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语文高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语文高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语文高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语文高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__ 。疫情发生后,我们用中国速度为世界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用中国力量筑牢了控制疫 情的防线,用中国实践为世界抗疫树立了新标杆。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中的努力将为全人类最终战胜疫情作出巨大贡献 A.破釜沉舟蔓延卓尔不群 B.风雨同舟漫延卓尔不群 C.风雨同舟蔓延卓有成效 D.破釜沉舟漫延卓有成效 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组是() 芭蕾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汇。,,。,,,拓展中国芭蕾的艺术想象与表现空间,形成了芭蕾艺术的中国风格。 ①不断借鉴戏曲以及国外的芭蕾文化精髓 ②找到属于中国的芭蕾语汇 ③几十年来中国芭蕾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传统 ④不仅使故事题材本土化 ⑤丰富创新自身的舞蹈与舞台语汇 ⑥也使舞蹈风格和舞台表现民族化

A.②④①⑥③⑤B.②④⑥③①⑤C.④③②⑤⑥①D.④⑤②⑥③① 3.(3分)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希望贵公司提供更高效的在线办公软件,特来电垂询。 B.今日高朋在座,满室生辉,感谢各位光临家父寿筵! C.拜读完大作,深感佩服,斗胆稍作斧正,请多包涵! D.今日叨扰老师多时,请您留步,足下改日再来求教。 4.(3分)对下面这段文字语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常有人这样表述:西塞罗是这样说的,柏拉图如此认为,亚里士多德说……然而我们自己的呢?我们有什么样的判断?一位罗马富翁网罗来一大批饱学之士,让他们随时陪伴。 在跟朋友聚会时,一旦谈到什么问题,他就让这些人替代他。各人根据自己的特长,随时给他提供材料,这人给他一段发言稿,那人告诉他荷马的某一首诗。富翁认为,学问装在他手下人的脑袋里,也就变成自己的了。 A.虚心吸取优秀人才的智慧可快速提升自我。 B.知人善任才能充分发挥手下人的全部特长。 C.别人的思想和言论并不能成为自己的学问。 D.真诚地对待朋友才有可能得到朋友的尊重。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5.(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吕晚村先生行略 先君讳留良,字庄生,号晚村。先君生而神异,颖悟绝人,读书三遍,辄不忘。八岁善属文,造语奇伟。时同邑孙子度先生为里中社,择交甚严,偶过书塾,

2018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英语试题

2018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英语试题

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二模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_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 W hat is the man looking for?

