」)和道德的苦樂做質性區分。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13

人類福祉有多種、可共量性低,使人首先需要德行。這些福祉(和德行,或將我們帶向德行的身心習慣)可依其達成人類幸福之重要程度而排出高下,但沒有任一德行本身足以保證德行的實現,且某些德行和福祉雖因其一般性格而對創造幸福一事排名較後,卻在有些時機對於德行的實現絕對不可或缺。例如,勇氣或男子氣概在《尼高瑪各倫理學》卷三和《政治學》卷七是較無人性的德行,卻是當我們遭受攻擊或受奴役或死亡威脅時,在眾多德行中最為需要的。既然對人類福祉的構想是如此,一個適當的實踐哲學要如何構成呢?14

從頭來說,我們需要提醒自己我們的endoxa是什麼,以對照於亞里斯多德時代柏利克里斯式的endoxa。我們的endoxa是我們社會中有一大群人覺得是權威的意見或解決問題的途徑,這種意見我們可稱為「口氣像真理」:純正的endoxa會聽起來像是真的,不過我們沒有明確方法肯定它們對世界的陳述是正確的。要回答我們自己的實踐性 exdoxa是哪些並不容易,不過這問題當然是哲學一開始就要提問和解答的。我提議認為,現代關於實踐做法的主要世界性 endoxa 是從彌爾派與康德派觀點的基本一致處產生的,兩派的差異是另一回事。Charles Taylor 在其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將彌爾和康德所經歷的哲學思辨過程,說是從用獨立而極端的哲學想法挑戰現代以前的權威,「長征」到我們的「現代社會想像」中

14 Rosalind Hursthouse 為其新亞里斯多德派的德行倫理學辯護時,主張規範性理論──意在指引行動──的適當性既不應是將實踐性問題簡化到聰明穎慧的少年人就可解決,也不應因一個良善或值得過的生活之想法富有爭議而避免與之搭上關係,她認為這兩種傾向是荒謬的,用來做為規範性理論的適當性判準也是錯的,見其On Virtue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chs. 1-2。她的批判因排斥「德行倫理學需有生物學基礎」的想法而有點貧弱。

14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廣泛接受的意見,用以支持現代道德與政治權威:在彌爾派而言,功利主義與損益分析因自然科學權威而增加份量,成為研究重大實踐問題的最好途徑,造成經濟學一支獨秀,成為唯一的實踐哲學;而在康德派而言,渴望自由、平等、普遍人權是很普及和有權威性的,它們雖是從基督新教的宗教素材中建立起來,宗教渴望卻因太偏狹和不理性而被揚棄,它們暗示法律比經濟學更適合研究實踐抉擇。我們的endoxa包含這兩種對立的成分(經濟學和人權),他們共通之處是具有超越國家、世界大同的渴望,功利主義的成分強調經濟全球化的好處,而康德派的成分強調我們需要哈伯馬斯所謂的康德式國際法計劃以使政經全球化的鋒頭更加文明化。我們可說這兩成分還有一個相同處,是如果有人要求去服膺某種權威但其思想傳統不是世界大同,不管是民族主義還是宗教的權威,它們都抵制。它們彼此對立之處所在多有,但這兩個世界大同的 endoxa 傳統共同信仰現代自然科學的權威,不過方式不同:彌爾派作法──從霍布斯的源頭到現在──要求將現代科學用於現代做法,康德派高懸行動者特有的尊嚴與獨立性,以壓制現代自然科學號稱它們能解釋一切現象,他們主張人的行動有獨特之處,因此所需的理解模式與自然科學不同,不過要有與自然科學同等的普遍性。

現代世界有力的endoxa當然遠遠超過這兩者所組成的endoxa,有許多形式的宗教和種族性民族主義15成為權威的有力來源,常常反對和蓋過我們普遍流傳、互有參差的康德派與彌爾派 endoxa 對

15一位溫和的加拿大國會議員最近的評語可以用來說明這部份。這人是第一代回教移民,對歸化國有深厚情感,對國內日漸成長的回教民族主義則毛骨悚然,回教民族主義疑似造成十七名年輕人(大部份在加拿大出生長大)圖謀摧毀渥太華州議會與刺殺總理。他雖然對這種發展深表憤怒,並決心追根究底,但同時也感覺能理解這種事怎能發生:「當我們被逼到牆角時,即使是我們中最好的人也歸屬於部落。」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15

