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概述论文

现代物流概述论文

现代物流概述论文
现代物流概述论文

现代物流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正由小范围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扩张,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业。

物流业虽然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行业,但在工业化时代以前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到了信息化时代,自动化生产代替了人工劳动,企业降低物质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而物流业却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而现代物流是人类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开创的“第三利润源泉”,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现代物流对增强综合实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行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所以学好现代物流至关重要,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一下现代物流: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1、物: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1)物资:生产资料;

(2)物料:生产领域的专门概念,除最终产品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3)货物:交通领域的专门概念;

(4)商品:与“物”相互包含;

(5)物品: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概念。

2、流:物理性运动,位移。

3、“物流”和在一起,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而现代物流就是现代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在物流中的运用。具体包括物流专业化、管理系统化、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服务标准化、装卸机械化、配送一体化、信息网络化。

4、物流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物流活动无处不在,许多有本身特点的领域都有自己特征的物流活动,虽然物流基本要素都存在,而基本要素是共同的,但是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

既然有不同类型的物流,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分类,以便能区别认识和研究。人们常采取如下的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按对应划分的方法认识物流

目前在分类标准方面并没有统一的看法,综合己有的论述,许多学者采取了如下对应划分的方法:

(1)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①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预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也指物流全体,从总体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一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

②微观物流: 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我们经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即: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由此可见,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

(2)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①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的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综观和广泛性。

②企业物流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

(3)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4)一般物流及特殊物流。

①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物流系统的基础点也在于此,否则,物流活动便有很大的局限、很小的适应性,物流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便大大受限了。

一般物流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物流的一般规律,建立普遍适用的物流标准化系统,研究物流的共同功能要素,研究物流与其他系统的结合、衔接,研究物流信息系统及管理体制等等。

②特殊物流

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皆属于特殊物流范围。

5、现代物流概念的特点:

①现代物流的宗旨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满足顾客要求。②现代物流强调物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包含回收和废弃物流、生产物流等。现代物流管理范围是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全过程直至营销活动的全程的统一、协调管理控制。③现代物流重视物流信息和信息化的巨大作用。现代物流不仅是实物流程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所有相关信息的管理与控制。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突出内容。④现代物流管理是将其管理技术嵌人到整个企业话动的价值链的全过程当中。

有人对现代物流的特征总结出如下:物流反应快速化、功能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等九大特征。

(二) 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创新方向和增值功能

1 基本功能

指物流活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对物流活动最佳的有效组合,形成物流的总体功能,以达到物流的最终经济目的。所谓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活动的一种手段独特,和其他经济活动,职责和职能的不同。其中包括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

(1)运输功能是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功能;

(2)存储功能是物流体系中唯一的静态环节;

(3)装卸搬运功能是物流体系的一种立体的动态过程;

(4)搬运功能是在一定小范围的运输;

(5)包装是物流体系中的一种动态过程;

(6)配送是物流体系中由运输派生出来的功能。

2 创新方向

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横向整合、行业纵向整合、物流组织流程和物流运营流程不断创新的趋势,但我国现代物流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物流规划和布局存在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各地物流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大量的物流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物流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多重复杂矛盾,如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配送成本与顾客服务水平之间、中转运输与装卸搬运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都是我国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信息化是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物流信息化建设包括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建设、各类物流信息专业应用系统建设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作为实现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步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将在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物流资源良好整合,解决物流企业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及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可实现区域间、区域内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业等之间的横向整合,做到区域物流资源信息的共享,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研发综合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数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数码仓库信息管理系统、数码交收应用系统等物流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等,来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人流与物流”的完美结合。

3 增值功能

物流的增值功能没有固定的组成要素,目前对于增值功能的界定还很模糊。笼统地说,只要是需要在物流过程中进行的,不属于基本功能的都算增值功能。现代企业需要的不是普通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它需要的是物流服务,还包括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增值物流服务是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而逐渐引人注意的一个词,有人说

所有的物流服务都是增值性服务,因为它们增加价值。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这些增值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或者储运服务是有区别的。

一般认为,增值服务是指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或者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创新、超出常规、满足客户需要是增值性物流服务的本质特征。

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已有的几种增值性服务包括:

(1)承运人型增值服务。承运货物运输的快运公司、集装箱运输公司,最适宜从事此类增值服务。如:从收货到递送的货物全程追踪服务;电话预约当天收货;车辆租赁服务;对时间敏感的产品提供快速可靠的服务;含相关记录报告;对温度敏感的产品提供快速可靠的服务如冷藏、冷冻运输、含相关记录报告;配合产品制造或装配的零部件、在制品及时交付;被客户退回的商品回收运输服务;运输设备的清洁或消毒等卫生服务;信誉好的承运人甚至可以为客户提供承运人的评估选择,运输合同管理服务等。

(2)仓储型增值服务。材料及零部件的到货检验;材料及零部件的安装制造;提供全天候收货和发货窗口;配合客户营销计划进行制成品的重新包装和组合。

如不同产品捆绑促销时提供商品的再包装服务;满足客户销售需要而提供的成品标记服务,如为商品打价格标签或条形码或便利服务,如为成衣销售提供开箱加挂衣架重新包装的服务,对于超市型客户而言,这种服务很有市场;商品退回的存放并协助处理追踪服务;为食品、药品类客户提供低温冷藏服务,并负责先进先出,最大限度地方便商家是一项前景很好的增值服务。(3)货运代理型增值服务。订舱租船、包机、包舱、托运、仓储、包装;货物的监装、装卸、集装箱拼装拆箱、分拨、中转及相关的短途运输服务;报关、报验、报检、保险;内向运输与外向运输的组合;多式联运、集运含集装箱拼箱。

(4)信息型增值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优势的物流服务商可以把信息技术融入物流作业安排当中,例如:向供应商下订单,并提供相关财务报告;接受客户的订单,并提供相关财务报告;利用对数据的积累和整理,对客户的需求预测,提供咨询支持;运用网络技术向客户提供在线的数据查询和在线帮助服务。(5)第四方物流增值服务。向客户提供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物流作业流程进行再造,甚至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对客户物流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

(三)现代物流在企业中的经济作用

(1)提高效率:速度快、时间少、质量高;

(2)减少浪费

(3)系统优化:最佳运行方案、最优资源配制;

(4)降低成本:减少流通环节,缩短流通周期,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流通费用,社会消耗低。

这样有利于企业加快货物流通,使相关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有利于“第一利润源泉”:物质资源的节约;“第二利润源泉”:劳动消耗的降低;“第三利润源泉”:物流成本降低。

所以有了现代物流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就只剩“最后的竞争领域”:生产成本、制造时间降低,降低劳动成本等,能使企业快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例如:(1)据我国统计,火车货运以500公里为分歧点,运距超过500公里,运输在途时间多于起止的装卸时间;运距低于500公里,装卸时间则超过实际运输时间。

(2)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远洋船运,一个往返需25天,其中运输时间13天,装卸时间12天。

(3)我国对生产物流的统计,机械工厂每生产1吨成品,需进行252吨次的装卸搬运,其成本为加工成本的15.5%。

这三种情况可以用现代物流中组成部分搬运装卸管理来使其合理化,将运费降低,使企业不花冤枉钱,少走冤枉路,将运程合理化。

(四)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1、商物分离和融合

(1)商物分离

商物分离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如果以物流本身的特殊性与商流过程分离,与商流过程合一比较,显然要合理得多。“商”,指“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物”即“物流”,即马克思讲的“实际流通”,是商品实体的流通。物流科学正是在商物分离基础上才得以对物流进行独立的考察,进而形成的科学。

(2)商物的融合

但是,商物分离也并非绝对的,在现代科学技术有了飞跃发展的今天,优势可以通过分工获得,优势也可以通过趋同获得,“一体化”的动向在原来许多分工领域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流通领域中,发展也是多形式的,绝对不是单一的“分离”。

2、第三个利润源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主要出自日本,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

第一利润源: 一般把生产中降低物质材料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一利润源。.

第二利润源:把因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增加的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通过提高管理技术、水平,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降低人力资源消耗)

第三利润源:把节约物流费用而增加的利润叫第三利润源。(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

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反映了日本人对物流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他们与欧洲人、美国人的差异。一般而言,美国人对物流的主体认识可以概括为“服务中心”型,而欧洲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成本中心”型,显然,“服务中心”和“成本中心”的认识和“利润中心”的差异很大。“服务中心”和“成本中心”主张的是总体效益或间接效益,而“第三个利润源泉”的“利润中心”的主张,是指的直接效益。

3、黑大陆与物流冰山说

(1)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F. 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

一片宝藏之地。黑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

(2)物流冰山说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大家只看到物流费用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的主体部分。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

“物流费用冰山”说之所以成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大大。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筹备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的问题。