A. His pen. B. His book. C. His phone. 2. What does Carol ’ s father ask her to do? A. Talk with her friends. B. Go out with him. C. Put on warmclothes. 3. How many members are there in Alice ’ s group now? A. Two. B. Four. C. Six.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ays of cooking. B. Healthy food for kids. C. Kids helpingin the kitchen. 5. What is the woman? A. She ’ s a shop assistant. B. She ’ s a receptionist. C. She ’ s a secretar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毎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英语试卷第1页(共8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 (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____________》)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但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 ....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 ....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 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 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 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语文-2019年三省三校二模考试语文答案(2)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D(A,无中生有,并未“证实了夏文化的存在”,原文“不但没有形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开始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夏代”;B,张冠李戴,“二里头遗址西亳说”是第二类方法,即由商上溯推夏,“直接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桀都斟寻,然后据此推定登封王城岗遗址为禹都阳城”是第一类方法;C, 以偏概全,文中“这类遗迹遗物”,并非泛指所有的遗迹遗物。) 2.C(曲解文意,原文说“这就说明“‘都邑推定法’是有严苛的前提条件的,它必须寄托于王陵、文字这一类‘铁证’的基础之上”,王陵和文字不是同时必需的两个条件,或然变成了必然。) 3.B(张冠李戴,并非“论定桀都所在”,而是“论定成汤亳都所在”。) 4.B(“相比2017年下降3个百分点”错误,应该是下降0.3个百分点。) 5.A(B项“有效遏制了网络诈骗现象”于文中无据。原文是“为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夯实了基础”。C项只强调让“失信收益低于失信成本”以偏概全,依据原文可知造成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乱象的原因有多种。D项“一系列问题”理解有误,由原文材料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最新技术手段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可知。) 6. ①政府:立法执法有力; ②网络运营商:落实实名注册; ③网民:不失信、不泄露、不轻信、不传谣。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B(强加因果,原文无此因果关联;“精神绷得太紧”理解有失偏颇;处于悬崖绝壁间的是早年兰花图。) 8. ①呼应前文。说明早年的郑板桥尚未寻到灵魂的安枕,精神处于一种突围的状态; ②丰富人物特点。题兰诗中“千山顶上”“妙香”“去不留”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郑板桥傲岸高洁的情操; ③形成对比。此诗表现的郑板桥早年的精神品格和“六十一岁”之后的人生境界形成对比,既勾勒其人生历程,更衬托了其晚年的“通透”。 9. ①首先,“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意味着郑板桥艰难的人生选择。郑板桥生于书香门第、浸染于传统风习,最终辞官归田,回到自己熟悉的绘画领域;②其次,“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郑板桥选择的背后是放弃的勇气和抉择的智慧,他解去人生的枷锁,才耕耘出独特而别样的人生; ③再次,“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要活得洒脱、活得通透,如此,更能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该题落脚点为“人生选择”、“精神智慧”、“人生价值”等,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题角度,原文有据,也可酌情给分。) 10.B(帝曰:“外事不便,可言之。”时兵部侍郎柳述侍,云起即奏:“述未尝更事,特缘主婿私,握兵要,议者谓陛下官不择贤,此不便者。”) 11.B(“纯”是美谥,不属于有批评意味的谥号。) 12.D(“参与了朝廷的党派争斗”于文无据。原文仅交代韦云起的弟弟侍奉隐太子。) 13. (1)放着这样的重大心腹之患不去对付,反而对函、洛阳两地炫耀武力,如果奸佞之人趁虚而入,一旦有变故,祸患将不会小啊。(图:对付、谋取;窥兵:炫耀武力;且:将。以上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2)韦云起多次阻拦对抗(窦轨),窦轨于是扬言说韦云起私通敌人,谋求私利,两人从此开始有了嫌隙。(持掣:阻拦对抗;宣言:扬言;隙:名词用作动词,生嫌隙。以上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14.C(边地连年兵戈相交,主要是因为安禄山逼反;“向来反复无常”理解也有误。) 15. ①对统治者失策的批判:“诸将已承恩”是统治者错用朝中奸臣,而使边境荒凉、边患严重,于是诗人痛斥统治者所用非人; ②对边城守将不力的批判:边城守将以边功邀宠,只顾私利,守边失策、无能; ③壮志难酬的悲愤:最后两句写诗人虽有安边的策略与自信,渴望成就一番功业,却不被重用,表现出诗人仕途失意的愤懑; ④因志不得伸而归隐的无奈:“独”写出了无用武之地的孤独,“闭门”借陈寔“闭门悬车”的典故写出了作者因有感世道黑暗而拒绝入仕的落寞。 (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6.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哀吾生之须臾,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高三语文二模分析及措施