世界大同的渴望。我們今日所熟悉的endoxa 它們互相衝突的程度,絕不亞於使我們折返亞里斯多德思考方式的那兩個。

哲學應如何著手處理這個衝突?亞里斯多德模式的實踐哲學,入手處對人類福祉的理解和亞里斯多德類似,必須對endoxa 敬而遠之。目標必須是儘可能「保存表象」(亦即那些正好受到尊敬的人看見事物的方式),為達此目標,必須在理論上讓問題比解答優先、比義理和原理優先。哲學的任務不是解答我們的政治與倫理問題(這會導致無意義或純粹顛覆性的烏托邦)或為我們提供一些原理,這是因為這些解答和原理必須在情境中通過福祉的平衡而達成,哲學的任務應是教我們如何詰問自己和我們的原理,而我們若能拿出上述實踐哲學的三成分,便可做到:認出既有的endoxa 並加以批判;對人類福祉採取某種理論取向以獲得某一特殊理解;及反省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這個概括的想法有個說法很有幫助,不過我覺得與現代西方實踐哲學(容易認可或輕視傳統與endoxa之權威)16徹底不合,這是法國詩人Paul Valéry的話,而現代最好的柏拉圖主義者之一 Iris

BBC World Report,6/12/06。當我們不再覺得安全時,世界大同似乎便失去了它的吸引力。

16現今的西方實踐哲學主流較易接受羅爾斯和哈伯馬斯提出的觀點,認為此種哲學的功能是去提出endoxa中或文化中的道德觀點並予以系統化,而非超越特定文化中的規範,立基於「形上的」或普遍性的第一原理,以建立一種哲學性的實踐理論。彌爾和康德都反對「傳統」能教「哲學」任何倫理學和政治理論,而將他們的哲學思考奠基在普遍性的第一原理之上。我認為羅爾斯和哈伯馬斯這兩位新康德派的兄弟檔,對於彌爾和康德所以為的與他們實際上所做的之間的鴻溝,理解得很對:彌爾和康德自以為是在跨出他們的歐洲文化,其實他們正是說出文化中對他們最深層和最吸引人的嚮往與渴望。

16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Murdoch在她的書Metaphysics as a Guide to Morals的扉頁引用:

Une difficulté est une lumière.

Une difficulté insurmountable est us soleil.

一個困難是一道光,一個難以克服的困難是一個太陽。

Valéry感受到問得好的問題具有啟發的能力,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亦有同感,不過由於現代道德與政治哲學的系統化偏差,這種感受在今日大致受人忽視。這說明了認真考慮希臘哲學對現代哲學為何很重要,不過我認為,對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以外的希臘哲學家而言,強調問題比解答優先、比原理優先,並不成立。我另也好奇我們對於中國哲學是否能說類似的東西:在斯多葛學派和基督教之前的希臘哲學,與中國哲學是否有類似之處?我所想到的是某種問題重重的狀態 (problematics) 以生物學為基礎,它必須優先於具有化約能力的唯物論,與抽象的唯心論。17

我們區分哲學做為問題重重的狀態與哲學做為原理,其重要性在於反對將新亞里斯多德主義、功利主義、新康德哲學當成實踐哲

17近來有些研究對中國哲學典籍如此詮釋,關於(黃老)道家可見Harold D. Roth, Original Tao: “Inward Training” and the Foundations of Taoist Mys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關於孟子可見Irene Bloom, “Human Nature and Biological Nature in Menciu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7 (1997): 21-32。Roth和Bloom都主張他們所研究的中國哲學家試著要連結心(或靈魂)和身、連結心理和生理狀態。雖然他們兩人提議,中國哲學就這方面而言,是整個西方哲學以外的另一出路,但我認為他們將笛卡兒的身心二元論錯誤的讀進了亞里斯多德,同樣也錯誤的讀進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形質論 (hylomorphism) 下的靈魂觀正是他們在中國典籍中看到的連結用的概念,而柏拉圖對靈魂的想法極為相似,《理想國》卷一352d-354a說,靈魂只是一個有軀體的存有者的特定活動或工作 (ergon)。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17

