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互助浅山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在互助浅山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在互助浅山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作者:曹蓉泰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6期

【摘要】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项创造性发明,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关键词】浅山地区;推广;技术;必要性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青海互助农业推广工作者对旱作农业的又一项贡献,从互助浅山地区农业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方面入手,分析了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1互助浅山地区农业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县农村经济社会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互助浅山地区同全省一样,正处在体制深刻转型、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但是互助浅山地区贫困人口多,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仍处在艰难爬坡阶段。总体来说,互助浅山地区农业发展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1农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严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人均水资源量1 000m3,是全县平均水平的50%。年均降水量只有250mm,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五、六、七、八4个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降水量800~40mm,年蒸发量1 000~3 000mm。干旱是互助浅山地区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出现频率高,给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带来很大影响。

1.2要改变互助浅山地区农业的现状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加大农业投入,解决互助浅山地区农业干旱问题,这样将带动全县农业的发展。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为互助浅山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3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就是在地面起大小双垄,用地膜全覆盖后,在沟内播种的技术。该技术改常规半膜覆盖为全地面覆盖地膜、改常规地膜平铺为起垄覆膜、改常规垄上种植为沟内种植,可显著提高自然降水利用,在玉米等作物上增产作用显著,适宜降水为250~500mm的旱作农业区。在互助浅山地区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该技术在互助浅山地区推广,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并且该技术经历了2008、2009年干旱的考验,均显示出显著的抗旱增产效果。二是效果显著,在近4年的推广过程中,玉米平均产量达到558.30kg/667m2,较对照半膜平铺每667m2

增产151kg,增产率37.10%;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降水利用率平均达到70%以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达到2.20 kg/mm·667m2。因此,在互助浅山地区旱作农业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非常可行的。

2、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现实条件

近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制种产业的迅速壮大,玉米加工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再加上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拉动,玉米生产稳步发展,并向优质化、专用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近年来,市场对玉米的需求持续增加,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逐年增加,饲用及粮饲兼用型玉米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生产供给方面看,由于玉米市场价格上涨和转化加工较快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玉米种植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科技看,我县玉米单产水平还比较低,通过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增加单产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3推广的意义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我县旱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全县农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1从增产的途径看,我县可再开垦利用荒地十分有限,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的潜力很小;我县川水地区粮食单产已经很高,基本达到极限水平;要解决粮食安全,只有依靠不断提高旱作农业区粮食单产。我县旱作农业区干旱多灾,粮食单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少,粮食平均每667m2产量仅178kg,农民人均占有粮食仅342kg。只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提升旱作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则旱作农田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可见,全县解决粮食安全的难点和重点在旱作农业区,新的增长点和希望也在旱作农业区,旱作农业区发展粮食生产事关全县粮食安全大局。为此,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保障全县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3.2可摆脱缺水制约并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我县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县份,水是制约农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全县年降雨量较少,人均水资源1150m3,不到全省人均水平的

1/2,耕地每公顷水资源5670m3,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旱作农业区经济基础脆弱,农民生活困难,耕地质量差,土地支离破碎,山地面积大,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劣,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个“瓶颈”需要发展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3.3可加快旱作农业区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探索,我县已经走出了一条路子,归结起来,就是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农业科技提供支撑,需要通过旱作农业技术的集成推广来提升产业水平,提高产品档次,拓宽市场销路,增加经济效益。我县旱作农业区已形成马铃薯、小杂粮等区域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