高三语文二模分析及措施紧张的高三复习进入了最后阶段,这是接近“临门一脚”的阶段,也是一个冲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学生会“越来越苦”“越来越紧张和焦虑”“越来越拉开距离”,有的“越来越松弛”;另一方面,老师的引导、帮扶、辅导、“放手”能力越来越讲究。抓准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往往能加速提升考生综合能力,下面提供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语文学科管理方面齐抓共管,科学备考,提高效益!具体地说,做好的工作包括: 1.认真做好二模分析、反思工作反思一模前后制定的复习备考策略,判断“有效”的则坚持,效果不大可以加强反思调整。从本次二模成绩可见,一模后制定的复习策略适合本校学生实情(特别是符合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得分目标定位的),但是执行得较落实到位的程度有待提高,这是耐人寻味的。 语文学科,就一模相比,略微退步,但与上位学校南渡的均分文科保持在1分之内相差0.8分,加试这次有惊喜,超过南渡0.3分,但低于竹箦0.2分屈居第五,理科语文也与南渡相差0.6分。说明语文学科,正常,但被冒头的燕山部反超,实属不该。 目前为止,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两种考生,一种是考的上的,另一种是考不上的。语文老师教师一定要追加分析,结合多次大考摸准目标生和临界生的在智力因素(通常是“知识基础和能力优势与不足)和非智力因素(通常包括心理、信心、意志、情感和自我调节能力等)上不足,扬长为主,适当弥补不足,寻找增分点,实行单独辅导。落实增分策略。 3.调整好各位语文老师的心态,无论一模、二模成绩如何,给予他们信心、鼓励和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也好好反思和整理,明确下阶段备考的方向,精心选好每一道题)。 4.后阶段的选题中,语文学科要再次研究考纲、课标和等纲领性资料,合理选用各地模拟题,以便能够理智、规范、科学的对待各种信息、模拟题,做好适合自己学生的“加减法”。 5.课堂教学、自修训练和学习要高效、逼真,按高考学科的节奏、题型完成的状态等来要求,提醒学生不可在具体题目或知识点上过多纠缠,防止学生过多耗时,要充分利用老师的资源。 二、语文教师的复习和学生的备考方面 (一)强化纠错、整理与提升,实现从厚到簿二模后的复习,除了必要的综合训练,总体上应把更多的时间返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好“纠错、整理与提升,实现从厚到簿”“而且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层次水平越高的学生,就越要更早、更多地腾出时间让他们自由掌握。因为最终走上考场的是学生,因为到最终,学生只能全部依靠自己解决考题。为此,最后一个月复习,适当运用“放羊式(放牧式)”复习是相当必要的,应该有计划逐步放手(例如从二模后开始从每周放 1 节到放 2 节,作为学生问询时间,临近高考逐步增加放手节数)、有指引的“放”而不是“乱放”,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放”的程度和方式应该有所不同。 二模之后,“教师应逐渐从‘牵夫’变为‘牧者’可以针对所教学生水平、特点,帮助学生制定自主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安排应包括

东北三省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师说》中,韩愈指出人非生而知之,都会有疑惑的事实后,以“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点出了不从师学习的后果。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运用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抒写回乡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演说家,他一登上舞台,就神采奕奕 ....,舌灿莲花,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气场和丰沛的内容很快就能让观者听者叹服。 ②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蟾宫折桂 ....,喜获殊荣,被授予联合国环保“地球卫士奖”。 ③21世纪,是一个凸显个性、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沧海横流 ....、英雄辈出的时代。 ④一篇文章,一旦“镶嵌”了“金句”“金词”,则富丽堂皇 ....,而谁又会知道,这背后是作者对词语的大量占有和辛苦打磨。 ⑤辽宁省著名书法家沈延先生,出身儒门,自幼跟从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舞. 文弄墨 ...,弱冠之时,已然称誉乡里。 ⑥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上,首位出场的选手李尚荣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台上 对答如流,活泼可爱,玲珑剔透 ....。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互联网时代弋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 B. 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C. 艺术评论,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评论,由于人们的看法 不同,往往通过争论能发展和提高艺术理论。 D. 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 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 4.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花谢后,叶子不再谦逊。 ②有的朋友,犹如厨房砧板,不能无不必多。 ③如将文学比作药,也只供内服,不可外敷。 ④孩子静静玩,青年悄悄话,老人脉脉相对。 ⑤晾在绳索上的衣裳们,一起从午后谈到傍晚。 ⑥年轻人的步姿摇啊摇,总是因为时间银行里存款多。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2019年东北三省四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东北三省四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6分)用国际基本单位表达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常量G基本单位是m/kg?s B.静电力常量k基本单位是m3?kg/s?C2 C.普朗克常量h基本单位是m2?kg/s D.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基本单位是N/m 2.(6分)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能量状态,则() A.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 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种子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3.(6分)在水平地面上有相距为L的A、B两点,甲小球以v1=1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与 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斜向上抛出,同时,乙小球以v2的初速度从B点竖直向上抛出。 若甲在最高点时与乙相遇,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球的初速度v2一定是5m/s B.相遇前甲球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球的速度 C.L为2.5m D.甲球与乙球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 4.(6分)如图所示,一个各短边边长均为L,长边边长为3L的线框,匀速通过宽度为L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线框沿纸面运动,开始时线框右侧短边ab恰好