學的三種不同研究途徑,有些新亞里斯多德主義的德行倫理學支持者作如是想。18其實只有兩種:亞里斯多德的適當性標準指向一個方向,而其他兩種──功利主義與義務論──都希望為endoxa提供系統化的重構,以儘量除去實踐抉擇中模糊與不確定之處。就像彌爾在《功利主義》第二章中說,他不敢奢望能解決所有道德歧異,然而他的方案可能可以、確實希望提出一個義理,以提供「雖非永遠輕鬆、但無論如何明白可曉的模式,對那些差異做取捨」。19此處的目標是將endoxa形塑為融貫的原理或原理體系,而非創建一個基礎來批判那些endoxa。20

從新亞里斯多德派的觀點來看,我們需要康德和彌爾來澄清

我們最重要的endoxa信仰中的核心層面,但也需要跨出endoxa,

此時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便上場了。這不是因為他們是古人或是

希臘人或是在其他方面離我們遙遠到夠用,而是因為他們向我們

示範,如何對人類行動與人類福祉做普遍性思考,而不必企圖驅

逐或恥笑實踐知識在各地的形式,包括我們自己的。

18例如Hursthouse, On Virtue Ethics.

19羅爾斯這位最重要的新康德派理論家為政治哲學提出類似的計劃:「去集中注意飽受爭議的問題,並去看在表面之下,能否發現哲學和道德共識的一些潛在基礎。」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2.

20康德和彌爾都不像他們的正式系統性哲學思考把他們弄得那麼狹窄,近來有些研究展現一些途徑將兩人變成風格較為幸福的哲學家,關於康德可見Nancy Sherman, 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關於彌爾可見K. Anthony Appiah, The Ethics of Ident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及George Kateb and D. Bromwich, eds., Mill’s On Liberty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中Kateb的論文。

18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參考文獻

Plato,2004,《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Strauss, Leo,2005,〈什麼是自由教育〉,一行譯、魏朝勇校,《古典傳統與自由教育》,劉小楓、陳少明編,頁2-8,北京:華夏。

Anscombe, Elizabeth. 1997.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In Roger Crisp and Michael Slote, eds., Virtue Ethics, pp. 26-4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ppiah, Anthony K. 2005. The Ethics of Ident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loom, Irene. 1997. “Human Nature and Biological Nature in Men-ciu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7:21-32

Bromwich, David. 1995. “Culturalism, the Euthanasia of Liberalism,”

Dissent (Winter): 89-102

Collins, Susan D. 2006. Aristotle and the Rediscovery of Citizenship.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damer, Hans-Georg. 1976.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5. Philosophical Apprenticeship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1986. The Idea of the Good in Platonic-Aristotelian Philosoph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當代西方實踐哲學中的新亞里斯多德主義19

Habermas, Jurgen. 1994. “Three Normative Models of Democracy.”

Constellations 1: 1-10.

Harold, Roth D. 1999. Original Tao: “Inward Training” and the Foun-dations of Taoist Mys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ursthouse, Rosalind. 1999. On Virtue Eth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teb, George. 1992. The Inner Ocean: Individualism and Democratic Cultur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2003. “A Reading of On Liberty.” In 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 eds.. David Bromwich and George Kateb, pp. 28-68.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Kraut, Richard. 1989. Aristotle on the Human Goo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cIntyre, Alasdair C. 1984. After Virtue.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1999. 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 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 Chicago: Open Court.

Murdoch, Iris. 1993. Metaphysics as a Guide to Morals. New York: Allen Lane.

Rawls, John. 2001.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lkever, Stephen G. 1974. “Virtue, Obligation, and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 78-92.

———. 1990. Finding the Me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Sherman, Nancy. 1997. 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ocker, Michael. 1990. Plural and Conflicting Valu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Leo. 1953.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59.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Other Studies.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 1968. Liberalism, Ancient and Modern. New York: Basic Books.