4、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观念

(1)效益背反说

物流效益背反说是指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为此,必须注重研究研究物流的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使系统的各个部分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低成本,实现最佳效益。

(2)物流的整体概念

美国学者用“物流森林”的结构概念来表述物流的整体观点,指出物流是一种“结构”,对物流的认识不能只见功能要素而不见结构,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即使是和森林一边多的树木,如果各个孤立存在,那也不是物流的总体效果,归纳成一句话:“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颗颗树木”。

5、后勤说(后勤工程学说)

美国后勤工程学会:“企业后勤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要求,在使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相关信息在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实施高效且经济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等全部活动。”后勤的基本实体要素:原材料产地、制造工厂、配送中心、客户。美国的后勤,中心着眼于消费者,后勤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满足消费者而不是在满足企业自己的基础上,所以美国根本不谈第三个利润源,而特别强调后勤保证。

6、物流的供应链管理

我国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专著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着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等特点。

7、物流合理化理论(从投入产出、物流组织、物流管理等角度考虑)

具有三层含义:①物流结构的合理化,即物流网点设置或布局合理;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②物流过程管理优质化:A、对物流过程中的各单项活动进行优化管理(最佳运输计划的制定、确定合理的库存定额);B、在单项活动优化管理的基础上,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优化管理(注重定量分析);C、与上述要求相联系物流技术和信息处理现代化。③物流体制科学化。具体就是说:必须按照有利于

打破地区分割、活动分散、效益偏低的流通格局的原则和要求调整物流组织极其结构,变革流通制度,转换流通方式。

关于微观物流合理化(从企业角度考察)和宏观物流合理化(从社会角度考察)的认识。其实我们认为还有中观物流合理化的问题(主要从行业、产业和地区角度考察)。

(五)现代物流的研究方法

目前在物流研究领域有八种较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定性方法也有定量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包括调查、采访、观察、专家讨论、案例研究、实验、文献分析、内容分析。以考察《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中的文章使用的研究方法为例,以管窥物流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从表l的结果可以发现:在考察的论文中,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使用最多。我国的物流研究起步较晚,以资料来源而言,可以借鉴许多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因此,许多文章多以文献分析法研究开始,引进了许多概念和理论。

不过,近几年来物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为物流管理的实证分析和调查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趋势而言,文献分析的方法将更多成为辅助作用的第二研究方法,调查的方法将有更多的应用,这也说明我国的物流研究更加务实,方向从追随发达国家渐渐过渡到从中国实际问题出发。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外,其他研究方法的运用也很普遍。许多来自企业的研究者,亲身观察所在行业的动态,从参与物流工作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看法;来自高校、科研结构等研究单位的学者以研究的项目和课题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同时还使用许多数量分析方法,有意识地在案例分析中收集数量证据,以期得到更多的理论应用的基本前提,来克服案例分析法自身的缺陷。

对同一篇论文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研究方法的情况增多,数据源收集方法更加广泛、多元,已不仅仅局限于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来源及文献资源料来源两类,研究者还通过调查、采访、观察、分析周期报表、审查文件资料、搜索网络信息等多方渠道搜集数据,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源信息收集虽变宽了,但在数据处理环节,研究者更偏重于更加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推算步骤有着更加严密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使用到许多计算机分析工具,或用于分析相关性,或用于模拟仿真实验。

在其他学科里被证实有效的研究方法也被大量地运用到物流研究中,例如AHP 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矩阵、绩效考核的KPI指标、运筹优化、系统仿真、系统动力学等等。这些研究拓展了人们对物流管理的跨学科特点的理解,也加深了物流研究的深度。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我国有很好发展前景,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涉及内贸、外贸、供销、物资、粮食、医药、资源采掘业、工业、邮政业、仓储业、包装业、信息产业等领域。这些业在我国的GDP中占有比重超过20%。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增加,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业是生产和流通的基础,物流是第三利润的源泉,在我国现代物流业能有好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物流管理的本科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多学习物流知识,了解现代物流的状况,以及国际物流的形式,跟紧国际脚步,完善自我,我认为应具备以下现代物流专业知识:

(1)掌握物流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业务技能;

(3)掌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与物流管理学科相关的管理科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知识(强调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

(6)熟悉国家有关物流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7)了解一定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具备相应的人文修养和科技素质。

同时还应具有以下能力:

(1)具有运用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处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信息、装卸与流通加工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掌握物流系统设计及物流信息化的操作手段,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所以,今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物流的知识,具备以上的能力,做一名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