与磁场左边界重合,此过程中最右侧短边两端点a、b两点间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B.C.D. 5.(6分)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放置点电荷,电荷量分布情况如图所示(q>0),过正方 形的中心O点做正方形的垂线,A、B为垂线上关于正方形对称的两点,以无穷远为零电势点,用E A、E B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用φA、φB分别表示A、B两点的电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A与E B相等 B.φA与φB相等 C.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由B点无初速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该电荷从B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加速度一定会一直减小 D.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由A点无初速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该电荷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6.(6分)继“好奇”号之后,“洞察”号再次探访火星,使火星再次成为人类最为关注的行星。已知它的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自转周期与地球十分接近,到太阳的距离约是日地距离的1.5倍。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是地球的0.4倍 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的1.6倍 C.火星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的1倍

2015年东北三省三校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2015年东北三省三校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M={x|x2﹣2x﹣3<0,x∈Z},则集合M的真子集个数为()A.8B.7C.4D.3 2.(5分)命题“若x>1,则x>0”的否命题是() A.若x≤1,则x≤0B.若x≤1,则x>0 C.若x>1,则x≤0D.若x<1,则x<0 3.(5分)复数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若z1z2=﹣2i,则|z1|=() A.1B.C.2D.4 4.(5分)已知a,b,m,n是四条不同的直线,其中a,b是异面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①若m⊥a,m⊥b,n⊥a,n⊥b,则m∥n; ②若m∥a,n∥b,则m,n是异面直线; ③若m与a,b都相交,n与a,b都相交,则m,n是异面直线. A.0B.1C.2D.3 5.(5分)已知向量与向量=(1,﹣2)的夹角为π,||=2,点A的坐标为(3,﹣4).则点B坐标为() A.(1,0)B.(0,1)C.(5,﹣8)D.(﹣8,5)6.(5分)函数f(x)=sinx+sin(﹣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A.x=B.x=πC.x=D.x= 7.(5分)阅读程序框图,若输出结果S=,则整数m的值为()

A.7B.8C.9D.10 8.(5分)设F1、F2分别为椭圆+y2=1的左、右焦点,点P在椭圆上,且|+|=2,则∠F1PF2=() A.B.C.D. 9.(5分)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正视图和侧视图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则此三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6πB.9πC.4πD.π 10.(5分)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1)是偶函数,当x∈(2,4)时,f(x)=|x﹣3|,则f(1)+f(2)+f(3)+f(4)=() A.1B.0C.2D.﹣2 11.(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以F1F2为直径的圆被直线+=1截得的弦长为a,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3B.2C.D. 12.(5分)若函数y=sin2x+acosx在区间(0,π)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l]B.[﹣1,+∞)C.(﹣∞,0)D.(0,+∞)