Taylor, Charles.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Tessitore, Aristide. 2002. “MacIntyre and Aristotle on the Foundation of Virtue.” In Aristide Tessitore ed., Aristotle and Modern Poli-tics: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pp. 133-161.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Velkley, Richard. 2002. Being After Rousseau.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是贯穿于其始终的一条中心线索。马克思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实践。人类认知了之前并不知道的东西,认知了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先用实践认识世界,然后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把人和自然界相联系起来的就是社会实践,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认识世界,然后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认知了世界以后,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再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自己理想的世界,所以说实践是马克思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 分) 1 下列著述属于叔本华的作品的是? 1.0 分A、 《谈谈方法》 B、 《判断力批评》 C、 《逻辑学》 D、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体系中的第几原理? 1.0 分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 “伦理学”研究的是人,“政治学”研究的是1.0 分A、 社会 B、 国家 C、 民族 D、 个人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是? 1.0 分A、 我 B、 存在者 C、 存在 D、 真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以下哪项不属于哲学产生的条件 1.0 分A、 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

B、 人们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C、 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 D、 生产力必须得到发展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黑格尔哲学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命题? 1.0 分A、 实体即主体 B、 意志自由 C、 上帝存在 D、 意志不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 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是? 1.0 分A、 奥古斯丁 B、 托马斯·阿奎那 C、 安瑟尔谟 D、

罗吉尔·培根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黑格尔的否定论唯独有一种东西在毁灭中保持生命,那就是、、1.0 分A、 知识 B、 物质 C、 精神 D、 上帝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 1.0 分A、 一千多年 B、 两千多年 C、 三千多年 D、 四千多年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0 以下选项中,具有独立性且必然发生作用的是?

(完整版)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非常受人关注的哲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出身于古希腊北方的斯达奇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并把混沌一团的科学分门别类。他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公理化体系的理想。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称号!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规定了“哲学”,也就是自称为“第一哲学”。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有一种科学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本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在同书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可以分离的本体”。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学”,神学不但是首要的还是普遍的。 总体来看,他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为其他科学作为起点的最终本体,是汇集任何经验科学的全部。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分为理论.实践.创造三部分,是因为各部分目的不同。广义上说,一切学问都离不开知识。然而狭义上说,理论部分目的在认识,以纯粹的知识为对象:实践部分目的

在动作,以人类的行为为对象:创造部分目的在造作,以有用或者美学的作品为对象。实践部分是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范围,创造部分是艺术的范围;两个范围却有相同之处,同处在于对象能变,人的行为能变,物方面的作品也能变。他认为人性本有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与不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二)与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外在的世界既有不同的对象,内在的人性便也有不同的部分与之相应;知识之所以可能,只因人性中有与外界对象相应的部分。实践部分有伦理学与政治学,其实伦理学也是政治学的一部分。他的政治学分为论个人行为的和论国家行为的,前者是真正的伦理学,后者是通常所谓的政治学,他还把经济,战术,修辞等认为是政治学的附庸。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类导师,他与这个称号无疑是相对称的。诚如他的学派――逍遥学派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他徘徊在古希腊的文化史中,游荡在天.地.人三界的广漠的知识领域中,攥写了百余部大著。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非常重要的。最早便起源于早期欧洲文艺领域,即是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这些都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术作为他们学派的理论来源。他不仅在一方面阐述古希腊文化的最高理论,而且咋另外一方面建立起规范的理论知识。给西方文学方面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1.0分)1.0 分 A、感觉 B、记忆 C、技术 D、智慧 2笛卡尔之所以要证明上帝存在,是因为要证明()。(1.0分)1.0 分 A、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B、思想世界的实在性 C、普遍怀疑的合理性 D、普遍怀疑的确定性3霍布斯认为国家是什么?(1.0分)1.0 分 A、制定契约,权力的转让 B、最高的权力 C、共同的权力 D、以上都正确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大地浮在水上”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泰勒斯 B、韦尔南 C、沃勒斯坦 D、雅斯贝尔斯 6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的是?(1.0分)1.0 分 A、罗吉尔·培根 B、弗朗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黑格尔 7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谓的感性确定性是什么方式?(1.0分)1.0 分 A、从一般到个别 B、从一般到一般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个别到个别 8笛卡尔以几何学为基础提出了什么观点?(1.0分)1.0 分 A、唯理论 B、理性演绎法 C、感性演绎法 D、逻辑学 9《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是谁的作品?(1.0分)1.0 分 A、康德 B、卢梭 C、洛克 D、柏拉图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哪一天定为哲学日(1.0分)1.0 分 A、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B、11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C、10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D、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10希腊哲学终结的事件是?(1.0分)1.0 分 A、苏格拉底之死 B、东罗马帝国皇帝皈依基督教 C、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分裂。 D、最后一所希腊学校 11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很强的()色彩。(1.0分)1.0 分 A、政治 B、伦理 C、科学 D、神话 12()强调真理是结果而不是开端。(1.0分)1.0 分 A、谢林 B、莱布尼茨 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13整个人类发端以来,所有问题最终归结起来无非是(1.0分)1.0 分 A、温饱问题 B、生死问题 C、精神问题 D、种族问题 14康德把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称为()。(1.0分)1.0 分 A、先验论 B、知性纯概念 C、先验分析论 D、理性概念 15观念之间的关系有()类(1.0分)1.0 分 A、一 B、二 C、三 D、四 16以下不属于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的是?(1.0分)1.0 分 A、超验性 B、内在性 C、自由的问题 D、解放性 17以下哪项不属于哲学产生的条件(1.0分)1.0 分 A、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 B、人们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C、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 D、生产力必须得到发展 18经院哲学十分关注的问题包括下列哪个选项?(1.0分)1.0 分 A、世界的组成方式 B、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美如此,真与善亦然,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他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柏拉图否认现时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柏拉图像 亚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他师从柏拉图20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学,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他的著作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反映他的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亚里士多德之人生哲学

亚里士多德之人生哲学 收藏成功 已收藏 请先登录 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开首便说什么叫做人生的“至善”。他说希腊的人大概公认人生的“至善”是快乐(Eudaimonia)。但是怎样的生活才可算作“快乐”呢?他说“快乐”是活动的生活,循善而行,终身不已。一切外物,都只是这种“至善”的附属品。 上文“快乐”的界说,有三个部分,不可不注意。 第一,是“活动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说“善”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活动。 这个区别很重要。他说“正如奥林匹亚的大运动会,并可得采,须是上场争赛,方可望胜。 人生也是如此,好人虽多,得采的还只是上场的人。” 第二,怎么叫做“循善而行”呢?这“善”便是“理性”。万物之中只有人能惺惺地用理性指挥自己的行为。指挥得尽善尽美,便是至乐。 第三,为什么说“终身不已”呢?亚里士多德说,“一只燕子,一日晴天,算不得春景。 一时偶合理性的生活,不能长久,也不能使人快乐。”亚里士多德又说“循善而行”的善字含有两个部分。一须要知道什么是善,二须要依着所知的善做去。有些人知道“善”了,偏要为恶,有些人知道善了,只是不能约束情欲,所以终不能为善。因此,若要做到“快乐” 的生活,不但要知何者是善,还须要训练一切嗜欲情感,要使服从所知之善。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善”有两种:(1)知识之善,(2)品行之善。“品行”(Character)包括一切性情,欲望,感情而言。从前苏格拉底说知识即是道德,正为只见了第一种善,不曾注意第二种善。品行之善。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属于经验派,所以他论人生道德都说是教育的结果,并不是天生的才性。此处所说“教育”,并不是读书学算之类,乃是情欲的训练。天生的情性欲望,并无善恶可说,都只是造成“品行”的原料。训练的功效可使那些可善可恶的趋势,变成一种有定的习惯。故可说“品行之善只是习惯所养成心神的定性。”如训练情性使习于忍耐,自重,公道,种种美德,后来凡做忍耐,自重,公道的事,便觉愉快;做苟且,懦怯,不正的行为,便觉不愉快。这便是习惯的功效。习惯做去,便成天性。若要品行好,先须要习惯好。中和(TheMean)好行为与不好的行为,有什么标准的区别呢?亚里士多德说这个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合于中道。人的情性欲望太过了,或是太不够了,都是不好的。情性欲望,无过无不及,处处适中,便是好的。品行的“善”只是一种有常的性情,发为有意志的动作,依各人的差异,都得中道。这中道的规定,或由理性或由圣贤师法。 这条界说有当注意的几点。第一,须是“有意志的行为”。譬如不会射箭的人,胡乱射箭,或偶然中的,终不算善射。人生行为,须有意志,须有选择,方才有善恶可言。有意