2018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中后期,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城市病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突出问题。城市病主要是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功能过度集中、人口快速膨胀 等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问题。而城市群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病问题、防止掉入“城市发展 陷阱”的一种有效城镇化模式。在城市群模式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各自功能,提升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聚集能力、特色发展能力,推动人口和资源要素由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有序 转移,共同打造优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镇)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可见,以城市群 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不仅能消除城市病、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能拓展城市(镇)发展空间,释 放城市(镇)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城市(镇)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发展城市群,强调相关城市(镇)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地理方面互补共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 面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统筹协同。这就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一方面,防止简单模仿、重复建设造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镇)的内耗甚至 恶性竞争,实现各城市(镇)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镇)应依托既有产业禀赋和基础,梳 理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地理空间,实现各城市(镇)百舸争流。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只需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 身特色和优势,找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合适位置。 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前提是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而完备配套的 基础设施体系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的基本保障。应在加强能源、通信、交通等实 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上,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相关城市(镇)融为一体。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整体性、联动性,在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要树 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低碳、生态、集约的城 市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张忠家、马德富《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6日文章,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城市群能消除城市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释放城市(镇)发展潜力。 B.规划建设不合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成为当今困扰许多城市的城市病。 C.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就能保障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 D.城市群中各城市(镇)要科学定位各自功能,实现城市合理分工、联动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观点,主体部分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强调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B.文章首段通过分析城市群模式的优势,论述了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具体路径。 C.文章阐明了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构建措施。 D.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城市群内应该怎样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群之间也应该注意错位发展,实现产业优势互补。 B.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建城镇格局,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路径。 C.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优先地位,要求我们在城市群建设中走绿色发展之路。 D.随着新型技术革命的推进,城市群的实体基础设施将被智慧基础设施取代。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2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奇石 许行 凌河文士万锦堂,生平好石,遍寻各种奇石收藏、玩赏。每得一佳品则视为珍宝,爱如明珠。其柜橱之中、桌几之上琳琅满目都是石头。且每块石头都有精细之档案,类属、出处、得之于何时何处何人。万锦堂 遇有奇石,常常不惜重金相求,不赀所费。因之,家道日衰。妻子儿女渐有烦言:弄了这些石头来,能抵饭吃,能当衣穿?万锦堂不与理论,一笑置之。家人亦无可奈何。 万锦堂所得之石,大者必求石座,小者则摆入玻璃盒中。在这方面也要不少开支,有的甚至高于石头。 妻子看不过去,说,那样一些石头也配如此相待? 唉,人是衣裳,马是鞍么!你们看,放在座上、盒里,不精神多了? 一日一文友来访,见他收集了这么多石头,先是惊愕,后是称赞。随后信笔给他写了一篇豆腐块大的介 绍文章,发表在当地晚报上。这又引起电视台的注意,给他作了五分钟《万锦堂藏石》的节目播出,一下子 使他名声鹊起,凌河一带都知道有万锦堂这么个收集石头的人。从此登门赏石者日多,他从不厌烦,对每块 石头都耐心介绍,有时兴之所至不免眉飞色舞、添枝加叶,一块普通石头在他口中也成为美玉了。 妻子颇不以为然。 他说普天之下,物由人定,许多物品之身价都在人的嘴上。 这天万锦堂外出寻石,走遍乱石沟,未拾到一块好石头,带着一身疲倦在一农家小憩。主人乃一憨厚之 农民,语言无多,惟热情相待,愧无热茶,敬奉凉水一碗。饮水间万锦堂忽见其碗柜上放着一块石头,黑白 两色中间截然分明,有些红色、绿色之纹路如丝如波,贯串于黑白之间,甚是美观。其石大如盆,状似山峦,实多年寻求未得之奇石也。 万锦堂不由惊喜万分,急忙趋前仔细观赏。摸摸坚硬细腻,拿拿则重若金银。忙问主人这石头从哪里来的。 祖先留下的。 拿它作何用? 冬天压酸菜缸。 万锦堂连连暗呼可惜、可惜。忙问能否相让? 主人不好意思,说,不能。 为何? 用它压酸菜缸,酸菜不烂,且吃起来别有味道。

2018北京市东城高三语文二模题及答案

2018北京市东城高三语文二模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文 2018.5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题。 材料一 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觞.。 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运而生。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