亚里士多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亚里士多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摘抄亚里士多德哲学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热爱真理的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爱着真理,在危险的时候更爱真理。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成放荡的人;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美是一种自然优势。 德能够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领悟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户外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能够产生增进持续体力和健康。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古希腊)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一个人应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邪恶事件起因于邪恶。 天才必然和疯子结成亲密的联盟。 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生活与哲学》主编孙熙国在《生活哲学》教材中,我们把“物质”、“意识”、“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来讲。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安排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 没有实践,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的人学观;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自然界 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则有原则的区别。这一区别,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明确的阐述。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说: “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同样讲物质世界,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不同,这个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类实践所指向的进入了主体视域的世界,没有进入主体视域和实践领域的存在只是抽象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并非真正的不存在。马克思说: “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无’。”他又说: “抽象地孤立地理解为与人分离的存在,对人来说也是‘无’。”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意义,对人来说,没有价值。联系康德。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简单

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 1、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实体即什么? (3.0分) 3、黑格尔认为真正的批判是什么? (3.0分) 4、康德认为感性与理性的沟通工具是什么? (3.0分) 8、康德的实践理性只限于哪个领域? (3.0分) 15、康德对认识论的看法是什么? (3.0分) 16、康德认为知识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3.0分) 13、戏剧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中属于哪种? (3.0分) 14、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中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是哪个因? (3.0分) 17、亚里士多德的十个范畴中最核心的是第一个范畴是什么? (3.0分) 5、斯宾诺莎哲学体系中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3.0分) 6、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谁? (3.0分) 2、不属于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的是? (3.0分) 7、近代哲学中建立起庞大的哲学体系是? (3.0分) 9、哲学营造的是人的什么家园? (3.0分) 10、近代西方哲学的自然神论以谁为代表? (3.0分) 11、对于一栋房子,什么是它的动力因? (3.0分) 12、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 (3.0分) 18、关于经验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19、对话方式写哲学著作的顶峰是谁? (3.0分) 20、“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提的? (3.0分)

判断题(40分) 1、斯宾诺莎通过心物两面论来解决笛卡尔的二元论困境。 (2.0分) 2、《奥格斯堡合约》变相地承认了新教的合法权利。 (2.0分) 3、笛卡尔留给近代西方哲学的二元论困局一直到马克思才解决。 (2.0分) 4、苏格拉底哲学也叫早期自然哲学。 (2.0分) 5、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是它的内在目的即善。 (2.0分) 6、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所有的知识分成了两大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2.0分) 7、形而上学被认为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但是它实际上是本体论,要求探寻世界的永恒不变的那个本质,自然不会像现象世界一样无时无刻出于变化之中。 (2.0分) 8、亚里士多德称哲学问题的性质是“我找不着北”。 (2.0分) 9、自由是无法剥夺也无法赋予的,人只能被限制自由,但是无法被剥夺自由。 (2.0分) 10、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整个宇宙是有自身目的,按照自身的目的而自我发展的。 (2.0分) 11、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我们也可称之为不可知论。 (2.0分) 12、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对几乎全部的人类概念加以研究,但是采取的不是推理和演绎,而是通过经验来考察,对经验加以深刻的思辨。 (2.0分) 13、哲学的全部意义在于追问和求索之中。 (2.0分) 14、康德是不自觉的二元论、不可知论。 (2.0分) 15、时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高的范畴。 (2.0分) 16、死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人们往往忽略过去了,逃避对死亡的思考就是在逃避对生的思考。 (2.0分) 17、教父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了基督教信仰。 (2.0分) 18、哲学能代替人们回答问题。 (2.0分) 19、康德认为“我思必须能够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 (2.0分) 20、如果没有奴隶制,很多奴隶为希腊的城邦劳作,公民阶层就不会有闲暇,也就无法产生哲学。 (2.0分)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搜集整理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的故事话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学院教学时期,经常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人生哲学。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有低落而沮丧的心情呢?”亚里士多德听完学生的提问后,回答道:“心怀嫉妒的人不但要承受自己的失败和挫折,同时还承担着别人的成功,所以他总是以沮丧的心情示人。”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位宫廷医生,亚里士多德出生后,父母分重视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七岁时,被父亲送往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修学。由于亚里士多德天资聪颖,并且勤奋刻苦,因此很受老师柏拉图的重视。柏拉图担心亚里士多德误入歧途,便对亚里士多德说:“要给你戴上缰绳。”言下之意就是,亚里士多德思维敏捷,不同于一般人,如果不严加管教的话,亚里士多德就不能成为柏拉图期望的人。虽然亚里士多德很尊敬柏拉图,但是在学术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所以,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

理。”柏拉图晚年间,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因为学术观点不同,所以经常发生争吵。等到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又在柏拉图学园呆了两年时间,等到新领导上任后,亚里士多德便离开了雅典。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及其意义

2008年10月 总第175期第10期学术交流 AcademicExchange Oct.,2008 SerialNo.175No.10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及其意义 陆杰荣1,牛小侠1’2 (I.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110000;2.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在代表古希腊哲学发展最高水平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逻辑基础上提出的,其实体不仅保留着原子论和理念论否定现实感性而维 持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且也注入了经验的成份,并使经验的因素在事物的构成中起基础性 作用。依据“实体”的不同性质实体的指向也发生着改变,在《范畴篇》中,实体分为第一实体与第 二实体,前者指个别事物,后者指个别事物的属和种,当对个别事物进行研究时,实体的指向是物 质或质料实体和形式实体以及质料与形式的综合物,归纳起来实体具有四层含义:在范畴上,第一 实体指的是个别事物;在原理上和定义上,第一实体是其所是的是;在认识上,普遍可以成为第一 实体;在最初因上,神是第一实体。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的意义在于实体的划分蕴含科学与 哲学内在的矛盾的分化;实体的指向奠定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研究基调以及综合实体揭示的哲学人 性基础。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体;本原;质料与形式 [中图分类号]B502.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8)10—0001—04 亚里士多德“实体”范畴的提出是古希腊哲学自然发展的逻辑结果。前苏格拉底哲学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家探求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世界万事万物产生、相互之间联系的根源,即万事万物的“始基”,在西方哲学史上,“始基”从“无定形”的水、气、“无限”等到“有定性”的火的逻格斯的“尺度”,这些始基都带有经验世界的因素,所以,巴门尼德把带有物质因素的始基的观点称为“意见”,谈不上真理。并对上述观点进行抽象,得出了“存在”概念。这种存在是“抽象的存在”,从具体的意义讲是一种“无”。正如黑格尔所说“当我们说‘存在’时,我们并没有说到具体事物,因为‘存在’只是一纯全抽象的东西。”…所以,这种“存在”比起“非存在”来并不更多些。柏拉图在巴门尼德思想的基础上以及为克服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对立提出了“共相”即理念以及“分离说”和“模仿说”。但柏拉图根本没有摆脱“共相”的抽象性和自在性。“共相就其为共相而言,还没有实在性;实现的活动还没有被设定,自在的东西只是惰性的东西。”【21针对上述哲学家思想面临的困境,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实体”的概念力图克服传统哲学的困境。亚里士多德在论证“实体”的规定及其种类的时候,系统地阐述了“实体”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实体”学说所蕴涵的哲学普遍性价值及其人性的本体论依据。 一、亚里士多德“实体”范畴的提出 众所周知,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维方式是未分化的,总体的,即是“一揽子”式的思维方式,从实质而言,由于当时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对人物同源的异同的理解并未进行分化。事实上,当时只要能够找到人与物产生的同源性“始基”,也就能解释人性与物性的齐一性的规定,所以古代哲学家们不遗余力地寻找着“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的“本原”。寻找“本原”的思想在古代哲学家心中成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使命,寻找的结果有二:一是“本原”具有自然属性。二是“本原”具有超自 [收稿日期】2008一06一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哲学研究中心的演进逻辑与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定位”(07BZX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陆杰荣(1957一),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外国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