C.殆.尽:“殆”读作“dài”意思是“危险” D.应.运而生:“应”读作“yìng”意思是“顺应” 2.下列关于徽墨发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徽墨的发展经历了石墨、汉代丸状墨、唐代歙墨三个阶段 B.唐墨以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墨色黑润,坚而有光,馨香浓郁 C.清代徽墨墨雕题材丰富,一块徽墨的装饰图案汇集多种文化元素 D.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徽墨坚持创新,不断充实中国文化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 ...明代徽墨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3分) A.新原料的应用 B.新工艺的使用 C.雕刻技术的进步 D.文化人士的呼吁 材料二 作为传统工艺制品,徽墨因其装饰图案文化内容丰富,兼具实用与欣赏功能。 徽学中的新安理学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精神成为徽州文化的思想基础,儒家的社会伦理纲常、个人忠孝节义则是徽州人处世安身的精神支柱。徽墨与徽州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象征性和教育性,即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对后世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说,“崇儒”文化意识是徽墨装饰选择刻画内容的动因所在。【甲】

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论语?》) (2),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依据你对此的理解,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属于“有我之境”的典型句子是,。 二、按要求选择 2.(★★)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某业余作者将自己的新作递给某著名导演:敬请认真拜读 B.某学生社团在给校长的活动邀请函里写道:务必准时参加 C.儿子写请柬邀世家长辈出席父亲七十寿诞:届时恭候大驾 D.在朋友家参加聚会时正好遇见对方的爷爷:爷爷您几岁啦 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 ],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①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 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 ③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④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⑤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 A.③②①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⑤④①D.②⑤③①④ 二、阅读70分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智能对“人”的挑战 孙伟平 ①人工智能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发展前途远大的高新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远未成熟、后果难以预料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不仅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而且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改变着[人]本身,改变着对“[人]”的认知。 ②在过去40亿年中,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按照优胜劣汰的有机化学规律演化的, 演化的过程既缓慢又艰辛,然而,作为无机生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改变传统的 生命演化规律,并且传统的生命演化节奏也收到影响。随着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的综合发展, 人的自然身体正在被“改造”,同时,人所独有的情感、创造力等社会性正在为智能机器获得。 ③人形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智能机器人在外形上可以 不像人,但也可能“比人更像人”。一些乐观的专家大胆预测,到2050年,人形智能机器人将变 得和“真人”一样,令人难分彼此,“凡是人所具有的,人形智能机器人都具有”。智能机器人究 竟是否是“人”,必将,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争辩不断的时髦话题。2017年10月25日,沙特阿拉 伯第一个“吃螃蟹”,授予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女性机器人索菲娅(Sophia)以公民身份,就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并引发了人们深刻的反思。 ④人工智能对“人”提出了挑战,当人的自然身体与智能机器日益“共生”,那时,我们将要 思考新兴的“共生体”究竟是“人”还是“机器”?如果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允许,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定制一个或多个外形和内在类似的“自己”,令自己永远“活”在世界上。 ⑤正在研制的智能机器人不仅模糊了“人”本身,更是对人的本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会 思维”曾经被认为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骄傲。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 性发展,“机器也会思维”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的共识。例如,2016年以来,阿尔法狗围棋机 器人(AlphaGo)采用大数据的自我博弈训练方法,相继击败了李世石、柯洁等围棋世界冠军,展现了它在“变化无穷”的围棋领域优于人类的大局观、控制力和创造力;最新的阿尔法狗围棋 机器人(AlphaGo Zero)更是完全不借助人类的棋谱,“抛弃人类的经验”,从随机走子开始自 我对弈学习,仅仅40天就“自我训练”成为了世界最强;这既给围棋界和社会各界带来了颠覆性 的感官刺激,也令我们见识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威力,令智能系统具有控制力、创造性等变 得不再那么有争议。实质上,当智能机器不仅在存储、运算、信息传输等方面远超人脑,而且 在控制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情感的丰富度等方面也超过人类时,就对人的思维本质构成了 实质性的挑战。 ⑥如果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成立,智能机器人将在一定意义上是“人”,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人的本质”,那么,就难免导致以下一系列“顺理成章”的问题,如智能机器人是否享有自由、人权等基本权利,就如猫、狗之类宠物尚且享有一定的动物权利,人形智能机器人与它们相比“更加高级,”,它们是否更应该受到尊重,拥有更多的权利,包括避免被人类过度使用,或者 置于可能导致软硬件受损的恶劣环境之中;是否具有与自然人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包括不能被 视为人们的“仆人”,不能够侮辱和虐待……这类问题还有很多,并且新的问题肯定会如雨后春笋 般涌现出来。 ⑦观照现实,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大潮汹涌澎湃,智能机器人可以比较廉价地生产,且 仍然在不断地开发、完善和升级;智能机器人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学习、生产、生活、休闲、 娱乐过程,成为人们学习的老师、工作的伙伴、生活的助手、游戏的玩伴,甚至像家庭成员一 样的机器人伴侣、孩子……展望未来,智能技术正呈现加速度发展趋势,具有自主意识、创造能力、类人情感、社会交往属性的智能机器人已经渐露端倪,很有可能变得与自然人难以区分。 这一切令“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9日,有删改)(1)根据文章,解释第①段两个加点词“人”字的含义。 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2)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级高三二模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级高三二模考试 英语试卷 ★祝考试顺利★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10 页,第 II 卷 11 至 12 页。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 应位置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 C。

1.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class to do? A. Get into groups. B. Stand up and listen. C. Study from the book. 2.Which team will have to wait? A. The red team. B. The blue team. C. The yellow team. 3.Why has the woman moved the boy? A. He talks too much. B. He can't see clearly. C. He has trouble in listening. 4.When are the speakers waking up tomorrow? A. At ten. B. Around nine. C. Before eight. 5.How does the man feel? A. Worried. B. Hopeful. C. Happy. 第二节 ( 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 )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7 题。 6.How many dogs do the speakers have?

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答案)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渐黄昏,,都在空城。(姜夔《》) (3)杜甫《登楼》中“,”两句借三国典故抒发诗人的忧虑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1)赞颂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的精神,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真正的蔑视,,,。因为,如果你让一个你所看不起的人知道你轻视他,你就不过是表露了对他的某种尊敬。 ①总是不露声色 ②作为真正荣耀的对应面 ③不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存在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现代人与创新人格 刘铁芳 ①创新品质 ....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 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 ....。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的人,创新人格范型不足以涵括现代人的人格范型。 ③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突出创新品质在现代人的个性发展、人格生成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创新品质在人的个性发展、整体人格生成中究竟意义如何?创新,中文意为“创造新的,更新”,英语中意指“bring forth new ideas;make innovations”。就创新的基本含义而言,它所指涉的其实只是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中性的、与 价值并无直接关涉的指称,也就是说 ....,创新所直接关注的只是观念和行为的“新”,并不直接指涉观念和行为本身 的价值与意义,简单地说 ..价值。换言之 ...,创新本身 ...“为什么”,是.事实而非 ....,创新所关注的是.“怎么做”,而不是 并不足以确保其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 ....,在个体的人格整体中一定有比创新更基本、也重要的因素,比如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社会责任感,比如德性等。创新说到底只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个体人格的基本追求乃是独立性、自主性、完整性、丰富性,创新只是实现个体人格的手段和形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化,创新是

2020年 东北三省四市二模考试英语学科试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class to do? A. Get into groups. B. Stand up and listen. C. Study from the book. 2. Which team will have to wait? A. The red team. B. The blue team. C. The yellow team.3. Why has the woman moved the boy? A. He talks too much. B. He can't see clearly. C. He has trouble in listening. 4. When are the speakers waking up tomorrow? A. At ten. B. Around nine. C. Before eight.5. How does the man feel?A. Worried. B. Hopeful. C. Happy.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10页,第II 卷11至12页。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学 校考 号姓 名 命 题 人 张佩云 郭德纯 王艳娟 冯婷立 王 琳审 题 人于 淼 李晓辉2020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二) 英 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